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於進一步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正常生活秩序的緊急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進一步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正常生活秩序的緊急通知
2021年7月30日
發布機關: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鄉村振興局
農業農村部網站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

關於進一步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正常生活秩序的緊急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農辦,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農墾、漁業廳(局、委),鄉村振興局: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關鍵階段,多地發生強降雨,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農業農村防災減災形勢十分嚴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及時有力開展農業農村抗災救災,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正常生活秩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實救災關鍵措施,及早恢復農業生產

(一)千方百計抗災奪豐收。堅持一手抓抗災救災,一手抓田間管理,落細落實各項關鍵措施。對受澇和颱風影響地區,緊急調配農用水泵,及時搶排積水、扶苗洗苗,合理中耕追肥,促進作物恢復生長,加快災毀農田、設施大棚等修復,組織絕收田塊改種補種短生育期雜糧雜豆或蔬菜,儘快恢復生產能力。對受旱地區,要廣辟水源擴大灌溉面積,採取滴噴灌、噴施抗旱保水劑等節水灌溉措施,確保正常生長發育。其他地區也要強化田間管理,科學運籌肥水,加強病蟲防控,努力做到重災區少減產、無災區多增產,全力奪取秋糧豐收。

(二)全力抓好畜牧業生產恢復。對受淹的養殖圈舍,要積極組織開展排水防澇,及時轉移養殖畜禽,退水後對圈舍、器具、車輛等全面開展防疫消殺。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及早恢復規模養殖場供水供電,保障仔畜雛禽、出欄畜禽、飼草料等運輸暢通,指導養殖戶及時補欄增養。切實加強災區動物疫病監測,強化應急值守和疫情研判處置,全力抓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一旦出現突發動物疫情,及時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等處置措施,嚴防「大災之後有大疫」。

(三)強化漁業漁港防災減災。加強漁港碼頭和漁船集中停泊等重點區域監控巡查,提前加固維護漁港設施、堤壩和養殖設施,密切關注颱風發展動向,做好預警信息通報,及時通知海上作業漁船防風避浪,組織漁船回港避風、養殖人員上岸避險,做到「不漏一船、不落一人」。加強災後生產恢復指導,退水後及時檢查評估養殖存塘情況,修復因災受損設施,抓緊補放秋季魚苗。做好災後漁港水域沉船殘骸打撈清理,保障漁港水域安全。充分發揮漁業互助保險機構作用,加快災後保險賠付。

二、協調解決實際困難,保障農村正常生活秩序

(一)抓緊修復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加強對災後農村廁所設施的維修和糞污管控,對出現破損、滲漏的及時維修維護,對化糞池進行集中消毒消殺。推動因災損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修復重建,協調有關部門抓緊修復農村公路、供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滿足農民群眾正常生活需要。對於一時難以修復或不具備修復條件的,推動有關部門採取臨時應急措施予以保障,並優先納入鄉村建設行動安排建設。

(二)及時清運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加大受災地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力度,提高收集、轉運頻次,及時清運村莊主幹道、河流、溝渠等公共區域垃圾,防止垃圾堆積形成污染。對垃圾中轉站、收運車輛、垃圾桶等儲運設施進行全面消毒,切斷疫病傳播鏈。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組織動員農民群眾清生活垃圾、清房前屋後、清水源水體、清畜禽糞污、清農業生產廢棄物,恢復乾淨整潔的村莊環境。

(三)切實抓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養殖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部門聯防聯控,嚴防重大人畜共患病發生和流行。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排查力度和頻次,及時打撈收集因災死亡畜禽屍體,並按照規範要求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嚴厲查處買賣、加工、隨意棄置死亡畜禽等行為。無害化處理要優先採用化制措施,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可採用深埋法處理,合理選址、規範操作,防止污染水源和環境。

三、開展精準幫扶,堅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迅速組織開展精準摸排,逐村逐戶摸查脫貧產業和農戶受災情況,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要及時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動態監測。對洪澇災害導致脫貧戶作物絕收、畜禽死亡等損失較重的,要制定「一戶一策」的幫扶辦法,及時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幫助搶收補種、補欄增養,協調落實農業保險賠付,彌補因災損失。強化精準幫扶,針對脫貧產業受災情況,支持修復災毀幫扶車間、休閒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等設施,加快受災停產項目恢復生產。推進精準對接,及時組織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災區開展對接,啟動助銷綠色通道,開展農產品消費幫扶行動,防止出現農產品「賣難」。

四、發揮村級組織作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部署要求,積極協助做好農村地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發揮好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廣大農村黨員作用,組織動員紅白理事會、農民合作社和廣大農民群眾開展群防群控。充分利用鄉村廣播站、互聯網、短信微信、明白紙、標語標牌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積極接種疫苗,倡導勤洗手、戴口罩等文明行為,不斷提高農民群眾防疫意識。配合有關部門動態掌握農村地區人員流入流出情況,做好信息登記和健康監測。從嚴落實疫情防控規定,強化宗教活動、聚集性活動場所等重點區域管理。

五、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抗災救災工作保障

各級黨委農辦、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抓細抓實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細化完善抗災救災工作預案,發揮各級防汛抗旱工作協調機製作用,推動落實救災人員、物資準備、技術儲備等關鍵措施,特別是抓好種子、肥料、農藥、柴油等救災物資調劑調運,滿足抗災救災需要。積極爭取、及時下撥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生產資金,及時啟動農業災害保險理賠工作,及時理賠、應賠盡賠,為推進抗災救災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

2021年7月30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