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2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三年。戊辰。十一月。壬戌朔。  

○癸亥。諭內閣、本日戶部奏議覆陝甘總督長齡懇請撥銀採買倉糧估撥備用一摺。現已依議行矣。甘省兵糧與河東各屬倉貯、均關緊要。自應豫為籌備。以供支用。惟是外省地方官、往往藉買補為名。假手胥吏。科派閭閻。自將所領價銀私肥已橐。該上司又不認真稽察。以致多有擾累。而於倉貯仍無實濟。是不可不嚴為申禁。此次甘省採買。著長齡曉諭各屬、遵照奏定章程。公平購買。並專派道府大員、密為查訪。務使倉歸實貯。帑不虛糜。如仍有不肖官吏侵蝕舞敝□大情事。即行參辦。毋稍徇隱。  

○緩徵江西南昌、新建、豐城、進賢、鄱陽、餘干、星子、建昌、德安、九縣、水災本年額賦。並南昌、新建、進賢、鄱陽、德安、五縣、應還耔種口糧。  

○甲子。遣官祭先醫之神。  

○諭內閣、御史鄒家燮奏、庶常分派各館纂書、請旨停止一摺。所奏非是。庶吉士分派各館充當纂校等官。歷科皆有。並非始自近年。原以庶吉士初入詞垣。正須究心學問。於館書得效編摩。乃其本業。即如現在文穎館恭輯聖制詩文、及朕所制各集。並本朝臣工著作之炳烺可觀者。而增修全唐文。捲軸繁富。均可藉資探討。用廣見聞。且僅橐筆編校。並非如大考試差等事、得以仰邀<⿱閒>擢者可比。而新派之協修甚多。尚無公費。庶吉士祇列編檢之末。亦不致有躁進躐等之虞。況編檢等官、現充館務者居多。若如該御史所奏、將庶吉士徹去。盡行改派授職編檢各員。亦屬窒礙難行。所奏著無庸議。  

○上以冬至祀天於圜丘。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丙寅。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諭內閣、各省分發候補道府人員。有田特旨揀發者。有由報捐簽掣者。其人數之多寡。年分之久暫。以及才具之賢否。俱無從知悉。自應詳加甄核。免致濫竽。著交吏部議定章程。酌分年限。令該督撫等詳加試看。將分發各該省道府若干員、才具是否堪勝外任。分別繁<⿱閒>奏聞。以憑稽核。其有才具實在平庸、難期勝任者。即據實奏明。毋稍徇隱。或應行降補。或改用閒曹。候旨敕部議覆施行。  

○丁卯。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詣慈寧宮壽康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停次日朝賀。  

○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  

○戊辰。上御乾清門聽政。  

○以武備院卿蘇沖阿、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己巳。閩浙總督可林保奏、福建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陳嵩慶、不能約束家丁。致斃人命。下部嚴議。尋議革職。得旨、加恩賞給編修。  

○緩徵黑龍江齊齊哈爾貧民舊藉口糧。  

○庚午。諭內閣、戶部奏直隸三次清查案內、各州縣所報前任虧缺、應行題請開復各員、是否均有確據、請飭令溫承惠督同方受疇徹底根查一摺。此案節經戶部咨催奏催。迄今已逾兩載。總未據該督分晰奏咨。實屬遲緩。該省向以承辦差務為名。於地方應辦要件。率多藉詞延宕。殊不知該督等於每歲春秋二次經理大差。為日甚屬有限。何至於該部節次行催事宜。頻年罔應。疲玩已極。所有三次清查案內、先後題請開復之各該州縣未完各年應徵銀兩。是否實有前任虧短之項。該員等從前交代時、曾否報明有案。著溫承惠督同方受疇逐案詳查。務於封印前據實具奏。毋再延緩。其應請開復者。即一併匯題。以省案牘。儻後任開復而前任有不認虧空者。惟該督及藩司是問。該省自此次辦理三次清查後。節經諭令不准復有清查名目。該督等不得任意拖延。希圖為虧缺各員彌縫牽混。自干咎戾。  

○予福建捕盜淹斃外委武鏞、祭葬恤蔭。兵丁林國望等十三名、吉林追賊淹斃領催徐懷信、兵丁愛星阿等二名、雲南剿猓陣亡兵丁李天受等四十二名、四川、陝西、湖北、陣亡武生焦楫、兵丁朱凌雲等十九名、浙江捕匪傷斃兵丁王太等二名、賞恤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四川會理州民李成彩女桂英。  

