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教育革命必須依靠貧下中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農村的教育革命必須依靠貧下中農

——調查報告,記營口縣水源公社開展教育革命的經驗
《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調查員
1968年9月16日

本作品收錄於《紅旗

《紅旗》雜誌編者按:營口縣水源公社開展教育革命的經驗很好,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

毛主席指出:「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營口縣水源公社的同志們已經在實踐中開始實現毛主席這個偉大的指示,實行由貧下中農為主,結合學校革命師生管理學校,並且改革了學制。有的人把教育革命看得很難。其實,只要按照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堅決地而不是動搖地、認真地而不是草率地做,並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要很長時間就可以看出效果。水源公社堅決實行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思想不過半年多時間,不就面目一新了嗎? 遼寧省營口縣水源公社各學校的教育革命,搞得比較出色。他們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學校的革命師生和貧下中農結合,緊緊依靠貧下中農,開展一場教育革命的群眾運動,實行由貧下中農為主,結合學校革命師生管理學校。

從學校的小圈子走出來[編輯]

開始時,各學校的領導和教師由於有輕視工農的思想,對貧下中農在農村教育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認識不足。有的說:「貧下中農沒文化,他們能搞個啥!」有的說:「我是貧下中農家庭出身,天天和貧下中農在一起,已經同貧下中農結合了。」這樣,學校關門搞運動,結果大批判搞不徹底,教改也只限於制定方案、研究課程設置、編選教材、改正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轉來轉去,跳不出舊圈子。從去年三月複課鬧革命以後,搞了一年時間,進展不大,沒有搞出什麼名堂來。

公社革委會和解放軍某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針對上述情況,於今年三月舉辦了革命師生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學習毛主席關於教育革命的指示,並學習了金縣登沙河公社教育革命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前一段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一、關門搞教改,脫離了廣大貧下中農;二、局限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改,沒有從根本體制上進行革命;三、不懂得要搞好教育革命,首先要搞好思想的革命化。他們認識到,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走出學校,到群眾中去,和貧下中農結合,拜貧下中農為師,大搞教育革命的群眾運動。

和貧下中農一起,大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編輯]

水源公社的革命師生走出校門以後,在公社革委會領導和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幫助下,和廣大貧下中農一起,掀起了一個大學大用毛主席教育革命思想,大批大破中國赫魯曉夫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群眾運動。 廣大貧下中農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學校為誰開門、培養什麼人、依靠誰來辦學等幾個根本問題上,控訴了舊教育制度的罪惡。他們指出: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為貧下中農的子女入學設置了重重關卡:入學考試關、留級關、退學關、升學關。此外,還加上學校布點不合理,使貧下中農子女不能就地就近升學。八一大隊一個貧農社員說:「我們隊二十九戶人家,有三個高中畢業生,我們貧下中農二十八戶攤一個,而一家富農兼資本家就攤倆,這學校到底為誰開門?」許多貧下中農子弟,由於放學後父母不但不能幫助他溫課,還要幫父母幹活,所以分數成績較差。群力小學的一個班,入學時三十八名,六年時間留級、退學的共三十三名,全部是貧下中農子女,畢業時只剩下五名。

貧下中農指出:過去學校實行的是「智育第一」,「分數第一」,這是「認分不認人,認人不認階級」,害得許多學生「眼看書本,心懷分數」,在學校里爭學分,在隊裡爭工分,滿腦子「分,分,分」,把革命拋到腦後去了。 貧下中農尖銳地批評說:過去學校培養出來許多學生,一心想進城市,不想紮根農村。他們形容有的高中生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學校課本根本不突出毛澤東思想,卻塞進了不少封、資、修的黑貨,什麼「司馬光,打破缸」,什麼「孔融讓梨」,什麼中國赫魯曉夫在安源「一身是膽」。教科書上還有什麼「屋前屋後,種瓜種豆」。貧下中農氣憤地說:「這是中國赫魯曉夫『三自一包』的黑貨,我們早就批臭了,這種書念它幹什麼!」由於學校里教的是這一套,許多學生也是滿腦子「私」字,輕視工農。八一大隊有個初中畢業生回鄉生產後,貧下中農選他當會計,他竟說:「我念八、九年書還幹這玩藝兒!」貧下中農拿解放軍和學校作了對比,說:解放軍是真正的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短短時間裡培養出了大批雷鋒、王傑、劉英俊、李文忠、門合式的英雄人物,而學校呢,從小學到大學共花了十六、七年時間,卻培養出大批輕視工農、脫離實際、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知識分子。

