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
前言
[編輯]「赤腳醫生」是上海郊區貧下中農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熱的稱呼。
一九五八年,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指引下,上海郊區廣大貧下中農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奮勇前進。毛主席《送瘟神》兩首詩的發表,極大地激勵了他們防病滅病的革命熱情。上海醫務界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組織萬人大軍下鄉,配合各人民公社衛生院,短期培訓和帶教了大批不脫產的衛生員。據一九六○年六月統計,全市十個縣二千五百多個生產大隊,共有衛生員三千九百多名。他們大力進行醫療、預防、宣傳工作,為改變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做出了顯着的成績。
一九六一年八月,中國赫魯曉夫在上海衛生戰線的代理人,肆無忌憚他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醫療衛生路線,拋出了一份惡毒污衊大隊衛生員的黑報告,強令衛生員丟下藥包。大躍進時代誕生的這支新型的農村衛生隊伍被整垮了,三千九百多人只留下了三百多人。
一九六三、六四年,在偉大的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上海郊區又逐步重建和恢復保健網。大隊衛生員從三百多人增加到二千三百多人。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毛主席發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郊區各縣在巡回醫療隊的配合下,全面整頓和培訓半農半醫的「赤腳醫生」,總人數發展到四千五百多人,平均每一個大隊有一點八人;並由「赤腳醫生」帶訓了二萬九千多名生產隊衛生員。至此,郊縣保健網全面發展起來了。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又湧現了一大批「赤腳醫生」。經過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大風大浪的錘鍊,這支隊伍得到進一步壯大、鞏固和提高。
在鬥爭中,川沙縣江鎮公社,也成長了一批「赤腳醫生」。江鎮公社位於東海之濱,全公社二萬八千多人。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年代,他們培訓了十九名衛生員,各大隊創建了衛生站,並且選拔了六個衛生積極分子,送到縣衛生學校學習十個月後,又回公社工作。但是,一九六一年前後,他們同樣被一刀砍掉了。一九六三年,在中央一定要消滅上海郊區某種傳染病的指示下達後,江鎮公社重建衛生網,各生產大隊和生產隊都選拔了業餘衛生員。一九六五年開始培訓「赤腳醫生」。經過文化大革命的鍛煉,這支隊伍進一步成長起來。
貧下中農需要這樣一支新型的醫療衛生隊伍
[編輯]「赤腳醫生」平時有一半左右時間參加勞動,生產大隊對他們的補貼不多,貧下中農養得起。他們的收入保持農村一般同等勞動力的水平。以去年為例:在富隊東濱大隊,「赤腳醫生」的年收入為三百元,其中勞動收入為一百元,上交大隊的出診費、注射 費(每次五分)及助產費(每次三元)為一百二十五元,大隊實際補貼為七十五元。在窮隊民利大隊,「赤腳醫生」的年收入為二百餘元,其中勞動收入為五十四元,上交大隊的出診費、注射費為九十二元,大隊實際補貼為六十一元。兩個大隊都有一千三百多人,平均每個貧下中農一年補貼「赤腳醫生」四、五分錢。
「赤腳醫生」是改變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的尖兵,貧下中農需要他們。新龍大隊一個貧農的孩子得病,先由一個流竄來的壞人來「看」病,幾角錢的一針安乃近就騙走了十多元,而孩子的高燒仍舊沒有退。「赤腳醫生」主動上門,細心治療,病家只花了三元多錢,病就好了。這樣的例子很多,這就使貧下中農懂得:醫療衛生大權一定要由貧下中農自己掌握。由於中國赫魯雪夫及其在衛生戰線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的醫療衛生路線,醫院都設立在遠離農村的城鎮,就醫不便,真是「救護車一響,家裡一隻豬白養」。一九六三年,陳湖大隊一個貧農的孩子得乙型腦炎,由於附近沒有醫院,病情惡化,送到上海醫療,住院一個月,小孩殘廢了,還花了三百多元錢。文化大革命期間,這個大隊又有一個貧農的孩子得乙型腦炎,「赤腳醫生」及時發現,迅速施藥,控制病變,並且親自送進縣醫院治療,一個星期就好了,只花了二十元錢。「赤腳醫生」在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中,也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一個大隊的「赤腳醫生」,在大隊的領導下,與貧下中農一起大搞糞水管理和飲水消毒,使蚊蠅大量減少,有效地預防了流行疾病。僅以流腦、乙腦為例,一九六六年為二百病例,今年幾乎沒有發生。他們的糞、水管理工作,受到前來公社參觀群眾衛生狀況的人們的讚揚。同時,有了「赤腳醫 生」,貧干中農在醫療衛生方面更有發言權了。一個貧農病人由「赤腳醫生」送到縣人民醫院就診,那裡的一個世界觀沒有改造好的醫務人員,把一支體溫表放在他嘴裡一小時零三分還不來取。這位貧農在「赤腳醫生」的支持下,當場嚴厲批判了這種歧視工農的惡劣的醫療作風。
