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四十六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

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九月。丙申朔。上恭謁福陵。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臨宏毅公額亦都墓賜奠。  

○賞宏毅公額亦都後裔散秩大臣公那蘇巴圖、在乾清門行走。理藩院尚書和世泰、太子少保。大理寺少卿成寧、副都統銜。署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已革尚書福慶、以郎中用。  

○是日。駐蹕馬關橋御營。  

○丁酉。上恭詣福陵。行大饗禮。禮成。即恭謁昭陵。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臨武勛王揚古利墓賜奠。  

○諭內閣、綿恩等參奏、本日由馬關橋至瓦子峪、道路泥濘、請將富俊等、交行在兵部嚴加議處一摺。本日朕恭詣福陵。行大饗禮。並恭謁昭陵。典禮攸關。尤應豫備整肅。昨日午刻雨勢已止。今晨蹕路所經。濘潦載途。無寸步平整。轍跡縱橫。亦漫無管束。朕策馬前行。泥深幾於沒踝。道旁見有站道官兵。及迎鑾百姓。並無畚鍤修治。地方文武員弁。亦無一人料理。實屬怠玩。富俊等督率無方。咎無可辭。姑念富俊年老。辦理諸務。尚屬妥協。惟此一事疏忽。免其治罪。伊本年七十生辰。朕本擬賞御書扁額福字。並優加錫賚。現在扁額福字業已書就。仍行賞給。其餘概行裁徹。仍罰俸一年。以示薄懲。和福、著降一級。補授金州城守尉。多福、人本平庸。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務。地方州縣。皆其所屬。一無調度。不勝侍郎之任。著以六部郎中降補。瑞麟、現任奉天府府尹。地方是其專責。其咎視多福尤重。姑念伊甫經到任。格外從寬。伊前因五台差務賞戴花翎。著拔去花翎。仍罰俸二年。本日自馬關橋至瓦子峪道路。俱系承德縣承辦。知縣竇心傳、著即革職。其富俊參奏派往修墊道路顢頇從事之協領阿爾嵩阿、依克唐阿、佐領緒英、著各實降一級調用。  

○又諭、綿課等奏、查明科場條例先經刊刻錯誤、頒發後續行更正、分別定擬一摺。禮部頒行科場條例。恭載高宗純皇帝廟號。有刊刻錯誤字樣。於頒發後始行校出更正。非尋常錯誤可比。原校不慎之郎中孔昭䖍、著即革職。穆克登額、戴均元、寶興、多山、姚文田、著交吏部都察院嚴加議處。速行由報具奏。多山、著即回京候議。  

○調刑部右侍郎穆彰阿、為兵部右侍郎。以錦州副都統文孚、為刑部右侍郎。兼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兵部右侍郎明興阿、為盛京戶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事。通政使司通政使常起、為盛京工部侍郎。  

○以署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成寧、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調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富祥、為盛京副都統。以金州城守尉東明、為錦州副都統。  

○以戶部尚書景安、為滿洲繙譯鄉試正考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齊布森、為副考官。內閣侍讀學士布彥圖、為蒙古考官。  

○予三陵守衛官員加一級。並賞賚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江西樂平縣民程文炳妻朱氏。  

○是日。駐蹕瓦子峪御營。  

○戊戌。上恭詣昭陵。行大饗禮。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盛京。詣太廟尊藏冊寶前行禮。  

○御崇政殿。賜皇子親藩等宴。並賞賚有差。  

○遣官祭福陵之壽康太妃。昭陵之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並公主園寢。其親王、貝勒、及大臣等墓。以次遣官往奠。  

