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於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2年 關於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3年3月5日
2014年
2013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批准

各位代表:

受國務院委託,現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編輯]

2012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在此基礎上,財政發展改革取得新進展,預算完成情況較好。

(一)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全國財政收入117209.75億元,比2011年(下同)增長12.8%。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700億元,使用的收入總量為119909.75億元。全國財政支出125712.25億元,增長15.1%。加上中央財政用超收收入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84.15億元,以及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2000億元和地方財政結轉下年支出13.35億元,支出總量為127909.75億元。全國財政收支總量相抵,差額8000億元。

其中:中央財政收入56132.42億元,完成預算的100.4%,增長9.4%。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700億元,使用的收入總量為58832.42億元。中央財政支出64148.27億元,完成預算的100%,增長13.7%。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8764.8億元,增長13.6%;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5383.47億元,增長13.7%。加上用超收收入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84.15億元,支出總量為64332.42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5500億元,與預算持平。2012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77565.7億元,控制在年度預算限額82708.35億元以內。

圖1:2012年中央財政平衡關係
圖1:2012年中央財政平衡關係

地方本級收入61077.33億元,增長16.2%。加上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45383.4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總量106460.8億元。地方財政支出106947.45億元,增長15.3%,加上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2000億元和結轉下年支出13.35億元,支出總量為108960.8億元。收支總量相抵,差額2500億元。

圖2:2012年地方財政平衡關係
圖2:2012年地方財政平衡關係

2012年中央預算收支執行具體情況如下:

1.主要收入項目執行情況。

國內增值稅19678.47億元,完成預算的97.2%,主要是工業增加值增幅和價格漲幅較低;國內消費稅7872.14億元,完成預算的102.2%;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4796.41億元,完成預算的99.7%;關稅2782.74億元,完成預算的103.4%;企業所得稅12082.18億元,完成預算的108.7%,主要是彙算清繳2011年企業所得稅收入超過預計;個人所得稅3492.61億元,完成預算的102.7%;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10428.88億元,完成預算的104.8%;非稅收入2848.78億元,完成預算的100.8%。

2012年中央財政收入比預算超收212.42億元,按照有關規定,車輛購置稅超收用於增加公路建設支出28.27億元,其餘184.15億元超收收入全部用於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留待以後年度經預算安排使用。

2.主要支出項目執行情況。

按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要求,預算執行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沒有擴大中央財政支出(包括中央本級支出和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規模的條件下,調整支出結構,重點增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水利、節能環保等民生領域的投入。

教育支出3781.52億元,完成預算的100%,增長15.7%。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緩解「入園難」問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大幅提高對中西部地區的補助標準。對3000多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免除3445萬名城市義務教育學生學雜費,幫助1260萬名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收學費。健全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國家資助政策體系,約1596萬名學生受益。推動實施「985工程」、「211工程」,改善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匯總中央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用於教育的支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2199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了4%。

科學技術支出2291.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3%,增長12.7%。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有效實施。增加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投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礎科研機構的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推動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並取得明顯進展。積極支持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實施科技惠民計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94.68億元,完成預算的100.2%,增長18.9%。支持1804家博物館、紀念館和4萬多家美術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積極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國家重點文物、大遺址、紅色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提升重點媒體國際傳播能力,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醫療衛生支出2048.2億元,完成預算的100.6%,增長17.2%。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240元,醫療費用報銷水平進一步提高。建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長效補償機制,在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支持17個城市和311個縣(市)開展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繼續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群眾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不斷提升。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753.73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增長22%。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連續第8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水平達到1721元。對中央財政補助地區分別按月人均15元和12元增加城鄉低保補助資金。提高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完善孤兒、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因災困難群眾的生活救助。健全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支持城鎮居民就業創業。

住房保障支出2601.6億元,完成預算的122.9%,增長44.6%。超過預算較多主要是預算執行中增加了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2253.89億元,全年支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601萬套、新開工建設781萬套(戶);農村危房改造範圍由中西部地區擴大到全國農村地區並提高中央財政補助標準,支持改造農村危房560萬戶。