○辛未。諭內閣、舊制清明節謁陵行敷土禮。惟於二十七個月之內舉行一次。以後均系遣員恭代。從前我皇祖世宗憲皇帝皇考高宗純皇帝皆按定製舉行。禮不敢踰。自當敬謹遵守。惟是朕仰蒙皇考高宗純皇帝恩慈眷佑。溯自乾隆癸巳年。即蒙聖心<⿱閒>畀。立為皇太子密書存記。至乙卯九月。始明降諭旨敕立。深恩付託。實已二十餘年。迨至丙辰元旦。授璽大廷。猶復訓政三年。孜孜不已。鴻慈篤眷。尤為從來所未有。春秋霜露。十載於茲。朕心罔極之思。豈尋常孺慕所能盡。明年又適屆朕五旬誕辰。春閒本應謁陵伸慕。若不躬親敷土。於心實覺不安。有未可限於常制者。明年朕於二月十七日啟鑾。二十日恭謁東陵。二十一日系清明節。敬於是日親祭裕陵。再舉行敷土禮一次。稍申瞻戀之誠。禮成回駐盤山。於是月二十九日進城回宮。三月初一初二兩日齋戒。俟初三日親祭先農壇行耕耤禮畢。即於是日啟程駐蹕黃新莊。前詣西陵展謁。取道潭柘寺拈香。於十一日至香山駐蹕。十六日回圓明園。所有應行各典禮事宜。著各該衙門敬謹務備。  

○壬申。命大學士慶桂為正使。內閣學士哈寧阿為副使。持節齎冊寶、冊封諴妃劉佳氏為諴貴妃。冊文曰、朕惟靈鍾瓜瓞。禎符開五代之祥。化贊褘褕。吉事錫六宮之福。欣歌麟趾。式賁鸞章。咨爾諴妃劉佳氏、德協柔嘉。儀彰淑慎。承恩椒殿。已看九御攸崇。送喜桐階。豈惟一人有慶。既延厘於寶祚。宜頒貺於瑤光。是用晉封爾為諴貴妃。錫之冊命。爾其鄉和懋迪。聿襄中壼以垂型。嘉瑞頻仍。長奉宸軒而拜命。欽哉。  

○命大學士祿康為正使。內閣學士玉福為副使。持節齎冊印、冊封吉嬪王佳氏為莊妃。冊文曰、朕惟升椒佐治。肅雍襄九御之勤。衍瓞推恩。敷錫普六宮之慶。值雲礽之肇祉。賁綸綍以欽承。咨爾吉嬪王佳氏、賦質金照。秉心玉粹。柔嘉維則。鳴環永葉乎徽音。淑慎其儀。獻繭克修夫內職。是用晉封爾為莊妃。申之冊命。爾其恪膺茂典。益彰褕翟之輝。式迓繁厘。光贊睢麟之化。欽哉。  

○命禮部尚書恭阿拉為正使。內閣學士博慶額為副使。持節齎冊、冊封貴人劉佳氏為信嬪。冊文曰、朕惟教崇婦學。推恩贊褕翟之華。瑞啟孫謀。錫命篤雲礽之祜。椒塗普慶。鞠采增榮。咨爾貴人劉佳氏、柔則夙持。令儀早著。分絲獻繭。襄蠶事於中宮。顧史陳圖。識雞鳴之大體。是用晉封爾為信嬪。錫之冊命。爾其思名義而彰順德。凜羲經履信之文。展功緒以答徽章。佐周雅嗣音之化。欽哉。  

○諭內閣、本日據御史福克精額條奏一摺。內稱管理三庫大臣、於所屬司員、向有考察之責、若遇京察屆期、到任未久、於所屬賢否勤惰恐難深悉、請稍為變通、以專考察一條。所奏不為無見。管庫大臣、近日雖按年更換。將來即閒留一二年。未為不可。惟更換之年。若適當京察屆期。此數年內屬員賢否自未能深悉。嗣後三庫司員京察。著三年內之管庫大臣、會同考察。以歸核實。又據奏工程事宜、仍由該管處承辦一條。此斷不可行。辦理各項工程。向例欽派大臣督辦。原以特派之員、無所回護。於稽核工程。較為有益。若徑由各該處承辦。則其中如有偷減侵蝕情敝□大。更復何從稽核乎。此奏必系聽人慫恿。不問可知。朕亦不加深究。至所奏直省府州縣、請令各該督撫隨時考察、南河捐辦土方議敘事例、請酌增武職、通倉及城外各庫進城米石、請設法稽查、抄產隱匿地畝、多有荒蕪、請飭地方官查辦各條。及各城外大道旁應行挑穵溝渠之處。均著各該衙門詳議具奏。  

○癸酉。諭內閣、武鄉會試為掄才大典。較試技藝。必須膂力超眾。方可入選。即如硬弓一項。能開十三力至十五力者。向來甚多。閒有開十二力者。朕所素知。本年各省進呈武鄉試題名錄。朕詳加披閱。其填注技勇。尚多可觀。惟湖北省題名錄內取中共二十五名。而竟有十六人開弓僅止十力。殊屬軟弱。常明辦理武闈。取中太覺寬濫。著交兵部查明、如與定例不符。著即參奏。  