○遣官祭長白山遼陽太子河巨流河渾河北海松花江諸神。  

○遣官祭遼太祖陵。  

○御製再舉東巡展謁三陵大禮慶成記曰。盛京為大清肇基之始。嗣服瞻依。典至重也。三陵巍然在望。水源木本。紹統傳心。奠獻展禋。不可闕也。洪惟太祖高皇帝興京建業。遼瀋開疆。太宗文皇帝受璽承天。肇造區夏。景鑠熾昌。豐功俊德。備載於開國方略。自唐虞以來。未有若斯之盛者也。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撫綏中外。聖祖仁皇帝三謁珠邱。致敬盡禮。世宗憲皇帝在潛、奉命往謁祖陵。是以未舉是典。我皇考高宗純皇帝丙辰御極。癸亥展祀。敬誦聖制盛京賦。巍煥天文。聿昭美備。仰窺以祖宗之心為心居其要一言賅眾理。傳奕禩子子孫孫。欽承勿替。大清景運隆長。實繫於此也。甲戌再蒞。遂至吉林。望祀長白。鉅典彌隆。孝思益展矣。戊戌三詣留都。九月丁亥上諭、夫以朕之景仰前型。勤懇若是。必三至乃得曉然於心。凡我子子孫孫、紹登大統者。可不體朕志以為志。眷懷遼瀋舊疆。再三周曆。蘄於祖宗遺緒。身親而目睹哉。又諭雲、我後世子孫。誠能遵朕此㫖。處尊位而常緬前勞。覽當年原巘而興思。拜舊里松楸而感愴。自必凜然於天眷之何以久膺。憬然於先澤之何以善繼。知守成之難。兢兢業業。永保勿墜。則我大清累洽重熙之盛。洵可綿延於億萬斯年矣。非然者。或輕視故都。而憚於遠涉。或偶詣祖陵。視同延攬古蹟。而漠不動心。是則忘本而泯良。設有其人。即為國家之不幸。實不願我後嗣之若此也。子若孫可不恪奉朕訓而知儆懼乎。又諭雲、或我子孫。尚知遵朕此㫖。欲蒞陪京。而其時無識之臣工。妄以為人主當端處法宮。綜理庶政。不宜輕出關外。此即我朝之亂臣賊子。當律以悖命之罪。誅之毋赦。煌煌聖訓。敬守欽遵。曷敢少忽乎。癸卯八月。四巡盛京。自承德山莊。取道柳條邊。經由蒙古部落。特命子臣及二王隨扈。奠獻三陵。敬謹襄事。長寧寺、實勝寺、拜瞻衣冠弧矢。清寧宮神幔葛燈。子臣等跪聆天語。銘泐五中。乙卯九月三日。宣諭立子臣為皇太子。敬悉癸卯謁祖陵時。已將子臣之名默告列聖。子臣承此隆恩。實不忍少懈展謁三陵之寸衷。禮也。亦情也。爰於嘉慶乙丑秋。舉行謁陵大禮。悉遵舊章。作頌紀事。至今又十有二年矣。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以再舉東巡。以伸積慕。攜皇次子旻寧皇四子綿忻、同來瞻禮。庶幾仰副我皇考諄諄垂訓、以盛京為根本重地、後世不可不再三周曆之聖㫖。感天佑而欽祖功。承先猷而啟後嗣。予小子躬承授璽。親聆訓政。兢業守成。而致祭三陵。時巡舊國。為傳心之大經大法。言念及此。奚可不溯此典。實不敢廢此典。又何忍闕此典也。子若孫稍存偷安耽逸之心。竟闕此典。則為大不孝。非大清國之福。天祖必降災於其身。百官士庶。若妄言阻止。則為大不忠。非大清國之人。必應遵聖訓立置諸法。斷不可恕。況亂臣賊子。豈可容乎。蓋盛京為國家大本。三陵為發祥始基。躬親祀事。稍抒愨忱。誠要務也。彼昏愚無識、習惰偷安之徒。比擬游觀。又以勞民藉口。竟不知我朝舊制。巡狩之典。除道成梁。皆出官帑。令行禁止。絲毫不累百姓。屬車所經由之處。蠲租賜復。禁踏田禾。夾路就瞻。歡騰鼓舞。方遂其望幸之忱。全無困苦之態。此予屢隨鑾輅多年、耳濡目染、躬親閱歷者也。敬誦聖制南巡記雲。今歲甲辰。攜諸皇子以來。俾視予躬之如何無欲。扈蹕諸臣及僕役之如何守法。地方大吏之如何奉公。民人之如何瞻覲親近。有不如此未可言南巡。我皇考垂訓。盛京不可不去。南巡必宜遲。即不去亦可。禮典重輕。大相懸殊。豈可相提並論乎。景仰前猷。凜承庭訓。盡此誠敬之微忱。分別重輕之典故。此心日久自明矣。伏讀聖制盛京賦。融會浹洽於深衷。奚能述作於楮墨哉。恭依頌言。敬和元韻。稍抒寸誠。昭哉嗣服。毋忘先烈。期永保我大清萬年景命。遂予之深願。續成頌曰。戊寅秋仲。敬詣瀋陽。越十三載。再舉省方。深感帝佑。普錫豐穰。舊都建極。鞏固金墉。八門四塔。奧義蘊藏。殿閣正寢。製備九重。開創鴻業。奕葉繁昌。我考四巡。訓言疊沛。木本水源。心傳意會。盛典昭明。湛恩汪濊。夏凊冬溫。訓政是賴。莠淨良安。靖內綏外。郅治保邦。席豐履泰。尋繹恩綸。曷敢怠懈。天作皇清。開基拓土。五部政修。八旗勁旅。作邑設營。爰居爰處。䖍謁祖陵。聿瞻庭寧。宴賚群藩。幣頒耆老。賜復蠲租。溥及比戶。感荷考恩。迥超往古。才疏德薄。兢業承基。引長勿替。宵旰縈思。秋霜春露。悽愴瞻依。鳴鑾遵路。禾茂時和。修祀展禮。備蕆上儀。名王扈衛。及高句麗。心孚情洽。班聯久隨。執豕侑神。清寧閟寢。長白髮祥。式廓遼瀋。東壁霞繃。懸幔留枕。曉旭曈曨。雲霞淰淰。萬福之原。陳置祭品。敷訓渺躬。跪聆接衽。銘泐五中。聖謨䖍稟。永念率由。臨下有赫。衍慶凝祥。矞皇舄奕。基自天開。福由仁積。仔肩守成。御眾推赤。故國再巡。宮門重辟。敬紹考言。長欽祖德。聚我宗盟。畋田宅宅。崇政朝會。十亭布筵。禮蕆典備。六御和鸞。記以述志。載賡頌言。聖孝首諭。告我君臣。欽哉無怠。惕若藐躬。存誠永慕。心堅志惴。繩武受祜。統緒長綿。  

