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二十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秋。七月。戊申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緩徵山西平陸縣、水災雹災村莊未完額賦。  

○己酉。諭內閣、御史秦繩曾奏、先因捕犯邀恩、嗣經審虛、請徹銷以重名器一摺。所奏是。京外承緝衙門、如所獲實系真正要犯。加恩獎擢。原所以示鼓勵。若所獲並非正犯。其督緝上司張皇入奏。經刑部審出虛誣。豈可令其濫邀恩獎。所有直隸提督徐錕原奏拏獲僧人廣安之把總鄭克儉、馬兵劉海亮、郭尚德、以千總外委升補之處。俱著徹銷。嗣後京外各衙門拏獲要犯。均於審訊明確後。方准懇恩甄敘。不得先行奏請鼓勵。以杜冒濫。  

○又諭、御史卿祖培奏、刑部、步軍統領、飭坊傳訊人犯、請行知各城轉飭一摺。刑部、步軍統領衙門、遇有應行傳訊人犯。全在辦理密速。庶案犯不至聞風遁逸。若如該御史所奏。先行知各城。再轉飭坊官傳拏。輾轉行文。必致事多洩漏。於捕務甚屬無益。所奏不可行。著無庸議。  

○命兵部尚書吳璥、馳往東河防守秋汛。  

○庚戌。諭內閣、朕於二十二日降上□日。令那彥成回家省視伊母。不准外人前往看視那彥成。慶炆於二十三日前往。看門兵丁曾向攔阻。伊自稱本家。堅欲進門。若謂看視那彥成之母。其母繫於二十日到京。何以不於二十二日以前往看。慶炆、捏詞掩飾。顯系違上□日。且年力衰頹。著即照部議革職。  

○除湖南澧州、積水垸田額賦。  

○辛亥。以故喀爾喀賽因諾顏扎薩克親王拉旺多爾濟子巴彥濟爾噶勒、襲爵。  

○壬子。上幸萬壽山。  

○賞已革直隸天津鎮總兵官祥啟、三等侍衛。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已革山東巡撫同興、三等侍衛。為古城領隊大臣。  

○癸丑。諭內閣、前因<⿰口英>咭唎國貢船在天津海口。私自開行南去。降上□日將祥啟革職。昨祥啟到京。經軍機大臣訊問具奏。其過尚有可原。特賞給三等侍衛。前往新疆換班。此次<⿰口英>咭唎國貢使。仍令由天津乘坐原船回國。屢經諭知蘇楞額廣惠。並未有上□日傳諭祥啟。本日召見祥啟、據奏伊接准蘇楞額等來札。祇令防範夷船進口。並禁止夷人登岸滋事。其貢使等仍乘原船回國之處。蘇楞額等亦未行知。是該貢船私自放洋。非祥啟意料所及。朕於臣工功過。賞罰一秉至公。祥啟之過。尚不至於斥革。是以加恩錄用。並非曲為寬貸也。  

○又諭。富俊等奏、營盤溝西南山坡煤窰。仍請照舊開採一摺。吉林產煤處所。已准開採缸窰等五處。其營盤溝一處。試采無煤。復於相連之西南山坡開採。經部議駁。降上□日令其封閉。茲該將軍等、又復陳請開採。吉林少此一處煤窰。於旗民生計有何妨礙。所奏不准行。富俊向於公事好固執己見。著傳上□日申飭。所開西南山坡煤窰。仍著封閉。不准奸徒私采。該將軍等毋許再行瀆奏。  

○以詹事府少詹事汪守和、為山東鄉試正考官。刑部主事吳恩韶、為副考官。翰林院侍讀瞿昂、為河南鄉試正考官。編修胡敬、為副考官。工部主事徐鏞、為山西鄉試正考官。宗人府主事汪鑒、為副考官。  

