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府元龜 (四庫全書本)/卷0264
冊府元龜 卷二百六十四 |
欽定四庫全書
冊府元龜卷二百六十四 宋 王欽若等 撰宗室部
封建第三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即位封皇叔祖父孚為安平王皇叔父幹為平原王亮為扶風王伷為東莞王駿為汝隂王彤為梁王倫為琅邪王皇弟攸為齊王鑒為樂安王幾為燕王皇從伯父望為義陽王皇從叔父輔為渤海王晃為下邳王瓌為太原王珪為髙陽王衡為常山王景為沛王泰為隴西王權為彭城王綏為范陽王遂為濟南王遜為譙王睦為中山王陵為北海王斌為陳王皇從父兄洪為河間王皇從父弟楙為東平王六年十一月立皇子柬為汝南王
七年五月立皇子憲為城陽王
九年二月立皇子祗為東海王
十年十二月立太原王緝為髙陽王
咸寧三年正月立皇子裕為始平王
八月徙扶風王亮為汝南王東莞王伷為琅邪王汝隂王駿為扶風王琅邪王倫為趙王渤海王輔為太原王太原王顒為河間王北海王陵為任城王陳王斌為西河王汝南王柬為南陽王濟南王眈為中山王河間王威為章武王立皇子瑋為始平王允為濮陽王該為新都王遐為清河王
九月立齊王子㽔為遼東王賛為廣漢王
大康元年八月封皇弟延祚為樂平王詔曰弟祚早孤無識情所哀愍㓜得篤疾日冀其瘥今遂廢痼無復後望意甚傷之封為樂平王使有名號以慰吾心
四年二月立長樂亭侯寔為北海王
五年二月立南宮王子玷為長樂王
九年十二月立河間王洪子英為章武王
十年十一月改封南陽王東為秦王始平王瑋為楚王濮陽王允為淮南王並假節之國各統方州軍事立皇子又為長沙王頴為成都王晏為吳王熾為豫章王皇孫遹為廣陵王立濮陽王子廸為漢王始平王子儀為毗陵王汝南王次子羕為西陽公徙扶風王暢為順陽王暢弟歆為新野公琅邪王覲弟澹為東武公繇為東安公漼為廣陵公卷為東莞公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進封東安公繇爵為王八月徙長沙王乂為常山王進西陽公羕爵為王
永康元年五月立皇孫尚為襄陽王
永寧元年七月立吳王晏子國為漢王八月徙南平王祥為宜都王九月封楚王瑋子範為襄陽王十二月封齊王冏子冰為樂安王英為濟陽王超為淮南王永興二年四月封樂平王紹為齊王
光熈元年九月進東瀛公騰爵為東燕王平昌公模為南陽王
懐帝以光熈元年十一月即位十二月封彭城王植子融為樂成縣王
永嘉元年三月改封東燕王騰為新蔡王
二年十二月立長沙王乂子碩為長沙王斟為臨淮王元帝建武元年封王子宣成公裒為琅邪王
十一月封汝南王子弼為新蔡王
大興元年十二月封顯義亭侯渙為琅邪王
成帝咸和元年十二月封皇弟岳為吳王
二年十二月徙封吳王岳為琅邪王
五年九月徙樂成王欽為河間王封彭城王紘子浚為髙宻王
六年六月封彭城王植子融為樂成王章武王混子珍為章武王
康帝以咸康八年六月即位封成帝子丕為琅邪王奕為東海王
哀帝昇平五年五月自琅邪王入即位詔曰朕獲承明命入纂大統顧惟先王宗廟烝嘗無主太妃喪庭廓然靡寄悲痛感摧五內抽割宗國之尊情禮兼隆裔嗣之重義無與二東海王奕戚屬親近宜奉本統其以奕為琅邪王
宋長沙景王道憐髙祖中弟進封竟陵縣公髙祖受命封長沙王食邑五千戶道憐子桂陽縣侯義融永初元年封〈凡王子侯者食邑皆千戶〉
義融弟新渝縣侯義宗幼為髙祖所愛字曰伯奴賜爵新渝縣男永初元年進爵為侯
義宗子當陽縣侯秉元徽二年封
義宗弟興安縣侯義賔元嘉二年封新野縣侯六年以新野荒𡚁改封興安
