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睿皇帝實錄/卷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九十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六年。辛酉。十一月。甲戌朔。貴州安化縣屬土主簿楊泰運因病告替。以其子燦、襲職。以故云南景東廳屬保甸土知事姜之岐弟之嶸、襲職。  

○命加賞五城十廠賑米。並給棲流所收養窮民棉衣。  

○乙亥。上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馬步射。  

○諭內閣、御史鄭敏行奏、請定觸犯父母發遣人犯、不准援赦之例一摺。此等遣犯。向例皆不准援赦。嗣於乾隆六十年查辦發遣人犯。欽奉皇考高宗純皇帝特旨、如查詢伊祖父母父母願令其回籍者。即准釋回。敬繹聖意。子孫違犯教令。其祖父母父母送官發遣。或系出於一時氣忿。及至子孫遠戍後。未必不心存繫念。是以皇考特諭、有仍願子孫回家者。准其援赦。系曲體天下為祖父母父母者之心。並非於曾犯忤逆之人。稍有寬宥。自當永遠遵行。乃該御史摺內稱、彼時皇考因次年即值歸政之期。法外施仁。尤屬措詞失體。我皇考矜慎庶獄。六十年如一日。此事特溥如天之仁。推而至於庶民愛子之至情。與歸政何涉。該御史輒冒昧摭陳乎。至該御史既知以孝治天下。豈有皇考欽定例條、輕言更易之理。所有觸犯父母發遣人犯。如遇恩赦。傳詢各犯祖父母父母、有願伊子孫回家者。仍欽遵皇考諭旨、准其釋回。以符孝治天下之義。儻赦回後再有忤逆情事。一經呈告。即當加倍治罪。至前定父母已故准令釋回條例。彼時軍機大臣等所議。原未允協。忤逆發遣之人。若謂伊父母已故。不致再為忤逆情事。即准釋回。殊非情理。況該犯等於親在時既敢於違犯失其歡心。又安望其有依戀墟墓之誠耶。此一條著即刪去。仍遵例不赦。  

○丙子。上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技勇。  

○御乾清宮。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  

○諭軍機大臣等、吳熊光奏、拏獲隨州糾搶首夥棍徒、並查明起釁情形一摺。覽奏俱悉。此次棍徒滋擾。吳熊光得信後。行至襄陽。知該匪等業已解散。不再赴隨州。並出諭安撫居民。以現在緝拏流棍。並非查辦邪教。使素常習教之徒。不致各懷疑懼。所辦皆是。與朕前旨相合。首犯張坤、及夥犯高大倫等二十四犯。吳熊光審訊明確。其中有應行凌遲斬決之犯。即一面奏聞。一面辦理。其有罪不至立決者。按律分別定擬具奏該處棍匪。業已聚集有年。並非一時糾合皆由地方官任意縱弛、不行查拏所致。其本任及歷任知州、於地方積久棍徒。未能稟明查辦。貽害閭閻。其咎甚重。著吳熊光查明該地方流棍起於何年月日。將歷任上司、及該州等、據實參奏。不可稍有瞻徇。吳熊光辦理此案完結。仍即馳往軍營。將搜捕余匪、及善後事宜。妥為經理。以副委任。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玉德奏稱、李長庚心氣粗浮、於提調官兵、統轄全省水師之任、未能負荷等語。朕因檢查李長庚前任水師總兵時歷年考語。書麟任內。即詳敘該員捕盜出力。並稱該處洋匪。有寧遇一千兵莫遇李長庚之謠。嗣經朕細詢該省來京人員。僉稱果有其事。而玉德兩次考語。均稱其勇干有為。調度有方。為水師出色之員。本日玉德摺、又稱其未能勝任。與該督兩次密陳考語。顯系自相矛盾。即或李長庚近來性情改變。該督知之既真。何不早行參劾。迨朕擢任提督之後。方為此奏。豈有甫經擢用、因玉德一言、即將李長庚徹回之理。玉德著傳旨申飭。嗣後該督於所屬文武。務宜秉公確核。詳慎密陳。不得以一時愛憎。任意軒輊。  

○調福建水師提督李長庚、為浙江提督。浙江提督蒼保、為福建水師提督。  

○以候補總兵官德克精額、為福建汀州鎮總兵官。  

○丁丑。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審情實罪犯。停決官犯四人。斬犯三人。絞犯五人。餘八人予勾。  

