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應身
外觀
< 佛學大辭典
【應身】 (術語)Nirmāṇakāya,三身之一。應他之機緣而化現之佛身也。又與真如相應之佛身也。義林章七本曰:「應宜現身名應身。」勝鬘經寶窟上本曰:「與真如相應,一名為應身。」定應身之體,依經論有三種之不同。一,依同性經,攝論,則對於地上之菩薩,現無量之相好身,為應身,現於地前之菩薩及二乘凡夫,為化身。勝鬘經寶窟上本曰:「同性經云:應身住淨土,化身居穢土。(中略)攝論云:地前是化佛,登地是應身者。此應身是與真如相應,名為應身。(中略)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二,依起信論,則凡夫二乘之所見,即三十二相之佛身為應身。此應身即同性經之化身也。起信論曰:「凡夫二乘心所見,名為應身。(中略)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三,依金光明經,則不論凡夫二乘菩薩,不問相好多少,凡應他而現之佛身為應身,不現佛身,現五趣之身,為化身,此應身含有同性經及起信論之二身也。義林章七本釋金光明經之文曰:「如來相應如如,如如智願力故,所現相好,頂背圓光。為地前三乘及十地菩薩,所現之身,名為應身。為化三乘,所現佛身及化十地他受用身,並名應身。應他機宜,現佛身故。(中略)隨眾生類,現五趣身,是名化身。不現佛形,而顯化故。」然天台於應身立勝劣之二,能會通此三種:一,勝應身,是同性經等之說。二,劣應身,是起信論之說。而通此二身者,即金光明經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