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2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二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

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六年。辛未。夏四月。戊申朔。享太廟。命皇次子旻寧恭代行禮。  

○太子少師大學士戴衢亨卒。晉贈太子太師。命榮郡王綿億帶領侍衛十員、往奠茶酒。賞銀一千五百兩治喪。入祀賢良祠。予祭葬。諡文端。  

○己酉。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閣、觀明等參奏承修福陵隆恩殿工程各員一摺。據稱前月十二日晝夜透雨、隆恩殿東間二檁以下方椽墜落。琉璃甎望瓦片一併脫落。將東邊陳設配椅一張、稍有碰損等語。陵寢殿宇。供奉神牌寶座。工程關係重大。承修官員。宜何等小心。乃於購買木料時。未能敬謹採擇。輒以市賣杉松充用。致逾時窌榫曹□少朽。一經透雨。閒有脫墜。竟將殿內所設豫備安奉神牌之龍椅。稍有碰損。辦理玩忽已極。幸而脫墜之處系在東閒。止於損及龍椅。否則該員等試思當得何罪耶。所有原辦此項工程之副關防達桑阿、郎中奇明額、退任筆帖式德精額。俱著交部嚴加議處。觀明、博慶額、未能先事覺察。亦著交部議處。現據該將軍等詳勘中閒正殿琉璃甎望。微有離縫。方椽窌榫。亦露曹□少朽形狀。自應一併急修。其所請將神牌寶座先行恭移東配殿安奉之處。著欽天監迅速擇吉。行知遵照奉移。現在應修各工。即著穆騰額勘估敬謹辦理。所有動用錢糧。俱著落達桑阿等、照數分賠。以示懲儆。  

○又諭、戴衢亨之子年尚稚幼。戴均元著賞假一月。代為經理喪事。其倉場侍郎事務。著帥承瀛暫行署理。  

○諭軍機大臣等、方維甸前任陝西巡撫時、曾迎養伊母在署。辦公之餘。克資孝養。迨<⿱閒>放閩浙總督之後。伊母因道途遙遠。於南方風土未習。難於就養。方維甸當經具摺陳奏。一面將伊母送歸江寧原籍。自赴閩省任事。上年秋間、伊到熱河陛見時、朕施恩詢及。伊復瀝陳忱悃。朕念伊母高年患病。方維甸孝養情殷。兩地暌違。殊增戀慕。若將伊調任兩江。庶可就近侍養。而又系伊原籍、應行迴避。祇得令其開缺回籍養親。此朕不忍拂人子至情、曲為體恤也。方維甸自回籍以後。承歡侍奉。伊母自已日就安健。現在大學士戴衢亨因在台懷偶患時證。不意為醫藥所誤。遽於昨日溘逝。朕心悼惜。此時軍機漢大臣人少。樞務至重。朕於中外諸大臣遍加遴選。惟方維甸性情公直。在軍機章京上年久。熟諳事務。人地相宜。今特<⿱閒>用為軍機大臣。將來補放尚書。用資倚畀。伊母從前本在京邸久住。於北方風土素能習慣。即此時在江寧居住。亦未必如在京邸之服習。伊若奉母來京。於散直之餘朝夕侍奉。豈不公私兩遂。即遇災幸、亦不令伊隨往。朕於方維甸母子之閒、所以優加體念者。實為無所不至。今當辦事需人。方維甸亦當仰體朕用人不得已之苦衷。勉思報效。伊將此上□日告知伊母。諒伊母亦必感激樂從。但不知伊母現在身體情形究竟若何。如果目下精神委頓。實難遠行。方維甸自應據實陳奏。若酌量可以就道。方維甸於奉上□日後、即一面先行由驛奏聞。一面親自奉母起程。朕當降上□日施恩。著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方維甸俟進山東境後、再先行來京謝恩供職。將此諭令知之。  

○以戶部尚書曹振鏞、為翰林院掌院學士。  

○旌表守正捐軀雲南鎮元州武生游雲漢妻曾氏。  

○庚戌。上還宮。  

○諭內閣、福長安奏請添設孝東陵殿內執事保同一摺。饗殿祭祀。典禮攸關。執事人員。自應整備嚴肅。今孝東陵殿內執事官共需九員。原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僅止六員。實不敷用。著照所請。添設尚膳茶副委副內管領各一員。俾資供應。即於茶膳房拜唐阿內揀選引見補放。賞帶七品虛銜。仍食本役錢糧。  