○諭內閣、長麟奏、土司韓輝宗承襲世職。請酌量加恩、稍增威重等語。土司韓輝宗之父韓昱、本系千戶。例用五品頂帶。因乾隆四十六四十九等年。隨同征剿逆回。著有勞績。蒙皇考高宗純皇帝特加恩賞給三品頂帶花翎。今韓輝宗照例承襲。非如伊父屢經立功可比。但念韓輝宗於嘉慶四年。亦曾帶撒拉爾回兵跟同打仗。現在承襲土司。著加恩賞給。四品頂帶。以資彈壓。俟再有出力。另加恩賞。。  

○又諭、前據長麟節次奏陳患病情形。屢經降旨、令其安心調理。近聞該督病體尚未就痊。勉力辦公。且因老母在京。於病中時深繫念。前召見伊兄長琇、並稱伊母年逾八旬、亦時常思念長麟等語。長麟久病未痊。伊因陝省正在辦理善後事宜。不敢遽行奏請解任。但母老子病。兩地心懸。殊堪憐憫。長麟著加恩令其來京。另候<⿱閒>用。所有陝甘總督員缺。著惠齡補授。惠齡接奉此旨後。即將巡撫印篆。暫交藩司吳俊護理。速即來京請訓。再赴新任。長麟俟惠齡到任交卸後。再起程來京。其山東巡撫員缺。著和寧調補。並著即赴東省接印任事。所有安徽巡撫員缺。著李殿圖補授。  

○以輔國將軍綿偲、為鎮國公。  

○以甘肅按察使姜開陽、為福建布政使。甘肅蘭州道蔡廷衡、為按察使。  

○戊寅。上御太和殿傳臚。賜中式武舉一甲姚大寧、滿德坤、李廷揚三人武進士及第。二甲龔調元等六人武進士出身。三甲王杞薰等四十五人同武進士出身。  

○諭內閣、吉慶等奏、拏獲海康縣糾眾結盟首夥各犯、審明定擬一摺。已交刑部核擬具奏矣。此案林添申糾約多人。結盟歃血。意圖搶掠。系因福建同安縣陳姓人、在海康地方相遇。談及結拜天地會。多方煽惑。始起意糾夥結盟。是陳姓實為案內罪魁。現尚在逃。必當嚴拏懲辦。著吉慶等移咨閩浙總督、將籍隸同安縣之陳姓、飭屬上緊訪拏務獲。按律辦理。毋任漏網。其縛送會匪多名之貢生歐賢星、監生游世傑、均屬出力。著加恩賞給舉人。准其一體會試。以示獎勵。至該府縣等、於地方聚夥結會之事。未能豫為嚴禁。本有失察之咎。但旋經訪出。密拏就獲。其功過尚足相抵。所有該府縣應得處分。俱著加恩寬免。  

○以故貴州餘慶縣正九品土官楊報廷子嘉宗、襲職。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泌陽縣民謝大生妻張氏。  

○己卯。命侍郎高杞、莫瞻菉、疏浚通惠河。  

○再補給五城領賑貧民棉衣。  

○庚辰。諭內閣、前因各省奏到年老諸生單內。其所開諸生年歲。及有無入學年分。均未畫一。特降旨交大學士禮部會議辦理。昨據大學士禮部會議具奏。已照議准行。本日全保奏到湖北省年老諸生摺內。恭錄乾隆五十九年原奉諭旨一道。因孫士毅所奏年老諸生。將例監生、及入學年分較近、並精力衰邁不能進京者。概行刪去。曾傳知各督撫遵行。現在各督撫奏到年老諸生摺內。並未一體恭錄。昨大學士禮部會議時。亦疏漏未敘。其議定章程。與前奉諭旨。尚未盡合。自應再行妥議。令各省畫一辦理。著仍交原議之大學士、禮部、詳悉妥議具奏。尋議各省例監。其捐監在十科以前。曾經應試者。即照例奏請賞給。至近年入學諸生。祇須查明實在年歲。不必拘定入學年分。仍請照例賞給嗣後各省辦理年老諸生。如果三場完竣。即一體奏請施恩。其進京與否。悉聽其便從之。  

○諭軍機大臣等、吳熊光全保議覆、孫玉庭奏請將動缺倉谷、仍循舊例向本地富戶採買一摺。前此劉權之奏請飭禁本地採買。原恐地方官有短價勒掯等敝□大。是以飭令在鄰近省分採買。今吳熊光等公同籌議、以遠赴鄰封採買。不特正價懸殊。即腳價亦屬不敷。仍請在本地買補。並因此次動缺谷數過多。請分三年勻買。連腳價按六錢五分一石。發交有谷大戶採辦等語。自系實在情形即著照所請辦理。但此事總以察吏為本地方官如果廉潔自持。嚴察胥吏。按價給發。並無絲毫敝□大竇。小民具有天良。無不樂從。即在本地採買。亦何致累及百姓。若稽察稍有未周。不肖官吏、難保不從中舞敝□大。即摺內稱、派委教職等官、駐倉監收、平斛響攩、不許浮取顆粒之語。皆不過紙上空談。於閭閻仍不免擾累。所謂有治人無治法也。該督撫等、惟當實心察吏。嚴絕敝□大端。儻州縣等仍有多買短髮、浮收勒索情事。即當嚴參治罪。如稍有徇隱。別經發覺。惟該督撫等是問。將此諭令知之。  

