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六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一年。丙寅。春。正月。己酉朔。上詣奉先殿行禮。  

○詣堂子行禮。  

○遣官祭太廟後殿。  

○御太和殿受朝。作樂宣表如儀。  

○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御乾清宮。賜皇子親藩等宴。  

○辛亥。高宗純皇帝忌辰。遣官祭裕陵。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諭內閣、前據佶山奏稱、督臣鐵保、於江蘭呈懇捐備撫恤銀三萬兩、先將兩淮運庫應存江正大名下眾商津貼銀一萬九千餘兩、提出備用一事、並未詳察諮詢、輒行專札提取、事屬近於專擅、又稱鐵保前經奏明收受泰壩永豐壩兩處公費銀二萬兩、以備公需、隨經諭令運司按引扣費二分、計多派銀一萬三千兩、又因高堰堤工、飭令運司分派鹽屬各員、派捐銀二萬兩、鐵保亦未經奏及、並據奏稱、查勘鮑營河運鹽徑捷、挑穵深通、實於運務有益、勘畢後即委員估計動工各等語、鐵保於地方應辦各事、關涉鹽務者、何以未經奏明、又未咨會鹽政、當經降旨申飭、並諭令明白回奏。茲據鐵保覆奏、江蘭捐備撫恤、並非現交銀兩、具呈時指有運庫應領銀一萬九千餘兩、余銀設措湊繳、因系一面之詞、不得不先札運司查明、再行入告、嗣據查覆、並無此項銀兩、是以未經具奏、其泰壩永豐壩引費、系照向例辦理、並無按引扣費情事、且鹽包過壩、先後不齊、公費盈絀無定、鐵保任內祇收銀一萬四千兩、尚不及原奏二萬兩之數、又高堰石工、令鹽屬人員幫辦一節。先經汪志伊咨會鹽政檄據運司議詳幫銀二萬兩、嗣因石工改為甎工、經運司以應否停捐請示、鐵保批令稟候鹽政示遵、經鹽政批駁不准、均有案卷可查等語。是鐵保於佶山所奏各款。並無專擅隱飾情敝□大。辦理尚無不合。即江蘭指稱存銀一項。系屬自請捐辦之事。亦可無庸置議。至挑穵鮑營河。本系應行會商督臣河臣辦理之事。前據佶山奏稱、勘畢後即委員估辦。目無總督。當經降旨嚴飭。諭令明白回奏。茲據鐵保奏稱、佶山曾擬挑穵鮑營河奏稿、囑其會銜、鐵保以南河各工現當緊要、鹽河較可稍緩、札覆暫停開穵、佶山並未再商、即單銜具奏等語。是佶山於改穵鹽河一事。既經咨商該督。乃於鐵保札覆緩辦之後。並未再行商酌。輒即單銜具奏。又未將鐵保札覆緩辦一節敘入。實屬專擅。除將鮑營河應否開穵之處。另諭鐵保等查辦外。佶山著交部議處。  

○壬子。上御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以書福聯句。  

○命大學士會同刑部查辦大辟以下至徒杖各罪犯、分別減等。諭內閣、欽恤庶獄。仁政所先。溯查乾隆十一年。皇考高宗純皇帝曾大沛恩慈。特頒省刑諭旨。朕仰承皇考付託之重。自嘉慶元年授璽大廷。敬聆訓政。迨四年親政後。恪遵成憲。夙夜孜孜。以愛育黎元為念。適值剿辦三省邪匪。廓除淨盡。嘉與薄海蒼生。共享昇平。休養生息此實仰賴昊蒼眷佑。列聖貽庥。俾臻康乂。茲當紀年開袠。著加恩遵照乾隆十一年之例、所有刑部及各省已經結案監禁人犯、除情罪重大、及常赦所不原者、無庸查辦外。其餘著大學士會同刑部、酌量案情輕重。分別請旨減等發落。其軍流徒杖以下人犯、一併分晰減等完結。俾沾貰宥之恩。勉圖自新之路。以副朕錫福兆民至意。  