義賔弟營道縣侯義綦元嘉六年封
營浦侯遵考髙祖族弟晉末為冠軍將軍髙祖初即位下推恩之詔曰遵考服屬之親國戚未逺宗室無多宜𫎇寵爵可封營浦縣侯食邑五百戶
廬陵孝獻王義真髙祖子晉末封桂陽縣公食邑千戶永初元年封廬陵王食邑三千戶
彭城王義康髙祖子永初元年封食邑三千戶
江夏文獻王義恭髙祖子元嘉元年封食邑五千戶孝武即祚増封二千戸孝建元年又増封一千戶
衡陽王義季髙祖子元嘉元年封衡陽王食邑五千戶南郡王義宣髙祖子元嘉元年封竟陵王食邑五千戶九年以竟陵羣蠻𠑽斥役刻民數改封南譙王孝武即位改封南郡王食邑萬戶
始興王濬文帝第二子元嘉十三年封
南平穆王鑠字休𤣥文帝第四子元嘉十六年封鑠第二子敬淵封安南縣侯
竟陵王誕字子休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廣陵王食邑二千戶年十一二十六年以廣陵彫𡚁改封隋郡王孝武孝建初改封竟陵王食邑五千戸
建平宣簡王宏字休度文帝第七子元嘉二十一年年十一封建平王食邑二千戸
廬江王禕字休秀文帝第八子元嘉二十二年始十嵗封東海王食邑二千戸大明五年増一千戸明帝踐祚改封廬江
晉熈王㫤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始十歲封義陽王食邑二千戸泰始三年改封晉熈
武昌王渾字休淵文帝第十子元嘉二十四年始九歲封汝隂王食邑二千戸後魏南侵破汝隂郡徙為武昌王
始安王休仁文帝第十二子元嘉二十九年十歲立為建安王食邑二千戸明帝即位後降封始安縣王晉平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孝建二年年十一封山陽王食邑二千戸明帝即位以山陽荒𡚁改封晉平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孝建二年年十一封食邑二千戸大明二年増食邑千戸
鄱陽王休業文帝第十五子孝建二年年十一封食邑二千戸
臨慶王休倩文帝第十六子孝建元年年九歲疾篤封東平王食邑二千戸未拜薨太始六年追改為臨慶王以臨賀郡為臨慶國
桂陽王休範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二年年九歳封順陽王食邑二千戸大明元年改封桂陽
巴陵王休若文帝第十九子孝建三年年九歳封巴陵王食邑二千戸
豫章王子尚字孝師孝武第二子孝建二年年五歳封西陽王食邑二千戸五年改封豫章
晉安王子勛字孝徳孝武第三子大明四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尋陽王子房字孝良孝武第六子大明四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臨海王子頊字孝烈孝武第七子大明四年年五歲封歴陽王食邑二千戸五年改封戸邑如先
新安王子鸞字孝羽孝武第八子大明四年年五歳封襄陽王食邑二千戸其年改封戸邑如先
永嘉王子仁字孝龢孝武第九子大明五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始安王子真字孝貞孝武第十一子大明五年年五歳封食邑二千戸
邵陵王子元字孝善孝武第十三子大明六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淮南王子孟字孝光孝武第十六子大明七年年六歲封食邑二千戸文帝改豫章之南梁郡為淮南國罷南豫州之地並宣城前廢帝即位二郡並復舊
