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三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二十年。乙亥。二月。丁巳朔。祭先師孔子。遣皇三子綿愷行禮。  

○諭內閣、本日章煦等奏山東通省州縣虧缺銀、新舊共積有六百餘萬兩。該省敝壞一至於此。實堪痛恨。此項虧缺皆起於嘉慶元年以後。此十餘年來朕並未舉行東巡。致勞供頓。其該省大吏亦從無貢獻珍玩等物。此中外所共知。將復何所藉口。皆由歷任巡撫藩司曠職玩公。縱任不肖州縣。將國帑付諸漏卮。此內若謂一無賄索。其誰信之。姑念事屬已往。不加深究。著軍機大臣查明該省自嘉慶元年起、至十九年止、巡撫藩司在任年月久暫。其業經身故者。查明伊子弟有無職官。開單具奏。候朕酌量分別罰賠、以示懲儆。尋議、請將該省無著銀十七萬八千三百六十餘兩。罰令嘉慶元年以後歷任巡撫藩司按照在任月日分賠。從之。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己未。以舉行仲春經筵。遣官告祭奉先殿。傳心殿。上御文華殿經筵。直講官英和、劉鐶之、進講孟子仁民而愛物。講畢。上宣御論曰、民吾同胞物吾與。為人君者。皆宜盡仁盡愛也。民宜仁而物宜愛。有等差之分焉。理本一而分則殊。雖存一視同仁之心。亦不可漫無區別。流敝□大滋甚矣。生長收藏。天地之至仁也。君臨天下。體天地之至仁。德禮政刑。及於兆庶。人君之大用也。治功勤修。無敢暇豫。使天下蒼生。人人親其親而長其長。毫無干名背義之事。一人之仁。及於萬姓。各養仁心。鹹得其所。厚生正德之效大矣。愛以及物。咸若其性。各適其用而已。心存姑息。是見牛未見羊耳。暴殄廢棄。大夫愛物之道矣。取之以時。用之以禮。盡愛物之真誠。即仁民之極則也。民物相為表里。仁民愛物。一而二、二而一也。治理之大端。為君之要道。孟子法言。萬世無敝□大。豈可忽乎。直講官果齊斯歡、黃鉞、進講易經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講畢。上宣御論曰、天地萬物。交相感也。上體天心。下孚民志。中立人極。其惟聖人乎。聖人者。旋乾轉坤之樞機。兆庶性命所寄託。皆本於一心所感也。四時調而風雨時。是天心所感也。九宇安而政令順。是民心所感也。總在於人君一誠所召也。兆民同有是心。人性本善。而流於邪僻不自覺者。在上位不能感化。奚能消其乖戾之氣乎。感非空言也。必先正心誠意。表正形端。勤政愛民。誠求保赤。不期感而自感。不期化而自化。上以正感。下以正應。天下和平。胥順則矣。感通之理。徹上下。達古今。主於一誠。誠者真實無妄之謂。斯能感也。君臣兆庶。一德同心。泰交咸感。化洽教敷。烏有犯上作亂之舉哉。上以誠求治道。盡心保民。雖草木亦能化悟。況胞與同類乎。人心和平。則天下安樂。和氣致祥。必能感召豐登。臻於熙皞之世矣。位育之實。感應之速。理不爽也。禮成。上幸文淵閣。賜講官及聽講諸臣茶。復賜宴於本仁殿。  

○遣官祭文昌帝君廟。  

○調甘肅布政使陳桂生、為江寧布政使。陝西布政使楊懋恬、為甘肅布政使。山東布政使慶炆、為陝西布政使。以廣東按察使和舜武、為山東布政使。調直隸按察使李鑾宣、為廣東按察使。以直隸通永道盛泰、為按察使。  

