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俄羅斯進犯烏克蘭及其他地區利害攸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俄羅斯進犯烏克蘭及其他地區利害攸關
The Stakes of Russian Aggression for Ukraine and Beyond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2022年1月20日
譯者: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辦公室
中文版英文原稿

美國國務院

發言人辦公室

2022年1月20日

安東尼·布林肯國務卿發表講話

德國柏林

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Berlin-Brandenburg Academy of Sciences)

布林肯國務卿: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表達不勝榮幸之情,在座的有如此眾多來自德國各個不同社區的朋友、同仁和領袖,以及將我們兩國聯繫在一起的夥伴關係的領導人。我感謝你們所有人的出席,感謝能有這次機會,並感謝能來到科學與人文學院(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我聽西格馬(Sigmar)介紹了一點有關歷史,在門廳間大概走了走,而且我非常感謝這一盛情。

這是一座擁有卓越的學術傳統的學院,其發明創新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據我了解,在眾多名人中,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是這裡的成員,因此,我可能應當讓你們知道我今天的講話不會涉及天體物理學,這對大家都有好處。

我要感謝所有參與接待我們的機構,其中包括「大西洋之橋」(Atlantik-Brücke)。順便提一下,我本人與「大西洋之橋」的聯繫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我非常清楚地記得在克林頓政府期間同從德國來訪的同仁共度時光。很高興和你們見面,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以及美國對德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Germany)。而且我不能不感謝一位很好的朋友,我在大學時代、在克林頓政府任內、在奧巴馬政府任內的一位同事,丹·本傑明(Dan Benjamin)。見到你也非常高興。

多年來,這些組織機構幫助建立、增強並深化了我們兩國間的聯繫。一個強大的民主的標誌之一是一個蓬勃、獨立的公民社會,我感謝聯合主辦方對大西洋兩岸的民主所做的貢獻,並再次感謝他們今天讓我們共聚一堂。

正如西格馬所言,也正如你們所知,我在一個對於歐洲、美國乃至我認為對於全世界都極其緊迫的時刻來到了柏林。俄羅斯一直在繼續加劇它對烏克蘭的威脅;我們就在過去幾天已經再次看到越來越好戰的言論以及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其軍隊,包括現在在白羅斯(白俄羅斯)。

它屢次背離了幾十年來保障着整個歐洲的和平的各項協議。而且它繼續針對北約組織——一個保護着整個歐洲和北美洲近10億人民的防禦性的自願聯盟,並且針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指導原則,而捍衛它們與我們所有人休戚相關。

這些原則——確立於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之後——不允許一個國家有權以武力改變另一個國家的邊界;不允許就另一個國家所推行的政策或做出的決定發號施令,其中包括與誰聯合;也不允許施加勢力範圍以迫使主權鄰國屈從於它的意志。

聽任俄羅斯肆無忌憚地違反這些原則將把我們大家都拖回到一個更加危險、更不穩定的時代,當時這個大洲——這座城市——被一分為二,被無人區分隔,有士兵巡邏,戰爭全面爆發的風險深重地籠罩着每個人的生活。這還將向全世界其他人發出一個這些原則可有可無的信息,而這也將產生災難性後果。

這正是美國以及我們在歐洲的夥伴如此關注烏克蘭局勢的原因。這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一場爭端,也不僅僅事關俄羅斯和北約組織。這是一場造成全球性後果的危機,而且它需要全球性的關切和行動。

今天在這裡,在局勢迅速演變之時,我將爭取直接切入事實真相。

首先,俄羅斯聲稱這場危機關係到它的國家防禦、軍事演習、武器系統以及安全協議。但是,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可以和平地以外交方式解決問題。我們可以採取有關步驟——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各國——來提高透明度、減少風險、推進軍備控制並建立信任。我們過去成功地這樣做了,而且還能再次這樣做。

事實上,這正是我們上周在美國與俄羅斯的戰略穩定對話(Strategic Stability Dialogue)、在北約-俄羅斯理事會(NATO-Russia Council)以及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發起的討論上着手去做的。在這些會談以及其他很多會談中,美國和我們的歐洲盟友及夥伴本着對等的精神多次主動向俄羅斯提出了外交建議。

到目前為止,我們準備進行的善意接觸都遭到回絕——因為,事實上,這場危機並不是主要關係到武器或軍事基地。它關係到烏克蘭及所有國家的主權和自決。而且其核心在於俄羅斯拒絕接受一個冷戰之後的完整、自由、和平的歐洲。

