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制定機關:北京市人民政府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2018 年 12 月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也是京津冀區域新的增長極。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
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物的設計,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要指示
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着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帶動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
序言
[編輯]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城市副中心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於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對於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組織編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本次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新起點、面向新時代,緊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着眼於進一步強化「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不斷提升「四個服務」水平;堅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打造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有序拉開城市發展框架,與河北雄安新區共同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延伸;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匯聚各方智慧,齊心謀劃新時代城市副中心可持續發展的精細藍圖,努力創造「城市副中心質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區,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功成不必在我,保持歷史耐心,謀定而後動,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的一翼。
本規劃是指導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期限至2035年。總 則 |
1 |
第一章 落實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規模和空間布局 |
2 |
第一節 戰略定位 |
3 |
第二節 發展目標 |
4 |
第三節 規模與結構 |
4 |
第四節 空間布局 |
6 |
第二章 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建設新時代和諧宜居典範城區 |
8 |
第一節 完善功能承接體系,提高對中心城區的服務保障能力 |
9 |
第二節 營造良好承接環境,推動新時代和諧宜居城區建設 |
10 |
第三節 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讓人民群眾更有歸屬感 |
11 |
第三章 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 |
12 |
第一節 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
13 |
第二節 建設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
13 |
第三節 建設文化傳承的人文城市 |
15 |
第四節 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
17 |
第四章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
20 |
第一節 打造國際一流的設施服務環 |
21 |
第二節 構建以人為本的綜合交通體系 |
21 |
第三節 建立綠色低碳和節水節能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
24 |
第四節 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 |
25 |
第五節 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
27 |
第六節 健全堅韌穩固的公共安全體系 |
29 |
第七節 建設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
30 |
第五章 推動通州區城鄉融合發展,建設新型城鎮化示範區 |
32 |
第一節 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完善新型城鎮化空間體系 |
33 |
第二節 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
34 |
第三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舒朗有致的美麗鄉村 |
35 |
第六章 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
36 |
第一節 建立統一的規劃實施機制 |
37 |
第二節 建立功能協同的整體格局 |
38 |
第三節 共建協同發展的設施體系 |
39 |
第七章 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
40 |
第一節 構建「城市副中心質量」規劃建設管理框架,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 |
41 |
第二節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政策集成與創新 |
42 |
總則
[編輯]第1條 指導思想
[編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着力建設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着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第2條 區位及規劃範圍
[編輯]城市副中心位於北京市域東部,長安街東延長線與大運河交匯處,距天安門約25公里,距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約20公里,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約60公里,距河北雄安新區約10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歷史底蘊深厚。本規劃範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西至與朝陽區之間的規劃綠化隔離帶,東至規劃東部發展帶聯絡線,北至現狀潞苑北大街,南至現狀京哈高速公路,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13公里,總用地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
第一章 落實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規模和空間布局
[編輯]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要着眼於新時代黨中央和人民群眾對北京發展的新要求、新期待,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各項要求,緊緊圍繞對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發揮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範帶動作用,明確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規模結構和空間布局,加強空間管控,預留彈性發展空間,努力創造「城市副中心質量」,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成為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作出示範。
第一節 戰略定位
[編輯]城市副中心為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要處理好和中心城區「主」與「副」的關係,促進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與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緊密對接、良性互動,加強對中心城區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實現以副輔主、主副共興;處理好和通州區核心與拓展的關係,加強城鄉統籌,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提高發展的整體性與協調性,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共榮;處理好和東部各區、廊坊北三縣地區激活帶動、協同發展的關係,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東部綜合服務中心和樞紐,實現以點帶面、區域共進;處理好和雄安新區差異化發展的關係,避免同構化,實現一核兩翼共同促進首都功能優化提升。
第3條 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是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編輯]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堅持生態優先,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順應自然,呵護藍綠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以人為本,推動新建區與老城區的包容互促,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增進人民福祉;堅持綠色發展,科學配置生產、生活、生態資源要素,提高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支點;堅持文化傳承,萃取大運河歷史文化精髓,注入時代創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財富,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和諧文明的美麗家園,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堅持公平共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廣大農民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堅持城鄉融合,分區分類引導小城鎮功能聯動和特色發展,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圍繞城市副中心形成「眾星拱月」的整體城鄉格局,共同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同時加強空間管控,防止貼邊蔓延,避免出現城鄉結合部管理失控的問題;堅持改革創新,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創新城鎮化實施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實現城鄉規劃、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產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一體化,形成功能聯動、融合發展、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格局。打造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堅持分工協作,激活帶動順義、平谷、大興(亦莊)等東部各區聯動發展,實現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形成分工有序的網絡化城鎮體系,提高對首都功能優化的服務保障能力;堅持共管共控,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協調機制,共同劃定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共同建設大尺度生態綠洲,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堅持互惠共贏,有序推動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市政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協助廊坊北三縣地區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現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攜手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第二節 發展目標
[編輯]第4條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
[編輯]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競爭力、彰顯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作用全面顯現,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基本實現,與河北雄安新區共同建成北京新的兩翼。創造「城市副中心質量」,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成效卓著,奠定新時代千年之城的堅實基礎。
——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
——成為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成為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
——成為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成為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
——成為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第三節 規模與結構
[編輯]落實減量發展要求,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框定總量、限定容量;以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為出發點,盤活存量、做優增量;以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為落腳點,提高質量、留有餘量,合理確定人口、用地、建設規模與結構。
第5條 合理確定人口規模,優化人口布局與結構
[編輯]合理確定人口規模。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就業人口規模控制在70萬-75萬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到2035年通州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萬-205萬人以內,就業人口規模控制在115萬-120萬人。
優化人口布局與結構。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區40萬-50萬常住人口疏解。促進承接人口融入本地生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生育政策變化,提高人口服務管理水平,提升人口整體素質,吸引年輕人才集聚,為城市副中心注入新生力量,形成與城市副中心戰略定位、主導功能相適應的人口布局與結構,讓城市副中心成為「留得住人,扎得下根」的地方。
第6條 嚴格控制用地規模,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結構
[編輯]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設用地總規模(包括城鄉建設用地、特殊用地、對外交通用地及部分水利設施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先減後增、以減定增、多減少增、增減掛鉤」的實施機制,城鄉建設用地實施的平均拆占比約1:1。通州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75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拆占比約1:0.8。
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鄉產業用地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24%下降到15%-17%,通州區城鄉產業用地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33%下降到20%左右。適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環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鄉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32%提高到35%-38%,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現狀1:1.3調整為1:2左右。