○庚申。上幸圓明園。  

○辛酉。諭軍機大臣等、喜明等奏、復接廓爾喀王來稟、遵上□日嚴行駁飭緣由一摺。廓爾喀與披楞互相爭鬥。自取敗衄。天朝豈能過問。乃屢次瀆求賞助金銀。並向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求為幫給口糧。殊為貪詐。喜明等遵照諭上□日嚴行駁斥。所辦甚是。其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於接到廓爾喀來信。亦俱能正詞駁斥。絕其覬覦之心。朕披閱進呈各信底均甚妥協。著喜明等傳上□日嘉獎。此時廓爾喀王、如不再瀆稟則已。儻再來瀆稟。著喜明等檄知、以爾國與披楞打仗一事。據爾來稟所言。爾國兵丁被披楞損傷固多。但爾國殺害披楞之人。前後計有八千餘名。亦屬不少。可見爾國兵勢尚足以抵禦披楞。若謂披楞廣有金銀。爾國既能殺敗披楞。所得財物。分給爾國兵丁。亦可不致窮苦。何得飾詞求助。況天朝撫馭外藩。從無賞給餉銀、令與鄰國構兵之理。即如緬甸與暹羅國。為天朝屬國。伊兩國從前累有爭戰之事。彼時大皇帝從未偏助。今爾等彼此相爭。事同一律。若此時幫助爾等。豈披楞前來求助。亦幫助披楞乎。如此明白曉諭。該國王自不能再行瀆請。至陽布地方關係緊要。不可不密為備御。固守藩籬。喜明等當督率邊界營汛、加意訓練。留心防範。並派明干將弁在彼。時常偵探。如披楞與廓爾喀祇在邊外構釁。總當置之不問。儻或披楞之兵。竟敢闌入邊界。侵擾陽布地方。必當示以兵威。痛加巢□刀殺。立時驅逐出境。勿稍疏懈。  

○壬戌。命刑部查明歷次發遣各省駐防為奴緣坐女犯。內有學習邪教者。改發烏嚕木齊給兵丁為奴。即由該處發往。  

○癸亥。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智親王旻寧祭陵寢。  

○甲子。遣官祭先醫之神。  

○陝西布政使慶炆、緣事降調。調山西布政使陳觀、為陝西布政使。以內閣侍讀學士吳邦慶、為山西布政使。  

○乙丑。上御勤政殿聽政。  

○遣官祭關帝廟。  

○諭內閣、御史陶澍奏、請立鄉保獎勸之法一摺。直省各州縣編排保甲。原應慎選保長。俾司稽察。並嚴禁胥役訛索。不得視為賤役。令無賴之人承充滋敝□大。至於城鄉地方。雖遠近不齊。其分里分甲設立門牌。甄別良莠。規制則一。亦非鄉保之責獨重。若照書吏役滿考送吏員之例。給予獎勸。不特人數眾多。礙難辦理。且此等鄉曲小民。亦豈能明習吏事。濫登仕籍。該御史所奏迂闊不可行。  

○以太常寺卿多山、為通政使司通政使。詹事府少詹事毛謨、為詹事。仍留四川學政任。  

○旌表守正捐軀山西陽曲縣民閻振貴妻弓氏。  

○丙寅。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以安徽按察使海慶、為河南布政使。陝西延榆綏道敦良、為安徽按察使。  

○丁卯。春分。朝日於東郊。遣禮親王昭槤行禮。  

○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戊辰。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靈濩龍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濟沛澤廣生龍王之神。密雲縣白龍潭昭靈廣濟龍王之神。  

○諭內閣、乾隆年閒曾纂輯秘殿珠林石渠寶笈正續二編。所有列聖宸翰。暨古今臣工書畫。業經繕寫成書。尊藏秘閣。茲查續編成於乾隆癸丑。迄今二十三年。皇考聖學淵深。無美不備。染翰揮毫。收藏內府者。又積至千有餘件之多。朕自丙辰授璽以來。幾暇怡情。惟以翰墨為事。閱時既久。卷帙亦繁。應一併詮次。用志歲月。至內外臣工祝嘏抒誠。所進古今書畫。亦復不少。允宜遵照前書定例。重為遴選。昭示來茲。著內廷翰林英和、黃鉞、姚文田、分班至懋勤殿悉心檢閱。並添派翰林院侍讀學士吳其彥、庶子張鱗、侍讀顧皋、洗馬朱方增、修撰吳信中、龍汝言、編修沈維鐈、胡敬、八人。暫停其在館差使。逐日隨同繕寫。俟辦理完竣後。仍回本衙門供職。即於本月二十九日入直。朕在宮時。翰林等著由乾清門出入。遇朕駐園巡幸之日。著由內右門出入。其一切事宜均查照前例辦理。  