○諭內閣、前因京城宗室支派蕃衍。盛京風俗淳厚。物產豐饒。酌量移居。以養以教。前已按名給餉。計歲授租。築室畀產。俾安生業。茲朕再蒞陪都。體察邇年市值加增。恐食指稍多之戶。所得餉租。尚不敷養贍。著加恩將移駐盛京宗室月食餉銀三兩之戶。每年於盛京戶部內倉額徵粟米項下。每戶賞給二十二倉石。春秋兩季照數給領。俾生計益臻寬裕。用示朕布惠推恩至意。  

○予扈從王、公大臣官員、紀錄加級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懷寧縣民婦李氏。  

○是日。駐蹕盛京舊宮。至庚戌皆如之。  

○己亥。上御嘉蔭堂。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盛京吉林將軍等食。並賞賚有差。  

○諭內閣、朕此次巡幸盛京。諭令軍機大臣、將緣事發往盛京、吉林、黑龍江、三處之官犯。查明原犯案由具奏。茲據開單呈覽。朕詳加披閱。凱音布、因派查泰陵工程。率意欲上寶城查勘。並妄稱牆身臌裂。其心究為慎重起見。延福、侵用工程銀兩七次。免勾減等。發往盛京。曾在工程處出力。良禧、代匠役請分料錢。系屬辦公錯誤。吉綸、在步軍統領任內獲咎。僅予革職。其在山東巡撫任內廢弛。亦非止吉綸一人。高勛、雞姦典雇幼童。其所奸系先經犯奸之人。孟屺瞻、收養難民子女為婢妾。其時亦不止孟屺瞻一人。伊在軍營曾有微勞。富廣、因懷疑誣指莫氏因奸勒斃其夫。莫氏本系再醮之婦。王召南、與僱工人妻通姦。致本夫自斃其妻。核其情節。均尚非不可原宥。凱音布、延福、良禧、吉綸、高勛、孟屺瞻、富廣、王召南、俱著施恩釋回旗籍。其餘各官犯。情節較重。俱不准釋回。  