鑑於我們對於俄羅斯的進犯、挑釁及政治干預——包括針對美國的有關行為——的所有深刻關切,拜登政府已明確表示我們願意尋求一種更穩定、更可預測的關係;以談判達成像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這樣的軍備控制協議,並啟動我們的戰略穩定對話;採取共同行動來解決氣候危機,並為共同的事業而努力以恢復伊朗核協議。而且我們感謝俄羅斯在這些努力中與我們的接觸往來。

儘管莫斯科針對烏克蘭的肆意威脅及其危險的軍事行動——儘管其混淆視聽並散布虛假信息——美國協同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提出了一條走出這場人為危機的外交途徑。正因為如此,我回到了歐洲——昨天在烏克蘭,今天在德國這裡,明天在瑞士並將在那裡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見面,再次尋求外交解決方式。

美國非常希望事實的確如此,而且當然傾向於外交而不是其他方式。我們知道我們在歐洲的夥伴也有同感。歐洲各地的人民和家庭也是如此,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俄羅斯拒絕外交方式,他們將背負最沉重的負擔。而且我們希望歐洲以外的國家,希望整個國際社會能夠闡明,俄羅斯如果挑起爭端將會付出的代價,並挺身而出地捍衛保護我們所有人的各項原則。

讓我們來客觀地看一看現在的利害關係,誰將切實受到影響,以及誰要承擔責任。1991年,千百萬烏克蘭人前往投票站,表明烏克蘭將不再遭受獨裁者的統治,並將實行自治。2014年,烏克蘭人民奮起捍衛他們擁有一個民主的、屬於歐洲的未來的選擇。自那時以來,他們一直生活在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Crimea)及其進犯頓巴斯(Donbas)的陰影之下。

俄羅斯協同由它指揮、訓練、裝備並資助的代理人所策劃的在烏克蘭東部的戰爭已造成超過14000名烏克蘭人死亡。還有數以千計的人受傷。一座座城鎮被整個摧毀。將近150萬烏克蘭人為逃離暴力而流離失所。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烏克蘭人遭到了殘酷鎮壓。俄羅斯阻止烏克蘭人跨過接觸線,切斷了他們同該國其他地區的聯繫。數以百計的烏克蘭人作為政治犯遭到俄羅斯及其代理人的關押。數以百計的家庭不知道他們的親人是死是活。

人道主義需求也日益增加。將近300萬烏克蘭人,其中包括100萬老年人和50萬兒童,迫切需要食品、避難所及其他拯救生命的援助。而且當然就連遠離戰事的烏克蘭人也受到了影響。這是他們的國家;那些人都是他們的一國同胞。烏克蘭任何地方的人民都無法擺脫俄羅斯的惡意行徑。莫斯科企圖破壞烏克蘭的民主機制,干預烏克蘭的政治和選舉,阻斷能源和商貿以恐嚇烏克蘭領導人並對其公民施壓,利用宣傳和虛假信息散布不信任,並對該國的關鍵性基礎設施發起網絡攻擊。破壞烏克蘭穩定的行徑無休無止。

而且現在俄羅斯還準備得寸進尺。俄羅斯再次進犯將造成的人員傷亡會比我們迄今為止所目睹的還要高出許多倍。俄羅斯聲稱烏克蘭對其安全構成了某種威脅,並以此為其行徑開脫。這顛倒了事實真相。是誰的軍隊包圍了誰?是哪個國家以武力索取了另一個國家的領土?哪國軍隊的規模比另一方要大許多倍?哪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烏克蘭並非挑釁者。烏克蘭只不過是在求生存。如果俄羅斯煽動一起挑釁或事件——然後企圖以此為藉口來進行軍事干預,並指望當全世界識破這個詭計時已為時晚矣,任何人都不應當對此感到意外。

對於普京總統的真實意圖有許多猜想,但我們實際上不需要猜測。他已經多次對我們說過。他正在為一場侵略做鋪墊,因為他不相信烏克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他在2008年直截了當地對布什總統說過,「烏克蘭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他在2020年說過,「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是同一個民族」。就在幾天前,俄羅斯外交部還發布推文慶祝1654年烏克蘭和俄羅斯統一的紀念日。本周這條訊息是各時候以來相當明確無誤的一條訊息。

因此,與烏克蘭攸關的重大利害更全面地呈現出來。這不僅僅是一場可能發生的侵略和戰爭。這關係到烏克蘭是否有權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而存在。這關係到烏克蘭是否有權成為一個民主國家。

