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蘇修「經濟一體化」的畫皮
近幾年來,蘇修叛徒集團對「經互會」成員國施加政治、經濟、軍事壓力,加緊推行「經濟一體化」計劃。
所謂「經濟一體化」,實質上就是使「經互會」其他成員國進一步殖民地化。
所謂「協調」國民經濟計劃就是取消東歐一些國家發展經濟的自主權利
[編輯]按照蘇修新沙皇的打算,實現「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是要「協調」東歐一些國家的國民經濟計劃,最後建立「統一計劃機構」,對「經互會」國家的計劃進行統一編制。一九六二年十一月,赫魯曉夫就曾要求「經互會」國家建立一個「各國共同的統一計劃機構」,「編制共同的統一計劃,並解決組織問題,以便協調社會主義體系國家的經濟發展」。很明顯,這是蘇修把其他國家變為殖民地的一種手段。
所謂「協調」經濟計劃,就是對「經互會」國家自己編制的國民經濟計劃,根據所謂「國際分工」的原則,按照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需要,進行「協調」。凡是蘇修需要的,都要訂進計劃,按時按質按量生產;凡是蘇修不需要的,都要削減或者停止生產。這樣,就使「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國民經濟計劃完全適應於蘇修社會帝國主義掠奪的需要。在這裡,什麼國家獨立和主權,統統不見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赤裸裸的蘇修宗主國和它的殖民地的關係。但赫魯曉夫還不滿足,他覺得僅僅這種「協調」,「經互會」各國還有自己編制計劃的獨立性,還不好控制,於是更露骨地提出建立「各國共同的統一計劃機構」,並叫嚷這是「經濟合作的主導形式」。所謂「統一計劃機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經互會」各國的計劃,要由蘇修控制的「超國家」的計劃機構來統一編制,下達各國執行。這樣,這些國家僅有的一點獨立性也被剝奪得乾乾淨淨了,實際上變成了蘇修的一個州或者一個加盟共和國。
目前,勃列日涅夫集團一方面正在利用「協調」計劃,加緊控制「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國民經濟主要部門;另一方面,正在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逐步地實現統一計劃,以便更直接地奴役和剝削這些國家的人民。
所謂「經濟合作組織」是蘇修榨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工具 蘇修叛徒集團藉口「國際分工」,強迫「經互會」國家成立了不少所謂「經濟合作組織」,作為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重大措施。在推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他們覺得國界是一個重大的障礙。因為這種國界限制了蘇修國家壟斷資本的活動範圍。於是,赫魯曉夫叫嚷要取消國界。他露骨地說,「資本主義時代遺留下來的使我們這些國家的經濟分裂的障礙將一個接一個地被剷除」,隨着「世界社會主義的共同經濟基礎」的鞏固,而「最後使國界問題成為空洞的東西」。蘇修叛徒集團的御用經濟學家們也跑出來鼓吹,「按應用技術的性質來看,生產已越出民族的國界」,「一個國家的經濟組織太窄小了」,等等。原來,所謂「經濟合作組織」是蘇修用來打破國界,使「經互會」其他成員國完全喪失國家獨立和主權的又一種手法。
蘇修叛徒集團通過「經濟合作組織」,直接控制「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國民經濟要害部門。他們通過工業合作組織,控制這些國家的工業計劃、產銷、投資、原料供應和經營管理;通過動力合作組織,控制這些國家的石油、煤、天然氣、電力等動力資源;通過「經濟合作國際銀行」,控制這些國家的財政金融、黃金外匯、信貸和投資,為把盧布作為「國際貨幣」(即具有「國際價值」)準備條件;通過科研合作組織,控制這些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掌握這些國家的機密;等等。很明顯,蘇修搞這種合作組織的目的,是最後達到完全的「經濟一體化」,即把「經互會」各國的財政經濟、工農業、商業等要害部門都置於新沙皇殖民帝國的直接控制之下。
因此,所謂「經濟合作組織」,實質上就是蘇修叛徒集團奴役和掠奪「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人民,保證蘇修社會帝國主義榨取最大限度利潤的重要工具。
所謂「生產專業化」就是使東歐一些國家的經濟殖民地化 在蘇修「經濟一體化」的殖民計劃中,「生產專業化」是一項主要內容。這種「生產專業化」也是在所謂「國際分工」的藉口下進行的,有「工業生產專業化」和「農業生產專業化」。按照「生產專業化」規定,「經互會」各國只能發展某些規格、型號的工業產品和農礦產品。這種「生產專業化」,完全剝奪了「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獨立自主發展本國經濟的權利,加劇了經濟的畸形發展。
事實上,「生產專業化」嚴重摧殘了「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經濟,使它們成為蘇修的經濟附庸。這種「生產專業化」迫使這些國家按照新沙皇的意旨改組本國工農業的生產結構,造成對蘇修的嚴重依賴。看蘇修的御用經濟學家們是怎麼鼓吹的吧。他們擺出一副霸主的架子,猖狂叫嚷什麼「那些缺乏足夠的資源的國家」,「不應立即從發展重工業着手實現工業化」,「在一定的時間內,他們的經濟發展依靠另外一些較為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重工業」,「不必試製那些依靠別國供應來滿足需要的產品」。這就是說,這些國家不要獨立自主地發展本國工業,而是要依靠蘇修來發展經濟。這樣,他們就把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一些原來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變為他們的附屬加工廠。這些經濟學家甚至明目張胆地要求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單純生產農產品,「滿足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農產品的需要」,把這些國家變為蘇修水果、蔬菜的種植園。蘇修就是這樣通過「生產專業化」,使這些國家的經濟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走上依賴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道路,走上殖民地化的道路,為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直接控制和剝削東歐一些國家的殖民政策服務。
