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吾妻鏡/卷0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首書

[編輯]

安徳天皇。諱言仁。高倉院第一皇子。御母建禮門院。太政大臣清盛公女。

 治承四年二月廿一日受禪。同四月廿二日即位。春秋三歳。

 壽永二年八月廿日新帝踐祚。文治元年三月廿四日於長門國門司関(浦)。沒入海水。八歲。

摂政內大臣。基通公。六條摂政一男。母從三位藤原忠隆卿女。

 治承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任內大臣。元二位中將。為関白氏長者。十七日敘二位。勅授牛車隨身。同日可列左大臣上之由被 宣下。四年二月廿一日改関白為摂政。勅授兵仗如故之由 宣下。四月廿一日敘從一位。御即位次。壽永元年,四月廿四(六)日賜內舎人二人為隨身。六月廿七日上表內大臣。勅許。四年八月廿日更為摂政。法皇詔。十一月廿一日停摂政。

後鳥羽院。諱尊成。同第四皇子。御母七條女院。贈左大臣修理大夫信隆公女。

 壽永二年八月廿日踐祚。春秋四歳。元暦元年七月廿八日即位。五。文治六年正月三日御元服。十一。建久九年正月十一日御脫履。承久三年七月 日遷御鳥羽院。同八日落御飾。御法名。同十三日遷御隠岐國。延応元年二月廿二日崩御。六十。五月廿九日追號顕徳院。仁治三年七月八日改顕徳院為後鳥羽院。

摂政內大臣。師家公。菩提院禪閤三男。母前太政大臣忠雅公女。

 壽永二年十一月廿一日任內大臣。元大納言。為摂政並氏長者。十二月一日 勅授帯劔。八日敘従二位。聴牛車。賜兵仗。元暦元年正月六日敘正二位。廿二日停摂政內大臣。貞永元年九月六日出家。嘉禎四年四月四日薨。

摂政前內大臣。基通公。第二度。

 元暦元年正月廿二日還着。文治二年三月十二日停摂政。三年三月一日給隨身兵仗。

摂政右大臣。兼實公。法性寺関白三男。母家女房。加賀。大宮大進仲光女

 文治元年十二月廿八日被下內覧 宣旨。二年三月十二日為摂政並氏長者。十六日列左大臣上。賜隨身。聴牛車。十月十七日上表右大臣。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任太政大臣。建久元年四月十九日上表太政大臣。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改摂政為関白。准摂政。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停関白。建仁二年正月廿八日出家。法名円証。承元々年四月 五日薨。年五十九。

関白前內大臣。基通公。第三度。

建久七年十一月廿五日更為関白。九年正月十一日改関白為摂政。

土御門院。諱為仁。後鳥羽院第一皇子。御母承明門院。內大臣通親公女。実法印能円女

 元久二年正月三日御元服。十一。承元四年十一月廿五日御脫履。承久三年七月十三日遷御阿波國。十一月一日遷土佐國。後日遷御阿波國云々。寛喜三年月日御落飾。御法名。同十月十一日崩御。三十七。

攝政前內大臣。基通公。第四度

 建仁二年十一月廿七日停摂政。建永元年三月十九日賜兵仗隨身。承元二年十一月五日出家。法名行理。天福元年五月二十九日薨。年七十四。

以上當將軍一代。自治承四年。至正治元年。帝王摂関奉載一処也。

征夷大將軍正二位源朝臣頼朝於時前右兵衛佐 従四位下行左馬頭兼播磨守義朝三男母熱田大宮司散位藤原季範女

一巻 治承四年四月小

[編輯]

治承四年四月小九日辛卯。入道源三位頼政卿可討滅平相國禪門清盛由。日者有用意事。然而以私計略。太依難遂宿意。今日入夜。相具子息伊豆守仲綱等。潛參於一院第二宮以仁王之三條高倉御所。催前右兵衛佐頼朝以下源氏等。討彼氏族。可令執天下給之由申行之。仍仰散位宗信。被下令旨。而陸奧十郎義盛。廷尉為義末子。折節在京之間。帯此令旨向東國。先相觸前兵衛佐頼朝之後。可伝其外源氏等之趣。所被仰含也。義盛補八條院蔵人。名字改行家。

