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再生緣/第四十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詩曰:仁者必然兼有勇,雁門捷報羽書馳。

天顏有喜嘉忠孝,總鎮關前敕勿移。

話說元天子正在狐疑之際,忽有宮官奏道:啟上皇爺,今有兵部大司馬入朝見駕,有事奏聞,請御駕臨殿。

天子龍心一點然,就知邊報到朝前。忙坐輦,急登鑾,立刻臨軒問事端。兵部尚書階下伏,手捧表章奏龍顏。

臣兵部尚書鍾綸有事奏聞陛下:現任雁門關總兵劉奎光有報捷的羽書,待罪的摺子,一併恭呈御覽。

朝廷座上喜非常,大悅天顏看表章。先展羽書仔細觀,果然其內報邊詳。雁門總鎮臣稽首,特具飛書奏我皇。幾月交兵連得勝,單于夜遁就逃亡。微臣日夕穿盔甲,統率三千鐵騎郎。追殺外邦兵廿萬,血流百里染沙場。臣遭番將相圍住,亂箭攢身帶重傷。為國忘家當死報,惟憑孤騎與雙槍。立挑十二番都督,並殺千餘馬步郎。敵國只存三十騎,君臣羅拜倒旗降。次朝即獻求降本,自此年年貢上邦。羽報降書呈御覽,烽煙永息奏君王。朝廷看罷奎光本,喜動天顏大讚揚。

啊,奇哉!那劉捷倒有如此虎豹佳兒。

不請雄師與救兵,雁門獨破大單于。忠心赤膽勤王事,可謂朝綱柱石臣。待罪必然因父弟,且觀折上若何雲。成宗天子龍顏喜,復看奎光待罪文。金獅四個來壓住,從頭至尾看分明。

話說元成宗天子閱過了劉奎光的羽書,又將劉奎光待罪的本章展開了細細地觀看。內云:雁門關總兵臣劉奎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跪奏,願以身代父母受刑事。竊思罪臣叨蒙聖上天恩,委以邊關重任。惟是當干戈平定之時,專心操兵練將,及烽火忽興之際,敢不捨生忘死耶。今單于國起兵二十萬之眾,攻城犯界。罪臣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困臥戰馬之鞍,渴飲匈奴之血,朝夕之間,毫無寧晷。是以數月以來,單于望風而遠遁。叩頓求成,軍民安枕。罪臣何敢言勞,而報陛下之忱可無忝矣。不意罪臣之父與弟,受國家格外殊恩,不思報效,反藉公以雪私怨。罪惡之大,一至於此!雖王法當誅,罪在不赦,然臣為子之心,不忍聞父母暮年受此慘死。今懇垂恩,惟願以臣身與妻陸氏代父母之刑。本欲即赴都中,以俟正法。因恐雁門關失守,被敵人乘虛而擊,難保長安咽喉之地。臣惟跪待皇上另差武員到關,交明印綬戎政等事,即帶同臣妻陸氏,綁赴闕廷,以受斧鉞。伏惟鴻慈洞鑒。罪臣劉奎光不勝待命之至。成宗覽罷,不覺天顏慘然。遂降書云:今念劉捷之子女大孝,俱願以身代罪。朕不忍傷其孝思,特赦劉捷夫妻合門男女家屬族中之罪,未出監者免於發配。惟坐罪奎璧一身,以正國法。因念其為先後胞弟並新皇后保奏,敕令全屍,賜其自縊禁中。元天子赦書下後,又發一道上諭,着雁門關差官齎回,以諭總兵劉奎光。內云:卿奏本未到之時,已有爾妹燕玉亦願身代父母受刑。朕已赦免卿父卿母死罪,唯配嶺南充軍。今接卿代罪本章,孝念可嘉,忠心可憫,並有新皇后與外戚皇甫敬父子,中外保奏,特赦卿家父母男女眷屬人口族人等,一概豁免不配。再者,卿有保關破敵之功,依舊在任供職。爾親仍給二品服色。此朕格外施仁之恩德。特諭,欽此。這一道上諭一道赦書下來,刑部堂官當堂開讀過了,就把那些親房族分盡行釋放出監。又把皇上聖旨錄下,送到阮大人府中觀看。

劉捷夫妻聽信因,又驚又喜又傷心。一邊自己臨監禁,一回差人報女聞。不表進牢相送事,且談奎璧接綸音。聽傳聖旨頒行下,已嚇得,魂魄飛揚手似冰。飲泣無聲忙俯伏,欽差開讀又宣文。綸音諭到劉奎璧,舊皇親,望北三呼謝了恩。立起身來雙淚下,一聲悲嘆仰天云:

