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冊府元龜/卷00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帝王部•都邑   《周禮》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以為民極春秋《傳》曰: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巢穴已往棟宇未備順民遷徙不常厥居伏羲而下可得而紀或基乎!始興就為之制或測景地中用安九鼎或相其形勝以從便利故王畿千里法日月之經天府四塞保河山之固提封萬井旁流百川內則闕庭神麗宮室?飛仿太紫之圜方順陰陽而開闢於以鄉明布政懸法示人訪道棲神登??有序繇是景靈翔集佳氣鬱蔥善哉!ガ侯之言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無以重威者也。乃至通門十二經塗九軌順流為沼造舟為梁厥初經營鹹存軌制詩不雲:乎!京邑翼翼四方是則於以見化民成俗裡仁處義維桑維梓雞犬相聞熙熙之眾咸躋壽域者矣。且夫端拱清穆王者之大德樂生懷土庶物之常情故商民屢遷民用胥怨自耿至亳弗堪其勞班固所以賦兩都者蓋明安土重遷之深旨也。   伏羲氏居太昊之墟(今陳州是)。   神農氏初都陳後徙於魯。   黃帝受國號有熊居軒轅之丘(在窮山之際西射之南)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又曰:上谷涿鹿黃帝所都)。   少昊邑於窮桑(在魯城北)後徙曲阜(今魯城中)。   顓頊都帝丘(今東都濮陽是)。   帝嚳高辛氏都亳(今河南偃師是)。   堯為唐侯都中山後徙河東平陽(在平河之陽)。   舜都蒲阪或言平陽或言潘(潘上穀也。)或言居漢中郡西城西北媯墟。   夏禹初受封陽翟(今許州縣)後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殷始祖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其孫相土封於商(今上谷商邑)自契至湯八遷始居南亳(梁國谷熟即梁都也。)從先王居(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   太甲嘗居鄴(今相州縣)。   仲丁遷囂(太戊子去亳囂音敖地名)作仲丁(陳遷都之義)。   ?甲居相(仲丁弟相地名在河北)作河?甲。   祖乙圯於耿(?甲子乙自相遷於耿河水所毀曰:圯)作祖乙(仲丁河?甲祖乙三篇皆亡書)。   盤庚時殷巳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民諮胥怨(胥相也。民不欲徙乃諮嗟憂愁相與怨上)作盤庚三篇。   武乙立殷複去亳徙河北。   紂都河內朝歌。   周始祖後稷堯時封於邰(音臺地名在扶風)子不?失其官而[B12H]戎狄之間至不?孫公劉之子慶節始歸於豳(新平漆縣之東北有豳縣)後十世古公?父避狄人之攻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山(山在扶風美陽西北其南有周原邑於周地故始改國曰:周)豳人隨之古公乃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文王自岐山徙都豐(一曰文王居陳徙都豐。又曰:美陽中水鄉文王所居)作靈台靈囿靈沼(神之精明者曰:靈四方而高者曰:台言文王化行似神之精明故以名焉)。   武王遷鎬(長安豐亭有鎬池《詩》曰: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既伐商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寐王曰:告女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又雲:夷羊在牧夷羊怪物也。)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一雲:不顧夫亦不賓夫滅。又一雲:不顧亦不恤也。)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日夜勞來定我西土我惟顯服及德方明自雒?延於伊?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顧詹有河(《周書》度邑曰: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也。南望過於三途北詹望於清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成王使召公相宅作召誥(召公以成王新即政因相宅以作誥)曰:惟二月既望(周公攝政七年二月十五日日月相望因紀之)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於已後望六月二十一日成王朝行從鎬京則至於豐以遷都之事告文王廟告文王則告武王可知以祖見考)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太保召公也。