○又諭、朕此次巡幸盛京。諭令富俊將緣事發往盛京、吉林、黑龍江、三處之宗室覺羅等原犯案由。查明具奏。茲據富俊開單呈覽。朕詳加披閱。恩福、因醉後用盌片劃傷頭皮。訛賴鄰居姚元寶錢文。恆伯、在科布多參贊大臣任內。令屬員在蒙古地方挖煤。私借鋪戶銀兩。隆順、在倉監督任內。誤揭張景泗改廒挪米。敬徵、屏翰、充當族長。失察海康等習教從逆。桂芬、讀祝錯誤。慶傑、在熱河副都統任內。收受屬員饋送分金。繃武布、前在吉林。收受秀林幫繳官項等銀。核其情節。均尚非不可原宥。除敬徵、繃武布、慶傑、另行降㫖加恩外。恩福、恆伯、隆順、屏翰、桂芬、俱著加恩釋放回京。伊等家屬。並准其一併帶回。其餘各犯。情罪較重。俱不准釋回。明歲慶典。亦毋庸查辦。  

○又諭、朕昨閱富俊查奏發遣盛京等處宗室覺羅犯事案由。已降㫖施恩。將恩福等八人。分別釋放錄用矣。恩福、於乾隆三十二年。因醉後劃傷頭皮。訛賴鄰人錢文。當時宗人府王公等。即以恩福下賤不堪。奏請重責四十板。發往盛京充當苦差。五十餘年。未經釋回。可見彼時宗室。率皆安分自重。小有過愆。已干譴謫。近年來宗室等所犯罪辜。如扳折官廳槍架。不顧行檢等事。層見疊出。較之恩福案情。何啻倍蓰。若不嚴加教誡。必致風氣愈趨愈下。著傳諭管理宗人府王公等。務於平日盡心訓迪。俾宗室等父教其子。兄誡其弟。各知敦品勵行。爭自濯磨。罔干憲典。用副朕教誨成全至意。  

○賞扈從蒙古王、貝勒、貝子、銀有差。  

○免盛京戶部莊頭本年應交倉糧。  

○庚子。上詣天壇堂子行禮。  

○御崇政殿。皇子及扈從王、公、大臣官員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盛京文武官員、朝鮮國使臣等、行慶賀禮。  

○詣文廟瞻禮。  

○臨克勤郡王岳托墓賜奠。  

○予奉天、吉林、辦差官員各加一級。  

○賜朝鮮國王李玜、御製詩章。御書福字。並賞賚國王及陪臣如例。  

○命奉天、吉林、黑龍江等處。除十惡死罪不赦外。餘一應各罪。俱減等發落。軍流以下等罪、免。  

○辛丑。上御大政殿。賜皇子及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盛京文武官員、朝鮮國使臣等宴。並賞賚有差。  

○免奉天興京、承德、遼陽、牛莊、蓋州、熊岳、復州、金州、岫巖、鳳凰城、開原、錦州、寧遠、廣寧、義州等十五處旗地、本年應納米豆草束十分之五。並二十二年以前積欠。  

○免奉天內務府莊頭二十二年以前積欠。  

○壬寅。上詣地壇行禮。  

○臨直義公費英東墓賜奠。  

○賞直義公費英東後裔乾清門侍衛公盛貴散秩大臣。  

○癸卯上詣清寧宮祭神賜皇子、及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盛京吉林將軍等、食胙。  

○命奉天所屬各學歲考廣額一次。六名以上者。廣額三名。四五名者。廣額二名。二三名者。廣額一名。  

○免盛京官員借支俸餉銀四萬兩有奇。  

○甲辰。諭內閣朕再蒞盛京舉行謁陵大典。已周詣三陵。大禮慶成。至盛京後。升殿筵宴。以及清寧宮祀神還願。典禮具備。迴鑾之期。本定於初九日。因值陰雨。昨降㫖改於十一日。現在雨勢連綿未止。道途益形泥濘。若如期啟蹕。不特行營帳殿。恐致遲誤。且念扈從官兵。亦未免過於勞勩。十一日仍暫緩啟鑾。朕駐蹕盛京。俟天氣晴朗。沿途橋道修理完整。再行降㫖。定期迴鑾。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新安縣民馬添保女馬氏。  

