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吸收無產階級的新鮮血液──整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吸收無產階級的新鮮血液──整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紅旗》雜誌編輯部
1968年10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紅旗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以革命的方法進行的空前規模的開門整黨運動。這次整黨運動,無論在深度或廣度上,在思想批判的深刻性和組織整頓的徹底性上,都大大超過了解放以來任何一次整黨。這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派粉碎黨內修正主義派別的偉大鬥爭。這是全國最廣大的革命群眾在毛主席的號召下行動起來,揭露和批判中國赫魯曉夫等鑽進黨內的一小撮叛徒、特務、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和其他反革命分子的偉大鬥爭。這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和妄圖資本主義復辟的兩條路線的一場決戰。這是毛澤東思想的一曲響徹雲霄的凱歌。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加強了黨的領導,並正在上層建築各個領域的斗、批、改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廣大群眾,確立無產階級對少數資產階級分子的全面統治。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已經成為全黨唯一的領導中心。現在,我們的黨,是更加純潔,更加堅強,更加團結了。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時期黨的建設、整頓和發展,是和無產階級專政這個根本問題分不開的。離開了無產階級專政,離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就不可能有黨的建設問題上的正確路線。蘇修叛徒集團正是從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所謂「全民國家」的謬論出發,抹殺階級鬥爭,鎮壓勞動群眾,改變黨的性質,使列寧締造的黨變質成為所謂「全民黨」即修正主義的法西斯的黨。中國赫魯曉夫黑《修養》的核心,也是背叛無產階級專政,背叛科學社會主義。他所鼓吹的一套什麼「自我修養」,其目的是保護混入黨內的資產階級反動派,扼殺共產黨員生氣勃勃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取消無產階級專政,為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陰謀準備「馴服工具」。

毛澤東同志堅持了、捍衛了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毛主席解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問題。毛主席指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長期存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指出了資本主義復辟的主要危險來自黨內反映資產階級利益的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指出了必須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文化領域中實現全面的無產階級專政。毛主席以堅定地相信人民群眾的絕大多數首先是工農兵的絕大多數為出發點,親自發動和領導了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毛主席讓共產黨員同廣大革命群眾在一起,在極其劇烈、極其複雜的革命群眾運動的偉大風暴中「經風雨,見世面」,揭露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揭露反革命分子,批判修正主義,批判資產階級思想,正確對待群眾,並且經歷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學習正確地識別和處理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樣,就大大促進了廣大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覺悟,明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方向,打掉了腐蝕革命意志的官氣,密切了黨和勞動群眾的聯繫。這樣,就發現了和鍛煉了左派即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派,教育了動搖的中間派,孤立了和揭露了右派即為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服務的資產階級反動派。只有執行毛主席這一條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進行群眾性的而不是關門的整黨運動,才能保證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權真正掌握在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共產黨員手裡,黨才能始終保持自己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特性,領導廣大群眾前進,完成無產階級專政所賦予的徹底消滅資產階級(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剝削階級)、消滅階級差別和實現共產主義的光榮歷史任務。

當前整黨工作中一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是吸收無產階級新鮮血液的問題。

毛主席在談到整黨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有動脈,靜脈,通過心臟進行血液循環,還要通過肺部進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這就是吐故納新。一個無產階級的黨也要吐故納新,才能朝氣蓬勃。不清除廢料,不吸收新鮮血液,黨就沒有朝氣。」

毛主席這個生動的比喻,包含着極深刻的辯證法。毛主席教育我們:要把無產階級革命黨看成在革命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發展着的組織,不要看成凝固的、一成不變的組織。

「清除廢料」,就是必須把證據確鑿的叛徒、特務、一切反革命分子、頑固不化的走資派、階級異己分子、蛻化變質分子堅決清除出黨。死氣沉沉、革命意志衰退的人,則應勸其退黨。

「吸收新鮮血液」,包括兩個相互聯繫的任務:吸收一批優秀的造反派,首先是產業工人中的先進分子入黨,選拔優秀的共產黨員參加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工作。

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鍛煉,在廣大革命群眾中,首先在工農兵勞動群眾中,已經湧現出一批具有無產階級覺悟的造反派戰士。他們有這樣一個特點:兩條路線鬥爭覺悟高,階級鬥爭觀念強,站在鬥爭第一線,為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敢於挺身而出,特別反對修正主義很堅決。這是很可寶貴的革命品質。他們也有缺點,這是可以教育和克服的。