通州區城鄉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34%提高到40%左右,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現狀1:1調整為1:2左右。大幅提高生態空間的規模與質量,強化生態底線管控。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生態空間面積達到總面積的40%,通州區生態空間面積達到總面積的60%以上。
第7條 合理控制建設總量,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編輯]統籌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落實疏解承接任務,優化提升城市功能,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規劃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億平方米以內。
科學利用地下空間,加強地上地下空間統籌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間建築規模控制在2000萬-2500萬平方米以內。
第8條 預留彈性發展空間,提高規劃的適應性和空間的包容性
[編輯]積極應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劃定戰略留白地區,為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項目預留空間。提高混合用地比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合理調控供地結構和時序,靈活應對城市發展的動態要求。
實行多層次戰略留白。城市副中心預留約9平方公里戰略留白地區,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約9%。拓展區預留約30平方公里的戰略留白指標,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約16%。
提高多層級混合利用水平。推動區域層面的功能混合,圍繞重點功能區加強產業與居住功能的混合,促進職住就近平衡。推動地塊層面的功能兼容,增強城市活力。推動建築層面的複合利用,實施空間分層供給,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度。
第四節 空間布局
[編輯]第9條 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
[編輯]順應自然、尊重規律,遵循中華營城理念、北京建城傳統、通州地域文脈,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形成「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一帶: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
一軸:依託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
多組團: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形成12個民生共享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街區)。構建集成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設施服務環,有機串連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第10條 塑造端正大氣、古今同輝、人文薈萃的總體城市形象
[編輯]通州位於千年大運河北首、百里長安街東端,自古為京畿咽喉重鎮。堅持大歷史觀,貫通歷史現狀未來,明確主副空間秩序,塑造集約緊湊、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形成長安街東延長線規整有序、端正大氣的畿輔門戶形象。
重構空間秩序,依託大運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輝的城市風貌。圍繞燃燈塔強化五河交匯處整體空間景觀營造,圍繞一帶一軸交匯處精心建設市民活力中心,熔古鑄今,徐徐展開一幅運河蜿蜒流淌、古城伴水而生、綠心層疊蒼翠、空間疏密有致、高度舒緩有序、街巷尺度宜人的美麗畫卷。
重塑城市魅力,更加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精心打造好每一個街區、每一棟建築,不留歷史遺憾,促進城市與自然和諧統一,讓運河與六環煥發活力,讓街道和公園更具魅力,讓人們盪舟運河上、漫步森林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建設人民生活滿意幸福、人文薈萃的理想之城。
第11條 加強空間管控,提升空間品質
[編輯]科學確定城市空間管控邊界及管控分區。加強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線的充分銜接,實現對城市空間的全域管控,對各專項系統的統籌管控,對每一寸土地的精細管控。
確定空間剛性管控邊界。劃定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河湖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堅持全域管控,推動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兩線合一,遏制城市連片蔓延發展。
確定城市品質管控分區。劃定建築高度分區、建設強度分區、建築風貌分區、城市色彩分區、第五立面分區、公共空間分區,保持城市建築風格的基調與多元化,加強城市空間的整體性與協調性管控。
確定一體化管控區。劃定從常水位線到建築退線的濱水一體化管控區、路緣石線到建築退線的街道一體化管控區、軌道車站地上地下一體化管控區、設施服務環一體化管控區,加強一體化設計、建設、管理,提升城市空間質量水平。
第二章 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建設新時代和諧宜居典範城區
[編輯]優化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強化「騰籠換鳥」,積極吸納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創新資源,着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使城市建設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按照「一帶、一軸、多組團」空間結構優化城市功能布局,配套綜合服務,營造良好的承接環境。促進新老融合,建設美麗家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新時代和諧宜居典範城區。
第一節 完善功能承接體系,提高對中心城區的服務保障能力
[編輯]第12條 深化功能定位,明確承接重點
[編輯]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在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持續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堅定不移調存量,為承接功能順利落地創造條件。促進行政功能與其他城市功能有機結合,以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為主導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有序承接市級黨政機關和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向城市副中心轉移,帶動中心城區其他相關功能和人口疏解。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區40萬-50萬常住人口疏解。
第13條 細化主導功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編輯]瞄準科技前沿,堅持創新引領,嚴格產業准入標準,有序引導高端要素集聚。做實轉移疏解產業,集中平移中心城區適宜產業資源,做精現有優勢產業,提高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做優新興戰略產業,培育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在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地區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建設市級行政中心。構建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運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適度引導相關政務功能向運河商務區、文化旅遊區布局,構建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功能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
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引導京津冀區域性金融機構集聚,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城市副中心設立京津冀區域性總部或一級分支機構,推動京津冀區域基金管理機構、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總部集聚。增強總部經濟發展吸引力,加快要素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建設文化和旅遊新窗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完善與中心城區相協調的文化和旅遊休閒功能布局,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時尚創意相得益彰、本土文化與國際文化深度融合、彰顯京華特色和多元包容的大文化產業。依託大運河文化帶、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宋莊、台湖等特色地區,大力發展文化創意、主題旅遊、原創藝術、演藝娛樂等產業,積極發展體育產業,引進頂尖職業賽事和俱樂部。
搭建科技創新平台。實現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融合發展,與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導功能互為支撐和依託。建立市場化技術轉移轉化平台,實施一批前沿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和新材料等創新成果轉化重大項目。制定技術領先、標準規範的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算標準,推進物聯網、計算機、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的廣泛應用。
第二節 營造良好承接環境,推動新時代和諧宜居城區建設
[編輯]第14條 以一帶、一軸為統領,組織城市功能布局
[編輯]打造凸顯公共空間魅力的生態文明帶。劃定長約23公里、面積約41平方公里的大運河沿岸空間管控區。以大運河為骨架,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加強生態建設,統籌兩岸公共空間、城市功能、交通組織和濱水景觀。沿大運河重點培育運河商務區、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地區和城市綠心3個重點功能區。大運河兩岸組織完整連續的自行車道、跑步道和漫步道,開通以水上旅遊觀光為主的通航線路,營造充滿現代活力、再現歷史記憶的濱水公共空間,形成韻味深厚、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帶。
打造縫合城市功能的創新發展軸。劃定長約14公里、面積約27平方公里的六環路沿線空間管控區。結合現狀六環路入地改造建設六環公園,有效織補城市空間,消除現狀六環路的割裂影響,引導兩側城市功能互動發展和創新功能集聚,將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與重點功能區及相關組團建設充分融合,重點建設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4個重點功能區。依託原六環路面構建以自行車高速路為主的複合慢行體系,建設無人駕駛示範區。形成貫通歷史現狀未來、功能匯聚、集約高效的創新發展軸。
依託城市綠心建設最具亮點的市民活力中心。在一帶一軸交匯處,規劃建設面積約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綠心,對原東方化工廠地區進行生態治理,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園,實現森林入城,全面提升生態效應和碳匯能力,在綠樹掩映中高水平建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一批現代化公共文化設施,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親民性、便利性和實用性,形成森林鬱鬱蔥蔥、小徑鳥語花香、景觀四季分明、空間充滿活力、遊人流連忘返、群眾幸福樂享的市民活力中心。
第15條 以組團、家園為單元,提供均衡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
[編輯]加強組團差異化引導,實現家園系統化管控。統籌考慮現狀條件及發展目標,將12個組團劃分為更新改造、城鄉統籌、創新示範3種類型,細化分解功能定位、人口規模和建築規模,制定差異化的公共服務保障策略,統籌調配各組團的職住關係和公共服務。以36個家園為基本單元,傳導落實組團的各項剛性管控內容。
完善多層級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宜居便利、均衡發展,建立市民中心-組團中心-家園中心-便民服務點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5-15-30分鐘生活圈。強化組團中心和家園中心建設,鼓勵配套服務功能集中設置、混合利用、統籌核算,實現均衡布局,就近滿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閒、交通、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需求,實現居民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可達家園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30分鐘可達組團中心及市民中心,享有豐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務。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全覆蓋。
第三節 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讓人民群眾更有歸屬感
[編輯]第16條 促進新老城區空間、功能、社會深度融合
[編輯]促進新老城區空間融合。堅持整體協調、系統貫通。強化空間織補,在老城區做好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以舒適宜居為標準,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設強度,保持老城區的風貌格調,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附屬設施,增補小微綠地,推進停車位改造和市政設施擴容,加強公共空間建設,打通堵點、理順脈絡,逐步由街巷整治轉向街區更新,讓老城區脫胎換骨。在新建區構建品質卓越的公共空間體系,加快推進六環公園、城市綠心等示範項目建設,加強與老城區的系統銜接,實現新老城區水網、綠網、路網內暢外聯、互聯互通。
促進新老城區功能融合。堅持以新促老、統籌互補。強化新建區主導功能建設,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老城區功能置換、產業升級,為老城區復興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本地居民就業回歸。統籌調配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新老城區合拍共鳴、凝聚合力,實現更有創新活力的經濟發展,更均衡的職住關係,更平等的公共服務,更宜人的生態環境。
促進新老城區社會融合。堅持公平正義,普惠共享。構建均衡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充分挖潛老城區存量土地資源,優先補充公共設施短板,加大新建區公共服務對老城區的延伸和輻射力度,實現同管理、同服務。建設以百年老店和通州夜市為主題的特色街區,推動老城區歷史文化記憶與新建區現代文化體驗全面融合,依託充滿活力的組團、家園中心,富有魅力的水岸、公園、街巷、廣場,促進鄰里交往,形成親善友愛、和諧融洽的鄰里關係。在重視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軟件建設,推進遺產保護,喚醒歷史記憶,傳承文化基因,形成文化自覺,激發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實現由地緣相近到人緣相親,創造城市副中心開放包容的社會氛圍。
第三章 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
[編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城市設計,處理好水與城、藍與綠、古與今的關係,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構建疏密有序、錯落有致的城市空間秩序,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展現「綠心環翠承古韻,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新時代城市畫卷。