○又諭、本日禮部帶領老生在道旁謝恩。內有山西老生曹廷選、呈遞謝恩表文。據稱現年七十五歲、丁卯科欽賜副貢。庚午科欽賜舉人。今辛未科又欽賜國子監學正、寸衷感激、莫可名言、儻蒙賜一教職、使育斯文庶幾矢公矢慎、獲報聖恩等語。曹廷選以年老諸生。幸叨盛典。得與科名。朕嘉惠耆儒。有加無已。疊次恩施。俱屬榮邀格外。該老生尚不知足。輒越分呈遞表文。求賞官職。雖尚無違礙字句。殊屬妄為。試思量能授職。分制綦嚴。即一命之榮。國家大柄所系。豈容妄生希冀。公然干請耶。此風斷不可長。著革去國子監學正銜。並革去舉人。姑念其老耄無知。仍格外施恩留其副貢。即飭令回籍安居。勿再滋事。  

○以常雩祀天於圜丘。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辛亥。貸黑龍江墨爾根二十六處台站、被災驛丁銀。  

○壬子。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癸丑。常雩。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甲寅。上臨故大學士戴衢亨園居賜奠。賞其子嘉端舉人。一體會試。仍准兼襲雲騎尉職。  

○乙卯。上幸萬壽山。  

○丙辰。諭內閣國家設立都察院堂官六科各道。凡內自王公大臣。外自督撫藩臬。以至百職庶司。如有營私骫法辜恩負職者。言官據實糾彈。立即按款嚴究。執法重懲。我朝列聖相承。綱紀肅清。力除蒙蔽之敝□大。朕祗遵成憲。太阿在握。懲蠹鋤奸。亦從不稍事姑息。然事必核實。斯罰不妄施。乃近年言官中、竟有懷挾私怨。陽沽鯁直之名。陰施報復之計。以巧試其術者。其初列款上聞。浮言聳聽。及查明毫無證據。若將言官懲罰過重。似杜敢言之路。而被劾之大臣、一登白<⿱閒>雖辨明心跡。譴責不加。究以枉受誣衊。使在廷之議。謂其曾遭指摘。不免中懷畏欿。損其精白之衷。且君臣之閒。亦不若無此芥蒂。益孚股肱心膂之義也。即如原任大學士戴衢亨、果於任事。惟性急語直。每遇部院公事。判別是非。或從或違。安能盡協人意。因此為怨者所詆。前被給事中花傑封章參奏。指稱伊與貢士洪瑩交往情密。拔置一甲一名。又黃旭試卷行楷相閒。濫置二甲。經朕密取殿試各卷加封呈覽。特將洪瑩帶至上書房。命二阿哥監看。令其默寫試策。惟時距殿試已閱兩月有餘。洪瑩所默試策。與原卷悉相符合不過數。虛字閒有異同。其黃旭原卷。末數行稍欠工整。並無一筆行書。當即明白宣示剖分曲直。本年己巳科庶吉士散館。朕料洪瑩黃旭二人。文義必應考居前列。若抑置在後。非有心屏黜。即衡校未當。及閱卷大臣公擬進呈。拆閱彌封。洪瑩黃旭同列一等。設戴衢亨尚在。派令閱卷。必謂其徇情拔取。即不與閱卷之列。亦或疑其轉相囑託。今戴衢亨已故。可見文章自有定評。豈同列諸大臣。至今日尚曲為附和乎。戴衢亨蓋棺論定。心跡已明。應含笑泉下矣。花傑從前憑空捏造。誣陷大臣。是誠何心。姑置勿論。嗣後諸言官務當各矢天良。遇有不公不法之事。必求確據。直列彈章。不可因有此上□日。緘默不言。若以毫無影響之談。誣人名節。天鑒難逃。國法具在。凜之慎之。  

○諭軍機大臣等、前據蘊端多爾濟奏、俄羅斯固畢爾納托爾特哷斯沁、懇請遣人探望伊之喇嘛及學生、並齎送盤費等語。當經交該部議奏。茲據該部奏稱、向來俄羅斯駐京之喇嘛。並無遣人前來接濟盤費探望之例、其請沿途供應駝馬路費廩給之處、應不准行。所駁甚是。著蘊端多丙濟等咨覆該處、諭以此事已咨理藩院。據院駁稱事不合例。本院未敢具奏。即著飭回。將此諭令知之。  

○以故青海額魯特扎薩克貝子旺沁丹津子格勒克納木扎勒、襲爵。  

○予廣東出洋淹斃都司黃勇、把總劉炳洪、外委陳國寧、祭葬世職。兵丁李青彪等七十三名、賞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滕縣民任住妻紅氏。  