晉陵孝王子雲字孝舉孝武第十九子大明六年年四歲封食邑二千戸未拜薨
南海哀王子師字孝友孝武第二十二子大明七年年四歲封食邑一千戸
晉熈王燮明帝子泰始六年封
邵陵殤王友明帝第七子元徽二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武陵王贊字仲敷明帝第九子泰始六年生其年詔曰世祖孝武皇帝雖恃尊墮惠勲狹政弛樂飲無厭事因於寧泰任威縱費義縁於務寡故以積愁動天流殃息嗣景和肇釁義嘉成禍世祖繼體陷憲無遺昔皇家中圯含生懼㓕頼英孝感奮掃雪寃恥勲績𫾻歴拯茲窮氓繼絶追逺禮訓攸尙況既帝且兄而缺斯典今以第九子智隨奉世祖為子武陵郡大明之世事均代邦可封智隨武陵王食邑五千戸尋世祖一門女累不少既無釐摠義湏防閑諸侯雖不得祖稱天子而事有一家之切且歸寧有所疹疾相營得失是任閨房有稟朕應天在位思深九族庶此足申追睦之懐敷愛之旨隨陽王翽字仲儀明帝第十子元徽四年年六歲封南陽王食邑二千戸昇明二年以南陽荒逺改封隨陽新興王嵩字仲岳明帝第十一子元徽四年年六歲封食邑二千戸
始建王禧字仲安明帝第十三子元徽四年年五歲封食邑二千戸
始平王延年建平王景素子泰始二年封新安王三年改封始平
廬陵王徳副桂陽王休範第二子泰始三年封
南郡王銑侍中韞第二子泰始三年封
江夏王伯獻建安王休仁第二子泰始三年封
始平王延之長沙王纂子泰始五年封
南平王宣曜晉平王休祐子泰始五年封
南齊豫章王嶷太祖第二子建元元年封〈嶷十六子子廣初封永新侯後襲王爵子恪南康侯子操泉陵侯子行兆陽侯子光宜陽侯子範祁陽侯子顯寧都侯子雲新浦侯餘闕〉臨川王映太祖第三子建元元年封〈凡九子皆封侯內第二子游封州侯餘闕〉
長沙王晃太祖第四子建元元年封
武陵王曄太祖第五子建元元年封〈曄子坦永泰元年封衡陽王〉安城王暠太祖第六子建元元年封
鄱陽王鏘太祖第七子建元元年封
桂陽王鑠太祖第八子建元元年封
始興王鑑太祖第十子建元元年封廣興王後國隨郡改名
江夏王鋒太祖第十一子建元三年封
南平王鋭太祖第十五子永明元年封
宜都王鏗太祖第十六子永明元年封
晉熈王銶太祖第十八子永明四年封
河都王鉉太祖第十九子永明四年封
安陸侯緬太祖次兄始安貞王道生第三子建元元年封安陸侯食邑千戸
江陵公寳覧緬子建武元年封邑一千五百戸
霄城公寳宏緬子建武元年封汝南公邑一千五百戸三年改封
曲江公遙欣緬兄鳯子建武元年封聞喜縣公遷荊州刺史改封
遙欣弟豊城縣公遙昌建武元年封千五百戸
新吳縣侯景先太祖從子建武元年封新吳縣伯邑五百戸武帝即位進爵為侯
南豊伯赤斧太祖從祖弟宋末封永安亭侯食邑三百七十戸武帝親遇與景先相比封南豊縣伯邑四百戸衡陽郡公謀於太祖為絶服族子宋昇明中為武帝中軍刑獄參軍東莞太守以勲勤封安復縣男三百戸海陵王立進爵為公建武元年進爵衡陽郡公
臨汝縣公坦之太祖絶服族子隆昌元年追録父勲封臨汝縣男建武元年進爵為侯假節討始安王遙光平進爵為公
巴陵王昭秀文惠太子長懋第三子永明中封曲江公邑千五百戸鬱林即位封臨海郡王二千戸建武二年通直常侍庾曇隆啓曰周定雒邑天子置畿內之民漢都咸陽三輔為社稷之衞中晉南遷事移威弛近郡名邦多有國食宋武創業依擬古典神州部內不復別封而孝武末年分樹寵子茍申私愛有乖訓典惟隆昌之元特開母弟之貴竊謂自古聖明御㝢禮舊為先畿內限斷宜遵昔制賜第授土一出於外州詔付尚書詳議其後改封昭秀為巴陵王
桂陽王昭粲太子第四子鬱林王立封永嘉郡王建武二年改封桂陽王
竟陵王子良武帝第二子建元元年封聞喜縣公邑千五百戸武帝即位封竟陵王邑二千戸
