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九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二年。丁卯。五月。壬寅朔。諭內閣、前因木門溝地方紅樁界內、竟有賊犯偷砍樹株。案關重大。該管官均有失察之咎。總督溫承惠、提督色克通阿、並不自行奏請處分。特降旨申飭。令其各自明白回奏。茲據溫承惠、色克通阿、同日遞到覆奏之摺。俱請交部嚴議。但該二員情節輕重亦自不同。溫承惠系漢總督。管理地方事務較多。且本日覆奏摺內、據稱本擬將此案提省審辦。俟定案時查明失察文武一體參奏。並自請交部議處。是溫承惠前此未即自請處分。猶為有說。至色克通阿身系滿員。經朕擢用提督。各處營汛、伊所專轄。乃於賊犯在紅樁內、偷砍樹株。弁兵通同受賄。未能隨時覺察。其咎已重。而本日覆奏摺內、又稱前此途次得有傳聞、及瞻覲之時、自知干戾滋重、不敢碰頭請罪等語。尤不成話。伊既知獲戾甚重。而於召對時猶不一字提及。豈竟欲置身事外、希圖倖免乎。溫承惠、著交部議處。色克通阿、著交部嚴加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賽沖阿奏、台灣水陸寧謐、留防兵丁擬分起徹加一摺。據稱台灣早已敉寧、戍兵現亦足額、因與許文謨相商、將徵兵三千餘名、分作三起內渡、頭起兵一千餘名、即選派將領配船內渡、其二起兵一千名、仍俟四五月閒、查明洋面實在寧謐、賽沖阿再統帶內渡等語。台郡地方雖已寧帖。但蔡逆竄入粵洋。前此僅剩船數隻。自入粵以後、欲與烏石二等匪合夥。近來船隻稍添。李長庚等跟蹤剿捕。尚未就擒。而朱濆一犯、勢頗鴟張。前據阿林保奏稱、朱濆竄到粵屬廣澳洋面游奕。去閩粵交界之南澳不遠。恐其乘機竄閩。窺伺台灣。已有旨令賽沖阿為先事豫防之計。並續有旨令阿林保再飛咨該將軍、分飭台地文武一體嚴防。並將徵兵暫留幫同防守。著賽沖阿酌量情形。如頭起徵兵、實已配船內渡。自不必復行截回。其二三起徵兵、應即留於台郡分布防守。該將軍尤不可遽行內渡。須探明蔡逆就擒。朱濆業經遠竄。洋面實在寧謐。台灣可以放心。於秋冬閒再行酌量內渡。該將軍務宜妥協經理。毋負委任。將此諭令知之。  

○癸卯。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軍機大臣等、初彭齡奏、休寧縣耆民程元通、控告棚民占踞山場一案、經該撫派員勘明山場、酌斷租價、令棚民拆棚回籍、該棚民等均各繳價拆棚、情願攜帶丁屬回籍等語。此案既經勘明酌斷。該七村棚民俱情願遷移。即著照此辦理。惟據查休寧除此七村外、尚有山棚七百餘座。歙縣、祁門、婺源、黟縣、績溪等邑。亦各有山棚數百座、及百餘座不等。各該處棚民人數眾多。且向山戶租地墾種。搭棚居住。相安已久。若此時概令退地拆棚。紛紛飭逐回籍。不特吏胥等因緣為奸。或致從中滋擾。並恐此等客民。大半皆無籍可歸之人。一旦驟令失業。提挈親屬流離轉徙。或至激生事端。殊有關係。初彭齡當體察情形。聽其各安生業。不必概行查辦。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本日都察院奏、山東監生張元鶴呈控一案。已發交周廷棟廣興審辦矣。都察院近日所奏外省控案。惟山東為最多。若雲東省距京較近。民閒控案便於赴愬。則直隸為畿輔近地。即山西、河南、亦均密邇都城。該三省雖亦閒有赴控之案。然總不至如山東一省之多。豈直隸等三省遇有上控之案、該地方官竟豫為攔阻、不使來京申愬乎。可見山東州縣官、於民閒詞訟案件、怠惰偷安。竟不及時申理。全置民事於不問。以致小民冤抑莫伸。不得不赴京呈控。而該撫長齡、一任各該州縣因循延宕。漫不加察。所司何事。自問能無愧乎。除張元鶴一案、交周廷棟等審擬具奏外。嗣後該撫當留心察吏。嚴飭地方官、於民閒詞訟隨時秉公審斷。毋再狃於積習。俾銜冤控告者立得剖雪。不至紛紛來京呈控。方為無負委任。將此諭令知之。  