○辛巳。諭軍機大臣等、陳大文奏、故城縣刁家門漫口堵築合龍一摺。刁家門漫口。現經該督飭令地方官戧堵合龍。並將新堤加高培厚。自臻穩固。但朕近聞景州大道積水。雖由刁家門漫口所致。亦因山東臨清之屈家渡、孟家口、一帶漫水下注。泛濫為患。是景州上游下游。皆應一律疏消。現在和寧前赴山東新任。著順道親往查勘。如有應須辦理之處。即飭屬設法趕辦。其景州大道積水。仍著陳大文飭令該州等上緊疏浚。將道路妥為修墊。以便文報行旅。將此諭令知之。  

○以大學士王傑、慶桂、劉墉、董誥、為會典館總裁官。吏部尚書劉權之、戶部尚書朱圭、禮部尚書紀昀、兵部尚書豐紳濟倫、刑部尚書祿康、工部尚書彭元瑞、為副總裁官。  

○旌表守正被戕廣西柳城縣民韋潮和妻韋氏。  

○壬午。諭內閣、國家設立科目。文武原應並重。但文闈條例綦嚴。防敝□大頗為周密。及中式後。將本生朱墨卷解部。復欽派大臣磨勘。其中有文理疵謬者。分別次數停科。至武生應試。考官均系面定去取。並非暗中摸索。較之文場易於滋敝□大。向來各省武鄉試。本未定有磨勘之例。昨披閱山東省進呈武鄉試題名錄於中式武生名下。將馬步箭所中枝數。弓刀石斤兩。分晰註明。辦理尚屬周詳。其山西省所進題名錄。並未一律開注。可見各省未能畫一辦理。嗣後各省鄉試題名錄內。俱著將中式武生馬步箭弓刀石技藝。逐一分注。俟各省題名錄進呈後。隨時發交兵部陸續核對。其中有未經合式、濫行取中者。著兵部查照文闈之例。酌定章程。將本生量予停科。考試官分別議處。自下科為始。通行遵照。若各省因有此旨。而於題名錄內浮開具報。別經發覺。必當治以捏飾之罪。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刑部議覆、四川省具題崇寧縣民黃萬熉、盜開伊母屍棺、剝取衣服、並毀棄死屍、擬斬立決一本、閱其情節。實屬窮凶極惡。黃萬熉於伊母羅氏生前。不能侍奉。致令伊母依靠次子黃萬烜居住。及至黃羅氏歿後。黃萬熉忍於開棺剝取屍衣。致將伊母右手月□曲月□秋擰落。又挾嫌誣害王文彩、將伊母屍手丟棄王文彩田內。希冀拖累洩忿。忍心害理。殘惡已極。該督撫等比照奴婢僱工毀棄撇撒家長死屍、不分首從皆斬立決例、擬斬立決。實為紕繆錯誤。人子之於父母。其恩誼迥非奴婢僱工之於家長可比。設該犯於伊母生前毀折肢體。應得何罪。豈有如此極惡逆犯、僅予斬決之理。黃萬熉、著即凌遲處死。並著刑部載入律例。總督勒保、現在軍營帶兵。於此案未能改正。尚屬可寬。臬司董教增、刑名是其專責率行定擬具詳。刑部堂官亦即照覆。未經駁改。均屬疏忽。俱著傳旨申飭。  

