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六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二十年。乙亥五月乙酉朔  

○丙戌諭內閣、御史孫世昌奏、畿民燒香之習復萌、請飭查禁一摺。婦女入廟燒香本干例禁。各廟宇如有男女混雜喧闐擁擠者。地方官自當隨時查禁。至鄉民燒香拜廟。久成習俗。若概行禁止。恐轉啟訛索之敝□大。惟聚眾作會。皆系不安本分之徒、從中倡率。業經降上□日飭禁。著步軍統領、順天府、五城、留心查察如人眾聚集。有匪徒混跡其中。即密加訪拏。亦可藉以收詰奸之效。其尋常入廟瞻禮者。不得藉端禁阻。以杜紛擾。  

○丁亥。孝誠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刑部奏、審訊知府王樹勛、系僧人朦捐、已據供認屬實得上□日、刑部連日研訊王樹勛一犯。據供前在廣慧寺為僧時開堂說法。曾有官員及舉人生員等數人皈依受戒、現任倉場侍郎蔣予蒲、亦在受戒之列等語該犯假託佛法。聳惑聽聞。從前破案時辦理輕縱。茲經供指確鑿不可不加以懲處。蔣予蒲爾時已為內閣侍讀學士。系四品京堂官。乃惑於異說。受彼五戒。實屬有玷官箴。無顏出仕。蔣予蒲著即革職。此外被惑之人。除已故無庸置議外。其餘俱應斥革。著刑部查明參辦。其王樹勛供詞審訊明確著即按律定擬具奏尋奏、擬發往黑龍江充當苦差得上□日、先在刑部枷號兩個月。再行發遣。  

○戊子諭內閣、本日奕紹等奏到管帶移居宗室到沈日期一摺摺末聲明將軍晉昌尚未回省。又據文寧等奏到、安置移居宗室情形一摺。摺內首列晉昌之名。二摺均系四月二十一日自盛京拜發。晉昌公出未回。奕紹等行抵盛京。自系與文寧、誠安、貴慶、華連布、四人會同辦理。伊四人連名具奏。應將晉昌未及會銜之處。於摺內聲明、乃首列晉昌之名、合詞入奏。非作偽而何。文寧、誠安、貴慶、華連布、均著交部察議。  

○諭軍機大臣等、逆案內最要次要五十餘犯。指名飭拏。總未報獲京城本年春夏以來。曾緝獲數名。經刑部審訊。確係分過刀布。曾至禁城門外者。業已按律辦理。各該衙門訪拏此數犯之時。系從地窖內搜獲。試思該犯等、並非指拏之人。尚且畏懼潛伏。何況指名嚴拏之犯。其蹤跡詭秘必更牢固深藏。在於耳目不及之地。直隸南三府河南滑浚一帶、以及山東曹定等處。民閒地窖本多。且該一帶婦女紡線織機。多於窖內聚處。在官弁人等以為婦女所在。不疑有逆犯潛處其內。不知習教之家。其婦女本無區別。伊等本系同教。此時情急投往。或竟混雜其中。彼此固結。多方掩蓋。使官弁等無從查察。著那彥成等密飭地方委員確加踹訪。得有端倪。即密帶兵役掩捕。或可弋獲。務各上緊督緝。不可因循怠玩  

○己丑。諭內閣、朕親制文武官箴二十六章。頒示中外。本日據王大臣等具摺謝恩。此仍不過循照向來會謝恩賜成例。所謂具文。非朕所望於諸王大臣也。朕勤求治理。惟日孜孜。近見內外各衙門。奉行故事。漸就因循。是以各按諸臣職業所司。敷言申儆。原欲爾諸臣觸目警心躬行實踐。若徒為頌言。不思勤修職事。仍於政治奚裨。夫下之事上。不外一誠爾諸臣惟在實心實力。無欺無隱。則以誠事君自能視國事如家事。不敢稍自暇逸。近有各衙門延擱公事者、一經詰問。輒以事小不敢煩勞聖心為詞。朕日理萬幾。從無憚煩之意。諸臣藉圖自便。乃托為仰體之說豈知林木成於芽櫱江河始於細流。若慎之於初則防維甚易惟因循日久寖益難治迨至叢脞已成起衰振頹其煩勞乃益甚。國家熙績亮工天下之大萬民之眾非一人所能獨理。諸臣膺股肱心膂之寄。其各早作夜思。靖共爾位。以期綱紀整飭。府事修和。豐登屢兆。寰宇敉寧。朕與諸臣共享承平之福。實所厚望焉。  

