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內閣學士張公墓誌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內閣學士張公墓誌銘並序
作者:姚鼐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惜抱軒文集/卷12

故資政大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桐城張公者,贈光祿大夫諱士維之曾孫,贈光祿大夫諱秉彝之孫,而太傅大學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詔開會試科。是時文端公薨,公之兄太保文和公已為戶部尚書充會試考官矣。公以舉人例避不與試,值特命官別試迴避舉人,於是公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左讚善,歷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今上即位,以公為工部右侍郎。

公在翰林,常充日講起居注官。起居注素無條例,為者繁簡任意,漏遺冗贅,不稱史體。公精思為之,寒暑在館,十餘年,編載詳贍,上以為善於其職。於是,公以工部侍郎兼起居注官事。本朝官不為翰林而仍職注記者,獨公為然。為工部侍郎數年,轉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又二年,遂告歸。

公為人誠樸篤謹,細微必慎。每當入朝,自書職名讀之,曰:「某官張某。」又屈指計之曰幾字,視紙上三四而後敢出。奉使督江蘇學政,遇試士日,公服竟日,燕處不脫。人問之,公曰:「取士,國重典也,敢忘共乎?」其為侍郎,謹奉法度而絕阿私。

既告歸,則益以舊德篤行自守,所為喪祭禮制,多合於古,足為法式。其自奉甚陋,或人所不堪,雖其家人皆竊笑之;然至族黨有緩急,出千百金不惜也。未嘗私受人一錢。門生某為江西巡撫,過公居,奉數百金為壽。公曰:「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為?」又有以人參寄公者,公曰:「吾生平無病,烏用參?」少為宰相子,久居京師冠蓋之間,而終無世故態,遇人無貴賤,率意而言,必忠必信,是以天下之士,皆謂公長者。

公諱廷彖,字桓臣。兄弟六人,其四皆貴:長少詹事廷瓚,仕仁皇帝,與文端公同時;次太保大學士廷玉;次禮部侍郎廷璐。太保、禮部侍郎與公,皆仕憲皇帝及今上最久。公之歸也,禮部侍郎及太保前後皆告老,而公最後沒。上聞,顧謂左右曰「張廷彖兄弟皆舊臣賢者,今盡矣!安可得也?」因歎息久之。

公卒於乾隆二十九年,年八十有四。夫人吳氏。子二:長若泌,舉人;次若渠,副榜貢生。以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日,合葬公夫人於桐城北投子山麓。銘曰:

德葆以居,才托其餘,取安吾心,不為人誇。士誰能然?惟公之行。繼成於學,始秉於性。再世卿相,家胡不隳?厚植根苞,天則祐之。我銘其幽,所陳者信。後世識之,以固無盡。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