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五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七年。壬戌。三月。辛未朔。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諭內閣、據玉德愛新泰等同日奏到、拏獲聚眾結會冀圖謀叛之首夥各犯、審明辦理一摺。台灣地方。每有結會煽惑之事。今該犯白啟等膽敢復結小刀會。糾劫滋事。均屬罪大惡極。經該鎮等訪聞後。立即帶領兵役。拏獲首夥白啟等三十六犯。分別凌遲斬梟。所辦尚為妥速。其自行投出之白倫等四名、訊系被脅入夥。現既悔罪投首。自應貸其一死。白倫、林面、林強、蔡獻、俱著發往黑龍江等處給兵丁為奴。逸犯王四湖等四名、仍著該鎮等派委員弁。協同地方營縣。上緊搜拏。毋任漏網。至該處地方文武。於此案匪徒聚眾。本有失察之咎。但一經得信。旋即查拏究辦。功過尚足相抵。所有失察處分。著加恩寬免。  

○壬申。諭內閣、向來鄉會試時。原派有副都統二員入闈。足資彈壓。現在宗室應試。既改令與士子同日進場。所有原議另請奏派宗人彈壓之處。著行停止。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萬承風、署日講起居注官。  

○癸酉。上詣火神廟拈香。  

○還宮。  

○勒保奏報、截剿張魏等股賊匪。殲斃首逆張添倫、魏學盛、及偽元帥陳國珠等。得旨嘉獎。下部議敘。加總兵官田朝貴提督銜、賞花翎。外委李必榮等、升賞有差。  

○戶部議准。前任陝甘總督長麟疏報、烏嚕木齊塔西河所、開墾地九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甲戌。請明節。上詣壽皇殿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諭內閣、前因提督衙門奏盤獲偷竊倉米一案。稱靠倉城牆所生雜樹。易於攀援上下。降旨令該管衙門即行芟除。原專指近倉城牆樹株而言。並未將各城牆樹木概行砍伐。所降諭旨甚明。乃提督衙門咨會工部。將正陽門永定門等內外城牆大小樹株。盡行砍鋸。並欲連根刨撅。黏修甎塊。此又系明安器小易盈、遇事張大之明證。今工部堂官奏稱、樹根與土脈相聯。應請停止刨穵。其各城牆大小樹株。仍請全行砍伐。亦屬非是。試思正陽等內九門。永定等外七門。海墁排垛宇牆雜樹。共有一千五百餘株。若概令紛紛砍伐。成何事體。且與前次諭旨不符。此事仍交提督衙門。止將城牆靠近倉庫一帶所生雜樹。易於攀援上下者。量為芟除枝葉。亦無庸刨穵根株。余俱不必欲伐。  

○又諭、長琇周元良奏。現在辦理飯廠。請將男婦及老病人口、分廠領賑等語。采育地方所設飯廠。饑民紛紛就食。若年老有病之人。同赴一廠。恐未免擁擠不前。分廠給賑。所奏事屬可行。至領賑男婦。其中本有夫妻父女母子等、相率偕來者。儻分設廠座。令男婦各自領賑。勢必概行分開。轉恐有遺失婦女幼孩等事。現在盧溝橋、黃村、東壩等處所設飯廠。俱未如此奏請。長琇等惟當督率地方官妥為經理。所有男女分廠給賑一節。不必行。  

○旌表守正捐軀雲南寧州民郭順妻楊氏。  

○乙亥。上耕耤。詣先農壇行禮。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復加一推。御觀耕台。命肅親王永錫、榮郡王綿億、質郡王綿慶、各五推。吏部左侍郎錢樾、戶部左侍郎英和、禮部右侍郎潘世恩、兵部右侍郎成書、刑部左侍郎祖之望、工部左侍郎劉躍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舒聘、通政使司副使廣興、大理寺卿孟邵、各九推畢。順天府府尹、率農夫終畝。賞賚農夫耆老如例。  

○幸圓明園。  

○丙子。吳熊光奏報、長齡帶兵追剿王、曾、兩股賊匪。射中首逆曾芝秀、斃賊多名。得旨嘉獎。長齡下部議敘。  

○以刑部左侍郎瑚圖靈阿、兵部右侍郎劉鐶之、知貢舉。禮部尚書紀昀、都察院左都御史熊枚、為正考官。內閣學士玉麟、戴均元、為副考官。  

○免湖北被賊滋擾之鄖、鄖西、房、竹山、竹溪、保康、東湖、巴東、興山、歸、襄陽、棗陽、南漳、谷城、宜城、均、長陽、長樂、來鳳、利川、咸豐、宣恩、荊門、遠安、當陽、鍾祥、枝江、宜都、隨、孝感、京山、江陵、光化、安陸、應城、應山、黃陂、蒲圻、崇陽、黃安、恩施、建始、四十二州縣、本年額賦有差。並展緩帶徵舊賦。  