農林水事務支出5995.98億元,完成預算的109.2%,增長25.3%。超過預算較多主要是預算執行中增加了農業生產救災、特大防汛抗旱、重大水利工程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小型病險水庫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125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啟動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基本完成700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2209條中小河流2.75萬公里河段治理,支持958個縣開展山洪災害防治。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拓寬政策覆蓋範圍。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區域和品種,帶動農業保險為1.83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9006億元。支持現代種業發展,推廣應用旱作農業技術和耕地保護技術。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3003萬畝,新建續建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235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607萬畝。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覆蓋全部國家確定的牧區半牧區縣。加大財政綜合扶貧投入,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完成37.42萬個。

節能環保支出1998.43億元,完成預算的113%,增長23.1%。超過預算較多主要是預算執行中增加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建築節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加快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完成北方採暖區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面積2億平方米。出台實施平板電視、空調、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政策,全年累計銷售3274萬台。支持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淘汰1917萬噸焦炭、5969萬噸水泥、545萬千瓦小火電等落後產能。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1.5萬公里,支持1.2萬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強「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實施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發展循環經濟。

交通運輸支出3969.22億元,完成預算的111.3%,增長20.3%。超過預算較多主要是預算執行中增加了鐵路建設投資。提高交通綜合運輸能力,改擴建國家和省級公路,改善內河航道,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9.4萬公里。對城市公交、農村客運等公益性行業給予油價補貼。對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的地方給予補助。

國防支出6506.03億元,完成預算的100%,增長11.5%。改善部隊生活和訓練條件,支持軍隊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增強現代化軍事能力。

公共安全支出1880億元,完成預算的102.9%,增長10.9%。完善政法經費保障機制,提高基層政法部門的服務能力,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化解政法機關基礎設施建設債務。

3.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執行情況。

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5383.47億元,完成預算的100.6%,增長13.7%。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21471.18億元,專項轉移支付18791.52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占全部轉移支付的53.3%,比2011年提高0.8個百分點。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37517.0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36069.04億元。其中: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313.44億元,完成預算的110.8%,增長5.8%。超過預算主要是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依法新設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項目。加上2011年結轉收入822.21億元,201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4135.65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3354.63億元,完成預算的88.1%,增長8.1%。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175.17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1179.46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結轉下年支出781.02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比預算減少,主要是有些項目前期工作準備不夠充分,當年未能實施;有些項目按「以收定支」原則相應減少支出。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34203.57億元,下降10.5%,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減少。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對地方轉移支付1179.46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為35383.03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33893.87億元,下降10.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28418.19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大於支的部分結轉下年使用。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572.84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支出1479.66億元。其中:

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970.83億元,完成預算的115%,增長26.9%,超過預算主要是提高煙草行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收取比例5個百分點,以及2011年部分行業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按上年國有企業利潤的一定比例收取)。加上2011年結轉收入31.07億元,收入總量為1001.9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29.79億元,完成預算的106.3%,增長20.8%。其中,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50億元,增長25%。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超收收入安排用於對五大發電集團補充資本金,有關情況國務院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地方國有資本經營收入602.01億元,地方國有資本經營支出549.87億元。

(四)落實全國人大預算決議有關情況。

按照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有關決議,以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努力做好並不斷改進財政工作。一是紮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營改增試點由上海擴大到北京等9個省(直轄市)和3個計劃單列市,有力地促進了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對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擴大政策覆蓋範圍。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居民消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投入,推動教育、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發展。發揮財稅政策的作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二是增強基層政府履行職能的財力保障。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財政獎補資金達到1075億元,比2011年增加300億元,省級政府也認真落實保障責任,基本消除了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缺口,實現了基層政府「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既定政策目標。三是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進一步完善制度,規範管理。認真落實償債責任,2012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券按期償還。清理化解基層政府性債務取得明顯進展。四是深入推進預決算公開。按規定向社會公開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預決算,在公開「三公經費」2011年財政撥款決算數和2012年預算數的同時,還公開了相關實物量信息,公開的內容更加細化、時間相對集中、格式基本規範。五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積極推動將績效觀念和績效要求貫穿於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制定出台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紮實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試點。同時,狠抓預算支出執行管理,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強化財政監督,嚴肅財經紀律,較好保障了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六是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2012年共承辦建議提案3803件。同時加強了與代表委員溝通交流,進一步加大將建議提案轉化為政策措施和實際行動的工作力度。

2012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回顧過去的5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着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政科學管理,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既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財政發展改革也呈現新的面貌。