而這並不止於烏克蘭。所有前蘇聯社會主義共和國都在1990年和1991年成為主權國家。格魯吉亞是其中之一。俄羅斯在2008年入侵格魯吉亞。13年後,仍然有將近30萬格魯吉亞人流離失所。另一個國家是摩爾多瓦。俄羅斯違背摩爾多瓦人民的意願,在那裡保留軍隊和軍火。

如果俄羅斯入侵和占領烏克蘭,下一步會怎樣?無疑,俄羅斯會加緊將鄰國變成傀儡國家,控制它們的活動,並壓制任何民主之聲的火花。主權和自決的原則一旦被拋棄,世界就會倒轉,我們歷經幾十年共同確立的規則將被破壞,最後消失。

這將使一些政府可以更猖狂地為獲得自己所需而為所欲為,哪怕這意味着封閉另一個國家的互聯網,在深冬切斷供暖油路,或者派坦克進駐——這一切都是俄羅斯近年對其他國家採用的手段。正因為如此,各地政府和公民都應關心正在烏克蘭發生的情況。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遠方的地區性爭執,或者是俄羅斯霸凌的又一事例。但是,與之利害攸關的再次是幾十年來讓世界變得更安全和更穩定的原則。

而俄羅斯的說法是,問題在北約。這顯然是荒唐的。北約沒有入侵格魯吉亞;北約沒有入侵烏克蘭。北約是一個防禦聯盟,對俄羅斯毫無野心。相反,北約多年來在努力與俄羅斯接觸交往,但遺憾的是這些努力遭到拒絕。例如,在旨在建立信任和增進磋商與合作的《北約-俄羅斯基本協定》(NATO Russia Founding Act)中,北約承諾大幅度減少在東歐的軍事實力。它確實這樣做了。

俄羅斯承諾對其在歐洲的常規軍力部署予以同樣限制。然而,它卻又一次入侵兩個國家。俄羅斯說北約正在包圍俄羅斯。其實,只有6%的俄羅斯邊界與北約國家接壤。相比之下,烏克蘭如今真正是在俄羅斯軍隊的包圍中。在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有大約5000名來自其他國家的北約部隊,而且他們的駐紮是輪流而不是永久性的。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駐紮的軍隊數量至少20倍於此。

普京總統說,北約是「將導彈放在我們家的門廊上」。但是,是俄羅斯發展了能夠達到德國和幾乎所有北約歐洲領土的陸基中程導彈,儘管它是禁止這些導彈的《中導條約》(INF Treaty)的簽約國。實際上,俄羅斯的違約導致了這項條約終止,減少了我們所有人的安全。

還值得指出的一點是,雖然俄羅斯不是北約成員,但它像其他許多非北約國家一樣,其實得到了由於北約的幫助而成為可能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所帶來的好處。我們許多人都清晰地記得冷戰時代的緊張和恐懼。蘇聯和西方在那些年裡為建立理解和共同達成國家間如何行事的規則而彼此採取的舉措受到各地人民的歡迎,因為這使局勢降溫,減少了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那些突破性舉措是各方通過大量艱苦努力取得的成果。如今,我們正眼見艱苦的努力付諸東流。

例如,1975年,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所有成員國,包括俄羅斯,簽署了《赫爾辛基最後文件》(Helsinki Final Act),從中確立了十項國際行為指導原則,包括尊重國家主權,避免威脅或動用武力,邊界不可侵犯,國家領土完整,和平解決分歧,以及不干涉內政。俄羅斯在烏克蘭違背了上述每一項原則,並且一再表明它蔑視這些原則。

1990年,歐安組織成員國,包括俄羅斯,達成《維也納文件》(Vienna Document),建立了一套信心與安全建設措施,旨在提高包括軍演在內的軍事活動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現在,俄羅斯只是有選擇地遵循那些條款。例如,它舉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聲稱因為這些軍演是在未預先通知參演部隊的情況下進行,所以不屬於《維也納文件》有關照會和觀察的規範之列。去年秋天,俄羅斯在白羅斯進行了有10萬多部隊參加的軍事演習,這些演習不可能沒有預先通知。莫斯科沒有提供有關它的部隊在格魯吉亞的信息,沒有將去年春季在烏克蘭周圍的大規模軍事集結通知歐安組織,沒有回答烏克蘭對其行動的提問,而這一切都是1990年協議的規定。