○又諭、前因馬林家母女被殺身死正凶未獲一案。特經降旨、飭令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一體嚴拏。勿任漏網。如不能迅即就獲。著每月具奏一次、自請處分。旋經朕寬限改為兩月奏請處分一次。後又改為四個月一奏。各該衙門自應遵旨上緊踹緝。乃自上年六月至今。兇犯總未弋獲。本日復據鄒炳泰等奏稱現又屆限滿、自請交議殊屬延玩。看來伊等不過視為海捕具文。每屆限滿。輒照例奏請議處。伊等亦明知部議上時。僅得罰俸而止。是以相率因循。督緝迄無成效。若不立限嚴懲。何以示儆。試思此案以輦轂之下。白晝行兇。連斃二命。豈尋常命案可比。乃日久稽誅。成何事體。今特明定限期。予以處分。所有此次緝捕不力之步軍統領、兩翼總兵、順天府府尹、五城御史、毋庸再交部議。均著降一級從寬留任。如再屆四個月仍未緝獲。則當以次遞加。予以降二級留任。又屆四個月。降三級留任。又屆四個月。革職留任。又屆四個月。即著實降一級調用。朕計日以待。斷不寬恕。仍著軍機大臣存記。屆期提奏。各該衙門務當上緊飭屬嚴拏務獲。毋得再有遷延。自罹重咎。  

○又諭、朕因部院衙門向來辦事每多因循延擱。節經降旨訓諭。乃昨日遞事者僅止禮部會同內務府奏事一件。除此無一件陳奏者。又無一引見人員。本日則各衙門多有陳奏事件、並各帶員引見。兩日之閒。事務繁<⿱閒>不同。殊非認真辦公之道。昨日若雲無事。何以今日如此之多。朕日理萬幾。未嘗稍懈。並不因偶值事多。憚於省覽。正恐或有閒曠。易滋積壓之敝□大。而諸臣等往往性耽安逸。圖便己私。其身兼旗務者、或俟本旗值日之期。始行奏事。又或探聽是日有無外傳地方。希省早起。並不將應辦公務隨時陳遞。以致多寡懸殊。居心怠玩。實屬非是。嗣後各大臣務宜恪勤供職。隨時辦事。隨時具奏。毋得稍存遷就觀望。致有耽延。若再有積壓不奏者。即以違旨論罪。其無悔。  

○予四川傷亡外委徐琯、祭葬世職、如把總例。陝西陣亡兵丁史貴等四名、鄉勇唐萬友等十四名、四川湖北傷亡兵丁施開榜等二名、河南鄉勇邱洪量、賞恤如例。  

○琉球國貢使楊克敦、在途病故。賜恤如例。  

○甲戌。聖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詣壽皇殿行禮。  

○乙亥。上詣大高殿行禮。  

○幸北海。閱冰技。  

○諭內閣、前因各省積欠為數甚多。特經降旨勒限嚴催完報。茲據戶部奏稱、直隸等十五省、除去緩徵帶徵、仍有未完地丁等銀八百一十七萬八千二百九十餘兩、較上年具報積欠數目、所完尚不及十分之一、而十二年分又續增未完地丁等銀三百一十九萬八千九百餘兩、連前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七萬七千三百餘兩之多、請旨飭催等語。此皆由該地方官任意因循。總未實力徵催。每至參限將滿。該管上司往往曲為庇護。將經徵之員、設法調署。俾接徵者另行起限。以致州縣各官恃有此規避之法。率皆怠惰徵催。各欠愈積愈多。關係甚重。自應嚴定考成。以杜敝□大端。嗣後遇有調署人員。著將該員名下詳查果無應徵未完錢糧。咨部核明。方准調署。如有經徵參限屆滿違例調署者。將該督撫查參示儆。仍著各督撫將節年積欠銀兩一體立限嚴催。並確查是否實欠在民。如各州縣有從中侵挪虧蝕情敝□大。立即指名參辦。務期國課得就清厘。毋得仍前延玩。將此通諭知之。  

○旌恤遇賊被戕陝西生員任策勛、民婦王楊氏、如例。  

○丙子。戶部議准、貴州巡撫福慶疏報、湄潭縣、開墾田三十八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丁丑。以皇次子旻寧行初定禮。賜宴如儀。  

○諭內閣、本日戶部核覆直隸總督溫承惠題報嘉慶十二年大興等州縣應蠲錢糧一本。現已依議行矣。此次大興等州縣應蠲錢糧。系因上年巡幸木蘭、沿途經過地方、加恩蠲免錢糧十分之三。該督接奉後。即應查明題報。乃事隔一年之久。而錢糧僅止二百二十兩零。為數又屬無多。何以稽延時日。至本年七月始行具題。近來外省辦事每多因循。而直隸為尤甚。溫承惠著傳旨申飭。嗣後務宜隨時整飭。不得仍前疲玩。  