○調刑部右侍郎朱理、為倉場侍郎。  

○庚寅。以內閣學士彭希濂、為刑部右侍郎。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衡水縣民杜黑妻王氏。  

○緩徵陝西榆林、府谷、懷遠、葭、神木、綏德、米脂、七州縣上年霜災新舊額賦。並民欠耔種牛具銀。  

○辛卯。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諭內閣、嘉慶十四年方澤大祀。因乘輿由外西門轉至北門外降輿。路稍紆遠。改於內西門外降輿。並降上□日交軍機處存記。俟逾五年後提奏。再於內西門內酌量降輿處所現屆方澤大祀。相距已逾五年。恭查乾隆三十五年以後。皇考高宗純皇帝聖壽六旬。恭祀方澤。繫於內西門內齋宮前甬道北降輿。朕此時春秋五十有六。不敢遽行仿照。著太常寺敬謹相度。自內西門外至齋宮前甬道北。酌定適中之地鋪設棕薦。以備降輿。繪圖貼說。先行具奏。至南郊大祀。禮宜從同自本年冬至為始。所有降輿處所。亦著太常寺敬謹相度適中處所。繪圖貼說具奏。  

○又諭、本月十六日。恭值方澤大祀。行禮之時。已在月食復圓之後。陪祀救護。均關典禮不可闕略。其救護官員。不及詣壇陪祀。著各該衙門將應行陪祀救護之員。酌量分派。俾各敬謹將事。並著稽查科道。分別嚴查。儻有藉詞推諉、兩處不到者指名參奏。  

○癸巳。以兵部右侍郎恩寧、署刑部左侍郎。  

○以直隸永定河道李逢亨、為河東河道總督。  

○予河東河道總督李鴻賓故母劉氏、祭一次並賞銀三百兩治喪。  

○甲午。諭軍機大臣等、御史王維鈺奏、荒田涸復、准令居民墾種納糧一摺。直隸瀕臨河淀各州縣。自修築千里長堤之後河流順軌淀水消除。被淹地畝涸出者甚多。著那彥成飭令該管道廳州縣等、將所築長堤隨時保護。勿令沖塌損壞。以資捍衛。所有涸出地畝。除原有業戶者。仍令照舊管業。其歷年久遠失迷業戶者。即准令附近居民報墾承種。按畝納糧此項地畝。收歉無常。若遇水占之年。仍准其報明停徵。該督務飭州縣等實心經理。毋得任聽親友胥吏等從中舞敝□大。如有包戶影射招租者。即行懲辦。以裕民食而息訟端。將此諭令知之。  

○撥貴州威寧鎮右營外委一員、兵六十名、分駐牛欄江。從總督伯麟請也。  

○以湖北按察使嚴烺為甘肅布政使。陝西督糧道周光裕、為湖北按察使。  

○乙未。上幸萬壽山。  

○丙申。湖廣總督馬慧裕奏、審明呂紹幗逆倫一案得上□日此案呂紹幗之妻李氏、因伊翁呂文順、令其做飯該犯婦因家中止有碎麥。煮成稀粥。呂文順氣忿用刀擲打。呂紹幗偏護其妻。致將伊父呂文順棍毆殞命。是呂文順之死。及呂紹幗干犯極刑。全由該犯婦違忤起釁。除呂紹幗業經正法外。李氏著即處絞。  

○丁酉。上詣大高殿行禮。時應宮拈香。  

○還宮。  

○遣官祭關帝廟。  

○諭內閣、前據永鋆具奏。信牌殘缺。並裕興自請議處。當派英和、和世泰、會同永珠、查驗據奏。信牌上一角微有刓痕並無缺損本日朕進宮後復飭取信牌親加閱看。所有刓痕不及稊粒。牌內起花處所。亦有似此者。何得謂之缺損。紫禁城內派王大臣直班。原為稽察進班官兵。有無曠誤。彈壓在內當差人役。勿許喧爭滋事。嚴查奸宄謹核出入。如有曠班違禁者。自當據實參奏。乃永鋆等不知大體。專以看守信牌為要務索垢求瘢。率行瀆奏。所謂疑其所不當疑。慎其所不必慎。實屬昧於事理重輕。永鋆、裕興、著再傳上□日申飭。並將此上□日通諭直班王大臣知之。  

