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縣知縣潘君墓誌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六合縣知縣潘君墓誌銘
作者:袁枚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小倉山房文集

乾隆八年,余知沭陽。潘君宇情來勘災。置身同寮中甚謹,弛氣離坐嗛然,而終日不言。心疑之,以為陰重人也。後十餘年,君供張天子巡狩事來江寧,朝夕雅遊,怛中而信人,向疑稍稍解。又嘗過武進,遇舟人子道君善政尤詳,信君為無害吏。嗣後聞其得官則喜,失官則憂。君亦推許過當,文翰事非余質確者,不肯落墨。然每見君面無見膚,陽不滿大宅,慮仕宦難速飛。已而君得官必無故顛。上遊知其賢,盡力起之。隨起隨顛,畢之以死。如是者在江南二十四年。

君諱涵,字宇情,錢塘國學生。纂修《一統志》,議敘州判。凡署縣篆六,題實授三。君風神玄定,庋屐閣幾,必得其所。所判決不為聰強狀,視下言徐,務折其情乃止。以故郵罰無訛,鮮客訴者。南彙民兄弟訟田,君不訊,令跪學宮聽講。兩人者悔求釋,公不許。乃泣且拜曰:良非本懷,唆訟者某也。遂公其田,而睦如初。有徐官官者殺一家五人,留其女,人疑有奸。公置徐極刑而不問奸事。民以為仁。鎮洋役催租,負租氓仆地死,腰有樹傷,前官擬役抵。君曰:「役即民也,非其毆死,何抵之為?」

委賑海州,請於大府曰:「海州積潦,病由場河。南受清安中河、黃、運水之全,西受駱馬、劉老澗水之半。故趨海不支者,勢也。迤東雖多支河,形如蛇足,可以宣泄,而無如不開東壩,終與無河同。若壩開,又與運鹽、治河兩事有妨。為今計,宜浚場河使深,而合新舊河為一。相度諸堰壩,因時啟閉。如此則水易趨海,海州患可去八九。」大府納焉,歲以不連歉。

在武進一年,以解犯愆期去官;在贛榆一年,以失察邪教去官。大府俱奏留君。君膝暴蹠穿,疲曳奔馳,然而為日淺,被於民者迄不得施。西席未暖,又揭揭而之東。市馬量穀,無須臾閑。身日以憊,而家亦日以貧。最後宰六合。甫抵任,天子南巡,君治事龍潭。病,食糜粥不盈一甌。顛而殫悶,猶料檢站馬夫役,呼叱不已。聲漸微,目漸瞑,遂卒。卒數日,鑾輿臨,事一切循整,如君存也。氣絕時,知六合縣即真之詔才下,吏民哀之。年五十九。

長子仁標,能文而弱。次子仁勤,頗聰穎,後君亡四十日,亦以喉閉亡。銘曰:

不擠之而自止,共扶之而不起。未終其齒,迮而與之死。猶以為不足,更取其子。嗟乎!善若彼,報若此。吾烏知其所以!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