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
第24號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業經2002年12月12日農業部第3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長
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一條 為有效處理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以下簡稱品種權)侵權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品種權侵權案件是指未經品種權人許可,以商業目的生產或銷售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以及將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複使用於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的行為。

第三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負責處理本行政轄區內品種權侵權案件。

第四條 請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處理品種權侵權案件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請求人是品種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

(二)有明確的被請求人;

(三)有明確的請求事項和具體事實、理由;

(四)屬於受案農業行政部門的受案範圍和管轄;

(五)在訴訟時效範圍內;

(六)當事人沒有就該品種權侵權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一項所稱利害關係人包括品種權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品種權的合法繼承人。品種權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中,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提出請求;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品種權人不請求的情況下,可以單獨提出請求;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不能單獨提出請求。

第五條 請求處理品種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品種權人或利害關係人得知或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第六條 請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處理品種權侵權案件的,應當提交請求書以及所涉及品種權的品種權證書,並且按照被請求人的數量提供請求書副本。

請求書應當記載以下內容:(一)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委託代理的,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機構的名稱、地址;(二)被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三)請求處理的事項、事實和理由。請求書應當由請求人簽名或蓋章。

第七條請求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條件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請求書之日起7日內立案並書面通知請求人,同時指定3名以上單數承辦人員處理該品種權侵權案件;請求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條件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請求書之日起7日內書面通知請求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

第八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在立案之日起7日內將請求書及其附件的副本通過郵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被請求人,要求其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書,並且按照請求人的數量提供答辯書副本。被請求人逾期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進行處理。被請求人提交答辯書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之日起7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通過郵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請求人。

第九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處理品種權侵權案件一般以書面審理為主。必要時,可以舉行口頭審理,並在口頭審理7日前通知當事人口頭審理的時間和地點。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的,或者未經允許中途退出的,對請求人按撤回請求處理,對被請求人按缺席處理。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舉行口頭審理的,應當記錄參加人和審理情況,經核對無誤後,由案件承辦人員和參加人簽名或蓋章。

第十條除當事人達成調解、和解協議,請求人撤回請求之外,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對侵權案件應作出處理決定,並製作處理決定書,寫明以下內容:(一)請求人、被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機構的名稱;(二)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和理由;(三)認定侵權行為是否成立的理由和依據;(四)處理決定: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應當責令被請求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寫明處罰內容;認定侵權行為不成立的,應當駁回請求人的請求;(五)不服處理決定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處理決定書應當由案件承辦人員署名,並加蓋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的公章。

第十一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認定侵權行為成立並作出處理決定的,可以採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一) 侵權人生產授權品種繁殖材料或者直接使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生產另一品種繁殖材料的,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並銷毀生產中的植物材料;已獲得繁殖材料的,責令其不得銷售;

(二) 侵權人銷售授權品種繁殖材料或者銷售直接使用授權品種繁殖材料生產另一品種繁殖材料的,責令其立即停止銷售行為,並且不得銷售尚未售出的侵權品種繁殖材料;

(三)沒收違法所得;

(四)處以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

(五)停止侵權行為的其他必要措施。

第十二條 當事人對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期滿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三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對侵權所造成的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寫明如下內容:

(一)請求人、被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委託代理人的,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機構的名稱、地址;

(二)案件的主要事實和各方應承擔的責任;

(三)協議內容以及有關費用的分擔。調解協議書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案件承辦人員簽名並加蓋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的公章。調解書送達後,當事人應當履行協議。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四條 侵犯品種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按照品種權許可使用費的1倍以上5倍以下酌情確定。

第十五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作出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處理決定或者判決之後,被請求人就同一品種權再次作出相同類型的侵權行為,品種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請求處理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可以直接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處理決定並採取相應處罰措施。

第十六條 農業行政部門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確定品種權案件行為人的違法所得:(一)銷售侵權或者假冒他人品種權的繁殖材料的,以該品種繁殖材料銷售價格乘以銷售數量作為其違法所得;(二)訂立侵權或者假冒他人品種權合同的,以收取的費用作為其違法所得。

第十七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查處品種權侵權案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農業行政部門查處假冒授權品種案件的程序,適用《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二○○三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關於《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的起草說明

[編輯]

