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勇略將軍趙襄忠公傳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勇略將軍趙襄忠公傳
作者:袁枚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小倉山房文集

公諱良棟,字西華,陝西寧夏人。年二十四,以武勇受知於大將軍孟喬芳,從英王征陝,授潼關遊擊。再隨經略洪承疇征雲南,遷副將。

康熙元年,滇王吳三桂奇公,奏擢廣羅鎮總兵。公知三桂有異志,以疾辭。三桂大怒,欲劾誅之。總兵沈應時為巽詞以解免。隨入闕,補天津總兵。十三年,三藩反,陝西大震。寧羌、惠安兵變,殺經略、提督。聖祖命公征之。議者疑公陝人,不可信。公請留家口於都,而己率勁兵馳往。上許之。時官兵敗散,屯堡荒廢,公沿路曉示,招官歸原泛,兵歸原伍。劾貪冒,募健兒,軍威大振。斬首逆熊虎等四人,寧夏平。

上疏奏蜀為滇、黔門戶,若不先恢復,則滇、黔路不通,請乘勝進兵。上許之,公率兵抵密樹關。遇賊,敗之,擒其將徐成龍,遂取徽縣。過高山深箐數十重,晝夜兼行,抵白水壩。時康熙之十八年除夕也。壩為川江上流,與昭化唇齒,俗號「鐵門坎」。賊防守尤力,沿江立營,為石囤木柞,張炮。公下令曰:「元旦渡江大吉,違者斬!」黎明,公騎驏馬,率麾下五千人,橫刀渡江。江淺,為萬馬騰簸,波濤盡立,呼聲震天。賊連發炮傷數十人,無敢回顧者。賊大驚曰:「此老將軍軍令如山,不可抗也。」方格鬥,天忽風,吹馬如吹舟,頃刻抵岸。斬賊將郭景儀等,獲器械、旗幟、馬匹無算。餘賊奔竄,追之,再勝於石峽溝。十日而克成都。公入城,秋毫無犯,收金銀印二百六十、偽劄千,奏繳之。上大喜,手詔褒美,加勇略將軍、兵部尚書,總督雲貴。

公密奏滇、黔恃蜀為捍蔽,今蜀已得,而吳三桂又新死,宜乘機速進。上許之。當是時,王師征滇,貝子章泰自貴州進兵滇池,將軍賴塔自廣西進兵黃草壩。滿、漢兵十萬餘,圍城九月未下。米斗四金,月需米六萬石。公至軍,即向貝子陳三策:其一,稱欲取內城,先破外護,使賊匹馬不能出,方可招降;其一,稱我兵匝圍太遠,自歸化寺至碧雞關,東西七十餘里,調呼不靈,宜掘裏壕相攻逼;其一,降者宜分別收養,不宜盡發滿洲為奴。貝子不悅,以滿洲語相駁詰,而公又漢人,不解滿語,張目抵捂。幸公已奏聞,詔下悉如公策。貝子不得已,與兵二千,攻得勝橋。公望見橋頭炮台甚密,白晝攻,所傷必多,乃伏馬兵於南壩兩岸,分步兵為三隊,營壕牆外。牆上架交槍、子母炮。身披馬綿,持大刀督陣。夜二鼓,攻橋,賊盡出死戰。其帥郭壯圖親搏戟,三進壕牆,而伏兵三起應之。列炬如星,槍炮雨下。賊敗走,公奪橋。追至三市街,再敗之。天猶未明也。平旦入東、南二門,郭壯圖舉火自焚。三桂子世?自殺,餘賊盡降,雲南平。加一等精奇呢哈番,召入都,以將軍管鑾儀衛事。公破城所得降將偽官俱不殺,並代奏乞恩,以故樂為盡力,每戰有功。然本秦人,性戇,氣陵其上。首創取蜀之計,將軍吳丹、王進寶等咸嫉忌。吳故大學士明珠從子,怙寵而貪,公尤輕之。每論事,輒不合。初,吳三桂聞公取蜀,大恚,遣將胡國柱陷永寧、建昌。兵部責公不救,議削爵。聖祖不許。公引兵克復兩郡,追賊至大渡河。聖祖命公乘勝進滇,而大將軍貝子屢檄公先追獲胡國柱再往。公不從。攻得勝橋,與兵甚少,公爭之,許以在南壩相救。及鏖戰,救不至。得橋,又改命蔡毓榮守之。公積不平,入朝屢忿爭於大學士明珠前。明雖怵以好語,然以吳丹故,心終不善也。公乞骸骨歸,許之。

康熙三十五年,上征噶爾丹。以公老將,復召公。年已七十五。遂上《表明心跡》一疏,分十四條,洋洋數千言,貶諸將軍不值一錢,而自序戰功最苦,為部臣所抑。語氣傲悍,御史龔翔麟劾以大不敬,宜斬。上優容之,命赴行在問方略,寵賜優渥。憫其老,放歸。數年薨,諡襄忠。

公雖武人,好觀《通鑒》。家居聞知縣呼騶過門,便拱立,喚家人子弟齊起,曰:「父母官過,敢不敬乎?」其樸誠如此。子四人,位皆至制府、中丞。

論曰:以馬伏波之勳,而晚年主恩衰替。范蔚宗以為功名之際,理固應然。公之功名,有類伏波。其長者家兒爭相傾軋,則有甚焉。且誣公謀反,然而竟以令終者,何也?孔子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聖祖如天,無所不照,無所不容。公遇聖祖,公勝伏波矣。公薨,聖祖諭祭云:「事久而乃績彌彰,人往而朕心長眷。」嗚呼,使死者而無知則可,死者而有知,其如何讀而感,感而悲也!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