治承四年四月小廿七日壬申。高倉宮令旨。今日到着於前武衛將軍伊豆國北條舘。八條院蔵人行家所持來也。武衛裝束水干。先奉遙拝男山方之後。謹令披閲之給。侍中者。為相觸甲斐信濃両國源氏等則下向彼國。武衛為前右衛門督信頼縁坐。去永暦元年三月十一日。配當國之後。歎而送二十年春秋。愁而積四八餘星霜也。而頃年之間。平相國禪閤恣管領天下。刑罸近臣。剰奉遷 仙洞於鳥羽之離宮。上皇御憤。顰悩叡慮御。當於此時。令旨到來。仍欲挙義兵。寔惟天與取時至行謂歟。爰上総介平直方朝臣五代孫北條四郎時政主者。當國豪傑也。以武衛為聟君。專顕無二忠節。因茲。最前招彼主。令披令旨給。

下 東海東山北陸三道諸國源氏並群兵等所

應早追討清盛法師並從類叛逆輩事

右 前伊豆守正五位下源朝臣仲綱宣 奉

最勝一親王勅稱,淸盛法師並宗盛等以威勢起兇徒蔑帝王,亡國家。惱亂百官萬民。虜掠五畿七道。幽閉 皇院。流罪公臣。斷命流身。沈淵込樓。盜財領國。奪官授軄。無功許賞。非罪猥配過。或召鈎於諸寺之高僧。禁獄於修學之僧徒。或給下於叡岳之絹米。依之巫女不留宮室、忠臣不仕仙洞,相具謀叛糧米。斷百王之跡。切一人之頭。違逆 帝皇。破滅佛法。見其振舞誠絶古代者也。干時天地悉悲。臣民皆愁。仍吾爲一院第二皇子。尋天武皇帝之舊儀。追討 王位推取之輩。訪上宮太子古跡。打亡佛法破滅之類矣。唯非憑人力之搆。偏所仰天道(照)之扶也(理矣)。因之。如有 帝王三寶神明之冥感(咸)。何忽無四岳合力之志。然則源家之人。藤氏之人。兼三道諸國之間堪勇士者。同令與力追討。若於不同心者。准淸盛法師從類。可行死流追禁之罪過。若於有勝功者。先預諸國之使節。御即位之後。必隨乞可賜勸賞也。諸國宣承知依宣行之。

治承四年四月九日        前伊豆守正五位下源朝臣仲綱

一巻 治承四年五月大

[編輯]

治承四年五月大十日辛酉。下河邊庄司行平進使者於武衛。告申入道三品頼政用意事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十五日丙寅。陰。可被配流茂仁王於土左國之旨。被 宣下。上卿三條大納言實房軄事藏人少弁行隆云々。是被下平家追討令旨事。依令露顯也。仍今日戌剋。檢非違使兼綱。光長等。相率隨兵。參彼三條高倉御所。先之。得入道三品之告。逃出御。廷尉等雖追補御所中。遂不令見給。此間。長兵衛尉信連取太刀相戰。光長郎等五六輩。爲之被疵。其後搦取信連。及家司一兩。女房三人歸去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十六日丁卯。晴。今朝。廷尉等猶圍宮御所。破天井。放板敷。雖奉求不見給。而宮御息若宮八條院女房三位局盛章女腹。御坐八條院之間。池中納言頼盛爲入道相國使。率精兵參八條御所。奉取若宮歸六波羅。此間洛中騒動。城外狼藉。不可勝計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十九日庚午。雨降。高倉宮去十五日密々入御三井寺。衆徒於法輪院搆御所之由。風聞京都。仍源三位入道。近衛河原亭自放火。相率子姪家人等。參向宮御方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廿三日甲戌。雨降。三井寺衆徒等搆城深溝。可追討平氏之由。僉議之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廿四日乙亥。入道三品中山堂並山莊等燒亡。

治承四年五月大廿六日丁丑。快霽。卯尅。宮令赴南都御。三井寺無勢之間。依令恃奈良衆徒御也。三位入道一族並寺衆徒等候御共。仍左衛門督知盛朝臣。權亮少將維盛朝臣已下入道相國子孫。率二萬騎官兵追競。於宇治邊合戰。三位入道。同子息仲綱。兼綱。仲宗及足利判官代義房等梟首三品禪門首。非彼面之由。謳歌云々。宮又於光明山鳥居前有御事御年三十云々。

治承四年五月大廿七日戊寅。官兵等燒拂宇治御室戸。是三井寺衆徒依搆城郭也。」同日。國々源氏並興福園城兩寺衆徒中應件令旨之輩。悉以可被攻撃之旨。於 仙洞有其沙汰云々。