○又諭、據御史黃任萬奏、請續選欽定四書文、以正文體一摺。制義一道。代聖賢立言。本當根柢經史。闡發義蘊。不得涉於浮華詭僻。致文體駁而不醇。溯自乾隆四年。皇考高宗純皇帝欽定四書文選。凡前明大家名家。悉按其世代裒次。而於本朝文之清真雅正者。一併采列成編。選擇精嚴。理法兼備。操觚家自當奉為正鵠。乃近科以來。士子等揣摩時尚。往往摭拾竹書路史等文字。自炫新奇。而於經史有用之書。轉未能潛心研討。揆之經義。漸失真源。今該御史奏請釐正文體。固為矯敝□大起見。但摺內所稱欲另選近年制義以附欽定四書文之後。此則尚可從緩。度思近時能文之士。求其經術湛深。言皆有物者。未必能軼過前人。即廣徵博採。亦恐有名無實。是惟在典司文衡之臣、悉心甄別。一以清真雅正為宗。而於引用艱僻以文其固陋。專尚機巧以流入淺浮者。概屏置弗錄。則海內士子自各知所趨向。力崇實學。風會日見轉移。用副國家振興文教至意。  

○調雲南按察使蔣繼勛、為廣西按察使。廣西按察使梁敦懷、為雲南按察使。  

○旌恤遇賊被戕陝西生員張友直等二名、民王思閔等十五名口、如例。  

○除雲南浪穹縣、水淹田一百二五頃七畝有奇額賦。  

○戊寅。諭內閣、近來外省地方官、辦理詞訟。率多怠緩因循。甚至於命盜案件。有壓擱數年拖延不辦者。即如本日安徽巡撫董教增參奏、前署蒙城縣知縣張象鼎、及接任知縣雷長春、於縣民朱子康呈報被劫一案。既經拏獲案犯。是劫是搶。均應研訊確情。迅速究辦。乃自嘉慶十年十月中經事主呈報至今延擱三年。押斃四命。並不據實詳報。試思此押斃四人。如果系強劫盜犯。僅聽其在押病斃。則要犯轉得幸逃顯戮。儻止系尋常行竊。該犯等均罪不至死。豈非濫行拖斃。若竟系平人。則無辜更多冤抑。且在押病斃之人。均未據該縣驗報。更難保無刑拷致斃別情。不可不嚴切訊究。除前署蒙城縣知縣張象鼎、業於另案革職外。現任蒙城縣知縣委解川餉之雷長春、亦著革職。交該撫委員迎提、並提同張象鼎、及案內有名人證、嚴審定擬具奏。此案董教增現接署令張培稟報。始據實揭參。該撫到任已久。並未早行查辦。且事閱三年。前任巡撫及護撫等、均未能訪查參奏。可見外省地方事件。似此疲玩耽延者。正復不少。著再通諭各督撫、務宜督率屬員。恪勤供職。遇有案件。隨時速辦。力挽頹風。毋任稍有積壓廢弛。致干咎戾。  

○又諭、昨順天府進呈本年武鄉試錄。所有開列監射大臣銜名。惟成親王未經書名。因命軍機大臣檢查前數科武鄉試錄、所開監射親王。是否如此。及查到近科試錄內。於成親王、定親王、則不書名。於莊親王、榮郡王、則書名。體例殊未畫一。君前臣名。禮所宜然。該府尹等排纂試錄。竟系以意為之。殊屬非是。所有此次進呈武鄉試錄之順天府府尹等、著交部議處。嗣後進呈武鄉會試錄。於派出諸王、均著一例書名。以昭敬事之義。  

○又諭、昨日二阿哥福晉行初定禮。所有例應與宴之大臣等、至已正二刻始行到齊。殊屬怠惰。因循疲玩。本應交議。姑念非朝會大典。此次從寬免議。此後須各加警省。力勤戒怠。以副朕期望至意。該大臣等、或因趨朝奏事。或因帶領引見。於退直後始往入宴。未免拘泥遲緩。嗣後凡遇吉禮筵宴。俱著定為辰初初刻。其例應與宴之大臣、如屆期適有進內承直等事。即著知會扣除。毋庸久候。  

○又諭、昨據江蘇省具題已故編修嚴福、請入祀鄉賢一本。入祀鄉賢。為彰善鉅典。或其人為國宣勞。懋著勳績。或為善於鄉。實有義舉堪為閭黨矜式者。特予祀典褒旌。庶合禮經沒而祭於社之義。若已故編修嚴福、由詞垣入直上書房。並無出眾勞績。朕所稔知。即題本內亦祇敘嚴福學有淵源、行堪模楷等空言。豈可遽邀祀典。該撫所題不准行。近年各省題請入祀鄉賢。多有徇情市恩。罔顧冒濫。殊非循名核實之道。嗣後各該督撫等務須確查事跡。實與入祀之例相符。再行具題。勿得率行籲請。  

○烏嚕木齊都統和寧奏、古城地方貯糧不敷供支。請於濟木薩盈餘糧石、撥貯古城四萬石、以資籌備。允之。  

○命理藩院侍郎景祿、候補五品京堂吳俊、馳往浙江審案。  

○戶部議准、浙江巡撫阮元疏報、象山、臨海、二縣、開墾田二頃一百八十三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免浙江錢塘縣、捐置義冢地六十七畝有奇額賦。  

