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作者:劉完素 金朝

卷上

[編輯]

傷風

[編輯]

傷風之證∶頭疼項強,肢節煩疼,或目痛。肌熱、乾嘔、鼻塞、手足溫、自汗出、惡風,其脈陽浮而緩、陰浮而弱,此風邪在表。以上傷風之證,皆宜桂枝湯(第二)以解肌。傷風汗出、怕風,而加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第三);傷風反無汗者,雖已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而無里證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服之。不若通用雙解散(五十四),免致有桂枝、麻黃之誤。傷風自汗,白虎湯(二十二),太陽病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

傷寒

[編輯]

傷寒之證∶頭項病疼、腰脊強、身體拘急、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致頭面目疼、肌熱鼻干,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在表。以上傷寒之證,皆宜麻黃湯(第一)以發其汗。傷寒冒風,頭目痛,四肢拘倦,比金散(四十九)。不若通用天水散(五十二)或雙解散(五十四)之類甚佳,無使藥不中病而益加害也。白虎合涼膈散(二十三)乃調理傷寒之上藥,傷風甚妙。

中暑

[編輯]

中暑之證∶身熱頭痛、背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口乾、倦怠而身不痛,或時惡寒,或畏日,氣脈虛而弱,無問表里,通宜白虎。夏月感冒發熱煩渴,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香薷飲(五十五)或雙解散(五十四);或里熱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大承氣湯(十)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十三)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九)合涼膈、天水散。

中濕

[編輯]

中濕之證∶一身盡疼,重者發黃、關節煩疼、發熱、鼻塞,時或腹滿脹大、便利,脈沉而緩。以上中濕之證,先用雙解散(五十四)微微汗之,次用五苓散(二十四)或淡滲散(二十五)、桂苓甘露飲(三十四)。曾用甘露飲不愈,卻用黃連解毒(二十一)則愈。問∶何也?曰∶若劑生土之甘,此屬土,故以火劑燥土,其病則愈。

風寒俱中

[編輯]

風寒俱中之證∶頭痛項強、肢體疼、手足溫,為中風;反無汗、惡寒、脈浮緊,為傷寒也。

或頭項疼、腰脊強、身體拘急、指末微厥、不自汗,為傷寒;反煩躁而脈緩者為傷風也。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傷,則表里熱甚者,通宜以大青龍湯(六),或雙解散(五十四)最妙。

內外傷寒

[編輯]

始得脈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內傷也;脈浮而表病里和者,外傷也。病在身體四肢,為表病;病在胸腹之內,為里病。內傷通神散(五十一),外傷雙解散(五十四),內外一切所傷通聖散(五十三),然不若雙解散,以平和為之,三法至神。

一切汗候

[編輯]

風寒暑濕、饑飽勞逸、憂愁思慮、恚恐悲怒;四時中外諸邪所傷,但覺身熱頭疼、拘倦強痛,無問自汗無汗、憎寒發熱、渴與不渴,微、甚;傷寒疫癘、汗病兩感、風氣雜病,一切舊病發作,三日里外並宜雙解散(五十四)。設若感之勢甚,本難解者,常服雙解散,三兩日間,亦漸可減,並無所損。或里熱極甚、腹滿實痛、煩渴譫妄,須可下者,三一承氣湯(十三)為妙。或下後未愈,或下證未全,或大汗前後逆氣,或汗後餘熱不解,或遺熱復勞,或染他人病氣,汗毒傳染,或中瘴氣、羊氣、牛氣,一切穢毒,並漆毒、酒毒、食毒、一切藥毒,及墜墮打撲傷損疼痛,或久患風眩頭疼、中風偏枯、破傷風、洗頭風、風癇病,或婦人產後諸疾,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無問日數,但以雙解散(五十四)服之,周身中外氣血宣通,病皆除愈。然雙解乃通仙之藥,但除孕婦及產後、月經過多、並泄瀉者勿與服之,惟年老人最宜,自有造化於中矣。

傳染

[編輯]

凡傷寒疫癘之病,何以別之,蓋脈不浮者傳染也,設若以熱藥解表,不惟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其治之法∶自汗宜以蒼朮白虎湯(二十二);無汗宜滑石涼膈散(二十三),散熱而愈;其不解者通其表里,微甚,隨證治之,而與傷寒之法皆無異也。雙解散(五十四)、益元散(五十二),皆為神方。

表證

[編輯]

凡表證脈浮,身體肢節疼痛,惡風、惡寒者,可汗之不可下也。傷寒無汗麻黃湯(一),傷風自汗桂枝湯(二)。一法不問風寒通用雙解散(五十四),或天水散(五十二)最妙。

里證

[編輯]

凡里證脈實而不浮,不惡寒及惡風,身不疼,自汗譫語,不大便,或咽干腹滿者,可下之不可汗也。以上之證宜小承氣湯(十二)、大承氣湯(十)、調胃承氣湯(十一),選而用之。一法不問風寒暑濕,或表、里兩證俱不見,但無表證而有可下者,通用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此藥發峻效,使無表熱入里,而無結胸及痞之眾疾也。或熱結極深而諸藥數下,畢竟不能利,不救成死者,大承氣湯加甘遂一錢匕下之。病在里,脈沉細者,無問風寒暑濕,或表里證俱不見;或內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痛滿、譫妄煩躁、蓄熱內盛、但是脈沉者,宜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湯(二十一)下之。解毒、調胃承氣湯,能瀉大熱。

表里證

[編輯]

表里俱見之證∶或半在表,或半在里之證者,謂前表里二證,病在相參。有欲汗之而有里病,欲下之而表病未解;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當和解。傷風,白虎湯(二十二);傷寒、中風或兩感,小柴胡湯(九)。一法不問風寒暑濕,用涼膈散(二十三)、天水散(五十二)二藥合一服,用煎解之。