○緩徵甘肅皋蘭、渭源、金、靖遠、狄道、隴西、安定、會寧、岷、通渭、漳、西和、伏羌、寧遠、平涼、靜寧、華亭、隆德、固原、莊浪、安化、寧、正寧、合水、環、秦、禮、清水、秦安、階、文、涇、靈台、崇信、鎮原、山丹、東樂、永昌、鎮番、古浪、平番、四十一廳州縣、並西固州同沙泥州判、紅水縣丞所屬、上年旱災、及被旱之河、鹽茶、武威、西寧、碾伯、成、徽、兩當、八廳州縣、三岔州判所屬、本年春徵額賦。  

○丁丑。德楞泰奏報、截剿線號賊匪。殲斃首逆龔其堯、生擒老教師李世漢、李國珍等。全股洗淨。得旨獎賚。並賞出力兵勇銀牌。  

○命刑部尚書德瑛、馳往霸州審案。  

○補行嘉慶元年四年大計。陝西、卓異官十六員。議敘如例。  

○戊寅。上啟鑾。恭謁西陵。  

○詣惠濟龍王廟拈香。  

○閱永定河工。  

○免蹕路經過地方宛平縣、次年額賦十分之五。良鄉、涿、房山、淶水、易、五州縣、本年額賦十分之五。。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己卯。諭內閣、陳大文議奏、旗地酌復租銀、因冊檔殘缺無憑、仍請勻攤減免一摺。直隸旗租拖欠。總以從前加增租額為詞。今既加恩減免。自應照依原加之數。按冊酌減。方為平允。現據陳大文飭司查覆、增租冊檔。實已殘缺難稽。無憑詳議。若必欲令其分晰開報。恐轉啟該州縣等捏造之敝□大。且旗地散處七十餘州縣。儻另派部員會同地方官逐細履勘。亦未免紛擾。兼之曠日持久。於租賦更得藉詞延宕。所有豁免三次四次回贖民典奴典等三項酌復租銀十三萬三千八百二十九兩二錢三分一厘。及續免之公產存退莊頭另案屯莊等五項酌復租銀二萬九千二百四十八兩七錢。姑照該署督所請、按額勻攤普減。並著該署督轉飭藩司、令地方官將八項地畝原徵銀若干。此次減免銀若干。於各戶所佃地畝詳悉註明。限兩三月內開造細冊兩分。一分報部察核。一分存司備案。用昭核實。至冊檔殘缺霉爛。該州縣本有應得之咎。但事閱多年。人非一任。姑免深究。經此次清厘攤免之後。陳大文務當嚴飭各屬。年清年款。如再有拖延。或藉詞冊檔難稽。致滋牽混。惟該署督等是問。  

○又諭、從前行營扈從之都統副都統等所穿馬褂、均系各按旗色。原為所屬人等易於辨識。今該員等多不按旗穿用。有失舊制。嗣後凡遇隨圍。除都統毋庸按旗穿用外。其未賞穿黃馬褂之副都統等、俱照舊制穿用。著為令。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庚辰。諭內閣、京師五城煮賑。以三月二十日為止。但上年被水較重。現屆青黃不接之時。貧民艱於得食。自應再為展賑。以廣恩施。惟五城十廠分設城內城外。刻下農務方殷。近郊一帶力作者多。若仍令其進城領賑。道路紆遠。轉有不便。著加恩將五城正副十廠並作五廠。均移至城外廠內開放。俱展至四月二十日止。其盧溝橋、黃村、東壩、采育、大井等處飯廠。亦著一體展至四月二十日止。以示朕惠濟窮黎、有加無已至意。  

○諭軍機大臣等、阮元奏、乍浦汛口外委郎廷槐、率同兵役盤獲盜船一隻。搜出私硝八百餘斤。並獲犯沈大庭、訊出私販硝斤、欲賣給海匪蔡牽等情。盜匪在洋行劫。所得贓物。總須上岸銷售。況一切食用之物。若非有奸民暗中接濟。盜匪必不能在洋面存身。是欲靖盜源。總在嚴查濟盜奸民。方為有裨。如售買硝黃。本干嚴禁。果能實力查拏。盜匪何從得有火藥。而糧米為口食所必需。若能禁止出洋。則盜夥立形飢窘。至上岸銷贓。必有一定處所。更當密為訪察。偵探蹤跡。自必易於擒捕。著傳諭該撫、督飭近海各口岸地方營汛各官弁、認真巡察。嚴拏濟盜奸民。務期絕跡。  

