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七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二年。丁卯。夏。四月。癸酉朔。享太廟。遣成親王永瑆恭代行禮。  

○諭軍機大臣等、阿林保等奏舟師攻捕朱濆、並訪拏鳳尾幫盜首各情形一摺。閩省南洋之杏仔銅山等處。北洋之三山等處。向為接濟盜匪之藪。經該督等督飭營員、會同地方官駐劄巡防。不致仍前透漏。是以朱濆竄至松柏門洋面不能久泊。仍復竄往粵洋。鳳尾幫屢次撲岸。亦被擊退。此即斷絕接濟之實效。至林魁、劉江、二犯。訊系傷害汀州鎮李應貴要犯。著該督等查明李應貴原籍、如距閩省較近。即將該二犯解至該鎮墓前、臠割致祭。儻去閩境尚遠。即當設立該鎮牌位。將該犯等寸磔致祭。以慰忠魂而寒賊膽。此時該督等咨令張見升統帶舟師、在粵閩交界堵截朱濆、並杜絕蔡逆歸路。仍一面嚴檄閩浙兩省鎮將上緊搜拏。迎擊鳳尾幫盜匪。所辦俱是。其沿海各口岸。仍當飭屬加意嚴防。勿稍疏懈。將此諭令知之。  

○閩浙總督阿林保奏、沿海出力各員。總兵官徐錕等下部議敘。余升賞有差。  

○以攻剿洋匪蔡牽出力。實授許松年為福建金門鎮總兵官。並賞還逝江溫州鎮總兵官李景曾頂帶。  

○甲戌。諭內閣、前因八旗官兵分拴馬匹。必有敝□大端。若不妥為經理。恐馬政日壞。特降旨八旗都統、副都統、會同兵部查明從前官圈餧養之制。妥議具奏。連日朕再三詳審。並召對諸臣。廣加諮詢。有稱復設官圈為便者。亦有言不如仍交官兵分養為宜者。議論殊覺不一。因思向來會議之件。大都由承辦衙門主稿。其會同商搉者不過數人。此外惟畫諾列銜。並未悉心參酌。及至議上之後。則又退有後言。往往經朕垂詢。又復奏稱前議未妥。祇緣有人定議在先。隨同具奏。其實非伊主見。此等附和推諉之習。實於政治無益。此次籌畫馬政。若不周咨博採。令其各抒所見。將來定議之後。又將言人人殊。成何政體。所有八旗分拴馬匹、及應否改設官圈之處。著滿洲蒙古八旗每一旗都統副都統六人、詳悉面商。合具一摺。毋庸與別旗連銜。亦不准彼此關照。其一旗內滿洲蒙古都統副都統六人中、設又有意見不符者。准其另行陳奏。但總當詳查例案。斟酌事宜。如以設圈官養為是。即著將官圈當設立何處。如何妥定章程。可期經久無敝□大。詳悉具陳。如以官兵分拴為妥。亦應將如何設法稽查。不致馬匹短少疲瘦、官兵虛領馬乾、種種滋敝□大。一併詳悉議上。或用清字摺。或用漢字摺皆可。亦不限以時日。其奏摺不妨先後呈遞。總須熟慮深思。中有定見。毋得含糊遷就。如定議時不詳悉敷奏。轉於事後嘵嘵。即當加以懲處。俟議上時候朕裁度。其節次交部會議馬政一事。此時兵部且暫緩議奏。  