上海閥門一廠一位要求入黨的工人同志說:「黨組織應當吸收那些無限忠於毛主席,堅決貫徹無產階級司令部戰鬥號令,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中衝鋒陷陣的造反派戰士入黨。要求入黨的造反派的同志,要有正確的入黨動機和目的: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起來造反,是為了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不是為了達到任何個人目的);奪權之後,要為無產階級掌好權(不是為「私」掌權);要始終如一地認真學習、堅決執行、積極宣傳、勇敢捍衛毛澤東思想,自覺地斗私,批修,發揚無產階級徹底革命精神(不能以「老造反」居功自傲,不能革命革到一半就中途而廢);要緊密聯繫群眾,甘當群眾小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做官當老爺,脫離群眾)。」

這段話說得多麼好啊!它反映了有覺悟的工人階級對自己先鋒隊的要求。應當積極地吸收符合這樣要求的有無產階級革命朝氣的新鮮血液入黨。要求入黨的同志應當這樣要求自己,已經入黨的同志也應當這樣要求自己,經得起今後任何大風大浪的考驗。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重視工人隊伍中黨的建設,重視發揚革命朝氣,是毛主席一貫的思想。早在一九四九年三月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毛主席就提出城市工作中「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階級,團結其他勞動群眾,爭取知識分子」。一九五○年六月,毛主席在七屆三中全會題為《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報告中,又明確提出「必須注意有步驟地吸收覺悟工人入黨,擴大黨的組織的工人成份。」一九五七年七月,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中又指出:「共產黨員一定要有朝氣,一定要有堅強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難和用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難的精神,一定要克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絕對平均主義和自由主義,否則就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一九六七年,在文化大革命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候,毛主席又提出:「黨組織應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應能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於階級敵人進行戰鬥的朝氣蓬勃的先鋒隊組織。」中國赫魯曉夫等鑽進黨的領導機關的一小撮階級敵人,完全同毛主席這條無產階級建黨路線相對抗。他們不是依靠工人階級,而是依靠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不是注意吸收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入黨,而是包庇無產階級的叛徒、工賊、特務、反革命分子,千方百計幫助這些人混入黨內攫取領導職位。他們不是提高工人和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的無產階級覺悟,而是向他們灌輸最腐朽最黑暗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想。中國赫魯曉夫推行所謂「六論」:即「階級鬥爭熄滅論」「馴服工具論」「群眾落後論」「入黨做官論」「黨內和平論」「公私溶化論」(即「吃小虧占大便宜」),就是用修正主義去腐蝕工人群眾,腐蝕黨。六論」的中心是「階級鬥爭熄滅論」和「馴服工具論」。前者否定無產階級專政,妄想扼殺黨的無產階級革命性,使無產階級革命黨蛻化變質。後者否定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必須繼續革命,妄想扼殺共產黨員的無產階級革命性,使黨員蛻化變質。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批黨員所以一度站錯了隊,就是受了中國赫魯曉夫「六論」的毒害。我們必須認真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建黨路線,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黨的性質和任務的理論,徹底清除中國赫魯曉夫反革命修正主義建黨路線的毒害,把上述這些反動觀點批透,並且在包括工廠、商店、人民公社、機關、學校、街道等各個方面的群眾中認真清理好階級隊伍,把混在群眾中的極少數的反革命分子挖出來,使吸收新黨員有一個可靠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為了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做好吸收新黨員的工作,還必須有一個堅決執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經過更新的革命三結合的領導班子。要選拔那些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較好的、真正搞無產階級革命的、有朝氣的同志到黨組織的領導崗位上來,逐步形成統一的一元化的領導。

反對復舊。凡是領導班子統統是原班人馬,沒有吸收無產階級的新鮮血液,沒有革命三結合,或者只有形式上三結合而不是革命的三結合的地方,不可能做好發展黨員的工作。這樣的領導班子,不能同革命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繫,因而很可能吸收一些「中間派」、「老好人」入黨,甚至可能被言行不一的壞人、投機分子混入,而把敢於向階級敵人衝鋒陷陣的、敢于堅持原則鬥爭的同志排斥在外。凡是有復舊傾向的地方,由於缺乏在毛主席革命路線原則基礎上的團結,常常形成兩個中心。這種地方工作往往死氣沉沉,華而不實,滯而不進,「獨立王國」氣味甚濃。在這些地方,應當通過斗、批、改的群眾運動,充分走群眾路線,吸收無產階級的新生力量,克服「多中心論」,實現領導班子革命化,在鬥爭中逐步形成一個堅決執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革命核心。