一巻 治承四年六月小

[編輯]

治承四年六月小十九日庚子。散位康信使者參着於北條也。武衛於閑所對面給。使者申雲。去月廿六日。高倉宮有御事之後。請彼令旨之源氏等。皆以可被追討之旨。有其沙汰。君者正統也。殊可有怖畏歟。早可遁奧州方給之由所存也者。此康信之母者。武衛乳母妹也。依彼好。其志偏有源家。凌山川。毎月進三ケ度一旬各一度使者。申洛中子細。而今可被追討源氏之由事。依爲殊重事。相語弟康淸稱所勞。止出仕所差進也云々。

治承四年六月小廿二日癸卯。康淸歸洛。武衛遣委細御書。被感仰康信之功。大和判官代邦道右筆。又被加御筆並御判云々。

治承四年六月小廿四日乙巳。入道源三品敗北之後。可被追討國々源氏之條。康信申狀不可被處浮言之間。遮欲廻平氏追罰籌策。仍遣御書。被招累代御家人等。藤九郎盛長爲御使。又被相副小中太光家云々。

治承四年六月小廿七日戊申。三浦次郎義澄義明二男。千葉六郎大夫胤頼常胤六男等參向北條。日來祗候京都。去月中旬之比。欲下向之刻。依宇治合戰等事。爲官兵被抑留之間。於今遲引。爲散數月恐欝。參入之由申之。日來依番役所在京也。武衛對面件兩人給。御閑談移刻。他人不聞之。

一巻 治承四年七月大

[編輯]

治承四年七月大五日乙卯。天霽風靜。昨日遣御書。被召走湯山住侶文陽房覺淵。今日參向北條御亭。武衛被談仰於件龍象雲。吾有挿心底而法華經之讀誦。終一千部之功後。宜顯其中丹之由。雖有兼日素願。縡已火急之間。殆難延及後日。仍轉讀分八百部故欲敬白佛陀。如何者。覺淵申雲。雖不滿一千部。被敬白條。不可背冥慮者。則供香花於佛前。敬白其旨趣。先唱表白雲。君者。忝 八幡大菩薩氏人。法華八軸持者也。稟八幡太郎遺跡。如舊相從東八ケ國勇士。令對治八逆兇徒八條入道相國一族給之條在掌裏。是併可依此經八百部讀誦之加被云々。武衛殊感嘆欽仰給。事訖賜施物。判官邦通取之。及晩。導師退出。至門外之程。更召返之。世上無爲之時。於蛭嶋者。可爲今日布施之由仰。覺淵頻有喜悅之氣。退去云々。

治承四年七月大十日庚申。藤九郎盛長申雲。從嚴命之趣。先相摸國內進奉之輩多之。而波多野右馬允義常。山內首藤瀧口三郎經俊等者。曾以不應恩喚。剩吐條々過言云々。

治承四年七月大廿三日癸酉。有佐伯昌助者。是筑前國住吉社神官也。去月五月三日配流伊豆國。先是。同社祠官昌守。治承二年正月三日配當國云々。而彼昌助弟住吉小大夫昌長初參武衛。又永江藏人大中臣頼隆同初參。是太神宮祠官後胤也。近年在波多野右馬允義常之許。近曾有向背主人事參上云々。此兩人奉爲源家。兼日顯陰徳之上。各募神軄之間。爲被仰御祈禱事。令聽門下祗候給云々。

一巻 治承四年八月小

[編輯]