廬陵王子卿武帝第三子建元元年封臨汝縣公千五百戸武帝即位封廬陵王
巴東郡侯子響武帝第四子初豫章王嶷養為後永明六年有司奏子響體自聖明出繼宗國大司馬臣〈時嶷為大司馬〉在昔未有嗣息所以因心鞠養陛下𢎞天倫之愛臣嶷深猶子之恩遂乃繼體扶疎世祚改茅蔣菴蔚冢嗣莫移誠欣敦睦之風實虧立嫡之教臣等參議子響宜還本乃封巴東郡王
安陸王子敬武帝第五子初封應城縣公武帝即位封安陸王
晉安王子懋武帝第七子初封江陵公武帝即位封晉安王
隨郡王子隆武帝第八子初封枝江公武帝即位封隨郡王
建平王子真武帝第九子武帝即位封
西陽王子明武帝第十子永明元年封武昌王三年失國璽改封西陽王
南海王子罕武帝第十一子永明元年封
巴陵王子倫武帝第十三子永明二年封
邵陵王子貞武帝第十四子永明四年封
臨賀王子岳武帝第十六子永明七年封
西陽王子文武帝第十七子永明七年封蜀郡王建武中改封西陽王
衡陽王子峻武帝第十八子永明七年封廣漢王建武中改封衡陽王
南康王子琳武帝第十九子永明七年封宣成王明年改南康王
永安王子珉武帝第二十子永明七年封義安王後改永安〈安一作陽〉
湘東王子建武帝第二十一子永明八年封
南郡王子夏武帝第二十三子〈臣欽若等曰以後無封建年月者史闕〉晉安王寳義明帝長子建武元年封
江夏王寳𤣥明帝第三子建武元年封
廬陵王寳源明帝第五子建武元年封
鄱陽王寳寅明帝第六子建武初封建安郡王和帝立宣徳太后臨朝梁王為建安公改封寳寅為鄱陽王邵陵王寳攸明帝第九子建武元年封南平郡王二年改封邵陵王
晉熈王寳嵩明帝第十子
桂陽王寳貞明帝第十一子
梁臨川靜惠王宏太祖第六子也武帝踐祚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食邑二千戸〈宏子正義平樂侯正徳西豐侯後封臨賀郡王正則樂山侯正立羅平侯正表封山侯正信武化侯〉
安成王秀太祖第七子天監元年封食邑二千戸南平王偉太祖第八子天監元年封建安郡食邑二千戸十七年以建安土瘠改封
鄱陽王恢太祖第九子天監元年封食邑二千戸始興王憺太祖第十子天監元年封食邑二千戸西昌縣侯藻武帝長兄懿子天監元年封食邑五千戸吳平縣侯景武帝從父弟天監元年封食千戸
景弟湘隂侯昻大通二年封邑一千戸
豫章王綜武帝第二子天監三年封邑三千戸
南康王續武帝第四子天監八年封邑二千戸
廬陵王續武帝第五子天監八年封邑二千戸
邵陵王綸武帝第六子天監十三年封邑二千戸〈綸子汝南侯堅大通元年封邑五百戸堅弟永安侯確大通二年封為正階侯邑五百戸後徙封永安〉
武陵王紀武帝第八子天監十三年封邑二千戸河東王譽字重孫昭明太子統第二子普通二年封枝江縣公大通三年改封邑二千戸
武昌郡王警昭明太子子大同三年封
義陽郡王譼昭明太子子大同三年封
豫章郡王懽昭明太子子初封華容公中大通三年改封
潯陽王大心簡文帝第二子中大通四年以皇孫封當陽公邑千五百戸大寳元年改封邑二千戸
臨川王大欵簡文帝三子初封江夏郡王大寳元年改封
南海王大臨文帝第四子大通二年封寧國縣公邑一千五百戸大寳元年改封邑二千戸
南郡王大連簡文帝第五子大通二年封臨城縣公邑一千五百戸大寳元年改封邑二千戸
安陸王大春簡文帝第六子大同六年封西豐縣公邑一千五百戸大寳元年改封邑二千戸
桂陽王大成簡文帝第八子即位初封山陽郡王大寳元年改封
汝南王大封簡文帝第九子即位初封宜都郡王大寳元年改封
瀏陽王大雅簡文帝第十二子大通九年封邑一千五百戸
新興王大莊簡文帝第十三子大通九年封髙唐縣公邑一千五百戸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