事實證明:貧下中農對毛主席有最深厚的階級感情,對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毒害了解最深刻,對批判舊教育制度最有發言權。水源公社各校師生在談體會時說:「方向是毛主席給我們指明的,眼睛是貧下中農給我們擦亮的。」

依靠貧下中農,創建新的教育體制[編輯]

在教育革命中,根本問題是誰來掌權的問題。毛主席最近指出:「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貧下中農要不要掌握教育大權?對這個問題,在水源公社曾經是有不同認識的。有的革委會委員說:「咱革委會裡文化程度最高的初中沒畢業,叫我們掌文權,還不掌出笑話來呀!」經過學習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有關文件後,革委會成員認識到掌握文權的重要性,懂得工農不去掌握教育大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學校的現象就不能結束。因而一致表示要掌握好教育大權。

公社革委會經過反覆討論和徵求貧下中農意見,決定廢除舊的校長負責制,各校成立教育革命委員會,成員有貧下中農代表和革命師生代表。各校的教育革命委員會一律在社隊革委會領導下工作,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大隊革委會副主任兼學校教育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學校教育革命委員會主任也參加大隊革委會。

水源公社革命師生又根據毛主席「學制要縮短」的教導,將現行的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中學六年三三分段制改為四年二二分段制。他們發揚了勤儉辦學的精神,在不增人員,不添設備,不增加群眾負擔的條件下,在全社辦了五年一貫制、七年一貫制、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共二十所,基本上做到了隊隊有學校,學生念初中不出大隊,念高中不出公社。學生一律走讀,這樣不但節省了校舍,貧下中農也負擔得起。一個孩子從六、七歲入學,經過九年到高中畢業,也不過十五、六歲,正好參加農業勞動。勞動幾年,有了實踐經驗以後,有的還可以選送到大學。這種學制,比較切合農村實際情況,利於普及教育,很受貧下中農歡迎。

新變化,新氣象[編輯]

目前,水源公社各校革命師生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已蔚然成風。新學制的教育已經在水源公社普及,學生的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過去退學、失學的學生也上學了。全公社共增加了二十六個班,一千一百多名學生。 貧下中農真正掌握了教育大權,就改變了過去對學校的看法。過去學校和生產隊的關係是「我教我的書,你種你的田」。貧下中農在提到學校時,常說「你們學校如何如何」,現在他們開口閉口都是「我們的學校」了。學校和社隊的關係、教師和農民的關係從根本上改變了。學校師生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一方面參加社隊的三大革命運動,宣傳毛澤東思想,搞社會調查;一方面請苦大仇深的貧下中農來學校講家史、村史,一同憶苦思甜。他們還請大隊治保主任來講階級鬥爭課,民兵連長講軍事課,老農和農業技術員講生產技術課。許多社員也懂得教育孩子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事,要教子防修。這樣,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就結合起來了。

由於教師的思想革命化大大跨進了一步,師生關係也大大改變了。許多教師認識到,過去師生關係不好,主要責任在自己沒有正確對待小將的革命造反精神,這不是方法問題,而是根本態度問題。因此,他們主動在學生面前作檢查,斗自己的私,和學生打成一片,同學習,同批判,同勞動,同出操,同娛樂。這樣,一些調皮的學生也檢查了自己的缺點錯誤。師生之間建立了新的關係。師教生,生教師,生教生,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學校出現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