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情況及健康提示 (2022年11月27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2年11月26日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情況及健康提示
2022年11月27日
發布機關: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年11月28日

11月27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781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54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33例;朝陽區468例,順義區238例,通州區199例,西城區190例,豐臺區173例,大興區98例,昌平區91例,東城區67例,海淀區60例,平谷區55例,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各44例,懷柔區22例,延慶區12例,密雲區9例,經開區6例,房山區5例;重型1例、普通型6例、輕型363例、無症狀感染者1411例。

感染者18495至18561:現住東城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5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9例;輕型34例、無症狀感染者33例。

感染者18562至18751:現住西城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51例、社會面篩查人員39例;輕型25例、無症狀感染者165例。

感染者18752至19219:現住朝陽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41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54例;輕型65例、無症狀感染者403例。

感染者19220至19392:現住豐臺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46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7例;普通型3例、輕型15例、無症狀感染者155例。

感染者19393至19436:現住石景山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3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6例;普通型2例、輕型11例、無症狀感染者31例。

感染者19437至19496:現住海淀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5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6例;輕型16例、無症狀感染者44例。

感染者19497至19540:現住門頭溝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2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6例;輕型23例、無症狀感染者21例。

感染者19541至19545:現住房山區。均為隔離觀察人員;輕型1例、無症狀感染者4例。

感染者19546至19744:現住通州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8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5例;重型1例、普通型1例、輕型47例、無症狀感染者150例。

感染者19745至19982:現住順義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227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1例;輕型31例、無症狀感染者207例。

感染者19983至20073:現住昌平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7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3例;輕型43例、無症狀感染者48例。

感染者20074至20171: 現住大興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87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1例;輕型9例、無症狀感染者89例。

感染者20172至20193:現住懷柔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8例、社會面篩查人員4例;輕型6例、無症狀感染者16例。

感染者20194至20248:現住平谷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42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3例;輕型21例、無症狀感染者34例。

感染者20249至20257:現住密雲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7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例;輕型4例、無症狀感染者5例。

感染者20258至20269:現住延慶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7例、社會面篩查人員5例;均為輕型。

感染者20270至20275:現住經開區。其中隔離觀察人員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

當前本市新增病例數和社會面病例數持續增加,要加強市區統籌,實現上下聯動,根據全市疫情形勢和重點區現狀,按照「找得到、管得住、服務好、引導好」的工作要求,因時因勢優化各項措施,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各區要根據自身疫情態勢變化,合理布局核酸檢測點位,統籌安排人員力量,科學分配工作時間,持續優化核酸檢測質量,保證陽性人員轉運、社會面防控、風險人員和風險區域管控等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加強城鄉結合部和合村並居、集中上樓、人口倒掛等村居的規範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建立人員、行業台賬,精準掌握風險人員底數,加強規範管理,引導人員自覺落實村口卡口掃碼測溫、登記、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防控措施;要引導高風險區人員遵守各項防疫規定,服從社區(村)統一安排,開展健康宣教,引導居民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做好居室環境清潔和通風。高風險區人員要積極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立即報告,配合相應管控措施;在轉運、核酸檢測、外出就醫等情況時,應規範佩戴N95或KN95醫用防護口罩。

當前,隨着奧密克戎變異株快速傳播,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上升明顯,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全國本土疫情呈現傳播範圍廣、傳播鏈條多、疫情波及面擴大的嚴峻複雜形勢,本市疫情也呈現多點多面發展態勢,涉及多個街鄉。為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請廣大市民朋友減少不必要的出差和旅行,不去風險地區和人員密集場所,不聚集、不串門、不扎堆,做好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進入公共場所配合掃碼測溫、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