或表熱多,里熱少,天水一,涼膈半;或里熱多,表熱少,涼膈一,天水半;表熱極,里有微熱,身疼頭痛,或眩或嘔,不可汗吐下者,天水、涼膈散合和解之。解之又不能退其熱者,用黃連解毒湯;表里之熱俱微者,五苓散(二十四);表里之熱俱盛者,大柴胡湯(八)微下之,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氣湯(十)下之,雙除表里之熱。服雙解散(五十四)之後若不解,病已傳變,後三日在里,法當下之。殊不知下之太早,則表熱乘虛而入里,遂成結胸、虛痞、懊 、發黃之證,輕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宜平和之藥,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勢或有汗而愈,或無汗氣和而愈。用小柴胡(九)、涼膈(二十三)、天水(五十二),合和主之。病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涼膈散合和而解之,或小柴胡合解毒湯(二十一)。如服,熱勢未退者,大柴胡(八)合三一承氣湯(十三)。表里俱微,半表半里,若里微者宜大柴胡(八)合黃連解毒湯(二十一)合服。諸小柴胡湯證後病不解,表里熱勢更甚,而心下急郁微煩;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不利;或陽明病多汗;或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痛而口乾;或太陰病腹滿而痛;或無表里證但發熱,七、八日,雖脈浮而數,而脈在肌肉實數而滑者,並宜大柴胡湯(八)。病至七、八日,里熱已甚,表漸微,脈雖浮數,用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下之。下證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湯(二十二)或人參石膏湯(三十五)。脈洪、躁,里有微熱,不可汗者,用黃連解毒湯(二十一)。

汗後不解

[編輯]

凡是表證法當汗之,根據法汗之,其病又不解。汗後不解,其證前後別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二十三)調之,以退其熱,無使熱甚危極也。除此之外,遠勝小柴胡湯。兩感至此而已,汗後餘熱用益元散(五十二)、或小柴胡湯(九)、崔宣武人參石膏湯(三十六)。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尚浮者,蒼朮白虎湯(二十三)解之。傷寒用桂枝湯發汗後半日許,復熱煩,脈浮者,再宜桂枝湯(二);汗後不解,下證未全者,白虎湯(二十三);汗後煩躁不得眠,微熱而渴,五苓散(二十四);汗後不解,里外有熱,口乾煩渴,柴胡飲子(四十七);解表之後尚未愈者,解毒(二十一)、涼膈(二十三)、天水散(五十二),能調順陰陽,洗滌臟腑。

下後不解

[編輯]

凡是里證法當下之,根據法下之,其病又不解。或大下後,或再三下後,熱勢尚甚而不退,本氣虛損而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之則熱極而死,寒涼諸藥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或濕熱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濕熱利不止而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腹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黃連解毒湯(二十一)以解之。

傷寒下之太過,胃中無熱,飲水無力,白朮散(四十二)。又有大下之後,其熱不退,再三下之熱愈甚,若下之不止,其人脈微氣虛,氣弱不加,以法無可生之理。至此下之亦死、不下亦死,但用涼膈(二十一)合解毒湯(二十三)調之,陽熱退除,陰脈漸生,為之妙法。下之前後無問日數,餘熱不解,小柴胡湯(九)。汗下後胃虛,大橘皮湯(三十九)。汗下後胸膈滿悶,赤茯苓湯(四十)。

在上涌之

[編輯]

諸病在膈者,當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或表證罷,邪熱入里,結於胸中,煩滿而飢不能食,四肢微厥而脈乍急者,宜瓜蒂散吐之。傷寒頭疼久不愈,令人喪明,以胸膈有宿痰故也,當先涌之,次以白虎湯(二十二)加減。

在下泄之

[編輯]

諸病蓄熱下焦,則承氣、抵當之類,泄之而可也。

合病

[編輯]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燥面垢,譫語遺尿,如誤發汗則譫語益甚,下之則便厥,額上汗出,後必發黃,白虎湯(二十二)。

兩感

[編輯]

兩感謂一日太陽、少陰兩症俱見,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前六經之證是也。小柴胡湯(九)、涼膈散(二十三)、五苓散(二十四)、天水散(五十二)、通聖散(五十三)、雙解散(五十四)、大柴胡湯(八),可選用之。熱勢甚,欲可下者,三一承氣湯(十三),或解毒(二十一)合承氣湯。

[編輯]

之為病∶發熱腹滿,口噤頭搖,螈 不語,項強背直,腰身反強。或目痛,或目赤,或目閉,或反目,或足溫,或妄行,其脈沉弦而遲,或帶緊者,無汗曰剛 ;有汗曰柔 。通宜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二十一)下之。

頭疼

[編輯]

頭疼之證,無問風寒暑濕雜病,自汗頭疼,俱宜白虎湯(二十二),或加川芎、荊芥尤妙。頭疼久不愈,必致喪明,宜先涌痰,次用白虎加減。風眩痰逆、喘嗽頭疼,茯苓半夏湯(三十八),頭疼、肢體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頭疼、口乾,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風疾喘嗽頭疼,白虎(二十二)、半夏橘皮湯(三十七),風熱頭疼,心煩昏憒,人參石膏湯(三十五),傷寒壯熱頭疼,不臥散(四十五)。

身疼

[編輯]

身疼之證,無問風寒,雙解散(五十四)。表熱甚,頭項肢體疼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傷寒瘟疫,遍身疼痛,少力,頭旋,腰腳麻重,嘔噦、壯熱、減食,三一承氣(十三)減硝加貫眾、紫河車,入金銀煎,名銀煎散。中濕一身盡痛,五苓散(二十四)。