一、必要性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簡稱《條例》)賦予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查處侵犯品種權案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查處假冒品種權案件的職責。隨着《條例》的深入實施,儘快制定《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十分必要。首先,對品種權侵權案件的處理在有關農業行政執法規定中沒有涉及。品種權侵權案件屬民事侵權案件,與假冒品種權等違法案件不同:受害方主要是品種權人而不涉及社會公眾利益,其權利需由品種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自己主張,即民不告官不究;侵權案件承辦人員須是3人以上單數,以多數人的意見做出決定;對侵權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行政部門只能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由法院解決。對假冒品種權案件,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接受舉報或主動查處;假冒行為一旦確定,其處罰措施是綱性的而無需協商;案件承辦人員為2人以上多數即可。因此,對侵犯品種權案件的處理與其它農業行政執法有所不同,如何操作,需要專門規定。其次,統一標準,以利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自1999年《條例》實施以來,品種權申請和授權數量不斷增加,品種權侵權案件的數量也呈上升的趨勢,且發生地幾乎遍及全國各省。查處侵犯品種權案件對農業行政部門來說是一項新生事物,專業性很強,而且《條例》對品種權侵權案件的查處只有原則規定,實際操作起來有困難,也容易造成各地執法尺度不一而使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受到影響。因此,不少省農業行政部門建議農業部制定統一的執法規定,以指導各地開展執法工作,有效地查處侵犯品種權案件,維護市場經濟正常秩序。

二、起草過程

[編輯]

我司組織有關人員起草《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提出初稿之後,組織部分農業行政、科研、教學和種子企業人員開會討論修改,形成徵求意見稿。在此基礎上,書面徵求各省農業行政和企事業單位意見,並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專利管理局等專家座談修改,形成送審稿。

三、幾個主要問題說明

[編輯]

第一,本《規定》主要是在《條例》第七章——罰則的基礎上細化而成。此外,因與專利同屬知識產權領域,且《條例》的框架和主要內容也與《專利法》相似,特別是《專利法》及《專利行政執法辦法》是去年重新修訂後頒布實施的,考慮了與WTO關於《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的銜接問題。因此,我們起草本《規定》主要參考借鑑了《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原「徵求意見稿」還對「假冒授權品種案件的查處」和「調查取證」等做出了規定。因其內容在已有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法規司認為本辦法只對侵權案件的處理做出規定即可,其餘內容不再重複,題目也由原《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行政執法辦法》改為《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

第三,《條例》規定:侵權行為成立的,省級以上農業行政部門可以對侵權所造成的損害賠償進行調解,並沒收違法所得。但未就賠償數額和違法所得的計算方法做出規定,而此問題正是知識產權執法中的兩個關鍵問題,應當予以明確。因為在實踐中,一些案件雖然認定為侵權或者假冒,但難以確定賠償數額和違法所得,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切實有效的保障,嚴重影響執法效果。因此,我們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對知識產權案件的有關司法解釋和《專利法》有關規定,對賠償數額和違法所得的計算方法做出了原則規定:「侵犯品種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按照品種權許可使用費的1倍以上5倍以下酌情確定。」 具體計算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對專利侵權有進一步規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農業行政部門在執法中可參照此方法計算。侵犯品種權違法所得的計算方法也是參照專利做出的:「銷售侵權品種繁殖材料的,以該品種繁殖材料銷售價格乘以銷售數量作為其違法所得;訂立侵權品種合同的,以收取的費用作為其違法所得」。

第四,對於侵權案件的行政處罰涉及到對侵權產品的處置方式,《條例》對此未作說明,這直接影響到案件查處的結果以及履行TRIPS協議的問題。對於侵權產品的處理,TRIPS協議第46條規定:「為有效制止侵權,司法機關有權在不給予任何補償的情況下,責令將已被發現侵權的貨物清除出商業渠道,以避免對權利持有人造成任何損害,或下令將其銷毀。」為此,我國新的《專利法》和《商標法》對侵權產品的處理也做了相應修改。本辦法對侵權品種繁殖材料規定:責令侵權人「銷毀生產中的植物材料;已獲得繁殖材料的,責令其不得銷售」。

特此說明。

科技教育司
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法律規定的機構制定的規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