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前進中的太坪「五·七」幹校 (調查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前進中的太坪「五·七」幹校

(調查報告)
湖南省革命委員會 郴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汝城縣革命委員會 聯合調查組
1969年9月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湖南省汝城縣革命委員會,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的偉大號召後,以「只爭朝夕」的革命精神,於一九六八年十月,辦起了太坪「五·七」幹校。到幹校學習的都是原縣直機關幹部。今春又下放了企事業單位幹部和原公社領導幹部到幹校學習。經過一個時期的勞動鍛煉,已有一百七十五名幹部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有的還擔任了領導工作。現在,在校學員有二百六十四名。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輝指引下,太坪「五·七」幹校正在健康地大踏步前進。

深刻的變化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幹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我們一踏進太坪「五·七」幹校,廣大學員就異口同聲地說:「來到『五·七』幹校以後,每個人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變在那裡?

變,就變在對自己的認識上。有些犯錯誤的幹部,剛來幹校時,有消極情緒,後悔自己不該當幹部,入錯了「門」。在勞動中,當他們看到自己過去勞動過的雙手磨起了血泡,過去挑腳的雙肩壓得又紅又腫時,想想過去,看看現在,認識到自己當「官」以後確實脫離了勞動,脫離了群眾,開始「修」了,認識到革命群眾對自己所犯錯誤的批判是完全必要的,從而提高了改造自己的自覺性。原來的怨氣變成了改正錯誤的勇氣,泄氣變成了不斷革命的朝氣。那些抱着「勞動上要過硬,政治上不過問」的同志,變成了宣傳毛澤東思想的積極分子。原來「走路低着頭,學習不開口,勞動無勁頭」的同志,變成了「五好學員」。

變,就變在掃除了身上的「修」氣。原縣人委的一個副局長的前後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位副局長,過去講究吃穿,養尊處優,很少下鄉參加勞動,偶爾下鄉檢查工作,也是夏天白綢子,冬天黑呢子,群眾稱他為「洋局長」。來到幹校以後,通過學習和勞動,使他認識到,講究吃穿,厭惡勞動,就是變「修」的開始。他回憶起解放前的悲慘生活,對比今日的幸福,下決心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永保勞動人民的本色。那裡艱苦,他就爭着到那裡去。現在,他已經學會了打炮眼、燒石灰的技術,並創造了用鐵錘打炮眼日進八尺的新紀錄;挑石方,一肩能挑二百多斤,成了一名很出色的勞動能手,被評為「五好學員」,貧下中農親熱地稱他為李師傅。由「洋局長」到「李師傅」,這是一個多麼深刻的變化!

變,就變在工作作風上。過去有些人當了「官」,老爺氣十足,眼裡根本沒有群眾,動不動就指手劃腳,開口訓人。現在,他們當中有些人從幹校出去,又擔任了領導工作,作風完全兩個樣。他們同群眾一起學習,帶頭鬥私批修;工作以身作則,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處處依靠群眾;生活與群眾同甘共苦,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變,就變在革命意志的轉變上。有的幹部,長期以來不是革命而是保命,他們無病呻吟,小病大養,補藥不斷。有的甚至利用職權,一付藥就花了四十多元錢,結果還是四肢無力,精神不振。這不是身體有病,而是思想有病,是革命意志衰退。到了「五·七」幹校以後,經過幾個月的鍛煉,他們增強了革命意志,恢復了革命青春,不怕酷暑嚴寒,不畏風吹雨打,曬黑了皮膚,練硬了筋骨,許多「老病號」甩掉了「藥罐子」。貧下中農說:「還是毛主席關於幹部下放勞動這付『藥』最靈,勞動能治百病。」

總之一句話,千變化,萬變化,最根本的是世界觀的變化。十個月來,幹校的廣大學員,在無產階級的「公」字與資產階級的「私」字的鬥爭中,在無產階級世界觀和資產階級世界觀的鬥爭中,打了一個漂亮仗。他們都決心在「五·七」幹校的洪爐里,把自己鍛煉成一個能官能民、能上能下,亦工亦農、亦文亦武的共產主義新人。

自力更生無往而不勝

[編輯]

走進太坪「五·七」幹校,舉目所及,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稻香撲鼻,棉桃累累,果木成林,牲畜成群,小型工廠機聲隆隆,石灰窯上濃煙滾滾,子弟小學歌聲嘹亮,攔河水壩聳立在浙水河上,環山渠道,清水暢流,所見所聞,真是令人精神振奮。

這些巨大的成績是怎麼得來的呢?是原來的基礎好嗎?不是!是靠國家的支援嗎?也不是!

