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民航發〔2018〕115號
2018年11月16日
發布機關:民航局
民航局網站

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民航發〔2018〕115號

民航綠色發展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航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全民航高度重視民航綠色發展工作,行業綠色發展初見成效,特別是節能減排、油改電、生物燃油等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從總體上看,民航綠色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還存在認識不到位、基礎不堅實、體制機制不健全、政策標準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隨着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不斷提高,綠色發展將成為社會共識和必然趨勢,如果不能妥善處理綠色與發展的關係,必將嚴重製約民航未來發展。民航業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一加快、兩實現」民航強國戰略為目標,堅決破除束縛民航綠色發展的各種瓶頸,不斷提升和發展民航綠色發展水平,努力使中國民航走在世界民航和我國各行業綠色發展前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綠色發展與民航安全、效益、服務的關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民航強國建設的各領域和全過程。牢固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聚焦人民群眾綠色出行需求,以航空器節能減碳為核心、以提高空管效率為抓手、以綠色機場建設為保障,形成從地面到空中、從場內到場外、從生產到管理、從行業到產業的綠色發展新模式。堅持強化政府引導,運用市場手段,不斷激發行業綠色發展內生動力,大力培育民航綠色發展產業,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發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

——轉變理念,綠色發展。將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意識,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構建起多元參與、系統完整、權責清晰的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實現民航全領域、全主體、全要素、全周期綠色發展模式。

——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堅持民航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有效提升民航綠色發展整體水平。建立健全與民航綠色發展相關的生產、建設、運行、管理、考核等標準,引導行業綠色發展。

——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協同聯動,提高民航綠色發展的全局性和系統性。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針對制約民航綠色發展的突出問題,集中發力解決。選擇具有示範效應的項目、領域、技術和產品重點突破,充分發揮試點示範的帶動作用,推進民航綠色發展。

——共建共治,成果共享。行業各主體各盡其責、共同發力,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突出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的主體責任,提升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的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民航綠色發展共建共治新格局,最終綠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深化拓展,久久為功。以深化民航改革為契機,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不斷增加民航綠色發展有效供給,進一步拓展民航綠色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瞄準民航綠色發展總體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和發展韌性,堅持穩中求進,持之以恆全面推進民航綠色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綠色發展理念得到普及,初步建成綠色民航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考評體系,逐步開展綠色民航適航審定研究,民航綠色化、低碳化運行水平顯著提高,綠色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新技術應用、綠色產業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到2035年,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全行業,民航綠色發展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考核評價體系成熟完備,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形成規模,綠色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與民航強國建設相契合的民航綠色發展模式。

到本世紀中葉,民航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出行方式全面形成,綠色管理水平實現國際領先。

二、主要任務

(一)堅持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綠色民航政策管理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管理體系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基礎。

加快構建綠色民航規劃體系。針對民航綠色發展主要任務,制定民航綠色發展關鍵指標體系,細化明確各項工作的重點和目標。研究制定民航綠色發展中長期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納入民航規劃體系,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全生命周期當中,建立分層級、分類別、分主體的民航綠色發展規劃體系和實施方案,形成規劃滾動調整和實施效果評估機制,提高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和科學性,推構建綠色循環低碳民航發展體系。

儘快建成綠色民航標準體系。根據飛機性能和安全運行保障能力,逐步建立航空公司綠色運行與管理標準體系。完善以機場航站樓設計與建設、機場空氣質量及機場周邊區域航空噪聲監控為主體框架的綠色機場標準體系。按照軍民融合發展要求,形成保安全、提效率、促發展綠色空域標準體系。加強與國際標準對接,完善民航適航審定相適應的各類標準體系。建立行業能效與能耗的監測、報告和核查標準體系,支撐行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健全綠色民航政策支撐體系。樹立法治思維,在制定完善民航法規政策過程中貫徹綠色發展的相關要求。加強政策間的協調銜接,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激勵政策和制度安排,激發行業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研究建立與財政資金管理規定相適應的支持政策,以推進綠色發展重大項目為重點,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支持引導各單位加大綠色發展投入。完善行業綠色發展的投資政策。加大生物航煤、煤基噴氣燃料等航空替代燃料的政策支撐力度,鼓勵航空運輸業積極使用航空替代燃料。