○軍機大臣等遵上□日議奏、出征大臣官員跟役名數。請各按品級等差。分別核減。纂入則例。從之。  

○廣西思恩府興隆司土巡檢韋可法、緣事革退。以其子柱、襲職。  

○以夏至祭地於方澤。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戊戌諭軍機大臣等、富俊等奏詣勘分荒試墾事竣一摺。拉林西北雙城子一帶。地土沃衍經富俊親往查勘。派員履丈。現擬每旗設立五屯。共屯丁一千名。一切農具耕牛等項。已分別採買。於本年備齊。明春一律開墾。並據繪圖進呈。朕詳加披覽。所擬辟屯試墾章程。尚為周妥。著照所奏辦理該將軍等惟當隨時督察以期漸有成效。至前奏稱自試墾之第四年交糧起、七年交谷十四萬石、每石約價銀五錢、可得銀七萬兩、除十年用項外、余銀二萬九千餘兩、十餘年後、即可移駐京旗閒散等語。著於試墾收糧辦有成效後察看可以移駐京旗之時。酌定起數。如移駐一千戶分為數年。陸續前往庶辦理較有次第資遣亦易為力也。將此諭令知之。  

○以詹事府詹事毛謨、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庚子。月食。  

○夏至。祭地於方澤。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諭軍機大臣等、常明奏、請將降調道員瞿曾輯、捐復原官、留川補用一摺。近來外省降調人員。該督撫等往往奏請捐復原官。仍留本省補用。其京員降調。由該堂官奏請捐復者。甚屬寥寥。可見外官養廉優厚。因恃有捐復之資。雖窐吏議。不日仍復原官。則其在官之日。已不免心無顧忌。若不肖之員。更復巧取私侵。豫積銀兩。以為捐復地步。尤於吏治有妨。況黜陟乃賞罰攸關。方因誤公而黜之。旋以捐資而復之。亦非所以崇政體也。瞿曾輯不准捐復原官。該員既在川年久。熟悉夷情。著以現降之級。自備資斧。在軍營協辦糧餉事務。俟巢□刀辦瞻酋事竣。如果出力。該督再行據實具奏。候朕酌量施恩。將此諭令知之。  

○以鴻臚寺卿姚祖同、為河南布政使。  

○壬寅。上御勤政殿聽政。  

○以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博啟圖、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仍留伊犁領隊大臣任翰林院侍講學士陳嵩慶、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仍留山西學政任。以通政使司副使賈允升為宗人府府丞。  

○癸卯。旌表守正被戕直隸河閒縣民何繼城女芝姐。  

○甲辰。諭軍機大臣等常明等奏、官兵攻克藏多山梁及多隆武馳抵爐城一摺。此次巢□刀辦中瞻對參將曹興邦、帶領嘓嚕、及下瞻對土司頭人等、搶占藏多山梁。先後殲斃賊番二百餘名。生擒阿甲降錯折力等三十餘名。番夷投降者二百餘人。又續報投出者三百餘戶。搶獲刀械牛羊馬匹甚多。洛布七力、率領餘黨逃入熱籠地方竄匿。該督等現已飛飭總兵羅思舉、由下瞻對如郎橋過河、進抵墨口、從熱籠後面與曹興邦合力夾攻。多隆武已由爐城起身前往督辦。看來洛布七力勢已窮蹙。該督等督飭將弁務將洛布七力擒獲凡抗拒官兵者。即分別凌遲斬決。其脅從投出者。免死發落。並傳集番眾。將洛布七力等對眾行刑俾番眾觸目警心。咸知震懾。此上□日到日。計已可剋期蕆事。常明自應將善後事宜籌辦妥協再回省城。將此諭令知之。  

○乙巳。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以江南河標中軍副將馬濟勝、為河南河北鎮總兵官。  

○予故提督銜河北鎮總兵官薛大烈、祭葬如例。  

○丙午。諭內閣、晉昌等奏、請於移居宗室內、遴選正副族長學長、以資約束一摺。盛京移居宗室。人數不少。自應設立專員。在營內居住彈壓。前次派往之文弼、傑信、二員。將屆三年期滿。著晉昌等即於移居宗室內、公同揀選正族長一員。副族長一員。正學長一員。副學長一員。先行奏明。令其學習辦事。俟文弼等期滿回京。所有一切事宜。即責成該族長等接辦。晉昌本系宗室。<⿱閒>任將軍。非他人可比。著於公事閒暇之時。常赴該營內留心稽察。將各宗室人等、剴切訓誨。伊等自無不聽受約束。如有不遵法度者。即隨時懲誡。以期遷善改過。漸返淳風。  