腹脹滿痛

[編輯]

腹脹滿,脈沉者,以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二十一)下之。諸腹滿實痛、煩渴譫妄、脈實數而沉者,無問日數,三一承氣湯。少陽證,腹中痛者,小柴胡(九)去黃芩加芍藥湯。少陽證,脅下痞硬者,小柴胡去棗子加牡蠣。太陰證,腹滿時痛,桂枝(二)加芍藥;痛甚桂枝加大黃。

往來寒熱

[編輯]

往來寒熱屬少陽,一日二、三作,來往無期,用小柴胡湯(九)主之。

潮熱

[編輯]

潮熱屬陽明,一日一發,日晡而作也。陽明里熱極甚,或吐下後不解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日晡潮熱,心胸煩熱而懊 ,如瘧狀,脈沉實者,三一承氣湯(十三)。陽明、少陽合病,下利,日晡發熱如瘧者,大柴胡湯(八)。通宜三一承氣(十三)合解毒(二十一)。

自汗

[編輯]

自汗者,不發表解肌自出汗也,傷風自汗也。傷風自汗,桂枝湯。傷寒自汗,脈沉數而實,表里俱熱者,三陽合病自汗者,厥逆自汗者,頭疼自汗者,傷寒自汗未解半入於里者,中暑自汗脈虛者,俱宜白虎湯(二十二)。傷寒寢汗不止,白虎湯加麻黃根、浮麥。傷寒汗下後,自汗、脈虛、熱不已,白虎加人參、蒼朮服之,汗止身涼,通仙之法也。

中暑自汗,白虎湯,後以澹滲湯(二十五)調之。自汗多崔宣武人參石膏湯(三十六)。

自利並誤下

[編輯]

自利者,不經下藥攻里而自利也。脈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二十四)。一切瀉痢間作,桂苓甘露飲(三十四)。溫濕內甚而作痢者,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或自利清水,色鈍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濕熱相搏於腸胃之內而成,三一承氣湯(十三)。當汗而反下,及不成結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證在,表熱里寒也,急以四逆湯(四十三)溫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熱藥下之而協熱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

小便不利

[編輯]

小便不利者,小便難而赤澀也。中暑並傷寒大發汗後,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者;口乾煩渴,小便不利者;小便赤澀,通宜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主之。

嘔吐

[編輯]

凡嘔吐者,火性上炎也,無問表里,通宜涼膈散(二十三)。傷寒雜病,一切嘔吐,調胃承氣湯(十一)。煩悶乾嘔,黃連解毒湯(二十一)。嘔吐煩渴者,桂苓甘露飲(三十四)、五苓散(二十四)。

眩、咳嘔者,白虎(二十二)加半夏、橘皮。傷寒嘔吐,四肢厥逆清冷,調胃散(五十)。濕溫內甚,噁心嘔吐者,白虎合解毒湯。

吐瀉

[編輯]

吐瀉者,上吐下瀉,亦名霍亂也。一切吐瀉霍亂,通宜五苓散(二十四)、益元散(五十二)、白朮散(四十二)。吐瀉霍亂煩渴,並中外諸邪所傷而吐瀉腹滿痛悶者,並皆桂苓甘露飲(三十四)、澹滲湯(二十五)。

喘嗽

[編輯]

大熱喘嗽而滿者,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或熱甚咳嗽悶亂,三一承氣湯(十三)。少陽咳者,小柴胡(九)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喘嗽頭疼者,茯苓半夏湯(三十八)。咳嗽者,白虎湯(二十二)加半夏、桔梗。咳嗽不已,人參石膏湯(三十五),或崔宣武人參石膏湯(三十六)。

痰逆咳嗽,半夏橘皮湯(三十七)。汗之後氣悶咳嗽,五味子湯(四十四)。

[編輯]

凡口乾煩渴者,傷寒汗出而渴者,飲水反吐名曰水逆,俱宜五苓散(二十四)。少陰病二、三日,口燥咽干,三一承氣湯(十三)。或里熱燥甚,傷寒怫鬱留飲不散,煩渴不止則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嘔冷涎,大渴不能飲,飲亦不能止其渴,喘急悶亂,但欲死者,三一承氣湯,下咽立止其渴,有若無病之人,須臾大汗而愈。至此往往多有不利而汗出,亦有藥力但隨汗之宣通,不利而愈。或汗吐下後,煩渴口乾,脈浮大,白虎湯(二十二)加人參;煩躁多渴,涼膈散(二十三)加滑石。

煩躁

[編輯]

傷寒煩躁多渴,涼膈散(二十三)加滑石。中暑、傷寒汗後煩躁,五苓散(二十四)。一切火熱狂躁喘滿,黃連解毒湯(二十一)。煩躁而渴,白朮散(四十二),或加滑石;甚者加薑汁。

懊虛煩不得眠

[編輯]

懊 煩心,反覆顛倒不得眠者,煩熱怫鬱於內而氣不能宣通也,或胸滿結痛,或煩、微汗出、虛煩者,梔子湯(二十八)主之;或氣少者,加甘草一錢;或嘔者及初誤以丸藥下者,加生薑半兩。

凡懊 虛煩者,皆用涼膈散(二十三)甚佳,及宜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散而已。心煩腹滿,坐臥不安,梔子濃朴湯(三十)主之。或陽明病下之後,躁熱而懊 者,三一承氣湯(十三)。汗後煩躁不得眠,五苓散(二十四)或涼膈散(二十三);口燥呻吟,錯語不得眠,五苓散、黃連解毒湯(二十一);煩心者涼膈散。