○乙卯。敕諭<⿰口英>咭唎國王、曰。爾國遠在重洋。輸誠慕化。前於乾隆五十八年。先朝高宗純皇帝御極時。曾遣使航海來庭。維時爾國使臣。恪恭成禮。不愆於儀。用能仰承恩寵。瞻覲筵宴。錫賚便蕃。本年爾國王復遣使齎奉表章。備進方物。朕念爾國王。篤於恭順。深為愉悅。循考舊典。爰飭百司。俟爾使臣至日。瞻覲宴賚。悉仿先朝之禮舉行。爾使臣始達天津。朕飭派官吏在彼賜宴。詎爾使臣於謝宴時。即不遵禮節。朕以遠國小臣。未嫻儀度。可從矜恕。特命大臣於爾使臣將次抵京之時。告以乾隆五十八年。爾使臣行禮。悉跪叩如儀。此次豈容改異。爾使臣面告我大臣。以臨期遵行跪叩。不致愆儀。我大臣據以入奏。朕乃降上□日於七月初七日。令爾使臣瞻覲。初八日於正大光明殿賜宴頒賞。再於同樂園賜食。初九日陛辭。並於是日賜游萬壽山。十一日在太和門頒賞。再赴禮部筵宴。十二日遣行。其行禮日期儀節。我大臣俱已告知爾使臣矣。初七日瞻覲之期。爾使臣已至宮門。朕將御殿。爾正使忽稱急病。不能動履。朕以正使猝病。事或有之。因祇令副使入見。乃副使二人亦同稱患病。其為無禮莫此之甚。朕不加深責。即日遣令歸國。爾使臣既未瞻覲。則爾國王表文亦不便進呈。仍由爾使臣齎回。但念爾國王數萬里外。奉表納贐。爾使臣不能敬恭將事。代達悃忱。乃爾使臣之咎。爾國王恭順之心。朕實鑒之。特將貢物內地理圖畫像、山水人像收納。嘉爾誠心。即同全收。並賜爾國王、白玉如意一柄。翡翠玉朝珠一盤。大荷包二對。小荷包八個。以示懷柔。至爾國距中華過遠。遣使遠涉。良非易事。且來使於中國禮儀。不能諳習。重勞唇舌。非所樂聞。天朝不寶遠物。凡爾國奇巧之器。亦不視為珍異。爾國王其輯和爾人民。慎固爾疆土。無閒遠邇。朕實嘉之。嗣後毋庸遣使遠來。徒煩跋涉。但能傾心效順。不必歲時來朝始稱向化也。俾爾永遵。故茲敕諭。  

○諭內閣、此次<⿰口英>咭唎國進貢使臣。至天津海口登岸。特命蘇楞額、廣惠、傳上□日賜宴。令其謝宴行三跪九叩禮。如合式即日帶領進京。如不諳禮儀。具奏候上□日。其原船勿令駕駛。仍由原路回津。泛海還國。蘇楞額、廣惠、故違上□日意。徑行帶來。又縱令原船私去。伊二人之咎在此。因事已不妥。又命和世泰、穆克登額、迎赴通州演禮。以七月初六日為限。限內行禮。即日帶來。滿限尚未如儀。即行參奏候上□日。和世泰、穆克登額、於初五日含混具奏。初六日徑自帶來。朕於未初二刻御勤政殿。召見伊二人。先詢以演禮之事。伊二人免冠碰頭雲。並未演禮。及至再問。以既未演禮。何不參奏。和世泰雲。明日進見。必能如儀。此一節伊二人之咎。已同前二人矣。至初七日早膳後。卯正二刻。朕傳上□日升殿。召見來使。和世泰初次奏稱不能快走。俟至門時再請。二次奏稱正使病泄。少緩片刻。三次奏稱正使病倒。不能進見。即諭以正使回寓賞醫調治。令副使進見。四次奏稱副使俱病。俟正使痊癒後。一同進見。中國為天下共主。豈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理。是以降上□日逐其使臣回國。不治重罪。仍命廣惠護送至廣東下船。近日召見廷臣。始知來使由通州直至朝房。行走一夜。來使雲。進見朝服在後。尚未趕到。便服焉能瞻謁大皇帝。此等情節。和世泰見面時何不陳奏。即或遺忘。或晚閒補奏。或次日一早具奏俱可。直至將次升殿。總未奏明情節。伊二人之罪。重於蘇楞額矣。若豫先奏明。必改期召見。成禮而返。不料庸臣誤事至此。朕實無顏下對臣工。惟躬自引咎耳。四人之罪。俟部議上時。再行處分。先將此上□日通諭中外。及蒙古王公等知之。尋議上。得上□日、蘇楞額、革去工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加恩以三品頂帶降補工部左侍郎。仍留總管內務府大臣。廣惠、降內務府八品筆帖式。和世泰、革去理藩院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仍留公爵。總管內務府大臣。穆克登額、革去禮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降補鑲藍旗漢軍副都統。  

