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關於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強水產技術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
農業農村部關於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強水產技術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 農漁發〔2019〕7號 2019年2月15日 發布機關:農業農村部 |
農業農村部網站 |
農業農村部關於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強水產技術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把握鄉村振興戰略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新使命新任務,強化工作部署,激發體系活力,充分發揮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在推動漁業綠色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目標。圍繞鄉村「五個振興」,聚焦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強化職能、穩定體系,理順體制、創新機制,建強隊伍、充實基層,逐步建成職能明確、運行高效、裝備優良、服務到位的新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和結構合理、技術精湛、作風優良、業績突出的新時代水產技術推廣隊伍,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努力成為漁業提質增效技術服務的主力軍,現代技術模式創新與推廣的主導者,基層漁業技術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漁業資源生態養護服務的主攻手,漁民增收致富的好幫手,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現代漁業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服務中心。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漁業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發展目標,按照綠色興漁、質量興漁、品牌強漁等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服務鄉村振興、服務現代漁業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依法履職。國家推廣機構要按照《農業技術推廣法》賦予的公益性職責,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瞄準服務新漁業、培育新漁民、打造新鄉村,積極拓展新職能,不斷提升推廣工作影響力。
堅持創新引領。以提升服務效能為導向,跟蹤科技前沿,加快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前瞻性引領性技術模式創新和示範應用,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業態、新範式,為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堅持聯合協作。充分利用國家推廣體系資源,積極打造政產學研推用「六位一體」工作體系、協作機制、服務平台,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優勢互補、服務高效的「一主多元」推廣工作新格局。
堅持充實基層。進一步下移工作重心,重點健全建強縣級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合理布局漁業重點地區區域站,健全完善鄉鎮和村級水產技術服務隊伍,不斷提升基層推廣體系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穩定推廣體系隊伍,提升履職活力效能
(三)強化公益性職責。圍繞鄉村振興對推廣體系提出的新要求,推動工作重點從注重產量增長轉向注重質量提高,工作領域從服務產業向服務「產業+鄉村」拓展,進一步鞏固技術示範、疫病監測、質量檢測、環境監測、漁民培訓、信息服務等公益職能,積極拓展生態健康養殖、資源環境養護、休閒漁業服務、產業融合發展等新職能,全面提升推廣體系服務鄉村振興的履職能力。
(四)穩定基層推廣機構。積極爭取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明確機構編制、崗位設置和人員配備。穩定縣級水產專業站,在漁業主產區推行「三權歸縣、服務在鄉」的縣管模式,鼓勵以縣站派出方式建立水產區域站,積極爭取在農技綜合站中明確水產推廣專職崗位和人員,確保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穩定。
(五)加強推廣隊伍建設。嚴格落實推廣人員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聘用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要求,確保新錄入人員素質。建立健全推廣隊伍知識更新、技能提升長效機制,試點開展推廣人員定向委培,鼓勵基層推廣人員參與科技研發創新項目,探索實施「特聘農技員」計劃,鼓勵科技教育、企業、合作社等參與技術推廣服務,壯大基層服務力量。
(六)創新推廣工作機制。完善提升新型責任漁技制度,創新考核激勵機制,構建推廣體系的實驗室、培訓教室、信息平台、示範基地等公益性平台資源共享和聯合協作機制,組織開展推廣技術先進性、安全性和適用性驗證評價,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公益性機構與新型經營主體融合發展的新機制。
三、強化現代模式引領,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七)加強生態健康養殖模式集成示範。全面貫徹落實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八字訣」,重點集成創新和示範推廣一批資源節約型、種養循環型、綠色生態型、潛在資源開發型等現代漁業生產模式和一批尾水生態處理、資源循環利用、質量安全可控、防災減災等漁業關鍵技術,力爭在五年內,建成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00個,集成示範漁業主推技術50項。
(八)加強現代水產種業服務。研究完善新品種審定評價指標和程序,推動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推進「育繁推」一體化。依託水產推廣體系試驗示範基地和有條件的養殖企業,打造一批水產新品種生產性能測試基地。通過新品種中間試驗和生產性試驗,示範推廣一批優質、高效、多抗、安全的水產養殖新品種。
(九)促進產加銷融合發展。發揮加工業對現代水產產業鏈打造的帶動作用,聯合企業開展便捷化、調理化、可即食、耐存儲的加工產品開發。以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為依託,建設漁業品牌化公共服務示範平台。聯合開展品牌推介、產品展示、技術發布、經濟分析等產業促進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引導水產品消費。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突出特色、示範帶動的要求,協助各地培育一批水產特色區域公共品牌,扶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漁業提質增效。
(十)做好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做好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技術指導,結合扶貧地區資源優勢、漁業產業特點和民族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構建稻漁綜合種養、集裝箱養殖、鹽鹼水養殖、生態休閒漁業等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支持貧困地區致富帶頭人培育,開展貧困地區優質水產品市場對接和品牌推介活動。完成環京津對口幫扶、定點扶貧、片區扶貧及援疆援藏等扶貧重點任務,促進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
四、強化實用人才培養,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十一)培養推廣服務領軍人才。通過項目合作、部門協作、農企聯作等方式,積極引導科研教育單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學會、現代示範園區等多元主體的高水平技術人員開展推廣公益性服務,加強技術推廣服務的領軍人才和骨幹人才的遴選培養,壯大推廣服務人才隊伍。鼓勵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領軍人才在推廣服務中的創新引領作用。