構建綠色民航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民航綠色發展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研究建立民航企業能耗與排放預警機制,建立行業綠色發展評價體系。探索建立與民航相適宜的能源與資源消耗考核機制,制定約束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加強民航綠色發展工作的監督檢查,將綠色績效納入行業主體考核體系,鼓勵行業主體建立綠色發展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建立民航行業綠色發展藍皮書發布機制。鼓勵民航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單位發揮自身作用,加快推動第三方核查等制度建設,構建民航綠色發展考評體系。

(二)堅持提質增效目標導向,大力提升生產運行節能減排水平。

整合全行業力量,減少航空器油耗和碳排放是民航綠色發展的核心任務。

提升航空公司運行效率和燃油效率。要結合行業發展規劃,合理制定機隊節油、燃效目標,持續推進節能提效工作。通過優化燃油政策、優化飛行程序、深化二次放行、油量精準化管理、飛機性能監控等手段,有效降低機隊燃油消耗。通過完善飛機的引進和退出機制、引進節能環保機型、升級改造發動機、加裝節油設備裝置、推廣電子飛行包、飛機減重等技術手段,提升機隊燃油效率。通過採取提升腹艙載運率等提高產出效率的管理措施,提高飛行運載效率,有效提升飛機能效。建立完善多部門聯運管理架構,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對飛行、性能、市場等數據的分析研究,開展全鏈條、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優化分、子公司布局和機隊結構,提升運力匹配度。

提升空管部門運行管理和保障效率。推進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空域分類工作,增加空域有效供給。優化航路網規劃布局,加快推進空域優化工作。採取大通道、雙循環、「截彎取直」、縮小運行間隔等手段,減少繞航率,縮短飛行距離,全面提升空域資源精細化管理。建立基於航跡的現代化流量管理體系,提高氣象和情報服務水平,強化運行協同,實現空域管理、流量管理、管制服務一體化運行。建設智慧空管,加快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基於性能的導航(PBN)、連續爬升/下降(CCO/CDO)、空管協同決策(CDM)、數字化放行(DCL)等新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空管效率。

提升機場地面服務和運行效率。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充分利用仿真模擬等技術,優化跑—滑構型、站坪的設計,優化飛行區運行、航空器地面運行流程,提升遠近機位、組合機位及可轉換機位的合理設計。改進運行管理方式,建立高效的地面保障系統,加強協同運行管理模式,形成機場運行的協同決策和保障機制,實現航空器的安全、高效運行。加大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建設智慧機場,加強設備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使用高級場面活動引導控制系統(A-SMGCS)、機場協同決策(A-CDM)等新技術和MOTOTOK、TAXIBOT飛機牽引車等新設備,配置適宜容量和數量的地面電源裝置(GPU)、飛機地面空調(PCA)和車載式電源,滿足不同航空器的多樣化需求。

提升綠色民航適航審定能力。以「三個一流」為目標,全面強化適航國際合作,完善對航空產品(包括航空器、發動機、螺旋槳)及其航空材料、零部件、機載設備和民用航空油料、化學產品的「綠色」審定管理體系。嚴格航空產品設計和製造的「綠色」標準,提升航空器節油減碳水平。大力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民用航空器的型號合格審定、生產合格審定和適航審定。積極推進生物航煤、煤基噴氣燃料以及乙醇燃料等航空可替代燃料的適航審定,促進清潔高效的綠色航空燃料在民航業的使用。加強溝通協調,推動國產航油航化添加劑的研發和生產。

(三)堅持資源良性循環,有效提升機場降耗治污能力。

有效降低機場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

提升飛行區能源使用效率。優化機場運行方案,通過航班聯動、旅客(貨物)流控制等方式,動態調整不同區域設備的使用,提高飛行區整體用能效率。要降低飛行區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加強主動式節能設備與系統的使用,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減少能源浪費和資源消耗。全面推進「油改電」工作進程,根據機場整體布局合理規劃相關基礎設施,飛行區內應儘可能使用利用新能源驅動的設備和車輛。