召公於周公前相視雒居周公後往)越。若來三月惟丙午フ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雒卜宅(フ明也。月三日明生之名於順來三月丙午フ於フ三日三月五日召公早朝至於雒邑相上所居)厥既得卜則經營(其已得吉卜則經營規度城郭郊廟朝市之位)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雒?越五日甲寅位成(於戊申三日庚戌以眾殷之民治都邑之位於雒水北今河南城也。於庚戌以五日所治之位皆成言眾殷本其所繇來)。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於雒(周公順位成之明日而朝至於雒?)則達觀於新邑營(周公通達觀新邑所營言周遍)越三日丁巳用牲於郊牛二(於乙卯三日用牲告立郊位於天以後稷配故二牛後稷貶於天有羊豕不見可知)越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告以社稷之位用太牢共工氏子曰:勾龍能平水土祀以為社周祖後稷能殖百?祀以為稷社稷共牢)初周公營成周使來告卜作雒誥曰:周公拜手稽首曰:予惟乙卯朝至於雒師(致政在冬本其春來至雒眾說始卜定都之意)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水西惟雒食(我使人卜河北黎水不吉。又卜澗?之間南近雒吉河南也。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我。又卜?水東亦惟雒食?來以圖及獻卜(今雒陽也。將定下都遷殷頑民故並卜之遣使以所卜地圖及獻所卜吉兆來告成王)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來相宅其作周匹休(成王尊敬周公答其拜手稽首而受其言述而美之言公不敢不敬天之美來相宅其作周以配天之美)公既定宅?來來視予卜休恆吉我二人共貞(言公前以定宅遣使來來視我以所卜之美常居之吉我與公共正其美)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   宣王嗣位國富人殷,於是築宮廟群寢既成而[A290]之歌斯干之詩以落之。   平王都河南郡南故郟辱阝地先是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王城至平王居之(或稱周伐紂居雒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複都豐高阝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雒邑春秋時謂之王城方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裡南望雒水北當陝山去今雒陽城四十裡)。   漢高祖二年都櫟陽。   五年十二月既平項羽二月甲午漢王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乃西都雒陽五月兵皆罷歸家六月戍卒劉敬(敬本姓婁賜姓劉)說曰:陛下都雒陽豈欲與周室比靈斯哉!帝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周之先自後稷堯封之邰積德?善十餘世(?古累字)公劉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馬?去居岐(?馬策也。杖謂拄之也。雲:杖馬?者以示無所攜持也。)國人爭歸之及文王為西伯斷虞芮訟(二國爭田化文王之德而自和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上者八百諸侯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都雒以此為天下中(中音竹仲反)諸侯四方納貢職道裡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務以德致人不欲阻險令後世驕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分而為二(謂東周君西周君)天下莫朝周周不能制非德薄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籍戰滎陽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骸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不絕傷夷者未起而欲比靈斯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矣。且夫秦地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因秦之固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故地可全而有也。