○以翰林院侍讀學士貴慶、為詹事府詹事。  

○戶部議准、兩浙鹽政常顯疏報、仁和、穿長、二場、原坍復漲灶地三千七十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甲辰。孝誠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諭內閣、據御前大臣定親王綿恩等參泰、乾清門侍衛格布舍、於未經召見之前、將總兵吳廷剛帶入奏事門、請將格布舍交部嚴加議處一摺。向例召見大臣官員。應由奏事處官員帶進。與格布舍本屬無涉。格布舍在乾清門行走有年。又系班長。豈不知之。今因與吳廷剛素相認識。即擅自帶入奏事門。殊屬謬妄。格布舍著逐出乾清門。仍交部嚴加議處。至吳廷剛由行伍出身。於門禁向未諳悉。因格布舍引進。致涉冒昧。情尚可原。吳廷剛著加恩免議。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棗強縣民李成德妻殷氏。  

○乙巳。以翰林院編修戴殿泗、署日講起居注官。  

○調喀喇沙爾辦事大臣那彥成、為西寧辦事大臣。庫車辦事大臣廣厚、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賞遣戍烏嚕木齊已革貴州布政使公峨三等侍衛。為庫車辦事大臣。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邳州民王林妻馮氏。  

○戶部議准、前署四川總督特清額疏報、酉陽州、開墾田五十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丙午。諭內閣、端陽節日。不過與中秋瓜餅節相等。非元旦之必應慶賀者可比。蓋元旦義重履端。設其時偶值雪澤未敷。正殷祈盼。自未便因此遽省朝正之典。所以重歲首普春祺也。至重午日、即在尋常雨暘時若之年。向例亦止圓明園奏事推班一日。王大臣等全遞膳牌。共申慶節之意。今歲畿輔一帶。入春以來。總未得有透雨。節經設壇祈禱。並平糶省刑。以期速迓和甘。連日濃陰密布。閒有微雨飄灑。旋即晴霽。尚未渥沛醲膏。朕宵旰焦勞。無時或釋。曾經通諭王大臣等、如端節前已沛甘霖。即循照向例推班慶節。如尚在望澤。則照常辦事。其並非輪值奏事之部旗俱不必來園。乃今日王大臣等、仍相率呈遞膳牌。殊屬無謂。伊等既非奏事、及帶領引見。又非值日。若因慶節而來。則今歲端陽。有何可慶賀而為此虛文乎。且伊等輿從絡繹。紛至沓來。在里巷小民。未必不以為現當祈雨之時。慶節猶如往歲。不幾視朕為置民瘼於不問耶。王大臣等何不仰體朕意、一至於此。除在內廷行走、及承直奏事帶領引見之王大臣等、無庸議外。所有本日不遵朕旨來園之禮親王昭槤、鄭親王烏爾恭阿、肅親王永錫、順承郡王倫柱、裕郡王亮煥、克勤郡王尚格、貝勒永珠、永鋆、綿勤、貝子綿懿、綿彳□同、奕紹、奕綸、協辦大學士尚書長麟、尚書恭阿拉、王懿修、秦承恩、博興、都統慶怡、巴特瑪、侍郎秦瀛、周兆基、薩彬圖、李鈞<⿱閒>、副都統永玉、積拉堪、裕興、哈寧阿、明泰、王集、蘇沖阿、花沙布、順天府府尹宋鎔、俱著各罰職任俸三個月。雖有紀錄。不准抵銷。  