治承四年八月小二日壬午。相摸國住人大庭三郎景親以下。依去五月合戰事。令在京之東士等。多以下着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四日甲申。散位平兼隆前廷尉。號山木判官者。伊豆國流人也。依父和泉守信兼之訴。配於當國山木郷。漸歴年序之後。假平相國禪閤之權。輝威於郡郷。是本自依爲平家一流氏族也。然間。且爲國敵。且令挿私意趣給之故。先試可被誅兼隆也。而件居所爲要害之地。前途後路。共以可令煩人馬之間。令圖繪彼地形。爲得其意。兼日密々被遣邦道。々々者洛陽放遊客也。有因縁。盛長依擧申。候武衛。而求事之次。向兼隆之舘。酒宴郢曲之際。兼隆入興。數日逗留之間。如思至山川村里。悉以令圖繪訖。今日歸參。武衛招北條殿於閑所。置彼繪圖於中。軍士之可競赴之道路。可有進退用意之所々。皆以令指南之給。凡見畫圖之躰。正如蒞其境。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六日丙戌。召邦通。昌長等於御前有卜筮。又以來十七日寅卯尅。點可被誅兼隆之日時訖。其後工藤介茂光。土肥次郎實平。岡崎四郎義實。宇佐美三郎助茂。天野藤內遠景。佐々木三郎盛綱。加藤次景廉以下。當時經廻士之內。殊以重御旨輕身命之勇士等各一人。次第召拔閑所。令議合戰間事給。雖未口外。偏依恃汝。被仰合之由。毎人被竭慇懃御詞之間。皆喜一身拔群之御芳志。面々欲勵勇敢。是於人雖被禁獨歩之思。至家門草創之期。令求諸人之一揆給御計也。然而於眞實密事者。北條殿時政之外無知之人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九日己丑。有近江國住人佐々木源三秀義者。平治逆亂時。候左典廄御方義朝。於戰塲竭兵畧。而武衛坐事之後。不奉忘舊好兮。不諛平家權勢之故。得替相傳地佐々木莊之間。相率子息等。恃秀衡秀義姨母夫也赴奧州。至相摸國之刻。澁谷庄司重國感秀義勇敢之餘。令之留置之間。住當國既送二十年畢。此間。於子息定綱盛綱等者。所候於武衛之門下也。而今日。大庭三郎景親招秀義談雲。景親在京之時。對面上總介忠淸平家侍之際。忠淸披一封書狀。令讀聽於景親。是長田入道狀也。其詞雲。北條四郎。比企掃部允等。爲前武衛於大將軍。欲顯叛逆之志者。讀終。忠淸雲。斯事絶常篇。高倉宮御事之後。諸國源氏安否可糺行之由。沙汰最中此狀到着。定有子細歟。早可覽相國禪閤之狀也云々。景親答雲。北條者已爲彼縁者之間。不知其意。掃部允者早世者也者。景親聞之以降。意潛周章。與貴客有年來芳約之故也。仍今又漏脫之。賢息佐々木太郎等被候於武衛御方歟。尤可有用意事也云々。秀義心中驚騒之外無他。不能委細談話。歸畢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日庚寅。秀義以嫡男佐々木太郎定綱近年在宇津宮。此間來澁谷。昨日景親所談之趣。申送武衛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一日辛卯。定綱爲父秀義使。參着北條。景親申狀。具以上啓之處。仰雲。斯事。四月以來。丹府動中者也。仍近日欲表素意之間。可遣召之處參上。尤可有優賞。兼亦秀義最前告申。太以神妙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二日壬辰。可被征兼隆事。以來十七日。被定其期。而殊被恃思食岡崎四郎義實。同與一義忠之間。十七日以前。相伴土肥次郎實平。可參向之由。今日被仰遣義實之許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三日癸巳。定綱申明曉可歸畢之由。武衛雖令留之給。相具甲冑等。稱可參上。仍賜身暇。仰曰。令誅兼隆。欲備義兵之始。來十六日必可歸參者。又付定綱。被遣御書於澁谷庄司重國。是則被恃思食之趣也。