第一節 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編輯]大運河是元明清三代南北交通動脈,通州的興起及發展與運河漕運密不可分。傳承運河歷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態理念,構建「通州堰」系列分洪體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澇安全,重構水與城、水與人的和諧關係。
第17條 建設富有活力、充滿魅力的親水城市
[編輯]活力營水。繼承傳統水城格局,以大運河為主脈,恢復部分河流歷史故道,疏浚治理主要河道,構建樹狀河網結構,形成約18平方公里水域,貫通約163公里連續濱水岸線,營造約40平方公里濱水空間,劃定河湖保護線和濱水一體化管控區,實現常水位線到建築退線一體化建設管理。
魅力親水。優化濱水空間功能,將濱水空間劃分為生活遊憩、商務休閒、旅遊觀賞、自然郊野、歷史文化五種類型,實施分類控制和引導。生態化改造現狀混凝土河岸護坡,消除過高堤防的視線阻隔,營造自然宜人的濱水環境,結合岸線特徵精心設計河岸兩側建築高度、體量和布局,形成高低錯落、靈動舒朗的濱水界面。改善濱水交通條件,加強橋梁規劃設計,建設連續貫通的慢行系統,增加直達河岸通道,提升濱水空間可達性,促進濱水空間回歸居民生活。
第18條 建設安全可靠、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
[編輯]精明理水。借鑑古人「堰」的分水理念,基於自然地勢,順應水系脈絡,運用現代工程技術手段,合理優化海河流域防洪格局,統籌考慮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體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澇安全,穩定常水位,為營造安全有活力的親水岸線提供條件。完善北運河、潮白河防洪減災體系,合理劃定河湖藍線,完善多功能生態濕地(蓄澇區)等設施,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防澇標準達到50-100年一遇。
海綿蓄水。建設自然和諧的海綿城市,尊重自然生態本底,構建河湖水系生態緩衝帶,發揮生態空間在雨洪調蓄、雨水徑流淨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作用,實現生態良性循環。綜合採用透水鋪裝、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生態濕地等低影響開發措施,實現對雨水資源「滲、蓄、滯、淨、用、排」的綜合管理和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80%城市建成區面積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於80%。
第二節 建設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編輯]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總量,構建結構清晰、布局均衡、連續貫通的綠色空間系統,提升綠色空間的便捷性、共享性和舒適性,讓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見綠蔭、側耳聞鳥鳴。
第19條 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編輯]嚴守生態安全底線。劃定生態控制線,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系統保護、系統修復。構建區域生態網絡,保護碳匯空間,提升碳匯能力,到2035年通州區森林覆蓋率由現狀28%提高到40%,塑造水韻林海、綠野田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地區。
防止城市副中心與周邊地區貼邊連片發展。在通州區形成「兩帶、兩楔」的綠色空間結構,在城市副中心西側與朝陽區之間有條件地區規劃預留寬度不小於500米的生態綠帶,東側與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共建平均寬度不小於3公里的生態綠帶,南側與北側劃定寬度約7公里的生態廊道控制區,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外圍的環狀綠色生態綠帶。發揮生態綠帶護藍、增綠、通風、降塵等作用,促進城市副中心與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機銜接。
第20條 健全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體系
[編輯]構建城市級、社區級兩級綠色空間體系。在城市副中心內形成「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總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約41平方公里。劃定包括公園綠地、生態綠地等在內的綠地系統線,保障綠地有序實施。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
城市級綠色空間:生態文明帶、創新發展軸、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設施服務環、城市綠心、大型城市公園、河道綠廊和交通綠廊。
社區級綠色空間:社區公園和小微綠地。
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率先在城市綠心實現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森林生境,依託長安街東延長線以及廣渠路、觀音堂路等景觀大道種植高大喬木,實現森林入城。鼓勵城市幹道設置中央分隔帶種植高大喬木,在有條件的隔離帶、人行道種植兩排喬木,形成連續的林蔭路系統,街區道路100%林蔭化。
構建完整連續、藍綠交織的綠道網絡。依託河道綠廊、交通綠廊,建設綠蔭密集、連續貫通的幹線綠道,有效串連城市公園和社區公園。依託小規模綠色線性空間,構建尺度宜人、慢行舒適的次級綠道,有效串連社區公園與小微綠地。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綠道約280公里,水岸及道路林木綠化率達到80%以上。
第21條 提高綠色空間的活力和品質
[編輯]豐富休閒服務功能。推動綠色空間與體育、文化等城市功能的混合利用,為文體設施建設預留條件,合理規劃、加強設計,提升綠色空間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利用綠色空間舉辦節日慶典、運動賽事、文化表演等公共活動,營造充滿活力、引人入勝的綠色空間。提高生態服務質量。圍繞綠色空間,修複本地生物譜系,提高本地動植物種類和多樣性,選擇以長壽、抗逆、食源、美觀為主的鄉土樹種,營造以喬木為主、樹種多元、層次多樣、色彩多變的複合穩定的植物群落,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環境品質。
第三節 建設文化傳承的人文城市
[編輯]擔當起塑造新時代城市副中心文化之魂的歷史使命,保護並利用好以大運河為核心、多類型文化並存的歷史文化資源,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高質量保護利用文物,保護展示文物本體,控制文物周邊環境,為公眾提供高質量文化交流場所,提升文化品質、激發文化活力,增強文化創新驅動力,充分展現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第22條 構建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體系
[編輯]完善歷史文化整體保護格局。深入挖掘通州歷史文化底蘊,以大運河、燕山南麓大道水陸兩線串連各類歷史文化遺存,構建一河三城、一道多點的整體保護格局。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嚴格控制歷史文化保護重點管控區的建築高度與建設強度,保障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本體安全,營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環境。健全歷史文化保護線的劃定機制,逐步擴大管控範圍,到2035年歷史文化保護重點管控區占城市副中心總面積的比例達到8%以上。
一河指貫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大運河;三城指路縣故城(西漢)、通州古城(北齊)和張家灣古鎮(明嘉靖);一道指東西向燕山南麓大道(歷史上北京地區沿燕山山前通往遼東地區的一條交通廊道,包括秦馳道、清御道等);多點包括歷史建築、工業遺產、地下文物埋藏區、傳統村落等各類歷史文化資源。
形成全覆蓋的運河文化傳承體系。強化歷史景觀營造,豐富民俗文化展示,促進文化設施建設,引導公眾自覺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塑造凸顯運河記憶的文化魅力場所,利用城市綠道和文化景觀廊道組織文化探訪路,依託特色景觀與歷史文化遺存劃定文化精華區,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副中心歷史文化景觀體系。圍繞各級文化設施植入豐富的文化活動,廣泛收集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好運河故事。
第23條 加強一河三城整體保護
[編輯]1.加強大運河遺產保護,傳承古運國脈的文化精髓
[編輯]嚴格落實大運河遺產保護要求。認真做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重點加強通惠河通州段、北運河的保護與傳承,提升歷史水系的景觀品質與文化內涵,進一步擦亮大運河金名片。保護好永通橋、通運橋、虹橋、東門橋、廣利橋、張家灣石橋(善人橋)等歷史橋閘,合理疏解過橋交通功能、修復周邊歷史環境,為橋閘預留展示空間。全面落實河長制,完善大運河保護實施機制。積極拓展大運河遺產保護內容。按照遺產類、挖掘類、環境類、水系類、文創類等5種類別,區分輕重緩急,分類推進。深入挖掘與大運河相關的沉船、古建築、古遺址、歷史村鎮以及相關聯的環境景觀等各類遺產,健全大運河遺產管理與展示體系,處理好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
積極推動歷史水系恢復。加強歷史河道與碼頭的考古勘探工作,通過景觀營造、意向展示、地面標識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科學再現明清通惠河、玉帶河、北運河故道、石壩碼頭、上碼頭、下碼頭、土壩碼頭、中碼頭、里二泗碼頭等,全面展示完整的大運河歷史水網和古碼頭群。
2.因地制宜,分類實施三座古城保護
[編輯]整體提升通州古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認知,結合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積極推動通州古城保護。完整保護通州古城歷史空間格局,繼續深入發掘歷史遺存,結合歷史景觀的恢復性修建、歷史遺存的合理利用及公共空間的精心營造,全面展示古城整體價值。恢復歷史水系、營造主題景觀、塑造文化節點,着重勾勒由通州古城牆、古城門和護城河等構成的船形歷史城廓。整體保護十八個半截胡同空間肌理與歷史風貌,同步改善人居環境品質。完整保護三廟一塔歷史景觀,重點強化燃燈塔景觀的標誌性,加強周邊地區空間管控,嚴格保護天際線,對現狀影響觀塔視廊的建築予以拆除或降層,營造良好的觀塔視廊,再現「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歷史畫卷。
建設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加強考古發掘、歷史研究與保護展示,採用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呈現考古發掘現場,提高公眾歷史認知,提供高品質文化交流場所,豐富公眾文化體驗,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活力與內涵,創建歷史文化展示窗口。
加強張家灣古鎮的保護與利用,豐富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復興。鎮區內通過空間織補恢復歷史風貌,結合張家灣鎮城牆遺蹟、通運橋保護及下碼頭恢復,建設遺址公園。鎮區外加強張家灣鎮村(史稱長店村)整體保護,保護村莊肌理及歷史文化遺存,挖掘歷史信息,留住歷史印記,精心設計體現歷史風貌特色的建築細節、公共空間和街道家具。結合琉球國墓的保護,展現明清外交盛景的歷史場所。積極引入設計大師和優秀團隊,高標準規劃設計,再現運河古鎮的特色風貌。
第24條 實現一道多點全面保護
[編輯]1.深入挖掘古道文化,構建串連古今的區域文化廊道
[編輯]傳承燕山南麓大道文化內涵,延展長安街空間格局,形成串連主副、古今交融的京津冀文化廊道。開展對秦馳道、清御道的考古調查,挖掘歷史價值,提取文化要素,強化沿線景觀設計,充分展現兩條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全面闡釋通州之通。
2.加強各類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編輯]以更開闊的視角不斷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拓展和豐富保護對象,做到應保盡保。加強文物保護,全面開展文物保護區劃劃定工作。加強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活化利用工業遺產,確定保護名錄,劃定保護範圍。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完整保護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通州兵營舊址、通州起義指揮部等紅色紀念地。逐步完善地下文物埋藏區劃定工作,全面保護地下文物。突出運河沿岸村落特色,保持好傳統風貌,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地域文化魅力。創新保護利用方式,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現代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和公共空間建設有機結合。
城市副中心現存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5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通州區44處)。
第25條 促進多元文化融合發展
[編輯]完善長安街東延長線,塑造沉穩大氣的形象氣質。突出行政、文化等核心功能,加強空間形態與建築風貌管控,強化城市街道界面和城市家具設計,建設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重點做好五河交匯處的空間營造,傳承通州古韻、融合運河水韻、描繪時代風韻,推動文化共建共享,實現長安街東延長線的精彩收尾。
發揮文化功能區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文化產業繁榮。圍繞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發展文化交流和旅遊休閒產業。圍繞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培育以當代原創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
圍繞台湖演藝小鎮,發展創意創作、藝術推廣、展演交流等文化創意產業。建設國際一流的文化設施集群。規劃建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一批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推動文化設施共建共享,提供優質公共文化資源,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全方位、系統性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品質,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發揮大運河金名片價值。萃取文化精髓,弘揚文化精神。梳理、提煉、統一大運河文化符號與文化標識,精心培育大運河文化品牌形象,強化京津冀內在文化聯繫,完善文化創意、文化展示等功能,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節 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編輯]注重城市設計,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統籌城市建築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塑造城市地域特色,實現城市格局協調有序、因形就勢,體現京華風範;環境景觀藍綠交織、水光映城,凸顯運河風韻;文化藝術傳承歷史、精緻宜人,展現人文風采;建築風貌與古為新、多元包容,展示時代風尚。
第26條 構建城市整體風貌格局
[編輯]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風貌格局。突出「一帶一軸一環」統領城市空間格局的骨架作用,集中展示城市特色風貌。強化城市景觀風貌分級管控,差異化落實建築風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等管控要求。劃定重點地區為一級、二級管控區,進行精細化設計和管控,其他地區作為三級管控區,進行全域覆蓋的底線管控。 一級管控區包含五河交匯處、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地區、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等重點功能區,按照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精細化管控。二級管控區包含一帶一軸、設施服務環兩側城市界面和組團中心,按照規劃設計導則的所有相關內容進行全面管控。三級管控區包含家園中心和其他地區,應符合各項底線管控要求。
劃定六個風貌分區。依據各組團區位條件和主導功能,建設濱河風貌區、行政辦公風貌區、歷史文化風貌區、環球主題公園風貌區、文化創意風貌區、宜居生活風貌區,展現內涵豐富的城市風貌特色。
第27條 建立城市整體高度秩序
[編輯]建立舒緩有序、格局清晰、通透舒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劃定三類建築高度分區,構建視景優美、視點可達、視廊通透的城市景觀眺望系統,塑造輪廓舒展、韻律起伏的城市天際線。
劃定基準高度管控區。注重建築高度整體協調,明確基準高度管控要求,塑造舒緩有序的整體高度形象。基於城市副中心15-35米為主的道路紅線寬度,營造舒適宜人的街廓比,兼顧經濟性要求,基準建築高度原則控制在36米,基準高度管控區占城市副中心總面積的比例達到70%以上。鼓勵圍合式建築布局,在街道旁、庭院內種植高大喬木,形成綠樹掩映的城市景觀,營造連續開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間體驗。