加強航站樓節能管理工作。合理制定航站樓能源消耗控制目標,達到國際同類機場航站樓能耗指標的先進值。要加強航站樓能源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建立一體化、智能化的機場能源管理系統,提升航站樓能源計量和統計工作,合理規劃各類資源的使用。要遵循被動節能優先原則,實施機場綜合性節能減排改造項目與工程,降低建築用能需求。通過污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伏發電等方式,合理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中水、雨水等非傳統水源。

提升污染防治工作能力。採用污染排放水平低的設備,減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加強機場垃圾、污水、廢氣及化學製劑等污染物的集中、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推進機場污染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加強機場污染物管理,對垃圾收集站和垃圾轉運過程的管理,避免二次污染。加強機場除冰管理,建設相應的除冰液收集設施和處理設施,推進環保型除冰液的使用。採取各類揚塵防控手段,減少揚塵污染。採取隔音降噪措施,減少機場施工和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污染。加強對航站樓內餐飲店面排污情況的檢查和管理。大力倡導使用可降解材料,逐步實現對機場商業、航食配餐、機上服務、貨郵包裝等領域全覆蓋。

(四)堅持發展與環境和諧共生,構建場內場外生命共同體。

民航綠色發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特徵,改善機場環境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重要體現。

降低機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將機場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當中,在機場選址或擴建前充分考慮機場建設後的環境影響,避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等敏感區。優化機場跑道設計和使用策略,優化飛機進離場程序,打造海綿機場,加強淨空保護,降低噪聲對周邊區域的影響,降低起降航線對候鳥主要遷徙路線的影響,減少機場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對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機場建築物應儘可能選擇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加強機場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物檢測和治理。加強空管新建雷達站周邊地區輻射危害的監測與管控。

實現機場用地的高效使用。充分利用專業仿真模擬手段,提高新建、改擴建機場規劃設計的合理性。航站樓建設應按照功能優先的原則,重點從功能流程、節能環保、工程造價、運行效率等方面進行比選,優先選擇綜合水平高的建築方案。飛行區設計應綜合考慮場地條件、空域環境、生態環境等因素,在滿足相應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做到土地資源的節約使用。機場建設過程要加強土壤管理,實現耕植土零廢棄。

加強機場內外綠化景觀建設。開展機場綠化規劃,發揮綠化對促進節能減排、調節生態環境、阻隔噪聲污染的作用。結合城市歷史文化和運行流程,打造文化景觀、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合理選擇植物種類,加大綠化投入和有效養護,提升機場綠化價值。樹立「機場社區」理念,機場綠化景儘量向社會公眾開放。

開展「綠色機關」專項行動。開展「綠色辦公」,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做好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節能降耗。明確辦公區域的節能指標,積極採取節能降耗措施,嚴格控制水、電、油、氣消費總量。積極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加快節能改造項目實施,重點抓好空調、採暖、照明、信息機房等耗能設施設備的節能改造。

(五)堅持改善旅客出行體驗,持續提升民航綠色服務水平。

提升航班正常率水平、便捷機場服務流程、改善旅客出行體驗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體現。

有效提升航班正常率。航班正常率是民航運行效率的集中體現,航班正常率的提升能大幅降低資源空耗,這也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以航班正常為抓手,在運行總量、運行標準、運行管理上精準發力。綜合評估機場、空管部門保障能力,對繁忙機場容量實施動態調控,為提升運行效率提供空間。提升大面積航班延誤情況下的快速響應能力、運行決策效率、資源調配力度和整體聯運水平。機場管理機構及駐場各單位共同建立大面積航班延誤聯動協調機制,包括信息共享、航班放行協調、旅客服務協調等機制。