太坪「五·七」幹校的前身是荒蕪多年的太坪園藝場。剛建校時,他們從園藝場接收來的主要東西是一台殘缺不全的手扶拖拉機和幾座破豬欄。是靠國家投資,還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就這個問題,幹校先後進行了三場大辯論。

第一次是機關「搬家」,還是自己創業。建校開始,他們提出了要二萬多元的開辦經費,縣革委會只批給三百元。於是,有的同志便採取機關「搬家」的辦法,將原單位的床、辦公桌、藤椅等等統統運往幹校。針對這些思想,幹校領導組織廣大學員反覆學習了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的偉大教導,並在全校進行了一場大辯論。通過學習,大家統一了思想,決定不要機關的東西,靠自己的雙手來克服困難。沒有房子住,自己動手,將幾座破豬欄改成宿舍;沒有床鋪睡,就將縣革委會撥給每人的一點木板,自己打泥磚把它架起來。就這樣,僅用了一百多元就把一所嶄新的「五·七」幹校建立起來了。

第二次是在開荒生產中,是依靠國家投資,還是群策群力,依靠自己力量發展生產?當時,有人說什麼「建校可以自力更生,搞生產還得要靠國家投資」。經過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幹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鬥、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倖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乾淨」的偉大教導,狠批大叛徒劉少奇推行的反革命經濟主義,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學員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堅定了走自力更生道路的決心。缺少農具,他們就小農具自己帶,大農具湊錢買。他們還上山背木頭,下水挑河沙,蓋起了八百平方米的廠房和宿舍,興建了一座窯產十五萬斤的石灰窯,為鞏固和發展幹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次是興建攔河大壩。有的同志說:「原縣委成立了工程指揮部,派了技術人員,幹了三年僅僅撈上一個墩。我們幹校這些人想修建這座攔河大壩,簡直是白日作夢。」一部分堅持自力更生的學員堅定地說:「毛主席教導說:『從戰爭學習戰爭』。我們就是要邊干邊學,在干中增長才幹,掌握技術。」他們派出人員,測量了上游成功的水壩,從中找經驗;又測量了附近垮了的水壩,從中吸取教訓,發動群眾,獻計獻策,制訂施工方案。他們憑着自己的雙手,用鐵錘、鋼釺和炸藥,削平了兩座小石山,開了一條長四十米的石渠,鑿成九米長、六米高的石洞,終於築起了五十二米長、五點三米高的攔河大壩。貧下中農讚揚說:「過去幹了三年沒有搞成的,這些坐藤椅的幹部五個月就干出來了,真不簡單!」

現在,太坪「五·七」幹校不僅還清了後期向國家借的九千元周轉金,而且還有了自己的積累。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改造了客觀世界,也改造了廣大學員的主觀世界。他們深深體會到,貫徹自力更生的方針,是有鬥爭的。必須批判大叛徒劉少奇只依靠專家,不要無產階級政治,見物不見人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必須批判那種在困難面前這也辦不到,那也辦不到的懶漢懦夫的世界觀;必須批判那種象小腳女人走路一樣,慢慢來、等一等的右傾保守思想。

全面執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編輯]

毛主席光輝的《五·七指示》,是「五·七」幹校辦學的根本方針。太坪「五·七」幹校在全面貫徹執行《五·七指示》的實踐中,經常注意正確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係,保證幹校始終沿着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正確處理勞動和學習的關係。自力更生建校,生產任務很重,開荒、播種、基建……,事情一大堆。有的同志曾經提出,把政治學習時間也用來勞動。校革委會認為,這是重業務、輕政治的表現。勞動和學習不能互相代替,政治是統帥,是靈魂。不首先抓好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加強世界觀的改造,就是丟掉了《五·七指示》的根本精神。他們在時間的安排上,勞動占得多,但領導的重心,卻是抓人的思想革命化,把組織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幹部從長期蹲機關到從事體力勞動,這是一個革命,但如何正確地對待勞動,還需要通過學習毛主席著作來解決。有些同志剛進幹校時,不是把勞動作為繼續革命的開始,而是作為革命的結束。有的人在報告上寫了「革命到此止步」六個大字。有的人說:「學習不過問,練得一身勁,回家不掙十分也掙八分。」勞動中出現的一連串的活思想,說明對「五·七」幹校的認識上存在着兩條路線的鬥爭。幹校革委會針對這些活思想,組織大家反覆學習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關於「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等偉大教導,狠批劉少奇反動的「勞動懲罰論」,結合自己的活思想,鬥私批修,使大家深刻認識到:「五·七」幹校決不是脫離政治、專學農活的舊農場,而是用毛澤東思想培養幹部的大學校。