啊唷罷了!我得全屍而死,是聖上的天恩了。

奎璧言完退入房,一見幼子放悲傷。淚如湧泉心如裂,手指孩兒托竇娘。啊唷愛姬呀!荷感君王浩蕩恩,罪歸一個赦全門。爹娘不作充軍犯,幼子居然做赦人。今日收成真大幸,愛姬看好我親生。卿能撫養幼郎大,劉奎璧,少刻捐生合眼睛。言訖放聲相抱慟,哭倒了,含香竇氏一釵裙。啊唷主人呀!妾身願做一同亡,以免親視爾命傷。既把孩兒相托我,奴自然,苟延殘喘看歸郎。主人你自寬心去,斷不把,金石之言一旦忘。竇氏說完聲欲絕,只哭得,幼兒懷內也悲傷。正在悽慘嚎呼際,來了那,為兒送終父與娘。

話說劉奎璧正在托子之時,劉捷夫妻一同進監,痛哭道:啊唷孩兒呀!爾命在今朝了,做父母的特來送爾。

奎璧嚎呼淚似泉,英豪撲地叫椿萱。皇恩浩蕩兒心定,保全了,父母親丁死也甘。今日臨終何必送,爹娘目睹更傷慘。既然已到南牢內,兒也就,當面相辭赴九泉。不肖此亡無掛念,求只求,祖公祖母管孫男。如今難得賢兄長,救免全家命不捐。表叔阮家居不下,自然是,合家都往雁門關。乞將幼小歸郎子,託付哥哥為照看。只此並無他所慮,願雙親,相陪長子永團圓。說完奎璧嚎啕哭,劉太郡,哽咽悲呼痛碎肝。啊呀親兒嚇!何期兒死在今朝,竟要懸梁一命消。兒自縊時娘自縊,拼得個,雙雙母子赴陰曹。夫人說到傷心處,哭把孩兒抱個牢。竇氏含香悲欲絕,合門相向痛嚎啕。外邊來了崔攀鳳,飛步當先進內牢。作揖姨夫並姨娘,又見了,臨危奎璧淚珠拋。

啊唷表弟呀!如今也無可如何了,備得一杯水酒在此,望君納了這點微情。

奎璧含悲哽咽雲,謝君義氣領君情。此時我亦難容咽,心領賢兄酒一樽。正在此時人語雜,只聞那,當先進喜入中門。眼含痛淚將頭叩,說了聲,王府之中郡主臨。語未完時簾已揭,江媽扶進女千金。長釵素髻無花朵,款動金蓮向里行。見過表兄和父母,低低痛泣淚珠傾。回身萬福親兄長,止不住,骨肉關心哽咽聲。奎璧含悲忙答禮,衣襟淚濕謝千金。叫聲賢妹何到此,難得你,堂上翁姑肯放行。莫因思吾來獄內,芝田妹丈也生嗔。多嬌見說揮珠淚,答道曾求兩大人。翁姑皆言該送送,妹丈惟道早些回。倒因奴着青衣服,看翁姑,無語之中有點嗔。奎璧見言連點首,只聽得,欽差外面發高聲。

啊呀,怎麼樣了?快些自縊起來,好待我回朝復命。

一聲催促莫遲延,堂內嚎啕哭起來。奎璧魂飛忙立起,淚如泉湧落雙腮。別了攀鳳辭父母,揖未完時跪下來。

啊唷爹娘呀,就此永別了!

萬幸全屍不受刀,孩兒深沐聖恩高。懸梁之後成棺殮,望爹娘,送柩回鄉一事消。保重身子休痛苦,同往那,雁門關上度昏朝。二親只當無生我,奎璧是,不肖之子盡可拋。言完含悲連頓首,劉侯夫人放聲嚎。於時奎璧重辭妹,一個個,次第輪來別一遭。

話說劉奎璧辭了父母,又辭別了周氏諸姨,以及燕玉郡主。向妹子泣涕道:賢妹,多謝你到監中送我。少停爾歸去,妹夫前說我謝謝,諸事種種,都是我的不是。蒙他大量,不計前仇,保全我家老親幼子。我死之後,惟是世世圖報大恩而已。又向周氏諸姨們道:咳!為我一人,以至於合家坐監受苦。今日得一門免罪,我死亦可以瞑目了。言訖回向父母說:啊唷爹娘啊!貴哥幼弟只令他學文,不要令他學武,兒是被英雄所誤,故有今日之禍哉!

