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睿皇帝實錄/卷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七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

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

敕修  

嘉慶元年丙辰。秋。七月。甲辰朔。享太廟。遺鄭親王烏爾恭阿恭代行禮。  

○諭軍機大臣等、福寧現在紅岩堡駐劄彈壓。已令接署川督印務。即將新到土兵。傳旨各賞一月鹽菜口糧。並鼓勵將弁兵勇。會合觀成。諸神保。將旗鼓寨夾擊蕩平。再合兵向北。將長陽。巴東。一帶賊匪殲淨。並著傳諭觀成。英善。諸神保。林俊等、無論在省在營。一體不分畛域。幫同福寧照料。  

○和琳奏報、督率額勒登保等連克黃連坡、曬各坡等處。收復乾州。得旨嘉獎。賞和琳、三眼花翎。額勒登保、雙眼花翎。布政使張朝縉、道員成寧、陳大文、同知馮克、鞏海慶、花翎。員弁兵丁升賞有差。  

○除江蘇丹徒縣坍荒田九頃九十八畝額賦。  

○乙巳。賞熱河及額魯特兵丁一月錢糧。  

○丙午。上詣文廟瞻禮。關帝廟城隍廟拈香。  

○丁未。諭軍機大臣等、福寧在紅岩堡分兵五路。直撲旗鼓寨賊卡。拏獲賊首胡正中。該處賊勢已蹙。雖據獲犯供有賊匪甚多之語。不過虛張聲勢。搖惑我軍。惟當趁此兵威勝勢。直前進剿。不可稍停。與賊以暇。將此諭令知之。  

○以旗鼓寨擒賊功。副將慶溥、何元卿、以總兵官升用。兵丁升賞有差。  

○戊申。以湖南永順協副將慶溥、為廣東碣石鎮總兵官。  

○己酉。諭軍機大臣等、蘭第錫奏、豐汛六堡堤工漫溢一摺。該工段上兩道過水溝槽。業經防堵斷流。惟六堡及高家莊口門。經該河督等盤頭築壩進占。當率屬趕緊堵閉。至下游被淹處所。費離現已到工。著勘明被災情形。妥為撫恤。蘇凌陳駐劄潁州。並無應辦之事。著即回工。督辦一切。  

○又諭、蘭第錫奏六堡漫溢。閱圖內漫口處所。系屬東南。而漫水蓋系敷余回溜。轉向西北沖開大堤。看來大溜並未掣動。而奏摺及圖內俱未聲說。朕意何不於高家莊坐灣處所。向東開挖引河。引水東注。歸入正河。其西北圈堰。仍一面堵閉。使漫水不致淹及金鄉、魚臺、一帶。豈不較易為力。著交蘇凌阿、蘭第錫、將是否如此辦理之處。詳悉覆奏。  

○又諭、康基田河務較為熟練。即著前赴工所。所有諭旨及圖樣。亦交閱看。是否可行。即迅速覆奏。  

○以賊匪滋擾。辦理軍需。緩徵湖北、湖南、兩省本年漕糧。  

○庚戌。諭軍機大臣等、吉慶奏、洋匪悔罪投首一摺。此等盜犯。一時畏罪自投。未必真心改悔。其夥匪人數較多。既能率夥而來。豈不能糾約而去。雖所乘船隻。現已入官。亦豈不能搶奪別船。乘閒遠逸。當嚴飭地方官隨時查察。不可僅以取保了事。又魁倫等奏、閩洋土盜。惟林發枝一犯蹤跡無定。儻聞風投首。海洋即可綏靖等語。林發枝系有名盜首。必當實力捕獲。即使自行投出。當送京量加安插方妥。至向來並無艇匪之名。本年始據朱圭魁倫奏及。現由粵洋乘風入閩。尤當設法擒拏。搜捕淨盡。此後不得再有艇匪名目。總之洋盜劫掠財物。必須上岸銷贓。若於沿海口岸村莊。認真查詰。無難即時拏獲。將此各傳諭知之。  

○調江寧布政使陳奉茲、為安徽布政使。山東布政使孫曰秉、為江寧布政使。以山東按察使康基田、為布政使。調湖北按察使張長庚、為山東按察使。以湖北荊宜施道高杞、為按察使。  

○辛亥。諭軍機大臣等、前令和琳於乾州大局辦竣。即赴湖北。今乾州雖復。而永綏一帶。未降未剿苗寨尚多平隴賊巢。尚在拒守。須和琳在彼。將苗匪肅清。擒獲石柳鄧等、再將善後等事。交勒保接辦。和琳帶兵即赴湖北。方為妥善。將此各傳諭知之。  