○又諭、方維甸奏、孝義革兵、糾約新兵謀逆、旋即全獲首夥、嚴審辦理一摺。陝省寧陝瓦石坪叛匪滋事。甫經懲創。乃此次革兵祁貴、膽敢糾約新兵穆貴、民人黃先名、起意謀反搶掠。實屬罪大惡極。業據該撫將該三犯訊明按律凌遲處死。至馬兵彭太禮、系屬新兵。於祁貴邀同結拜時。疑其必有別情。佯為允許。迨祁貴告知情由。伊探問確切。隨即赴營密稟。將首夥立時就獲。不致釀成巨案。能知大義。實屬可嘉。彭太禮、著加恩超拔把總。先給頂帶。並賞戴藍翎。仍加賞銀一百兩。以示獎勵。該撫仍當出示曉諭各營伍、以新兵彭太禮、此次能將祁貴等逆情出首。不為所惑。弭亂未形。業經奏明加恩褒獎。賞給官職翎枝銀兩。隆施稠疊。榮及身家。爾等惟當視以為法。安分當差。以期承受國恩。庶使各新兵聞知。共相觀感。勉為善良。若挾嫌妄告。或希冀恩賞。必不輕恕。則營政自可肅清。地方永臻寧謐矣。余著照所請行。  

○諭軍機大臣等、百祥奏、黑番搶奪馬匹、帶兵前赴野馬川相機辦理一摺。此項黑番、前在黃番地方搶劫牲畜。殺傷番僧。已屬兇惡不法。茲復在馬廠地方疊次伺劫。雖據稱不敢搶奪官馬。但該犯等竟到牧馬營盤。詢問蒙古在於何處住牧。意圖劫掠。並將堪布喇嘛牛馬羊只、肆意搶去。實屬膽大可惡。並據另片奏稱、黑番在牛心台、趕去營馬一百餘匹。雖經弁兵如數奪回。而牧馬兵丁、已受刀矛傷兩處。不可不大加懲創。以昭炯戒。此時百祥一百飭屬追捕。並令游擊楊廷玉、帶領兵丁二百名。先行起程。伊亦即親往勘辦。惟所帶官兵太少。不足以示威重。該提督竟當酌量添調兵丁數百名、馳赴剿捕。並會同貢楚克扎布籌商妥辦。縱不必悉數殄除。亦須將滋事搶劫之犯。按名捕獲。立正刑誅。以靖邊圉而懾番族。永杜搶劫滋擾之患。此為最要。百祥曾歷戎行。素嫻軍旅。務當與貢楚克扎布相機辦理。勿稍疏縱。將此各諭令知之。  

○乙亥。予陝西陣亡游擊王相龍、把總羅一忠、外委李政、田印仕、郭仁、李登善、祭葬加等。世職如例。福建捕盜被戕總兵官李應貴、游擊蔡魁、把總魏均、四川陣亡外委石從德、額外外委吳中立等七名、祭葬世職。湖北陣亡兵丁黃經等三名、閩浙捕盜被戕兵丁李得龍等八十八名、賞恤如例。  

○丙子。上詣火神廟拈香。  

○還宮。  

○諭內閣、朕閱會典所載大雩典禮。惟乾隆二十四年曾經舉行一次。其時皇考高宗純皇帝減膳虔齋。不設鹵簿。不陳樂。不乘輦。乘騎出宮。詣壇齋宿。次日御雨冠素服。步禱於壇。仰見皇考敬天勤民。精虔昭格。禮成後、即甘霖普降。四野沾足。感召之理。如響斯應。至雨水調勻之歲。每遇常雩大祀。則前期齋宿郊壇。係由宮中乘輦而出。儀物具備。此次恭值常雩。朕進宮齋戒。因思上年冬閒雪澤較少。本年春雨又稀。前已設壇祈禱。得雨兩次。仍未沾渥。且近畿以及東豫等省。均尚在望澤。雖未至旱暵太甚。究與往歲情形不同。今當大祀屆期。若仍照常御輦詣壇。朕心實有不安。本月初六日、朕由宮中御禮轎、前詣天壇齋宿。著該衙門敬謹豫備。其一切服飾儀仗。均如常儀。朕宵旰民依。罔敢暇逸。或此一念減抑之誠。得以上邀昊鑒。甘膏速霈。福我三農。實所吁望而冀幸者。嗣後遇雨澤稀少之年。舉行常雩祀典。均著照此行。  