太坪「五·七」幹校革委會在領導學習中,堅決克服舊機關長期存在的「讀書千萬遍,思想不沾邊,理論一大套,行動不對號」的壞學風,在斗、批、改中,組織學員帶着自己在兩條路線鬥爭中遇到的問題,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認真總結自己在兩條路線鬥爭中的經驗教訓。引導學員通過有的放矢的學習和艱苦的勞動鍛煉,樹立繼續革命的思想。學員們在學習和勞動中,向解放軍學習,堅持四個第一,大興三八作風,開展「四好」連隊和「五好」戰士運動。

在生產上,正確處理發展農業和發展工業的關係。毛主席在《五·七指示》中指出:「公社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太坪「五·七」幹校地處山區。建校不久,他們根據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準備辦一些小工廠。這時,有些同志就說:「農業還沒有走出個路子來,又想辦工廠,真是腦殼上插蒲扇——出風頭。」但是,廣大學員堅決落實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自己動手,就地取材,一個個小工廠辦起來了。

小工廠辦起來以後,有的同志看到工廠的生產蒸蒸日上,於是又認為小型工廠「來利快,賺錢多,有奔頭」,主張大搞。幹校革委會認為這是不符合毛澤東思想的。「五·七」幹校辦工廠,是走毛主席指引的亦工亦農的道路,使小型工廠更好地為農業生產和人民服務。把過多的人力放在發展工業上,一心想賺錢,這是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他們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狠批劉少奇的「利潤掛帥」等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以農為主的方針,把大部分人力放在發展農業上。

正確處理幹校和附近社隊的關係。太坪「五·七」幹校訂了一條原則:「決不能損害生產隊的一分利益,而要想方設法把方便讓給社員群眾。」他們想問題、辦事情,處處從群眾的利益出發。有一次,部分學員去挑河沙,社員的一塊小麥地擋住了路,學員們提出:「寧願多走路,決不踩麥苗。」他們自覺地繞着遠道走。一位老貧農看了,感慨地說:「幹校同志這樣愛護我們的麥子,真是和咱貧下中農心連心啊!」

太坪「五·七」幹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千方百計地為周圍的生產隊服務,把貧下中農的困難,看成是自己的困難,想貧下中農所想,急貧下中農所急。今年,附近的幾個生產隊發生乾旱,他們一方面主動把正在搞運輸的拖拉機抽出來,開到生產隊去,解決生產隊的抽水問題;另一方面,幫助生產隊修了三百多米水渠。當發生蟲害時,他們積極幫助貧下中農修理噴霧器;醫務人員經常為貧下中農治病,隨喊隨到。這些都深受貧下中農的歡迎。

採取多種形式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編輯]

如何使「五·七」幹校的學員密切聯繫群眾,向貧下中農學習,增強與貧下中農的階級感情,是加速幹部思想革命化的一個大問題。太坪「五·七」幹校已經摸索到一些經驗,他們的基本作法是:

一、分批把學員放到生產隊,與貧下中農實行「五同」(同學習、同勞動、同吃、同住、同商量),在三大革命運動中,虛心向貧下中農學習。

二、與貧下中農一起學習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每當毛主席最新指示一發表,立即組織小分隊到附近的生產隊去宣傳,與貧下中農一起學習,這已形成雷打不動的制度。貧下中農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感情最深,對毛澤東思想用得最活,與貧下中農一塊學習,有助於幹部加深對毛主席最新指示的理解,增強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感情。

三、派人參加縣革委會統一組織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到三大革命運動的第一線,「經風雨,見世面」。

四、派出學員到生產隊,幫助生產隊完成突擊任務。今年七月,汝城縣發生蟲災,幹校就派出四十多人,到三個蟲災嚴重的公社,與貧下中農一道奮戰,消滅了蟲災。

太坪「五·七」幹校的學員,除走出去以外,還請貧下中農到幹校來上課。請苦大仇深的老貧農憶苦思甜,進行階級教育;請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介紹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經驗。

太坪「五·七」幹校的全體學員,決心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的光輝照耀下,高舉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旗幟,把幹校辦成一所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亦農亦工的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新「抗大」,辦成一所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和培育幹部的大學校。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