○諭軍機大臣等、玉德奏稱、蔡逆豎旗滋事、自稱鎮海王、於上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搶入鳳山縣城、經官兵攻散後、賊船復駛入鹿耳門、在府城外登岸劫擄、並勾結嘉義縣匪徒洪四老等乘機滋事等語。玉德久任總督。查辦有年。摺內謂該逆在洋稽誅十餘年。皆因亡命走險。試問此十餘年來。誰司緝捕之責。任其亡命走險至此乎。此時賊勢鴟張。不得不大加懲辦。所有軍火糧餉器械船隻等項。照軍興例動帑經理。一切均責成該督。不可稍有貽誤。並傳知水陸文武各員弁。有能將蔡逆擒獲者。朕必重加恩賞。再行曉諭台灣士民。悉力堵御。留心盤詰。一面懸立賞格。俾知奮勉。將此傳諭知之。  

○又諭賽沖阿久歷行陣。於剿捕事宜。素為諳練。現發去欽差大臣關防一顆。交該將軍行用。不拘何處接奉此旨。即由該處馳驛前赴閩省。玉德現駐之常武海口。於該督豫備兵力內。擇精練強壯者。帶領放洋。悉力督剿。該處提鎮自李長庚、許文謨以下各將弁。均受該將軍節制調撥。再台灣遠隔重洋。風濤靡定。特發去大藏香五枝。著賽沖阿敬詣天后宮代朕虔禱。以期仰叨神佑。又福康安平定林爽文時。攜帶大利益吉祥右旋螺。往來渡海。風帆順利。茲亦發交賽沖阿祗領。帶往渡洋。以資護佑。俟凱旋日。派大員齎送回京供奉。將此諭令知之。  

○山西巡撫同興奏、太平縣捐職郎中王濡翰等捐銀煮賑。得旨嘉獎。下部議敘。  

○貸直隸宛平、固安、永清、東安、雄、任邱、刑台、七縣、被水被旱災民耔種口糧。  

○緩徵山東博興、高苑、淄川、齊東、濱、霑化、蒲台、臨淄、歷城、章邱、鄒平、長山、新城、惠民、陽信、海豐、利津、青城、樂安、壽光、二十州縣、被旱災民新舊額賦。並貸耔種倉谷。  

○展賑河南新鄉、汲、輝、獲嘉、河內、濟源、修武、武陟、上蔡、九縣、被水被旱災民有差。並貸耔種口糧倉谷。貸淇、原武、林、陝、靈寶、闅鄉、六州縣被旱災民耔種口糧倉谷。  

○展賑山西臨汾、襄陵、洪洞、浮山、太平、岳陽、曲沃、翼城、汾西、吉、鄉寧、永濟、臨晉、榮河、猗氏、萬泉、虞鄉、解、安邑、夏、平陸、芮城、絳州、河津、聞喜、稷山、絳縣、垣曲、霍、趙城、靈石、三十一州縣、被旱災民。並緩徵新舊額賦。  

○貸陝西三水、澄城、蒲城、郃陽、耀、高陵、延長、淳化、乾、武功、三原、白水、邠、涇陽、同官、醴泉、鳳翔、岐山、扶風、潼關、華陰、咸陽、永壽、長武、興平、膚施、宜川、吳堡、安定、延川、三十廳州縣、被旱災民倉糧。  