西陽王大鈞簡文第十四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武寧王大威簡文第十五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建平王大球簡文第十七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義安王大昕簡文第十八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綏建王大摯簡文第十九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樂梁王大圜簡文第二十子大寳元年封邑二千戸始安王方畧元帝第十子承聖元年封
陳永修縣侯擬髙祖疎屬也髙祖踐祚與鍾陵侯褒等十人同封詔曰維城宗子實固有周盤石懿親用隆大漢故㑹盟則異姓為後啟土則非劉勿王所以糾合枝幹廣樹藩屏前王懋典列代常規從子持節員外散騎常侍明威將軍雍州刺史監南徐州擬持節通直散騎侍郎貞威將軍北徐州刺史褒從子晃從孫炤假節員外散騎常侍明威將軍訬假節信威將軍北徐州刺史吉陽縣開國侯諠假節通直散騎常侍郎信武將軍祐假節散騎侍郎雄信將軍青州刺史廣梁太守詳貞威將軍通直散騎侍郎惠紀敬雅恭泰並枝戚宻近劬勞王室宜列河山以光封建擬可永修縣開國侯褒鍾陵縣開國侯晃建城縣開國侯炤上饒縣開國侯訬䖍化縣開國侯諠仍前封祐豫章縣開國侯詳遂興縣開國侯惠紀宜黃縣開國侯敬雅寧都縣開國侯恭泰平固縣開國侯各五百戸
衡陽獻王昌髙祖第六子梁元帝除員外散騎常侍荊州䧟與宣帝俱還關右髙祖即位頻遣使請宣帝及昌周人許之是時王琳梗於中流昌未得還居於安睦王琳平後天嘉元年二月昌發自睦繇魯山濟江而巴陵王蕭沈等率百寮上表曰臣聞宗子維城隆周之懋軌封建藩屏有漢之𢎞規是以卜世斯永實資邢衛鼎命靈長實頼河楚伏惟陛下神猷光天聖徳欽明道髙日月徳侔造化往者王業惟始天歩方艱參奉權謀糾合義烈威畧外舉神武內定故以再康禹跡大庇生民者矣及聖武升遐王師逺次皇嗣夐隔繼業靡歸宗祧危殆綴旒非喻既而傳車言反公卿定䇿纂我洪基光昭景運民心有奉園寢克寧後來其蘇復在茲日物情天意皎然可求王琳逆命逋誅歳乆今者連結犬羊乘流縱釁舟旗野陣緜江蔽陸兵疲民困杼軸用空中外騷然藩籬罔固乃旰食當朝憑流授律蒼兕既馳長蛇自翦廓清四表澄滌八紘雄圖遐舉仁聲逺暢徳化所覃風行草偃故以功深於㣲禹道大於惟堯豈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頼第六皇弟昌近以眇年出質提絜宼手偏隔關徼旋踵末繇陛下天倫之愛既深克讓之懐常切伏以大徳無私至公有在豈得狥匹夫之常情忘王業之大計憲章故實式遵典禮欽若姬漢建樹賢戚湘中地維形勢控帶川阜扞城之寄匪親勿居宜啓服衡疑兼崇徽節臣等參議以昌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湘州諸軍事驃騎將軍湘州刺史衡陽郡王邑五千戶加給皂輪三望車後部皷吹一部班劔二十人啓可奉行詔曰可