○以四川陝西辦理剿撫出力。賞道員劉清、同知徐廷鈺花翎。知州陳祁等、升賞有差。  

○戶部議准、雲南巡撫伊桑阿疏報、昆明、昆陽、富民、羅平、武定、陸涼、六州縣、並邱北縣丞所屬、開墾民田二頃四十六畝。夷田一十八段。照例升科從之。  

○免陝西商、隴、二州、節年商稅缺額銀。  

○賑陝西高陵、耀、咸陽、興平、醴泉、乾、武功、七州縣、被旱災民。並緩徵本年額賦。  

○癸未。諭軍機大臣等、熊枚奏、查勘武清、香河、寶坻、三縣賑務情形一摺。覽奏俱悉。武清縣朱傑、前此辦理撫恤急賑。既深得民心。而於現在放賑章程。亦井井有條。是該縣系實心任事之員。自當加以獎勵。著交陳大文存記。俟賑務完竣。果能始終如一。即據實保奏。候朕酌量加恩。至寶坻縣賑務。經熊枚派令隨帶司員。查出該縣圈子莊鄉保劉大用、有混冒領賑情事。現交同知方其畇等嚴行審辦。該縣王鎧本有疏漏。以致不應領賑之人。朦混冒領。其辦理無能。已可概見。熊枚現派同知方其畇、知縣朱傑、幫同經理。所辦甚是。務當飭令該同知等認真詳查。按名散給。勿再遺漏冒濫。至寶坻縣圈子莊既查有鄉保劉大用冒賑之事。該縣村莊。不止此數。恐他處鄉保。不免此敝□大。熊枚務當一律嚴查。隨時懲辦。再寶坻縣例不給賑民戶。及業經領賑貧民。於熊枚入境時。紛紛求賑。經熊枚親自覆查。其丁壯男民。均各躲匿。聳令婦女等雜沓擁擠。求賞賑票。是該處百姓。不知感戴朝廷賑濟之恩。轉思挾詐逞刁。希圖冒領。此風亦不可長。並著陳大文明白出示、飭屬嚴行禁止為要將此傳諭知之。  