○己卯。上詣雍和宮行禮。火神廟拈香。  

○諭內閣、昨日戶部帶領各衙門保送寶泉局監督各員引見。內兵部所保郎中圖明阿一員、曾任熱河道。朕因其聲名平常庸劣。改用京職。將來京察應填才力不及之員。昨日引見時。其所奏清語履歷。年齒訛錯。精力亦覺委頓。寶泉局監督、有經理鼓鑄稽查敝□大竇之責。甚屬緊要。圖明阿豈堪勝任。此明系兵部堂官、因圖明阿系和世泰妻父。與恭阿拉誼屬姻親。是以推情保送。甚屬不合。大臣親戚如果才具優長。自當秉公保薦。無庸引嫌抑置。若似此庸碌無能之員。豈可瞻顧情面、輒行保薦乎。兵部堂官著交部議處。  

○又諭、刑部奏審擬孫建業運回辦工余賸杉槁、李如枚擅給護票、照律罪應滿杖、業已另案問擬斬候、應免置議等語。此案孫建業運送辦工余賸杉槁回京。李如枚輒給與護票。顯系縱令漏稅。關榷徵收稅務。國課攸關。若司榷者俱任令漏稅。則稅課自難免短絀。且李如枚聽許給伊家搭蓋天棚木植。尤屬卑鄙見小。刑部因季如枚已另案問擬重辟。即將此案應得杖罪、請免置議。殊屬輕縱。李如枚原擬斬罪。前於朝審時。朕已加恩免勾。此次擅給護票。以致木植漏稅。未便竟免置議。著刑部堂官將李如枚提出責打四十板。以示懲創。  

○又諭、戶部議駁長蘆鹽政伊昌阿、請將山東運鹽並關驗放一摺。山東引鹽運至雒口地方。向設上下兩關周密稽查。以防透漏。若並作一關。則鹽引進下關後。鹽不入園。引不貯庫。並不必請用記戮。即可分赴各州縣行銷。勢必彼此牽混。私相通融。不過徒便商人。而敝□大竇由此叢生。該鹽政到任不久。於彼處情形尚未熟悉。即思改易舊章。是必該商等圖便己私。力為慫恿。伊昌阿輒冒昧具奏。此系地方公務。亦應會商巡撫。乃伊昌阿竟單銜具奏。況雒口既有支河岔道。則稽查更難周密。而該鹽政轉稱稽查易周。又屬自相矛盾。伊昌阿著傳旨申飭。並交部察議。仍著山東巡撫吉綸、查勘該處現在河道情形。究竟若何。如今昔並無不同之處。伊昌阿此奏、系聽信何人慫恿。並著查明據實參奏。毋稍瞻徇。尋奏、該商等因河道每逢稍旱之年。較為淺澀。驗放時致有擁擠。是以公同呈請。冀速行運。實無慫恿情事。查河道上游。雖閒有坐灣積沙之處。自應責令該商等隨時挑浚。其驗放章程。照舊辦理。從之。  

○又諭、此案已革戶部員外郎范重棨、直入指揮衙門。揣去牌文。前交刑部審訊。並無應需輾轉詳查之處。乃違限遲至兩月有餘。始行定稿具奏。辦理實屬遲延。今據該堂官明白回奏。自請議處。均屬咎所應得。惟念大學士董誥入直軍機。事務較繁。未能常川至署。且此案系八月下旬有旨交部審辦。彼時伊正值隨扈木蘭。著加恩改為察議。其餘各堂官、及承辦司員。俱著一併交部議處。  

○庚辰。上幸瀛台。閱冰技。  

○辛巳。諭內閣、近來刑部審辦案件。多不肯用心研求。失之疏縱。昨因鑲紅旗蒙古都統等奏已革馬甲珠魯滋事在逃。摺內敘稱珠魯於本年五月閒、曾經持刀滋事、咨送刑部照例發遣。經刑部擬以枷杖完結。因令檢查原案。所辦殊不實不盡。前此鑲紅旗蒙古都統咨部原文、據稱珠魯欲搬住舊營房、佐領音德保不准、珠魯持刀至佐領門首恐嚇、強要圖記、旋又往驍騎校領催兩處門首先後吵鬧、經領催八十七將刀奪獲。商同步甲捆縛送部等語。珠魯身系馬甲。輒敢持刀向該管之佐領等門首連次吵嚷。實屬膽大滋事。該旗咨交刑部發遣。自應如此懲辦。以儆兇徒。設刑部審問時珠魯委無持刀情節。即應傳到該旗佐領、驍騎校、同領催等、一一詳細質對。如果質對之下。均與珠魯所供無異。證據確鑿。則珠魯不但不應發遣。而該旗於咨部原文聲敘不實。並應將該旗參奏。方為辦理得當。乃該部審問珠魯、據伊自稱止於乘醉吵嚷、並未持刀逞凶、遂即信以為實。而於應傳之各證據內。又祇傳到領催八十七一名。以其供亦相同。率行定案。將珠魯祇問以枷杖完結。不予發遣。以致此日復又滋事。試思珠魯一面之供。豈有不避重就輕之理。領催八十七、又安保其非扶同混供。該部堂官等於此案定擬時。不能留心指駁。實屬疏漏。至承辦司員、並未質證明確。輒行定案擬罪。尤為粗忽。所有辦理此案之刑部堂官、著交部議處。其承辦司員、著交部嚴加議處。其珠魯一犯、著交步軍統領、順天府、五城、各衙門查拏務獲。奏交刑部詳加審訊。嚴行定擬具奏。  