鄱陽王伯山文帝第三子初髙祖時天下草創諸王授封儀注多闕及伯山受封文帝欲重其事天嘉元年七月丙辰尚書八座奏曰臣聞本枝惟乆宗周之業以𢎞磐石既建皇漢之基斯逺故能恊宣五運規範百王式固靈根克隆卜世第三皇子伯山發睿徳於齠年表岐姿於昔日光照丹掖暉映青闈而玉圭未秉金靡駕豈所以敦序維翰建樹藩戚臣等參議宜封鄱陽郡王詔曰可乃遣散騎常侍度支尚書蕭睿持節兼太宰告於太廟又遣五兵尚書王質持節兼太宰告於太社其年十月帝臨軒策命之䇿訖勅令王公已下並醼於王第新安王伯固文帝第五子天嘉六年封邑二千戸晉安王伯恭文帝第六子天嘉六年封
廬陵王伯仁文帝第八子天嘉六年封〈子畨後封湘濵侯〉江夏王伯義文帝第九子天嘉六年封〈子元箕封湘潭侯〉武陵王伯禮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封
永陽王伯智文帝第十二子大建中封
桂陽王伯謀文帝第十三子大建中封
豫章王叔英宣帝第三子文帝封建安侯大建元年改封長沙王叔堅宣帝第四子文帝封豐城侯大建元年改封
建安王叔卿宣帝第五子大建四年封
宜都王叔明宣帝第六子大建五年封
河東王叔獻宣帝第九子大建五年封
新蔡王叔齊宣帝第十一子大建七年封
晉熈王叔文宣帝第十二子大建七年封
淮南王叔彪宣帝第十三子大建八年封
始興王叔重宣帝第十四子後主即位初封
潯陽王叔儼宣帝第十五子後主即位初封
岳陽王叔慎宣帝第十六子大建十四年封
義陽王叔達宣帝第十七子大建十四年封
巴山王叔雄宣帝第十八子大建十四年封
武昌王叔虞宣帝第十九子大建十四年封
湘東王叔平宣帝第二十子至徳元年封
臨賀王叔敖宣帝第二十一子至徳元年封
陽山王叔宣宣帝第二十二子至徳元年封
西陽王叔穆宣帝第二十三子至徳元年封
南安王叔儉宣帝第二十四子至徳元年封
南郡王叔澄宣帝第二十五子至徳元年封
沅陵王叔興宣帝第二十六子至徳元年封
岳山王叔韶宣帝第二十七子至徳元年封
新興王叔純宣帝第二十八子至徳元年封
巴東王叔謨宣帝第二十九子至徳四年封
臨江王叔顯宣帝第三十子至徳四年封
新㑹王叔坦宣帝第三十一子至徳四年封
新寧王叔隆宣帝第三十二子至徳四年封
新昌王叔榮宣帝第三十三子禎明二年封立為新昌王
太原王叔匡宣帝第三十四子禎明二年封臨汝縣侯方慶髙祖弟南康忠壯王休先之孫天嘉中封
吳興王𦙍後主長子宣帝大建十年封為永康公後主即位立為皇太子禎明二年廢封
南平王嶷後主第二子至徳元年封
永嘉王彥後主第三子至徳元年封
南海王䖍後主第五子至徳元年封
信義王祗後主第六子至徳元年封
邵陵王兢後主第七子至徳元年封
㑹稽王莊後主第八子至徳元年封
東陽王恮後主第九子禎明二年封邑一千戸
吳郡王蕃後主第十子禎明二年封
錢唐王恬後主第十一子禎明二年封
後魏文安公泥國之疎族也道武厚遇之特封〈泥子屈明元時屈門下出納詔命封元城侯屈子磨渾少為明元所知封長沙公〉
上谷公紇羅神元帝曽孫道武即帝位以援立功與弟建同日賜爵為公〈子題封襄城王〉
建徳公嬰文真定侯陸並明元後並仕太武時獲封爵武陵侯因章帝後從道武平中原以功封曲逆侯太武時改爵
長樂王壽章帝後太武時位選部尚書封南安王後改封
望都公頺昭帝後隨道武平中原賜爵望都侯太武時進爵為公
曲陽侯素延桓帝後以小年從道武征討賜爵
順陽公郁桓帝後文成時位殿中尚書賜爵
宜都王晨桓帝後文成時為尚書左僕射封南平公獻文傳位有定䇿勲孝文即位封
襄邑子陵平文帝後太武賜爵襄邑男進爵為子華山王鷙平文帝後孝文末以軍功賜爵晉陽男永初封
松滋侯度平文帝後道武初賜爵
度孫上黨王天穆莊帝踐祚除太尉封上黨後増封通前三萬戸元顥乗虛䧟雒陽莊帝還宮増邑通前七萬戸
西河公敦文帝曽孫也太武時賜爵
樂成侯與都烈帝之裔文成時為河間太守爵賜樂成子獻文初以子丕貴重進爵