○予故鑲藍旗蒙古都統阿蘭保、祭葬如例。諡壯勇。  

○甲申。上御乾清門聽政。  

○遣官祭先醫之神。  

○飭內外大臣實心勤職。諭內閣、人君董正治官。躬親庶政。非勤無以率作興事。整飭紀綱。虞書所言一日二日萬幾者。非必一二日之閒。果有萬事。誠以幾動於微。若不隨機立應。則一二日之曠廢。即萬事所由叢脞是以我皇考臨御六十年。敬天法祖愛民。皆以勤政為本。凡殿廷多以勤政顏額。即離宮別館。辦事之所。亦無不懸庋兩字。以昭心法朕纘承統緒。夙夜勿遑。以皇考之心為心。以皇考之政為政。實不敢稍自暇逸。至於臣工膺股肱心膂之任。尤當各揚厥職。靖共匪懈。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君克勤則百度惟貞。臣克勤則庶司無缺。為君難。為臣不易。然人君獨理於上。其任鉅。人臣宣力於下。其職分。今日之六部。即本諸周官分設六卿之意。兵刑錢穀各有專司。且一部之中。又皆設有庶官。共襄其事。遇有公務。更無難隨時商辦。況近來各官。部院大臣中。並無以一人而兼數任者。尤不應於特交事件。任意耽延。乃前此交內務府議處膳房該管大臣章京等。系十月初一日之事。至十一月初十日始據議奏。竟遲至四十日。延緩已極。向來交議事件。如果應詳查例案、悉心定議者。朕從不加之催促。不但尋常事件。期限較寬。即刑部速議。亦必予限五日。或恐為期過迫。不能詳盡。今內務府所議。不過罰俸處分。無須詳稽例案。數語可了。其奏摺不滿百字。何至遲逾若此。由此類推。其因循貽誤之敝□大。伊於胡底。近來各部院衙門。亦均不能免。堂廉至近。見聞親切。各衙門辦事尚爾怠弛。則督撫等分駐各省。更易疏懈。或於應辦事件。藉口行查。經年累月。尚未完結。其廢弛積習。尤為牢不可破。嗣後內外各衙門。務當仰體朕夕惕朝乾、勤求治理至意振作精神。共相勵翼。俾吏治蒸蒸日上毋得狃於晏安。致干咎戾。再近日諸臣中。偶經朕頻頻召對。即以為眷注優隆。心存高興在朕前議論風生。或閱時未經召見。在朕並非有心。而伊等輒妄生疑懼。以為前此奏對時未能稱旨。遂爾一味緘默。即經朕面詢。亦吶吶不出諸口。即如明安前任侍郎時。朕見其人尚謹飭。加恩用為步軍統領。伊即意存自滿。每遇召對一次。陳奏不下十餘事。又欲希圖獨對。誇耀於人。經朕嚴行訓飭。從此於本分應辦之事。亦不敢具奏。是全不知以公事為重。惟以揣度迎合為能。豈大臣居心之道。殊不思恩眷之隆替。全不系乎召對之疎密。如軍機大臣。每日皆有事召對。並有一日而召見數次者。豈遇有獲咎之處。亦不加譴責乎若外省大吏。皆數年陛見一次。並有未曾來京見面者。其居官賢否。朕無不稔知。如果政績卓著。實心任事。朕何嘗不頻加擢用乎。大臣公忠體國。總當一意對君。盡心公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但毀譽榮辱。早應置之度外。果有裨國是。即身家禍福。亦所不計。方為純臣事君之道。況此等實心為國之臣。朕方獎擢之不暇。亦豈有因公獲罪、累及身家之理。乃近日風氣。見有一人不避嫌怨。獨秉公論者。眾人不以為持正。而轉相非笑。致沮其忠讜之氣。若人人容默自全。必致漸成朦蔽。雖堯舜在上。欲明目達聰。亦不可得。況朕德薄識淺。再加之以諸臣不實心任事。一味模稜觀望。實深凜畏。本日召見軍機及各部大臣。面加訓諭。其各交相儆勉。無怠無荒。共襄郅治。朕實有厚望焉。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又諭、步軍統領衙門覆奏、大興縣屬馬道村等處民人、進城求賑。當經咨查順天府府尹衙門。旋據查覆、均系勘不成災、例不應賑之區。該府尹業經出示曉諭。是以未經具奏。自請交部議處一摺。此事昨據汪承霈等、奏請發銀一萬五千兩。賞給勘不成災各村莊求賑民人。朕即以該村民等既向步軍統領衙門呈懇。何以明安等不行奏及。當即傳旨詢問。茲據覆奏、接准順天府咨覆、馬道等村本非應賑之人。業經順天府詳悉曉示。並經步軍統領衙門派委弁役。護送出城。均各安靜。是各該村民等、已共知例不應賑。各無異說。步軍統領衙門未經具奏。尚無不合。其所請交部議處之處。著加恩寬免。至該府尹等、既稱各村莊系勘不成災。何又為之例外求賞。地方官查辦災賑。原應於未賑之先。將被災分數。詳悉查勘。分別造冊。迨查清戶口之後。其成災之區。例得蠲賑兼施。而勘不成災地方。向祇有蠲無賑。章程本屬一定。若遽將不應給賑之人。例外加賞。則近京地方。未經給賑者尚多。即大興所屬。勘不成災者。共有一百八村。縱再發帑銀數十萬兩。亦不足以遍給。誠所謂惠而不知為政。焉得人人而濟之。儻各省紛紛效尤。又將如何辦理。朕非於賑貸稍有靳惜。但國家惠下之舉。自有等差。若於例外曲為施恩。則例得邀恩者。轉不免心生觖望。汪承霈等所請。實太不知事體矣。原摺著發還。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琅玕等奏、審訊伊桑阿驕縱勒索、及剿辦苗匪、並未親赴石峴軍營、捏飾具奏、各款屬實、定擬斬候一摺。所稱伊桑阿在貴州巡撫任內。斥辱屬員。騷擾驛站。修造署房。不發價值。以扣繳養廉為名。令各府幫貼銀兩。及縱容家人等逞威作勢。索取屬員門包各款。此猶罪之小者。而其最重之罪。則系辦理石峴苗匪時並未親赴軍營。竟敢誑詞入告。有心欺罔。亦已據伊桑阿供認不諱。若伊桑阿止於性情乖張。貪黷營私。雖罪亦難寬。尚屬事所常有。至其誑報邀功一事。前據伊桑阿摺稱、常明攻克石峴時。伊親從銅仁趕到前敵。傳諭各將弁四面兜圍。並稱親見山梁上有執旗指揮苗目。伊即傳令帶兵各員。向執旗之人指定放槍。立時殲斃等語。真似身在行聞。歷歷如繪。彼時據所奏情形。自應加之恩獎。是以降旨交部議敘。朕豈肯豫料伊桑阿全系誑詞。先存逆詐億不信之見。況朕辦理外省庶務。惟憑各督撫奏章。隨宜指示。若於督撫陳奏到時。即疑其不實。豈朕推誠待下之理。是朕實不忍以不肖之心待人。何伊桑阿竟敢以毫無影響之事。公然欺朕乎。軍營虛誑報功。最為惡習。然或本系親身督戰。得有勝仗。因而虛報首功。裝點情節。已屬相沿錮敝□大。為朕所深惡。數年來力加整頓。各路軍營奏報。即難保其無一字粉飾。諒未有敢於將無作有憑空捏造者。伊桑阿在京時。豈不知朕於軍情務期核實。輒以身嘗試乎。若各督撫相率效尤。以誑奏為得計。是朕宵旰勤求庶務。所謂事事認真者。全系枉費心力。將何以用人行政耶。且伊桑阿初放貴州巡撫時。曾面奏請將養廉扣繳賠項。並稱受恩深重。即全數扣繳。到任後亦不敢因辦公不敷。營私敗檢。情詞真切。幾於指天誓日。惟祈俯允所請。彼時朕即念及若將伊養廉全數扣繳。恐辦公不敷。是以祇准扣繳一半。伊桑阿當即叩頭感謝。並稱得以保全其廉。乃一經到任。即向首府程煜等、告以用度不足。勒索幫助。是其挾詐面欺。亦非僅貪污婪索可比。朕前於伊桑阿陛辭出京時。諄諄訓誨。但恐其任性妄為。復萌故態。初不料其有操守不端之事。寧復料其膽大欺上。一至於此。此而不嚴加懲辦。何以飭綱紀而正人心。伊桑阿之罪。論其貪污婪索。較富綱為輕。論其罔上欺君。比魁倫更重。自應按律擬斬。請旨即行正法。琅玕等特因朕年來辦理庶獄。有不准從重之旨。是以照例問擬斬候。即發交部議。亦必照覆。但其情罪重大。若特行降旨予以立決。轉似較常例如重。現據琅玕奏稱伊桑阿染患瘡毒。尚未痊癒。若久禁囹圄。或因病自斃。幸逃顯戮。實屬不成事體。且伊桑阿所犯情罪俱已一一供吐。更不值俟解京審訊後。始行正法。伊桑阿、著改為絞立決。派乾清門侍衛孟住、刑部侍郎瑚圖靈阿、馳驛迎赴前途。於伊桑阿解到地方。不拘何處旅寓。即帶同地方大員、及原解官員。將伊桑阿立即處絞。以為甘心欺君、不顧性命者戒。其餘琅玕等摺內所擬長隨盧慶等罪名。著交刑部核擬具奏。並將辦理緣由。宣示中外。至現在各路軍營。經朕節加訓飭。自不應稍有虛捏。但此時功屆垂成。恐伊等欲圖迅速蕆功。稍存草率不免又萌粉飾之念。儻所奏情形。稍有不實關係重大。並著傳諭各路帶兵大員、於奏報軍情。務期確實。當以伊桑阿為前車之鑑。  

