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於公布第二批越秀區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公布第二批越秀區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越府〔2010〕92號
2010年8月14日
發布機關: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

各街道、區府直屬各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經區政府研究,同意區文化局提出的第二批越秀區文物保護單位(共計4處),現予公布。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第二批越秀區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四日


序號 名稱 類 別 時 代 地 址 簡 介
1 區家祠 古建築 清光緒九年(1883)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芳草街48號 區家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芳草街48號,又名區氏林石家塾,始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由當時廣州府及肇慶府的南海、鶴山、新興、新會、順德、高明、開平、番禺、高要、新寧、增城、香山、羅定、陽江等縣的區氏宗族聯合捐資建造的合族祠,為參與建祠的區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

該建築坐北朝南,廣三路,深三進,中路主體建築,三間三進,兩側以青雲巷相隔為襯祠。硬山頂,碌灰筒瓦,青磚牆石腳。前面曠地鋪花崗岩條石。頭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共十一架。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共十三架,前設四架軒廊。石檐柱,木金柱。前後廊施木雕花鳥紋飾異形梁架,中間梁架施瓜柱。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共十三架,前設四架軒廊。前廊施木雕花鳥紋飾異形梁架,中間梁架施瓜柱。中堂、後堂前分別帶兩廊,面闊、進深皆為一間。天井以花崗岩條石鋪地。

             區家祠是嶺南地區宗族祠堂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為研究嶺南宗族祠堂提供重要的歷史價值。

2 青雲書院 古建築 清康熙四十年(1671)建成 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389號 青雲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389號,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清康熙四十年(1671)建成,是當時廣州府、肇慶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資建造的合族祠,為參與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

青雲書院曾於清乾隆、同治年間重修。進入民國,廣州市政府當局致力於廣州的市政建設,加快了市區馬路拓寬與建設的步伐,而青雲書院就位居馬路開拆範圍之內。民國九年(1920),青雲書院在與市政局力爭無效的情況下,被拆毀割讓包括西齋昌後堂三大座在內將近一半的面積。該書院原為廣三路,三間三進,現僅存中路建築,整座建築坐北向南,青磚牆、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占地面積有449平方米,木雕異形梁架仍保存較好

青雲書院因為馬路修築而被部分拆毀,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民國時期廣州城市建設的進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3 中華書局廣州分局舊址及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民國時期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14號及北京路336號 中華書局廣州分局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14號。中華書局廣州分局創辦於1912年,該舊址大樓為民國時期建築,坐東朝西,樓高六層,占地面積為335平方米。清水紅磚牆,首層建有跨街騎樓,騎樓高6米多。三、四、五層正面牆上安裝民國特色的鋼窗。內部樓梯欄杆有特製的「中」字花紋。1912年冬,中華書局也在北京路314號,設立了廣州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書局撤出廣州,該大屋改由市房管局「代管」。1954年,店面由新華書店的兒童書店向房管局租下。直至2004年11月,原業主中華書局收回大屋。

           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36號。商務印書館1897年2月創建於上海,是我國第一家現代出版事業機構。廣州分館建於20世紀初。該大樓坐東朝西,闊21.4米,深約30米,占地約642平方米。現代式四層鋼筋混凝土騎樓建築,頂部設有女兒牆及山花,首層柱廊五開間跨建在人行道上,高約7米。現外牆為水洗石米,大理石腳,後門牆上有灰塑「□□□館時設兒童圖書館」字樣。後門還有一方奠基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由政府接管,繼而成為科技書店。中華書局廣州分局舊址和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舊址是自20世紀初至今一直經營圖書業務的書店,是北京路上具有悠久歷史的書店,同時,該兩座建築大樓是北京路上西式建築風格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4 紅園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民國時期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菜園西37號 紅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菜園西37號,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民國時期廣州首批示範性的居住小區的經典住宅典範。樓高兩層,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構,外牆為清水紅磚,屋頂使用的是廣州較少有的「大斜坡式」設計,在正門入口有花崗岩的柱子,通往二樓的入口處有紅磚砌築的磚拱,造型獨特,保存較好。

紅園依舊保存較好的歷史原貌,是廣州地區少有的具有英國鄉村風格的別墅洋房,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