○以河南開封、歸德、彰德、衛輝、懷慶、河南、陳州、南陽、許、汝光、十一府州屬缺雨。命借糶倉谷。並給開封駐防兵一月本色米。貸綠營兵每名谷一石。  

○丁巳。諭內閣、據徐錕奏、伊父徐績現年八十六歲、伊並無兄弟、此次來京陛見、曾以終養之意稟請伊父、徐績自以精力尚健、情願赴閩就養、俾其子及時報效等語、建寧系海疆要地。徐績曾任大員。勉勖伊子辦公報效。不令終養。尚屬能知大養。但念徐績年逾八旬。南方炎熱。風土不宜。設或就養至彼、稍有疾病。徐錕轉不能專意操防。且亦非國家教孝之意。徐錕著調補直隸正定鎮總兵。俾得就近迎養。九十從前曾歷軍營。於操練一切尚能認真。即著調補福建建寧鎮總兵。九十不必來京請訓。俟徐錕到任交卸後、即赴新任。其徐錕另摺奏伊次子達興阿、三子達昌阿、此次俱經圈出挑差、懇將達興阿隨帶赴任、以便侍奉伊祖、並料理家務等語。亦著照所請。將達興阿引見之處扣除。准其隨任。  

○引見己巳科散館人員。得上□日、此次散館之修撰洪瑩、編修廖金城、張岳崧、及補行散館之編修石承藻、業經授職、其漢書二甲考列一等之庶吉士孔傳綸、黃中模、鄭家麟、熊常錞、王家相、李振庸、周之楨、廖鴻藻、李廣滋、黃旭、馮清聘、譚瑞東、敏德、龔鏜、清書二甲考列二等之庶吉士謝崧、郭尚先、漢書二甲考列二等之庶吉士黃安濤、喻士藩、俞肯堂、卿祖培、宗室瑞林、俱著授為編修、漢書三甲考列一等之庶吉士戚人鏡、唐鑒、李德立、漢書三甲考列二等之庶吉士丁傑、俱著授為檢討。劉教五。潘正常、李韞英、潘榞、元在功、邱雲騰、郭承恩、佘文銓、徐鏞、張曾靄、吳孝銘、光聰諧、何炳、宗室崇碩、顧寅、杜薇之、路德、高賜禮、周祖蔭、姚慶元、鍾昌、朱瀛、玉綬、俱著以部屬用、何太青、曹德贊、金洙、陳宗疇、解運衢、姚樟、余源、陳瑞球、張思誠、蔡培。齊彥槐、葉申薌。潘光煒、郭安齡、俱著以知縣即用。  

○戊午命於黑龍潭、及山高水長設壇祈雨。  

○上詣山高水長祈雨壇拈香。  

○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幸靜宜園。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宿州民李玉女李氏。  

○是日。駐蹕靜宜園至壬戌皆如之。  

○己未。頒發直隸保定府蓮花池關帝廟御書扁額、曰神佑靈源。  

○旌表守正捐軀陝西榆林縣民賀有柱妻莊氏。  

○庚申。諭內閣、禮部議駁、吳椿奏請老生另編字號。並添號軍等一摺。官生向例另設中額。老生自未便引以為例。號軍本有定額。不應遽議增添。人多轉恐滋敝□大。至老年筋力就衰。必令等候士子全行入場後、始準點進。殊非體恤之道。嗣後派出王大臣、於點名時毋許士子擁擠。即年老諸生中。亦勿致自相攙越。務飭員役等妥為扶掖。以示體恤。  

○以雲貴督標中軍副將珠勒什、為雲南普洱鎮總兵官。  

○賞還雲南巡撫孫玉庭二品頂帶。  

○辛酉。上御演武廳。閱健銳營操。  

○旌表守正捐軀陝西華陰縣民蔡喜生妻謝氏。四川彰明縣民張開學妻章氏。  

○壬戌。諭內閣、勒保等奏、截留宿州兩幫漕船、請將此項漕糧借給回空各幫、來春另購好米搭運交通一摺。宿州兩幫漕船。經由洪湖。本年湖水微弱。出口較遲。著照所請。該二幫正耗米三萬四千八百餘石。即令在清河縣境內截留暫貯。並循照舊章。每百石貼出備耗米二石。俟回空幫船南下。按照軍船四千四百餘只。每隻各借給稄米五石一斗零、粟米二石八斗零。以為飯米。各借領丁船、於歸次後另購好米。來春搭運交通。內粟米一項。非江浙等省所產。並准其將每船所借粟米二石八斗零。各隨地土所宜。改購粳稄米二石。搭運同交。其應交麥十九石零。仍令本幫收領。下運搭解。所有此二幫未行程途銀米。並加恩准於今冬先扣一半。余俟下運扣還以紓丁力。該漕督即遵照督率所屬妥速經理。現在重運漕船。四月初七日以前、已渡黃七十七幫。在後者僅有十九幫。計二十日以前。當可全數趲渡。該督等並飭催各項銅鉛銀只銜尾前進。迅速渡黃。其御黃壩、總遵前上□日。務於端陽前堵閉。使黃水併力東行。暢刷海口。御黃壩堵後。運河內有應須修浚之處。並著及早籌辦。俾回空船隻遄行無滯。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泌陽縣民張良貴妻高氏。  