○升任西寧辦事大臣貢楚克扎布奏、堵截賊番出力各員。都司邵能等下部議敘。賞通丁羅成印頂帶。  

○丁未。上詣山高水長祈雨壇拈香。  

○幸萬壽山。  

○諭內閣、給事中茅豫奏、請嚴各省奏咨案件違限處分、以懲怠玩一摺。據稱欽部事件違限、定例本有處分、未便任其日久虛懸、致滋貽誤、請敕下原交衙門填注遲延月日、開單進呈、照例議處、並請嗣後凡遇奏交咨交之件、俱隨案登記、分別扣查、如有違逾即據實嚴參等語。近來各省交審事件甚多。而奏結者甚少。該督撫於奉文之後。任意延宕。經年累月。怠惰因循。以致善良赴訴不休。而奸民告訐愈甚。訟獄之繁。皆由於此。朕本欲嚴立章程。隨時稽考。該給事中適有此奏。所論甚是。第各衙門奏交咨交之件。其情事輕重既有不同。尚應分別核辦。即如特旨交審事件。此與派欽差前往無異。何以欽差馳至該省。無不迅速奏結。而督撫承審之案。動輒稽延。即雲案犯不齊。亦無難勒限嚴提。何得有心泄泄。嗣後特交事件。著該督撫於奉文之後、隨時咨報軍機處。自原告到省之日起、依限審結。即有因人證難齊。或該督撫有公出事件。不得不稍為展緩。亦當隨案報明。儻涉遲逾。即行分別參奏。其各衙門咨交事件。亦著照此登記檔案。依限飭催。如違分別辦理。至各省距京道路遠近不同。案情亦繁<⿱閒>互異。即各省交審案件、亦多少不一。其應如何分別立限酌定處分。並著吏部參考舊例定議具奏。尋議、欽交案件、以提齊人犯之日起、限四個月。咨交案件、仍照舊例以接奉咨文之日起、限四個月。其限內有難結緣由。欽件咨報軍機處。咨件報原交衙門。奏結後、將展限月日申報吏部。其無故遲延、逾限不及一月者。將該督撫罰俸三月。一月以上、罰俸一年。三月以上、降一級調用。半年以上、革職。從之。  

○又諭、御史陸言奏、請嚴定部院選派差使次序、以昭公允一摺。據稱京察為考績大典、尚當兼采資格、至保送差使、尤應按照資俸先後、公平選派等語。所奏未免拘滯難行。各衙門保送差使。現俱遵照從前諭旨、先盡京察一等人員。一等無人。方將二等人員保送。誠以京察考績之時。須擇其差使勤慎者列為上考。此內即難概論資俸。至二等人員。其當差亦有優劣。若專以資俸之深淺。為派差之次序。無論資深者未必盡屬出色之員。且恐其因恃資格已深。即差使平常。亦可希冀保送。轉得怠惰偷安。任情自便。其資格較淺者。將欲於公事奮勉。力圖巴結。轉似類於鑽營。否則照常當差。又覺鄰於懈怠。是專執資俸以保送差使。必致勤惰莫分。無以明示鼓勵。殊非造就人才之道。總之此事惟在各堂官、平時留心察看司員之勤惰。臨時秉公遴選。其司員果屬出色。眾論僉同。並無絲毫偏徇。自可以得真才而昭公允。不在多設科條。該御史所奏、著無庸議。  

○又諭、本日貴慶奏、遵旨挑取內務府三旗添設養育兵、系會同蘇楞額秉公揀取等語。此次新添養育兵。內務府大臣中、除有專派別項差使不能分身者。均應親往會挑。何以僅有蘇楞額一人前往。至緼布近日適又輪屆在城內住班之期。即遇御門大典。伊亦並不赴園。是伊數日內公事較<⿱閒>。且內務府挑取養育兵。系在都虞司傳集辦理。尤可就近前往。即有蘇楞額進城挑取。緼布寧不當會同商辦。乃一味偷安。又蹈從前推卸惡習。遇有派辦事件。輒委令一人承辦。其餘互相觀望。自耽安逸。轉雲他人專擅。近來此風又漸長矣。朕斷不容尸位素餐之輩。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尚待朕明降諭旨乎。緼布、著傳旨申飭。  

○諭軍機大臣等、清安泰奏平陽縣刁徒抗糧奪犯一摺。此案前日據阿林保奏稱、知縣徐映台、奉溫處道轉奉撫臣清安泰札飭、以武舉陳步高具控自行赴匱納糧莊以蒞等因包攬不遂、將陳步高毆傷奪其錢物一案。飭令會營拏究、隨會同營弁前往、將莊以蒞拏獲、有莊以蒞之子等、糾集二三百人先後圍繞、先將兵役毆傷、嗣將知縣外委毆打、並劫去糧銀行李、將莊以蒞奪去等語。而本日清安泰摺內、則稱該縣奉文趕徵錢糧、因莊以蒞包攬不完、並因莊以蒞上年有被控之案、節奉道府催令會營查拏、隨督帶兵役前往等語。是此案起事根由。已與阿林保所奏互異。又摺內稱、該縣將莊以蒞拏獲之後、伊子等糾約多人、上前奪犯肆毆、以致該縣外委等多有受傷等語。亦並無如昨日阿林保摺內所稱、其夥眾至有二三百人之多。地方有此等重大案件。具報督撫。其所敘情節自應吻合。乃此案阿林保、清安泰、同系接據知府楊兆鶴等稟報。何以案由輕重迥不相侔。實不可解。刁民逞凶肆惡。敢於拒捕奪犯。並且肆毆官弁。不法已極。自應嚴行懲辦。但地方官是否另有別情。激成事端。有無裝點情節。其所帶兵役究有若干。所云受傷兵役。四十餘人。是否確實。現在有無因傷斃命。又摺內所稱被兵役傷斃之張阿葉等四犯、是否確係在場搶毆之人。均當詳悉究明。據實審辦。俾無枉縱。此案情節甚重。昨已有旨著清安泰馳往督同百齡審辦。今清安泰摺內、奏稱伊派朱理前往督拏案犯、該撫現已回省等語。清安泰接奉此旨後。仍當迅即啟程。親往該處詳查明確。督同百齡審辦。並查明實在情形。該督撫所接稟報孰為確實。先行詳悉具奏。其臬司朱理、即飭令回省辦事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以四川布政使董教增、為安徽巡撫。四川按察使姚令儀、為布政使。鹽茶道方積、為按察使。  