○命大學士松筠、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兼鑲藍旗滿洲都統。  

○以熱河都統和寧、為工部尚書。兼正黃旗漢軍都統。調正黃旗漢軍都統慶祥、為熱河都統。鑲藍旗滿洲都統崇祿、為鑲紅旗漢軍都統。  

○丙辰。以吏部左侍郎戴聯奎、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轉吏部右侍郎王鼎、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茹棻、為吏部右侍郎。  

○以詹事府詹事珠爾松阿、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丁巳。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以署湖廣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慧裕、為禮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慶溥、為理藩院尚書。工部左侍郎景祿、為左都御史。  

○以貝子奕紹、掌鑾儀衛事。  

○調正紅旗蒙古都統肅親王永錫、為鑲白旗漢軍都統。以右翼前鋒統領嗎呢巴達喇、為正紅旗蒙古都統。調正藍旗蒙古都統晉隆、為鑲黃旗漢軍都統。以睿親王端恩、為正藍旗蒙古都統。調鑲藍旗漢軍副都統誠安、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  

○以湖北巡撫張映漢、署湖廣總督。  

○戊午。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以正黃旗漢軍副都統裕全、為右翼前鋒統領。  

○己未。諭內閣、此次<⿰口英>咭唎國遣使入貢。其在天津謝宴不能如儀。匆遽帶領登舟北來。乃蘇楞額廣惠之咎。及至通州。未曾演禮。含混具奏。徑帶來京。乃和世泰穆克登額之咎。迨初七日朕傳上□日升殿。召見來使。該貢使等由通州起程。行走竟夜。未至館舍。先抵宮門。因朝服未到。不敢瞻覲。彼時和世泰若據實奏聞。朕必降上□日改期。俾達其萬里來庭之意。乃以失體之詞。連次入奏。以致遣還來使。不能成禮。和世泰辦理舛誤。固咎無可辭。但是日廷儀已備。除軍機大臣托津、因病給假。董誥、盧蔭溥、並無殿上執事外。其御前行走之王公大臣等、及內務府大臣。均身在殿廷。目睹其事。頗有心知當以實奏聞、懇請改期者。乃坐視和世泰惶遽失措。無一人肯為指引。而事後召見。竟有旁觀者清之語。既知和世泰茫無主見。何不代奏。即或不敢代奏。何不提醒和世泰令其實告。平時和顏悅色。臨事坐視僨事。仕途險巇。一至於此。可勝浩嘆。在和世泰獲咎。其事甚小。諸臣獨不為國事計乎。嗣後當屏除私見。共矢公忠。以謀國是。勿謂事不干己。心存膜視。以仰副朕諄諄誥誡之至意。  