有一些犯過錯誤而又認真改正了錯誤、積極工作的同志,他們與那些堅持錯誤或躺倒不干的人不同。他們去掉了錯誤的思想和作風,對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他們靈魂中增加了來自革命群眾的無產階級的新鮮血液。應當支持和團結這樣的幹部共同工作。應當把他們犯過的錯誤成為人們共同記取的教訓。

反對保守主義。有這樣一種人,對於從革命群眾運動中產生的新事物,總是百般挑剔,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們總要用某種成規舊習來阻礙革命新秩序的建立。

有的地方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存在保守思想。有這樣的情況:成份、思想都不錯的好同志,等了五、六年,打了多次報告,仍然不得入黨。這種現象應當改變。

迷信選舉,這也是一種保守思想。

毛主席最近指出:「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我們代表了無產階級,代表了人民群眾,打倒了人民的敵人,人民就擁護我們。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人民群眾。」毛主席這個極端重要的指示,深刻地指出了無產階級專政強大威力的群眾基礎,深刻地批判了迷信選舉的形式主義,指出了黨的建設和革命委員會建設的根本方向。

革命委員會是解放以來最具有革命代表性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權力機構。但革命委員會就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群眾的行動產生的。在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領導下的全國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的革命委員會中,有四千名左右的委員,其中大約半數左右是革命群眾的代表,絕大多數是革命的工農兵的代表。這四千左右的同志,是經過了革命風暴的考驗和錘鍊,再經歷了反覆的爭論、醞釀、協商、審查,才推選出來的。幹部要經過革命群眾的討論、審查和領導的批准,而且經常進行着局部的撤換和調整。一個革命委員會的成立,要開十幾萬人以至幾十萬人隆重的群眾大會,萬眾歡騰,家喻戶曉。請問各地歷屆的黨、政委員會和人民代表,哪一屆有這樣廣泛的群眾性呢?有哪一屆這樣廣泛地得到了廣大革命群眾的了解,又這樣廣泛地受到廣大革命群眾的監督呢?決定領導機構本質的是執行什麼路線,反映什麼階級的利益,而不是採取什麼形式。民主是有階級性的。這種在革命運動中經過徹底的群眾路線產生的革命權力機構,包括在其中工作的各方面的新、老革命幹部,比以前單純用選舉產生的更合於無產階級民主,更合於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黨的生活中,也應當吸取這個經驗。

恩格斯說過:「革命無疑是天下最有權威的東西。」革命的過程就是吐故納新的過程。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領導下的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建立,就是宣告了中國赫魯曉夫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所竊取的一切權力奪回到無產階級手中,就是宣告了他們失去了黨、政、財、文的一切職位,這是不言而喻的早已客觀存在的事實。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早已把中國赫魯曉夫這個叛徒、內奸、工賊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去了。他早已被革命剝奪了黨內外的一切權力和職位了。

革命幹部隊伍的吐故納新,是一種隨着革命不斷發展經常發生的過程。一個幹部是否始終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上,要經過長期階級鬥爭的考驗。現在參加工作的廣大的幹部也是這樣。新幹部參加工作,千萬注意不要脫離勞動群眾。但我們不要因為怕幹部犯錯誤而不敢大膽使用。勞動群眾把他們提上領導崗位,同樣地會不斷地教育和幫助他們,以至在必要時撤換他們。

清除反革命分子和剝削階級分子出黨,吸收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中的優秀分子入黨,把忠實地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朝氣蓬勃的共產黨員挑選到各級黨的領導機構中去工作,緊緊依靠革命群眾,幹部定期下放參加勞動,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並且形成經常制度,這樣,我們就能全面地執行毛主席「吐故納新」的指示,就能有力地粉碎修正主義任何形式的反撲和掙扎。在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將更加生龍活虎地領導無產階級和全國革命人民戰勝國內外的一切反動派,逐步挖掉修正主義根子,勝利地完成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歷史使命。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