劃定新老建築高度協調區。尊重現狀建成環境,協調新老建築高度關係,合理控制新建建築的高度,通過彈性引導和精細化設計,形成梯度變化,實現平緩過渡,建立整體統一的高度秩序。
劃定高層建築管控區。科學引導高層建築布局,嚴格控制超高層建築的數量和分布,除高層建築管控區外,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注重新建高層建築與大運河、燃燈塔等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景觀的協調融合。在運河商務區、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地區,沿大運河兩側合理布置高層建築。結合一帶一軸、設施服務環、景觀大道等重要廊道預留通暢開闊的景觀視廊,集中展示城市副中心標誌性建築形象。高層建築管控區占城市副中心總面積的比例控制在3%以內,原則上新建超高層建築高度不超過200米,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第28條 加強城市建設強度管控
[編輯]統籌考慮現狀建設情況,加強規劃引導,依據城市空間秩序,以主導功能為統領,以軌道交通為導向,劃定規模適度、緊湊集約的強度分區,建立建設強度與建築高度總體匹配、適度區分的對應關係,加強建築規模整體管控,制定差異化引導策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劃定4級強度分區。結合軌道交通樞紐周邊、組團中心以及有特殊要求地區,劃定中高或高強度分區,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結合通風廊道、生態空間、歷史文化保護區,劃定低強度分區,嚴格控制建築規模。其他地區劃定為中強度分區。
細化強度管控要求。明確強度分區內各類用地的控制要求,以街區為核算單元分解落實建設總量,建立建設強度轉移優化提升掛鉤機制,促進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建設。鼓勵建築圍合式布局、增強街道活力。
第29條 加強建築風貌、城市色彩與第五立面管控
[編輯]塑造古今交融、簡約包容的建築風貌。傳承中華建築文化基因,汲取國際先進設計理念,追求建築藝術,體現中國風格、地域風貌。積極推廣綠色建築、使用綠色建材,嚴謹細緻做好建築設計,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盒子。加強與現狀建築和歷史建築的協調統一,形成融於自然、簡潔大方、端正大氣、具有東方神韻和現代氣息的「新而中」建築風格。塑造比例均衡、尺度宜人的建築體量和富有變化的建築形態,形成協調統一、開放共享的建築界面。城市副中心新建建築全部執行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準,到2035年三星級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50%以上。
確立水彩清韻、朴雅相融的城市色彩主題。汲取歷史文化基因,吸收地域文化特色,彰顯時代風貌特徵,形成「藍綠交織底,銀河串古今,半城溫暖半城清」的城市色彩意象。劃定城市色彩分區,規範色彩使用,實現統一中富有變化,韻律中蘊含活力。
塑造整潔有序、錯落有致的城市第五立面。統籌考慮城市肌理、建築高度和建築輪廓,營造與藍綠空間和諧相融、與傳統文化交相輝映、具有高度可識別性的城市第五立面。劃定第五立面分區,對屋頂形式、材料、顏色和設施設備進行精細管控,優化美化綠化建築第五立面。重點管控生態文明帶、創新發展軸和設施服務環兩側區域,構建形態色彩整體和諧統一的城市空間界面和輪廓線。
第30條 加強城市公共空間管控
[編輯]構建功能明確、連續貫通的公共空間體系。劃定公共空間分區,分為功能綜合、自然生態、休憩遊玩、休閒活動、精品景觀、景觀禮儀6種類型,加強分類引導與管控,提升城市魅力與活力。提高公共空間的開放性與連續性,實現綠道網絡、公共設施與公共空間的串連融合,讓人民群眾看得見、用得上、用得好。
大幅增加公共空間總量。深挖空間資源,將高架橋下、廢棄鐵路兩側等閒置空間轉變為綠色活力空間,鼓勵開放封閉公共空間和公共建築底層空間,加強地上地下公共空間縱向聯通和統籌利用。
塑造高品質、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對公共空間各要素進行精細化設計,提高藝術水平,增強城市魅力,加強公共空間複合利用,豐富文化體驗。依託大型公共空間策劃節日慶典、演唱會等文化展示與表演活動,鼓勵公共空間與城市體育、文化設施融合利用,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建設生活方便、尺度宜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
第四章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編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立體複合的設施服務環、構建以人為本的綜合交通體系、建立綠色低碳和節水節能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健全堅韌穩固的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實現城市副中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為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範。
第一節 打造國際一流的設施服務環
[編輯]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與運行效率,系統整合城市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國際前沿科技水平、展現中國製造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人民生活幸福樂享的設施服務環,形成城市永續發展的核心基礎骨架。
第31條 系統整合地上公共服務和地下基礎設施
[編輯]因地制宜建設一條功能複合、布局均衡、地上地下空間一體的設施服務環,全長約36.5公里。科學劃定設施服務環一體化管控區,加強設施服務環沿線地上地下空間的有效管控,統籌規劃、靈活實施、遠近結合,為後續建設預留充足條件。
有效串連地上公共服務。建設連續貫通的環形綠帶和慢行系統,靈活控制環形綠帶寬度,強化公共空間設計,有效串連組團和家園中心,實現商業、文化、教育、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的有機銜接和充分共享。
高效集成地下基礎設施。統籌建設軌道交通、綜合管廊等環形幹線系統,貼建、共建隱性市政設施、多級雨水控制與利用設施、應急避難設施和地下儲能調峰設施等各類市政設施。依託軌道交通環線串連組團中心、家園中心等地上公共服務節點,鼓勵軌道車站採用陽光廳+無縫換乘等方式,加強軌道車站周邊一體化建設,提升土地複合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二節構建以人為本的綜合交通體系
[編輯]堅持公交優先、綠色出行,滿足通勤需求,強化公共交通對城市空間優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導作用,抓好交通運行管理,實現不依賴小汽車就能便捷出行。全面提升交通支撐能力,加強交通設施複合利用,提高出行品質和效率。
第32條 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
[編輯]建立城市幹道、街區道路兩級路網體系,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城市幹道重點保障交通功能,紅線寬度40-60米,加強南北向交通聯繫,形成「十一橫九縱」布局結構。街區道路重點滿足生活出行,紅線寬度15-35米,街區道路比重達到70%以上。新建住宅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老城區逐步打通封閉大院內部市政道路,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道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新建集中建設區達到10公里/平方公里。 建設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間。按照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小汽車的次序分配街道空間,優化街道橫斷面,優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車路權,實現道路紅線內人行道、自行車道和綠色空間比重大於50%。
劃定路緣石線到建築退線的街道一體化設計管控區,加強對道路紅線內外空間統籌管控,嚴格管控沿街建築界面,協調布局交通市政設施,精細化設計街道家具,保障無障礙系統連通。加強道路綠化植樹,嚴格限制使用護欄等物理隔離。
第33條 建設高標準、綠色智能的公交都市
[編輯]倡導綠色出行,構建公交+自行車+步行的出行模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內部通勤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軌道交通引導城市發展。構建環形+放射的軌道交通網絡,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線網密度達到1.1-1.2公里/平方公里。加強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的耦合,適當提高軌道車站周邊地區的開發強度和混合用地比例,實現軌道車站500米半徑範圍覆蓋63%的就業崗位和47%的居住人口,居住區與重點功能區之間軌道一次換乘即可到達,部分軌道交通車站預留同台換乘或越線運營等多種組織方式的條件,滿足乘客多樣化出行需求。劃定軌道車站地上地下一體化管控區,提高一體化開發建設和接駁換乘水平,營造舒適有序的步行和自行車接駁環境。
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形成良性互補、錯位服務。規劃布局幹線、支線兩級地面公交網絡。幹線服務城市副中心對外出行,提高軌道交通覆蓋盲區的公交服務水平,構建快速公交走廊。支線服務城市副中心內部出行,靈活設置線路,站點深入社區,做好與軌道車站的接駁。利用智能交通技術,實現智慧調度、智能服務、車路協同,提高綜合運行效率。
建設步行和自行車友好的城區。優化步行環境,構建連續舒適的林蔭路步行系統,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綠蔭率達到80%以上。精細化設計道路交叉口,縮短行人過街距離。在人流密集地區建設立體步行系統,實現人車分行。構建連續安全的騎行系統,依託幹線綠道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自行車道里程達到2300公里左右。
建設智能交通系統。構建實時感知、監測、預警、決策、管理和控制的智能交通體系框架,以物聯感應、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支撐,實現交通建設、運行、服務、監管全鏈條信息化和智能化。實現人車路協同一體、實時交互和信息共享,保障交通安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實現「出行即服務」,讓居民出行更便捷,選擇更多樣,體驗更舒適。充分考慮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為智能駕駛、智能物流等新興技術預留實施條件。
強化交通節能減排。有序推動公交車輛、公務車輛、新增社會車輛使用清潔能源,合理配置建設充電樁、加氣站等配套設施,未來全面實現機動車新能源、清潔能源化。
第34條 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多層次對外交通系統
[編輯]發揮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門戶作用。依託京唐(濱)城際鐵路和城際鐵路聯絡線,在京津冀地區構建與河北雄安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及樞紐機場之間直連直通的城際鐵路網絡,實現城市副中心1小時直達河北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繫。優化中心城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的出行結構,以速度快、站距大的城際鐵路、區域快線等方式滿足出行需求。加強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交通聯繫,形成以軌道交通為主、地面公交為輔的公交體系,建設兩條地鐵快線、三條地鐵普線、一條市郊鐵路,在廣渠路和朝陽路開行大容量快速公交(BRT)。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的互聯互通,形成以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為主導的交通體系,加強規劃控制,預留軌道交通連通條件。
提高城市副中心對東部各區的交通輻射能力。加強南北向交通聯繫,建設城際鐵路聯絡線、M21線(原區域快線S6線)和M22線(平谷線)。完善對外道路系統,設置快速公交走廊,實現城市副中心與密雲、懷柔、平谷、順義、亦莊、大興主要產業功能節點的快速便捷連接,引導東部各區的功能分工協作和良性互動發展。
優化過境交通組織。採用道路降級、線位調整、入地改造等措施,弱化城市副中心過境通道功能,將過境交通疏導至外圍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統。加快城市副中心境內六環路部分路段入地改造,通過貨運交通外移、客運交通入地,有效縫合城市空間,同步推動六環公園建設,做好精細化設計,加強安全、環保、交通、景觀、運營、成本等方面的論證工作。充分發揮千年之城歷史性工程的示範帶動作用,打造一份獨特城市遺產,體現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決心。
第35條 建立差別化的交通需求和停車管理體系
[編輯]實行小客車擁有和使用雙控。綜合利用法律、經濟、科技、行政等措施,分區制定擁車、用車管理策略。
適度滿足居住停車需求。老城區採用共享車位、適量施劃路內停車位、建設公共停車場等方式緩解居住停車壓力,新建區以建築物配建停車位為主。
從嚴控制出行停車需求。降低出行車位配建標準,將公共建築類機動車停車配建標準由下限控制轉變為上限控制。
堅持挖潛、建設、管理、執法並舉,構建科學合理的停車管理體系。鼓勵公共停車場與其他用地的複合利用,利用智能科技手段提升停車位使用效率。提高公共停車場內共享汽車車位配置比例,制定車位共享政策,搭建共享車位數據平台,逐步推動個人或單位停車位有償錯時共享。全面整治停車環境,嚴格管理路內停車。醫院、學校、交通客運樞紐及其他客流集中的公共場所,在用地內設置上下客、裝卸貨區域。
第三節 建立綠色低碳和節水節能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編輯]堅持綠色生態,加強前沿技術應用和機制創新,推進設施融合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適度超前構建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城市運行保障水平。
第36條 建設綠色、智能、安全的資源保障體系
[編輯]加強多源多向的水源供給保障。堅持節水優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生產和生活全方位節水,到2035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工業用新水零增長,生態環境、市政雜用優先使用再生水、雨洪水,不搞大水漫灌,加強水資源高效利用,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努力打造節水示範城市。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到2035年通州區年用水總量控制在4.35億立方米以內。加強水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100%。
強化綠色智能的能源保障。優化區域能源結構,嚴控能源消費總量。大力發展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地熱能、太陽能等為輔的綠色低碳能源,有效降低區域碳排放,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以上。進一步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完善電網結構和燃氣輸配系統,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戶均年停電時間5分鐘),通州區達到99.998%(戶均年停電時間10分鐘),城市副中心居民天然氣氣化率達到100%,通州區達到95%。建設智慧能源雲平台,實現發電、供熱、製冷、儲能聯合調配,提高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
第37條 建設功能複合、空間融合的新型市政基礎設施
[編輯]推進設施融合發展。強化市政專業整合、用地功能複合、空間環境融合,引導市政設施隱形化、地下化、一體化建設,促進市政設施集約高效利用。推進新型市政資源循環利用中心建設,集成污水淨化、能源供應、垃圾處理等功能,同時兼顧城市景觀、綜合服務、休閒遊憩等需求,降低鄰避效應,提升城市資源循環利用水平。
科學構建綜合管廊體系。依託設施服務環、軌道交通、重點功能區建設,構建綜合管廊主幹系統。結合老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因地制宜補充完善綜合管廊建設。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綜合管廊長度達到100-150公里,形成安全高效、功能完備的綜合管廊體系。
第四節 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
[編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動適應人口結構變化,構建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和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推進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務供給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針對更新改造、城鄉統籌、創新示範三類組團特點,因地制宜配置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建立以家園為單元的城市管理服務體系,推動家園中心作為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平台,結合家園劃分優化街道辦事處行政管理邊界,提高城市網格化管理水平,實現街道辦事處管理與家園規劃建設的融合。