○是日。駐蹕秋瀾行宮。  

○辛巳。孝賢純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旻寧祭裕陵。  

○諭軍機大臣等、向來江浙等省漕務。積敝□大已久。經朕節次降旨。整頓清厘。嘉慶四五兩年、有漕各州縣於徵收糧石。雖不能顆粒無浮。而從前加四加五加倍之敝□大。均已革除。正望從此漕政肅清。俾閭閻永沾實惠。乃近聞江蘇去年徵收新漕。蘇州府知府任兆炯、藉彌補虧空為名。於岳起王汝璧前、極言清漕難辦。慫恿仍復陋規。岳起等初以為不可行。後竟受其簧惑。將蘇松等四府全漕。盡委任兆炯督辦。聽其更張。照舊加收。殊堪駭異。漕務系糧道專責。該撫自應交該糧道督率經理。若該道李奕疇不能勝任。即應奏明更換。何以將四府全漕。專委於向日聲名平常之任兆炯一人督辦。且該督等既以任兆炯請復陋規為不可行。何以不即參奏。轉復扶同徇隱。以致該州縣等竟敢公然仍復陋規。毫無忌憚。而劣監刁生。藉此挾製取利。故智復萌。旗丁等見地方官加收糧石。亦欲多索兌費。任意勒掯。百敝□大叢生。兩年以來剔除漕敝□大、恤丁惠民之事。竟廢於一日。且該省藉口彌補虧空。縱令州縣恣意浮收。其實不過為肥己起見。陋規既復。則上司取之州縣。而州縣仍取之百姓。層層朘削。無非苦累吾民。即雲江蘇地方倉庫尚有虧缺。現須籌補。大小官吏惟當屏除浮費。節儉自持。以期漸次補苴。豈有浮收漕糧、刻剝小民之理。此事不可不徹底查辦。以儆其餘。著交費淳、岳起、各行明白回奏。並密為察訪。如以上所指各情節一有確實。即行嚴參懲治。儻回護瞻徇。稍有不實不盡。經朕另派大員前往查訪。訊出實情。費淳岳起等不能辭咎矣。將此諭令知之。並命傳諭漕運總督鐵保、一體訪查具奏。  

○是日。駐蹕梁格莊行宮。  

○壬午。上恭謁泰陵泰東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遣官祭賢良祠。  

○改鑄江西瑞州府管理水利兼管義寧州總捕駐劄銅鼓營同知關防。從巡撫張誠基請也。  

○是日迴鑾。駐蹕秋瀾行宮。  

○癸未。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汪廷珍、提督安徽學政。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甲申。諭內閣、萬寧等奏放賑情形。摺內稱清苑、永清、新城等縣差人到廠。將領賑貧民領回數十人。在本處就食。萬寧等即飭令西路同知行文各州縣。俱令照此辦理等語。所辦殊屬非是。盧溝橋等處設立飯廠。原因附近各州縣貧民外出趁食者多。是以添廠給賑。用資口食。乃萬寧等以現在清苑等縣有差人領回本處貧民。輒欲令各州縣仿照辦理。勢不能不僉派差役。紛紛押送。竟與遞解人犯無異。況其中道路較遠地方。非一二日所能到。途中必致乏食。而老弱疾病之人。行走維艱。又有差役督催。更難保無在途餓斃者。是驅之轉於溝壑矣。且各州縣所差人役。豈能於本處饑民概行指識。彼此認領。徒滋紛擾。若各該州縣果能於本境內普遍散放。何致饑民出外就賑。是即使差人領回。恐仍未必得食。此事斷不可行。除業經領回貧民、祇可聽其回籍外。其餘各州縣。如尚未行文。即應停止。若已經行文。即速行徹回。萬寧等務當於領賑窮黎。妥為散給。毋使一夫失所。將此諭令各處飯廠知之。  

○又諭、陳大文奏請動款修築河閒縣高家口漫工、派令王念孫到彼督辦一摺。上年雨水盛漲。河閒縣高家口堤埝衝決之水。自南而下。灌注文安。致積潦日久未消。自應亟為堵築。以資捍禦。其應需工料銀三千九十五兩零。著准於天津清河二道庫貯河淤地租銀兩內動撥。至原任永定河道王念孫、系履勘原估之員。於該處情形自為熟悉。著那彥寶等飭令王念孫、酌帶永定河歷辦埽工之河兵。即赴河閒。會同地方官趕緊興工堵築。務臻穩固。。  

○禮部以宗室會試中額請。得旨、取中三名。。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乙酉。改建江西豐城縣江岸石工二十五丈。從巡撫張誠基請也。  

○是日。駐蹕潭柘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