○步軍統領奏東直門遺失鐵釘、並請定看守章程。得上□日、此案昨據慶溥等、將城門領慶福參處賠修。茲英和等奏行竊日期尚未訊明。著將步甲四兒、寶得、長勇、炮手徐國祥、門甲強謙等、俱交刑部審訊。究明行竊次數日期。查系何人該班。再將失察之員參奏議處。嗣後各城門樓存貯炮位等件。著交各該旗炮營。自行封鎖。派委本旗官兵看守。其步軍統領衙門應管之旗幟號燈信炮等件。著存貯城門領官廳。自行看守。以專責成。  

○以頭等侍衛阿勒罕保、為鑲藍旗蒙古副都統。  

○己巳。遣官祭昭忠祠。  

○庚午。上詣安佑宮行禮。  

○諭內閣、先福奏、審明勒休知縣廖祚暉挾忿誣稟參奏治罪一摺。上年陝省岐山縣三才峽匪徒滋事。系因山內包穀歉收。木廂停工。該處傭工之人乏食糾搶而起。並非地方官諱災不辦。激生事端。經朕節次詢問軍營帶兵之人。所言皆同。是朱勛原奏並無不實。廖祚暉身系縣令。於地方匪徒滋事疏於防範。臨時又告病規避。乃轉挾巡撫勒休之嫌。具稟挾制。情殊可惡。近來屬吏挾嫌誣控上官之案頗多。似此恣意逞刁。將令長吏何以御下。廖祚暉著革職發往伊犁充當苦差。以示懲儆。  

○又諭、百齡奏、查明已革知府姚鳴庭控訴情節改擬罪名一摺。姚鳴庭承審桐城縣民汪儉萬命案。遺漏草率。本有應得之罪。嗣初彭齡覆審此案。將該員問擬革職發遣。姚鳴庭心懷不甘。具呈遣人控訴。圖脫罪名。茲據百齡查明改擬杖徒。近來外省民人往往於爰書既定之後。雖理曲罪當。仍復飾詞翻控。刁風甚熾。該革員曾任知府。非無知小民可比。尤不應如此妄訴。姚鳴庭不准議減。著仍照原擬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辛未。諭內閣、吳璥等奏、請酌加歲料津貼銀兩匯入大工案內攤徵歸款一摺。據稱豫省黃河南北兩岸各廳需備歲料例價、系每斤九毫、緣上年新料登場之後、值民閒車運缺乏、腳價較昂、又值睢汛大工需用過多、增價採購、現在遠近存料無多、購買支絀、請查照衡工合龍後增價購料之例、酌量距工遠近、區別多寡、先由司庫墊發加價銀兩、照例攤徵歸款等語。豫省值興辦大工之後。存料較少。例價不敷。若責令照舊購買。恐廳員等藉詞賠墊。貽誤工需。加恩著照所請、將附近睢工購料最難之儀睢曹考下北三廳、每斤加銀五毫。距工稍遠之蘭儀下南商虞祥河四廳、每斤加銀四毫。距工較遠之中河上南歸河衛糧黃沁五廳、每斤加銀三毫。並收買柳枝雜草。搭配秸料。所有乙亥年歲料四千五百垛。共加價銀八萬七千餘兩。著由司庫墊發。即照例統入大工案內攤徵歸款。又據奏、山東曹河糧河兩廳、亦系睢工附近之區。購料維艱。事同一例。並著照所請、將該兩廳歲料銀兩。每斤於例價之外加銀三毫。所需銀九千兩。著於兗沂道庫現存徭夫工食銀項下動撥應用。以重修防。  