○戶部議准、前署陝甘總督方維甸疏報、迪化州、開墾屯地二十三頃四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戊申。申訓臣工勤政。諭內閣、朕恭讀太宗文皇帝實錄。崇德四年八月內、欽奉聖諭、從來君明則臣勞而民安。君庸則臣逸而民危。朕豈不恤臣工勞苦。但當此天心眷佑之時。正我君臣勵精圖治之日。爾諸王貝勒貝子大臣等、若不各加勤勉。朕以一身宵衣旰食。亦復何為。欽此。聖訓煌煌。昭垂奕禩。敬思我國家景運初隆。肇基東土。彼時版圖未廓。地方民人政務尚<⿱閒>。而我太宗文皇帝敕幾勤政。惟日孜孜諄勉在廷。警其怠逸。用能贊襄郅治。光啟鴻圖。創業之隆。遂為前古未有。今則車書一統。四海之大。兆民之眾。一日萬幾。更當如何兢業。設稍萌玩愒。何以慎守丕基。我皇考高宗純皇帝御宇六十年。宵旰勤勞。耄期罔倦。直至嘉慶元年以後。猶復昕夕訓政。弗懈益虔。內外臣工。共聞共見。朕寅承大寶。祗奉訓言。夕惕朝乾。所其無逸。實不敢一念稍弛。誠以守成之難。非克勤無由制治。但諸臣等分任效能。亦當共勤職業。豈容怠惰偷安。朕頻年節經降旨訓誨。並曾親制勤政殿記。勤政箴。頒示中外。提撕警覺。不啻至再至三。諸臣中自不乏恪恭匪懈之人。而狃於積習、因循怠忽者、正復不少。此在年力壯盛之員。固當任事出力。即年齒較增。亦當振其頹惰。朕觀諸臣中、有已逾耆齡、而夙夜在公。並不稍形竭蹷。其心存懈弛者、精力轉日見衰憊。可見莊敬日強。實有至理。國家詔糈受祿。各有職司。一日在乎其位。即當一日業乎其官。若一日不得乎其官。即一日不敢立乎其位。此實古今通義。如果自揣精神不能振奮。筋力實已衰頹。於應管諸務不能經理。原可據實陳情。懇請退休。朝廷自有恤老之典。任其優遊自適。若既懷戀職。又復遇事模稜。惟耽安逸。是直自便私圖。罔顧公義。國家又安賴此充位之大臣乎。嗣後內外大小臣工。惟當仰體朕心。隨時循省。以怠荒為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庶幾殫精竭慮。各揚其職。用副朕纘承鴻緒、整飭百度之至意。  