○貸甘肅皋蘭、平番、西寧、碾伯、大通、巴燕戎格、隴西、寧遠、伏羌、通渭、西和、靜寧、環、十三廳州縣、及東樂縣丞所屬、被水被旱災民耔種口糧。  

○展賑江蘇山陽、阜寧、鹽城、清河、桃源、高郵、泰、東台、江都、甘泉、興化、寶應、十二州縣、被水災民。  

○貸安徽鳳陽、懷遠、鳳台、壽、泗、天長、五河、宿、南平、蒙城、十廳州縣、及鳳陽、長淮、泗州、三衛、被水被旱災民耔種。  

○貸湖南澧州屬黃絲等二十一垸、被水災民種麥工銀。  

○癸丑。上御紫光閣。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外藩使臣等宴。並賞賚有差。  

○乙卯。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詣雍和宮行禮。火神廟拈香。  

○展賑江蘇長洲、元和、吳、三縣歉收貧民。  

○丙辰、諭軍機大臣等、臨安府所屬六猛地方。久隸版圖。從前安西黎維祁阮光平時。兩次懇請申畫地界。俱經駁飭有案。今該國興化鎮目、忽遞送傳詞。欲其外附。實屬無知妄為。伯麟等接據稟報。一面飭委鎮道等、將六猛掌寨妥為撫慰。嚴諭各邊界加意巡防。並令該掌寨等、自行具文先行回覆越南鎮目。一面擬繕照會該國王文稿進呈。所辦皆是。阮福映自得國以後。恭順輸忱。未必敢冒昧出此。此事諒系該鎮目所為。應交該國王嚴行懲辦。已命軍機處於原擬照會內添敘發往。該督等接奉後。著即照繕如式。由廣西省轉遞該國。仍飭該處鎮道等、凡與越南接壤之處。嚴密防範。並嚴諭六猛掌寨。毋許越南夷人偷串入境。俟該國接奉照會之後。如何申覆。即由驛奏聞。又孟連土司刀派功被戕失印一案。暹羅、緬甸、向俱恭順天朝。此時伊二國構釁之後。暹羅雖尚在九龍江外留劄兩營。緬甸頭人亦有赴阿瓦城調兵之事。但外夷蠻觸相爭。與天朝全無干涉。總可不必過問。今緬甸頭目、以刀派功被戕為詞。懇請內地興兵前往。自應加以駁飭。至孟連土司所失印信。不能置之不問。現在伯麟等飭令兩國頭人。代為尋覓。自應如此。但祇系土司印信。或當時爭殺倥傯。不知遺棄何處。過後不能尋查。是亦情事所有。亦尚非關係緊要。如數月後、該二國不能尋獻。即據實奏明。不妨另行鑄給也。將此諭令知之。  

○丁巳。命查辦免死改遣罪犯、分別減釋。諭內閣、向來免死改遣吉林、黑龍江、及伊犁、烏嚕木齊等處人犯為常赦所不原者。終身不能援減釋回。此等案犯。率皆桀驁不馴之徒。歷年遣發。日聚日多。該犯等自知永無生還之望。愍不知畏。轉於配所三五成群。或犯法滋事。或脫身潛逃。均所不免。因思各該犯內。情罪亦有不同。除特旨發遣不准減免各犯外。其餘照例改遣之犯。莫若定以到配年限、及本犯年歲為斷。伊等到配年久。漸加約束。即素性獷悍。而垂老餘生。諒不至如少年好勇斗很之習。似可量加貰宥。予以自新。著刑部堂官檢核例案。參勘情罪。將此等人犯、如何定立限期、分別減等、或改發內地、或釋回原籍、俾歸平允之處。悉心妥議具奏。以示朕法外施仁至意。尋議奏、吉林黑龍江等處發遣官犯。本屬無多。應請亦照發遣新疆官犯之例、令該將軍都統等、將由革職杖徒發往之犯、三年奏請。由軍流發往之犯、十年奏請。屆期詳敘案由。分別奏請定奪。其發遣吉林黑龍江等處常犯。如強盜免死、大逆緣坐、叛案干連、邪教會匪、及台灣聚眾搶奪殺人放火為從各犯。均系情罪重大。雖在配年久、年歲垂老、均不准其減釋。其餘各項遣犯。應請不論當差為奴、均擬以在配十五年實系安分守法而又年至七十歲。及年已七十安分守法而在配未滿十五年者。俱准其釋回。如在配已滿十五年安分守法而年未至七十歲者。減為內地充徒三年。再行釋放。至伊犁烏嚕木齊等處在配官犯、本系十年三年分別奏請、無庸另議外。其發遣烏嚕木齊等處常犯。如大逆緣坐、叛案干連、邪教會匪、及台灣聚眾搶奪殺人放火為從、凡系原案不准入廠之犯。雖在配年久、年歲垂老、均不准減釋。其餘各項遣犯。請將為奴一項內、未經入廠、及止令種地不准為民之犯。擬以在配二十年安分守法而又年至七十歲。及年已七十歲安分守法而在配未滿二十年者。即行釋回。如在配已滿二十年安分守法而年未至七十歲者。減為內地充徒三年。再行釋放。其當差一項內、無力入廠種地為民、及為奴一項內、入廠年滿不准留廠止准為民各犯。擬以在配十五年安分守法而又年至七十歲。及年已至七十歲安分守法而在配未滿十五年者。即行釋回。如在配已滿十五年安分守法而年未至七十歲者。減為內地充徒三年。再行釋放。其現在入廠期滿准其留廠各犯。如年已至七十歲。按其例定十年十二年期限酌減三年。准予釋回。未至七十歲者。仍照留廠年限辦理。以上吉林伊犁等處准減之犯。若在配年限未滿、而又年未至七十歲者。統俟扣滿年限。再按年歲分別充徒釋回。如各犯內有自安生業、不願回籍者。仍聽其自便。從之。  