○以廣西桂平梧郁道王家賓、為按察使。  

○以本年鄉試。考試應開列試差人員於保和殿。  

○以常雩祀天於圜丘。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丁丑。諭軍機大臣等、貢楚克扎布奏、接據大通協副將等先後稟報賊番八九十名、在長溝一帶搶劫、又十數名、在大泉溝搶去蒙古牛一群、又有賊番八九十名、將甘州營馬、及永固營塘兵騎馬、趕去二十三匹、又據大通縣稟報該縣西路魯木記塘西南山溝突出賊番三百餘人、分路搶掠附近居民、並據祁家寺多洛等堡民人稟報、被搶牲畜三百有餘、刃傷探賊之兵馬得玉一名、賊番占住內地巴哈湖山梁不退、距大通縣城僅三十餘里等語。賊番從前不過搶掠蒙古牲畜等項。近來竟敢搶劫進貢堪布喇嘛物件。此次甚至分路搶掠內地居民。刃傷兵丁。實屬強橫不法。其情罪即系叛逆。況從前蒙古被賊番搶掠時。懇請天朝為之驅逐。每諭令奮發自強。內地官兵不能長為捍衛。今賊番日漸猖獗。膽敢搶掠內地居民。若不嚴加懲創。不特賊番無所畏懼。肆意滋擾。且使蒙古聞知。難保不心懷不服。妄生訾議。於邊防殊有關係。現在貢楚克扎布、已率同鎮道等帶弁兵三百名。馳赴大通一帶彈壓。提督百祥前次奏到、業經諭令添調兵數百名、馳往會同籌辦。但核計兵數尚少。不足以示威重。現令興奎挑帶滿營得力兵五百名、馳赴剿捕。全保接奉此旨。著即轉飭百祥、於甘省綠營兵丁內、再挑年力強健、曾經出師熟諳打仗者五百名。並派得力將弁帶領前往。交與興奎、貢楚克扎布、調遣。此次所調滿洲綠營官兵。均當會集一處。同時進發。以壯軍威。不可分起零星行走。示之以弱。轉啟賊番輕視之心。賊番比教匪較為強悍。弓馬熟習。山林邃密。難辦在此。然貪戀巢穴。不致蔓延。不能逼脅百姓。易辦在此。若少帶兵將弁。即行具奏。酌量發往。勿存畏難之見。勿存招撫之心。勉力辦理。興奎本系將軍。即著統轄師旅。貢楚克扎布系辦事大臣。任同參贊。伊二人會晤後、當妥為籌商。派撥官兵。竟當聲罪致討。大加殲戮。並揚言搗其巢穴。如果賊番實形畏懼。悔罪籲求。亦必責令將各案搶掠為首要犯、按名縛獻。對眾分別凌遲正法。並將贓物繳出。始可量加寬貸。務使該番十分震懾。庶不致日久復萌故智。而眾蒙古亦聞之帖服。方為妥善。至辦理情形。遇有陳奏。著興奎列銜在前。會同貢楚克扎布連名具漢字摺馳奏。百祥著幫同帶兵。奏事無庸列名。其官兵所需馱運鹽菜等項。著全保督同藩司蔡廷衡、酌量動款妥為供應。如果進兵剿辦。需費較多。或該省存款不敷。著奏明另行撥給可也。將此各傳諭知之。  

○戊寅。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己卯。常雩。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詣時應宮拈香。  

○幸圓明園。  

○庚辰。上幸萬壽山。  

○諭內閣、興奎奏、兵丁戶口繁多、懇請量為通融、以資養贍一摺。寧夏滿營兵丁、因生齒日繁、頗形拮据。自應量為調劑。俾臻寬裕。著照所請、在於滿營庫貯馬價銀內、動撥銀一萬五千兩。並於庫存養贍孤寡等項節年積剩銀內、動撥銀五千兩。交陝甘總督、飭令地方官、分給商民一分生息。所得利銀、擇其實在人口眾多之閒散弓馬嫻熟者。每名每月賞給銀五錢。其餘銀兩。按年歸還馬價。如此通融接濟。庶使養贍有資。於生計操防。均有裨益。  