○壬午。諭內閣、我朝家法相承。宮庭之用。甚為節省。每歲自皇后妃嬪、以至女子等、所得緞分例。載在宮中則例。永遠遵循。前因內廷例用之件。有需外省織辦者。朕意不如將庫貯之物量為抵給。既可省交辦之煩。而宮中亦得適用。是年緞庫所抵物件。均屬敷足。皇后曾率同妃嬪等陳謝。咸深歡感。至去歲抵給物件。多屬平常。且不足數。皇后以事屬細微。未及具奏。至本年又值支領公用之期。皇后曾諭令總管太監孫進忠、傳諭內務府大臣等、皇后分例本多。無容計較。惟妃嬪以下及女子等、每年賞件祇有此數。不得減少。致不敷用。若再似上年短缺。必據實奏聞。經孫進忠面告英和、蘇楞額、均已聆悉。乃前日在大和齋傳膳辦事。召見廣興。據奏總管太監孫進忠、挑斥抵給物件、系與緞庫官員串通一氣、欲交外省織造、以便需索規費等語。朕即以事關外廷官員交結近侍。如果確有憑據。必當嚴行懲辦。而廣興又不能指出確係何人。朕即覺其所言不實。昨據皇后奏及前事。因令將本年抵給物件逐一詳核。實共少緞至數十件之多。該管大臣等、於宮中例應支給之件。任意克減。實屬不知大體。且於皇后曾經傳諭之處。並未奏聞。尤為錯誤。應與承辦庫官、均著軍機大臣會同該部嚴加議處。至廣興於面奏時。並不將孫進忠系奉皇后傳諭、據實陳奏。佯作不知。轉以庫官勾結內監有意挑揀為詞。希圖聳聽。及命軍機大臣等向伊詢問。令其指出庫官姓名確據。以憑嚴辦。廣興仍復毫無指證。惟稱系屬疑心。豈有將懸揣疑似之詞。遽加人以交結近侍之罪。況孫進忠傳述皇后所諭。並無格外挑斥之處。該管大臣等眾所共知。廣興豈有不知之理。乃竟敢挾詐面欺。不知其是何居心。廣興著軍機大臣會同該部再行嚴加議處。仍先革去頂帶。不准進內。聽候嚴議。至孫進忠於皇后傳諭時。即應奏聞。再行傳知。乃並未具奏。亦屬疏漏。孫進忠並著交軍機大臣議罪。  

○又諭、吳熊光於<⿰口英>咭唎夷船擅入澳門。並不親身前往設法驅逐。業經照部議革職。因思陽春身任將軍。職居總督之前。遇有海疆要務。本應具奏。況前據吳熊光奏稱、該將軍挑派滿營官兵。豫備調遣。何以並無一字奏及。孫玉庭以巡撫大員。於吳熊光辦理軟弱錯謬之處。未能據實參劾。轉以支飾空言、隨同列銜具奏。皆有應得之咎。陽春、孫玉庭、均著交部議處。  

○又諭、原任御史宗室炳文、於乾隆年閒、條陳科道京察、止令都御史帶領引見、去留俱候欽定。所奏本系錯謬。仰蒙高宗純皇帝降旨嚴飭。並發往伊犁。以司官效力贖罪。原屬咎所應得。伊從前在新疆效力六年。自釋回後至今已年近八旬。伊子祿康、現擢任綸扉。著加恩准其以大學士應得封典請封。  