○又諭、昨據高杞奏、廢員奇玖、派管鐵廠、捐資鼓勵、多獲鐵斤、刑部奏定派管鐵廠廢員、兩年期滿、如果妥協、准於定例內酌減三年、奇玖在戍已經四年、辦理出力、不敢壅於上聞等語。摺內未將廢員在戍若干年、方准奏請之例、先行敘明。朕閱之即覺其朦混。當交刑部查例具奏。發往新疆廢員。原犯軍流從重改發者。定限十年期滿。遵例奏聞。奇玖犯事原案。係由流罪改發烏嚕木齊。到戍甫屆四年。即援管理鐵廠酌減三年之例。亦尚不應釋回。高杞朦混具奏。殊屬取巧邀譽。著交部議處。奇玖准其於十年內酌減三年。除已滿四年外再過三年。由該都統具奏。請上□日。其多獲鐵斤之該管文武員弁、照例交部議敘。  

○又諭、刑部議駁那彥成審擬遲孫氏一摺。此案前經那彥成奏到時。朕披閱摺內。有遲孫氏與其夫遲象臣不和、早已被其逐出無蹤之語。遲孫氏淫蕩悍潑。刃傷夫翁。伊夫遲象臣、難保非被其謀害。罪關倫紀。自應確切嚴究。那彥成率以被逐無蹤一語具奏。實屬草率。那彥成、及臬司盛泰、俱交部察議。著將此案再行詳悉研鞫具奏。  

○丁未。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諭內閣、劉鐶之等奏、請於縣屬村莊、移駐文員、以資稽察一摺。據稱順天府南路廳所屬大興、宛平、二縣村莊、地界延長、盜竊案件較多、大興縣屬、尚有舊設巡檢三員、分管南路地面、宛平縣之六十九村莊、祇有營弁分緝、並無文員彈壓等語。著照所請、將宛平縣縣丞、移駐龐各莊適中地方所有附近六十九村。並歸該縣丞稽察。遇有盜劫案件。作為協緝開參。歸於南路同知管轄。仍照原品升轉。其大興縣屬舊設巡檢三員。並著一體歸南路同知考核。以專責成而資整飭。  

○追封九公主為慧愍固倫公主。  

○戊申。上臨西花園慧愍固倫公主殯所賜奠。  

○己酉。諭內閣、御史蘇繹奏、請飭吏治而清庶獄一摺。所奏是。民閒詞訟。全在州縣官勤於聽斷。隨時速結。藉以旌別淑慝。俾良奸知所勸懲。實乃為政之要。是以向例於州縣自理詞訟。設有循環印簿。申送上司考核。以杜積壓。乃近日視為具文。不過按月申送一次。全無稽察。不獨戶婚田土之件。經年累月。案牘塵積。即命盜重案。亦往往逾限不結。此訟獄所以日滋也。朕日誡內外臣工。痛改因循疲玩積習。而沉溺此習。實未有若州縣之甚者。可恨極矣。我國家之大敝□大。實在州縣之因循。州縣之因循。實在大吏之怠玩。而用此怠玩之大吏。其咎在予不明。總而言之。予不知人。咎將誰委。惟自恨耳。州縣受國家牧民之責。所治之地。數十萬生民所仰賴。此雖早夜孜孜。講求教養之法。猶恐不逮。乃下劣者縱飲博以自佚。疏慵者托詩酒以鳴高。其於民生之休戚。地方之利敝□大。漠然不以關心。遇有訟案。任意遷延。使待訊公庭者。坐廢四民之業。而奸胥蠹役。利於多延時日。得就兩造干證。揣量肥瘠。恣意需索。種種流敝□大。不可勝言。於是良懦者因屈抑以求伸。奸黠者更矯誣以思逞。及赴訴上司衙門。該上司復不為申理。仍發交原問官審斷。以致來京控案。日益增多。朕每於步軍統領都察院等衙門奏上時。閱其事情稍輕者。發交該督撫親提審辦。其案關重大者。特派部院大臣前往按訊。每訊一案。往返旬時。而該大臣本部院衙門事務派人兼攝。或亦不能如本任者之專志竭誠。推原其始。總因各州縣玩視民瘼、各上司漠不相關所致。如此而望吏治民風日有起色。其可得乎。督撫職任封圻。務各整綱飭紀。警惰起頹。於所屬州縣。必以政平訟理為考成。綜核名實。大彰黜陟。勿徇私以廢公。毋舍本而求末。行之以實。持之以久。而民不被正德厚生之化者。未之有也。其州縣申送詞訟循環簿。該督撫責成司道府州。詳細稽考。隨時舉報。分別勸懲。毋得互相容隱。以崇法制。予同軍機大臣盛暑揮汗、書此肺腑之言。及至督撫衙門。一覽了事。束之高閣。予可欺。天可欺乎。慎之將此通諭直省各督撫知之。  