財政宏觀調控作用有效發揮。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財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調控工具,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在政策運用上,堅持統籌兼顧,注重綜合平衡,既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刺激消費需求,努力擴大出口,又增加有效供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支持企業發展生產;既着力加強短期的調控,又着眼增強發展後勁,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加強財政科學管理,合理把握政策實施力度和節奏,赤字率和債務負擔率控制在安全水平,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效管控風險,保持了財政穩健運行和可持續性。2008-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累計約43.4萬億元,比前個5年增加26.42萬億元,年均增長18%;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累計約46.37萬億元,比前個5年增加28.65萬億元,年均增長20.4%。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顯著。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從2007年的3.12%提高到2012年的4%,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改革發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問題在制度上基本得到解決。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5年累計2.52萬億元,年均增長29.3%,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5年基本建成1800多萬套,覆蓋面提高到12.5%;農村危房改造竣工900萬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1.3億60歲以上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支持就業和創業力度不斷加大,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初步形成。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產業健康發展。勝利完成了汶川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任務,支持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積極支持抗擊重大自然災害,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中央公共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5年累計16.89萬億元,年均增長21.1%,占中央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穩定在2/3以上。

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優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重點支持基礎研究、前沿和共性技術研究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大強農惠農富農財稅政策力度,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5年累計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比前個5年增加2.92萬億元,增強了城鄉發展的協調性。積極支持實施十大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建立健全扶持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出台實施並不斷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財稅政策。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全國財政節能環保支出5年累計1.14萬億元,年均增長24.1%。建立健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由2007年的1.4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4.03萬億元,年均增長27.1%,資金重點用於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糧食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實施再分配,中西部地區人均公共財政支出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進了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東部地區積極支持了中西部地區發展。

財稅改革深入推進。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機製取得重要進展。優化轉移支付結構,一般性轉移支付占轉移支付總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50.8%提高到2012年的53.3%。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全面建立,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改革深入推進。政府預算體系更加完整,全面取消了預算外資金,將所有政府性收支納入預算管理。改進超收收入使用辦法,建立完善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制度。部門預算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覆蓋到縣以上各級預算單位及有條件的鄉級預算單位。增值稅先轉型後擴圍的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消費稅制度逐步完善,成品油稅費改革順利實施,房產稅、資源稅改革穩步推進,內外資企業稅收制度實現統一,不斷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進一步規範了國家與企業和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係。

財政管理不斷加強。管理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進一步強化,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推進。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頒布實施,預算法修訂工作取得進展。地方預算編制的完整性明顯增強,預算執行的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顯著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有序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實現常態化、機制化,「三公經費」公開取得重要進展。全面核實地方政府性債務,摸清了債務底數,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債務管理的政策措施,積極防範財政金融風險。有序開展了經國務院核准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積極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減輕了債務負擔。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逐步健全。

5年來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人大、政協及代表委員們加強監督、有力指導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財稅立法進度有待加快,稅收立法級次偏低;財稅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職能作用需進一步發揮;財政體制改革需進一步加快,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仍不夠清晰,轉移支付制度還不夠完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過多;稅制結構不盡合理,地方稅體系建設相對滯後;一些地方非稅收入規模偏大,影響財政收入的穩定性;一些地方和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高,存在鋪張浪費現象,預算績效管理需加快推進;部分地區償債壓力較大,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等。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並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編輯]

(一)財政工作和預算編制總體要求。

2013年財政工作和預算編制,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動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調整,堅持統籌兼顧原則,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強財政科學管理,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要點。

一是適當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考慮到結構性減稅的滯後效應,今年財政收入增長不會太快,可調用的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數額也較少,但財政剛性支出增加,特別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都需要適當增加財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財政相應增加發債數量。二是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適當降低部分能源資源和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產品的進口關稅。三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突出重點,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增加教育、衛生、社保等民生投入,支持農業水利和國防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鎮化建設。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節約行政經費。嚴肅財經紀律,反對鋪張浪費。加強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四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保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等,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強重點生態保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林業補貼政策。

(三)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指標、經濟社會政策和預算編制的總體要求,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主要指標擬作如下安排:

中央財政收入60060億元,比2012年執行數(下同)增長7%;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1000億元,合計收入總量為61060億元。中央財政支出69560億元,增長8.4%。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0203億元;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8857億元;中央預備費500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比2012年增加3000億元。中央財政國債餘額限額91208.35億元。