○又諭、刑部議覆、汪志伊等奏審擬馬兵徐榮等糾眾滋事一案。將該督等原擬謀叛改照謀反律辦理。所議是。徐榮、王連、胡金玉、三犯。膽敢糾約拜盟。起意戕官劫庫。實屬罪大惡極。自應照謀反大逆律辦理。該督等僅將為首之徐榮等三犯、予以斬決。所辦錯謬。著照部議將該三犯銼屍梟示。以彰國憲。其徐榮等犯家屬。並著照例緣坐。張輝如、楊起珍、盧如秀、熊得勝、林貴、五犯。俱著即處斬。至部議請將民人王廷桂、周應和、二犯。一律問擬斬決。該二犯均系入夥結盟。豫聞逆謀。原屬法無可貸。但此案究緣周應和。與楊大德素好。有囑伊遷避之語。楊大德向頭役告知。該縣得訪有端倪。因而案犯全行弋獲。是周應和雖非自行出首。但此事由伊破案。尚有一線可原。其王廷桂一犯、著照部議即行處斬。周應和、著仍照該督等所請、發往索倫達呼爾為奴。以示區別。嗣後各省遇有此等案犯。務當研核案情。如果始而同謀。繼因畏罪自首者。不惟法可從寬。並可加之恩賞。即非有心首告。或因其透漏消息。全案藉以發覺者。亦可量加寬典。庶於敕法之中。予以生路。至該管游擊雅金泰、因不識漢字。於應減馬兵。並不查照部文辦理。以致兵心不服。藉口釀事。實屬糊塗錯謬。著即照部議革職。其南漳縣知縣陶紹侃、於此等謀叛匪徒。尚能先事覺察。旋即會營設法全數查拏。尚屬能事。著即送部引見。汪志伊等引律錯誤。著交部察議。余依議。  

○又諭、本日刑部議覆、汪志伊奏拏獲謀叛之湖北提標左營馬兵徐榮等分別治罪一摺。已另降旨飭遵。至摺內稱該管游擊雅金泰、未便以其不識漢字稍為姑容、請旨革職一節。外省綠營辦理事務。文移往來。俱用漢字。該管營員即僅識漢字。尚恐於一切營務。不能妥協辦理。若並漢字不識。勢必至稿案茫然。動形竭蹷。即如已革游擊雅金泰、於部文內、令俟有應減馬兵缺出陸續改挑步兵之處。因不識漢字。未能理會部文。先後將馬兵王連等二十一名、即行降補步兵。辦理錯謬。以致兵丁不服。釀成事端。是其明驗。嗣後旗員、及東三省人員。有揀補各省綠營武職者。各該管上司保送時、不得以不識漢字之人濫行充數。及揀選時、仍著欽派大臣等臨期詢其是否能識漢字。並面加試驗。其不識漢字者不准揀選。方免臨事舛誤。於營務庶有裨益。  

○以翰林院侍講廉善、左春坊左贊善多山、充日講起居注官。  

○己酉。調鑲藍旗漢軍副都統珠隆阿、為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以刑部侍郎廣興、兼鑲藍旗漢軍副都統。  

○以伊犁領隊大臣祥保、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賞降調副都統格布舍、副都統銜。為伊犁領隊大臣。  

○旌恤遇賊捐軀署安徽宿州知州章鼎子馥、幕友候選從九品陳震等五名、如例。  

○庚戌。上詣時應宮昭顯廟拈香。  

○還宮。  

○命皇次子旻寧詣山高水長、慶郡王永璘、詣黑龍潭謝雨。  

○諭內閣、據文寧等奏、本月初八日東城智化寺米廠門口、有領糶民人擠倒壓斃、計民婦七口、幼男三口、幼女五口、詢因廠門開遲、俟監糶各員到齊之後、方始放進、以致一時擁擠壓斃等語。設廠平糶。原以軫恤貧民。今因經理不善。轉致擠斃多命。殊堪憫惻。該處監糶米石。系恭阿拉、慶禧、安柱、三員。慶禧前一日在圓明園該班直宿。是日下班之後。方能趕往。其遲到尚屬有因。至恭阿拉、安柱、二人。均近在城內。何以不夙興到廠。及早放進。以致貧民擁擠爭先。慘罹不測。皆伊等平昔怠惰偷安。今藉此差。轉可在家高臥。不以小民枵腹久待為念。是誠何心。現據伊等自請察議。恭阿拉安柱二人之咎較重。著交部議處。慶禧、著交部察議。至擠斃男婦等十五人。據奏已飭令屍親領埋完結。所辦未協。此內大口七命。應各賞給銀十兩。小口八命。應各賞給銀五兩。即罰令恭阿拉出銀五十兩。慶禧出銀三十兩。安柱出銀三十兩。迅傳屍親給領。俾資殮埋。此次擁擠蹂躪。係由監糶各員到遲之故。業經分別懲治。其餘地面章京及坊官等、尚可免其交議。嗣後各城監糶之員。其由城內赴廠者。均限於每日寅正到彼。即在園該班者。亦限於卯正趕到。先到之員。一面先行放糶。不必彼此等候。總須趁鄉民未到之前。妥為料理。隨到隨放。俾鄉民陸續領糶。毋涉擁擠。設或監糶大員等到廠遲延。著在廠之御史據實參奏。設或御史到遲。亦著監糶大臣等參奏。  