第38條 提供基本民生服務保障
[編輯]堅持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建立優質均衡、公平開放的基礎教育體系。增加學前教育資源,完善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體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保障特殊人群受教育權利。城市副中心各組團引入優質學校,引領形成教育集團品牌,拓展區補充完善優質基礎教育設施,推動通州區基礎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加快老城區等基礎教育設施欠缺地區的實施推進工作,重點補充小學、托幼短板。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達到2992平方米,通州區達到3068-3336平方米。
依託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等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為城市副中心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撐。堅持病有所醫,建立覆蓋城鄉、服務均等的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常規醫療、中間性醫療、公共衛生三大醫療設施系統。提高院前醫療急救能力,強化康復、護理和基層醫療功能,推動急慢分離、分級診療,將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納入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結合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規劃建設急救工作站,為居民提供優質便捷的基層醫療服務。支持發展健康產業,為社會辦醫適當預留發展空間。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力爭達到7.7張,通州區達到7.25張。
堅持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建立醫養結合、精準服務的養老助殘體系。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保障能力,鼓勵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協同推進,拓展區適度建設一批高品質、複合型的養老機構,整體提升通州區養老服務水平,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千人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9.5張。完善助殘服務體系,在每個家園中心規劃1處社區助殘服務設施,推動無障礙設施全覆蓋,為殘障人士提供溫馨便捷的服務。鼓勵養老設施、公益性福利設施和醫療設施臨近設置,共享共建。
堅持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搞大規模房地產開發,保持房價平穩、合理、可控,適當提高以公租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共有產權房為主的政策性住房的比例,制定精準的政策保障措施,滿足中心城區疏解人員的安居需求。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的管控和引導,在重點功能區周邊混合配置公寓,整合周邊鄉鎮用地資源,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建立智慧高效、安全快捷的現代物流體系。構建由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末端配送點組成的三級城鄉公共物流配送設施體系。在廊坊北三縣地區結合高速公路和貨運鐵路設置東部地區物流基地,與馬駒橋物流基地和平谷馬坊物流基地實現分工合作、功能互補。在拓展區建設宋莊、漷縣2個配送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內結合軌道交通車輛基地預留2個城市配送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內按照1公里的服務半徑,均衡布局末端配送點。利用設施服務環建立地下物流配送幹線系統,同步完善地面物流系統。推動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遞貨物集散站等物流服務終端設施建設,形成地下地上互為補充、規範有序、高效集約、綠色智慧的配送網絡。完善郵政普遍服務體系,鼓勵郵政設施與物流配送設施共享共建。
建立堅強可靠的警務、消防設施體系。高標準推進各類警務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派出所、警務站與家園中心結合設置,強化重點區域安全保障,提高城市網格化管理水平,形成反應迅速、機動靈活的基層防控處置力量。合理安排消防設施布局,鼓勵消防設施與急救中心臨近設置,推進消防站建設,實現消防隊5分鐘出勤全覆蓋。
第39條 滿足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公共服務生活需求
[編輯]建立供給豐富、均衡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大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高品質文化設施,構建市級、區級、組團級、家園級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實現農村、城市社區文化服務互聯互通。結合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均衡設置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和數字化,更好滿足居民多層次的文化生活需求。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達到0.45平方米。
建立體系完善、惠及大眾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市級、特色、區級等大型體育設施,兼顧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需求,引進國內外高端體育賽事。加強組團級、家園級基層體育設施建設,促進老城區體育設施升級改造、完善功能設置、豐富項目種類,方便老城區居民體育鍛煉。推動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鼓勵體育設施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鼓勵公園綠地、濱水空間及其他開敞空間提供體育健身服務功能,營造全民健身、共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達到0.7平方米,拓展區每個鄉鎮至少擁有1處全民健身中心。
構建複合完善、優質便捷的生活性服務業體系。提高生活性服務業的品質,促進供給端和需求端精準對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向規範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便利性、多樣性生活需要。重點完善社區生活服務,在社區中設置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快遞、便民維修、家政服務、美容美髮、洗染等基本便民商業服務。鼓勵建設集蔬菜零售、便利店、家政等多種社區生活規範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商業服務綜合體。鼓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支持發展無人便利店等零售新模式。鼓勵發展特色綜合服務,加強生活性服務業與文化、科技的有機結合,推動發展體驗服務、共享服務。
第40條 鼓勵公共服務設施功能兼容和複合利用
[編輯]除基礎教育、醫療等獨立性較強的設施外,體育、文化、綠地、末端物流和郵政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應儘可能兼容設置,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增強公共服務設施的活力和適應性。鼓勵公共服務設施採用深度一級開發模式,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管理,研究制定準入、置換和退出機制。建立不同公共服務設施之間的分時、分區共享機制。
第五節 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編輯]把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源頭減排、過程管控與末端治理相結合,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點,深入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和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強化政府、企業、社會共治,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第41條 全力攻堅大氣污染治理
[編輯]綜合施策,全面降低污染排放,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構建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地熱能、太陽能等為輔的綠色低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燃氣鍋爐全部實現超低氮燃燒。嚴格控制機動車總量和使用強度,劃定並不斷優化「低排區」,限制高排放載貨汽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推動交通領域污染減排。率先建立涵蓋環境准入、過程管理和排放控制的揮發性有機物管理體系,開展餐飲、清洗、印刷等服務業揮發性有機物的綜合治理。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實施最嚴格的揚塵污染控制措施。
第42條 系統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
[編輯]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建立鄉鎮排污口清單和動態更新機制,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收集管線建設,規劃擴建碧水、河東及張家灣資源循環利用中心,新建減河北資源循環利用中心,總污水(再生水)處理規模約49萬立方米/日,實現區域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加強水生態治理、修復與保護,消除黑臭水體,恢復河道生態功能,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改變九河下梢污水匯聚局面。深化水污染防治機制,持續實施鄉鎮間的水環境跨界斷面補償制度,落實鄉鎮政府屬地責任。嚴格飲用水源保護,定期開展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完成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範圍劃定。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水生態系統基本恢復。
第43條 嚴守土壤環境安全底線
[編輯]開展土壤環境調查監測,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環境污染信息數據庫,進一步摸清土壤環境狀況。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每年開展土壤環境例行監測。實施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對污染行業工業用地減量騰退後的土壤環境開展調查、監測和評估。建立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的調查評估制度,充分考慮污染地塊環境風險,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嚴格用地准入,防範人居環境風險。嚴格實施再開發、安全利用的管理。對原東方化工廠所在區域開展土壤治理修復和風險管控,保障城市綠心用地安全。嚴格控制面源污染,大力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推廣使用有機肥料,優先採用生態的手段防治植物病蟲害,減少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第44條 提高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能力
[編輯]完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處置體系,強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及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網絡,提高廢棄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進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綜合處理污泥、餐廚、糞便等有機垃圾。加強環衛系統信息化建設,促進垃圾分類科技化發展,建設智慧環衛系統,提升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和無害化處置能力建設,加大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力度。
第六節 健全堅韌穩固的公共安全體系
[編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建設韌性城市為目標,貫徹以防為主、防災減災與應急救災相結合的方針,以城市安全運行、災害預防、減災救災、公共安全、綜合應急等體系建設為重點,創新體制機制和技術標準,高標準規劃建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監測預警、預防救援、應急處置、危機管理等綜合防範能力。
第45條 強化城市安全風險管理
[編輯]運用智慧防災、層級設防、區域協同策略,構築安全韌性的城市運行保障體系。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加強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和制度建設,嚴防生物災害和疫病疫情發生。加強信息智能等技術應用,構建全時全域、多維數據融合的城市安全監控系統。高標準建設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治安協同防控,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加強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基礎網絡的安全監管與保障,建立城市智能信息容災備份系統。強化水、電、氣、熱、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保護與運行監測,推進生命線系統預警控制自動化。全過程智能監管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儲存。健全京津冀突發事件協同應對和聯合指揮機制、應急資源合作共享機制,帶動提升京津冀安全保障能力。
第46條 構築城市綜合應急體系
[編輯]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災害監測和預警、綜合接警和綜合保障能力,建立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環境保護、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部門公共數據資源共享、整體聯動機制。
構建城市防災空間格局。以道路、綠地、河流為界劃分防災分區,完善開敞空間和道路交通體系,保障應急避難與救援疏散需求。結合公園綠地、體育場館、學校等曠地、地下空間及城市副中心外圍綠色空間規劃應急避難場所,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緊急避難場所用地面積不小於2平方米,人均固定避難場所和中心避難場所用地面積不小於3平方米。規劃四橫四縱的救災幹道系統,有效寬度不低於15米,疏散主通道有效寬度不低於7米,疏散次通道有效寬度不低於4米。地下道路、綜合管廊等重大基礎設施應配建專用救援設施。
建設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系統。依託人防工程,推動軍民融合,構建地下空間主動防災體系。結合固定避難場所、人防設施設置救災物資儲備庫。鼓勵依託商業網點代儲應急物資,形成完備的救災物資、生活必需品、醫藥物資和能源儲備物資供應系統。
加強工程建設抗震設防管理與監督。城市副中心抗震基本設防烈度Ⅷ度,學校、醫院、生命線系統等關鍵設施以及避難建築、應急指揮中心等城市要害系統提高一度採取抗震措施和確定地震作用,並採取減隔震抗震技術。其他重大工程依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進行抗震設防。採取有效措施應對不良地質條件。開展地質災害綜合評估,採取綜合措施提前防範、有效應對不良地質條件。在活動斷裂帶和有地裂縫跡象的地區,原則上不進行大型工程建設,必須穿越活動斷裂的線性工程應採取有效工程措施。
第47條 加強軍事設施保護,提升人防工程建設水平
[編輯]加強對軍事、涉密設施和重要國家機關的安全保護。落實電磁環境、空域、建築控高等空間管控和安全保障要求。周邊建設項目立項規劃前應做好對軍事設施影響的先期評估。建立軍地溝通協同、項目審批、聯合監督等機制,深化軍民融合發展。提升人防工程建設水平。堅持平時與戰時相結合、地上與地下相結合、人民防空與城市應急管理相結合、人防設施與城市基礎設施相結合,實現軍民兼用。
第七節 建設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編輯]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建立城市智能運行模式和治理體系,搭建數字共享、人民共創、全局全時的智慧城市服務體系,建設世界智慧城市典範。