不為花園奪錦袍,焉至慘死赴陰曹。而今愧悔已遲了,再休使,幼弟他年習六韜。

啊唷父母呀!小孫兒如若成人時候,可對他說你父親是病死的,莫提起這些緣故。

恐他任性便胡行,要做申仇報恨人。朝內已無劉氏黨,這一來,飛蛾投火自燒身。爹娘可把孫兒訓,也教他,莫學兵來只學文。奎璧之言猶未盡,亂鬨鬨,外邊搶進一群人。只見那,勇士紛紛趕進堂,喊聲只叫快懸梁。欽差立等回復旨,哪有個,多少時辰不出房。說罷齊齊催着走,亂推亂挨用剛強。可憐痛殺劉奎璧,慘淒淒,回首悲呼竇氏娘。

啊唷竇氏含香,好生看我的歸郎幼子,劉奎璧就此去了!

含香大哭跪埃塵,手抱歸郎拜父親。哭叫大人兒送你,黃泉路上放寬心。祖公祖母今俱在,不怕歸郎不長成。你往陰司休掛念,含香受託自當心。

啊唷歸郎嚇,爾父親此去無回了,還不上前呼喚!

含香言罷把身抬,放悲聲,手抱歸郎跟上來。哭叫主人停一步,回頭看看小嬰孩。幼兒不覺嚎啕哭,高喊爹爹快轉來。奎璧時間方寸亂,淚下如泉叫傷哉。

啊唷傷哉,我的親兒呀!你跟着母親去罷,為父的不能轉家了!

奎璧悲呼愛子還,後邊太郡又當先。捶胸頓足嚎啕哭,高叫親兒你可憐。等一回來停一刻,為娘情願喪黃泉。留吾老命終何用,爾入圈時我入圈。太郡夫人隨後走,是有那,劉侯眾等上前攔。臨危奎璧心如裂,雙淚齊拋叫後邊。

啊呀爹爹妹妹呀!快把母親攔住。

一身作惡一身當,豈可娘親也受慌。快快大家迴轉去,好放我,去領王命就懸梁。於時劉捷容顏慘,扯住夫人淚兩行。

啊唷夫人呀!你去由他,莫使兒心懸念。

快些回去莫隨行,好待他,瞑目而亡不掛心。郡主在旁腸寸斷,悽慘慘,手扶老母入房中。含香哭倒塵埃地,散發蓬頭絕了聲。三嫂上前忙扶住,竇姬痛死又還魂。這一邊,親丁嚎哭監房內,那一邊,勇士催了奎璧行。奉旨官兒催得緊,霎時進了一房門。但見那,屋中冷落砌磚牆,陣陣陰風透體涼。板凳一張為接腳,白羅三尺掛橫梁。真可嘆,實堪傷,真是千人死此房。奎璧見時魂已失,一聲悲嘆淚雙行。

啊唷罷了罷了!一世為人,收成如此!

欽差為我謝朝廷,得此全身感大恩。無可酬來無可報,只惟銜結在來生。差官不覺容慘澹,皺皺眉時叫一聲。

咳!劉國舅啊,俺替你謝皇上的恩。

早些踏凳莫遲停,賜帛而亡是聖恩。要報朝廷容易報,只須後世做忠臣。欽差言訖長吁氣,一回頭,便叫旁邊伺候人。

啊呀怎麼了?你們還不服侍劉國舅升天?俺是立等復命交旨的。

眾人答應一齊忙,亂亂鬨鬨動手幫。奎璧霎時扶上凳,就把那,白羅打套判陰陽。叫聲父母兒去了,套入圈中眼不張。伺候之人移去凳,此時奎璧已懸梁。但見那,體重羅輕不住旋,一身高吊轉團團。雙腮走色紅還紫,兩淚如珠斷又連。口半開時舌微吐,氣猶未絕不聞痰。可憐高掛橫梁上,六魄三魂漸此捐。

話說劉奎璧監內賜帛,只有江進喜與幾個老人家在那裡跪着相送。一見小主這般慘死,哭了個昏絕重醒。

進喜其時跪在旁,眼觀小主放悲傷。只哭得,咽喉哽咽聲將絕,只哭得,肺腑分崩氣不長。抱歉泄機相負托,今朝害主死監房。於時嚎哭齊齊送,奎璧其時命要亡。只見他,手足直時一刻間,痰聲頓起赴陰司。悠悠斷了英雄氣,劉奎璧,二載陰謀悔已遲。可嘆亡年才十九,未成一事竟歸西。家人進喜齊悲哭,頃刻間,飛報親丁看死屍。