○又諭、朝陽門系屬通衢大路。此次即因城外放米擁擠。何至擠斃十餘命之多。且已斃男婦。止認識馬甲常洪一人。此外系屬何人。及究竟因何擠斃之處。皆應查訊明確。所有是日該班之章京等。著解任。並管門兵丁。一併交刑部嚴審具奏。至步軍統領衙門。京城內外一切稽查事宜。是其專責。此次朝陽門口。於扃鑰時。竟有多人擁擠、致斃多命之事。該提督等、並未即時親往彈壓。直至三更。始據該營將備稟報。前往查看。殊屬不合。俟此案查審得實。再候諭旨。嗣後五倉及通倉放米之期。應如何酌定章程。不致城門擁擠之處。並著步軍統領衙門妥議具奏。  

○諭軍機大臣等、琅玕等奏、會審伊桑阿貪縱欺罔各款、定擬斬候一摺。已明降諭旨。將伊桑阿即行絞決。並宣諭中外矣。琅玕身為總督。於伊桑阿在巡撫任內、驕縱勒索各款。業已得其確據。即應早為參奏。乃琅玕並不明列彈章。惟向同僚初彭齡告語。其瞻徇之咎。實屬難辭。即伊桑阿誑報邀功之處。亦難諉為不知。朕因琅玕在石峴地方。搜捕苗匪。尚為迅速。是以前此僅將伊降為二品頂帶。拔去花翎。以示薄懲。嗣後該督辦理一切事務。惟當一秉至公。以伊桑阿之欺飾為戒。再貴陽府知府程煜、於伊桑阿勒派幫助一案。業經革職。但朕聞其平日官聲尚好。且程煜既據該督訊明、並無饋送銀兩情事。其許向各府轉商幫助。實迫於伊桑阿之催逼。尚有可原。著琅玕將程煜在知府任內居官如何之處。出具切實考語。據實查明具奏。送部引見。候朕再降諭旨。將此諭令知之。  