○癸亥。上幸靜明園。  

○還圓明園。  

○詣山高水長祈雨壇拈香。  

○命皇次子旻寧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瑆、分詣天神壇地祇壇太歲壇祈雨。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雅安縣民李春盛妻范氏。河南項城縣民孫麥妻李氏。  

○甲子。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詣黑龍潭神祠拈香。  

○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長麟卒。予祭葬。諡文敏。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廣安州監生張鳴岐妻鄒氏。河南唐縣民黃鑰妻馬氏。  

○乙丑。諭內閣、慶桂等奏、審明偷竊倉米各犯。分別定擬一摺。此案驍騎營滿洲馬甲慶幅、在朝陽門城上包班替放。膽敢起意釣扇。將太平倉米石節年疊竊。實為全案罪魁。著照擬處絞。即行正法。其聽從盜竊、及效尤夥竊之百順等二十五犯、擬以發遣。隨同偷竊分贓、及知情銷米拉米之藥王保等十二犯、擬以杖徒。俱尚覺輕縱。百順等著加枷號三個月。藥王保等著加枷號兩個月。再行發遣杖徒。余俱照所擬完結。至此案情節。所系甚大。京師重地。城垣守衛綦嚴。國家定鼎以來。立制於九門城上分設堆撥。派驍騎步軍兩營章京、率領兵丁輪班防守。每十日交代。報明本旗都統等及步軍統領各派員不時前往稽察。並將每班官兵名冊先期送兵部備核。由該部輪派司員不時往查。定例森嚴。具有深意誠以兵可百年不試。不可一日無備非專為查察倉庾起見也。該旗營派撥官兵、及該衙門分司稽核。宜如何認真辦理。乃馬甲慶幅、自派該城班之後。即令各兵丁不必上城。每月索取包班錢文。與同夥百順等八人在城應名該班。甚至藐法肆竊。縋城入倉。歷有年所章京等曠班不直。毫無管束。本旗及各衙門亦漫無覺察。而步軍營所派兵丁。非但任其包班雇替。不加查察。並於分派之時。概令年老殘疾不能埽街墊道者、前往充數。試思養兵原以備用。似此殘廢無用兵丁。即應查革。豈容以額設錢糧。為伊等養老養病之需。況街道系屬平地。伊等尚不能供埽墊之役。轉令其登高查城。又安能不包班雇替耶。京城守備如此。實屬廢弛已極。總因朕不知人。所用都統副都統步軍統領總兵等官。皆任意因循。無能無恥。以致如此。朕惟引咎自責。未知諸臣知愧否。知悔否。若尚不知愧悔。朕之咎益重。在朝竟無可議政之大臣矣。所有失察慶幅等此次偷米之該旗都統、副都統、並步軍統領衙門、該倉監督、兵部查城官員、俱著交部嚴加議處。其歷年失察各員。亦著交部查明分別議處。以示懲儆。至各該城直班官兵。日久曠玩。其非附近倉廒處所。雖不致有竊米之案。亦難保無包班曠直及衰老兵丁充數等敝□大。自應急為整頓。著軍機大臣調查各衙門各旗例案。將如何嚴立章程、及如何派員認真稽查之處。悉心詳議具奏。  

