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塑像
外觀
< 佛學大辭典
【塑像】 (雜語)塑土為像也。陔餘叢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實不自佛家始。史記:帝乙為偶人以象天神,與之博。則殷時已開其端。國語: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寫其形而祀之。國策:宋王偃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廁。則並有鑄金者。孟子有作俑之語。宋玉招魂亦云像設。魏文侯曰:吾所學者乃土梗耳。又國策秦王曰:宋王無道,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又孟嘗君將入秦,蘇代止之曰:土偶與桃梗相遇。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歲八月雨降,則汝殘矣。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削子以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稅駕也。則泥塑木刻,戰國時皆已有之矣。又韓非子記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此又塑像之秘訣。至佛像,自漢武擊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歸。然則佛像本用金鑄,其後有用土木者,則轉從入中國以中國法為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