○諭軍機大臣等本年春夏以來近京各省、甘膏普被。偶值望澤之期。一經默吁。無不立霈時霖。直省所報麥收。俱在八分左右。上天降康恩施至為優厚我君臣欽感之餘宜如何克盡人事。以冀仰答天心。夫應天以實不以文。惟有勤思職業自能常承昊貺。自前年九月逆匪滋事後在逃遺孽。尚稽弋獲。所謂除莠安良者安在天恩屢沐。朕益懷慚。雖天意亟將誅殛梟獍要必官吏克盡緝捕之責。方能適合事機朕意最要次要各犯逃逸雖久。然皆系北人仍不過潛匿於北五省境內。在那彥成、方受疇、陳預、衡齡、朱勛、五人。屢承嚴上□日。自不敢心存玩視惟伊等所屬各州縣賢愚不一。該逆等鬼蜮潛蹤亦必探聽緝捕。懈弛之處。在彼伏匿以致日久稽誅。那彥成等當各飭所屬。激發天良。嚴查密訪務期必獲。仍留心察看各該地方。如遇有疲庸之員。或更換勤明。俾資整頓。將前年鉅案。全行完結。常與天下臣民共享昇平之福。朕之願也。肺腑之言。苦衷申告。該督撫等其善體毋忽。將此各諭令知之。  

○改河南荊子關協副將、歸南陽鎮總兵官兼轄。歸德營參將、為撫標。裁光州汛千總。設光州營都司一員。撥鄧新營把總一員隨營協防。撥荊子關協、鄧新營馬守兵一百二十名。並舊額兵二百八十名。分防州城、及商城息縣等汛。從巡撫方受疇請也。  

○貴州鎮遠府偏橋左土官楊廷瑄、因病休致。以其子玉麟、襲職。  

○庚戌。諭內閣、此案豢賊肆竊之回民。發遣到配後、若復潛逃回籍。必故智復萌。仍為地方之害。著交配所該管官嚴加管束。如在配脫逃。應如何加重定罪。其失察之該管官應如何從重議處之處。著該部酌議、條例具奏。此案人犯即照新例辦理。尋議、嗣後回民在配脫逃被獲初次遞迴配所枷號六個月。二次枷號九個月。三次以外、枷號一年。如脫逃後行兇為匪、及拒捕情事。除犯該斬絞監候、改為立決、犯該軍流發遣、改為絞候、仍照原例辦理外。如犯該徒罪。遞迴配所枷號一年。犯該笞杖。枷號九個月。其在配行竊。初犯枷號二年再犯枷號三年。三犯永遠枷號。若在逃行竊。亦照此例辦理。再請嗣後回民窩竊。罪應發極邊煙瘴者。悉改發黑龍江為奴。似此嚴定科條。庶匪徒知所儆畏。至失察之該管官。應照尋常遣犯脫逃之例。加等議處。吏兵二部畫一辦理、請分別纂入則例。由刑部通行各直省駐防。一體遵照。從之。  

○都察院奏、指揮謝天樛、緝捕認真、茲部選得缺、請留任一年。得上□日、部選得缺之員。定例原不准奏留。惟謝天樛屢次拏獲逆犯。緝捕認真。此等具有天良之員。不可多得。前曾賞戴花翎。現在逆犯未獲者尚多。謝天樛著以直隸州知州頂帶、仍留東城指揮任一年。飭令上緊緝捕俟一年期滿。再以直隸州知州補用。其和州一缺該部另行銓選。  

○辛亥。旌表守正被戕山東館陶縣民宋自由妻梁氏。  

○癸丑諭內閣、御史張鑒奏、嚴禁封疆大員家人需索站規一摺。據稱雲貴總督伯麟、居官廉平練達、惟家人跟隨該督於經過州縣地方、有需索站規、滋擾多取之事、請上□日飭令嚴行禁止等語。伯麟如果縱容家人勒索滋事。致被屬員控訐。自當按款究治。今該御史所奏。毫無指實。豈能以一紙空言。訓飭該督。令其約束仆隸著該御史將伯麟家人於何年需索站規、某州縣被其擾累、其家人系何姓名、訪明具奏。再行核辦。  