少陽證,胸中煩而不嘔者,小柴胡(九)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主之。

留飲

[編輯]

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編輯]

傷寒表里俱熱,下證未全,法當和解。誤下之早,則成痞。心下痞滿而不痛,按之虛軟者痞。

脈浮而尚惡寒者,表未解也,當先桂枝(二)解表已,而後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三十三)攻痞也;或只用五苓散(二十四)使除表里甚良。或痞惡寒而汗出者;或痞而煩小便不利者;或痞留飲濕熱下利者;或已成痞,因其痞滿誤更下之,其痞轉甚,嘔噦下利,心煩躁者,無問脈浮、沉,並宜生薑煎湯調下五苓散(二十四)頻服之。

或痞不已,則後亦濕熱煩滿,或譫妄,脈沉無他證者,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三十三);或小陷胸湯(十八)

亦可。下早成痞檳榔散(四十一)。

結胸

[編輯]

結胸之證有三∶不按而痛者名大結胸;按之而痛者名小結胸;心下怔忡,頭汗出者名水結胸也。

汗下之後,不大便五、六日,舌干而渴,日脯少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而脈沉緊滑數,或但關脈沉緊者,宜大陷胸湯(十六),或陷胸丸(十七)下之。或脈浮者,表未罷也,不可下,下之則死,宜小陷胸湯(十八)及小柴胡湯(九)之類和解之;表罷者方可下之。或結胸雖脈浮而里熱勢惡,須可下者,宜三一承氣湯(十三),分作三次,約三時許服訖,得利甚良,雖未稍減,脈必沉;病微者,只用三一承氣半服,按法而下之;里熱甚者,以大陷胸湯(十六)大半服而下之;或但結胸,別無大段熱證,但頭微汗出,脈沉潛者,水結胸也,通宜大陷胸丸(十七)。小結胸,心下按之而痛,脈浮而滑,別無大段熱證;及水結胸者,小陷胸湯(十八)。傷寒下之太早,結胸,黃連解毒湯(二十一)加枳殼。傷寒結胸,虛痞,涼膈散(二十三)加枳殼、桔梗。或但自熱結胸者,其胸高起,腹雖不滿而但喘急、悶結、譫妄、昏冒,關脈沉數而緊者,用大承氣湯(七)加甘遂一錢匕下之。表證罷,熱入里,結於胸中,煩滿而飢不能食,微厥而脈乍緊者,瓜蒂散吐之(二十六)。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證罷、乾嘔短氣、不惡寒、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者,十棗湯(三十一)。結胸而發黃者,茵陳湯(三十二)、陷胸湯(十六)各半服下之。協熱下利不止,更結胸發黃,茵陳湯五分、陷胸湯三分、大承氣湯二分下之為佳。脈浮不可下者,小陷胸湯合小柴胡湯(九)。

血證

[編輯]

太陽病日深,表證仍在,循經熱蓄於下焦,脈微而沉,不結胸而發狂者,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也,血下而愈,宜攻之。或太陽病,身黃、脈沉者,循經而蓄熱下焦也,小腹硬、小便不利為無血;小便自利,如狂者,瘀血症;或陽明蓄熱內甚而喜忘或狂,大便雖硬而反易,其色黑者,有蓄血也;或無表里證,但發熱日深,脈浮者亦可下;或已下後,脈數,胃熱消谷善飢,數日不大便,有瘀血也,並宜抵當湯(十九)下之。傷寒有熱,小腹滿,小便自利者,為有血也,當下,未敢用湯,用抵當丸(二十)最為穩當。太陽病不解而蓄熱下焦,先以桂枝解表,已而下血,宜桃仁承氣湯(十四)或抵當丸(二十)攻之。傷風,汗、下不解,熱郁經絡,隨氣涌泄為衄,或清道閉,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盡,余血停留以致面黃,大便黑,犀角地黃湯(十五)。

發狂加黃芩、大黃。

譫語

[編輯]

譫語發狂,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湯(二十一)下之。若傷寒,過經譫語,已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大盒飯硬,而下利、脈和者,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利者,脈當厥,今反和,此為內實,調胃承氣湯(十一)或涼膈散(二十三)通用。

發黃

[編輯]

陽明病,表熱極甚,煩滿熱郁,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而身體發黃,其候但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身體發黃,宜茵陳湯(三十二)調下五苓散(二十四);結胸而發黃者,茵陳同陷胸湯(十六)各半下之。或誤服熱毒丸藥下之,反損陰氣,遂協熱利不止;更或結胸而發黃者,用茵陳湯五分、陷胸湯三分、承氣湯(十)一分下之。或兩感發黃者,用茵陳湯加黃連解毒湯(二十一)一服急下之。頭微汗,小便利而發微黃者,濕熱微也,梔子柏皮湯(二十九);發黃甚者,茵陳合三一承氣湯(十三)。

發斑

[編輯]

發斑,下證未全,涼膈散(二十三)。未曾下,胃熱發斑,白虎湯(二十二)加人參、白朮。

陽明胃熱發斑,脈沉須下者,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傷寒胃熱發斑,涼膈散加滑石調五苓散(二十四)

甚妙。傷寒七、八日,發黃有斑,微熱、腹滿者,或痰實壅上,雖諸承氣湯不過者,仲景曰∶寸脈浮滑者可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

發狂

[編輯]

傷寒,發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三一承氣湯(十三)加當歸、姜、棗名當歸承氣湯,以利數行,候微緩以三聖散(二十七)吐之,後用涼膈散(二十三),黃連解毒湯(二十一)