○又諭、前因那彥成在粵東辦理洋匪。種種錯謬、並有與藩司廣厚看戲飲酒之事。當經降旨、將那彥成廣厚解任。交吳熊光詳訊具奏。茲據吳熊光具奏、訊取那彥成廣厚親供、據實參奏、令那彥成廣厚自行進京候旨等語。朕細核所奏情節。那彥成初任兩廣總督時。原銳意肅清洋面。分派水師官兵出洋巡緝。以致沿海各口岸守備空虛。嗣因盜劫頻聞。水師官兵又不能得力。遂廣行閒諜。出示招撫。有具報投誠者。不加查訊。即給予頂帶銀兩。先後投首人犯。計有五千數百餘名之多。實屬師心自用。試思海洋盜匪。劫掠不法。原應督飭文武、上緊緝拏嚴辦。方足以懲奸宄而靖海疆。今那彥成倡為招撫。祇圖多一投誠。即少一劫盜。殊不知此端一開。則武職憚於冒險出洋。藉避風濤。必致日漸疏懈。文職以招致盜犯。得邀上官嘉獎。亦所樂從。不惟地方捕務從此廢弛。即兵民等目睹洋盜擄掠傷人。不旋踵而賞給銀兩頂帶。以致交相含怨。物議沸騰。那彥成辦理失當之咎。實在於此。幸而此五千數百名投首之犯。尚俱安靜帖服。那彥成尚無大罪。至設立軍工局一節。那彥成因盜案繁多。亟思審出真情。因從前原有軍工廠。是以設立軍工局。派員經理。那彥成嗣亦自知所辦非是。旋即裁徹。其餘如看戲飲酒等事。雖訊問屬實。猶其過之小者。此外亦並無婪索營私款跡。那彥成素日自請才具過人。不肯虛衷。是其受病之處。前在陝省督辦軍務。未能妥協。徹令回京降職。未及數年。復經朕特恩棄瑕錄用。擢授封疆。併疊次諄諄訓誡。至再至三。乃竟未能悛改舊習。虛心任事。實屬有負朕教誨成全之意。姑念並無別項劣跡。招降盜匪等、亦並無滋事之處。尚可略加寬宥。不至罷斥治罪。廣厚於那彥成招撫設局等事。訊無慫恿情事。但伊身任藩司。與那彥成近在同城。並不阻止。且有與那彥成飲酒看戲之事。亦有不合。除另降清字諭旨、將那彥成廣厚派往新疆辦事外。所有伊二人獲咎緣由。特諭中外知之。  

○調吏部左侍郎托津、為戶部左侍郎。轉吏部右侍郎玉麟、為左侍郎。調理藩院左侍郎和寧、為吏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蘇楞額、為戶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那彥寶、為工部左侍郎。以內閣學士英和、為理藩院左侍郎。  

○調正白旗漢軍副都統瑚素通阿、為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以庫車辦事大臣阿爾繃阿、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降兩廣總督那彥成、藍翎侍衛。為伊犁領隊大臣。廣東布政使廣厚、三等侍衛。為庫車辦事大臣。  