與人鬥不扌益其亢扌府其背未能全勝(亢喉嚨也。扌益與抗同謂捉持之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此亦扌益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帝以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爭言周數百年秦二世則亡不如都周東有成皋西有ゾ黽(ゾ山也。黽地名)背河鄉雒其固亦足恃(鄉讀曰鄉)張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夫關中左ゾ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免天下西給京師(?免音晚)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敬說是也,於是即日車駕西都長安後九月徙諸侯於關中治長樂宮。   七年二月高帝自將擊韓王信還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帝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固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帝說遂自櫟陽徙都長安亡音無。   惠帝元年正月城長安(長安城方六十三裡經緯合長十五裡十二城門九百七十三頃城中皆屬長安今長安北黑壤城中土其赤如火其堅如石父老所傳盡鑿龍首山為城)。   二年起黃山宮。   三年春發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   六月發諸侯王列侯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五年正月復發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九月長安城成。   六年六月起長安西市修敖倉。   武帝建元三年春作便門橋(去長安四十四裡在長安西北茂陵東便門即平門也。)。又起集靈宮於華陰起蘭池宮於右扶風渭城元狩三年秋發訁?吏穿昆明池(以舊吏弄法故訁?使穿更發有貲者為吏也。西南夷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裡食貨志。又載時越欲與漢用船戰遂乃大?昆明池也。訁?吏吏有罪者罰而役之滇立顛)。   元鼎元年春起柏梁台(,或曰:用百頭梁作台也。三輔舊事雲:以香柏為之今書皆作柏字)。   元封二年夏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飛廉神禽能致風氣也。飛廉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通天台者言此台高上通於天也。漢官儀雲:高三十丈望見長安城)。   太初元年二月起建章宮(越匠名勇謂帝曰:越國有火災即複大起宮室以壓勝之故帝作建章宮在未央宮西今長安故城西俗所呼貞女樓者即建章宮之闕也。)。   四年秋起明光宮(《三輔黃圖》雲:在城中)。   宣帝神爵三年春起樂游苑(《三輔黃圖》雲:杜陵西北。又關中記雲:帝立廟於曲池之北號樂遊按其處則今之所呼樂遊廟者是也。其餘基尚可識焉蓋本為苑後因立廟樂音耒各反)。   元帝時翼奉以宮室苑囿奢泰難供以故民困國虛亡累年之蓄所繇來久不改其本難以正末乃上疏曰:臣聞昔者盤庚改邑以興殷道聖人美之竊聞漢德隆盛在於孝文皇帝躬行節儉外省繇役其時未有?泉建章及上林中諸離宮館也。未央宮。又無高門武台麒麟鳳凰白虎玉堂金華之殿獨有前殿曲台漸台宣室溫室承明耳孝文欲作一台度用百金(度計也。大各反)重民之財廢而不為其積土基至今猶存(今在新豐縣南驪山頂上也。)。又下遺詔不起山墳故其時天下太和百姓洽足德流後嗣如令處於當今因此制度必不能成功名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應有常也。必有非常之主然後能立非常之功臣願陛下徙都於成周左據成皋右阻黽池前鄉嵩高後介大河建滎陽扶河東南北千里以為關而入敖倉地方百里者八九足以自娛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厭抑也。一葉反遠千萬反)陛下恭已無為案成周之居兼盤庚之德萬歲之後長為高宗漢家郊兆寢廟祭祀之禮多不應古臣奉誠難?居而改作(?居猶虛居也。欲徙都乃可更制度也。?讀曰但但居謂依舊都也。)故願陛下遷都正本眾制皆定亡複繕治宮館不急之費歲可餘一年之蓄臣聞三代之祖積德以王然皆不過數百年而絕周至成王有上賢之材因文武之業以周召為輔有司各敬其事在位莫非其人(所用皆賢材也。)天下甫二世耳(甫始也。)然周公猶作詩書深戒成王以恐失天下書則曰:王毋。若殷王紂(《周書》亡逸篇也。其《書》曰:周公曰:嗚呼毋。若殷王紂之迷亂酗於酒德哉!是也。)