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的說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2023年10月20日於人民大會堂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修改意見的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3年/第七號
——2023年10月20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2023年10月20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駱 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對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後,法制工作委員會將草案印發中央有關部門、部分地方人大、基層立法聯繫點、全國人大代表和研究機構等徵求意見,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草案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有關部門、部分基層立法聯繫點、文博單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到新疆、山西等地調研,聽取意見;並就草案的有關問題同有關方面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於10月8日召開會議,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意見和各方面的意見,對草案進行了逐條審議。中央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10月13日,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召開會議,再次進行了審議。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認為,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必要的,草案經過審議修改,已經比較成熟。同時,提出以下主要修改意見:

一、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方面建議,進一步充實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草案第六條中增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

二、有的常委委員和部門建議,進一步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和宗教方面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修改:一是在第七條中增加規定: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二是在第二十一條中增加規定:增強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愛國情感,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三、有的常委委員和部門建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加堅定文化自信方面的內容。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一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堅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四、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建議,進一步將愛國主義教育體現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草案有關條款中增加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教材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感染力等內容。

五、有的常委委員和部門建議,將對台灣同胞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單獨表述。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明確規定:國家加強對推進祖國統一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增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對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神聖職責的認識,依法保護台灣同胞的權利和利益,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六、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方面的意見,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充實、完善:一是,在第五條關於愛國主義教育應遵循的原則中強調「注重實效,全民參與」;二是,在第十一條中增加軍隊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面向社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規定;三是,在第十八條中增加宣傳和培育運動員等為國爭光行為的規定。

七、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一條規定:中央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統籌,指導推動有關部門和單位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和平台載體,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有效實施。

此外,還對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

草案二次審議稿已按上述意見作了修改,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建議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草案二次審議稿和以上報告是否妥當,請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2023年10月20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