○又諭、本日御史韓鼎晉條奏、請核戎政以歸實效一款。據稱近京各省軍政尚修、遠省每視為具文、即如川省、歷年兵額缺多虛懸、上下通同、侵蝕兵餉、從前有事巢□刀捕、及大員閱兵、率皆臨時募充等語。國家設立營伍。給予餉糈。以資干城之衛。此全在各該督撫提鎮等平時實力訓練。俾人人技藝嫻熟。而尤須認真查點。足額無虧。設一兵即得一兵之用。方足以杜虛糜而收實效。今據稱四川一省。竟有冒支虛糧之事。恐他省亦所不免。著各直省督撫等、隨時嚴密查核。務期兵充實額。餉歸實用。儻有虛捏冒領情敝□大。該督撫等徇庇容隱。不行參奏。一經查出。即將該督撫等一併嚴懲。至武員專以嫻習弓馬為事。何得耽逸忘勞。乃據該御史稱川省參游都守等官。近多乘坐大轎。費用侈靡尤為詫事。該武員等所得餉項無多。何能供其揮霍。其有侵扣情敝□大。已可概見。前歲慶惠前赴西藏。以欽差二品大員違例乘轎。經朕查出。尚經加以懲處。況該武員等、竟敢恣意妄為。罔顧國家體制耶。此時該武員等如有乘轎等事。著該督撫等即行指名嚴參懲辦。若徇隱不奏。別經參劾。亦惟該督撫等是問。又據稱、川省陣亡兵丁子孫應得賞恤銀兩、該將弁等往往刁難不發、並假名扣存、作為營中公項、實則任意花銷、已多虧缺等語。現在四川及陝楚各省、如有從前陣亡子孫未領賞恤銀兩者。著該督撫等嚴飭該管將弁、會同道府等官訪查確數。按名親給。毋任影射捏冒。致有虛糜。又所稱各州縣分汛千把外委、原以協同彈壓。而川省汛弁、竟至干與地方公事。亦屬大干厲禁。並著各直省督撫等一體飭禁。以清積敝□大而肅戎行。將此通諭各直省督撫提鎮等知之。  

○丙寅。上詣山高水長祈雨壇拈香。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和州民劉啟鋒妻畢氏。  

○丁卯。諭內閣、向來天壇三大祀。恭閱祝版時。祝版玉帛香亭設於太和殿之西。香亭設於太和殿之東。及恭閱祝版玉帛香行禮後。各安設亭內。復詣東邊香亭行禮。方始舁行朕思香亭之設。原因祝版通誠於上帝。故必於香亭內上香行禮。至舁行時。即舁於祝版亭之前。今祝版亭安設在西。朕祇於香亭前望空行禮。尚於義未協。嗣後三大祀閱祝版時。祝版亭即設於東邊香亭之後。朕閱視祝版後。再恭詣香亭前、向祝版上香行禮。以昭祗肅。  

○以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劉權之、吏部尚書瑚圖禮、鄒炳泰、禮部尚書王懿修、吏部右侍郎秀寧、兵部左侍郎萬承風、工部左侍郎陳希曾、內閣學士汪廷珍、為殿試讀卷官。  

○直隸宣化鎮總兵官圖興阿年老。命回京。以前任江西九江鎮總兵官劉榮慶、為宣化鎮總兵官。  

○命修築直隸任邱等州縣長堤、並雄縣疊道。以工代賑。  

○戊辰。策試天下貢士朱壬林等二百三十七人於保和殿。制曰、朕誕膺昊眷。寅纘丕基。於今十有六年。幸函夏寧謐。海洋肅清。惟日孜孜。冀臻上理。探帝王建極之原。期河漕安瀾之慶。刑罰清而民訟息。操防肅而兵制嚴。爾多士以敷奏為明試。爰資啟沃。佇聽嘉謨。危微精一之上□日。為帝王道統所開。堯曰執中。舜曰用中。湯曰建中。與中庸致中和之義有合否。朱子謂大學之格致誠正以至修齊治平。始終不外一敬。中庸之聖神功化。樞紐不外一誠。心法治法一以貫之。二書實括其全。能申明其意歟。真德秀大學衍義。略治平而不言。何歟。唐太宗帝范。范祖禹帝學。以及大寶丹扆之箴。有可采歟。洪範皇極。漢儒訓為大中。宗儒又以為不然。何歟。禹之治河。先疏下流。禹貢一書可按也。若今之治河。則兼欲利漕。其治法不過曰疏曰浚曰塞。潘季馴雲。水性不可拂。河防不可弛。地利不可強。治理不可鑿。此誠不易之論也。夫以堤束水。以水刷沙。自有成法。顧何以濁流或致分侵。運道或成淤淀。以借黃濟運。苟且目前。不顧後患。宜用何策使之涓滴不入。又能利漕。其於入口出口堤防牐壩之利。宜何如置力歟。國家數百萬漕。歲資濟運。而施工亦所費不貲。必使清足敵黃。黃不倒灌。水得遄行。帑歸實用。始於河漕均有裨益。詎可因循怠忽。致失機宜歟。虞廷弼教。欽恤惟刑。周官大司寇以五刑糾萬民。有五禁五戒。所以使勿犯也。有三刺五聽。所以致其慎也。有三赦三宥八議。所以加之仁也。肉刑除於何代。五刑之屬三千。夏商與周同否。法與名何以分為二家。兵與刑何以合為一典。人命至重。所謂悉其聰明。致其忠愛。豈不在折獄者之無成心、無偏見歟。朕哀矜庶獄。每閱讞牘。再三審慎。以期無枉無縱。而司獄者或以姑息為陰德。或以武健為勝任。豈稱不剛不柔受王嘉師之意歟。兵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以一日不備。易占利用。書稱克詰。禮有搜苗獮狩之典。皆於農隙講武。所以振國威也。周制寓兵於農。管子作內政而兵農以分。漢有南北軍之屯。唐有府兵彍騎之制。宋有禁兵鄉兵之殊。元立五衛。明設京兵邊兵。統屬異同。其詳若何。今直省營制。非不勾稽有冊。<⿱閒>閱有規。校練有期。侵冒有禁。保無有老弱充伍、巡防疏惰、習為具文而無實效者乎。近日又有團勇練勇之稱。究竟有益無益。其何以副朕整飭戎行設兵衛民之意。多士試詳言之。夫心法為宰化之樞。河防為安民之本。刑罰中而祥風洽。訓練謹而武備修。皆致治之要圖。經邦之大計也。多士學古入官。講求實用。其各以素所誦習者著於篇。毋泛毋隱。朕將親遴焉。  