○展緩江蘇江寧、揚州、淮安、徐州、海、五府州屬、並淮安、徐州、大河、三衛、節年額賦有差。  

○戊午。享太廟。命皇次子旻寧恭代行禮。  

○遣官祭太歲之神。  

○諭內閣、據裘行簡奏、直隸舊有千里長堤、自乾隆三十七年大加培築之後、已閱三十餘載、其新舊格淀堤、自乾隆十年二十二年增築以來、亦久未辦理、現在堤工卑薄處所、多被沖刷、河水淤塞、各水縱橫、四注平野、不可不亟講疏築、請先撥帑銀四十萬兩、趕緊興修、仍於蘆商本年鹽價內、每斤酌增制錢一文、以贏餘所入之數、補工程撥用之需等語。直隸千里長堤、及新舊格淀堤、兩項工程。年久塌卸。附近民田。多成巨浸。自不可不講求疏築。俾沾樂利。但如裘行簡摺內所稱、在於蘆商鹽價內。每斤酌增錢文。以資撥用。此則不可。鹽斤加價一事。原為恤商起見。從前閒因商力疲乏。錢價過賤。暫時准行。但究屬病民。非可引以為例。屢經降旨飭禁。此時辦理工程。與商人全無干涉。伊等有何賠累之處。轉欲藉此增加鹽價乎。朕於民生利賴之舉。即多費帑金。從無靳惜。所有此項堤工、需銀約四十萬兩。即著撥動正帑。交戶部查明、在於長蘆鹽課項下酌撥應用。若該處課項不敷。並著另行籌撥。以資興築各需。該署督惟當督飭承辦工員。認真經理。確估實銷。務期工堅料實。俾小民永資利益。無庸於鹽務中屑屑籌費為也。  

○署直隸總督裘行簡奏、永定河南北兩岸。俱有新生險工。請將下游工平之三角淀屬北堤九工武清縣主簿。移駐北岸頭工。作為上汛。原移上汛武清縣縣丞。作為中汛。原設下汛宛平縣主簿。仍為下汛。其北九工汛務。即歸於北七八工兩汛分管。其分撥河兵。另建衙署。俱請照例辦理。從之。  

○上以次辛祈谷於上帝。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庚申。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辛酉。祈谷於上帝。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詣安佑宮行禮。  

○御山高水長。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至甲子皆如之。  

○壬戌。上御奉三無私殿。賜皇子親藩等宴。  

○以工部左侍郎那彥寶、為直隸泰寧鎮總兵官。兼總管內務府大臣。調理藩院左侍郎英和、為工部左侍郎。轉理藩院右侍郎玉寧、為左侍郎。以內閣侍讀學士特克慎、為理藩院右侍郎。  

○調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和寧、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以工部左侍郎英和、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以烏什辦事大臣晉昌、為喀什噶爾參贊大臣。賞直隸泰寧鎮總兵官范建豐、副都統銜。為烏什辦事大臣。  

○癸亥。上詣安佑宮行禮。  

○御正大光明殿。賜朝正外藩等宴。作樂賜酒。如除夕儀。  

○甲子。上御正大光明殿。賜大學士尚書等宴。  

○乙丑。諭內閣、近來八旗子弟。往往沾染漢人習氣。於清語騎射、不肯專心練習。拋荒正業。甚至私去帽頂。在外遊蕩。潛赴茶園戲館、飲酒滋事。實為惡習。此案佟關保弟兄三人。均系職員。因與同旗之海德交好。前往探望。並不戴用帽頂。即系欲肆意閒遊。為此行徑。迨海德款留酒飯。理應飯罷早歸。佟關保系屬長兄。尤應身先倡率。乃輒同伊弟等飲入醉鄉。直至傍晚趕城。已屬非是。門領門軍等職司禁鑰。稽察是其專責。佟關保等既未戴用帽頂。該門軍等何由知系職官。乃佟關保於門軍向車吆喝時。首先在車嚷罵。伊弟等亦隨向爭吵。經門領哈福努喝問。佟關保復即下車與之揪扭吵罵。以致擁擠多人。碰倒槍架。扳損官廳槅扇。實屬目無法紀。此三人內。佟關保之罪尤重。著即照部議。發往伊犁充當苦差。佟林、托克托布、附和滋事。部議科以徒罪。所擬尚輕。本應一併發遣。惟念該犯等、系原任總兵七格之子。七格前在軍營。曾有微勞。且近已老病。其長子業已發遣。用特法外施仁。量予寬貰。仍著御前大臣、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堂官監視。將佟關保、佟林、托克托布、各重責四十板。並傳集八旗年輕之侍衛章京司員等、一同看視。俾共知儆畏。其佟關保一犯。即行發遣。佟林、托克托布二犯、仍著於阜成門枷號一個月。滿日釋放。交旗管束。嗣後八旗官員等、如有不戴頂帽在外遊蕩者。是既不以職官自待。又與平人何異。該管地方官員。即當查拏究治。以示懲誡。  