其詩則曰: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監於殷峻命不易(詩大雅文王之詩也。師眾也。峻大也。言殷家自帝乙以上未喪天下之時皆能配天而行至紂荒怠自取敗滅今宜以殷王賢愚為鏡知天之大命甚難也。)今漢初取天下起於豐沛以兵征伐德化未洽後世奢侈國家之費當數代之用非直費財。又乃費士孝武之世暴骨四夷不可勝數有天下雖未久至於陛下八世九主矣。(呂後為主不得為世故八世九主矣。)雖有成王之明然無周召之佐今東方連年饑饉加之以疾疫百姓菜色或至相食(人專食菜故肌膚青黃為菜色也。)地比震動天氣溷濁日光侵奪(比類也。溷?也。下頓反)繇此言之執國政者,豈不可以懷怵惕而戒萬分之一乎!故臣願陛下因天變而徙都所謂與天下更始者也。天道終而複始窮則反本故能延長而亡窮也。今漢道未終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優乎!如因丙子之孟夏順太陽以東行(如今因丙子之四月也。太陽是時在甲戌當轉在乙亥丙子左旋之也。)到後七年之明歲必有五年餘之蓄然後大行考室之禮(凡宮新成殺牲以[B290]祭致其日祀之神謂之考室考成其禮也。詩小雅斯干之《詩》曰:秩秩斯干宣王考室也。故奉引之)雖周之隆盛亡以加此唯陛下留神詳察萬世之策書奏天子異其意答曰:問奉今園廟有七雲:東徙狀何如奉對曰:昔成王徙雒盤庚遷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聖明不能一變天下之道臣奉愚{贛心}狂惑唯陛下裁赦帝不從。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罷明光宮及三輔馳道。   後漢光武建武元年六月即位於高阝(今趙州高阝邑縣)十月車駕入雒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雒陽城有十二門其正南一門曰:平風門(平風門為官門不置候置屯司馬秩千石)北宮屬衛尉其餘上西門雍門廣陽津門小苑門開陽門耗門中東門上東門?門夏門幾十一門(雒陽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門門一亭也。)。   十四年正月起南宮前殿。   十九年?西京宮室。   明帝永平五年自長安迎取飛廉並銅馬置上西門外名平樂館。   章帝建初中杜陵人杜篤以關中表衤裡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雒邑乃上奏論都賦欲令車駕遷還長安耆老聞者皆動懷土之心莫不眷然佇立西望徐州刺史王景以宮廟已立恐人情疑惑會時有神雀諸瑞乃作金人論頌雒邑之美天人之符帝乃止。   順帝陽嘉元年起西苑?飠希宮殿。   桓帝延熙二年七月初造顯陽苑後。又飠希芳林而考濯龍之宮(薛綜注東京賦雲:濯龍殿名芳林謂兩旁樹木蘭也。考成也。既成而祭之《左傳》曰:考仲子之宮)。   靈帝光和三年作?圭靈昆苑(?圭苑有二東?圭苑週一千五百步中有魚梁台西?圭苑週三千三百步並在雒陽宣平門外也。)。   五年起四百尺觀於阿亭道。   中平二年造萬金堂於西園。   獻帝初平元年二月丁亥遷都長安董卓驅徙京師百姓悉西入關自留屯?圭苑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幸未央宮己酉卓焚雒陽宮廟及人家初卓欲遷都長安召公卿以下議曰: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都雒陽於今亦十世矣。案石包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百官無敢言者司徒楊彪曰: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盤庚五遷殷民胥怨(殷王盤庚遷都於殷殷人相與怨恨也。初湯遷亳仲丁遷囂河?甲居相祖乙居耿並盤庚五也。祖乙居耿並盤庚五也。)昔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燒民庶塗炭百不一在光武受命更都雒邑今天下無虞(虞度也。言無可度之事也。《書》曰:四方無虞)百姓樂安明公建立聖主光隆漢祚無故捐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麋沸之亂(如麋粥之事也。《詩》曰:如沸如羹)石包讖緯妖邪之書,豈可信用卓曰:關中肥饒故秦得併吞六國。且隴右材木自出致之甚易。又杜陵南山下有武帝故瓦陶灶數千所並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辦百姓何足與議。若有前卻我有大兵驅之可令詣滄海(言不敢避險難也。)彪曰:天下動之至易安之甚難惟明公慮焉卓作色曰:公欲沮國計邪(沮止也。)太尉黃琬曰:此國之大事楊公之言得無可思卓不答司空荀爽見卓意壯恐害彪等因從容言曰:相國豈樂此邪山東兵起非一日可禁故當遷以圖之此秦漢之勢也。卓意少解爽私謂彪曰:諸君堅爭不止禍必有歸故吾不為也。議罷卓使司隸校尉宣播以災異奏免琬彪等。   