第48條 構建以數字孿生城市為基礎的新型智慧城市模式
[編輯]通過現實城市的信息化改造,同步建設「一網、一腦、一平台」的數字孿生城市。在城市空間數據基礎上,疊加互聯網、物聯網等多維度實時數據,全息描述城市運行狀態,用算法高效驅動和管理城市運營,實現城市資源要素智能優化配置。
構建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借鑑國際智慧城市評價標準,充分考慮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條件,逐步建立完善物聯感知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據接口、安全保障等標準,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建設萬物互聯的城市感知網絡。加快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新技術開發利用,充分利用設施服務環、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和地下空間建設契機,適度超前建設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推進OTN高速骨幹網、寬帶光纖網和5G移動網絡建設,打造立體通達、多網協同的泛在無線網絡。廣泛布設複合型智能燈杆、地下管線監測、智能停車場、智能樓宇等感知設施,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數字城市神經網絡,動態監測和實時感知城市運行狀態。
建設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腦。推動城市大腦成為數字城市運行的智慧管理中樞組成部分,加強城市運行狀態的全局分析,對各類城市事件進行實時數據建模,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仿真推演為城市發展預測和決策提供全過程支持,提升城市運行管控水平。建設數據集成共享的基礎支撐平台。開展時空大數據工程建設,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的城市運行數據,構建全量數據資源目錄、大數據信用體系和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管理體系,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和深度應用。有機融合地理信息系統(GIS)與建築信息系統(BIM),搭建城市數據模型系統(CIM),為城市大腦進行仿真推演、發展預測、決策分析等提供數據支撐平台。
第49條 建設服務優先、開放共享的智慧城市應用體系
[編輯]搭建人民生活便利、政務服務高效、營商環境優良的智慧城市服務體系。搭建普惠精準、定製服務的智能公共服務系統,重點推廣「北京通」,實現便民服務一號通。建設面向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的數字政府,加快時空大數據平台、城市運營中心、數據中心等智能治理示範工程建設,實現智慧政務一網通。建立企業與個人數據賬戶,探索建立全數字化的誠信體系,應用數字技術做好企業服務,提升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建立城市發展推演機制,提升科學決策能力。採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計算機博弈、自主智能等技術,針對城市發展的人口、用地、自然資源、公共服務、產業經濟等關鍵問題進行推演,提高政府決策能力。建立虛擬創新平台,提升數字創新能力。按照數字眾籌與共享模式搭建虛擬創新平台,吸引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科研機構、企業和科學家團體,建立虛擬開放共享實驗室和孵化中心,推動形成創新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率先建設一批智慧城市示範項目。在重點功能區、設施服務環、組團中心、家園中心,率先建設智慧城市示範項目,加強科普和科技展示。結合老城區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融入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數字生活等新技術,建設以人為本、便捷高效的智能社區。
第五章 推動通州區城鄉融合發展,建設新型城鎮化示範區
[編輯]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帶動作用,處理好與通州區的拓展關係,共同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構建新型城鎮化空間體系,分區分類分級引導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建設美麗鄉村,構建和諧共生的城鄉關係,形成城鄉共同繁榮的良好局面,建設新型城鎮化示範區。
第一節 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完善新型城鎮化空間體系
[編輯]第50條 形成城市副中心—亦莊新城(通州部分)—鎮—新型農村社區的空間體系
[編輯]發揮城市副中心和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的帶動作用,承接中心城區產業梯度轉移,以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導功能為引領,促進通州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科技創新功能引導科技服務、成果轉化等相關產業向周邊鄉鎮延伸,促進產業功能協調發展。
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總用地面積約65平方公里,其中城鄉建設用地約58平方公里,規劃常住人口規模約35萬人,規劃就業人口規模約25萬人。按照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與亦莊新城(大興部分)緊密對接,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和配套服務。
建設新市鎮與特色小城鎮,服務城市副中心發展,帶動本地新型城鎮化。與城市副中心同步規劃、統籌發展。以鎮中心區為主要空間載體,吸納本地就業,統籌周邊農村發展。制定分區指導、分類推動、分級管控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策略,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
鄉鎮地區總用地面積約686平方公里,其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約117平方公里(含戰略留白用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市級統籌戰略預留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規劃常住人口規模35萬-40萬人,規劃就業人口約20萬人。
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打造美麗鄉村。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升基礎設施配置標準,切實改善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優化鄉村空間布局,建設獨具地域特徵、傳承歷史文化、彰顯生態魅力的美麗鄉村,凸顯村莊秩序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協調。
第51條 塑造和諧共融的城鄉空間形態
[編輯]建設高質量的大尺度綠色空間,圍繞綠色空間布局城鎮建設組團,塑造水綠交融、田園鑲嵌、鎮村融合發展的典範地區。以大運河為骨架建設貫穿通州全域的生態文明帶,在城鎮組團間建設大尺度綠色空間,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設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公園及大地景觀作品。和諧宜居的城區、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相互支撐,景觀優美、功能豐富的大尺度綠色空間穿插其中,形成眾星拱月、相得益彰的城鄉空間秩序。
第52條 有序推進集體產業用地和宅基地減量提質
[編輯]堅持拆除違建、修復生態、提升產業、整理村莊。集體產業用地按照「拆10還2綠8」的統一政策統籌推進減量提質。推動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提高農民收益,維護合法權益。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有效路徑,完善實施模式,制定配套政策,規範居住標準,有序引導宅基地減量升級。
第53條 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體系
[編輯]堅持城市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向鎮區延伸,推進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參照城市社區標準,完善鎮區配置學校、衛生院、敬老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運動健身場地等。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服務半徑,構建舒適便捷的鎮村生活圈。
大幅提升鎮村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完善城鄉公路網絡,因地制宜建設公交專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等多樣化的公交走廊,高標準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疏導過境交通,淨化鎮村交通環境,逐步引導鎮村慢行系統建設。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推進「廁所革命」,全面提升鎮村供水保障能力、排水和污水處理水平,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第二節 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編輯]第54條 協調推進小城鎮和新市鎮建設
[編輯]分類引導小城鎮發展。加強宋莊、張家灣、馬駒橋、潞城和台湖鎮規劃引導,重點在城市副中心周邊劃定面積約125平方公里的城鄉結合部管控區,大幅擴大綠色空間規模,避免出現城鄉結合部管理失控的問題。合理引導漷縣、西集和於家務3個鄉鎮自主城鎮化發展,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加強綠色生態保護,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產業體系,有序推進鎮區建設,帶動鎮區外圍村莊改造提升,實現鎮村協同發展。實現小城鎮特色化發展。
因鎮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建設宋莊藝術創意小城鎮、潞城生態智慧小城鎮、張家灣文化休閒小城鎮、台湖演藝文化小城鎮、馬駒橋科技服務小城鎮、西集生態休閒小城鎮、漷縣文化健康小城鎮和於家務科技農業小城鎮。
做好永樂店新市鎮的戰略預留。近期做好永樂店新市鎮的用地資源預留和管控,遠期發揮區域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強化與大興采育鎮、廊坊市區、天津武清區的協同發展,成為京津發展軸的重要節點。
第55條 加強小城鎮風貌特色塑造
[編輯]加強城鎮空間尺度管控,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營造特色鮮明、尺度宜人、返璞歸真的景觀風貌。嚴格控制小城鎮建設規模,營造集約緊湊、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嚴禁整體鎮域開發。嚴格管控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原則上以多層為主,鼓勵圍合式建築布局,控制適宜的建設強度。
第三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舒朗有致的美麗鄉村
[編輯]第56條 科學編制美麗鄉村規劃
[編輯]按照不同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分類引導美麗鄉村建設。保留自然風貌和歷史人文特色突出的村莊,異地遷建生態險村,引導一般村莊適度集並或就地改造。建設西集、於家務、漷縣和永樂店4片鄉風濃郁的美麗鄉村連片區。強化文化傳承,優化村莊格局,加強自然景觀塑造,全面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綠色低碳田園美、生態宜居村莊美、健康舒適生活美、和諧淳樸人文美的美麗鄉村,集中展示通州區鄉土特色和田園風光。
第57條 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編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城鄉共同富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創新集體土地利用模式。積極推進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突出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科技種業、科技農業體驗、鄉村觀光休閒旅遊等產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帶動就業、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
堅持鄉村觀光休閒旅遊與美麗鄉村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思路,推動鄉村觀光休閒旅遊向特色化、專業化、規範化轉型。結合不同區域農業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稟賦,培育一批環境優雅、食宿舒適、鄉風濃郁的優質民俗旅遊村,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將鄉村地區建設成為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的休閒度假區域。
加強村莊風貌管控,營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田園風光。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鄉村規劃建設水平,堅持低強度開發,構築森林、水系、農田、村莊交融相依的生態景象,保持田園風光和本地特色的鄉村形態,塑造鄉土特色、功能複合的公共空間,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西洋化,讓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重構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文化復興,再塑和諧善治的文明鄉村。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加強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第六章 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建設京津冀區
[編輯]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堅持把區域協同發展作為「城市副中心質量」的內生動力,把改革創新作為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堅持「一盤棋」謀劃,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示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強化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共同推進空間格局、城鄉風貌特色、生態環境、綜合交通網絡、現代化經濟體系、城鄉公共服務、市政基礎設施、防災減災體系、政策保障機制等協同發展,推動政策機制創新,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第一節 建立統一的規劃實施機制
[編輯]發揮城市副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在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品質提升、交通互聯互通等方面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加強合作、重點突破,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制定和實施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規劃,建立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規劃建設管控辦公會制度,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加強日常協調和督查落實。
第58條 加強交界地區空間管控和布局引導
[編輯]堅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結合行政邊界、堤線等要素,共同劃定交界地區生態綠帶控制線,平均寬度約3公里,面積約206平方公里。優化交界地區用地布局,調整燕郊城區、祁各莊鎮、蔣辛屯鎮、安平鎮等貼邊地區發展規模。合理明確城市開發邊界,確保生態綠帶控制線兩側城市建設用地貼邊率控制在50%以內。推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向縱深緊湊發展。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合理布局軌道線路和車站,引導城鎮空間簇群式布局。合理引導燕郊城區規劃建設,與城市副中心形成良性互動,重點推動三河、香河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建設成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平衡、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的城鎮建設組團。