○冊封慶郡王。命宗人府左宗人永臶、為正使。內閣學士吉綸、為副使。  

○以太僕寺卿廣泰、為太常寺卿。  

○以永定河漫口合龍。在工出力人員、下部議敘。  

○乙酉。諭內閣、京師各城門派設弁兵。輪班看守。以時啟閉。稽查出入。定例綦嚴。若任聽車馬行人。填塞擁擠。致黃昏扃閉時。尚複雜沓喧嚷。儻有宵小混入其中。何能辨別。況擁擠致斃多命。實從來未有之事。更屬不成事體。昨因朝陽門擠斃人口一事。步軍統領等原奏、未經明晰。特將此案交刑部審訊。今據訊明、是日領米車輛甚多。午未以後。進城米車與出城車馬。愈積愈多。各處肩挑人等。出入紛擁。填塞內外門洞。該城門領等、見時屆黃昏。恐關門遲誤。始將出進車馬攔截。只放空身行人。以致爭先擁擠。昏黑之中。傾跌踐踏。莫可辨識。該城門領等、於閉門後。見門洞內有擠斃人口。始於門縫遞稟具報步軍統領衙門等情。該城門領等、於是日午未後。既見車馬擁積。理應及早設法開通。即或一時未能攔阻。亦應稟知提督、總兵、親往彈壓。乃直待擠斃人命。於三更時始行稟報。玩誤已極。城門領同保、門千總三益、門吏雅達那、俱著交部嚴加議處。至步軍統領衙門。於京城內外一切稽查是其專責。此次朝陽門口於扃鑰時擠斃多人。未能親往查看。本有應得之咎但究與城門領等處分有閒。即如本日綿懿等奏、請將管理鑲白旗新營房之參領慶奎交部嚴加議處。綿懿等交部議處。並不稍存推諉。已依議行。乃明安等奏請議處摺內。稱朝陽門外城門洞以內。例應城門官兵專管。城外海墁以上。系鑲白旗營房官兵專責。由本旗管理。海墁以下。系提督衙門北左二營專管。今擠斃之人。系在外城海墁以上。並非營員專管地方等語。所奏胡說之至。顯系有心推卸。擠斃之人。雖在海墁之上。但總由外城營汛官員等、不能豫先設法開通道路。至扃門倉猝之時。出入之人。不能不擠至海墁之上。是擠斃處所。雖系鑲白旗官兵專管地方。而所以致斃之由。則北左二營員弁辦理不善、及城內城門領倉猝關閉城門之故。以致慘斃多命。實難辭咎。今該提督等、但以具報遲延。僅請議處。非推諉而何。所有北左二營參將游擊、及本汛守備、並翼尉岐山、俱著交部逐一查明。嚴加議處明安、恭阿拉、國霖、未能先事豫防、親往彈壓之咎尚輕。而有心諉過之咎較重。亦著一併嚴加議處。至朝陽門既有擁擠之事。其餘城門。恐亦在所不免。並著步軍統領衙門、及各旗管理營房之都統等、通飭所屬。隨時留心。於車馬民人出入。令其按軌循途。從容行走毋許爭先搶越致滋擁擠。尋罰令明安等賞恤擠斃之馬甲常洪銀百兩。其餘十人各五十兩。  

○又諭、戶部議覆、陝甘軍需章程。分別准駁。並開單進呈。除議准者照議施行外。其所駁各款。如陝省官兵於沿途經過地方、搭蓋棚廠、豫租店房、以備供支一節。實非體制所應有。定例凡遇紮營處所。均有帳房。以供棲止。不獨行軍為然即屬車所至。扈從大小官員。或住蒙古包。或支搭帳房。尚不准租賃店屋。況軍營官兵隨同剿捕豈得於例外搭棚賃屋。希圖安逸。即閒有一二患病官兵不能隨行。私自租房調養。豈得明目張胆。官為開銷。況制辦帳房。以及運至軍營。均有支費。若又添入租屋搭棚之需。則帳房豈不竟成虛設乎。又軍營調派各員之跟役、支給口糧一節。隨營辦差文員。其所支鹽糧。既須扣還歸款。豈伊等所帶跟役。轉許按名支領、作正開銷乎。又甘省需用渡夫水手、支給工食口糧一節。該省遇有河水閒隔處所。平時即應有渡船以資行旅。即因官兵過渡。隨時雇覓水手。其所需工食口糧。祇須按日給發。斷無庸再給與安家銀兩。又犒賞需用牛羊及銀牌布匹等項、請作正項開銷一節。軍營向無賞需之例。其出力官兵。經朕特加恩賚。或帶兵大員隨時量加犒勞。原系另款給發。並非列入正項。若皆任意報銷。則何物不可賞給。寧復尚有限制乎以上指出部駁各條。俱系例案所無、應行刪減者。該督撫等混行開入。甚屬不合。軍營動用銀兩。如果與例未符。而實在必需支應者。該督撫原不妨隨時具奏。候朕酌奪。豈可於報銷時妄冀准行。總由伊等於節次所撥餉銀。肆意花銷糜費。難以據情懇請。故爾攙入報銷各條內。希圖朦混。此又蹈軍營虛誑習氣。其敝□大恐不獨陝甘為然。該部逐款駁正甚是。並著通行凡有軍需省分、一體遵辦。  