○乙巳。賞扈從兵丁等一月錢糧。  

○丙午。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諭內閣、朕現已降㫖。於本月十六日自盛京啟鑾。著傳諭富俊、明興阿、瑞麟、將沿途正副橋道。督率文武官員。多集兵夫。趕緊修治。務令一律平坦。如途閒微有泥濘。朕亦不加深責。儻有深泥積淖。竟致阻滯難行。必將該將軍等、及承辦文武官員。一併從重治罪。並派松寧、色爾袞、於十五日帶領吉林官兵。沿途逐處巡查。所有前營行走之車輛。俱令於副道經行。不准碾壓御道。如御道見有轍跡。惟該二人是問。松寧等、於車駕至老邊大營後。即向次站如前管約。俟至廣寧之後。再照常隨扈。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高陽縣民唐來柱妻魏氏。  

○丁未。諭內閣、朕此次再舉東巡。祗謁三陵後。駐蹕盛京。百禮具備。昨因陰雨。暫緩迴鑾日期。尚有恭謁東陵典禮。朕心深為篤切。已降㫖於本月十六日自盛京啟鑾。斷不能再為展緩。沿途橋道。著富俊、明興阿、瑞麟、督率承辦各官。趕緊修治。此內正副橋座。河流深處。必須搭造堅固。其兩厓水淺處所。接搭余橋。量為收短。均無不可。經行道路。不特御道應修治平整。即副道亦須將深泥積淖之處。修墊平實。俾車輛馱載。不致陷沒。方能順行無阻。總責成該將軍等、嚴催妥辦。若至啟鑾之期。橋座未成。致有貽誤。自將軍以下、承辦文武大小官員。概行革職。仍令戴罪趕辦。如剋期竣事。再施恩開復。儻仍有玩延。即各從重治罪。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蕭縣民女蔣氏。  

○己酉。諭內閣、禮部刊刻科場條例。於恭載高宗純皇帝廟號。致有訛誤。非尋常疏忽可比。惟宗字訛作祖字。同為尊崇隆號。尚與字義舛謬者有閒。吏部等衙門議將穆克登額、寶興、多山、姚文田、各降四級調用。戴均元任內有革職留任之案。議以革任。尚可量予施恩。戴均元、前此辦理河工。及在京辦理部務。均屬盡心出力。著格外加恩。改為革職留任。穆克登額、歷任年久。辦事亦尚細心。姚文田、在內廷行走勤慎。且不能常川到署。俱著加恩改為降四級留任。多山、甫任侍郎。即不留心公事。人亦平庸。寶興、任禮部侍郎較久。且前在上書房授讀。全不盡心。其咎較重。本應照部議降調。姑念戴均元等業已施恩。該二人亦予從寬。多山、著降一級調用。寶興、著降二級調用。  

○諭軍機大臣等、從前皇考高宗純皇帝駐蹕避暑山莊。恭遇萬壽聖節。惟隨扈王公大臣等恭遞如意。並呈進貢品。其在京王公大臣等。從無差人至熱河齎進如意貢件之事。本年萬壽慶辰。朕駐蹕興隆寺。隨扈王公大臣官員。即於行宮行禮。著留京王大臣。傳諭儀親王、成親王、慶郡王永璘、及在京王公大臣等。概不許差人至行在呈遞如意貢品。其輪赴行在接駕謝恩之人。亦不准攜帶如意至彼呈遞。將此諭令知之。  

○賞降調盛京工部侍郎多山、頭等侍衛、為哈密辦事大臣。大理寺卿寶興、三等侍衛、為吐魯番領隊大臣。  

○庚戌。諭內閣、藍翎侍衛慶善。於本月初八日先行起程。朕前曾降㫖。遇朕巡幸。嚴禁扈從人等。先期起程。今慶善、膽敢先期起程。且聞朕啟鑾改期。仍不趕回。甚屬膽大。皆由該管章京、侍衛等。平日管轄不嚴所致。著將該管章京、侍衛等。交行在兵部議處。並派鄂倫、即刻起程。沿途詳詢。將慶善拏獲。傳㫖革職。解送行營。交軍機大臣、會同行在刑部。嚴審定擬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