調之。譫妄發狂,逾垣上屋,赴井投河,皆為陽熱極甚,用三一承氣合解毒下之。驚悸癲狂,三一承氣湯。發狂極甚,投河入井者,三下不過,不可攻下,盒飯涌之,以瓜蒂散(二十六),吐出痰涎、宿物,一掃而愈,後以甘露飲(三十四)之類調之。

發戰

[編輯]

凡熱病大汗將出而反寒戰者,表之正氣與邪氣並甚於里,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反為寒戰,脈微欲絕者,三一承氣湯(十三)或十棗湯(三十一)下之。凡欲作汗,無問病之微甚,或已經新下者,或下證未全者,但以涼膈散(二十三)調之;甚者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或下後二、三日,或未經下,腹滿煩渴,脈沉實而有里證者,三一承氣湯下之,勢惡者加黃連解毒湯。或戰不快者,或戰後汗出不快者,或戰數次,經大戰而汗不當者,乃並之太甚,而法之不達,通宜三一承氣湯,或更加黃連解毒湯下之,以解怫熱而開鬱結也。

發厥

[編輯]

或發熱極甚,而恐承氣不能退者;或已下後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陽氣怫鬱不能營運於身表四肢,以致通身清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青睛疼、昏眩恍惚、咽干或痛、躁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冤悶亂、喘急、鄭聲、脈雖疾數,以其蓄熱極深而脈道不利,反致脈沉細而欲絕,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謂其傷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證候者;或兩感熱勢甚者,通宜解毒(二十一)加大承氣湯(十)下之,熱不退者宜再下之。雖古人云∶三下之而熱未退即死矣。然亦有按法以下三、五次,利一、二十行,熱方退而得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少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失下熱極,以致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若急下之,殘陰暴絕而死。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二十三)或黃連解毒湯,或二藥合服,或白虎(二十二)合涼膈散,養陰退陽,積熱漸以宣散,則心胸溫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或解毒加六一散(五十二)調之,愈後宜服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里熱脈厥者,宜白虎湯。熱極厥深而諸藥下畢,竟不能利者,不救必死,黃連解毒湯更加甘遂末一錢匕下之。

循衣摸床

[編輯]

陽明病,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狂語如見鬼狀,劇者發則不識入,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視微喘,三一承氣湯(十三)。

勞復食復

[編輯]

汗下後,勞復,柴胡飲子(四十七);飲酒復劇,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或雙解(五十四)加黃連;在里者,三一承氣湯(十三);在表者,益元散(五十二)或雙解;半表半里,大柴胡湯(八)、小柴胡湯(九)、涼膈散(二十三)、解毒湯(二十一),隨證用之。食復三一承氣湯。

卷下

[編輯]

[編輯]

一、麻黃湯

麻黃(六錢) 桂枝(四錢) 甘草(二錢) 杏仁(七枚)

上作二帖,水二鍾,煎八分取汁。麻黃性熱,惟冬及春,兼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夏至之後服之必發斑黃,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桂枝加減月令同。

二、桂枝湯

桂枝 芍藥(各二錢半) 甘草(一錢半)

上作一帖,姜三片、棗一枚,煎服,取微汗。倍加芍藥名桂枝芍藥湯;加大黃名桂枝大黃湯。《金匱方》曰∶太陽病自汗而小便數者,不可與桂枝湯。

三、桂枝葛根湯

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錢半) 生薑(四錢) 大棗(二枚) 葛根(五錢二分)

上作二服,水煎,取微汗。

四、葛根湯

葛根(一兩四錢) 麻黃(三錢) 生薑(三錢) 桂枝 甘草 芍藥(各二錢) 棗(一枚)

上作二帖,水煎服。衣覆取汗為度。

五、升麻葛根湯

升麻 干葛 芍藥 甘草(各三錢)

上作二服,水煎。若大段寒即熱服;若熱即溫服,身涼為度。

六、大青龍湯

麻黃 石膏(各四錢半) 桂枝(一錢半) 甘草(同上) 杏仁(三枚)

上作二帖,姜三片、棗一枚,水煎。取微汗,不可太過,恐亡陽。以溫粉撲之。

七、小青龍湯

半夏(六分) 北五味(一錢二分) 麻黃 芍藥 細辛 甘草 乾薑 桂枝(各一錢八分)

上作二帖,生薑四片,水煎。諸方皆不用生薑。

八、大柴胡湯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半) 大黃(七錢) 芍藥(錢半) 半夏(一錢) 枳實(二錢)

上作一帖,生薑五片、棗一枚,煎。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

九、小柴胡湯

柴胡(八錢)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三錢) 半夏(二錢半)

上五錢,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溫服。

一法本方合涼膈、天水。一法本方合涼膈散。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去棗子加牡蠣。一法本方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一法本方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

十、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各二錢) 濃朴(四錢) 枳實(三枚)

上作一帖,水二鍾,先煎濃朴、枳實,次下大黃,煎取八分,去滓,入硝,煎一、二沸,放溫服。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錢匕。

十一、調胃承氣湯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一錢半)

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二、小承氣湯

大黃(三錢) 濃朴(一錢半) 枳實(一錢)

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三、三一承氣湯

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半) 濃朴(錢半) 枳實(一錢) 甘草(二錢)

上作一帖,水煎,溫服。一法本方減硝加貫眾、紫河車,入金銀煎,名銀煎散。一法本方加當歸、姜、棗,名當歸承氣湯。

十四、桃仁承氣湯

桃仁(去皮尖十枚) 芒硝(錢半) 大黃(二錢) 桂 甘草(各一錢半)

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

十五、犀角地黃湯

犀角 白芍藥 牡丹皮(各五分) 生地黃(四錢)

