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環辦大氣〔2019〕16號
2019年2月27日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網站

關於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環辦大氣〔2019〕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我部編制了《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19年2月27日

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指導各地紮實做好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特制訂本工作要點。

一、全面完成大氣環境目標

2019年,全國未達標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2%,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9.4%;全國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同比削減3%。

二、深入開展大氣環境綜合管理

(一)組織召開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深入總結近年來全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經驗和做法,全面分析當前大氣環境形勢和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

(二)組織開展《三年行動計劃》考核評估。制定評分細則,將《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年度考核。秋冬季期間,每月通報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情況,對完不成任務的嚴肅問責。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進度緩慢或惡化的地區,每季度開展預警。

(三)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及時調度《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細化分工方案》重點措施進展情況,督促各有關部門按時限要求完成任務。

(四)強化監督督察。深入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問題導向,緊盯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區域大氣環境問題,加強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切實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繼續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重點區域開展強化監督。

三、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五)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穩步推進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積極穩妥化解煤電過剩產能;重點區域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

(六)加快制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印發《製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和《塗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加快農藥、家具製造、人造板、印刷、日用玻璃、鑄造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並加強與相應配套監測方法標準的銜接。鼓勵各地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七)深入開展工業企業提標改造。推進西部地區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制定實施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指導各地建立管理清單,實施分類治理。

(八)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制定實施重點行業VOCs綜合整治技術方案,明確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行業的治理要求。重點區域在2019年內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出台塗料等產品VOCs含量限值國家標準。

(九)強化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管理。根據《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2018年)》,落實企業履行源頭風險管理責任,建立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完善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並督促企業按要求開展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

(十)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指導各地依據《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完善地方保護臭氧層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做好2019年ODS數據統計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為。舉辦保護臭氧層日紀念活動。

四、加快優化能源結構

(十一)重點地區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積極配合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清潔高效利用管理辦法。指導各地加快煤炭消費總量削減任務分解落實,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潔利用的原則,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

(十二)穩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後破的原則,加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散煤治理力度,統籌兼顧溫暖過冬與清潔取暖,配合有關部門加強重點區域氣源電源供應保障。

(十三)開展鍋爐綜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重點區域加快淘汰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推進65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推進燃氣鍋爐實施低氮燃燒改造。

五、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

(十四)全面加強柴油車環保達標監管。全面貫徹落實《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嚴厲打擊生產進口銷售不達標車輛、不按規定公開機動車環保信息,以及尾氣檢驗機構弄虛作假、屏蔽和篡改車載診斷系統等違法行為。強化老舊柴油車、燃氣車等高排放車輛監管,推進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貨運車輛「三檢合一」。

(十五)加大非道路移動機械環境監管力度。加強對新生產發動機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檢查,重點查驗污染控制裝置和環保信息公開情況,實現重點車型全覆蓋。加快出台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統一編碼登記;重點區域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控制區劃定,嚴格執法監管。

(十六)大力開展油品整治專項行動。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並軌」。推動有關部門大力開展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罐車、假劣尿素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清除、徹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的黑加油站(車)。

(十七)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大幅提升鐵路、水路貨運比例,加快解決鐵路接駁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十八)加強移動源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完善「天地車人」一體化的移動源排放監控體系,推動重型柴油車安裝遠程在線監控、運輸通道建設遙測點位、工程機械安裝排放監控系統,構建全國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移動源環境監管平台。制定油氣回收在線監控技術規範。加強基層機動車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提高監管執法人員專業化水平。

六、深入開展面源污染治理

(十九)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完善通報工作機制,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指導各地特別是東北地區切實加強秸稈露天焚燒管控,推動地方各級政府實施網格化管理,落實秸稈禁燒主體責任。

(二十)實施重點區域降塵評估。重點區域城市各區縣開展降塵量監測,每月通報各城市降塵情況及變化情況。

七、紮實推進重點區域聯防聯控

(二十一)部署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工作。組織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會議、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會議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會議;定期召開領導小組(協作小組)辦公室會議。制定實施重點區域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抓好重點時段污染治理。指導成渝、武漢城市群、北部灣、珠三角等地區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切實做好重大活動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二十二)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起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研究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機動車大氣污染監管辦法等配套規章制度。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細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運行規則並組織實施。紮實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等重點工作。

(二十三)持續推進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涉VOCs重點行業加嚴排放控制,推進區域統一控制要求。開展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制定區域港口貨運和集裝箱轉運專項治理方案,所有港口實施二階段船舶排放控制區措施,深化「岸電應用試點港區」;建立區域執法互督互學長效工作機制,實現超級站數據長期共享,建立機動車環保信息更新機制。

(二十四)加快完善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建立健全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快速應急響應和協作檢查機制。開展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制定實施2019年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工作方案,加快台塬階地和丘陵地區散煤治理。對「散亂污」企業及集群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綜合整治工作機制。開展「黑加油站點」聯合治理攻堅行動。

八、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十五)切實提高區域預測預報能力。六大區域預報中心實現7-10天預報能力,指導汾渭平原、東北地區、成渝地區、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烏昌石城市群等提升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長三角和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分別建立區域內、區域間定期會商機制,及時通報預警提示信息。

(二十六)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指導各地統一預警分級標準。指導重點區域80個城市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新一輪修訂工作,夯實應急減排措施。推動遼寧、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等6省(市)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和應急減排清單編制工作。

九、夯實大氣環境管理基礎

(二十七)完善環境監測網絡。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例行監測及排名。加強區縣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並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實現數據直聯。國家級新區、高新區、重點工業園區及港口設置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指導全國93個城市開展PM2.5組分監測、78個城市開展環境空氣VOCs例行監測。

(二十八)強化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研究推動高架源、VOCs排放重點源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並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範圍,強化證後管理;督促企業依證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落實自行監測要求,重點區域基本完成安裝任務。

(二十九)持續推進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深入分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成因,持續開展區域源解析業務化試點工作,深化「2+26」城市駐點跟蹤研究。指導做好汾渭平原城市駐點研究工作。

(三十)組織編制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指導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各城市編制完成2018年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城市完成排放清單更新,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清單編制工作。

十、積極做好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

(三十一)做好環境噪聲管理工作。組織編制全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指導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成聲功能區調整和劃定工作。

(三十二)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專題調研,對重大管理制度進行研究,做好修法前期工作,積極探索將環境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19年2月28日印發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