○又諭、永保等攻克梓山賊寨。亦足稱快。但未將賊首拏獲。恐竄逸他處。又復潛行勾結。當乘勢追截。收首逆悉數拏獲。餘黨自望風而潰。至惠齡等連日打仗。占奪賊卡亦未能直搗賊巢。灌灣腦賊匪。屢經剿殺。不過苟延殘喘。惠齡尤當奮勉進攻。將賊首張正謨拏獲。就近前赴榔坪。再當陽攻圍日久今畢沅雖將東門攻破。而西南北三面。賊匪尚在拒守當陽縣城甚小。官兵既經入城。何以仍未能剿除。畢沅等務當倍加奮勉。立功自贖。將此各傳諭知之。  

○副都統銜署廣州將軍明亮奏、各處團聚鄉勇。本無紀律。且教匪輾轉傳授。鄉勇內難保無首鼠兩端之人即實系鄉民亦皆視殺戮為常。以槍箭為事事平後恐致別生事端。現飭該管官查明存記檔案先行收繳防賊兵器明示安撫。倍加約束。奏入。諭軍機大臣等、明亮所見固是。但現在剿賊。正資鄉勇之力。若稍露端倪。令其疑懼。所關非細。著永保等存之於心。妥為覺察。不可宣露。統俟大功全竣後。再行籌辦。  

○又奏報剿平孝感胡家寨賊匪。得旨嘉獎。賞明亮輕車都尉世職。總兵官德光。副將九十。巴圖魯名號。副將百祥。花翎。前鋒圖敏等、藍翎。余升賞有差。  

○大學士署四川總督三等男孫士毅卒。賜祭葬。命依公爵治喪。諡文靖。以其孫均、襲伯爵。  

○壬子。諭軍機大臣等、前經降旨。朱圭來京另候簡用。現在黃河漫溢。下游俱系山東所屬。玉德仍須駐劄東省。同伊江阿籌辦一切。未能即赴浙江。是吉慶亦未能交代赴粵。兩廣總督。仍應朱圭署理。俟吉慶到後。再行來京。將此各傳諭知之。  

○又諭、蘭第錫奏、籌辦漫工一摺。昨因該河督奏到圖樣。未能明晰。以為大溜尚未掣動。今據奏正河溜勢仍有四五分。是大溜已掣動五六分。自應於下游開挖引河。使壩基不致著重。前旨擬令於高家莊開挖引河。今該河督祇於右首築做挑水壩。而河水不能分洩。恐不易堵合。上次硃筆標出開挖引河之處。是否應如此辦理。若溜勢湍激。引河逼近口門。難於吸溜。或將壩基稍移向北。使其在引河之外籍勢堵合。更可得力。蘇凌阿諒已抵工。著會同妥酌。不必拘泥遵旨屯。現在漫水北注。自必歸入微山湖。湖水今年本大。勢必漫入運河。現蘭第錫已將藺家山壩下引河疏通。俾水由荊山橋串人宿遷諸湖。可冀不致穿運。前因康基田熟悉河務。令酌赴豐汛。今湖河諸務著重。竟當在東省與玉德妥辦疏消漫水。將此各傳諭知之。  

○癸丑。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旌表守正捐軀安微合肥縣民盛孜妻楊氏。河南南陽縣民楊恆法妻黃氏。  

○甲寅。諭軍機大臣等、明亮奏留兵分駐城鄉。又將江西武昌兵徹回省城。如各路不需調撥。即今江西兵先行回營。以省糜費。所辦皆是。至祖之望奏稱。民人內有邪教潛匿未盡改悔者。責成各義勇查明送官。所辦失於欲速。愚民被邪教煽惑。固不可不留心查察。但正在剿賊之時。地方即有一二誤習邪教未盡改悔之人。祇應不動聲色。密為防範。以期潛移默化。俟事定後妥辦。乃責成各義勇查明送官。則反側之徒。未免心生疑慮。且恐鄉勇等有挾嫌誣陷情事。豈不驅而從賊。著密諭祖之望。祇當存之於心。妥為查察。即屬吏幕友。亦不可洩漏為要。  

○丁巳。諭軍機大臣等、蘭第錫奏查漫水情形一摺。黃沁並漲。沖開遙堤。而里河運口。水漫堤頂。佘家莊地方刷寬二十餘丈。此時蘇凌阿自已抵工。務須速行堵筑前蘭第錫奏到圖內。溜勢系往西北。閱此次之圖。溜勢又系直往北趨。殊未明晰。再所繪挑水壩。順溜築做。恐不得力。應直向東南。插入河心。方可得力。並著該督等會商辦理。又據康基田奏、已馳往豐北汛。隨同籌辦堵築事宜。康基田既往豐汛。不可拘泥昨旨。又回東省。此為最要。將此各傳諭知之。  