○又諭、前因裘行簡奏良鄉縣盤獲投遞宗人府書信塗中亭一犯、解京審辦。當派綿恩、慶桂、董誥、祿康、戴衢亨、長麟、會同刑部審擬具奏。茲據綿恩等具奏、審明塗中亭系湖北窮民、妄希富貴、將乩判詩句、編造成篇、擅用黃紙書寫、雕刻木戳、印蓋封面、欲赴宗人府投遞、信內竟敢書寫御名、語多狂悖、訊無主使及知情同謀之犯、請將塗中亭照大逆律凌遲處死等語。塗中亭以無業貧民。膽敢假託乩判詩詞。編造繕寫。希圖幸邀官職。信內竟敢將御名書寫。悖妄已極。即照大逆律凌遲處死。本系罪所應得。姑念該犯所書語句。尚無肆逆訕謗之處。較之上年安徽逆犯董霖、編造逆詞、托為夢幻符讖之說、偽封官職、任意指斥者。尚可量為末減。塗中亭著改為斬決。並派綿恩等會同刑部、將該犯提出。加以刑夾後。派侍郎金光悌、押赴市曹。將該犯即行正法。  

○又諭、據英和等奏、審擬喜峰口外客民劉發旺扎斃驛站章京拉什一摺。細核所奏案情。劉發旺因蒙古驛站章京拉什、借欠不償。反向誣賴。復被棍毆。情急用刀嚇扎致斃。是劉發旺因索欠起釁。並非無故逞凶。若在內地平民彼此互毆之案。尚不至歸入情實。今該犯以口內民人。寄居蒙古地方。明知拉什身有頂戴。系屬職官。乃因錢債細故。輒敢持刀向斗。一死二傷。實屬兇橫。劉發旺著改為絞決。即在犯事地方正法示懲。  

○丁卯。上御山高水長。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  

○戊辰。諭內閣、本年新正。署直隸總督裘行<⿱閒>、來京慶賀元旦。召見時。據伊面奏、該省千里長堤、及格淀堤工、年久漸被沖刷、河道致有淤塞、不可不亟事疏築、懇請於長蘆商人本年鹽價內、每斤酌增制錢一文、以贏餘所入、借撥工需、並據奏稱、該處距京不遠、俟堤工修築完竣後、聖駕可以親臨閱視、蹕路行宮均系舊建、屆期祇須略事埽除、無庸大加修葺等語。朕以堤淀各工。為畿輔民田水利所關。事屬緊要。於奏上時即經降旨准令修築。並以鹽斤加價一事。究涉病民。未經准行。特敕戶部籌撥帑項。以資興築。至工竣後。朕之親臨閱視與否。尚在未定。乃本日忽據御史吳榮光奏稱、風聞天津府屬之河東楊柳青等處行宮、估工修理、以備巡幸、但鑾輅所臨、扈從官員甚多、沿途口糧食物、隨時購買、不能不假手家人、保無向州縣需索、致令地方官藉口賠累等語。朕車駕經臨之地。行宮橋道。均系作正開銷。即如每年舉行謁陵秋獮典禮。必諄諭地方大吏、毋得稍有糜費。擾及閭閻。並嚴敕扈從大臣官員等、力矢清潔。禁絕饋遺。近復再三訓諭。飭令地方官不得再蹈濫支濫應惡習。致干咎戾。訓誡至為深切。若慮及扈從官員眾多。隨帶家人、紛紛向州縣藉差需索。是則無此情理。官員等隨扈。沿途購買。不過口糧食物日用所需之件。該家人等何從向州縣需索。且該御史摺內、敘及近日明興百齡均於家人需索不能覺察之語。明興、百齡、系外任大員。所屬官皆其統轄。是以僕役得向需索。若扈從官員。並非各該州縣本管上司。即有需索。該州縣亦豈肯應付。何得援以比例。況如果實有家人需索之事。州縣官盡可據實呈報。隨時查辦。若如該御史所言。則清蹕所經。凡扈從官員。勢不能不隨帶僕從。恐其向州縣需索。惟以深居<⿱閒>出為宜。將並謁陵秋獮之典。亦不舉行。在明季則可。我大清有此政體乎。科道備職言官。原准風聞言事。但似此次巡幸淀律之舉。不特未見施行。即朕意亦尚未定。該御史乃輒以道路傳聞。形諸奏牘。竟蹈明季言官惡習。何率意乃爾耶。吳榮光原摺著擲還。  

