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於確定廣州市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確定廣州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關於確定廣州市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穗府[1993]78號
1993年8月9日
發布機關:廣州市人民政府
關於確定我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提出的廣州市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予公布。望各部門、各單位和全市人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精神,共同做好重點文物的保護工作。

附件:廣州市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四十一處)。

廣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八月九日


廣州市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四十一處)

一、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共二十五處)

編號 名稱 年代 地 址 說    明
1 宋名賢陳大夫宗祠 白雲區沙貝鳳鄉元里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道光丁末年(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包括尤魚崗的明嘉靖二十四年的陳天游墓。
2 雁塔 增城縣荔城鎮槎崗村 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修。
3 大佛寺 惠福東路惠新中街 始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1926年周恩來同志在此舉辦過高級政治訓練班。
4 海幢寺大雄寶殿、塔殿 南華中路188號 原是五代南漢千秋寺遺址,明僧人牟月池募建,取名海幢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僧人募款興建大雄寶殿。塔殿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5 濠畔街清真寺 人民中路濠畔街 重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6 城隍廟 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號 始建於明初,現存的建築為清代中期重建。
7 從化學宮大成殿 從化縣街口鎮 始建明代,清代後歷次重修,為我市現存較早的學宮。
8 衛氏大宗祠 海珠區瀝窖鄉 包括衛國堯故居
9 廬江書院

(何家祠)

西湖路流水井29號 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008年),道光、光緒年間重修。
10 綸生白公家祠 海珠區新窖鎮龍潭村 俗稱白家祠,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11 黃氏宗祠 中山八路  
12 舊當鋪 清末 華貴路26號  
13 通福橋

(五眼橋)

芳村區  
14 泰華樓 多寶坊27號 是清咸豐探花李文田故宅的探花書軒。
15 西關大屋建築 清末民初 西關 西關大屋建築區保護範圍南至三連直街,東至龍津路,西至西關上支涌,北至逢源沙地一巷,其中包括小畫舫齋(逢源大街29號);逢源大街8號、8號之一、8號東座;逢源北橫街9-17號;逢源北街80、80之1-4、82、84號(陳濂仲舊居)、87(蔣光鼎舊居)、逢源沙地一巷36號(陳濂伯舊居)等。
16 嶺南大學

馬丁堂

1905年 中山大學內 是嶺南大學的早期建築之一。
17 雲桂橋 曉港公園內 俗稱曉港橋。原為明嘉靖年間巡按御史何維柏所建,現橋是清宣統三年(1911年)重建。
18 毓靈橋 大衝口水閘旁  
19 粵海關大樓 1913年 沿江西路 始建於清康熙廿四年(1686年),為我國最早設立海關之一,1913年拆掉原大樓重建。
20 廣東省財政廳大樓 1919年 北京路 是一座仿歐洲古典建築風格而建造的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樓。
21 永安堂 現代 沿江路149號 著名華僑胡文虎所建。
22 陳濟棠公館 現代 梅花村3號 20年代建築,是一座較典型的中西結合庭院建築
23 愛群酒店 1937年 沿江路113號 是三十年代我市第一座鋼框架結構的高層建築。
24 舊民居建築區 現代 東山新河浦等 保護重點為新河浦22、24、26號(春園);

恤孤院路26號(簡園);9號之二(葵園);培正路12、14號(明園)。

25 南方大廈 1922年 沿江路 49號 原名城外大新公司,廣州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築,澳洲華僑興建,1918年動工,1922年建成,1954年重修。

二、古遺址及古墓葬(共七處)

編號 名稱 年代 地 址 說    明
1 造船工場遺址 秦漢 中山四路316號 是目前國內外發現最早的造船遺址之一。
2 蓮花山古石場遺址 西漢 番禺市蓮花山 南越王墓的石料采於此。
3 姑嫂墳 南宋 白雲山三台嶺 姑嫂墳為始建於南宋的古墓,現存墓碑為清乾隆年間重刻。
4 柯子嶺六榕寺和尚墓塔群 明、清 白雲區柯子嶺和順崗 六榕寺南朝開山祖師及歷代主持僧人等的墓地,是廣州規模最大的墓塔群。
5 簡文會狀元墓(包括簡氏宗祠) 白雲區太和鎮 為我市僅存的一座狀元墓,簡氏宗祠(現為27中學使用),位於盤福路,為簡氏後人所建。
6 廣東造幣廠舊址 黃華路省委黨校內 原名廣東錢局,是我國最早採用機器鑄造錢幣、銀元、銅元的工廠。現僅存銀庫樓和一小涼亭。
7 戴鴻慈墓 1910年 白雲索道出口處 戴鴻慈,累官至禮部尚書、法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等職,為清代我省官職最高者。

三、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共九處)

編號 名稱 年代 地 址 說    明
1 車歪炮台 芳村區東朗大黃島車尾島 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27年),兩廣總督阮元建,又名大黃窖炮台,是目前廣州市區保存最好的炮台。
2 烏涌清官兵合葬墓(包括中山炮台) 文沖船廠內 1841年2月27日,英軍向烏涌炮台進攻,雲南總兵福祥率兵抵抗,全體官兵壯烈犧牲,葬於此地。現炮台是1885年建造的新式炮台。
3 魚珠炮台 黃埔區港務監督站內 清光緒十年(1884年)建。
4 東亞酒店 現代 長堤 1949年10月15日黎明,第一面五星紅旗插上酒店頂層,迎接廣州解放。
5 中央銀行大樓 現代 沿江路 中央銀行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於1924年8月15日親手創辦的。
6 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 現代 沙河燕塘牛眠崗 粵軍第一師,由孫中山於1920年組建,在討伐陳炯明、鄧本殷以及第一、二次東征、北伐中屢立戰功。
7 植地莊抗日戰役紀念碑 1944年 番禺市南村鎮裡仁洞村 為紀念1944年7月24日植地莊抗日戰役中犧牲的48位烈士而建。
8 血淚灑黃華碑 1946年 黃華路 1938年5月,日軍兩次轟炸近郊黃華塘鄉,居民死傷100多人,1946年抗日勝利後,鄉民組織「追悼殉敵會」,在被炸地點刻石立碑,以志日寇兇殘暴行的慘況。
9 新一軍征緬陣亡將士公墓 1947年 濂泉路 1945年10月5日始建,1947年9月6日落成。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赴緬作戰犧牲的將士而建墓園。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