○庚申。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閣、前據御史卿祖培參奏、溫啟鵬、常起等、縱仆毆官、藉勢橫行、先後降上□日。將溫啟鵬、常起、解任交刑部質訊。茲經刑部訊明溫啟鵬等十四員、因常起升官。在聚興堂設筵作賀。散席後各乘車歸寓。適侍衛於貫甲、便服乘坐驢車。對面相遇。彼此爭道。常起家人龐太、用馬鞭向趕驢車人毆打。並將於貫甲額顱毆傷。於貫甲口稱伊系侍衛。司務徐甲椿車夫劉三、見於貫甲未戴頂帽。諒系假冒。隨喊令只管毆打。並與司務李文光車夫田姓上前幫揪。溫啟鵬、常起、實無喝令情事。於貫甲、身系侍衛。應戴翎頂出門。定例宗室覺羅如不身系黃紅帶、被人毆打者。照毆打平人例辦理。宗室覺羅。尚以平人論。何況滿漢職官。不戴頂帽。即系平人。於貫甲、未戴翎頂。即口稱侍衛。旁人焉能憑信。刑部將龐太等照毆六品官律加等問擬。若所毆之官。身戴頂帽。又將何所區別。龐太、劉三、著俱照尋常爭鬥毆人成傷本律。笞責發落。無庸加等杖枷。常起、徐甲椿、李文光、失察家人車夫毆傷於貫甲。著交吏部、都察院、照例議處。溫啟鵬等十二員、是日雖同筵席。與鬥毆一事。均無干涉。著無庸議處。於貫甲、以現任侍衛、不戴翎頂。在街市行走。本應斥革。姑念被毆成傷。免其置議。  

○以內閣侍讀學士瑚松額、為太僕寺卿。  

○旌恤遇賊捐軀直隸長垣縣武生崔清彪、民人郅天才等、十四名、如例。  

○辛酉。諭軍機大臣等、賽沖阿等奏、據廓爾喀國王來稟、已與披楞講和、趕辦貢物、稟求示期進獻、情詞極為恭順等語。廓爾喀、與披楞、和議已成。彼此息爭。邊境寧謐。賽沖阿奏請俟披楞稟覆到日。即行回川。計此時披楞覆稟。應已到藏。該將軍查看無事。即回成都本任。至廓爾喀、備辦表貢。請示期進獻。該國系久經臣服之國。豈有因此一事。令添備一貢之理。即諭以該國與披楞連年構兵。今和議甫成。得以安輯。大皇帝體恤藩服。俾令休養安息。此時毋庸趕辦貢物。仍遵照一定貢期。於嘉慶二十二年差噶箕頭目。於年內到京。照例朝覲。以示懷柔。該將軍等接奉此上□日。即檄諭該國王祗遵可也。至披楞已與廓爾喀講和。將來稟覆。諒無異說。如稟詞極為恭順。著由四百里具奏。如尚有應行查辦之處。由五百里具奏。無庸再發六百里急遞。致駭聽聞也。將此諭令知之。  

○壬戌。中元節。上詣安佑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以山東按察使程國仁、為甘肅布政使。直隸天津兵備道張五緯、為山東按察使。  

○癸亥。諭內閣、御史羅家彥奏、補放首府遺缺知府、請飭各督撫遵上□日辦理、以杜鑽營一摺。各省首府缺出。令各該督撫揀員調補。其所遺之缺。應即以<⿱閒>放之員奏明補授。原不准一調再調。致啟為人擇缺之漸。至新授道府。由京員<⿱閒>放者。雖在部院歷練有年。於外省吏治。或未諳習。該督撫派令審辦案件。以試其才具之短長。係為察看人才慎重地方起見。此事何關敝□大竇。該御史所奏。飭令即赴新任之處。著無庸議。且日前該御史條奏<⿰口英>咭唎國入貢一事。亦屬取巧。朕因該貢使雖有失禮之愆。其國王萬里輸忱。奉表納贐。實為恭順。酌收其圖畫數件。並頒賞該國王珍玉數事。早經降上□日辦理。該御史於數日後。聞知信息。摺內將賞收圖畫等詞。摭拾具奏。作為己意。明系沽名。自為見長地步。近日各御史條奏率多私見。並非出於公論。甚屬可鄙。言官言事。首在慎密。切勿為人驅使。此等情敝□大。均在朕鑑察之中。慎勿巧為嘗試也。  