培養「赤腳醫生」的途徑
[編輯]當前,江鎮公社的「赤腳醫生」共有二十八人,分布在全公社二十一個大隊,他們的平均年齡是二十三歲,絕大部分都是貧下中農子女,只有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有的只念過二年半書。
這個公社採用兩種辦法來培養「赤腳醫生」:
一種是公社衛生院集訓。這裡面有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文化大革命前夕,進行了一次完全「三脫離」的訓練。當時,把舊醫科學校的一套做法搬到了訓練班,每天八節課,從書本到書本,大搞「正規化」、「系統化」。關門搞了一番訓練,雖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資產階級名利思想也侵襲了他們。有人買起了九塊錢一本的洋書,在農村中挾進挾出,有的「赤腳醫生」不想赤腳了,盼望進城穿起白大衣當「大夫」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貧下中農親自管理,與公社衛生院結合,由巡回醫療隊輔助,舉辦了抗大式訓練班。在為時兩個月的訓練期間,「赤腳醫生」也參加了訓練班的領導班子。他們以「老三篇」為基本教材,貧下中農親自去對他們進行階級教育;並且緊密結合從實踐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業務教學。訓練班退出時,人人表示要做一個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的「赤腳腳生」。
另一種是在實踐中加以培養。這是培養「赤腳醫生」的重要方法。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革命戰爭是民眾的事,常常不是先學好了再干,而是幹起來再學習,干就是學習。」「赤腳醫生」回到生產大隊以後,貧下中農為他們提供了醫療實踐的廣闊 天地。他們說:「我們就是要叫雞毛飛上天。」在有些大隊,小病大病都送給「赤腳醫生」治療。他們每年都有一千五百人次左右的診治機會。而在這個公社的一個專業醫生,在醫科學校讀了五年,一共只接觸了幾百個病人。同時,由公社衛生院的「三同醫生」(與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醫生)和「包片醫生」(包幹二、三個大隊醫療工作的醫生),或巡回醫療隊醫務人員的帶教,使「赤腳醫生」提高得很快。例如有一位「赤腳醫生」通過醫務人員的帶教,己經能夠單獨對心臟病人進行診斷和施藥,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發展。
培養「赤腳醫生」,同樣存在由那個階級掌握領導權的問題。工人階級、貧下中農不去掌握這個領導權,「赤腳醫生」是培養不出來、成長不起來的。首先,要選拔好培養對象。在大溝大隊,有一個前幾年從城市下放的護士,一部分社員考慮請他當「赤腳醫生」。但是,他一開始就計較工分、報酬,貧下中農沒有選他,而是選了另一個貧農的女兒。這個貧農的女兒,只有高小水平,是隊裡的會計和保管員,平時公私分明,得到貧下中農的稱讚。其次,掌握思想教育也很重要。有一個大隊放鬆了對「赤腳醫生」的教育,結果她被資產階級思想腐蝕,嫁給了一個富農的兒子,垮掉了。而近鄰一個大隊的「赤腳醫生」,家裡經常為她進行憶苦會、講用會,生產大隊吸收她參加大隊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和中心組學習,使她成長為一個共產黨員。文化大革命前,由於反革命修正主義醫療衛生路線的統治,一小撮走資派和資產階級醫生百般歧視「赤腳醫生」,阻撓他們成長。明明他們早已會用的藥物不准用,明明他們早已能開的處方不准開。文化大革命中,無產階級革命派奪回了公社衛生院的領導權,打破了上述種種條條框框,為「赤腳醫生」的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江鎮公社二十八名「赤腳醫生」的業務培訓,只有公社衛生院一個城市來的某醫專畢業的醫生具體負責。幾年來,他和廣大貧下中農創建了感情,體會到要貫徹運行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不僅要自己身體力行,而且還要把訓練「赤腳醫生」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他自己編寫了大量的簡易農村醫療衛生教材,介紹了一些優秀的農村通俗醫務書籍,組織「赤腳醫生」進行廣泛的「兵教兵」活動,着重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使他們在實踐中迅速入門。實事說明,入門不難。例如有個沒有經過集訓的「赤腳醫生」,通過自學和「兵教兵」活動,業務能力提高很快,曾單獨治好過胸膜炎病人。後來,他參加了一次短訓,進步的速度甚至比其他「赤腳醫生」還快。這個從城裡下到農村的醫生證明,從舊學校培養的學生,多數或大多數是能夠同工農結合的,有些人並有所發明、創造,不過要在正確路線領導下,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徹底改變舊思想。這樣的知識份子,工農兵是歡迎的。不信,請看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的那個醫生。