○又諭、御史德莊奏、請實力疏修街道溝渠一摺。京城河道溝渠。每年動用歲修銀兩。開穵疏通。管理之員。自應實心督辦。不使稍有阻塞。近來淤積日甚。溝水不能暢流。每遇大雨時行。多有積潦難行之處。御史等疊次奏言。自系該管官因循疏懈。不能如法疏浚所致。嗣後著管理河道溝渠大臣、及該管各衙門、督飭所屬實力挑穵認真查驗。飭令水道宣通。毋得草率從事。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陵縣民喬尚義女喬氏。  

○壬申。諭內閣、特依順保等奏李亨特到配留於衙門充當苦差一摺。李亨特系河道總督。緣事發往黑龍江。該將軍大臣等應將派伊充當何項差使奏聞。今特依順保等奏派李亨特充當衙門苦差。並未言及何項。實屬含混。自系將伊留署安居。特依順保等俱著傳上□日申飭。李亨特於河工事務尚為熟習。即交特依順保等派令在該處河工等項事務上效力當差。嗣後緣事發遣大員等到配。將派充何項苦差之處、據實奏聞。毋得含混。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內黃縣民白照亮妻王氏。  

○癸酉。諭內閣、晉昌等奏、盛京居住宗室福清泰外出未回一摺。福清泰系閒散宗室。由京城移駐盛京。雖無眷屬同往。其所住營房內。亦必有同居之人。今外出未回。或被人謀害。抑或自有行止不端之處。著該將軍等傳到與福清泰同居之人。詳悉查詢。上緊訪拏。或福清泰私行回京。並著宗人府王公等查詢具奏。尋奏上。得上□日、此案移住盛京宗室福清泰、因接家信。知伊母年老多病。屢醫未痊。若呈明給假。原可准令回京省視。乃私自潛行。實有應得之咎。今該堂官等擬以罰養贍銀一年。仍令奕紹帶往盛京。福清泰之母患病未痊。伊到盛京後繫念情切。必又思回歸。福清泰著罰養贍銀一年。交宗人府堂官責處二十板。以懲其私回之罪。即令在京侍奉伊母。俟養親事畢。再行押往盛京居住。原情敕法。固並行不悖也。  

○又諭、御史孫汶奏、查有虧空州縣、應飭離任、以杜敝□大端一摺。州縣虧空。屢經明降諭上□日。嗣後該管上司一經察出。即據實參辦。照侵盜挪移定例、革職拏問。按限監追治罪。豈僅止飭令離任。現在江蘇山東查辦虧空。因其積敝□大已久。輾轉接受。此時新任官員。大率非原虧之人。是以另立章程。分別責令完繳。其中有系新虧之員。亦仍照定例參辦。未嘗稍從末減。致啟玩視。至追補舊虧。責成該撫藩斟酌調劑。各大吏果存心公正。自能獎廉黜貪。勸懲兼施。吏治肅清。倉庫亦均收實效。不在多立科條。動輒窒礙難行。毫無裨於實政也。  

○河東河道總督李鴻賓奏報、河南睢工合龍。欽差侍郎那彥寶、下部優敘。尚書吳璥、巡撫方受疇、及出力文武員弁等、加銜升敘有差。  

○甲戌。上幸萬壽山。  

○諭內閣、顏檢奏、運丁積困情形、懇復恩借本銀舊例、以紓丁力一摺。浙江省各幫糧船。向有恩借銀兩之例。嗣因積久數多。停止借給。近年該丁等舊欠公項。業已按限扣清。而運道淺阻。起剝費繁。丁力不無竭蹷。加恩著照所請、准其照乾隆年閒之例。在於道庫報撥項下提銀十萬兩。分別借給。於下年運費內扣還。按出借六個月計算一分輸息。年借年還。俟收足息銀十萬兩。即將原本歸還。仍以息銀作本出借。以資調劑而紓丁力。  