○旌表守正捐軀浙江仁和縣民李慶春妻胡氏。  

○展緩山西臨汾、洪洞、太平、曲沃、襄城、翼城、永濟、臨晉、榮河、萬泉、猗氏、虞鄉、解、安邑、芮城、平陸、夏、降州、絳縣、稷山、河津、聞喜、垣曲、霍、趙城、靈石、二十六州縣、旱災帶徵額賦鹽課。  

○辛亥。上御太和殿視朝。王以下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詣大高殿行禮。  

○幸圓明園。  

○諭內閣、阿林保奏拏獲通盜避匿之朱彤雲、請照例杖流一摺。朱彤雲系蔡新女婿朱弼之子。乃大學士外孫。非平民不曉禮法者可比。乃明知伊父朱弼得賄縱盜。分用銀錢。迨伊父被獲、又復赴官呈請往招朱濆。希圖延案避匿不到。殊屬狡猾。阿林保僅請將該犯照強盜父兄知情分贓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尚不足以示儆。朱彤雲、著改發黑龍江給兵丁為奴。至朱彤雲與在籍主事蔡行達、系中表弟兄。該主事雖未藏匿朱彤雲。但經該營縣前往偵緝時、在伊宅前開鑼喝道。該族人蔡海等、輒敢拾石擲打。該主事系大學士蔡新之孫。世受國恩。朱彤雲乃其姻戚。其通盜避匿情事。詎得諉為不知。一聞地方官查拏。理宜將朱彤雲擒獻。乃意存庇護。而其族人竟敢倚恃紳衿。欺陵官長。則蔡行達平日之漫無約束可知。阿林保僅請將該主事交部議處。亦屬輕縱。蔡行達著即革職。交地方官嚴行管束。儻再有不安本分之處。即奏明從嚴治罪。其族人蔡海等罪名。並著該督加等問擬。  

○以翰林院編修宋湘、為四川鄉試正考官。刑部郎中楊曰鯤、為副考官。陝西道御史花傑、為廣東鄉試正考官。翰林院編修河淩漢、為副考官。司經局洗馬張錦枝、為廣西鄉試正考官。內閣中書李振祜、為副考官。刑部郎中彭希濂、為福建鄉試正考官。翰林院編修白鎔、為副考官。河南道御史李本榆、為湖南鄉試正考官。翰林院編修吳其彥、為副考官。  

○壬子。諭內閣、前據綿億等奏、查明木門溝紅樁界內地方、偷砍樹木樁楂、於十三株之外、尚有十株。並有砍樹時壓倒樹株。及偷運木植路徑。砍倒大小樹不計其數。當經飭提賊犯周明、嚴加訊問。該犯俱一一承認。昨又據綿億等奏、查明大窪地方、亦有新舊樁楂二十三株。經刑部將續經解到應行質審之汛兵陳英、詳細鞫訊。據供嘉慶六年、曾有該處民人孫秀、張大、孫二、宋幗望、四人商同進山砍樹、伊因得受錢文、乘該汛外委巡查過後、與孫秀送信三次、又究出周明於八年內、偷砍紅樁松樹四株之外、尚有六株、給過陳英錢文、其十年偷砍樹株時、汛兵張起雲亦經得賄等語。紅樁禁地。該犯等膽敢肆意砍伐樹株。汛兵等得贓賣放。實屬目無法紀。總由該管大員等、不能隨時查察。以致屢被盜賣。所有續經訊出之賊犯孫秀等四名、及兵丁張起雲一名、著慶傑即速查拏解送到部歸案審辦。至綿億系因督修昭西陵明樓工程。奉派前往。今於盜砍樹株處所。均能詳細查勘。俾無遺漏。尚屬認真。綿億、著加恩仍在內廷乾清門行走。永臶、弘謙、二人。系該處守護大員。所司何事。現經查明紅樁內樹株疊被盜賣。實有應得之咎。乃伊二人並未具摺自請處分。竟若置身事外。殊屬非是。此次永臶隨同綿億周曆巡查。留心勘驗。尚可將功抵過。著加恩免議。弘謙、著交宗人府議處。已革總兵巴寧阿、前於春閒召見時、曾據奏稱伊自<⿱閒>任馬蘭鎮總兵以來。於該處地方諸務。俱實力辦理。所有紅樁界內一帶、隨時策馬親查。設遇山勢高險石徑崎嶇之處。往往徒步攀援。推挽前進。伊習而相安。自揣人地相宜。懇請久留此任。力圖報稱。即使在彼終老。亦所甘心。至於言之泣下。似屬亹亹可聽。何以並未逾時。即查出偷砍樹株之案。層見疊出。可見巴寧阿從前僅托諸空言。並未身親經歷。似此漫無覺察。飾詞具奏。實屬孤負委任。前有旨令其在盛京充當披甲辦理工程。尚覺過優。俟巴寧阿到盛京時。著富俊面傳諭旨、將巴寧阿發往吉林。交與秀林嚴行管束。效力贖罪。以示懲儆。其六年以後守護之王公等、及歷任總兵兼總管內務府大臣、並著慶傑詳細查明具奏。再降諭旨。此時慶傑甫蒞馬蘭鎮新任。所有該管地界。務須實力嚴查。不必令汛兵指引道路。出其不意。常川巡閱。庶守汛官兵自知加意防範。而宵小亦聞風斂戢。切勿蹈巴寧阿之覆轍也。  