○又諭、據吳熊光等奏、查明口□路口□□國來廣貿易情形一摺。口□路口□□國即俄羅斯國。向例祇准在恰克圖地方通市貿易。本有一定界限。今該國商船。駛至粵東。懇請赴關卸貨。自應照例駁回。乃延豐擅准進浦卸貨。實屬冒昧。且該國商船於十月初八十七等日。先後進口。延豐於二十九日、始行具奏。又於咨商總督後。並不候那彥成回咨。輒以竟見相同之語。捏詞入告。其咎甚重。前經降旨、將延豐降為七品筆帖式。尚不足以示懲。延豐著即革職。仍令在萬年吉地工程處效力行走。接任監督阿克當阿、因延豐已准該夷商起卸一船貨物。亦即不候那彥成移知。率准後船進浦卸載。吳熊光、孫玉庭、未經詳查明確。遽准開船回國。均屬辦理未協。不能無咎。吳熊光、孫玉庭、阿克當阿、均著交部議處。嗣後遇有該國商船來廣貿易者。惟當嚴行駁回。毋得擅准起卸貨物。以昭定製。  

○己巳。諭內閣、圓明園額缺庫守。先經兩次奏明、添設至十八名之多。且此外尚有主事、筆帖式、及苑丞、苑副等官。差委已不乏人。又何必屢次添設候缺庫守多名。概行給予頂帶。且一經挑補。即可以次洊升。是從前辦理此項人員。並未奏明。率行添設。本屬冒濫。姑念相沿已久。尚非近日之事。惟已革庫守廣壽、於嘉慶十年七月內、由效力拜唐阿挑補候缺庫守。甫閱兩月。即補實缺。該管王大臣等、未能詳核辦理。均難辭咎。定親王綿恩、系管理圓明園事務。著交宗人府察議。蘇楞額、常福、均系內務府大臣。著交吏部議處。余俱照所議行。至暢春園、三山、奉宸苑、南苑等處。恐尚有似此冗濫之員。應行裁汰者。仍著軍機大臣詳查具奏。  

○展賑兩淮丁溪、草堰、劉莊、伍佑、新興、廟灣、六場、被水灶戶。  

○庚午。諭內閣、和寧奏、直明喀喇沙爾庫內虧欠銀兩、請將歷任辦事大臣、交部嚴加議處一摺。各處庫貯銀兩專備辦公豈容該大臣等任意私借。喀喇沙爾庫貯銀兩。自乾隆五十九年曆任大臣官員等、不但私行借用。並放給該處兵丁商民土爾扈特回子等使用。殊堪駭異。歷任辦事大臣。均應懲辦。除明興、阿爾塔錫第、來靈、德勒克扎布等、均已另降諭旨交部嚴加議處、來京聽候部議外。此事始自乾隆五十九年。著和寧詳查始自何人任內、嚴行參奏。余俱照和寧所請行。將此通諭西北兩路將軍大臣、嗣後凡遇應查各處庫項。務當親往嚴查。仍嚴飭管庫官員。詳稽出入。務須實貯。儻有似喀喇沙爾任意借用情敝□大。一經查出。不但將該官員等嚴行治罪。仍將該將軍大臣等一併治罪。斷不輕宥、明興等是其前轍也。尋議上。得旨、兵部奏議處前任喀喇沙爾辦事大臣來靈等一摺。前據和寧奏喀喇沙爾虧空庫項一事。因系來靈查明參奏。尚無明知故縱等情。當經降旨將來靈處分寬免。昨據和寧查出該城官兵商民土爾扈特回子等零星借欠。積習相沿。來靈習內並未據實奏明。乃於現在商民土爾扈特回子所繳銀錢。捏稱嚴追葉布肯繳出。冀圖掩飾本任知情、及同官挪借處分。顯系有心朦混。著照部議革職。其歷任喀喇沙爾辦事大臣、除德勒克扎布另降諭旨外。明興阿爾塔錫第、明知屬員有虧挪情敝□大。並未參奏。實屬徇隱。均著照部議降三級調用。  