建安元年七月帝還雒陽假丞相曹公節鉞錄尚書事雒陽殘破董昭等勸曹公都許九月車駕に轅而東以曹公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帝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孔融為少府帝初都許融以為宜略依舊制度王畿正司隸所部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書言其義)。   魏太祖以漢獻帝建安十八年五月封為魏公九月作金虎台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河(初建安十五年太祖為丞相作銅雀台於鄴)。   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既受漢禪十二月初營雒陽宮戊午幸雒陽(是時帝居北宮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陳思王《詩》曰:謁帝承明廬是也。)。   二年築淩台。   三年穿靈芝池。   五年穿天淵池。   七年築九華台。   明帝太和六年九月治許昌宮起景福承光殿(時長安雒陽許昌譙鄴謂之五都)。   青龍三年大治雒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秋。   八月丁巳命有司複築崇華殿改名九龍殿。   景初元年銅鑄巨人二號翁仲置之司馬門外。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受魏禪都雒陽。   惠帝永興元年六月新作三城門。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即晉王位乃備百官立宗廟社稷於建康(今?州是)。   成帝鹹和五年九月造新宮始繕苑城。   七年十二月庚戌帝遷於新宮。   咸康二年十月新作朱雀浮桁橋。   孝武太元三年二月作新宮帝移居會稽王邸。   七月帝入新宮(先是謝安輔政宮室毀壞安欲繕之尚書令王彪之等以外寇為諫安不從競獨決之宮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體辰極兩無勞怨)。   十七年八月新作東宮。   二十一年正月造清暑殿。   四月新作永安宮。   後魏道武登國元年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大會於牛川。   天興元年正月帝至鄴巡登臺榭遍覽宮城將有定都之意乃至行台以龍驤將軍日南公和?┧為尚書與左丞賈彝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鎮鄴。   七月遷都平城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   八月詔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經術標道裡平五權較五量定五度。   十月起天文殿。   二年春二月以所獲高車眾起鹿苑於南台陰北拒長城東包白登屬之西山廣逾數十裡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為三溝分流宮城內外。又穿鴻雁池。   秋七月起天華殿。   八月增啟京師十二門作西武庫。   十二月天華殿成。   三年三月穿城南渠通於城內作東西魚池。   七月起中天殿及母堂金華堂。   四年五月起紫極殿玄武樓涼風觀石池鹿苑台。   六年十月起西昭陽殿。   天賜元年十月築西宮。   三年六月發八部五百里內男丁築氵壘南宮(氵磊音磊水各在雁門)門闕高十丈餘引溝穿池廣苑囿規立外城方二十裡分置市里經塗洞達三十日罷。   四年七月築北宮垣三旬而罷。   明元永興五年二月穿魚池於北苑。   神瑞元年二月起豐宮於平城東北。   泰常元年十一月起蓬台於北苑。   二年七月作白台於城南。   三年十月築宮於西苑。   四年三月築宮於蓬臺北。   九月築宮於白登山。   五年四月起氵壘南宮。   十一月詔驍騎將軍延普城乾城氵壘音壘水名在雁門。   六年正月發京師六千人築苑起自舊苑東包白登周回四十餘裡。   七年九月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裡。   八年十月廣西宮起外垣牆周回二十裡。   太武始光二年三月營故東宮為萬壽宮起永安安樂二殿臨望觀九華堂。   神?四年七月行幸河西起承華宮。   延和元年七月築東宮。   太平真君元年二月發長安人五千浚昆明池。   十一年二月大修宮室皇太子居於北宮。   文成興安二年二月乙丑發京師五千人穿天淵池太安四年起太華殿。   獻文皇興五年八月傳位於太子帝稱太上皇帝徙禦崇光宮采椽不斫土階而已初帝於苑內立殿敕中秘群官制名儀曹郎公孫?奏曰:臣聞至尊至貴莫崇於帝王天人挹損莫大於謙光伏惟陛下躬唐虞之德存道頤神逍遙物外宮居之名當協?旨臣愚以為宜曰:崇光奏可。   孝文延興三年正月改崇光宮為甯光宮。   承明元年十月起七寶承安行殿。   太和元年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詔曰:昔軒皇誕禦垂棟宇之構爰曆三代興宮觀之式然茅茨土?