○欽差侍郎成格等奏、審明山西民人杜子海挾制訛詐、致令縣官自縊一案。得上□日、此案杜子海、本系蔑倫重犯。被控到官。該管知縣陳紹貴、意存姑息。改寫供詞。從輕審辦。該犯不知感愧。轉藉端訛詐索銀、多至數千。以致本官被逼自縊。情節殊為可惡。秋錄應入情實。亦必予勾。杜子海、著即處絞。以昭炯戒。  

○以雨澤愆期。命刑部清理庶獄。並以河南山東缺雨。一體遵照辦理。  

○賞二等侍衛台保、頭等侍衛。為庫爾喀喇烏蘇領隊大臣。  

○貸興京錦州、金州、熊岳、復州、遼陽、岫巖、各城兵丁旗倉米。  

○己巳。上幸萬壽山。  

○庚午上詣大高殿行禮。時應宮拈香。  

○還宮。  

○諭內閣、前據管理欽天監事務定親王綿恩等奏、查得嘉慶十八年癸酉時憲書系閏八月、是年冬至在十月內、為向來所未有、因複查得十九年三月、亦無中氣可以置閏、應否改為十九年閏二月等語。朕思置閏自有一定。非可輕言更易。恐該監推步之處或有舛錯。因降上□日交綿恩等、再行詳細通查。茲據奏稱、溯查康熙十九年、五十七年、俱閏八月、是年冬至仍在十一月、與郊祀節氣均相符合、今嘉慶十八年閏八月、冬至在十月內、則南郊大祀。不在仲冬之月、而次年上丁上戊又皆在正月、不在仲春之月、且驚蟄春分皆在正月、亦覺較早、若改為十九年閏二月、則與一切祭祀、節氣均屬相符、復將以後推算至二百年、其每年節氣、以及置閏之月、俱與時憲無訛等語。定時成歲。所以順天行而厘庶績。南郊大祀。應在仲冬之月。上丁上戊。應在仲春之月。此外一切時令節氣。皆有常則。今據該監上考下推。直至二百年之遠。必須改於嘉慶十九年二月置閏。始能前後吻合。實為詳慎無訛。自應照此更正。至該監此次推算。據稱系時憲科五官正王嵩齡、何元泰、陳恕、何元海、四員將十八年時憲書與萬年書校出之後、向該堂官告知、復行詳查具奏等語。王嵩齡等四員、俱著施恩各加二級。其管理監務之定親王綿恩、著施恩紀錄二次。監正額爾登布、福文高、監副吉寧、陳倫、李拱辰、高守謙、俱著施恩各加一級。至從前何以於嘉慶十八年八月率行置閏。彼時職司推步者實有錯誤。著該監查明。如其人尚在。應奏聞候上□日治罪。  