第59條 嚴控人口規模和城鎮開發強度
[編輯]嚴控人口規模。根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嚴格落實屬地調控責任,有效抑制人口過度集聚,促進人口有序流動。把握好職住關係,提高本地就業率,促進職住平衡發展。嚴控城鎮開發強度。劃定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促進城鄉建設用地減量集約發展,核減與重要區域生態廊道衝突的城鎮建設組團規模,嚴禁在交界地區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在廊坊北三縣地區重要功能組團適度預留戰略留白節點。
第60條 攜手共建區域生態空間
[編輯]着力擴大區域環境容量,構建總面積約360平方公里的區域生態空間。保護潮白河流域,重點在潮白河和北運河之間共同建設面積約320平方公里的大尺度生態綠洲,加強生態建設和生態修復,構建包含森林、濕地、水系、農田的複合生態系統,形成京津冀由山到海生態網絡中的重要生態節點。共同建設潮白河、北運河、鮑丘河、泃河等多條河道綠廊,研究以水上旅遊觀光為主的北運河通航方案。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和綜合治理,到2035年廊坊北三縣地區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持之以恆改善區域空氣質量。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應採用統一標準,以治理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為重點,合力實施壓減燃煤、控車節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實現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根本改善。
第61條 塑造協調統一的區域風貌
[編輯]突出文化傳承,彰顯地域特色,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城村交融的整體空間意象。加強城市設計,強化對建築風貌、高度、體量、密度、色彩等要素的管控,合理確定廊坊北三縣地區的基準建築高度,嚴格控制超高層建築的數量和分布。重點對潮白河和北運河沿岸地區進行精細化設計,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第二節 建立功能協同的整體格局
[編輯]第62條 協助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共同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編輯]堅持協同互補,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協同高效、創新驅動的產業體系。圍繞城市副中心主導功能,協同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服務、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綠色服務五類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區域服務功能,發揮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承擔中試孵化、科技成果轉化、高端製造、配套服務等外溢功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深度融合。調整不符合區域功能定位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產業和用地,優先騰退污染企業、違法建設和低端產業用地。
積極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導適宜產業向廊坊北三縣地區轉移,帶動相關人口疏解,促進本地就業,實現職住均衡發展。提高廊坊北三縣地區對區域的服務保障功能,升級改造傳統都市製造業,加快推進區域性物流產業基地建設。依託生態環境優勢,積極發展養老、康復、休閒等產業。==第三節 共建協同發展的設施體系==
第63條 促進區域公共服務均衡配置
[編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促進北京公共服務資源向廊坊北三縣地區拓展延伸,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第64條 有序推進區域交通互聯互通
[編輯]按照分圈層交通特性,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交通網絡,率先破解跨界交通瓶頸,促進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改變現狀單純依託道路的跨界聯繫方式,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通過速度快、站距大的軌道交通,引導廊坊北三縣地區城市功能和空間沿主要廊道簇軸式縱深發展。近期逐步轉變小汽車為主的出行方式。通過城際鐵路、區域快線和大運量地面公交,適度滿足廊坊北三縣地區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快速聯繫需求,緩解現狀通勤交通壓力。完善城市副中心外圍過境通道,分流廊坊北三縣地區到中心城區的過境交通。遠期實現交通網絡化布局,逐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之間的路網系統,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道路交通為輔的交通體系。
第65條 統籌區域市政設施共建共享
[編輯]統籌推進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保障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水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南水北調中線擴能、東線進京工程建設,預留曹妃甸海水淡化進京供水通道,形成多源互補的供水格局,提升區域水資源保障能力。協同共建區域市政設施廊道。強化水、電、氣、熱區域協同發展,構建多源多向、安全共享的供水保障體系,建設以京津冀高壓電網為骨幹的智能電網,形成多氣源、多聯通的供氣格局,完善區域熱電聯產供應體系,構築堅強可靠的區域生命線保障網絡。
第66條 實現區域防災減災聯防聯控
[編輯]綜合採取有效措施提升區域韌性發展水平,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安全保障體系。利用智能信息技術,完善自然災害監測網絡和應急救助指揮系統。加強對地面沉降、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條件的勘察,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立健全救災儲備管理制度,統籌建設區域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提高廊坊北三縣地區潮白河、北運河的防洪能力,防洪標準提高到50-100年一遇。統籌研究確定區域防洪與分洪方案,合理設置蓄滯洪區。建立流域防洪減災預警機制,嚴格控制蓄滯洪區居民點建設。
第七章 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編輯]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是歷史性工程,必須堅持大歷史觀,保持歷史耐心,謀定而後動,穩紮穩打、久久為功,一茬接着一茬干,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創新規劃編制和管控體系,加強政策集成與創新,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規劃實施和城市體檢評估機制,率先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考核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努力創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城市副中心質量」,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第一節 構建「城市副中心質量」規劃建設管理框架,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
[編輯]完善空間規劃體系,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平台,體現城市設計理念方法,開展整體城市空間景觀營造,有效傳導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指導項目實施,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明確規劃標準,以和諧宜居為出發點,制定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標準體系,提高參數設定,並在城市副中心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實現規劃決策、管理、執行的標準化。
第67條 創新規劃編制和管控體系
[編輯]建立「1+12+N」規劃編制體系。形成1個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總成果、12個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方案、N個規劃設計導則系列成果,兼顧規劃剛性與彈性,突出特色管控引導,統籌實現多規合一,更好地解決長期以來規劃目標整體性與規劃實施分散性之間的矛盾,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
「1」為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總成果,通過規劃核心指標、管控邊界及管控分區集中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通過文本、圖紙、圖則實現對總體功能、規模、布局和各項系統性內容的剛性管控和彈性引導,經法定程序批准後具備法定效力。
「12」為12個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方案,分解落實系統管控要求,主要通過規劃圖則和相關說明實現對各組團的建設管控和引導,經相關程序進行備案管理。
「N」為城市色彩、街道空間、濱水空間等N個規劃設計導則,兼具剛性管控和彈性引導作用,作為城市副中心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的重要補充,經部門聯審和專家論證後作為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開展工作的規範性文件,其中剛性內容納入總成果的圖則中進行管控。
建立「三則一平台」的規劃管控體系。通過規劃管控圖則、規劃設計導則、規劃技術準則,實現對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剛性內容的全域管控,對特色內容的精細引導,對規劃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搭建規建管三維智慧信息平台,構建城市副中心全覆蓋、地上地下一體、三維可視、高效便捷的信息展示系統,全時全域全系統輔助規劃管理,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建立城市副中心規劃標準和指標體系。按照創造「城市副中心質量」要求,梳理和提煉規劃管控圖則、規劃設計導則、規劃技術準則,形成一套城市副中心規劃標準。按照建設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要求,結合城市副中心規劃標準,構建體現「城市副中心質量」的規劃核心指標體系,作為下一步開展城市體檢評估的技術依據,保障城市高質量發展。
統籌安排規劃實施時序。研究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堅持穩中求進,精心組織,適時啟動交通、市政、生態環境等框架性項目以及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綜合服務等示範性項目建設,集中力量逐步拉開城市副中心發展框架,確保規劃有序實施。
尊重工程建設規律,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提高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建築物使用壽命,為高標準、高效率運行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第68條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和城市體檢評估機制
[編輯]推進多規合一。在城鄉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兩規合一基礎上,實現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公共空間等專項規劃的多規協同,實現規劃底圖疊合、數據融合、政策整合。建立實時監測、定期報告的統計體系。依託規建管三維智慧信息平台,完善規劃實施的基礎信息數據庫,對各項規劃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加強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定期發布監測報告,將監測結果作為開展規劃實施評估的基礎。建立分級分區的常態化體檢評估機制。建立城市副中心、組團、家園三級體檢評估制度,重點對規劃核心指標和管控邊界及管控分區實施情況進行常態化評估。建立差異化的分區體檢評估機制,結合現狀情況和規劃目標,對不同區域提出針對性的重點評估方向。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動態維護和近期行動計劃編制的重要依據,實現對規劃實施工作的及時反饋和完善。城市副中心層面的體檢評估側重於全局性和系統性管控內容;組團層面側重於組團功能承接、規模管控、風貌塑造以及組團級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配置;家園層面側重於街區分解的各項規劃指標以及街區級公共設施配置。更新改造組團的體檢評估側重於以新促老、和諧宜居指標的落實情況;城鄉統籌組團、創新示範組團的體檢評估側重於承接功能疏解、主導功能落地、創新發展理念等落實情況。
第二節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政策集成與創新
[編輯]處理好政府規劃引領與發揮市場作用的關係。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有立有破、有管有放。尊重市場規律,尊重市民要求,創新城市經營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副中心建設。賦予城市副中心更大的改革創新發展自主權,形成市場主導的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配置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69條 強化頂層設計,建立與城市副中心定位相適應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
[編輯]加強市級統籌,健全城市副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規劃建設指揮部工作制度,建立指揮部全體會議、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辦公會議、聯絡員會議三級會議制度,分級審議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的有關事項。涉及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的重大事項,應及時請示報告。加強市區聯動、部門聯動,建立健全各部門協同的規劃實施工作機制。完善市區聯動統籌推進機制,突破過去在土地權屬、項目投資、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束縛,打破各部門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提高規劃實施的協同性和主動性。搭建多部門信息共享的規劃實施平台,促進各部門在公共財政投入、土地供應、重大項目推進與規劃空間布局和規劃實施時序上的相互協調,統籌確定重點任務年度安排和行動計劃。針對公共空間、混合用地、一體化利用等專項系統重點難點問題,推動系統融合和多部門協同。強化屬地責任,加強市級行業部門指導和市級專業公司合作。
建立專家諮詢制度和責任規劃師制度。涉及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的重大事項,應專門聽取各領域專家意見建議,形成必要的技術支撐。邀請一線專家和技術骨幹作為負責城市副中心重點地區以及各組團、各特色小城鎮規劃設計的責任規劃師,全過程、全方位提供實時諮詢、指導和監督。
第70條 推進相關政策機制創新,實現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編輯]深化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建立大統籌、大平衡、大平台的規劃實施機制。推動用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供應力度,努力穩定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制定土地增值收益管理政策機制,完善土地利益分配和徵收補償制度,利用土地供應、用途管制等實物型政策工具和土地價格、土地稅收、土地出讓金收支管理等價值型政策工具,實現土地市場和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防止土地投機。建立城市有機更新激勵機制,以國有存量用地更新和集體產業用地整治改造為重點,制定促進存量土地盤活利用政策,鼓勵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推動集體建設用地利用模式創新,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資源,開展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進抵押、質押擔保方式創新,推動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建立耕地占補平衡的統籌機制。制定用地功能兼容與建築複合利用政策機制,完善深度土地一級開發機制,創新用地分層出讓、地上地下統籌實施政策機制。細化完善功能疏解和產業發展政策機制。