○戊午。中元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后孝儀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諭軍機大臣等永保等於剿殺梓山賊匪後。自應乘勝擒拏賊首。乃祇將迤南青潭屯聚之賊分路攻擊。賊匪仍復竄往隨州鍾祥交界處所。殊不滿意。湖北剿撫事已專交永保調度。今所辦仍未得有把握現在姚之富屯聚鍾祥南泉畈地方。欲圖南竄而楊秀在彼。兵力較單。永保等務將該處賊匪殲除。即赴鍾祥。併力搜擒姚之富等勿再遲緩。又據奏請於湖南撥兵二三萬。分赴湖北。永保兵力不為不多。今賊匪各處竄聚不能四面兜擒。著和琳即於湖南苗疆各卡隘及後路防守兵內。酌徹二三萬。派委鎮將帶領。由水路順抵荊州。交永保調度。其糧運軍火等項。著汪新豫為備辦。將此各傳諭知之。  

○己未。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鎮平縣民侯德章妻牛氏。  

○庚申。諭軍機大臣等、蘭第錫奏、查漫口西南河溜轉灣處。有舊河形一道再挑深六七尺。即可引溜東趨。仍入正河。並繪圖呈覽。前因所繪黃河形勢徑直。並無坐灣。是以令於高家莊開挖引河。今閱此圖。則黃河南岸。原有河溜本身坐灣向北。並有舊河形一道。且比灘面低三四尺。自應於該處挑挖。引溜徑直東趨。以合正流。再閱此次圖內所繪引河。若依舊河形開挑。恐未能得勢。何不取直向南而東。展寬挑挖。俾河溜直注正河。豈不更為得力。著蘇凌阿等會同籌酌。亦不必拘泥遵旨也。  

○調湖南按察使尼堪巴圖魯、為貴州按察使。以湖南衡永郴桂道清安泰、為按察使。  

○辛酉。賞故阿奇木伯克公萬瑪第敏銀三百兩。治喪。  

○湖南苗匪逆首石三保伏法。  

○壬戌。諭內閣、朱圭奏拏獲海洋盜犯。審明分別辦理一摺。已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核議速奏矣。此案盜犯何玉理等、於乾隆五十八年。與莫觀復商同起意出洋行劫。嗣又各糾夥匪。疊劫多次。今復上岸行劫。擄捉事主。勒銀取贖。實為兇悍可惡。該犯等在海面肆劫。幾及四年。直至本年四月。始行拏獲。可見該省洋盜。並未斂戢。該督撫等平日所辦。竟屬有名無實。除朱圭另行降旨申飭外。所有五十八年以後。歷任該省督撫及朱圭。均著交部嚴加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當陽賊匪。前經攻破東門後。尚敢憑依龜背山。抵死抗拒。今畢沅等督率將弁。奮力進剿。肅清縣治。深為可嘉。至明亮此時究抵何處。未據奏報、如已赴惠齡一路。即不必於途次轉回鍾祥。若已赴鍾祥。即會同楊秀剿賊。至湖廣督篆。前令永保暫署。永保現帶兵剿捕。於地方事務。未能兼顧。著仍交畢沅接管。其湖北軍營調度事宜。著永保統率辦理。以專責成。  

○以克復當陽縣治。賞頭等侍衛舒亮、副都統銜。按察使高杞、總兵官阿克東阿、參將烏爾卿額、巴圖魯名號。按察使張長庚、知府常丹蔡、署總兵官黃瑞、副將蔡鼎馬為錦、參將什圖、防禦花沙布、守備羅大炳、六達色、花翎。知州魏耀等、藍翎。員弁兵勇升賞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安州漢軍女王氏。河南孟縣民陳學成妻張氏。  

○癸亥。諭軍機大臣等、前因江南黃河北岸漫溢。下游系山東所屬。玉德於該處情形較熟。令其仍駐東省籌辦。今思被水地方。豐、沛、二縣為重。昨據費淳奏、馳赴該處查勘。所有撫恤事宜。專交該撫妥辦。其東省金鄉、魚臺、等處被淹處所。此時伊江阿與玉德會商籌辦。一發漸已諳悉。現在洋盜尚未斂戢。玉德即馳赴浙江。接印任事。吉慶交代後。亦即速赴粵東。朱圭俟吉慶到任後。即來京供職。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旗鼓寨賊匪。經福寧等分帶兵勇。殲斃無遺。賊巢全行燒毀。所存祇有新紮小木城一座。勢已窮蹙。福寧等略休兵力。乘勝進剿。無難一鼓撲滅。即當移兵榔坪。擒拏賊首林之華。奮勉立功。至永保等一路。兵多將廣。龍門山一帶。不過奔逃潰竄之賊。有何難辦。乃迄今尚在帶兵追剿。且賊匪於初五日由龍門山逃往紅土山。而永保此次奏摺。系十一日拜發。尚未直趨紅土山進剿。保以如此遲緩。且紅土山系在何處。永保等現由何路進攻。並未聲敘明白。永保、恆瑞、慶成、俱著傳旨嚴行申飭。  