○諭軍機大臣等。松筠等奏、閩洋余匪莊三央囑被擄粵民、代懇赴粵投誠一摺。洋匪游奕駛竄。往往因捕急投誠。藉作緩兵之計。此等狡獪伎倆。已成習慣。現在各洋面俱就廓清。莊三等窮蹙乞哀。難保非虛飾情詞。冀延時日。即如該匪所稱並未殺害商賈一節。伊等在洋日久。糧食俱盡。豈能不劫掠商船。既肆劫掠。又豈能一無殺害。況炮械等件。若非出於擄掠。又系從何得來。所稱殊不可信。松筠等探聽虛實。儻該匪竟系詐降。即迅速兜巢□刀。不可姑息。如系實心投首。自可循照前此辦理降匪章程。妥為安插。至該匪因族中命案逃避下海等情。著張師誠即行訪查莊三原籍。是否伊族中毆斃人命。該匪畏累潛逃。或毆差斃命。即系該匪之事。則投首後亦當治罪。如實系宗族命案。與伊無干。該縣令有心株累。致良民被逼為盜。即指名嚴參以憑究辦。將此各諭令知之。  

○以祈雨三壇、齋戒一日。  

○辛未。上詣天神壇。命皇次子旻寧皇三子綿愷分詣地祇壇太歲壇祈雨。慶郡王永璘祭宣仁廟。  

○御乾清宮。召讀卷官入。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諭內閣、本日朕恭詣天神壇虔祈雨澤。乘輿進先農壇東門。派出隨祭之阿哥、及扈從之御前大臣侍衛等。俱於門外下馬步行隨入。約行二里許方至壇所。朕由神祇門進壇時。天色未曉。及祭畢出壇。見神祇門外路西車轎馬匹甚眾。人聲嘈雜。該處距壇內不過數十步。至朕下轎處祇十餘步。如各官員應至該處下馬。何以阿哥及御前隨從之人、轉於先農壇門外下馬。著交查壇之莊親王綿課等查明是否向例相沿。抑系始自此次。其神祇門外。係由何處派員稽查彈壓。此次門外之車轎馬匹、均系何員乘入。從何門而進。一併查明參奏。不可回護取和。朦混了事。尋據參奏將該管官分別議處。並聲明陪祀之王大臣俱已散歸。不能按名指參。得上□日、壇廟執事陪祀。皆有冊籍可憑。無難稽考。此系綿課等意存回護見好。著傳上□日申飭。交軍機大臣將是日在天神地祇二壇執事之禮部太常寺等衙門堂司各官、並陪祀之王大臣官員、查開職名具奏、概行交部議處。成親王、榮郡王綿億、是日在先農壇外門稽查。距壇內稍遠。伊二人及隨帶之章京、著交部察議。莊親王綿課、儀親王、在壇內稽查。未能先時驅逐。亦未經參奏。伊二人及隨帶之章京、著交部議處。莊親王綿課、儀親王、並著退去稽查壇廟差使、慶桂年踰七旬、不能久立。亦著不必稽查壇廟。其神祇門外管理路西之護軍參領等、著交部嚴加議處。護軍等每名各責二十板。護軍統領玉福、著交部議處。嗣後先農壇以內各壇宇。每遇親詣及遣官祭祀之日。俱不准開北街門。擅放車轎馬匹。所有執事陪祀之王大臣官員。均於南街門外下馬步入。壇門以內。亦不許支搭帳房、以昭整肅。  

○又諭、宗人府刑部等衙門、將問擬軍流徒罪照例圈禁之宗室覺羅、及解部折枷官犯、並在京現審案內軍流各常犯、核明情罪、分別應減不應減、開單請上□日各摺。朕詳加披閱。內宗室果敏、系因容留旗人在家聚賭。情節尚輕。著准其減等。宗室秀全、系因扎傷僱工。現已圈禁期滿。著免其責罰。官犯那昌阿、審因挪用庫項。核其擅動倉米。系煮粥散賑。尚屬以民事為急。著准其減等。余俱不准援減。其常犯王步廷等、著照該部所擬辦理。  