圖3:2013年中央財政預算平衡關係
圖3:2013年中央財政預算平衡關係

地方本級收入66570億元,增長9%,加上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4885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合計115427億元。地方財政支出117543億元,增長9.9%,加上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1384億元,支出總量為118927億元。地方財政收支差額3500億元,國務院同意由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彌補,並列入省級預算管理。(地方財政收支預算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目前尚在匯總中。報告中地方財政收支安排數均為中央財政代編)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財政收入126630億元,增長8%。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1000億元,可安排的收入總量為127630億元。全國財政支出138246億元,增長10%,加上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1384億元,支出總量為139630億元。收支差額12000億元,增加4000億元,赤字率為2%左右。

2013年中央預算主要收支項目安排情況如下:

1.主要收入項目安排情況。

國內增值稅20950億元,增長6.5%;國內消費稅8550億元,增長8.6%;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5875億元,增長7.3%;關稅2970億元,增長6.7%;企業所得稅13123億元,增長8.6%;個人所得稅3815億元,增長9.2%;車輛購置稅2426億元,增長8.9%;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11110億元,增長6.5%;非稅收入2755億元,下降3.3%,主要是取消和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

2.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

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重點,控制一般,中央財政主要支出項目擬安排如下:

教育支出4132.45億元,增長9.3%。保持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提高資金績效。支持學前教育加快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着力提升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支持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支持實施「985工程」、「2011計劃」,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全面落實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促進教育公平。

科學技術支出2529.91億元,增長10.4%。保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通過「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支持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增加對「973計劃」等的投入,加強基礎研究。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推進區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擴大科技惠民計劃試點範圍,加快科技成果走進基層、惠及百姓。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40.54億元,增長9.3%。深入推進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支持紅色文化資源、文物保護重點工程、水下文化遺產和大遺址文物保護。強化重點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鼓勵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啟動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醫療衛生支出2602.53億元,增長27.1%。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擴大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將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擴大部分服務項目覆蓋面。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城鄉醫療救助範圍,加強對特殊困難人員的醫療救助。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550.81億元,增長13.9%。按照10%左右的標準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鞏固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成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對中央財政補助地區繼續分別按照月人均15元和12元增加補助。調整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繼續對城鄉低保對象等困難群眾發放春節生活補貼。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加大就業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住房保障支出2229.91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5.3%,比上年執行數下降14.3%,主要是上年預算執行中通過調整支出結構一次性增加了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危房改造的投入,同時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量減少。按照年度建設任務計算,財政投入力度加大,資金安排重點向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傾斜。

農林水事務支出6195.88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2.8%,比上年執行數增長3.3%,主要是上年預算執行中通過調整支出結構一次性增加了重大水利工程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小型病險水庫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水平並擴大覆蓋面,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健全農資綜合補貼政策,穩定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規模,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覆蓋範圍,適當提高部分險種補貼比例。實施種業等重大農業科技工程,推廣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現代農業生產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支持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創新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以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為重點,繼續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快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健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支持草原生態保護後續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並提高補償標準。完善財政綜合扶貧政策,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紮實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加強對已建成項目的後續管護。擴大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範圍。

節能環保支出2101.27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8.8%,比上年執行數增長5.1%,主要是上年預算執行中通過調整支出結構一次性增加了建築節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創新綜合治理機制,明確治理責任,完善相關制度。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推廣先進環保產品,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加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力度,加快推廣電機、風機、水泵等5類工業節能產品。推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污水管網建設及設施運行,加強水質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問題。開展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示範,啟動新一輪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加強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建設,促進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擴大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範圍。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並提高部分項目補助標準。支持新能源汽車科技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加快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

交通運輸支出3973.86億元,增長0.1%。支持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對城市公交、農村客運等公益性行業給予油價補貼。支持地方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國防支出7201.68億元,增長10.7%。加強軍隊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支持改善部隊官兵工作生活條件,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防安全。

公共安全支出2029.37億元,增長7.9%。健全政法經費保障機制,加強貧困地區政法機關能力建設,支持開展法律援助。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50.58億元,增長1.5%,增幅較低主要是落實中央有關規定,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行政機關公用經費和項目支出。