○以剿克旗鼓寨賊匪功。賞知府法克晉、巴圖魯名號。員弁兵丁升賞有差。  

○丙寅。諭內閣、佛住家人。私代商人夾帶玉器。是以將伊等解任質訊。今訊明佛住實不知情。著加恩將伊所襲世職。仍留本身。前往哈密。協同僧保住辦事。仍罰俸二年。以示懲戒。  

○免看守避暑山莊官兵坐扣未完乾隆六十年賞借俸糧。  

○丁卯。上侍太上皇帝御卷阿勝境。賜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食。至辛未皆如之。  

○諭軍機大臣等、蘭第錫等奏、宣洩漫水一摺。運河南岸。與黃河僅隔一堤。今將宿遷汛之十字河竹絡壩。桃源汛之顧家莊。兩處開放洩水。仍歸黃河下注。亦是一法。但將來上游合龍時。務須趕緊先行堵閉。又據奏、原定壩基。離引河頭較遠。今移上二百丈。所辦尚是。惟圖內所繪挑水壩。形勢徑直。恐未能挑溜東注。似應斜向東南筑做。較為得力。再現挑引河。河尾亦覺尚窄。應酌量展寬。庶可引溜暢注。此時蘇凌阿。康基田。早已抵工。務須會同商辦。斟酌盡善。亦不必拘泥遷就。將此各諭令知之。  

○戊辰。以紅土山剿賊功。加永保、太子太保。慶成、太子少保。總兵官富成、以提督升用。賞知府胡齊侖、總兵官徐昭德、副將凝德、參將長安保、游擊全亮、都司郭起麟、花翎。前鋒佛爾卿額等、藍翎。弁兵升賞有差。  

○戶部議准、廣西巡撫成林疏報、賓、天保、奉議。三州縣。開墾水旱田五頃四十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免湖北孝感、宣恩、二縣。本年額賦。緩徵漢川、黃陂、雲夢、應山、四縣。新舊額賦。  

○己巳。和琳奏、將鴉溪、大坡壟等處苗村苗寨。逐加搜捕。所有歸降之苗。及乾州民逃避河溪者。妥為經理。現擬解散余匪。密籌徹兵。並設法進取平隴。又豫籌善後六條。一、清厘苗疆田畝以杜爭競。一、歸併苗疆營汛以聯聲勢。一。更定百戶寨長名目。一。分別修理城垣。一、收繳苗疆鳥槍兵器。一、安頓被難民人。上命軍機大臣核議。又諭、和琳奏搜剿賊匪。撫集民苗。所辦俱好。惟收繳鳥槍一條。尚須斟酌。苗民向以打牲為業。恐未必能收繳淨盡。此事仍交和琳酌籌辦理。務臻妥善。至密籌徹兵。此時不可欲速。苗疆甫定。三廳要隘處。尚須兵力駐守。惟當將湖北雲南兵。及患病疲乏者。先量為減徹。其有用之兵。不妨多留數萬。俟大局完竣。再議全徹。總使有徹兵之名。無徹兵之實。方為妥善。尋軍機大臣等議覆。均應如所請。從之。  

○以征湖南苗匪出力。賞侍衛阿那保、墨爾歡保、都司陳天雲、巴圖魯名號。游擊八十四、宋浩修、千總唐玉龍、花翎。千總周國平等、藍翎。  

○辛未。以故云南景東廳屬土知府陶士雲子應昌、襲職。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興化縣民王裔貴妻王氏。守正被戕貴州大定府民女吳氏。  

○壬申。諭軍機大臣等、哈當阿等奏、備弁兵丁。在洋遇盜被害一摺。此案業經咨會該督魁倫。自應將盜犯速行擒獲。何以洋盜如此肆劫。戕害官兵至四十七員名之多。迄今未據該督將如何搜捕曾否就獲之處具奏、看來魁倫自實授總督後。志得意滿。不能承受朕恩。又據哈當阿等奏、盜匪言語。俱是粵省口音。所穿衣服。亦有外夷式樣等語。豈以外夷盜匪。即任其在洋圍劫耶。閩粵洋盜甚熾。而此次盜犯俱系粵省口音。可見廣東尤為盜匪出沒之地。吉慶著馳驛速赴廣東。將艇匪起自何時。粵省督撫及地方文武如何疏縱。嚴行詳查。秉公參奏、不可稍存諱飾。  

○賑江南豐、沛、碭山、銅山、四縣山東單縣被水災民。並蠲緩新舊額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