皆昭德於上代層台廣廈崇威於中葉良繇文質異宜華樸殊禮故也。是以周成繼業營明堂於東都漢祖聿興建未央於咸鎬蓋所以尊嚴皇威崇重帝德豈好奢惡儉苟弊民力者哉!國家皇運統天協纂乾曆銳意四方靡遑建制宮室之度頗為未允太祖初基雖粗有經式自茲厥後複多營改至於三元慶饗萬國充庭觀光之使具瞻有闕朕以寡德猥承洪緒時屬休期事鍾昌運宜遵遠度式茲宮宇指訓規模事昭於平日明堂太廟已成於昔年。又因往歲之豐資藉民情之安逸將以今春營改正殿違犯時令行之惕然但朔土多寒事殊南夏自非裁度經春興役徂暑則廣制重基莫繇克就成功立事非委賢莫可改制規模非任能莫濟尚書李沖器懷淵博經度明遠可領將作大匠司空長樂宮穆亮可與大匠共監興繕其去故崇新之宜修復太極之制朕當別加指授七月二殿成起朱明思賢門。   九月庚子起永樂遊觀殿於北苑穿神淵池。   三年正月巛(古坤字)德六合殿成二月乾象六合殿成六月起文石室靈泉殿於方山。   四年正月乾象四合殿成。   九月思義殿及東明觀成。   七年十月皇信堂成。   九年七月新作諸門。   十二年九月起宣文堂經武殿。   十六年二月帝移禦永樂宮壞太華殿經始太極殿。   十一月依古六寢權制三室以安昌殿為內寢皇信堂為中寢四合殿為外寢。   十七年三月改作後宮。   八月車駕南伐發代都侍中李沖諫以不可帝乃諭群臣曰:今者興動不小動而無成何以傳之後代苟欲班師無以垂之千載朕仰惟遠祖世居幽漠違眾南遷以饗無窮之美豈其無心輕遺陵壤今之君子甯獨有懷當繇天工人代王業須成故也。若不南征即當移都於此光宅中土亦其時矣。公等以為何如議之所決不得旋踵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率如右前南安王禎進曰:夫愚者ウ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行至德者不議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非常之人乃能建非常之事廓神都以延王業度土中以制帝京周公啟之於前陛下行之於後固其宜也。且天下至重莫。若皇居人之所貴寧如遺體請上安聖躬下慰民望光宅中原輟彼南伐此臣等願言蒼生幸甚群臣鹹唱萬歲帝初謀南遷恐眾心戀舊乃示為大舉因以脅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實遷也。舊人懷土多所不願內憚南征無敢言者,於是定都雒陽尚書李沖言於孝文曰:陛下方修周公之制定鼎成周然營建六寢不可遊駕待就興造城郛難以馬上營起願暫還北都令臣下營造功成事訖然後備文物之章和玉鑾之響時巡南徙軌儀土中帝曰:朕將巡省方嶽至鄴少停春始便還未宜歸北。   十月戊寅幸金墉城詔徵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經始雒京乙未設壇於滑台城東告行廟以遷都之意起滑台宮癸卯幸鄴城乙巳詔安定王休率從官迎家於代京車駕送於漳水初帝之南伐也。起宮殿於鄴西十有一月癸亥宮成。   十八年二月甲辰詔天下諭以遷都之意壬辰帝臨太極殿諭在代群臣以遷移之略先是孝文外示南討意在謀遷齋於明堂左個詔太常卿王諶親令龜易筮南伐之事其兆遇革帝曰:此是湯武革命順天應人之卦也。群臣莫敢言任城王澄進曰:易言革者更也。將欲應天順人革君臣之命湯武得之為吉陛下帝有天下重光累葉今日卜征乃可伐叛不得雲:革命此非君人之卦未可全為吉也。帝厲聲曰:此象雲:大人虎變何言不吉也。澄曰:陛下龍興既久,豈可方同虎變帝勃然作色曰:社稷我社稷任城而欲阻眾也。澄曰:社稷誠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臣子豫參顧問敢盡愚衷帝既銳意必行聞澄此對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亦複何傷車駕還宮乃召澄未及升陛遙謂曰:向者之革卦今更欲論之明堂之忿懼眾人競言阻我大計故厲色怖文武耳想解朕意也。乃獨謂澄曰: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其欲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雒千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澄曰:伊雒中區天下所據陛下總統華夏諧平荒服蒼生聞之此應當大慶帝曰:北人戀本忽聞將移能不驚擾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當非常人所知唯須決之聖懷此輩亦何能為也。帝曰:任城便我之子房加撫軍大將軍太子少保。又兼尚書左僕射及駕幸雒陽定遷都之策詔曰:遷移之旨必須訪眾當遣任城馳驛向代問彼百司論擇可否近日論革今真所謂革也。王其勉之既至代聞遷都詔莫不驚駭澄援引今古徐以曉之眾乃信伏遂南馳還報會車駕於滑台帝大悅曰:若非任城朕事業不得就也。   十九年八月金墉宮成。   九月車駕幸金墉宮。   