上作一帖,水煎。有熱加黃芩一錢。發狂血證加大黃(本方無大黃血證內有)。

十六、大陷胸湯

大黃(二錢) 芒硝(二錢半) 甘遂(一分,些小便是)

上作一帖,水煎,溫服。未快再服,勢惡不利,以意加之。

十七、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 芒硝(二錢半) 葶藶(三錢炒另研) 杏仁(十二枚炒)

上大黃末,下葶藶杵羅,研杏仁、芒硝如泥,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白蜜半匙,水一鍾,煎至半鍾,溫服。當一宿,未利再服。

十八、小陷胸湯

半夏(四錢) 黃連(二錢) 栝蔞實(一枚四分用之二)

上作一帖,水煎,溫服。未利再服,微利黃涎即愈。一法本方合小柴胡湯。

十九、抵當湯

水蛭(炒) 虻蟲(各七個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黃(二錢半)

上作二帖,水煎,再服。

二十、抵當丸

水蛭(炒) 虻蟲(各七個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黃(二錢半)

上細末,煉蜜作二丸,用水二鍾,煎一丸,至六分,溫服。 時血未下再服。

二十一、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

每服五錢,水煎,溫服。本方合大承氣湯。一法本方加枳殼。本方合三一承氣湯。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錢匕。本方合調胃承氣湯。一法本方合涼膈、天水散。

二十二、白虎湯

(《金匱方》雲∶太陽病,無汗而渴者,不可服。)

知母(一兩半) 甘草(一兩) 粳米(一合) 石膏(四兩)

上五錢,水煎,溫服。一法本方加蒼朮。一法本方加人參、蒼朮。一法本方加半夏、橘皮。一法本方加半夏、桔梗。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加人參、白朮。一法本方合涼膈散。一法本方加麻黃根、浮麥。

二十三、涼膈散

連翹(一兩) 黃芩(半兩) 梔子(半兩) 甘草(半兩) 朴硝(一分) 薄荷 大黃(各半兩)

上五錢,水煎,入蜜少許。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加滑石。一法本方加桔梗、枳殼。一法本方合天水散。一法本方加滑石調五苓散。

二十四、五苓散

(《金匱方》雲;陽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服。)

豬苓 茯苓 白朮(各五錢) 桂心(一分) 澤瀉(一兩)

上或調或煎。一法本方加生薑汁調服。

二十五、淡滲湯

(即五苓合益元是也)

二十六、瓜蒂散

瓜蒂(細銼炒) 赤小豆(等分) 又用茶少許

上為末,豆豉半合、水一盞半,煮汁半盞,調下一錢匕,不吐加服。頭痛加鬱金;脅痛加蠍梢。

二十七、三聖散

(見吐門)

食前先食齏汁半盞,後調藥服一半,用鵝翎探引吐出,如吐少,更以熱齏汁投之。不已,用麝香煎湯服半盞,立止。

二十八、梔子湯

大梔子(七枚) 豆豉(半合)

上以水煎梔子至一盞半,入豆豉煮至半盞,溫服。

二十九、梔子柏皮湯

大梔子(十五枚) 黃柏(半兩) 甘草(兩錢半)

上 咀,水二鍾煎。

三十、梔子濃朴湯

大梔子(七枚) 濃朴(半兩) 枳實(二錢)

上 咀,水煎。

三十一、十棗湯

芫花 大戟 甘遂(等分)

上為末,水一盞,棗十枚劈開煮汁半盞,調藥末半錢匕;實者一錢匕。

三十二、茵陳湯

茵陳(一兩) 大黃(半兩) 梔子(十枚)

上五錢,水煎。本方合陷胸湯。本方合大承氣湯(本方五分、陷胸湯三分、大承氣二分)。本方合解毒湯。

三十三、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等分)

上五錢,水煎。一法加生薑,甚良。

三十四、桂苓甘露飲

(即五苓散加寒水石、石膏)

上為末,或溫湯、或新水、生薑湯調,或煎。一方不用豬苓。一方加甘草。一方有人參、藿香、木香、葛根、滑石、甘草共一十三味,一名桂苓白朮散。

三十五、人參石膏湯

人參(二錢半) 白朮(半兩) 知母(半兩) 黃芩(三錢) 川芎(半兩) 茯苓(半兩)半夏(二錢) 山梔(三錢) 甘草(一兩) 石膏(三兩)

上 咀,姜煎。

三十六、崔宣武人參石膏湯

人參(二錢) 石膏(一兩) 川芎(二兩) 黃芩(二錢) 茯苓 防風(各三錢) 甘草(五錢)

上五錢,水煎。

三十七、半夏橘皮湯

半夏 陳皮 甘草 人參 茯苓 濃朴(各三錢半) 葛根(半兩)

上五錢,姜五片,水煎。

三十八、茯苓半夏湯

茯苓 半夏 生薑(各一錢取汁,素問藥證用水一大盞,煎至四分,絞汁,卻下生薑汁服。)

上,水煎。一方加黃芩、甘草、陳皮各一錢。

三十九、大橘皮湯

陳皮 甘草(各一兩) 人參(二兩)

上五錢,姜三片,水煎。

四十、赤茯苓湯

陳皮 甘草(各一兩) 人參(二兩) 半夏 白朮 川芎 赤茯苓(各半兩)

上五錢,姜五片,水煎。

四十一、檳榔散

檳榔 枳殼(等分)

上為末,三錢,黃連煎湯調下,或黃連解毒湯調下,或瀉心湯調下。

四十二、白朮散

白朮 茯苓 人參 藿香(各半兩) 甘草 葛根(各一兩) 木香(二錢半)

上末,白湯調下二錢。熱加滑石,或加生薑。

四十三、四逆湯

甘草(一錢) 乾薑(一分) 附子(中者半個)

