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異記
卓異記 作者:李翱 |
四庫總目提要 舊本題唐李翱撰。《唐書•藝文志》則作「陳翱」,注曰「憲穆時人」。案李翱為貞元、會昌間人,陳翱為憲、穆間人,何以紀及昭宗。其非李翱亦非陳翱甚明。《宋史•藝文志》作「陳翰」,而注曰「一作翱」,亦不言為何許人。其《序》稱開成五年七月十一日,乃文宗之末年。其次年辛酉,乃為武宗會昌元年。何以書中兩稱武宗。則非惟名姓舛訛,並此《序》年月亦後人妄加,而書則未及竄改耳。其書皆紀唐代朝廷盛事,故曰《卓異》。然中宗、昭宗皆已廢而復辟,一幽囚於悍母,一迫脅於亂臣,皆國家至不幸之事,稱為《卓異》,可謂無識之尤矣。又《讀書志》稱所載凡二十七事,今檢其標目,僅有二十六條。或佚其一,或中宗、昭宗誤合兩事為一事,均未可知也。 |
敘封禪併兩朝
[編輯]高宗皇帝,麟德三年正月一日,有事於山,玉牒文曰:嗣天子臣治,敢昭告於昊天上帝,有隋位極顛,危天數窮否,生靈塗炭,鼎祚淪亡。高祖仗黃鉞而救黎元,錫玄珪而拯沈溺。太宗功宏,鍊石定區宇,於再麾業壯斷,鼇飲滄溟而一息,臣忝奉餘緒,承威積慶,遂得崑山寢,燎炎海韜,波雖業茂,宗祧斯實,降靈穹昊。今謹告成東嶽,歸功上玄,大寶克隆,鴻基永固,凝薰萬姓,陶化八紘。又玄宗有事於泰山。開元十三年,玉牒文曰:有唐嗣皇帝臣隆基,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昇平,六合殷盛,中宗紹復,繼體丕定,上帝眷祐,錫臣中武,底綏內難,推載聖父,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紀泰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謹按:麟德三年至開元十三年,凡五十四年祖宗封禪。自古帝王無有倫比。
兩即帝位
[編輯]中宗皇帝,弘道元年二月六日,皇太子即位嗣。聖元年二月八日降廬陵王。聖歴元年九月十五日,即冊為皇太子。神龍二年正月二十四日,重即帝位。謹按:中宗皇帝即位後,復為皇太子,又重紹寶位,昇降兩度。自古無比。昭宗皇帝,龍紀元年三月十三日,自夀王即位。至光化三年十一月三日,遷為太上皇。至天復元年正月一日返政,卻即帝位。自古未有。
平賊同日
[編輯]憲宗皇帝朝,元和元年十一月一日,斬劉闢西川之亂。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斬吳元濟淮西之亂。元和二年十一月一日,斬李錡浙西之亂。憲宗誅三賊,皆同月同日,自古無等。
三聖子皆登帝位
[編輯]穆宗皇帝聖子三人。敬宗,長慶四年正月十三日即帝位。文宗,寶歴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即位。武宗,開成五年正月十四日即位。謹按:穆宗有聖子三人,皆有天下,詳求正史未有比倫,或曰:高洋兄弟三人亦皆即位,如何對?曰:皇唐仗義,舉旗拯時之亂,承隋致禪光有八紘,安得以區區北齊,偏方閏位,弱才稚立,欲相侔埒,況高歡乃魏廄剪馬之賤,追封為尊,安得比我穆宗十二葉之嗣君也。
相有二親
[編輯]代國郭元振謹按:李邕撰行狀云:自我有唐受宰相,臣未有二親存者,唯元振而已。
三代為相
[編輯]河東公張嘉貞,子延賞,賞子弘。靖按:《漢書》韋平繼嗣為丞相者,若今之張氏,三代無比。
三拜中書
[編輯]燕國張説按:《中書故事》本云:「説三拜此命,終始無玷。」自古未有。
三十二年居相位
[編輯]梁國公房玄齡按: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雖徒步風塵,未嘗自失,不得已而,調集吏部。高孝基有知人之鑒,見玄齡嗟嘆,謂:裴矩曰僕閲人多矣,未見此賢。及唐師至渭北,玄齡即仗策詣於軍門,秦王一見引為謀主,屈指居相位,三十二年而終。自古未有。
二十七年背相印
[編輯]汾陽王郭子儀按:子儀至德元年,自朔方前節度使,加庫部尚書,同中書。門下考二十四,自古未有。
代妻父為節度
[編輯]韋臯、張延賞按:韋臯初自鳯翔判官殿,中侍御史權,領隴州,立殊功。拜節度史及朱泚平,入為右金吾將軍,時延賞已為西川矣。四年之代領茲鎮,士林之中。近古未有。
與妻父同時為相
[編輯]杜黃裳、韋執誼。初黃裳為相時,執誼自吏部郎中賜緋紫,直及平章事。自近古未有。
與使主同時為相