○諭軍機大臣等、阮元奏、密陳倉庫情形一摺。江西省於嘉慶五年清查各屬。共虧缺銀八十三萬餘兩。節年彌補。至十八年十一月、據先福奏停止彌補摺內。查明已完補銀七十五萬餘兩。尚未完銀七萬餘兩。茲據阮元奏參辦之奉新靖安新昌三縣、虧缺銀三萬餘兩。即不在未完舊虧七萬餘兩之內。可見該省彌補完欠數目。仍多不實。該撫摺內擬立二法。其以交代為盤查一節。於州縣交代之時。不稍存諱飾之心。務令和盤托出。據實參辦。俾各州縣知所懲懼。其為杜絕新虧之法。必應如此辦理。至以比較驗彌補一節。於錢糧完欠分數之外。另立比較分數。未免轇轕。各屬新徵現年錢糧。總當盡數提解司庫。不令絲毫挪移。一有欠解。立即參辦。其舊有虧缺。該管上司亦不難洞悉底里。即從此根究。據實查辦。則未屆交代之州縣。其虧缺亦不能掩飾。此事祇在該撫督率藩司、一秉大公。實力查察。自能漸收實效。非可以空言塞責也。將此諭令知之。  

○調成都副都統福謙、為西安右翼副都統。西安右翼副都統額勒金泰、為成都副都統。  

○乙亥。諭內閣、給事中黃中傑奏、請復禁銅收銅舊例、以裕錢法一摺。所奏甚屬不知政體。國家因時立政。期於便民。自乾隆初年停止銅禁以來。已八十年。民閒無不稱便。而京省各局銅斤。亦並無缺額之虞。昨歲朕曾降上□日停止外省呈進銅爐火盆、以節糜費而裕鼓鑄。酌盈劑虛。道貴適中。至民閒日用所需。安能以數十年弛禁之物。一旦設為苛令。察及錙銖。從前永祚、楊懌曾、節次奏請禁用銅器。皆經戶部議駁。今該給事中復請申嚴銅禁。並請敕令官民家內所存黃銅器皿。概以三年為限。悉數繳官。如逾限不繳者。查出以違制論罪。此令一出。必至紛紛擾累。胥役訛索。鄰里控訐。訟案煩滋。究與錢法奚裨耶。所奏不可行。著無庸議。  

○丙子。諭內閣、試用指揮李沆經、因伊母生辰延客。喚優伶演唱。次日至伊寓所索賞。其掌責生員張廷剛、因查對門牌不符。其時張廷剛並未戴頂。此二事並無不合。惟因出具印結、與指揮汪象仁爭喧。咎有應得。都察院原參革職之處。未免過重。李沆經、著徹退北城試用。交部照例議處。  

○以故喀爾喀賽因諾顏扎薩克輔國公格木丕勒端多布弟達什德勒克、襲爵。  

○丁丑。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諭內閣、朕自本年二月初九日閱看左右兩翼前鋒營官兵射靶。官兵二百名內、竟無一人中五箭者。弓力亦覺甚軟。皆由該前鋒統領等平日不善訓練。前鋒統領奕顥、瑪呢巴達喇、俱著傳上□日申飭。嗣後務各將該管官兵留心訓練。以期精銳。  

○戊寅。諭內閣、盛京尊藏皇考高宗純皇帝實錄、內有應行修改篇頁。著奕紹果齊斯歡於到盛京後。恭詣崇謨閣敬謹請領。將應行修改之處。悉心校明修改完善。其應用檔冊及工匠人等、著一併帶往。  

○又諭、乾清宮尊藏實錄玉牒。舊例每年春秋二季。由批本處官員奏明日期。會同總管太監等敬謹抖晾。後或閒歲舉行。自嘉慶二年重修乾清宮安設以來。至今總未抖晾。舊例太數。今閱十餘年之久。亦覺太疏。嗣後著閒歲抖晾一次。每次由軍機大臣奏派滿漢文職大臣各二員。於四月內率同批本處各員。暨乾清宮總管首領太監等、敬謹抖晾。即自今歲為始。著為令。  

