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北雙方和解、不侵略及交流與合作協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南北雙方和解、不侵略及交流與合作協定
制定機關:大韓民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91年12月13日
本作品收錄於《Index:KR_KP_920120_JointDeclarationDenuclearizationKoreanPeninsula(ch).pdf

南北雙方和解,不侵略及交流與合作協定

[編輯]

南北雙方,

按照全體朝鮮人民和平統一被分裂國土的願望;

重申7月4日(1972年)南北聯合公報中提出的統一三原則;

決心消除政治和軍事對峙狀態,實現民族和解,

並決心避免武裝侵略和敵意,減少緊張並確保和平;

表示希望實現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以增進共同的民族利益和繁榮;

認識到,雙方之間的關係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而是走向重新統一的進程中一 種特殊的過渡性關係;

保證共同努力實現和平統一;

茲協議如下:

第一章

南北和解

第一條: 南北雙方相互承認和尊重對方的社會制度。

第二條:雙方相互不干涉對方的內部事務。

第三條:雙方不進行相互間的詆毀和中傷。

第四條:雙方不試圖採取任何破壞或顛覆對方的行動。

第五條:雙方共同努力將目前南北方之間的停戰狀態轉變為牢固的和平狀態,在 實現和平狀態之前應遵守現行的軍事停戰協定(1953年7月27日)

第六條:雙方停止在國際場所的競爭和對峙,共同合作和努力以促進民族威望和 利益。

第七條:為了確保雙方之間的密切協商和聯絡,將於本協定生效起三(3)個月之 內在板門店建立南北聯絡處。

第八條:將於本協定生效起一(1)個月之內在南北高級會談的框架內設立一個南 北政治委員會,以期討論用以確保執行和遵守南北和解協定的具體措施。

第二章

南北不侵略

第九條:雙方不相互使用武力,不向對方進行武裝侵略。

第十條:雙方之間發生的意見分歧和爭端通過對話和談判和平解決。

第十一條:南北之間的不侵略分界線和區域與1953年7月27日軍事停戰協定規定 的軍事分界線及迄今為止處於各方管轄之下的區域相等同。

第十二條:為了執行和保障不侵略,雙方應於本協定生效起三(3)個月之內建立 一個南北聯合軍事委員會。雙方應在該委員會內討論和採取多種步驟以建立軍事信 任和實現裁減軍備,其中包括相互通知和控制軍事單位的重大調動和重要的軍事演 習、和平利用非軍事區、交換軍事人員和情報、分階段裁減軍備,包括消除大規模 殺傷武器和進攻能力,以及與之相關的核查措施。

第十三條:在雙方軍事部門之間將安裝一條電話熱線以防止意外的武裝衝突及 其升級。

第十四條: 應於本協定生效起一(1)個月之內在南北高級會談的框架內建立一個 南北軍事委員會,以討論實際措施確保執行和遵守不侵略協定並消除軍事對峙。

第三章

南北交流與合作

第十五條:為了促進全體人民的民族經濟和福利全面和平衡發展,雙方應進行經 濟交流與合作,包括聯合開發資源,以國內商業的形式進行商品貿易及聯合經營。 第十六條:雙方應在多種領域內進行交流與合作,如科學和技術、教育、文學藝 術、 衛生、體育、環境和出版及新聞,其中包括報紙、無線電和電視廣播及出版 物。

第十七條:雙方應促進其各自地區居民的朝鮮間自由旅行和接觸。

第十八條:雙方應允許失散的家人和其他親屬自由通信、團聚和探訪,應促進分 裂家庭的自由團聚並採取措施解決其他人道主義問題。

第十九條:雙方應重新連接被切斷的鐵路和公路,並開闢南北海上和空中運輸 線。

第二十條:雙方應建立和連接南北郵政和電信服務所需要的各種設施,應保證朝 鮮間郵件和電信的機密。

第二十一條:雙方在國際上應在經濟、文化和各種其他領域內合作,並履行共同 在海外承擔的義務。

第二十二條:為了執行在經濟、文化和各種其他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協議,雙方應 於本協定生效起三(3)個月內建立各具體領域的聯合委員會,包括一個南北經濟交流 與合作聯合委員會。

第二十三條: 應於本協定生效起一(1)個月內在南北高級會談的框架內建立一個 南北交流與合作委員會,以討論確保執行和遵守南北交流與合作協定的具體措施。

第四章

修正和生效

第二十四條:經雙方商定可對本協定進行修正或補充。

第二十五條:本協定應於雙方在履行使其生效的程序之後交換有關文書之日起 生效。

1991年12月13日簽署

大韓民國總理

南北高級會談南方代表團

首席代表

鄭元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政務院總理

南北高級會談北方代表團

團長

延亨默


 本譯文與其原文有分別的版權許可。譯文版權狀況僅適用於本版本。

原文

本作品來自聯合國官方文件。此組織之政策為於公有領域保存其大部份文獻,以儘可能廣泛宣傳聯合國出版物。

根據ST/AI/189/Add.9/Rev.2第2條(僅供英文版),下列聯合國文件在全球屬於公有領域:

  1. 官方紀錄(會議、逐字、摘要記錄等);
  2. 帶有聯合國標誌發佈的文獻;
  3. 主要設計通知公眾關於聯合國活動的公開訊息資料(不含供銷售的公開訊息資料)。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譯文

本作品來自聯合國官方文件。此組織之政策為於公有領域保存其大部份文獻,以儘可能廣泛宣傳聯合國出版物。

根據ST/AI/189/Add.9/Rev.2第2條(僅供英文版),下列聯合國文件在全球屬於公有領域:

  1. 官方紀錄(會議、逐字、摘要記錄等);
  2. 帶有聯合國標誌發佈的文獻;
  3. 主要設計通知公眾關於聯合國活動的公開訊息資料(不含供銷售的公開訊息資料)。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