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信豐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信豐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信豐縣自然資源局、信豐縣統計局
2022年3月3日
http://www.jxxf.gov.cn/xfxrmzfyyh/c104550/202203/c7f3c34177b2408f949666862a91cc98.shtml

2018年9月,國務院統一部署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信豐縣按照國家、省和贛州市的統一部署及要求開展「三調」工作,歷時三年多,投入160餘名調查人員,共調查206459個地類圖斑,全面查清了全縣國土利用狀況。本次調查以國家下發的優於1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和省統一組織採購的全域0.2米高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作為調查底圖,廣泛應用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可靠。現將全縣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37068.39公頃(55.60萬畝)。其中,水田30829.2公頃(46.24萬畝),占83.17%;旱地6239.19公頃(9.36萬畝), 占16.83%。嘉定鎮、大塘埠鎮、西牛鎮、正平鎮等4個鎮耕地面積較大,占全縣耕地的45.64%,均為一年三熟制。

坡度為2度以下的17659.81公頃(26.49萬畝),占47.64%;2~6度的11333.9公頃(17.00萬畝),占30.58%;6~15度的7709.5公頃(11.56萬畝),20.80%;15~25度的270.71公頃(0.41萬畝),占0.73%;25度以上的94.47公頃(0.14萬畝),占0.25%。

(二)種植園用地13066.98公頃(19.60萬畝)。其中,果園11867.73公頃(17.80萬畝),占90.82%;茶園73.5公頃(0.11萬畝),占0.56%;其他園地1125.75公頃(1.69萬畝),占8.62%;種植園用地(園地)主要分布在嘉定鎮、大塘埠鎮、安西鎮、西牛鎮等4個鎮,占全縣種植園用地(園地)的51.48%。

(三)林地198109.33公頃(297.16萬畝)。其中,喬木林地170471.14公頃(255.71萬畝),占86.05%;竹林地7984.93公頃(11.98萬畝),占4.03%;灌木林地83.56公頃(0.12萬畝),占0.04%;其他林地19569.7公頃(29.35萬畝),占9.88%。古陂鎮、新田鎮、虎山鎮、安西鎮等4個鄉鎮林地面積較大,占全縣林地的39.70%。

(四)草地2167.22公頃(3.25萬畝)。其中,無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2167.22公頃(3.25萬畝)。

(五)濕地83.92公頃(0.13萬畝),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0.03%,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二級地類全部為內陸灘涂,面積83.92公頃(0.13萬畝)。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6656.36公頃(24.98萬畝),其中建制鎮3570.25公頃(5.36萬畝),占21.44%;村莊11576.88公頃(17.37萬畝),占69.50%;採礦用地1405.15公頃(2.11萬畝),占8.44%;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04.08公頃(0.16萬畝)占0.63%。

(七)交通運輸用地5293.58公頃(7.94萬畝)。其中鐵路用地390.04公頃(0.59萬畝),占7.37%;公路用地1829.81公頃(2.74萬畝),占34.57%;農村道路3072.99公頃(4.61萬畝),占58.05%;管道運輸用地0.74公頃(0.001萬畝),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667.68公頃(17.50萬畝)。其中,河流水面3285.49公頃(4.93萬畝),占28.17%;水庫水面1251.47公頃(1.88萬畝),占10.74%;坑塘水面5903.48公頃(8.86萬畝),占50.57%;溝渠1144.08公頃(1.72萬畝),占9.83%;水工建築用地83.16公頃(0.12萬畝),占0.69%。嘉定鎮、大塘埠鎮、西牛鎮、古陂鎮等4個鄉鎮水域面積較大,占全縣水域的48.57%。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縣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實行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再減少。要堅持系統觀念,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統籌生態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要堅持節約集約,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協調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推進空間善治和結構優化。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繼續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完善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大力推廣節地模式,全面提高各類土地利用效率。

「三調」成果是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要加強「三調」成果的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全面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