[編輯]杜佑、權德輿牛僧孺、李玨按:德輿、杜公神道碑雲:早忝賓席,晚聫臺座,時牛公自中書侍郎出鎮武昌,辟玨為書記。始授殿中侍御史,其後十餘年間,玨已為戶部侍郎。平章事時,牛公自右僕射再入為相正,共玨同列相庭,當代以為盛矣。
三拜左僕射
[編輯]彭原公李程按:李程自河中節度使,入拜左僕射。自武德至長安四年,已前兩度拜左僕射為正丞相。其後以南省事疎,方帶平章之號,然非耆德碩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程由是故,相巨鎮三年,此官不支於右,振古為盛矣。
父子同時為節度使
[編輯]韓弘(汴州)公武(鄜州)、田弘正(魏博)、布(經原)。按:韓弘、田弘正,兩人皆稱有功。憲宗英(疑誤字因)特為兩家父子同時為節度使。或曰:當代為美。又曰:王智興河中子晏平、靈武亦皆同時,何不具載?對曰:王智興逐崔羣刼徐州,晏平用賄十萬貫取朔方。其未乆又坐贓,貶永州司戶,固不足以編之。
兄弟三人為禮部侍郎
[編輯]崔邠、郾、鄲,按:國紀以文章取事,儀曹選之以登第。吏部得補官。方帥因之以奏請,丞相因之除授,不由奏官之擇。雖詞人無階級可進,故禮部之重根本。如是崔邠、郾、鄲兄弟三人皆仕此官。斯為卓異。
子弟四人皆任節度
[編輯]西平王李晟,有子四人。願(夏徐歧下蒲)、憲(廣州)、愬(隨襄歧徐魏)、聴(夏靈並滑州)。按:李晟收城之功,皎如白日。其後四子,皆秉節麾大忠,所庇斯聖。神之報應也。
兄弟四人皆任掌記
[編輯]盧簡能夏州,簡辭河孟,弘正昭義,簡求鄂州。按:使下書記,必擇有文學得時稱者任之。盧簡能兄弟四人,並當嘉選,時亦無比。
四代掌綸誥
[編輯]張嘉貞延賞弘靖,次宗從嘉貞至弘靖,掌綸誥繼,世人以為冠古絶今。次宗又拜焉,前古未有,士林稱之。
座主見門生知舉
[編輯]蕭昕、杜黃裳、楊嗣、復栁璟、李景讓。薛躭按:故事考功員外知貢舉。自開元中,以外郎權輕,遂命禮部侍郎主之,邇來取士益以為重,而座主見門生知舉,猶蕭杜二家。若嗣復與,璟又是禮部侍郎,璟首及第,纔十六年。致仕春官,尤以為美。
起家二年為丞相
[編輯]張鎬按:獨孤及撰張鎬《神道碑》云:一命左拾遺,二命右補闕,三命侍御史,四命諫議大夫,五命中書侍郎。平章事起家,二年秉國鈞,自古未有。
與同列子弟為丞相
[編輯]宋璟與蘇瓌子頲,同時為相。按:蘇頲除紫薇侍郎、平章事時,璟歎曰:吾與蘇家父子同時為丞相,至如寛厚,博物僕射亦有之。若正直賢明,則頲過其父,推此為論,繼代為相有如此,頲與其父同秉衡者。古無所聞。璟初共其父比肩,又與其子同列。如璟年徳重久居臺位,又無其比。
父子皆自揚州再入為相
[編輯]李吉甫子德裕按:國朝繼世為相者數子,唯吉甫、德裕。皆自揚州節度再入為相,則無其匹。況吉甫以忠明博達事憲宗,德裕以清直無黨事武宗。今上踐祚,起而用之,與蘇瓌父子相望為優劣。況頲不再相,再相者則德裕之,盛為難及也。
文士為文元功六拜正司徒兼侍中中書令晉國裴度
[編輯]按:裴公進士及第,宏詞登科,歴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葉贊憲皇平蕩宿寇,為盜憎,入朝遇刼,不能傷,遂拜相,前後為小人害。其才橫議,以惑上者多矣。故其詩曰:「灰心緣忍事,霜鬂為論兵。」竟自為蔡州節度使,至郾城三師,兵不敢逗撓,纔四十日擒吳元濟以獻。明年平鄆州,分青州、兗州為三道,用韓弘父子、田弘正父子兩家同時為鎮,皆掌強兵,自古無之。大和五年,冊拜司徒兼侍中,其年又拜河陽。後二年又拜,留守洛陽。又拜司徒中書令,仍依舊居守一年,又拜,留守太原一年。又拜入輔,凡六拜焉。當廷以侍中中書令為正相,艱難以來,以寵用武臣,如公文業發身戎功,佐主削平巨冦。致位上臺,以臺徳終始於大位者,近古儒生無比也。
門生先為座主佩金紫
[編輯]李石按:石元和十三年及第,後二年賜緋,後二年賜紫。自釋褐四年之內,服金紫,量之前輩,實無其比。至長慶二年,座主庾公內難服闋,除尚書右丞,始賜紫綬。石乃選紫衫、金印以獻,議者榮之。
門生為翰林學士撰座主白麻
[編輯]薛廷老按:玄宗初置翰林、待詔,尋改為學士,以備顧問,祇對而已。代宗登極並領詔誥,每授相除將,不由外制。德宗之代尤難其選。凡及第之人,入者甚衆。或座主先逝而不見,或座主官位而不及,於內廷之制者,唯廷老翰林。時座主庾公拜兗海節度廷老為門生,得為麻制,時代榮之。
三代自中書舍人拜侍郎
[編輯]燕公張説(自中書舍人拜工部侍郎),子,均(自中書舍人拜禮部侍郎)。孫,濛(自中書舍人拜禮部侍郎)。按:張公三代,自中書舍人拜侍郎,奕世無比,時號為佳美者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