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六日丙申。自昨日雨降。終日不休止。爲明日合戰無爲。被始行御祈禱。住吉小大夫昌長奉仕天曹地府祭。武衛自取御鏡。授昌長給云々。永江藏人頼隆勤一千度御祓云々。」 佐々木兄弟今日可參着之由。被仰含之處不參兮。暮畢。彌無人數之間。明曉可被誅兼隆事。聊有御猶與。十八日者。自御幼稚之當初。奉安置正觀音像。被專放生事。歴多年也。今更難犯之。十九日者。露顯不可有其疑。而澁谷庄司重國。當時爲恩仕平家。佐々木與澁谷。亦同意者也。感一旦之志。無左右被仰含密事於彼輩之條。依今日不參。頻後悔。令勞御心中給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七日丁酉。快晴。三嶋社神事也。藤九郎盛長爲奉幣御使社參。無程歸參神事以前也未尅。佐々木太郎定綱。同次郎經高。同三郎盛綱。同四郎高綱。兄弟四人參着。定綱。經高駕疲馬。盛綱。高綱歩行也。武衛召覽其躰。御感涙頻浮顏面給。依汝等遲參。不遂今曉合戰。遺恨萬端之由被仰。洪水之間不意遲留之旨。定綱等謝申之云々。神事以前也未尅。佐々木太郎定綱。同次郎經高。同三郎盛綱。同四郎高綱。兄弟四人參着。定綱。經高駕疲馬。盛綱。高綱歩行也。武衛召覽其躰。御感涙頻浮顏面給。依汝等遲參。不遂今曉合戰。遺恨萬端之由被仰。洪水之間不意遲留之旨。定綱等謝申之云々。戌尅。藤九郎盛長僮僕於釜殿。生虜兼隆雜色男。但依仰也。此男日來嫁殿內下女之間。夜々參入。而今夜勇士等群集殿中之儀。不相似先々之形勢。定加推量歟之由。依有御思慮如此云々。然間。非可期明日。各早向山木。可決雌雄。以今度合戰。可量生涯之吉凶之由被仰。亦合戰之際。先可放火。故欲覽其煙云々。士卒已競起。北條殿被申雲。今日三嶋神事也。群參之輩下向之間。定滿衢歟。仍廻牛鍬大路者。爲往反者可被咎之間。可行蛭嶋融歟者。武衛被報仰曰。所思然也。但爲事之草創。難用閑路。將又於蛭嶋通者。騎馬之儀不可葉。只可爲大道者。又被副住吉小大夫昌長着腹巻於軍士。是依致御祈禱也。盛綱。景廉者。承可候宿直之由。留御座右。着腹巻於軍士。是依致御祈禱也。盛綱。景廉者。承可候宿直之由。留御座右。然後蕀木北行。到於肥田原。北條殿扣駕對定綱雲。兼隆後見堤權守信遠在山木北方。勝勇士也。與兼隆同時不誅戮者。可有事煩歟。各兄弟者可襲信遠。可令付案內者云々。定綱等申領狀云々。子尅。牛鍬東行。定綱兄弟留於信遠宅前田頭訖。定綱。高綱者。相具案內者北條殿雜色。字源藤太廻信遠宅後。經高者進於前庭。先發矢。是源家征平氏最前一箭也。於時明月及午。殆不異白晝。信遠郎從等見經高之競到射之。信遠亦取太刀。向坤方立逢之。經高棄弓取太刀。向艮相戰之間。兩方武勇掲焉爲。經高中矢。其刻定綱。高綱。自後面來加。討取信遠畢。北條殿以下進於兼隆館前天滿坂之邊。發矢石。而兼隆郎從多以爲拝三嶋社神事參詣。其後到留黃瀬川宿逍遙。然而所殘留之壯士等爭死挑戰。此間。定綱兄弟討信遠之後馳加之。爰武衛發軍兵之後。出御縁。令想合戰事給。又爲令見放火之煙。以御廄舎人江太新平次。雖令昇於樹之上。良久不能見煙之間。召爲宿直所被留置之加藤次景廉。佐々木三郎盛綱。堀藤次親家等。被仰雲。速赴山木。可遂合戰云々。手自取長刀。賜景廉。討兼隆之首。可持參之旨。被仰含云々。仍各奔向於蛭嶋通之堤。三輩皆不及騎馬。盛綱。景廉任嚴命。入彼舘。獲兼隆首。郎從等同不免誅戮。放火於室屋。悉以燒失。既曉天。歸參士卒等群居庭上。武衛於縁覽兼隆主從之頚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八日戊戌。武衛年來之間不論淨不淨有毎日御勤行等。而自今以後。令交戰塲給之程。定可有不意御怠慢之由被歎仰。爰伊豆山有號法音之尼。是御臺所御經師。爲一生不犯之者云々。仍可被仰付日々御所作於件禪尼之旨。御臺所令申之給。即被遣目録。尼申領狀云々。