九月庚午六宮及文武盡遷雒陽初帝詔東陽公丕等以移都之事使各陳其志燕州刺史穆羆進曰:移都事如成臣愚見謂為未可曰:卿便言不可之理羆曰:北有獫狁之寇南有荊揚未賓西有吐谷渾之阻東有高句麗之難四方未平九區未定以此推之謂為不可征伐之舉要須戎馬如其無馬事不可克帝曰:卿言無馬此理粗可馬嘗出北方廄在此置卿何慮無馬今代在常山之北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遷於中原羆曰:臣聞黃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之聖王不必悉居中原帝曰:黃帝以天下未定居於涿鹿既定之後亦遷於河南尚書於杲曰:臣誠不識古事如聞百姓之言先皇建都於此無故欲移以為不可中原之地數有篡奪自建邑平城以來與天地並固日月齊明臣雖管見膚淺性不昭達終不以代朔之地而擬伊雒之美但以安土重遷物之常情一旦南移懼不樂允丕曰:陛下去歲禦大軍討蕭氏至雒遣任城王澄宣旨敕臣等議都於雒初奉恩旨心情皇越凡欲遷移當訊之卜筮審定吉否然後乃可帝謂丕曰:往在鄴中司徒公誕咸陽王僖尚書李沖等皆欲請龜占移雒吉凶之事朕時謂誕等曰:周召卜宅伊雒乃識至兆今無。若斯之人卜亦無益然卜者所以決疑此既不疑,何須卜也。昔軒轅請卜兆龜ㄡ然卜者訪諸賢哲軒轅乃問天老天老謂為善遂從其言終致昌吉然則至人之量未能審其歸矣。朕既以四海為家或南或北遲速無常南移之民朕自多積倉儲不令窮乏丕曰:臣仰奉慈詔不勝喜舞帝。又詔群官曰:卿等,或以朕無為移徙也。昔平文皇帝棄背昭成營居盛樂道武應天遷居平城朕幸屬勝殘之運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宇前懷州刺史青龍(臣欽。若等曰:姓纂無姓青龍氏疑是人名)前秦州刺史呂受恩等仍守愚固帝皆撫而答之辭屈而退唯給事黃門侍郎兼大鴻臚卿李韶對曰:雒陽九鼎舊所七百攸基地則土中實均朝貢惟王建國莫尚於此帝稱善。   宣武景明二年九月發畿內夫五萬五千人築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罷初廣陽王嘉孝文時為司州牧表請於京四面築坊三百二十各週一千二百步乞發三正複丁以充茲役(臣欽。若等曰:三正謂京邑每坊置裡正三人也。)雖有暫勞奸盜永止詔從之至是而成。   三年十一月詔曰:京雒兵蕪歲逾十紀先皇定鼎舊都惟新魏曆剪除榛荒創茲構鴻功茂績規模長遠今廟社重建宮極斯崇便當以來月中旬蠲吉徙禦仰尋遺意感慶交衷既禮盛周宣斯干之制事高漢祖壯麗之儀可依典故備茲考吉以稱遐邇人臣之望。   永平二年九月詔定諸門闥名。   四年五月遷代京銅龍置天淵池。   孝明帝熙平初任城王澄奏都城府寺猶未周悉今軍旅初寧無宜發眾請取諸職人及司州郡犯十枝以上百鞭以下收贖之物絹一疋輸磚二百以漸修造帝從之太傅清河王懌表奏其事遂寢不行。   後廢帝中興元年十月即位於信都城。   二年二月丁丑車駕幸鄴乙酉詔文武官家屬自信都赴鄴城。   出帝永熙元年四月即位於雒城東郭之外自東陽龍門禦太極前殿。   三年七月高歡兵至帝從雒陽輕騎入關都長安宇文泰披草萊立朝廷。   後周閔帝既受魏禪都長安。   武帝武成二年十二月改作路門應門。   保定三年八月改作路寢。   天和二年三月改武遊園為道苑。   宣政元年三月於蒲州置宮廢同州及長春二宮。   宣帝大象元年正月行幸雒陽詔曰:河雒之地世稱朝市上則於天陰陽所會下紀於地職貢路均聖人以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五代世曆千紀規模宏遠邑居壯麗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風小人深懷土之思我太祖受命豐鎬胥宇崤函蕩定四方有懷光宅高祖神功聖略混一區宇往巡東夏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氣序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昨一駐蹕金墉備嘗遊覽百王制度基址尚存今。若增?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義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詔經營今宜停罷,於是發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雒陽宮常役四萬人以迄於晏駕並移相州六府於雒陽稱東京六府。   二年二月行幸同州宮為大成宮。   靜帝即位停雒陽宮作。   隋高祖文帝開皇元年既受周禪都長安。   二年六月詔曰:朕祗奉上玄君臨萬國屬生人之弊處前代之宮嘗以為作之者勞居之者逸改創之事心未遑也。而王公大臣陳謀獻策咸云:羲農以降至於姬劉有當代而屢遷無革命而不徙曹馬之後時見因循乃末代之晏安非往聖之宏義此城從漢以來?殘日久屢為戰場舊經喪亂今之宮室事近權宜。又非謀筮從龜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眾所聚論變通之數稽幽顯之符同心固請詞情深切。然則京師百官之府四海歸鄉非朕一人之所獨有苟利於物其可違乎!。且殷之五遷恐人多死是則以吉凶之土製長短之命謀新去故如農望秋雖暫劬勞其究安宅今區?甯一陰陽順序安安以遷勿懷胥怨龍首山川原隰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斯公私府宅規模遠近營構資費隨事條奏仍詔左僕射高?