水煎,溫服。

四十四、五味子湯

五味子(半兩) 麥門冬 人參 杏仁 陳皮(各二錢)

上五錢,姜、棗煎。

四十五、不臥散

川芎(一兩半) 石膏(七錢半) 藜蘆(半兩) 甘草 人參 細辛(各二錢半)

上為末,口噙水搐鼻,少時飲白湯半碗,汗出而解。一方無人參、細辛。

四十六、川芎湯

川芎 本 蒼朮(等分)

上為末,湯調三錢,須臾嘔、汗便解。

四十七、柴胡飲子

柴胡 人參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上銼五錢,姜五片,水煎。崔宣武加半夏、五味子、桔梗。

四十八、劉庭瑞方

柴胡 甘草(各二兩) 黃芩 當歸 芍藥(各一兩) 人參 半夏 大黃(各半兩)

大勞熱,五、七分以為度。

四十九、比金散

荊芥 麻黃 白芷 細辛 何首烏 菊花 防風 石膏 川芎 薄荷 全蠍 草烏

上為末,各等分。每服一錢,煎服,或茶、酒送下。

五十、調胃散

水銀 舶上硫黃

上研至黑、服一錢,米飲下。重者二錢。

五十一、通神散

(河間另有六神通解散,於此加麻黃髮汗最佳。《和劑方》中蔥白散,於此去黃芩、滑石,加川芎、白朮、干葛,亦妙方也。)

蒼朮 石膏(各四兩) 甘草 黃芩(各二兩) 滑石(六兩)

五十二、益元散

(即天水散或名六一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上為末,水調或加蜜,或蔥豉湯調。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五十三、通聖散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各半兩) 石膏(一兩)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一兩) 甘草(二兩) 荊芥 白朮 梔子(各二錢半)

上銼五錢,姜五片,水煎。

五十四、雙解散

益元散 通聖散(各半兩)

上一兩,姜、蔥、豉,水煎。

五十五、黃連香薷飲

香薷(一兩) 濃朴(半兩) 白扁豆(二錢半) 黃連(三錢)

上銼,五錢,入酒少許,水煎,冷服。

五十六、治腰腳骨節痛不止

用威靈仙煎酒,食前溫服極妙。

五十七、無憂丸

治一切食積、氣積、茶積、酒積、瀉痢、氣蠱、腹脹膨悶、肚腹疼痛。

黑牽牛(一斤取末十三兩) 檳榔(好者二兩) 豬牙皂角(二兩) 三棱(二兩) 莪朮(二兩各用好醋浸,濕紙裹煨香熟,取出切碎。)

上同前藥曬乾為末,又用大皂角二兩,煎湯打麵糊為丸。每服二錢半,白湯送下,茶亦可,薑湯下。

五十八、太乙神針

羌活 獨活 黃連(各四兩為末) 麝香(二錢) 乳香(二錢)

上用三月三日艾(四月八日亦可),曬乾打茸,入前藥末和勻,用好白紙卷包前藥如箸大。治風痹或在腿或在腰、在肱,灸七炷、二七炷、三七炷甚效。

五十九、治風蟲牙疼方

防風(去蘆) 草烏(去尖) 細辛(去葉) 巴豆(去殼油)

上各味等分為細末,擦牙痛處,涎出立止,切勿咽下。如食飲食,以鹽湯灌漱,飲無礙。

六十、神效追蟲取積感應丸

檳榔(半斤) 樟柳根(半斤) 貫眾(半斤) 大黃(半斤) 三棱(四兩醋煮) 雷丸(四兩醋煮) 莪朮(二兩醋煮) 使君子(四兩取肉) 木香(二兩) 芫花(一兩) 苦楝根皮(八兩) 黑牽牛(二斤半) 取頭末,十兩為衣 皂角 茵陳 藿香自檳榔至牽牛為末外,用皂角等三味濃煎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重。

六十一、金刀如聖散

茅山蒼朮(六兩米泔浸一日一夜) 白芷(二兩) 川烏(四兩去皮臍生用) 防風(四兩淨生用) 細辛(三兩去土淨) 白朮(二兩五錢) 草烏(四兩)

本方用兩頭尖,無則以川芎四兩 雄黃五兩另研細末入藥

上件俱各生用,曬乾為末用,一切金瘡及多年惡瘡,用自己小便洗過,貼藥立效。破傷風緊急用好酒調藥半錢或一錢服之。蛇傷,入枯白礬少許,調藥敷之。蠍蜇傷,用吐服,蓋之汗也;如汗不出再服,或涎出亦驗,傷處敷藥可。瘋狗咬傷處,口噙水洗淨,將藥貼傷處。湯火燙傷者,以新汲水調藥敷之。雷頭風並乾濕癬、麻痹,每服半錢,服之立效。

六十二、蘆薈丸

小兒痞疾、疳癆、肚大腹脹、面黃肌瘦、脾胃不和、驚積、食積,並皆治之。

蘆薈 麥 胡黃連(各一兩) 黃連(五錢) 蕪荑 肉豆蔻 木香 龍膽草(各四錢)川楝子(五十個取肉) 三棱 蓬術(各六錢) 檳榔(八錢) 使君子(六十個) 陳皮 青皮(各八錢)麝香(一錢半) 神曲(一兩半) 干蝦蟆(一枚)

上為細末,薄荷、豬膽汁為丸粟米大。每服一錢,空心米湯下。

六十三、無價寶

(一名壯陽丹)專治五勞七傷、四肢無力、腳腿沉困、骨節酸疼、面目無光、陽痿不起、下元虛冷、夢失精液。服至十夜,面目光滑,二十夜老轉少年;一月後陽道撤消;四十夜增進飲食;至一百日,萬病皆除,冬不寒、夏不熱、鬚髮不白。婦人服之,強陰暖子宮,陰陽有益,最有功效。