所謂「經濟一體化」是纏在東歐一些國家身上的一條大毒蛇
[編輯]「經濟一體化」嚴重地破壞了「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工農業生產,摧殘了這些國家的經濟,使這些國家淪為蘇修的殖民地。
蘇修叛徒集團通過壟斷燃料和原料供應,一面從中牟取高額利潤,一面破壞這些國家的礦業生產,從中控制這些國家的重要工業部門。一九六六年四月,蘇修頭目柯西金就瘋狂叫嚷什麼「擴大那些能保證高額外匯盈利的原料、半成品和材料的出口」。於是,蘇修向「經互會」其他成員國輸出的原油、石油產品、煤、天然氣、鐵砂等商品立即成倍增長。據統計,一九六六年原油出口量比一九五○年增加八十三倍,石油產品增加八點八倍,煤增加一百九十八倍,天然氣增加二倍半,鐵砂也有大幅度增加。在這些進口燃料、原料的沉重打擊下,東歐一些國家的礦業生產不斷下降。一九六六年保加利亞的礦業生產在工業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從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十點九下降為百分之五點一,波蘭從百分之十四點四下降為百分之六點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九六七年上半年,匈牙利的褐煤生產比一九六六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四,鐵砂下降百分之十,硬煤下降百分之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一些國家不得不關閉礦山,解僱工人,造成經濟上的嚴重後果。
由於蘇修壟斷了燃料和原料供應,直接控制和破壞這些國家的工業發展,使這些國家變為蘇修機械、設備等工業品的銷售市場。據統計,一九六七年蘇修對東歐各國出口的機械和設備比一九五五年增加了二點七倍。東歐一些國家進口的機械和設備絕大部分來自蘇聯。以一九六六年為例,保加利亞占百分之八十三,匈牙利占百分之七十,波蘭占百分之六十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占百分之六十六。蘇修的工業品充斥這些國家的市場,嚴重地打擊了當地工業,使這些國家的工業生產不斷下降。例如,一九六六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削減現有工業生產約百分之十,電力機車生產比一九六五年下降百分之十九點七,拖拉機生產下降百分之七點八。一九六七年上半年,匈牙利的鑽孔機器生產比一九六六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一,貨車下降百分之九,自行車下降百分之十三。
在工業品占領市場之後,蘇修就通過「協調」經濟計劃,「生產合作」和「生產專業化」,強迫這些國家改組工業結構,把這些國家變為附屬加工廠。據透露,蘇修已同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簽訂了合作生產小汽車的協定,指定這些國家生產各種配套產品。蘇修還強迫捷克斯洛伐克生產大量的汽化器和汽油唧筒,保加利亞大批生產蓄電池、「菲亞特」汽車用的加速器,然後向這些國家出口成品汽車。
蘇修叛徒集團通過「經濟一體化」,把「經互會」其他成員國變為食品和原料的供應基地。據報道,捷克斯洛伐克要供應蘇修鈾礦和其他原料。一九六五年捷克斯洛伐克供應蘇修的原料就占向蘇修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三十八,達三億四千九百萬盧布。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要供應蘇修大量的鋅、硫磺、鋁、銅等礦產原料。此外,東歐一些國家還供應蘇修大量的食品。在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年間,匈牙利將供應蘇修價值六億七千萬盧布的農產品和其他消費品;保加利亞供應蘇修這類農產品的價值也達三億二千五百萬盧布。
在「經濟一體化」的嚴重破壞下,「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工農業生產不斷下降,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在這些國家裡,失業工人越來越多,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貧困化。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蘇修、美帝狼狽為奸,做了這麼多的壞事、醜事,全世界革命人民是不會饒過他們的。」有壓迫,就有反抗。蘇修對「經互會」其他成員國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只能促進這些國家的人民更廣泛更劇烈的反抗。目前,這些國家的人民正在紛紛起來進行反對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堅韌不拔的鬥爭。他們正在同所有受到美帝、蘇修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負的國家和人民聯合起來,投入徹底埋葬帝、修、反的偉大戰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