1994年,在被稱為《布達佩斯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的公約中,俄羅斯、美國和英國承諾「尊重烏克蘭的獨立與主權和現有邊界線」,並對其「避免進行威脅或動用武力」。這些承諾幫助說服烏克蘭放棄了蘇聯解體後所繼承的當時規模位居世界第三的核武器。我們只需問問住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人便知道那些承諾的結果如何。

我還可以舉出更多例子。他們都證明同一個結論:一個國家一再違背自己的諾言,無視它自己同意的規則,儘管其他國家非常努力地讓它加入每一步。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當然,俄羅斯有權利保護自己。美國和歐洲國家有準備討論俄羅斯的安全擔憂以及我們能夠如何以對等的方式解決它們。俄羅斯擔心它的安全,並且說美國和歐洲和北約採取的行動會威脅它的安全。我們對俄羅斯正在採取的行動給我們的安全帶來威脅有着深切擔憂。我們可以談所有那些。但是,我們不會將《聯合國憲章》中確定的,經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的主權或領土完整原則視為談判內容。

如果我能夠同俄羅斯人民講話,我會對他們說:你們應該享有安全和有尊嚴的生活,就像所有地方的人民一樣,而且沒有任何國家想危及這點——烏克蘭不想,美國不想,北約或北約的成員國不想。但是,真正給你們的安全帶來風險的,是與你們的烏克蘭鄰邦進行無謂的戰爭和隨之而來的一切代價,其中最大的代價是,為之冒風險和甚至失去生命的年輕人。

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我們面對氣候危機、我們需要重建全球經濟——一切都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精力和資源——的時刻,一場很可能曠日持久的暴力衝突真是你們需要的嗎?它真的會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更繁榮、更充滿機會嗎?想想看,像俄羅斯這樣的偉大國家如果把它的資源,尤其是了不起的人才資源,它的人民,投入到我們時代最重大挑戰中將會取得何等成就。我們在美國,我們在歐洲的夥伴,都會歡迎那樣。

明天,我將會晤拉夫羅夫外長,我將敦促俄羅斯找到途徑,重返它在幾十年中承諾的協議,並與美國和我們的盟國及夥伴一道努力,書寫一個能夠確保我們共同安全的未來,但同時也將表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犯將斷送這種可能,而且將恰恰形成俄羅斯所抱怨的局面:大大增強北約的防禦聯盟。

這些是我們面臨的艱難問題。它們不會迅速解決。我當然不指望我們明天在日內瓦把它們解決。但是,我們可以增進相互理解,而這,連同俄羅斯把在烏克蘭邊界的軍事集結降級,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幾周避免危機。與此同時,美國將繼續與我們在北約、歐洲聯盟、歐安組織、七國集團、聯合國以及整個國際社會中的盟國和夥伴共同努力,明確指出俄羅斯面前的兩條道路:走外交之路能夠帶來和平與安全;走侵犯之路將只能導致衝突、嚴重後果、國際譴責。美國和我們的盟國將繼續站在烏克蘭一邊,隨時準備在任何一條道路上與俄羅斯相會。

我在柏林這裡談這些想法並非偶然。世界上大概沒有任何地方比這座城市更多地經歷了冷戰的分裂。在這裡,肯尼迪總統宣告,所有自由的人民都是柏林公民。在這裡,里根總統敦促戈爾巴喬夫先生拆掉那堵牆。此刻,似乎普京總統想要回到那個時代。我們希望不是。但是如果他選擇這樣做,他所面對的將是像數代領導人和公民展現出的致力在歐洲和世界各地促進和平、促進自由、促進人的尊嚴的同樣決心與團結。

非常感謝聆聽。(掌聲)

此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因其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作品,參考美國法典第17篇第1章第105條。此作品也可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如果:
  1. 美國政府機構公開釋出該作品的版權到公有領域,而不考慮國界。
  2. 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對美國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包括中華民國(臺灣)《著作權法》、香港、澳門《第43/99/M號法令》、新加坡,但不包括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
  3. 該作品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類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在中國大陸屬於公有領域。
  4. 該作品的版權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已經過期。

否則,美國仍然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掌有美國聯邦政府作品版權。[1]

本模板不適用於單個美國州政府、屬地政府、市政府,或任何次級政府的作品。

美國聯邦政府公有領域 //zh.wikisource.org/wiki/%E4%BF%84%E7%BD%97%E6%96%AF%E8%BF%9B%E7%8A%AF%E4%B9%8C%E5%85%8B%E5%85%B0%E5%8F%8A%E5%85%B6%E4%BB%96%E5%9C%B0%E5%8C%BA%E5%88%A9%E5%AE%B3%E6%94%B8%E5%85%B3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