○諭軍機大臣等、昨據吳熊光等奏、<⿰口英>咭唎夷兵、全數退出澳門一摺。此次該國夷人自七月來至澳門。住守數月有餘。夷情叵測。必有所為而來。何以又無故而去。且所稱見聖諭嚴明、兵威壯盛、業已不敢抗違之語。所見系何諭旨。所派系屬何兵。並未一一聲敘。況夷稟尚未呈遞。吳熊光輒稱夷船風信一過、即不能開行、如果切實懇求、即准其開艙、俾夷船不致遲留等語。竟欲以開艙見好於夷人。豈非示之以弱乎。外夷來至內地貿易。輸納稅課。原因其恪守藩服。用示懷柔。並非利其財貨。若沾沾以徵榷為重。無怪該夷人肆意居奇、意存輕視也。永保馳抵粵東。即會同韓崶、詳查<⿰口英>咭唎夷船因何擅入內地。自七月至今、呈遞夷稟幾次。吳熊光如何批示。所稱水陸兩途嚴密布置官兵。所派系屬何兵。節次奏稱派員剴切曉諭、並聖諭嚴明之語。所見系何諭旨。所派系屬何員。因何全行退出。有無豫准開艙貿易之事。逐一奏聞。仍嚴切曉諭<⿰口英>咭唎夷人、以爾等擅入澳門。實屬冒昧。斷不能仍准貿易。儻自知悔罪畏服。倍加恭順。於二三年後再行懇請。彼時爾國貨船亦祇准在澳門以外停泊。俟奏聞大皇帝候旨遵行。設再欲攜帶兵船。即當永斷貿易。聲罪致討。儻永保到彼後。吳熊光等業已准令開艙。即當查明因何允准。是否系該國夷人具稟懇求。抑系吳熊光先行准令開艙、該夷人始行退去之處。一併據實具奏。不可稍有隱飾。  

○革兩廣總督吳熊光職。以廣東巡撫永保、為兩廣總督。廣東按察使韓崶、為巡撫。調山東按察使陳若霖、為廣東按察使。以山東濟東道朱錫爵、為按察使。  

○癸未。除甘肅大通縣、被水沖坍地一十五頃八十三畝有奇額賦。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南召縣民馬添山妻丁氏。  

○甲申。上幸瀛台。閱冰技。  

○諭內閣、軍機大臣會同吏部嚴議、廣興等於宮中例應支給緞、並不敬謹遵辦、擅行克減、請分別革職治罪降調一摺。朕綜理庶政。惟務核實。從不肯顢頇了事。前在大和齋召見廣興。據奏總管太監孫進忠挑斥緞。與緞庫官串通一氣。欲交外省織造。以便需索規費。並未指明何項支用緞。亦未奏及宮中抵給分例。若果所奏確實。則是外廷官員交結近侍。必當嚴行懲辦。即如從前和珅骫法營私。一經敗露。尚且徹底究辦。不能稍從寬宥。況事關宦寺舞敝□大牟利。更復何所姑息。必當立置重典。經朕面加詢問。廣興並不能指出確係何人。嗣令軍機大臣向伊詳加開導。令其據實直陳。伊仍毫無指證。祇以系屬疑心為詞。豈有以懸揣臆度之談。遽誣人以交結近侍之罪。至宮中抵給緞。上屆即減少不敷。昨經皇后奏聞。因令俟此次宮用抵給之件呈覽後。再行核辦。及經呈覽。則短少至數十件。其物料平常不堪應用者甚多。當即降旨查詢。始據查明此次承辦緞之司員、本系豫備足數。其所以擅行抵扣減少者。實出自廣興一人主見。有伊親筆改正字帖為據。況皇后內廷所用服色。竟用數十匹醬色紗。其居心竟不可問矣。乃轉以庫官勾結內監有意挑揀為詞、捏飾具奏。是竟欲變亂黑白。顛倒是非。而於總管太監孫進忠所奉皇后傳諭此次抵給緞不得減少一節。始終佯為不知。朦混具奏。欲快私忿。試即將交結近侍之條。律以虛誣反坐。自問當得何罪乎。廣興著照軍機大臣等所議革職。姑從寬免其治罪。令伊家居閉門思過。並著該管都統副都統等嚴行管束。隨時稽查。儻尚不知愧懼。或有恣意妄為之事。即當據實參奏。若該都統等代為隱飾。別經發覺。必將該都統等一併懲處。英和等於抵給緞。並不敬謹遵辦。輒任聽廣興一人短少抵扣。且於皇后曾經傳諭之處。亦未奏明。咎有應得。英和、阿明阿、和世泰、蘇楞額、俱著改為降四級從寬留任。常福雖其初未經與聞。但事後不行舉劾。咎亦難辭。著改為降三級從寬留任。庫官達林等、詢明原系照數豫備。惟於廣興擅令減少。並不阻止。且上屆承辦抵給緞。亦未能適用。均有不合。郎中達林、福緣、員外郎福寧阿、威赫、俱著改為降二級從寬留任。與該堂官等降留處分。均無庸查級議抵。  

○轉刑部右侍郎穆克登額、為左侍郎。調理藩院右侍郎景祿、為刑部右侍郎。盛京工部侍郎策丹、為理藩院右侍郎。以內閣學士博慶額、為盛京工部侍郎。頭等侍衛明志、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調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阿明阿、為鑲紅旗滿洲副都統。以前任錦州副都統毓秀、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旌表守正被戕四川射洪縣民傅維秀妻文氏。  