興都子東陽王丕太武時賜爵興平子獻文即位為侍中丞相乙渾謀反丕以奏聞詔收誅之改封東陽公孝文時封東陽王後例降王爵封平陽郡公後詔以平陽畿甸改封新興公子雋邕並有軍功雋封新安縣男邕封涇縣男
淮陵侯大頭烈帝曽孫文成初封
河間公齊烈帝𤣥孫大武時賜爵浮陽侯從征和龍以功進爵為公後坐事免官爵後為前將軍尅仇池威振羗氐復賜爵河間公〈齊子蘭孝文初賜爵建陽子蘭子志孝明封建忠伯〉
扶風公處貞烈帝之後少以壯烈聞位殿中尚書吉陽男地幹道武族弟以司衛監討白澗丁零有功封江夏公呂道武族弟也以軍功封
衛王儀道武兄秦王翰子道武奔賀蘭部侍從出入豋國初賜爵九原公後改封平原公又徙封東平公從平中山進封衛王儀子中山王纂太武踐位封中山公進爵為王
纂弟新蔡公幹從太武南廵賜爵
幹子沛郡公禎孝武初賜爵
隂平王烈衛王儀弟元紹之逆烈迎立明元以功進爵隂平王
常山王遵道武兄壽鳩之子道武初有佐命勲賜爵雒陽公後封常山王
遵孫暨陽子可悉陵從太武平涼州殺沮渠茂處一驍將帝壯之即日拜都幢將賜爵
可悉陵弟城陽公忠孝文時賜爵忠弟徳封河間公徳弟賛為司州刺史封上谷侯
陳留公䖍道武兄紇根之子登國初賜爵陳留公䖍兄蒲城侯顗從道武平中山以功賜爵
毗陵王順紇根弟地干之子登國初賜爵南安公及道武討中山留順守京師栢肆之敗軍人有亡歸者言大軍奔散不知帝所在順聞之欲自立納莫題諫乃止時賀力等聚衆作亂於隂舘順討之不尅乃從留宮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灅水為固以寧人心道武善之進封為王
遼西公意烈地乾弟力貞之子道武平中原意烈力戰獲勲賜爵〈意烈弟勃以勲封彭城公〉
意烈弟武遂子忮干明元踐祚賜勲
陽豊公庫汗力貞曽孫為羽林中郎將文成起景穆廟賜爵陽豐侯獻文即位復造文成廟拜殿中給事進爵為公
清河王紹道武子天興六年封
平陽王熈道武子天興六年封〈熈曽孫均封安康縣伯均二子忻為東阿侯禹為鄄城縣伯〉
河南王曜道武子天興六年封
河間王修道武子天賜四年封
長樂王處文道武子天賜四年封
廣平王連道武子天賜四年封
京兆王黎道武子天賜四年封
樂平王丕明元子泰常七年封
安定王彌明元子泰常七年封
樂安王範明元子泰常七年封
永昌王徤明元子泰常七年封
建寧王崇明元子泰常七年封
晉王伏羅太武子真君三年封
東平王翰太武子真君三年封秦王後改封
臨淮王譚太武子真君三年封燕王後改封
廣陽王建太武子真君三年封楚王後改封
南安王余太武子真君三年封吳王後改封
陽平王新成景穆帝子大安三年封〈新成子衍封廣安侯〉
京兆王子推景穆帝子大安五年封〈子推子遙從孝文南征賜爵饒陽男孫暹莊帝時為南兗州刺史元顥入暹據州不屈封汝陽王〉
濟隂王小新成景穆子和平二年封
汝隂王天賜景穆子和平三年封〈天賜子沂封東燕縣男〉
樂良王萬壽景穆子和平三年封
廣平王雒侯景穆子和平三年封
任城王雲景穆子和平五年封
髙平縣侯嵩任城王澄子從孝文南伐嵩勇冠三軍孝文大悅而言曰任城康王大有福徳文武出其門以功賜爵髙平縣侯
南安王禎景穆子皇興二年封〈禎子英宣武正始元年封中山王禎孫畧孝明時封東平王肅莊帝時封魯郡王〉
城陽王長壽景穆帝子皇興二年封〈長壽孫顯恭以軍功封平陽縣子旭莊帝時封襄城郡王〉
安定王休景穆帝子皇興二年封及開建五等食邑二千戸〈休子貴平莊帝初封東萊王孫長壽武定初封南郡王〉
安樂王長樂文成第二子皇興四年封建昌王後改封〈曽孫爽出帝時封潁川郡王〉
廣川王畧文成子延興二年封
齊郡王簡文成子太和五年封
安豐王猛字秀烈文成子太和五年封
咸陽王禧獻文帝子太和九年封後孝文詔以禧元弟之重食邑二千戸自餘五王皆食邑二千戸〈禧子永初封琅邪縣開國公邑五百戶莊帝初時封太原王〉