川楝子(二兩) 牛膝(一兩酒浸) 檳榔(一兩) 菟絲子(一兩另研酒浸) 蛇床子(一兩) 乾薑(五錢) 穿山甲(一大片酥炙) 蓮肉(一兩不去心) 乳香(三錢另研) 沉香(五錢另研) 白檀香(五錢另研) 鹿茸(一兩炙) 巴戟(一兩) 大茴香(一兩) 仙靈脾(三錢) 破故紙(五錢) 鳳眼草(三錢) 葫蘆巴(五錢) 人參(一兩) 澤瀉(一兩) 山藥(一兩) 五味子(一兩) 熟地黃(二兩) 麥門冬肉蓯蓉 茯苓(以上各一兩) 白芍藥(五錢)

上二十七味,除乳香、沉香、白檀香、菟絲子四味另研為細末,其餘二十三味各搗爛為細末,同前四味煉蜜為劑,同搗一、二百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增至九十丸,好酒送下,以乾物壓之。

修合之日再加丁香一錢。

六十四、膏藥方

松脂(三斤) 麻油(半斤) 穿山甲 白芨(二味各少許做點藥) 蓖麻(四十九粒研細)

六十五、定子藥

白礬(一兩火 同信一處) 信(五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辰砂(五分)

麵糊為定。

六十六、生肌散

龍骨(火 ) 赤石脂(火 各半兩) 乳香 沒藥 海螵蛸 輕粉 全蠍(洗焙乾各一錢)血竭(二錢) 黃丹(一錢)

上為末,待瘡頭落盡,此藥填滿在瘡口上,以膏藥貼之。一日甘草湯洗二次,膏藥一、二日一換。

六十七、追風托里散

甘草 黃 當歸 芍藥 白芷 防風 川芎 官桂 栝蔞仁 金銀花 桔梗

每服水酒共二鍾,煎至一鍾,空心服。

六十八、象牙丸

象牙(五錢) 蜂房(三錢) 蟬蛻(三錢) 木香(三錢) 沒藥(一錢) 乳香(三錢)全蠍(一隻) 僵蠶(三錢)

先將黃蠟半斤化開,待黑色過卻,將前藥為細末,入蠟內攪勻,傾入水內,取出冷定為丸,如棗大。每服空心一丸,滾酒化開,連三日三服,待藥從漏痕出,隔三日再一服,第五日再服一丸,後下定子藥。

傷寒用藥加減賦

[編輯]

萬物之生也,人為最靈;四時有變兮,百疾兆生。欲辨陰陽之證,必明天地之情。稽寒溫表里之疑,式明標本;施汗、下、補、吐之法,溥濟群生。

始而毫毛,次傳膚腠。惡風自汗,乃桂枝之證;喘熱惡寒,則麻黃之候。陰陽俱虛而身必癢,各半同功(桂枝麻黃各半湯代);寒熱共作而脈尚虛,二、一共湊(桂枝二越婢一湯)。

於是助以姜、棗,雜以豉、蔥。便利、惡風者,乾薑;心悸、腹痛者,建中。脈熱極而煩者,入人參於白虎;脈煩盛而喘者,加杏子以青龍。結胸、下利而表解,朱雀取效;頭眩肉 而水泄,玄武當功。

致使橘梗寬咽,甘草平悸。腹內脹滿兮,濃朴、姜;心中懊 兮,梔子、豉。

小便不利,則投之以豬苓;膈間有痰,則吐之以瓜蒂。或乃熱作而腹脅脹滿;又若狂妄而潮熱發悸。或里已入而表未除,或小便澀而大便秘。必明大、小柴胡,直敘前後承氣。結胸多渴,祝侍者議任陷胸;譫語發狂,委將軍(即大黃)功先調胃。

當知青龍、十棗兮,水分表、里;三黃、四逆兮,利有寒、溫。下利者通脈,煩躁者茯苓(茯苓四逆湯)。脈絕用當歸(當歸四逆湯),亡血須人參(四逆加人參);汗出加附子(附子瀉心湯),惡風入黃芩(黃芩瀉心湯),脅下有水則生薑(生薑瀉心湯),心中嘔逆則人參(人參瀉心湯)。上四者,總歸於四逆;下四者,類同於瀉心。溫寒實而解結胸,美三白之功妙;生津液而逐水道,嘉五苓之用深。

唾血則黃 宜服,便膿則桃仁可加。黃膽,茵陳必先求之瓜蒂(先瓜蒂後茵陳);斑毒,紫雪當後用於升麻(先升麻後紫雪)。溫濕之於桂、附、蒼朮可入;理中之內參姜,附子宜加。

此外若青龍與柴胡有加減之餘議∶身有餘熱者,桂枝須加;脅下硬滿者大棗可去;多汗者附子加小柴胡;奔豚者桂枝加桂;喘者小青龍加杏仁;嗽者小柴胡加五味。瓜蒂治煩渴未除,茯苓醫小便不利。內寒者茱萸,外腫者防己。生薑止嘔,半夏療噦。用枳殼兮,緣酒毒留胸;有黃柏兮,因衄血出鼻。或得人參以除煩,或取茯苓而愈悸。頭痛如破,蔥白連須;咳逆欲絕,干柿並蒂。下利則乾薑,身痛則梔豉。豈二方之獨用,亦眾藥之同推。妙哉!吾今精此四十餘年,活人之功嘗識。


本作品由於校訂不足而錯誤百出。您可以參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嘗試改善它,再移除這個模板。

本金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