完善疏解政策體系,細化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健全違法建設責任追究機制,加強疏解騰退空間管理和利用。制定高精尖產業發展細分行業目錄和標準體系,建立城市副中心產業引導基金和財政扶持專項資金,制定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的產業統籌發展工作機制。
完善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財政政策。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規範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大投資傾斜力度,擴大支持範圍。優化融資渠道,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國家政策金融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債券和企業債,規範使用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基金。
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試。深化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下放審批權限,推進投資項目「一張網」審批。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和企業服務標準,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示範引領區。
第71條 強化精治、共治、法治 , 構建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
[編輯]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共享的理念,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儘快形成與城市副中心功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體系。
着力理順城市副中心城市管理體制,規範城市網格化工作體系,以黨建引領基層管理體制創新,加強街道鄉鎮實體化綜合執法平台建設,把各種管理力量壓到一線,建立扁平化的城市管理體系,做到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繼續完善街巷長制,發揮小巷管家作用,深入推進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深化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整潔乾淨有序。暢通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探索參與型社區協商模式,增強居民社區歸屬感和公民責任感,調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社會治理格局。注重用法規、制度、標準管理城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化解城市治理中遇到的問題。
第72條 強化規劃實施的監督執紀問責,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編輯]經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建立城市副中心城鄉規劃督察員制度,強化對規劃的全過程、全方位實時指導與監督,促進行政機關和有關主體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健全監督制度和公示制度,落實城鄉規劃屬地實施主體責任,將規劃實施納入對通州區績效考核和領導幹部責任審計。對違反規劃和落實規劃不力、造成嚴重損失的,堅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有決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幹,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開創首都城市發展新局面,無愧於歷史、時代和人民!附表1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心指標表
目標 | 編號 | 指標項 | 數值 | 指標類型 | |
---|---|---|---|---|---|
現狀(2017 年) | 遠期(2035 年) | ||||
低碳高效的綠色 | 1 |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微克 / 立方米) | 58 | 大氣環境質量得 | 約束性 |
城市 | 到根本改善 | ||||
(17 項) | 2 | 綠色出行比例(%) | 73 | ≥ 80 | 約束性 |
3 | 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34 | ≥ 60 | 預期性 | |
4 | 新建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公里 / 平方公里) | 3.65 | 10(含綠道) | 約束性 | |
5 | 軌道交通線網密度(公里 / 平方公里) | 0.15 | 1.1-1.2 | 約束性 | |
6 | 軌道交通車站 500 米半徑就業崗位覆蓋率(%) | — | ≥ 63 | 預期性 | |
7 | 軌道交通車站 500 米半徑居住人口覆蓋率(%) | — | ≥ 47 | 預期性 | |
8 | 公交專用道里程(車道公里) | 24 | 300 左右 | 預期性 | |
9 |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水耗降低(比 2015 年)(%) | — | > 40(通州區) | 約束性 | |
10 | 自來水供水能力(萬立方米 / 日) | 37 | ≥ 89 | 約束性 | |
11 | 污水處理率(%) | 90(2015 年) | ≥ 99 | 約束性 | |
12 | 再生水資源利用率(%) | 12.7 | 100 | 預期性 | |
13 |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比 2015 年)(%) | — | 達到國家要求 | 約束性 | |
(通州區) | |||||
14 | 優質能源比重(%) | 100 | 100 | 預期性 | |
15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 — | ≥ 20 | 預期性 | |
16 | 綜合管廊長度(公里) | 2.3 | 100-150 | 預期性 | |
17 | 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 | — | 二星級 100%,三 | 預期性 | |
星級 50% | |||||
藍綠交織的森林 | 18 | 生態空間面積占城市副中心面積比例(%) | — | 40 | 約束性 |
城市 | 19 | 森林覆蓋率(%) | 28(通州區 | 40(通州區) | 約束性 |
(8 項) | 2015 年) | ||||
20 | 人均綠地面積(平方米) | — | 30 | 預期性 | |
21 | 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 | — | ≥ 0.1 | 預期性 | |
22 | 公園綠地 500 米服務半徑覆蓋率(%) | 69.8 | 100 | 約束性 | |
23 | 人行道綠蔭率(%) | — | ≥ 80 | 預期性 | |
24 | 本地物種受保護程度(%) | — | ≥ 95 | 預期性 | |
25 | 生物多樣性受保護程度 | — | 自然生境恢復的標誌性物種重現 | 預期性 | |
自然生態的海綿 | 26 | 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 — | 100 | 約束性 |
城市 | 27 |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 — | 80% 城市建成區不 | 約束性 |
(6 項) | 低於 80 | ||||
28 | 年徑流污染控制率(%) | — | 80% 城市建成區達 | 約束性 | |
到 60 | |||||
29 | 生態岸線比例(%) | — | ≥ 90 | 預期性 | |
30 | 防澇標準 [ 重現期(年)] | — | 50-100 | 約束性 | |
31 | 防洪標準 [ 重現期(年)] | 20-50 | 100 | 約束性 | |
智能融合的智慧 | 32 | 政務雲服務覆蓋率(%) | — | 100 | 預期性 |
城市 | 33 | 非涉密政務數據開放單位覆蓋率(%) | — | ≥ 98 | 預期性 |
(9 項) | 34 | 政府網上行政審批服務覆蓋率(%) | — | 100 | 預期性 |
35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覆蓋率(%) | — | 100 | 預期性 | |
36 | 三級醫療機構預約診療率(%) | — | ≥ 98 | 預期性 | |
37 | 無線寬帶 WIFI 覆蓋率(%) | — | 公共空間 100 | 預期性 | |
38 | 智能駕駛技術應用 | — | 率先試驗 | 預期性 | |
39 | 道路路燈智能化管理率(%) | — | ≥ 90 | 預期性 | |
40 | 公共汽車來車信息預報率(%) | — | 達到 80 | 預期性 |
目標 | 編號 | 指標項 | 數值 | 指標類型 | |
---|---|---|---|---|---|
現狀(2017 年) | 遠期(2035 年) | ||||
41 | 世界文化遺產數量(項) | 1 | 保持 | 約束性 | |
42 | 區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數量(項) | 34 | 增加 | 約束性 | |
43 | 地下文物埋藏區數量(片) | 4 | 增加 | 約束性 | |
44 | 遺址公園數量(個) | — | 增加 | 約束性 | |
45 | 歷史文化街區數量(片) | — | ≥1 | 約束性 | |
46 | 歷史文化保護重點管控區面積占城市副中心面積比例(%) | — | ≥8 | 預期性 | |
古今同輝 | 47 | 古城、古鎮(村)受保護程度 | — | 整體價值得到顯著提升,空間格局、歷 | 預期性 |
的人文 | 史遺存實現全面保護 | ||||
城市 | 48 | 歷史河道受保護程度 | — | 再現完整的運河水網體系 | 預期性 |
(17 項) | 49 | 運河歷史水工設施受保護程度 | — | 再現完整的運河水工設施體系 | 預期性 |
50 |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項) | 7 | 增加 | 約束性 | |
51 | 重點管控的城市天際線數量(條) | — | 4 | 預期性 | |
52 | 重點管控的城市景觀廊道數量(條) | — | 10 | 預期性 | |
53 | 重點管控的城市標誌性節點數量(個) | — | 23 | 預期性 | |
54 | 風貌管控重點地區面積占城市副中心面積比例(%) | — | 約 36 | 約束性 | |
55 | 每 10 萬人擁有博物館數量(處) | — | 2(通州區) | 預期性 | |
56 | 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平方米) | — | ≥ 0.45 | 約束性 | |
57 | 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平方米) | — | ≥ 0.7 | 約束性 | |
58 | 常住人口規模(萬人) | 86 | ≤ 130 | 約束性 | |
59 | 就業人口規模(萬人) | — | 70-75 | 約束性 | |
60 | 城鄉職住用地比例 | 01:01.3 | 1:2 左右 | 約束性 | |
61 | 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平方公里) | 103 | 100 左右 | 約束性 | |
62 | 地上建築規模(萬平方米) | 6420 | ≤ 10000(不含戰略留白用地) | 約束性 | |
63 | 組團中心數量(個) | — | 12 | 預期性 | |
公平普惠 | 64 | 家園中心數量(個) | — | 36 | 預期性 |
65 | 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平方米) | 2248 | ≥ 2992 | 約束性 | |
的宜居 | |||||
66 | 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張) | 4.6 | ≥ 7.7 | 約束性 | |
城市 | 67 | 千人養老機構床位數(張) | — | ≥ 9.5 | 約束性 |
68 | 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 | — | 100 | 預期性 | |
(19 項) | 69 | 集中建設區公交站點 500 米半徑覆蓋率(%) | — | 100 | 預期性 |
70 | 自行車道(含自行車專用路)長度(公里) | — | 2300 左右 | 預期性 | |
71 | 道路紅線內人行道、自行車道和綠色空間比重(%) | — | ≥ 50 | 預期性 | |
72 | 親水岸線比例(%) | — | ≥ 80 | 預期性 | |
73 | 綠道長度(公里) | — | 約 280 | 預期性 | |
74 | 人均應急避難場所用地面積(平方米) | 0.8 | 緊急避難場所≥ 2,固定避難場所、中心 | 約束性 | |
避難場所≥ 3 | |||||
75 | 城鄉建設用地平均拆占比 | — | 約 1:1 | 預期性 | |
76 | 建築規模平均拆建比 | — | 約 1:2.2 | 預期性 |
用地面積 | 占城市副中心總面積 | |||
---|---|---|---|---|
用地分類 | (平方公里) | 比例(%) | ||
城鄉建設用地 | 100.4 | 64.6 | ||
其中 | 居住用地 | 25 | 16.1 | |
產業用地 | 14.6 | 9.4 | ||
其中 | 商業商務 | 3.4 | 2.2 | |
文化娛樂 | 1.6 | 1.1 | ||
研發設計 | 2 | 1.3 | ||
多功能 | 7.2 | 4.5 | ||
其他 | 0.4 | 0.3 | ||
公共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務用地 | 3.5 | 2.3 | ||
其中 | 行政辦公 | 1.6 | 1 | |
教育科研 | 1.8 | 1.2 | ||
文物古蹟 | 0.1 | 0.1 | ||
三大設施用地 | 11.3 | 7.2 | ||
其中 |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 7.8 | 5 | |
交通設施用地 | 1.6 | 1 | ||
市政設施用地 | 1.9 | 1.2 | ||
綠地 | 12.5 | 8 | ||
道路用地 | 20.8 | 13.4 | ||
戰略留白 | 9.1 | 5.9 | ||
待深入研究用地 | 3.6 | 2.3 | ||
區域建設用地 | 9.8 | 6.4 | ||
其中 | 特殊用地 | 0.7 | 0.5 | |
對外交通用地 | 9.1 | 5.9 | ||
非建設用地 | 45.2 | 29 | ||
其中 | 生態綠地及農林地 | 27.6 | 17.7 | |
水域 | 17.6 | 11.3 | ||
合計 | 155.4 | 100 |
規劃圖紙
[編輯]-
01 「一核兩翼」空間格局示意圖
-
02 城市副中心位置與區位分析圖
-
03 城鄉關係示意圖
-
04 空間結構規劃示意圖
-
05 組團街區劃分示意圖
-
06 功能分區示意圖
-
07 建築高度分區規劃示意圖
-
08 用地功能規劃示意圖
-
09 綠色空間系統規劃示意圖
-
10 文化傳承系統規劃示意圖
-
11 三級管控分區規劃示意圖
-
12 風貌分區示意圖
-
13 城市色彩示意圖
-
14 五類濱水空間及遊憩節點規劃示意圖
-
15 綠道系統規劃示意圖
-
16 道路網系統規劃示意圖
-
17 交通場站布局規劃示意圖
-
18 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示意圖
-
19 教育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0 醫療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1 機構養老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2 文化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3 體育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4 物流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5 消防設施布局規劃示意圖
-
26 河湖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控制線規劃示意圖
-
27 街區劃分示意圖
規劃圖則
[編輯]-
28 0101街區規劃圖則
-
29 0102街區規劃圖則
-
30 0201街區規劃圖則
-
31 0202街區規劃圖則
-
32 0301街區規劃圖則
-
33 0302街區規劃圖則
-
34 0303街區規劃圖則
-
35 0304街區規劃圖則
-
36 0305街區規劃圖則
-
37 0306街區規劃圖則
-
38 0401街區規劃圖則
-
39 0402街區規劃圖則
-
40 0403街區規劃圖則
-
41 0404街區規劃圖則
-
42 0405街區規劃圖則
-
43 0501街區規劃圖則
-
44 0601街區規劃圖則
-
45 0602街區規劃圖則
-
46 0603街區規劃圖則
-
47 0604街區規劃圖則
-
48 0605街區規劃圖則
-
49 0701街區規劃圖則
-
50 0702街區規劃圖則
-
51 0703街區規劃圖則
-
52 0704街區規劃圖則
-
53 0801街區規劃圖則
-
54 0901街區規劃圖則
-
55 0902街區規劃圖則
-
56 0903街區規劃圖則
-
57 1001街區規劃圖則
-
58 1101街區規劃圖則
-
59 1102街區規劃圖則
-
60 1103街區規劃圖則
-
61 1104街區規劃圖則
-
62 1201街區規劃圖則
-
63 1202街區規劃圖則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