○又諭、據兵部奏、將喀喇沙爾庫項虧空不行參奏之前任辦事大臣明興、阿爾塔錫第、德勒克扎布、議降三級調用等語。查喀喇沙爾庫貯銀兩。自乾隆五十九年始行虧空。正系德勒克扎布在任。若將伊與明興等一體降三級調用。不足蔽辜。德勒克扎布、著即革職解京。交軍機大臣審明具奏。  

○以理藩院右侍郎特克慎、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以哈密幫辦大臣成書、為辦事大臣。戶部郎中花尚阿、為哈密幫辦大臣。賞直隸宣化鎮總兵官愛星阿、副都統銜。為喀什噶爾幫辦大臣。四品宗室玉慶、三等侍衛。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  

○以前任閩粵南澳鎮總兵官王模、為直隸宣化鎮總兵官。  

○辛未。孝聖憲皇后忌辰。遣官祭泰東陵。上詣恩慕寺恩佑侍行禮。  

○壬申。諭內閣、廣興奏、審擬安陽縣民田林赴京具控張懷勤一案、照例擬以絞候一摺。此案張懷勤因負欠偷典高糧。致伊母傷心痛哭。繼復私當布塊買米。經伊母查知。遂至忿激輕生。雖訊無撞跌伊母、及有心觸忤情事。實系違犯教令。該犯於鄉約等詢問緣由。竟敢謊稱伊母素有痰迷。失足落井。及被控到案。又不據實供吐。有心狡展。其罪更重。張懷勤著即改為絞決。  

○癸酉。上幸萬壽山。  

○乙亥。諭內閣、前聞那彥成在粵東辦理洋匪各事宜。未能允當。因學政茅元銘曾在內廷行走。密諭伊據實查奏。該學政理應詳細直陳。乃旋據奏稱、那彥成急於求治。廣益集思。與那彥成師心自用情形。竟系相反。且於那彥成飲酒演劇等事。並無一字提及。隨令吳熊光傳旨向茅元銘詢問。茲據吳熊光奏稱、茅元銘戰慄慚愧、無地自容、懇求從重議處、並有與那彥成宴會之事等語。茅元銘於垂詢事件。並不據實直陳。轉為飾詞讚美。且於督臣性耽逸樂之處。全未奏及。實屬有心徇隱。茅元銘著交部嚴加議處。即徹回學政之任。來京聽候部議。尋議上。得旨、照議降調。以翰林院讀講學士補用。  

○調順天學政陳嵩慶、提督廣東學政。命兵部左侍郎戴聯奎、提督順天學政。以禮部右侍郎萬承風、署兵部左侍郎。  

○調正紅旗漢軍副都統英和、為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以鑾儀衛鑾儀使和世泰、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朝鮮國王李玜、遣使表賀萬壽冬至元旦三大節。及歲貢方物。賞賚筵宴如例。  

○琉球國中山王尚溫、遣使表貢方物。賞賚筵宴如例。  

○丙子。諭內閣、前因那彥成在兩廣總督任內、招撫洋匪。辦理錯謬。將伊降為藍翎侍衛。派充伊犁領隊大臣。茲據吳熊光續行查出、洋盜黃正嵩投首時。那彥成先行賞給四品藍頂。旋即掣回。改給千總頂帶。昨李崇玉解到。經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並據李崇玉供出那彥成亦曾給與四品藍頂等情。四品頂帶。等級較崇。那彥成輒以賞給投出盜首。實屬任意妄為。那彥成豈復能勝領隊大臣之任。著革職。伊現在行抵何處。即著該督撫派員押送來京。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具奏。  

○以故回部輔國公伊巴喇伊木子阿布都莫敏、襲爵。  

○調順天學政戴聯奎、提督安徽學政。安徽學政周兆基、提督順天學政。以戴聯奎由順天寄籍中式故也。  

○以阿勒楚喀副都統色爾袞、為伊犁領隊大臣。  

○丁丑。孝儀純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福建台灣鎮總兵官愛新泰等奏報、堵剿蔡牽情形。得旨獎賚。擢游擊吉凌阿、為參將。武舉賴熊飛、鍾麟江、為守備。均賞花翎。  

○以吉林協領布蘭泰、為阿勒楚喀副都統。  

○戊寅。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