○甲子。上詣安佑宮行禮。  

○乙丑。上以秋獮木蘭。自圓明園啟鑾。命皇次子智親王旻寧皇三子綿愷、皇四子綿忻、於八月初旬赴熱河隨駕進哨。  

○命莊親王綿課、大學士曹振鏞、協辦大學士尚書章煦、尚書英和、留京辦事。  

○免蹕路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  

○免河南寧陵縣、水災歷年額賦漕糧。並展緩寧陵、睢、二州縣、舊欠丁耗加價銀。  

○是日。駐蹕南石槽行宮。  

○丙寅。賞密雲縣接駕兵丁、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密雲行宮。  

○丁卯。駐蹕要亭行宮。  

○戊辰。賞熱河接駕兵丁、及看守避暑山莊弁兵、一月錢糧。看守口內口外各行宮弁兵、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兩閒房行宮。  

○己巳。以故云南永寧土知府阿良輔子會元、襲職。  

○緩徵安徽宿、靈璧、懷遠、鳳陽、鳳台、五州縣、江蘇銅山、宿遷、邳、睢寧、豐、沛、蕭、碭山、八州縣、水災本年額賦。並給宿、靈璧、懷遠、沛、四州縣、災民一月口糧。  

○是日。駐蹕常山峪行宮。  

○庚午。駐蹕喀喇河屯行宮。  

○辛未。上至熱河。詣文廟瞻禮。關帝廟城隍廟拈香。  

○詣永佑寺行禮。  

○以詹事府少詹事汪守和、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旌表守正被戕山東臨清州民萬起志妻吳氏。  

○賞熱河綠營兵丁、一月錢糧。  

○是日。駐蹕避暑山莊。至八月辛卯皆如之。  

○壬申。諭內閣、章煦等奏、查覆給事中石承藻參奏吏部郎中溫啟鵬一摺。前據御史卿祖培參奏溫啟鵬、縱容家人、毆辱職官。當即降上□日將溫啟鵬解任。交刑部審訊。據刑部提集全案人證。審明具奏。溫啟鵬實屬無干。眾供確鑿。並非刑部稍有偏袒。乃定案之後。石承藻、隨即摭拾溫啟鵬他事。列之彈章。甚至將伊寓所築一假山亭子。俱指為款跡。其所參吏部從前違例將員外郎謝凝道題升郎中、豫為溫啟鵬補缺地步、及本年京察記名、違例呈請親老、仍留京職二款。特派章煦等秉公確查。現據查明覆奏。均無與例不合之處。是石承藻因卿祖培劾參溫啟鵬未伸其說。復為此奏。以羅織其罪。似此迭相攻擊。豈不漸類明季門戶黨援之習。此風斷不可長。該御史等因朕不加罪言官。故敢嘵嘵瀆奏。經此次訓飭之後。若有仍前嘗試者。定行治罪不貸。  

○癸酉。以詹事府少詹事和桂、為詹事。  

○甲戌。旌表守正被戕河南光州民郭明妻雷氏。  

○乙亥。上御如意洲。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食。並賞賚有差。  

○諭軍機大臣等、吳璥奏、查勘漕河工程即馳赴微山湖一帶籌辦一摺。本年微山湖水長至一丈八尺四寸。為近年所未有。該處系瀦蓄之水。可無衝決之患。然亦不可使之漫溢出岸。致沿湖地畝。或被淹浸。吳璥等當督率工員。相度情形。鑲護堤堰。一律穩固。節近秋分。湖水自亦日漸消退也。又李逢亨所奏拆修彭口閘座一摺。彭口閘年久損壞。准其拆修。其於閘背上面普律加高三層。並將南北兩岸雁翅、量為接長之處。亦俱照所請辦理。吳璥於籌辦微山湖事竣。即往豫省將南北兩岸堤工。遍加查看。現在南河工程平穩。不必前往江南。吳璥履勘豫省各工均各平寧。即回京供職可也。將此各諭令知之。  

○賞熱河及額魯特兵丁、一月錢糧。  

○是月。江蘇布政使陳桂生奏、<⿰口英>咭唎國使臣過境。防範謹嚴。不許逗遛停泊。得上□日。懷遠以德。不必懾以兵威。沿途曉行夜宿。豈可不容停泊。所奏過猶不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