着力優化民航綠色服務流程。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民航綠色服務體系建設,優化機場服務流程,持續改進服務質量。推進機場便捷出行項目,通過優化完善值機服務流程,升級改造安檢與離港系統,探索引入自助安檢、自助登機技術,實現乘機全流程無紙化、便捷化。推廣電子貨運服務,通過推進電子運單操作標準化,優化系統無紙化操作能力,加快推廣電子運單實施範圍,逐步實現空運全過程無紙化。推廣一站式值機和行李託運服務,使旅客同步自助完成值機和託運行李,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大力倡導優先公共交通出行。合理規劃機場交通布局,優先保障和使用公共交通。鼓勵和支持大型樞紐機場規劃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機場與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有效銜接。中小型機場應依託機場周邊現有設施和條件,合理構建快捷環保、經濟適用的綠色交通體系。進離場交通線路與市內交通有效銜接、便捷換乘。

(六)堅持開放創新,培育民航綠色發展產業體系。

構建民航綠色產業體系、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重要領域。

夯實民航綠色產業的理論基礎。加快民航局新型智庫建設,加快高端專業人才和國際性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形成強有力的民航綠色發展專業人才隊伍。重視民航綠色發展基礎性研究,針對民航綠色發展的本質和存在的問題,加強聯合攻關和協同攻關,為相關政策制定和產業良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重視民航綠色發展前瞻性研究,加強民航綠色產業的規劃、諮詢和服務,做好政策儲備、決策諮詢和政策解讀,建設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碳排放信息統計系統和綠色民航服務信息平台,為企業提供專業數據信息。

強化民航綠色產業的科技基礎。支持行業院校開展綠色民航領域學科建設,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研產業聯盟。強化民航綠色發展科技研發,建立一批民航綠色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完善成果評價與轉化機制,先行先試,建立試錯容錯機制,大力推動綠色民航科研成果轉化。加強與能源業、製造業等聯繫溝通,重視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在能源能耗管理、環境污染治理、環保材料應用、噪聲治理等方面的應用。促進合作共享,通過建立行業內部交流平台和常態化交流機制,推動示範項目、研究成果、數據信息等共享應用。

構建民航綠色產業的實體基礎。大力推廣國產節能設備,瞄準產業鏈、價值鏈高端,促進民航業與核心基礎材料、關鍵技術裝備、生物燃料、機場專用設備、噪聲檢測設備、環保除冰劑、新能源通用飛機等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綠色民航製造產業融合發展。着力培育民航專業節能服務、碳排放交易諮詢服務、信息服務等綠色民航服務產業。根據民航設施設備更新換代快、廢舊回收利用價值高、體量大的特點,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開展退役飛機、報廢發動機、淘汰雷達等再生利用,培育民航循環利用產業。

拓展民航綠色產業的合作基礎。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開展民航綠色發展對外戰略對話,全面參與國際航空環境政策和規則的制定,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維護中國民航發展權益,逐步形成在國際航空環境標準修訂和制定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推進在行業綠色基礎研究、運行實踐、新技術研發等方面交流互鑒。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發揮中非航空合作、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平台作用,重點推動綠色機場設計建設、航空公司綠色運營、國產裝備與設施設備組團輸出,促進中國民航綠色標準、管理、技術、產品、服務「走出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民航綠色發展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在推進民航綠色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本單位綠色發展工作負總責,要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點工作親自督辦。各單位之間要理順工作關係,加強溝通配合,協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形成民航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嚴格責任落實。各單位要不斷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切實承擔起民航綠色發展的責任。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部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成立民航綠色發展專門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加大投入,主動作為。科研院校要強化研究力量,加強與業內外相關單位交流合作,不斷提高綠色科研成果轉化率,加大對民航綠色發展的支撐力度。行業協會要大力加強理論研究、經驗推廣、典型引路、教育培訓等方面工作,更好發揮協會橋梁紐帶和輔助支持作用。

(三)加強督促檢查。各單位要按照本意見要求,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相關落實情況及時向民航局報告。各單位要把綠色發展落實情況納入本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績效考核,作為評定績效的重要依據。民航局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行業綠色發展的指導監督,把各單位落實情況納入督查計劃,並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查。

(四)抓好輿論宣傳。加大民航綠色發展宣傳力度,提升全行業對民航綠色發展重要性的認識。積極總結、推廣民航綠色發展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綠色民航意識和工作能力。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加大綠色民航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調動企業和社會積極性,實現民航綠色高質量發展。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