趙郡王幹獻文帝子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孝文遷雒改封趙郡王〈幹子謐初以親列封上蔡縣開國公食邑四百戸讓而不受莊帝初封魏郡王食邑一千戸後復封趙郡王謐弟諶孝明時封平鄉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戸〉
廣陵王羽獻文子也太和九年封及五等開建羽食渤海之東邑二千戸〈子忻孝莊初封沛郡王邑二千戸後改封淮陽王欣弟業普泰元年封髙宻郡王邑二千戸〉
髙陽王雍獻文子太和九年封潁川王乆之改封髙陽五等開建食邑二千戸靈太后増雍封一千戸〈雍孫端封安徳縣公叡封濟北郡王誕封昌樂王勤文出帝初封陽平縣亘封濮陽縣伏陀封武陽縣彌陀封新陽縣僧育封頓丘縣居羅封衛國縣並開國伯食邑四百戸〉
彭城王勰獻文子太和九年封始平王開建五等食邑二千戸改封勰薨靈太后詔曰故太師彭城武宣王謙光守約屢為増邑之賞辭多受少終保初之封可以先後所封戸別封三子為縣公食邑各一千戸子直真定縣公子正覇城縣公〈子貞子剛莊帝初封浮陽王剛弟質封林慮王邑各千戸〉北海王詳獻文子太和九年封〈詳子瑱初封平樂縣公莊帝初進封〉京兆王瑜孝文子太和二十一年封
清河王懌孝文子太和二十一年封
廣平王懐孝文子太和二十一年封〈懐子誨孝宣二年封范陽王〉汝南王悅孝文子景明四年封〈悅孫綽天平二年封琅琊王〉
樂平王最昭成皇帝宗室從孝武入關封
沛郡王恕前廢帝子普泰元年封渤海王太昌元年改封
陳郡王曜常山郡王子興和元年封
宜陽王景植孝靜兄興和二年封
清河王威孝靜弟興和二年封
潁川王謙孝靜弟興和二年封
冊府元龜卷二百六十四
<子部,類書類,冊府元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075年 (提及)
- 306年 (提及)
- 307年 (提及)
- 342年 (提及)
- 474年 (提及)
- 429年 (提及)
- 454年 (提及)
- 436年 (提及)
- 439年 (提及)
- 443年 (提及)
- 444年 (提及)
- 445年 (提及)
- 447年 (提及)
- 452年 (提及)
- 455年 (提及)
- 456年 (提及)
- 476年 (提及)
- 478年 (提及)
- 483年 (提及)
- 486年 (提及)
- 494年 (提及)
- 488年 (提及)
- 484年 (提及)
- 489年 (提及)
- 490年 (提及)
- 502年 (提及)
- 528年 (提及)
- 504年 (提及)
- 509年 (提及)
- 514年 (提及)
- 527年 (提及)
- 521年 (提及)
- 529年 (提及)
- 532年 (提及)
- 552年 (提及)
- 560年 (提及)
- 565年 (提及)
- 588年 (提及)
- 407年 (提及)
- 422年 (提及)
- 464年 (提及)
- 468年 (提及)
- 470年 (提及)
- 472年 (提及)
- 485年 (提及)
- 531年 (提及)
- 497年 (提及)
- 503年 (提及)
- 535年 (提及)
- 539年 (提及)
- 540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