○己卯。諭內閣、朕近日御出入賢良門看射布靶。正門外人聲甚眾。並聞嬉笑之音。此皆該管王大臣平時並未實心管理。所有管理圓明園八旗王大臣俱著傳上□日申飭。至正門外檔木內。向例不准閒人走入。嗣後著該管王大臣不時留心稽察。令該管官兵嚴行管束。其西南門、藻園門、福園門、尤為緊要。亦著一體留心嚴行管束。不得始勤終惰。  

○庚辰。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辛巳。以孝昭仁皇后忌辰。與清明節大祭相值。先期遣官祭景陵。  

○上御勤政殿聽政。  

○成都將軍賽沖阿奏、查辦果羅克賊番出力土目。賞土目旦借、土百戶世職。  

○以通政使司副使伊湯安、為太常寺卿。  

○旌表守正捐軀浙江鎮海縣民馮盛剛妻張氏。  

○壬午。清明節。上詣安佑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以左春坊左中允何淩漢、右春坊右中允楊惠元、翰林院編修陶梁、充日講起居注官。  

○癸未。諭內閣、汪志伊等奏、請升署永春直隸州知州一摺。閩縣知縣言尚焜、現據該督等以才優守潔幹練勤能注考請升。但閱該員參罰單內。現有降級留任及降職降俸者共計四十餘級。罰俸之案、共計一百九十餘件。該員如果幹練勤能。何至處分如此之多。該督等濫行保奏。著傳上□日申飭。先行交部議處。所有永春直隸州知州一缺。著另行揀員奏補。不准瀆陳。  

○緩徵山西保德、岢嵐、興、嵐、臨、靜樂、河曲、五寨、偏關、九州縣、上年歉收地方額賦。  

○甲申。調貴州巡撫慶保、為廣西巡撫。以廣東布政使曾煥、為貴州巡撫。廣西按察使趙慎畛、為廣東布政使。直隸口北道廉敬、為廣西按察使。調浙江按察使廣慶、為貴州按察使。貴州按察使張暉吉、為浙江按察使。  

○乙酉。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諭內閣、烏爾登前在協尉任內、聽受步軍統領家人囑託。庇護轎夫聚賭。且於兵丁得賄故縱。均各知情。實屬卑鄙。今到配甫經三年。不准釋回。著再留三年。五福因承審竊案。非刑斃命發遣。該革員到配時先經枷號一年。迨期滿後在彼充當苦差。又閱三年。著准其釋回。  

○又諭、慶長等奏、回部哈密郡王銜貝勒博錫爾、籲請本年來京瞻覲祝嘏一摺。博錫爾、來京祝嘏。十月自可到京。惟念伊尚未出痘。博錫爾、著由烏里雅蘇台草地行走。於本年八月初旬在熱河瞻覲。  

○丙戌。遣官祭賢良祠。  

○諭內閣、王紹蘭奏、酌撥閩屬倉谷接濟浙西民食一摺。浙西杭嘉湖等府上年歉收。米價昂貴。福建系屬鄰省。海運較便。著照王紹蘭所請。於福興泉寧四府。近海各廳縣、存倉谷石內抽撥穀十萬石。咨明顏檢迅速招商按所定價腳。備銀給照領運以資接濟。其撥運事宜。並著王紹蘭督同該藩司等、妥為經理。於浙商到閩時。隨到隨給。勿使停留守候。如浙省米價平減。由顏檢奏明停止。其浙省價腳解閩後。即發交台灣府如數買足。委員運交原撥各廳縣歸款。均照所議辦理。  

○是月。兩江總督百齡、奏謝。得上□日、此事系初彭齡受小人播弄所致。然自今以後。汝亦當知力行節儉。盡心報主。不可再被人指摘。勉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