○又諭、據松筠奏、查明各回城虛設金頂、議定留減數目、分別繕寫清單請旨等語。著照所請、俟額設金頂陸續缺出。即於虛設金頂人員內、擇其奮勉者報部補用。一經足額。即行停止。該大臣等斷不可於定額之外多增一人。如仍額外私賞。該將軍參贊大臣等即行參奏。仍著行文各城大臣、明白曉諭各回子、以此項虛額金頂。系歷任各大臣沽名私賞。本應全行裁汰。今奉大皇帝諭旨格外施恩。將有差使者定為額缺。余亦暫留陸續充補。該回子等宜各知感激。恪遵憲制。以圖報效。  

○壬午。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閣、禮部議駁御史程世淳、請避關帝神諱、及增定趙累等從祀加封一摺。所議甚是。關帝在我朝靈應昭著。一切祀典。備極隆崇。至敬避名諱。專系本朝臣子尊奉君上之義。前代帝王、及往哲神明、其名概不避用。蓋臨文不諱。垂訓禮經。況關帝祠宇廣遠。薄海臣民。皆知敬祀。其於神諱亦必不敢輶褻。正無庸官設科條。頒為令甲。至廟中從祀。塑立關平、周倉、二像。相沿已久。自通都大邑、以及荒陬僻壤。所在皆同。其趙累、王甫、當時遇難事實。史傳所載不盡符合。今議請增設。事涉紛擾。自不若仍依舊制、協典禮之宜也。  

○又諭、左都御史賡音等條奏、各省來京控案、應請分別查辦一摺。據稱嗣後都察院收閱控案、果系案關重大、實在冤枉、曾赴該管上司呈訴不為伸理、及官吏骫法營私確鑿有據者、即奏請查辦、若未經在本籍地方及各上司先行具訴、並現在審辦尚未結案遽行到京控告者、即咨行各該省歸案速結等語。所奏非是。各省民人來京控訴。其案關重大者。固應奏明辦理。若未經在本籍地方具訴、遽行驀越來京者。正可奏明核辦。治以越訴之罪。至外省審辦未結之案。或因案情屈抑。奔赴來京控訴。若不具奏審訊。冤獄何由昭雪。即或逞刁挾嫌。砌詞妄控。亦可隨時懲辦。以杜訟端。今賡音等概請咨回原省審辦。自系因近日各省控案繁多。憚於逐件具奏。豈大臣敬事之道。朕日理萬幾。勤求民隱。即各衙門奏事較多。從未倦於披閱。若以改奏為咨。免致煩瀆。遂將該衙門應奏之件。率意抑擱。是名為仰體朕躬。實則自耽安逸。賡音等著傳旨申飭。嗣後總當酌量案情輕重、分別奏咨。不得將現辦章程。妄思更改。其戶婚田土錢債細務各案。仍照例將原呈發還。聽其在地方官衙門呈告申理。以符體制。  

○又諭、據刑部參奏廣東省辦理恩赦遲延一摺。各省軍流以下人犯。自上年春閒、降旨分別減等。即經飭下各督撫造具清冊。咨部核辦。閱今已一載有餘。即遠如雲貴及烏嚕木齊伊犁等處、並四川省之案犯最多者。已俱先後題咨到部。惟廣東一省、距京祇數千里。何以節據部催。總未咨覆。即或因該省案牘繁多。查辦需時。亦何至經年累月、尚未造報完結。可見該省於此等事件。全未認真趕辦。實為外閒疲玩惡習。吳熊光、孫玉庭、均著傳旨申飭。仍著該督等查明係由何衙門辦理延綏之處。指名參奏。至該督撫督催遲延。並著自請處分。  