○西寧辦事大臣恆伯、以前在科布多失察私開煤窰。革職、發往盛京。  

○旌表守正被戕貴州貞豐州苗民楊阿三妻阿行。  

○戶部議准、兩浙鹽政常顯疏報、仁和、穿長、長亭、鮑郎、四場、新漲灶地三頃七十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緩徵盛京花戶花利銀米。  

○癸丑。諭內閣、吏部議奏江蘇徐州府知府員缺、鐵保等請以候補知府王轂補授、與例不符、應毋庸議一摺。所駁甚是。徐州府知府。本系請旨<⿱閒>放之缺。例不准在外奏補。況該員於嘉慶八年山東泇河同知任內丁憂後、節經鐵保奏留辦理工程。並未回籍守制。又未回籍補行穿孝。種種與定例違礙。該督等率請補放徐州府缺。仍令於回籍補行持服百日後、再行赴任。殊屬非是。此等丁憂官員於呈報後、即應遵例回籍守制。乃輾轉奏留。仍令照常供職。若出自上官之意。為人地相需起見。遽爾奪情留任。已非正辦。設該員本無歸志。哀慕之誠。恝然罔念。是該員於本源大節。已屬有虧。戀缺謀利。尚安望其移孝作忠。力圖報稱耶。試思國家政事。自以軍務為重。古人墨絰從戎。事非得已。如果其人正在統率師干。軍情緊急。刻不可離。經朕降旨暫留本任。此亦大員內僅有之事。至帶兵員弁。即不得概從此例。況河工非軍務可比。王轂又系丞倅微員。河工效用多人。不乏差委。何遽少該員一人經理。設其人因病身故。豈遂置宣防事宜於不辦乎。王轂、著即飭令回籍補行穿孝百日。另報起復。以符定製。所有徐州府知府員缺。仍照例另行<⿱閒>放。  

○舉行本年軍政。侍衛處、鑾儀衛、並滿洲蒙古漢軍各旗營、卓異官一百十三員。年老官十一員。有疾官十四員。才力不及官三員。不謹官一員。罷軟官一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甲寅。遣官祭關帝廟。  

○諭內閣、向來鑾儀衛衙門。凡遇朕由宮內至圓明園來往。皆奏請陳設儀仗。除新正萬壽月外、均經降旨停止。而該衙門每次必具摺陳奏。轉屬虛文。嗣後遇正十月閒鑾駕往來。該衙門即奏明陳設儀仗。其餘概毋庸奏請。  

○諭軍機大臣等、興奎奏行抵碾伯地方、接據稟報賊番復至內地搶劫、迅速調兵會剿一摺。同日據貢楚克扎布奏野番復擾內地邊界、搶劫居民蒙古牲畜情形一摺。所奏賊番在祁家寺、白水河等處。兩次滋擾。官兵殺賊奪贓。生擒賊目。與興奎所奏大略相同。興奎於途次接據稟報。即飛調暫留中衛滿兵、兼程前進。並就近咨催百祥、速挑綠營兵五百名帶領前往。所辦甚是。此項賊番疊次搶掠牲畜。擾及內地居民。及聞官兵追捕。旋即遠揚。今又膽敢復來滋擾。實屬不法已極。必須聲罪致討。大加懲創。現據貢楚克扎布奏稱、訊取獲犯完的供詞。據稱系揣咱族番目尖木贊之侄、夥賊有一百餘人。所有上年冬閒、及本年二三月閒、為首賊犯族分。該犯俱一一指實。興奎等惟當遵照節次諭旨。俟官兵齊集後、同時進發。將賊犯按名捕獲。以靖邊圉而懾番族。至尖木贊、系番族頭目。曾經賞有頂帶。原令其管束番眾。俾各安分守法。今伊侄完的、率同夥賊一百餘人肆意搶劫。伊即不能辭咎。著興奎等嚴訊已獲之賊番完的、如尖木贊本不知情。即當飭傳該番目、責令縛獻賊犯自贖。儻該番目竟有同謀主使情事。著即將該番目頂帶斥革。治以應得之罪。興奎現已馳赴白塔營。與貢楚克扎布會商籌剿。務須相機妥辦。用副委任。將此諭令知之。  