○乙酉。上御乾清門聽政。  

○諭內閣、昨日因廣興擅自扣減宮中例用緞一事。將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和等五人、一併嚴議。其處分本應實降。已有旨各予降級留任。尚不足以示懲儆。廣興種種謬妄欺飾。其居心全不可問。英和等五人、同系總管內務府大臣。辦理此事。既聞皇后令總管太監孫進忠傳諭。即應公同面商。將各項抵給緞。親自點驗。妥為辦理。不應聽廣興一人專擅。如廣興仍固執不從。即應據實參奏。乃伊等非但於緞虧短、物料平常。一任廣興扣減。置之不問。甚至以內廷所用服色。竟攙入醬色至數十匹之多。豈偶然一二匹無心混入者可比。伊等並不留心寓目。任聽廣興一人恣其狂謬。僅止背後談論。常福面奏、亦知攙入醬色之謬。事前何故不加駁斥。事後追論何益。朕待內務府大臣、公平信任。毫無偏向。因何從前懼怕文寧。今又懼怕廣興。殊屬庸碌無能之至矣。再不奮勉。將來不知又懼怕何人。實屬可笑可鄙。可見伊等全不實心任事。竟系欲任廣興率意妄行。待其自罹罪譴。相率袖手旁觀。不行阻止。此種情事。亦難逃朕洞鑒。所有總管內務府大臣內原系二品頂帶之英和、阿明阿、和世泰、三人、著均降為三品頂帶。並革去花翎。已降三品頂帶之蘇楞額、常福、著再降為四品頂帶。至伊等原管各職任較多。一時難以盡行更換。姑各令照舊管理。以觀後效。  

○以雲南普洱鎮總兵官那林泰、為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丙戌。上詣慈寧宮壽康宮行禮。  

○丁亥。給安徽盱眙縣、被水災民一月口糧。  

○戊子。上幸瀛台。冰技。  

○諭內閣、本日吏部奏不准捐復各員。內有陸費元鐄一員、因前在天津縣任內、辦理剝船、失察經紀人等得受錢文、私放船隻革職。本年春閒朕巡幸淀津。該員於途次接駕。業經降旨加恩以縣丞錄用。是該員已得進身之路。如果其人即堪復任知縣。何待該員呈請捐復。乃業已邀恩錄用。不思勉力圖效。必欲捐復原官而後已。豈國家起廢之典。可以出貲幸進乎。所有陸費元鐄呈請捐復原官之處。著不准行。嗣後各廢員內、有似此已經邀恩、復懇請捐復原官者。該部即當照例批駁。無庸再行入奏。  

○旌朕守正被戕湖北襄陽縣民趙之魁妻陸氏。  

○己丑。諭內閣、昨因此次內務府抵給宮中例用緞內。有醬色紗數十匹。謬誤尤甚。特降旨令軍機大臣、查明是否系廣興一人主見。茲據詢明廣興祇認將紗匹擬抵之處、系伊主見。其顏色並未指定。係由庫官配搭。以致錯誤。復又根詢該庫官等、據稱此次廣興實未指定醬色、伊等備辦呈進、未加檢點、實屬糊塗錯誤等語。廣興於宮分例給緞。任意扣抵。專擅妄行。前已將伊革職。其餘各內務府大臣等、不行阻止。又未公同點驗。致有錯誤。亦經各予處分。並降頂拔翎。足示懲儆。此時均可無庸再議。至庫官達林等、前此亦經得過處分。但伊等於豫備宮分抵給紗匹。輒用醬色紗攙入。實屬草率。不應再留緞匹庫當差。著交總管內務府大臣等、即將該庫官達林、福緣、福寧阿、威赫、四人徹調別處當差。其緞匹庫郎中二缺。員外郎二缺。另行詳慎保送、帶領引見。候朕補放。至現在清查緞庫。尚未完結。俟查明有無虧短。再行核辦。  

○以翰林院侍讀鮑桂星、署日講起居注官。  

○庚寅。命廣州將軍陽春、廣州滿洲副都統善福、漢軍副都統成德、來京候旨。調杭州將軍明俊、為廣州將軍。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那林泰、為廣州滿洲副都統。以散秩大臣張秉樞、為廣州漢軍副都統。鑲紅旗漢軍副都統興肇、為杭州將軍。理藩院右侍郎策丹、兼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頭等侍衛舒明阿、為鑲紅旗漢軍副都統。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汝陽縣民王心悅妻羅氏。  

○辛卯。命科布多參贊大臣扎克塔爾、來京。以和闐辦事大臣策拔克、為科布多參贊大臣。賞前任廣州將軍陽春、三等侍衛。為和闐辦事大臣。  

○命哈密辦事大臣花尚阿、庫倫辦事大臣福海、來京。賞前任廣州漢軍副都統成德、頭等侍衛。為哈密辦事大臣。已革烏什辦事大臣繃武布、三等侍衛。為庫倫辦事大臣。  

○是月。山東布政使百齡奏、查藩司庫項。有因本款不敷、借支別款者。有正款已解、撥歸雜款者。條目紛如。總因各州縣分年彌補之項。未能全完。以致挪新掩舊。歷久因循。現在逐款查辦。庶使夙敝□大漸消。吏治胥整。得旨、所奏切中時敝□大。彌補之事。有名無實。各省皆同。總由不肯實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