○又諭、昨因閱射布靶。三等侍衛巴彥布、列入漢侍衛內。當交託津查詢。據稱巴彥布系正黃旗滿洲人、該管領侍衛內大臣肅親王永錫、索特納木多布齋以巴彥布系武進士、是以於綠頭牌內誤繕漢三等侍衛等語。永錫等自請交部分別察議。是何言耶。滿洲考中武進士。挑取侍衛。一切俱應照滿洲侍衛升轉。豈有列入漢侍衛之例。即如滿洲考中文進士。或用翰林或用部屬。皆同滿洲官員一律升轉。今以巴彥布系武進士。輒行列入漢侍衛缺內。殊屬錯謬糊塗之至。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肅親王永錫、署領侍衛內大臣索特納木多布齋、及承辦章京國祥、俱著一併交部議處。嗣後遇有此等滿洲蒙古考中武進士挑取侍衛者。一切升轉得項差使。俱照滿洲侍衛辦理。  

○刑部奏、違例改題為奏之總督先福、請交部議處。得上□日、王劉氏著即凌遲處死。王相著即處斬。余依議。此案先福於二十七日奏到時、朕閱其案情。系不應專摺具奏之件。當即降上

□日交刑部查例具奏。是日午刻。朕披閱部本。有山東寧海州民人高小、商同姦婦倪許氏、謀死本夫倪連榮一案。由姦夫起意。姦婦加功。適與此案情節吻合。陳預即系遵例具題。當發交軍機處存記。茲據刑部查明頒發條款。妻妾與有服親屬通姦謀死親夫者。專摺具奏。注云。若與平人通姦。仍專本具題。例文分析甚明。王相與王劉氏之夫同姓不宗。自應照平人姦殺之案具題。先福率意改題為奏。實屬違例著交部議處。  

○甲寅。諭內閣、朕孜孜圖治。日以因循怠玩誡飭臣工。合朝王公文武大員。竟無一人能體苦衷。視同陌路。近日自二十六日以來。各衙門並無帶領引見人員。本日各部院竟無一奏事之摺。殊不可解。或因前日九公主薨逝後。朕親往賜奠一次。外廷諸臣。私心揣度。遂以此為仰體朕懷。不知似此仰體。非以愛朕。乃彰朕溺愛之過也。是誠何心。朕辦理庶政。宵旰不遑。豈肯以宮庭細事稍縈懷抱。況五歲幼女。何足窐念致涉倦勤數日來外省奏到摺報。充積案前。無不應手批答。隨時示諭。辦事後仍照常閱射布靶豈部院各衙門多奏一二事朕即生厭倦乎。諸臣太不知苦衷矣。此在內廷行走諸臣。常川入直本無偷安之處。其外廷諸臣。則多耽習安逸。有一倡為仰體之論者。即相率從風。以遂其憚於問夜之私。因循疲玩。實屬萬分。所有外廷行走管理部院旗營各衙門王公文武大臣堂官等、俱著傳上□日嚴行申飭。此次各衙門有無應奏事件。及應行引見人員。姑從寬免其查究。令伊等清夜捫心。自知愧恥。嗣後務痛改前非各思振奮精神。勤修職業。有應奏事件。引見人員。剋期上達。勿稍延擱。儻經此次訓飭之後。仍蹈玩泄積習。定當執法懲治不貸。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張師誠奏、遵上□日傳詢宋鎔、據稱前在京候補道員時曾至廣慧寺與僧人明心相識、並無受戒情事後在蕪湖道任內、伊來募化給過銀五十兩、嘉慶十七年有知府王樹勛進京來謁、詢知即系明心還俗捐官等語。宋鎔前與僧人明心往來。並無受戒情事。尚不至幹吏議。迨後王樹勛來謁時。伊身任卿貳。且刑部職司法紀。知系僧人朦捐職官。即應參奏。況曾經犯案枷杖。尤為有玷名器。乃匿不舉發。實屬有心徇隱。宋鎔著交部嚴加議處。尋議革職。得上□日、宋鎔於王樹勛為僧時僅與往來。未經受戒。與蔣予蒲有閒。著降三級調用。補官日仍帶革職留任。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伊陽縣民張書令妻杜氏。守正捐軀內黃縣民王奇峰女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