○又諭、玉慶等奏、訊明蘇州府縣、承審壽州三命重案徇情故出情節、按律定擬、並將該總督臬司分別參奏一摺。已批交刑部議奏矣。臬司遇昌、於此等重大之案。並不豫提犯證。親行確訊。及府縣具詳後、又不細核案情。悉心推鞫。該司為刑名總匯。一任屬員受囑蒙詳。顛倒獄情。竟同聾瞶。僅予革職。不足蔽辜。遇昌、著革職。發往烏嚕木齊效力贖罪。至總督鐵保、於特旨交審之案。即與欽差無異。乃並不親提嚴訊。率據承審屬員照擬定案。復失察周鍔等徇情矇混之敝□大。轉以平反得實。代請議敘。實屬錯謬。鐵保、著革退宮保銜。拔去花翎。仍交部嚴加議處。俟奏上再降諭旨。尋議革職。得旨、降為二品頂帶。仍帶革職留任。  

○以詹事府詹事書明阿、為通政使司通政使。太常寺少卿錢楷、為光祿寺卿。  

○癸未。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幸靜宜園。  

○密諭吳熊光、孫玉庭、朕聞懲省水師。全不得力。兵驕將玩。於緝捕毫。不認真。實堪痛恨。即如造船一節。向系州縣領帑建造。而船之可用與否。則全自營員操縱之。偶遇風濤。即報損壞。歸咎於文員造船不堅。以掩飾其緝捕不力。朕再四思維。造船一節。即應令營員自造。設立保限。嚴課參罰。以專責成而免推諉。是否可行。朕亦不為遙制。汝等詳悉妥議具奏。尋奏上。得旨、海疆新造戰船。舊用文員承辦。若改令營員自造。又恐寒苦將備承領鉅工。辦理亦未能妥實。此事總須文武官員公同經理。船隻造成後。該管大員親身查驗。其偷減工料者核實參賠。若工料堅固。而管駕之員藉詞刁難。立即嚴參示懲。如果統率之員、秉公持平。功過自兩無遁飾也。  

○諭軍機大臣等、吳熊光奏、粵東緝捕情形、現須另行變通一摺。閩浙等省祇有外洋。惟粵省多一內洋。海道遼闊。又多漁船采捕。難保無通盜濟匪之患。固系實情。但該省既有內洋。該督等身膺地方重任。即當將內洋緝捕之法。詳悉講求。實力辦理。即如所論舊設炮台、多不得力、與其以有用之兵施於無用之地、不如徹去炮台兵丁、多備船隻、又米艇在外洋不能得力、祇可留於內洋守御、須另造戰船、以資外洋緝捕等語。洋面今昔情形不同。自當因時制宜。量為變通。以期得力。此皆地方官應辦之事。粵省水師積習疲玩。此時欲籌辦戰船。先須激勵將士。使之人人勇往爭先。不避艱險。方可駕船追捕。否則即有堅固船隻。出洋後停泊躲避。仍於緝捕奚益。吳熊光以錢夢虎才具遠遜李長庚。即孫全謀亦屬不逮。其意自欲得李長庚留駐粵省。以期得力。李長庚本系閩浙水師總統。此時特因追拏蔡牽來至粵省。至粵省自有本省水師。專司緝捕。何至無一人勝任。必須隔省大員督辦。設此次李長庚不到粵洋。豈粵省緝捕之事、竟無人督辦乎。所奏不可行。該督惟當將本省營員嚴加整頓。勿涉因循推諉為要。將此諭令知之。  