○以故奉國將軍彭齡子都勒都禮、襲職。  

○乙卯。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命成親王永瑆、定親王綿恩、莊親王綿課、分詣天神壇地祇壇太歲壇謝雨。  

○以夏至祭地於方澤。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丙辰。諭內閣、現在恭繕高宗純皇帝實錄。業經告成。所有盛京皇史宬尊藏本二分。凡書內恭遇廟諱暨朕名。自應仍循舊章照本字填寫。著派慶桂、董誥、曹振鏞、玉麟、劉鳳誥、英和、特克慎、敬謹填寫。玉麟、英和、現俱出差。屆期如尚未回京。著桂芳恭填。  

○又諭、向來恭送實錄聖訓玉牒前往盛京。由八旗派出之官員護軍等、祇送一站即行回京。由綠營派出之官兵等、送至山海關。由盛京派來之官兵等、接至關外。於敬慎之道猶有未盡。此次恭送高宗純皇帝實錄聖訓並玉牒。著於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內、奏派一員。酌帶章京護軍校。並帶護軍二十名。與綠營官兵一體送至山海關。其應派前鋒統領等。著於明日開單具奏。候旨<⿱閒>派。仍著盛京副都統宜興、禮部侍郎成格、帶領該處所派官兵、先期迎至山海關。送至盛京。以昭敬謹。富俊等仍照舊例出城跪接。不必遠迎。此次派出乾清門侍衛應得之項。照大門侍衛例支給。護軍營官兵應得之項。照隨圍官兵例支給。著為令。  

○又諭、向來上書房阿哥功課。自初伏以至末伏。因天氣暑熱。俱系半課。每日散學。並無一定時刻。因思末伏在立秋之後。天氣已日就涼爽。而節候一交夏至。便已炎熱。所有上書房阿哥功課。嗣後著改於夏至後立秋前作半課。不必以入伏出伏為程。其散學時刻。亦應有定。所有夏至以後、立秋以前、二阿哥、三阿哥、及各師傅、俱每日於午初散學。其伴讀阿哥、及其師傅、每日於已正散學。著為例。  

○又諭、孫玉庭奏拏獲在洋疊劫盜匪、及守備不設之汛弁、審明分別辦理一摺。此案外委劉大光、於賊匪劫掠炮台之時。即督率在台兵丁放炮轟擊。並無退縮不前情事。嗣因奮力抵敵。趕前殺賊。被盜匪梁亞金等、先後砍傷右臂膊、右後腿等處。滾下石角。昏迷不醒。是該外委抵敵不住。尚屬有因。且受傷屬實。並無捏飾情敝□大。該撫請將劉大光革去外委。依守備不設被賊侵入律、擬以杖一百、發邊遠充軍。未免法重情輕。其平時不能防範。咎有應得。革去外委。已足示懲。不必再行按律科罪。至議將兵丁何恩鳳、與兵丁徐承復、蘇聯升、張得雄、均問以杖一百徒三年、至配所各折責一節。所擬亦未允協。兵丁徐承復、蘇聯升、張得雄、抵賊不住。被梁亞金等擄捉下船。押禁艙底。自應問以杖徒。至何恩鳳、因見劉大光被賊砍傷跌倒。即同兵丁潘元秀趕上救護。該兵丁亦被賊用刀砍傷左腿。倒在石角旁。若與未經受傷之兵丁徐承復等一律科罪。殊不足以昭區別。何恩鳳、著革退兵丁。不必再行科罪。其御盜受傷身死之潘元秀、著照例議恤。其餘各犯罪名。著該部核議具奏。  

○增福建台灣府至字號舉人中額一名。以該府學原設廩生增生二十名。專歸閩籍生員充補。增設粵籍廩生增生八名。府學閩粵兩籍、與台灣、鳳山、嘉義、彰化、四縣學。各加學額一名。並准各學生員報優。冊送學政。與內地優生一體考試。從總督阿林保等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