(十二)加強新型職業漁民培育。圍繞鄉村現代漁業產業發展需求,以國家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為主要依託,聯合相關科研教育單位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力量,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新型職業漁民培訓。大力推進漁業行業技能鑑定,引導漁民通過職業培訓和技能鑑定,增強就業技能、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
(十三)加強新主體雙創人才培養。圍繞鄉村新型漁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需求,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培養和孵化平台,打造人才實訓基地,加強企業科技創新骨幹、現代青年漁場主、漁業經理人、返鄉創業人員等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組織開展漁業技術模式創新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等新漁民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活動。建立健全漁民創新創業技術幫扶體系。
五、推進漁業文化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十四)弘揚傳統漁文化。做好傳統漁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聯合組織開展最美漁村的遴選推介,協助制定傳統漁業文化遺產的保護目錄和認定辦法。積極引導各地通過觀賞魚大賽、垂釣比賽、飲食文化節、放魚節、開漁節、美術攝影比賽等活動形式,促進觀賞、餐飲、民俗、休閒等傳統漁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十五)培育現代休閒漁業文化。以提升推廣體系引領現代休閒漁業文化發展能力為目標,建立休閒漁業文化公共服務平台和專家隊伍。以漁村、漁港、海洋牧場等漁業設施為依託,以增殖放流、休閒垂釣等漁業活動為載體,培育文化娛樂型、都市觀賞型、競技體育型、觀光體驗型等現代休閒漁業示範和文化展示基地。加強水產養殖場生態化休閒化景觀化改造技術指導,聯合組織休閒漁業主題公園和漁業特色小鎮的認定和推介,做好休閒漁業人才培養,促進現代漁業文化發展。
(十六)提高漁民文化素養。以提升鄉村漁民科學和文化素養為目標,以普及漁業科學知識、示範先進技術模式、展示現代漁業文化為重點,組織開展一批漁業科普下鄉活動,打造一批水產科普教育基地,編寫一批漁業科普和漁民文化素質教材,培養一批漁業科普骨幹人才,充分發揮漁業科技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
六、加強資源養護服務,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十七)加強鄉村水域生態環境治理服務。充分發揮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在鄉村水域生態環境監測、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態災害監測及應急處置中的作用,着力拓展水域污染治理等相關技術服務,積極參與水域生態修復相關工作。防範水域生態危害,助力重塑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鄉村水域生態環境。
(十八)加強漁業資源生態修復服務。科學評估水生生物資源,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加強水生生物放流監管與指導的技術支撐,提高增殖放流的科學性和規範性。開展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相關技術集成與示範。建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質量評估服務機制,強化放流苗種檢疫和放流效果評估技術服務。加強各類開放水域水生生物放生行為引導,全面提升推廣體系在漁業增殖放流中的服務能力。加強海洋牧場技術支撐和示範推廣,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十九)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服務。積極承擔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相關技術支撐工作,拓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公益性、基礎性技術服務,聯合科研、教學機構及社會團體組織構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支撐服務體系。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研究,推動水生野生動物規範利用,促進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協調發展。
七、健全基層公共服務組織,助力鄉村組織振興
(二十)健全疫病防控及防災減災服務體系。落實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健全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強化陽性養殖場水生動物疫病淨化[H1] 和突發疫情處置,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加強無規定疫病苗種場創建,防止疫病隨苗種傳播。實施病死養殖水生動物無害化處理。建立漁業政策性保險技術支持機制,提升鄉村漁業防災減災能力。
(二十一)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體系。指導養殖生產者依法建立健全水產養殖投入品使用記錄製度,加強水產養殖用藥指導,嚴格落實獸藥安全使用管理規定、獸用處方藥管理制度以及飼料使用管理制度。督促養殖生產經營者合法使用養殖投入品。實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開展水產主養品種致病菌的藥物敏感性普查和水產養殖規範用藥科普下鄉活動。強化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場)創建,推進企業和合作社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試點,加強養殖水產品質量監控技術服務。
(二十二)健全漁業公共信息服務體系。積極應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智能漁技」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立水產技術大數據標準規範,促進中央與地方、公益主體與市場主體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積極推動漁業物聯網及數字化技術應用示範基地建設。開展技術集成示範與集中展示、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漁業生產和市場信息分析及預測預警等方面信息服務。
八、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目標任務落實
(二十三)切實加強謀劃指導。各級水產技術推广部門要緊緊把握鄉村振興戰略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新使命新任務,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照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加強績效考核,做好宣傳動員,確保各項工作舉措落實到位。
(二十四)多方爭取經費投入。積極爭取《農業技術推廣法》和「一個銜接,兩個覆蓋」扶持政策落實,力爭將漁業重點地區納入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扶持範圍。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水產技術推廣專項資金,充分利用現代種業提升、動物防疫等相關規劃,加強縣鄉基層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的條件建設。引導漁業科研教育機構、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增加水產技術推廣的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新格局。
(二十五)發揮基層組織作用。積極發揮推廣體系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宣講黨和國家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發揚推廣體系貼近產業、貼近前沿、貼近問題、貼近漁民的優良作風,以推進漁業技術進步為己任,立足職能,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和漁民增收致富做出新貢獻。
附件:農漁發〔2019〕7號.CEB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