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先當群眾的學生 後當群眾的先生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先當群眾的學生 後當群眾的先生
《人民日報》社論
1966年7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毛澤東同志說,「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願。」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這種虛心向群眾學習的態度,是我們共產黨員的榜樣。

領導無產階級文化革命運動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要拜群眾為師,向群眾求教,當群眾的小學生。凡是這樣做的,就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群眾就發動得比較充分,運動就發展得比較健康。

如果不先當群眾的小學生,而以「欽差大臣」自居,「下車伊始」,就哇啦哇啦地發議論,主觀地定調子,劃框框,那就會束縛群眾的手腳,損害群眾的積極性。

如果不先當群眾的小學生,而把自己關在房子裡發號施令,就會兩眼模糊,分不清是非,分不清敵我,抓不住要害的問題。

這樣,就不能正確地領導運動,就會阻礙運動。因此,每個共產黨員,都要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

當群眾的小學生,就要以滿腔的革命熱情,眼睛向下,恭恭敬敬地向群眾請教。要象毛澤東同志經常說的那樣,我們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要「不恥下問」。要先做群眾的學生,然後再做群眾的先生。能不能這樣做,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方法問題,而是一個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問題,是革命者的世界觀問題。

我們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必須首先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群眾觀點。不少同志在口頭上也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可是一到實際工作中卻又忘記了,又不承認了。掌握毛澤東同志這個思想,這是一個換腦筋的問題。這件事本身就是思想上的大革命。

當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向群眾學習,不是只聽一部分人的意見,而是要聽各個方面和各種不同的意見。既要聽多數人的意見,也要聽少數人的意見。 當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向群眾學習,不是只聽贊成自己的意見,也要聽反對自己的意見。一般說來,對於贊成自己的意見,總是容易入耳的。對於反對自己的意見,就不大聽得進去。其實,聽聽反對的意見,對於全面地判斷情況,往往是必要的。

向群眾學習,不僅要多聽,多看,還要多想,多動一動腦筋。就是說,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針,對群眾提供的多方面的材料和意見進行分析,做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製作、整理、提高的功夫,從中發現問題,抓住事物的本質。這樣,就能把群眾中原來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化為有條理的系統的正確的領導意見,然後再回到群眾中去加以實施。

我們要認識,只有群眾的實踐,才是我們黨制定政策的基礎和檢驗政策的標準。離開了群眾,我們就一事無成。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新問題、新事物不斷出現。各級黨組織和領導人只有自始至終當群眾的學生,才能永遠站在群眾運動的前面,領導運動朝着毛澤東同志指引的方向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6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2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