在貧下中農教育培養下,「赤腳醫生」走的是從貧下中農中來、到貧下中農中去,從農村實踐中來、到農村實踐中去的道路。
經過二年多的實踐,「赤腳醫生」的醫療技術有了顯着的提高,他們普遍能使用近一百種藥物,診治近一百種農村的常見病、多發病,針灸行針一百多個穴位,還能夠醫治麻疹、肺炎、胸膜炎等農村常見重病。有些「赤腳醫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勝過了這 個公社衛生院裡某些從學校出來又沒有實踐經驗的醫生。例如:一個自稱讀了近二十年書的書生,把闌尾炎診斷成普通腸胃炎,結果耽誤了病人,惡化成腹膜炎;後來,請來了「赤腳醫生」,由他迅速確診,才避免了生命危險。
這一點,還能從公社衛生院兩位年齡差不多而經歷不同的醫生的對比中看出:
一個是主要學習外科和內科的某醫專畢業生,死讀書五年,一副近視眼鏡從三百度升到六百二十五度。參加工作四年了,但能力很差,連腦膜炎、胸膜炎也診斷不出。一次為一個死胎早產病人接生,臨床時,死背在學校里記熟了的書本知識,急得手足無措。對這些人應當進行教育,使他們逐步獲得改造。
另一個醫生,貧農出身,只有初二水平,是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的除害防病衛生積極分子,由公社送到縣衛生院學習十個月,後到公社衛生院,工作幾年後,又經七個月的外科進修。當前,在醫療設備較差的情況下,能夠進行疝修補、絕育等手術。經過文化大革命的鍛煉,他已成為公社衛生院革委會的負責人。
這個鮮明的對比,暴露了舊醫學教育制度(整個教育制度)嚴重脫離政治、脫離實踐的弊病,顯示出「赤腳醫生」這支新型醫療衛生隊伍發展的巨大生命力。
「赤腳醫生」在技術上所以進步快,最根本的是由於他們熱愛毛主席,熱愛社會主義新農村,熱愛貧下中農。有一個大部分親屬都在上海市區的「赤腳醫生」近兩年沒有離開過大隊。大隊裡有一位患癱瘓症的七十多歲的貧農老大娘,大小便常常拉在身上。 「赤腳醫生」每天都爬到她的床上,幫她打針,換洗衣服。老大娘感動地說:「毛主席他老人家真好!要不然,我老死掉了人家也不知道。這個囡比親生囡還好!」
從「赤腳醫生」的成長來看醫學院校的教育革命
[編輯]從「赤腳醫生」的成長道路,可以看到醫學院校的教育革命的一些問題。江鎮公社的貧下中農體會到:要貫徹運行毛主席關於「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必須搞好醫學院校的教育革命。他們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最新指示,認為:
(一)醫學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貧下中農談起公社裡兩個同時擔任「赤腳醫生」的青年:一個後來被保送到嘉定半農半醫醫專學習(高中畢業才能入學)。這所學校是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楊西光抓的重點,向學生灌輸了大量修正主義毒素。三年下來,這位「赤腳醫生」成了白面書生,平時回家跟貧下中農都不大說話了。她不願回本公社工作,更不願回本大隊當「赤腳醫生」了。另一個只念過兩年半書,經過三年的鬥爭鍛煉,提高了政治覺悟。她更加熱愛貧下中農,熱愛農村醫務工作,說:「我藥箱裡藥用少了,比家裡米缺了還着急。」在醫療技術上,後者也超過了前者。貧下中農感慨地說:「教育不革命,就算是我?送去的囡,也要出修正主義!」他們認為,醫學教育一定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要把「老三篇」和《實踐論》、《矛盾論》作為必修課;要貫徹理論聯繫實踐的原則,學生應該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踐三大革命運動 中進行學習。
(二)醫學院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應是「赤腳醫生」和衛生員。毛主席最近指出,「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貧下中農認為,「赤腳醫生」在農村里滾上二、三年,再進醫學院校學習,這個辦法 好。貧下中農高興地說:「以後醫學院校招生,我?要把『赤腳醫生』送去,學幾年後再回來為我?服務。」江鎮公社在各生產隊選拔了一百四十四名不脫產的衛生員,主要由「赤腳醫生」帶訓。帶出來以後,「赤腳醫生」多了,就可以抽出一部分人去醫學院校學習一、二年或二、三年。
(三)堅持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貧下中農認為,當前,醫學最主要的是普及,也要提高,但必須沿着工農兵所需要的方向去提高。那些為極少數城市老爺太太服務的所謂「提高」,必須徹底批判。貧下中農還認為:「赤腳醫生」中除了一部分進入學校學 習外,絕大部分都應當堅持紮根農村,可以採用衛生院醫生和「赤腳醫生」上下定期對調的辦法,加以提高。這樣做,既有利於原來的醫療衛生隊伍的改造,又有利於在實踐中提高「赤腳醫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