○壬申。上御太和殿傳臚。賜一甲蔣立鏞、王毓吳、吳廷珍、三人進士及第。二甲毛鼎亨等九十二人進士出身。三甲王禹功等一百四十二人同進士出身。  

○幸圓明園。  

○癸酉。諭內閣、給事中陸言奏、請敕禁非刑、及斷罪應照本律一摺。所奏甚是。問刑衙門、遇有應加刑鞫之處。本有一定製度。若私造非刑。任意殘酷。必至損折肢體。戕害性命。殊失國家欽恤之意。摺內所稱鸚哥架天平架等名目。皆非刑典所應有。必系外省州縣任意創為。因而相習成風。該給事中諒非憑虛臆說。著各該省督撫嚴行飭禁。如有此等刑具。概令毀除。儻嗣後再有私行造用者。立即參辦以儆殘酷。至於定擬罪名。尤應准情酌量。按律援引。不得意為重輕。前曾降上□日、禁用不足蔽辜及從重字樣。近來問刑各衙門、又漸有用未便僅照本律致滋輕縱請照某律定擬字樣者。是於本律之外。抑揚其詞。深文曲筆。又何以昭刑罰之平。亦宜永遠禁止以絕流敝□大。內外問刑各衙門各宜凜遵。仰體朕明慎用刑之至意。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兵部奏議處失察兵丁偷米之都統副都統等一摺。所議非是。此案係由鑲白旗滿洲馬甲慶幅、自嘉慶十一年閒即首先起意得錢包班。藐法縋城入倉偷米。同旗夥犯多人。蒙古漢軍旗分之馬甲巴揚阿等、相率效尤。人數較少。今兵部將該旗之都統副都統、均議以降二級調用。實屬無所區別。祿康在鑲白旗都統任內年久。於該犯等夥同偷竊多次。漫無覺察。伊又系步軍統領。於應行該班之步甲等、率將年老殘廢者派往充數。其咎甚重。本應將都統及步軍統領一併開缺。姑念此案係由祿康派員查拏破案。著革退鑲白旗滿洲都統。加恩改為革職留任。鑲白旗滿洲副都統明志、長慶、漫不經心。著革退副都統。加恩改為降三級留任。鑲白旗蒙古都統扎郎阿、副都統孟住、慶祥、前任鑲白旗漢軍都統富明阿、副都統成秀、核其情節。祇應議以降一級調用。著加恩改為降二級留任。總兵英和、於步軍營所派該班步甲、率以殘廢兵丁充數。咎實難辭。業由該管營員拏獲懲辦。亦著加恩改為革職留任。  

○諭軍機大臣等、據方維甸瀝忱覆奏一摺。前因軍機大臣需人。朕念方維甸熟習機務。是以降上□日召伊來京。並令伊察看伊母身體情形先行覆奏。茲據奏伊母近日心神恍惚。難以力疾遠行。情詞懇切。朕閱之甚為憐憫。現在天氣漸熱。方維甸母子不能暫離。若令其母長途跋涉。朕心殊為不忍。方維甸著不必來京。仍在籍安心養親。時屆端陽。並加恩賞給方維甸之母香珠一匣。香袋一匣。香牌一匣。摺扇一匣。方維甸即告知伊母。俾其歡欣頤養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調正黃旗漢軍都統托津、為鑲白旗滿洲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福慶、為正黃旗漢軍都統。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祿、兼正白旗蒙古都統。調鑲黃旗蒙古副都統貢楚克扎布、正白旗蒙古副都統玉福、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以陝西西安軍標副將倭興額、為鑲黃旗蒙古副都統。正黃旗蒙古參領烏爾德尼、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命湖北巡撫錢楷、來京以侍郎用。以山西布政使張映漢、為湖北巡撫。山西按察使陳桂生、為布政使。冀寧道錢臻、為按察使。  

○裁直隸祁州州判、淶水、棗強、二縣縣丞。赤城、龍門、二縣驛丞。設平泉州州判。建昌縣縣丞、及巡檢。赤峰縣縣丞。承德府司獄。從總督溫承惠請也。  

○緩徵河南缺雨之開封、歸德、彰德、衛輝、懷慶、河南、南陽、陳州、許、汝、十府州屬、新舊額賦及加價銀。  

○甲戌。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賞接駕廢員武潢等三十三名、職銜有差。  

○乙亥。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定遠縣民李貴妻趙氏。  

○丙子。上詣昭顯廟拈香。  

○還宮。  

○以故烏珠穆沁扎薩克貝勒旺楚克孫圖克濟扎布、襲爵。  

○命內閣學士文寧、汪廷珍、教習庶吉士。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歙縣民方維宣妻宋氏。直隸曲陽縣民陳見漋妻李氏。  

○以夏至祭地於方澤。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丁丑。授一甲一名進士蔣立鏞、為翰林院修撰。二名進士王毓吳、三名進士吳廷珍、為翰林院編修。  

○是月。湖廣總督馬慧裕奏、查閱營伍情形。得上□日、所論亦祇一邊。近聞各營缺額者多。盡被將弁占去。此實大病。不可膜視。應嚴察密訪。切勿姑息了事。  

○湖南巡撫景安奏、清查限內已完未完銀谷數目。得上□日、此事惟以嚴辦新虧。勿令牽混。舊者密補。新者明參。已補不容借用分毫。未補不可稽延歲月。除此別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