3.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安排情況。

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8857億元,增長7.7%。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24538.35億元,增長14.3%;專項轉移支付19265.86億元,增長2.5%。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均衡性轉移支付9812.25億元,增長14.3%(其中: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1525億元,增長41.9%;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423億元,增長14%;產糧大縣獎勵資金318.25億元,增長15%),革命老區、民族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621.9億元,增長11.2%。

4.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情況。

2012年初預算調入使用2700億元後,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餘額為1069.78億元;執行中用超收收入補充184.15億元後,年底餘額為1253.93億元。2013年初預算調入使用1000億元後,剩餘253.93億元。

匯總以上各項支出,2013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計15712.5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3.5%,比上年執行數增長9.6%;用在公共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等方面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安排合計17150.03億元。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安排合計13799億元,增長11.4%。其中:支持農業生產支出5426.83億元,對農民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支出1700.55億元,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支出6051.12億元,農產品儲備費用和利息等支出620.5億元。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將用於保障改善民生和「三農」方面。

需要說明的是,民生和「三農」支出不是單獨的預算科目,為了便於審議,將與民生和「三農」相關的支出項目綜合反映出來,因而存在一些交叉重複。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619.13億元,增長9.2%。加上上年結轉收入781.02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4400.15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400.15億元,增長31.2%。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564.01億元,增長17.9%;對地方轉移支付1836.14億元,增長55.7%。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33137.02億元,下降3.1%。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7404.01億元,下降3.9%。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對地方轉移支付1836.14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為34973.16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34973.16億元,增長3.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28046.04億元,下降1.3%。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36756.15億元,下降2%,加上上年結轉收入781.02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37537.17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37537.17億元,增長4.1%。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011億元,增長4.1%。加上上年結轉收入72.11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為1083.11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支出1083.11億元,增長16.5%。其中,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65億元,增長30%。

地方國有資本經營收入558.4億元,地方國有資本經營支出558.4億元。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569.4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72.11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為1641.51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支出1641.51億元。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已試編三年,相關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按照全國人大的要求,我們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首次正式編制了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包括社會保險法已明確的各項基金。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2828.78億元,比2012年預計執行數增長9.9%,其中保險費收入24663.72億元、財政補貼收入7180.31億元。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7913.31億元,比2012年預計執行數增長16.8%。本年收支結餘4915.47億元,年末滾存結餘40943.1億元。

三、深化財稅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努力完成2013年預算

[編輯]

(一)抓好政策落實,厲行勤儉節約。

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的各項措施,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密切跟蹤分析政策實施效果,並根據經濟運行態勢,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實施好各項稅費減免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突出重點、控制一般,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保障好農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重點支出需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八項規定」的要求,厲行勤儉節約、防止鋪張浪費。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加強會議費、差旅費和車輛管理,嚴格控制修建裝修辦公樓等樓堂館所,進一步清理規範慶典、研討會、論壇等活動,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二)深化財稅改革,完善體制機制。

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合理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結合營改增進程研究調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完善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提高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效益。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完善預算收支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預算的完整性、透明度和有效性。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繼續完善政府性基金預算制度,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並進一步增加用於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推進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加快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健全預決算公開機制,規範公開內容和程序。積極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進稅收制度改革,促進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抓緊研究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全國試點的方案,進一步優化增值稅制度。推進資源稅改革,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範圍。完善消費稅制度,研究將部分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產品納入徵稅範圍。積極構建地方稅體系。同時,積極發揮財稅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支持國有企業、金融、價格、投融資體制、事業單位改革,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和動力。

(三)強化財政管理,提高預算績效。

加強財政法制建設,積極配合做好預算法修訂工作,及時修訂預算法實施條例,推進環境保護稅法、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等財稅法規立法工作。細化預算編制,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進一步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強化基本支出管理,推動項目滾動預算編制,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預算管理。依法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抓好預算支出執行管理,增強預算支出的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規範財政專戶管理。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強重大民生支出項目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財政管理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施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堅決制止一些地方違法違規融資和擔保承諾行為,逐步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監督檢查,保障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重大財稅政策有效落實,建設穩固、可持續的國家財政。自覺接受全國人大的監督,虛心聽取全國政協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完成2013年預算意義重大。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不斷推進財政發展改革,為實現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