○以西寧辦事大臣刑部左侍郎貢楚克扎布、為察哈爾都統。轉刑部右侍郎瑚素通阿、為左侍郎。以總管內務府大臣廣興、為刑部右侍郎。  

○以正藍旗漢軍副都統景熠、兼正黃旗護軍統領。調正黃旗漢軍副都統明志、為鑲紅旗滿洲副都統。以四等侍衛積拉堪、為正黃旗漢軍副都統。  

○調湖南按察使百齡、為江蘇按察使。以兩淮鹽運使曾燠、為湖南按察使。  

○廣東碣石鎮總兵官洪蕃鏘、以年老休致。調浙江黃岩鎮總兵官黃飛鵬、為碣石鎮總兵官。  

○是日。駐蹕靜宜園。至丁亥皆如之。  

○甲申輔國公積拉堪、緣事革退。以其弟伊豐額、襲爵。  

○乙酉。諭內閣、據溫承惠奏、廣平府知府雷純、才具平庸、性情拘執、難勝表率之任、請旨勒休一摺。著照所請、雷純即勒令休致。又據另片奏廣平府缺、民情刁悍、恐部選初任人員、難期整飭、懇恩<⿱閒>員補放等語。此則不可。各直省道府各缺。從前原按地方繁<⿱閒>。分設題選請旨。已有一定章程。如該署督以廣平府近日較為難治。即不妨於該省請旨府缺內、酌量奏請對換。至部選初任人員。於外閒吏治民生。非所熟諳。原在該上司於到任後隨時教導。俾得從容學習。其實在才力不勝者。仍可據實劾參。茲溫承惠因該參員不能勝任。遽欲將部選之缺請旨<⿱閒>放。此不惟有礙銓政。且使各直省紛紛援例陳請。則將來部選各缺。必致日少。其在部需次各員、不益形壅滯乎。溫承惠所請不准行。所有廣平府知府一缺、仍著歸部照例銓選。  

○丙戌。上御演武廳。閱健銳營操。  

○諭內閣、前經降旨、令八旗滿洲蒙古都統、副都統、各將官馬應否設圈餧養、抑應仍交官兵分拴之處。詳悉會商。分別具奏。旬日以來。各該都統等陸續議上。主復圈者六摺。其主不復圈者三摺。朕詳加酌核。自以復圈者為正辦。蓋圈馬聚集一處。便於調用。點驗易周。即有敝□大端。亦可隨時查察。若分拴則散養各處。點驗甚難。如或疲瘦短少。無從稽察。再遇調集之際。虛頂捏報。其敝□大更不可勝言。此時籌畫馬政。正當詳慮熟籌。以期行之永久。所有會議摺內、除正藍旗都統副都統恭阿拉等六人、以馬圈難復、請分交下五旗王公及武職大員暫行餧養、實屬妄言國事、不成政體、又鑲紅旗滿洲都統副都統長麟、裕瑞、明志、及該旗蒙古副都統哈寧阿、四人、請於滿洲旗分棚養馬七十匹、蒙古旗分棚養馬二十五匹、余馬盡交察哈爾牧放、回護缺額、裁減太甚、二者皆斷不可行、毋庸置議外。共余各摺內、主復圈者持論固是。但所議條款不同。尚須斟酌盡善。其主分拴者固屬難行。但其條款內亦不無可采之處。除原議各旗都統等毋庸再行入議外。著於軍機大臣內派董誥、戴衢亨、兵部堂官內派明亮、劉權之、萬承風、邵自昌、漢軍都統內派博興、瑚圖禮、丹巴多爾濟、會同悉心論討。詳立章程。妥議具奏。候朕酌定。  

○丁亥。月食。  

○以祈雨、命莊親王綿課、先期致祭宣仁廟。  

○直隸馬蘭鎮總兵官兼總管內務府大臣巴寧阿奏、拾獲匿名揭帖。究出賊犯偷砍禁地樹株。並將該汛弁兵等參奏。得旨、此案竊賊周明、敢於在紅樁界內偷砍樹株。情罪甚重。該管弁兵、平日既漫無覺察。迨查知松板來歷不明。復不據實稟報。率行燒毀滅跡。殊屬膽玩。所有賊犯周明、及已革鯰魚關把總劉永春、汛兵頭目何全、劉國棟、汛兵何倫、韓國太、張萬全、毛貴等、及其餘一切人證。均著巴寧阿迅速派員、遂交刑部嚴審定擬具奏。該管左營守備郭士祥、兼管左右兩營中軍游擊常泰、于禁地被竊木植、並兵丁匿名控告。均不早為查辦。恐有徇隱別情。亦著革職。一併交部審訊。巴寧阿、著交部嚴加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