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麥豐收看辯證唯物論的威力
從三麥豐收看辯證唯物論的威力 江蘇省鹽城縣大岡公社解放大隊黨支部 1970年11月 |
|
我們大隊位於里下河下游,是個稻麥兩熟地區。但是歷史上三麥(大麥、元麥、小麥)產量很低。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廣大貧下中農活學活用毛主席的唯物辯證法,在大搞思想革命化的同時,大搞思想科學化,破除「三麥低產論」,通過實踐,摸索三麥高產途徑,今年終於在六百一十六畝三麥地上,實現了平均畝產六百三十七斤的高產紀錄。其中第四、第五兩個生產隊一百六十四畝三麥平均畝產八百五十一斤。廣大貧下中農高興地說:千勝利,萬勝利,是毛主席光輝哲學思想的偉大勝利!
破除「三麥低產論」
[編輯]一九六九年秋播時,我們遵照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教導,提出了「三麥趕水稻,為革命奪高產」的戰鬥口號。這個口號一提出,多數社員積極擁護,但也有少數人認為三麥這種「小熟」作物,要想趕上「大熟」(指水稻),難上難。
三麥能不能趕水稻?「小熟」能不能變成「大熟」?我們帶着這個問題,組織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地學習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在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範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引導大家辯證地看待「小熟」和「大熟」的關係,使大家認識到:在舊社會,廣大貧下中農受盡壓迫和剝削,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越種越薄,排灌僅靠幾條小溝,肥料也很少,造成三麥產量低,因而被稱為「小熟」。但是,現在是社會主義大農業,廣大群眾依靠集體經濟的優越性,不斷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水利、肥料、地力等生產條件起了根本的變化,許多田塊的三麥產量已經趕了上去,所謂三麥「低產」、三麥是「小熟」作物的論調,已被客觀事實所打破。經過學習,社員們提高了認識,便自覺地、主動地去爭取三麥高產。
積極澆水,認真防水
[編輯]在我們這裡,群眾中長期流傳着「麥干不要怕,三棵打一斗」、「大麥長在火坑裡也能收」的習慣說法,存在着三麥越旱越好的形而上學觀點,因而不管天多旱,從來沒有灌水的習慣。
三麥到底要不要灌水?能不能灌水?毛主席教導我們:「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我們遵照毛主席的教導,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認識到,三麥的主要特性是耐旱、怕澇,但是耐旱不等於不怕旱,怕澇不等於不需要水。三麥既有怕水的一面,也有要水的一面。從三麥生長的全過程和本地區雨水分布的情況來看,冬季和初春的雨水往往不能滿足三麥生長的需要;而三麥生長後期,雨水又比較集中,容易受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打破常規,普遍對三麥採取積極澆水、認真防水的措施。去年秋種時,天氣乾旱,我們就毫不遲疑地澆水種麥,保證適時播種,一次齊苗。接着又遇冬旱,麥苗發黃,我們又充分發動群眾,上鮮河泥和澆水糞抗旱,保苗越冬。今年二月間,正當三麥返青需水的時候,天氣又久旱不雨,我們就針對三麥後期生長要水、怕漬的特點,採取快灌、速排、晚上灌半夜排的辦法。灌水後麥苗很快返青,生長旺盛。
合理密植
[編輯]過去,我們這裡三麥習慣稀植,並且有「稻打稠,麥打頭」的說法,認為水稻要密植,麥稀才能豐收。
稀麥豐收的說法究竟對不對呢?我們用毛主席的光輝哲學思想進行分析,認識到「麥打頭」的說法是片面的,不符合三麥增產的客觀規律。因為三麥產量是由穗多、穗大、粒飽三個因素組成的,要奪取三麥高產,主要靠穗多,在穗多的基礎上,再爭穗大,粒飽。「麥打頭」只看到穗大的一面,卻忽視了穗多、粒飽的一面,因而不能高產。「麥打頭」的說法也是小農經濟思想的反映。過去由於受小農經濟的束縛,土質差,肥料少,種子劣,管理又跟不上,所以,往往把豐收的希望寄托在爭幾棵大穗上。現在是社會主義大農業,集體經濟力量大,田越種越肥,肥料越來越多,又推廣了高產良種,在這種條件下,就要既抓「頭」又抓「稠」,達到穗多、穗大、粒飽,充分發揮三麥增產的潛力。這幾年,我們大隊根據品種、土質、肥料等條件,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堅持三麥合理密植,對促進三麥增產起了很大作用。
晚茬精管促早發
[編輯]這幾年,我們大隊由於兩熟改三熟,擴種雙季稻,晚茬麥的面積逐年增加。去年秋播三麥六百一十六畝,晚茬麥就有二百二十畝,占百分之三十五點七。能不能保證晚茬麥高產,對三麥豐收關係很大。有人認為:晚茬麥不能高產。我們遵照毛主席關於「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看問題要從各方面去看,不能只從單方面看」的教導,發動群眾認真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教訓,找到了過去晚茬麥不能高產的三個原因:一是播種過遲,晚茬麥比早茬麥一般遲播二十多天;二是由於播種遲,幼苗生長不壯,過冬易受凍害;三是春季遲發,延長了生長期,後期易受高溫影響,逼熟早衰。我們就在適時播種爭早苗和晚茬精管促早發上狠下功夫,促進晚茬麥穩產高產。
為了保證晚茬不晚種,去年秋播前我們組織廣大群眾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不失時機地掌握生產環節」的教導,聯繫實際,狠批過去「種麥種到年」的忽視季節的陋習,以「只爭朝夕」的革命精神狠抓晚茬麥的早播。全大隊二百二十畝晚茬麥普遍改晚茬耕種為稻田寄種,播種期比往年提早十五天左右,基本做到適時播種,一次全苗。晚茬精管促早發,主要是保證麥苗過好「三關」:一是立苗關,晚稻離田後突擊施灰鋪蓋,開溝壓板,及時追施提苗肥,保證全苗壯苗;二是防凍關,晚茬麥過冬前,普遍施一次灰肥,澆一遍稀河泥,點一遍水糞,既防寒又防旱;三是返青關,重施返青肥,每畝用糞肥四十擔左右。同時,防澇防漬、防蟲滅病等工作都相應跟上。這樣,就有力地促進了壯苗過冬,春季早發和早熟高產,奪得了豐收。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