話說劉奎璧於時已死,就報與劉氏親丁。那時在府內的男男女女眷屬等及崔攀鳳,大家一聞此言,放聲大哭,一齊擁進賜縊之房。那時節,眾人已把屍首卸下,將他放在一扇板門之上。那些親丁們見了這樣光景,好似亂箭穿心萬針刺腹。這一片慘慘的哭聲,真正是青天無色,日月無光。

一齊圍住放悲聲,哭倒劉家一府人。太郡抱頭呼愛子,和身撲向死屍靈。啼殘眼淚惟流血,哭啞咽喉沒有聲。竇氏含香悲欲絕,懷中抱子滾埃塵。呼號抱住劉奎璧,一氣難回發昏迷。幼小歸郎扒在板,可憐他,父親叫了萬千聲。劉侯跌足嚎啕哭,刀絞斷腸針刺心。悲喚一聲痛殺我,孩兒爾竟命歸陰。放心可合雙睛去,自有我,兩老堂前看小孫。郡主見兄腸寸斷,含香行禮托亡靈。袖遮粉面流珠淚,慘慘嬌啼對板門。攀鳳崔郎方寸亂,拜靈痛泣也心酸。江媽也在旁邊哭,進喜哀呼死復生。大眾親丁俱痛哭,崔公子,於中解勸再三雲。

話說崔公子見了劉捷夫妻痛哭不已,即上前解勸道:人死不能復生,姨母姨父也不用過傷了。事已如此,倒是快快料理後事,也好使表弟魂魄得安。我已將棺木預備停當,人夫亦皆齊集。一面入殮,一面外甥到寓所間壁關帝廟中說聲,就把表弟靈柩抬往米市胡同就是了,外甥也好在那裡照應。我就此去了寓中料理,姨父姨母速速調排。劉捷夫妻含悲答應。崔公子復轉身問道:啊呀正是,須得派一個守靈的方好。

進喜忙忙答一聲,小的去守主人靈。生時大德難相報,就便是,送柩回鄉我立行。劉捷夫妻齊說好,崔郎連口贊忠心。拜了奎璧忙走出,上騎如飛轉回行。不表崔郎先去了,且談劉氏眾家丁。差官復旨離監去,殯殮亡屍不敢停。

話說崔攀鳳出監之後,劉捷夫妻們當下盛殮收屍,依然是國舅之禮。入木釘板諸事已完,遂扛抬出了獄門。劉門眷屬登道送喪,進喜抱着孝子一路哀嚎。也不多贅。及到了關帝廟前,攀鳳早已接着,眾道士亦出廟相迎。引至殿西三間舍中,安頓了奎璧之柩。於時設立靈位供桌。崔攀鳳就叫了家人擺上祭禮,哭奠一番,方始分頭出廟。

劉捷夫妻托外甥,伏為照應廟中靈。並留老僕名周義,上車齊住阮衙門。於時郡主回王府,進喜仍隨轎後行。

話說劉郡主到了王府,便下轎入內。見過公婆丈夫,稟明奎璧臨終致謝言語,武憲王父子亦皆嗟嘆。進喜遂在老少王爺面前跪求,欲去守靈以盡主僕情分,於時盡皆應允。江進喜連忙收拾鋪蓋,別了郡主及母親,在關帝廟守靈去了。此言不表。且說劉氏親丁一路上悲切,回到阮家,京兆夫妻迎入門內。各各相見已畢,阮公夫婦勸道:只罪一人,已是該恭喜的了。奎璧既死,不能復生,也不須過於傷感,辦正事要緊。今有雁門關差官,明日就要起身,在此等候半天,恐有回信,以便帶去。劉捷聞言即至書房,就草草寫了一封信,傳差宮進內,當面交付。然後寫了謝恩摺子,至次日,進朝謝聖。元主也撫慰了幾句,方始退出午門。第三日,合家又至廟中祭奠,命道士等眾,拜懺超度亡魂。恰值忠孝王到來祭奠,見了他父母,也勸慰了一回而去。有幾家親友也來作吊,都是進喜抱着孝子回拜,崔攀鳳迎賓送客,忙了一日。晚間將奠儀並算,也有一二百金,遂留為扶柩之費。將晚,劉氏親丁俱先同去,留着兩個家丁在廟同崔公子料理焰口放完,各各歸去。

於時奎璧已全完,三載之橫一旦捐。事事無成還慘死,英雄空誤在少年。詞登十卷今收句,這一回,時日遲而葉數添。海上風高驚短夢,山東地暖異長安。紅梅半綻和霜滴,翠竹微凋帶露寒。今值季秋交廿八,得成十集在燈前,要知此後如何事,且待那,再續十一接前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