將作大匠劉龍鉅鹿郡公賀婁子?太府少卿高龍?等創造新都初帝嫌台城制度迮小宮內多鬼妖夜與高?蘇威二人定議遷都通直散騎常侍庾季才旦而奏曰:臣仰觀玄象俯察圖記龜兆允襲必有遷都。且堯都平陽舜都冀土是知帝王居止世代不同而漢營此城經今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帝愕然謂?等曰:是何神也。朕自今已後信有天道矣。是時太師李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隨時興廢天道人事理有存焉始自三皇暨夫兩漢有一世而屢遷無革命而不徙曹馬同雒水之陽魏周共長安之內此之四代。蓋聞之矣。曹則三家鼎立馬則四海尋分有魏及周甫得平定事乃不暇非曰:師古往者周運將窮禍生華裔廟堂冠帶屢睹奸回士有包藏人稀柱石四海萬國皆縱豺狼不叛不侵百城罕一伏惟陛下應期誕聖秉?受圖始晦君人之德俯從將相之重內翦群凶崇朝大定外誅巨猾不日肅清變大亂之民成太平之俗百靈符命兆庶謳歌幽顯樂推日月填委久屈箕潁之志始順內外之請自受命神宗弘道設教陶冶與陰陽合德覆育共天地齊旨萬物開闢之初八表光華之旦視聽以革風俗。且移至。若帝室天居未議經創非所謂發明大造光贊惟新自漢以來為喪亂之地爰從近代累葉所都未嘗謀龜問筮瞻星定鼎何以副聖上之規表大隋之德竊以神州之廣福地之多將為皇家興廟建寢上玄之意當別有之伏願遠順天人取決卜筮時改都邑光宅區夏任子來之民垂無窮之業應神宮於宸極順和氣於天壤治康物阜永隆長世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丹赤所懷無容噤嘿帝曰:天道聰明已有徵應太師民望複抗此請是則可矣。遂發詔施行。   七月癸未詔新置都處墳墓令悉遷葬設祭仍詔人工無主者官發殯葬。   十二月名新都曰:太興城。   三年三月丙辰雨常服入新都。   是月詔營仁壽宮。   十八年十一月詔自京師至仁壽宮置行宮十有二所。   煬帝以仁壽四年七月即位十一月幸雒陽詔曰: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時不變化工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政教何以?萬姓易不雲: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是故姬邑兩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安成湯之業。若不因民順天功業見乎!變愛民治國者可不喟與然雒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雒陽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繇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於府庫作雒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雒日復一日粵暨於今永懷先旨興言感哽朕肅膺寶曆纂臨萬邦遵而不失思奉先志今者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遂使州縣或淪非所此繇關河懸遠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戶複在河南周遷殷民意在於此況複南服遐遠東夏殷大因機順動今也。其時群司百辟僉諧厥議但成周墟瘠弗堪胥宇今可於伊雒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夫宮室之制本以便宜上棟下宇足避風露高臺廣廈豈曰:?形故傳雲:儉德之恭侈惡之大宣尼有雲:與其奢也。寧儉豈謂瑤台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皆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以天下奉一人乃以一人主天下也。民惟邦本本固邦甯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雕牆峻宇複起於當今欲使卑宮菲食將貽於後世有司明為條格稱朕意焉乃詔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民以實之。又徙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於東京。   大業元年建東都於阜澗營顯仁宮苑囿連接北至新安南及飛山西至澠池周圍數百里課天下諸州各貢草木花果奇禽異獸於其間。   二年正月東京成。   三年八月次太原詔營晉陽宮。   五年正月改東京為東都。   二月己未帝禦崇德殿之西院愀然不怡顧謂左右曰:此先帝之所居實用增感情所未安宜於此院之西別營一殿。   九年三月丁丑發丁男十萬城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