○又諭、外省辦理諸務。每多疲玩。而直省積習懈弛尤甚。本年直屬被災州縣較多。賑務綦重。經朕節降諭旨、令該督嚴飭所屬認真經理。並特派左都御史熊枚、周曆被災各州縣。確切稽查。地方官自當共知謹凜。悉心妥辦。俾得實惠及民。乃本日陳大文參奏藳城縣知縣路元錫、於十月十八日始行開賑。距應行開賑日期。遲至半月有餘。且於撥給漕米。並不運齊。每日止放米一百石。民閒嘖有怨言。又大城縣知縣錢桂、於清查戶口。延宕至十一月初四日、始行開報。貧民守候需時。未能得賑。均屬延玩已極。路元錫、錢桂、俱著革職交該督查明、該參員等如有別項情敝□大即嚴行審訊據實續參。此外辦賑各州縣。並著陳大文一體傳知。設有似此玩誤之員。即立時參辦。庶該州縣等共知儆惕。於應辦賑務。實心經理。期於窮黎均有裨益。  

○予福建出洋淹斃兵丁吳正剛等二名、賞恤如例。  

○丙戌。聖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詣奉先殿行禮。  

○以圜丘大祀致齋。前期命皇次子旻寧詣孝淑皇后殯宮行冬至祭禮。  

○戶部議准、浙江巡撫阮元疏報、臨海縣、開墾田六十四畝有奇。貴州巡撫孫曰秉疏報、獨山、黃平、二州、開墾田三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丁亥。諭軍機大臣等、吉慶等奏、洋盜陳添保攜眷內投、並將繳出安南印敕進呈。據摺內稱陳添保因捕魚遭風、於乾隆四十八年、經阮光平擄去、封為總兵等語。可見積年洋盜滋擾。皆由安南窩留所致。即阮光平在日。已將內地民人擄去。加封偽號。縱令在洋劫掠。阮光平身受皇考重恩。如此喪心蔑理。實非人類。今閱該國偽詔內。有視天下如一家、四海如一人之語。尤屬夜郎自大。若論其種種狂悖。本應聲罪致討。惟該國現與農耐構兵。轉不值乘其危急。加以撻伐。揆諸天理。該國滅亡。亦在旦夕。更無庸以文誥化誨。亦毋庸給予照會。所有敕印等件。現令銷毀。該督等惟當嚴飭將弁。巡緝各洋。遇有安南盜匪竄入。立即拏獲懲辦。其投出之陳添保、並家屬夥盜等、即照該督所請、於海洋較遠之南雄府地方。分別妥為安插。仍不時嚴密稽查。毋令出洋滋事。將此諭令知之。  

○上以冬至祀天於圜丘。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戊子。諭內閣、此案朝陽門擠斃人口。皆由門內官員兵丁等、於車馬行人擁擠時。不能及早疏通。及至黃昏愈積愈多。閉城時又復過於倉猝。以致城內城外行人。爭先紛擁。俱擠至海墁之上。傾跌踐踏慘斃多命該處官員兵丁等獲咎甚重。所有城門領同保、門千總三益、城門吏雅達那、署守備千總王明玉、守備華成均、俱著照部議革職。翼尉岐山、本系棄瑕錄用之人。今又獲咎岐山、及參將阿爾繃阿、王元凱、游擊王永寧、六十五、均著照部議降三級調用。步軍統領明安等、均系統轄大員。不能先事豫防。固有不合。既經城門領等報知。親往查看。若祇具摺請罪。其獲咎本輕。乃摺內輒稱海墁之上。並非營員專管。僅以具報遲延參奏。實屬有心諉卸。本應照部議革任。但一時更換乏人姑從寬免其革任。仍註冊。朝陽門地方。系左翼總兵所管。恭阿拉之咎。較國霖為重。恭阿拉、著改為革職從寬留任。免其折罰世職半俸。國霖、著改為降三級從寬留任。  

○以先賢端木子後裔毓振、卜子後裔國華、各襲五經博士。  

○額勒登保奏報、督剿通江一帶殘匪擒獲偽元帥冉添璜、賊目龐思宇等。得旨獎賚出力員弁、升賞有差。  

○賞剿賊奮勇積勞成疾之甘肅提督穆克登布、雲騎尉世職。  

○贈防江積勞病故之河南布政使完顏岱、太常寺卿。予祭葬恤蔭。如軍營例。  

○戶部議准、陝西巡撫陸有仁疏報、長安縣、開墾灘地一頃七十八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