 心經十九巻

 八幡 若宮 熱田 八釼 大筥根 能善 駒形 走湯權現 禮殿雷電 三嶋第三第二

 熊野權現 若王子 住吉 富士大菩薩 祗薗 天道 北斗 觀音各一巻。可法樂。云々

 觀音經一巻 壽命經一巻 毘沙門經三巻 藥師咒廿一反 尊勝陀羅尼七反  毘沙門咒一百八反己上。爲御所願成就御子孫繁昌也 阿彌陀佛名千百反一千反者。奉爲父祖頓證菩提。百反者。左兵衛尉藤原正淸得道也

治承四年八月小十九日己亥。兼隆親戚史大夫知親。在當國蒲屋御廚。日者張行非法。令悩亂土民之間。可停止其儀之趣。武衛令加下知給。邦道爲奉行。是關東事施行之始也。

其狀雲。   下 蒲屋御廚住民等所

   可早停止史大夫知親奉行事

 右。至干東國者。諸國一同莊公皆可爲御沙汰之旨。 親王宣旨狀明鏡也者。住民等存其旨。可安堵者也。仍所仰。故以下。

    治承四年八月十九日

又此間。自土肥邊。參北條之勇士等。以走湯山。爲往還路。仍多見狼藉之由。彼山衆徒等參訴之間。武衛今日被遣御自筆御書。被宥仰之。世上屬無爲之後。伊豆一所。相摸一所。可被奉寄荘園於當山。凡於關東。可奉輝權現御威光之趣被載之。因茲。衆徒等忽以慰憤者也。及晩。御臺所渡御於走湯山文陽房學淵之坊。邦道。昌長等候御共。世上落居之程。潛可令寄宿此所給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日庚子。三浦介義明一族已下。兼日雖有進奉輩。於今遲參。是或隔海路兮凌風波。或僻遠路兮泥艱難之故也。仍武衛先相率伊豆相摸兩國御家人許。出伊豆國。令赴於相摸國土肥郷給也。扈從輩。

 北條四郎      子息三郎      同四郎       平六時定

 藤九郎盛長     工藤介茂光     子息五郎親光    宇佐美三郎助茂

 土肥次郎實平    同彌太郎遠平    土屋三郎宗遠    同次郎義淸

 同彌次郎忠光    岡崎四郎義實    同餘一義忠     佐々木太郎定綱

 同次郎經高     同三郎盛綱     同四郎高綱     天野藤內遠景

 同六郎政景     宇佐美平太政光   同平次實政     大庭平太景義

 豊田五郎景俊    新田四郎忠常    加藤五景員     同藤太光員

 同藤次景廉     堀藤次親家     同平四郎助政    天野平內光家

 中村太郎景平    同次郎盛平     鮫島四郎宗家    七郎武者宣親

 大見平次家秀    近藤七國平     平佐古太郎爲重   那古谷橘次頼時

 澤六郎宗家     義勝房成尋     中四郎惟重     中八惟平

 新藤次俊長     小中太光家

是皆將之所恃也。各受命忘家忘親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二日壬寅。三浦次郎義澄。同十郎義連。大多和三郎義久。子息義成。和田太郎義盛。同次郎義茂。同三郎義實。多々良三郎重春。同四郎明宗。築井次郎義行以下。相率數輩精兵。出三浦參向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三日癸卯。陰。入夜甚雨如沃。今日寅尅。武衛相率北條殿父子。盛長。茂光。實平以下三百騎。陣於相摸國石橋山給。此間以件令旨。被付御旗橫上。中四郎惟重持之。又頼隆付白幤於上箭。候御後。爰同國住人大庭三郎景親。俁野五郎景久。河村三郎義秀。澁谷庄司重國。糟屋權守盛久。海老名源三季貞。曾我太郎助信。瀧口三郎經俊。毛利太郎景行。長尾新五爲宗。同新六定景。原宗三郎景房。同四郎義行。並熊谷次郎直實以下平家被官之輩。率三千餘騎精兵。同在石橋邊。兩陣之際隔一谷也。景親士卒之中。飯田五郎家義。依奉通志於武衛。雖擬馳參。景親從軍列道路之間。不意在彼陣。亦伊東二郎祐親法師率三百餘騎。宿於武衛陣之後山兮。欲奉襲之。三浦輩者。依及晩天。宿丸子河邊。遣郎從等。燒失景親之黨類家屋。其煙聳半天。景親等遙見之。知三浦輩所爲之由訖。相議雲。今日已雖臨黃昏。可遂合戰。期明日者。三浦衆馳加。定難喪敗歟之由。群議事訖。數千強兵襲攻武衛之陣。而計源家從兵。雖難比彼大軍。皆依重舊好。只乞効死。然間。佐那田餘一義忠。並武藤三郎。及郎從豊三家康等殞命。景親彌乘勝。至曉天。武衛令逃於椙山之中給。於時疾風惱心。暴雨勞身。景親奉追之。發矢石之處。家義乍相交景親陣中。爲奉遁武衛。引分我衆六騎。戰於景親。以此隙令入椙山給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四日甲辰。武衛陣於椙山內堀口邊給。大庭三郎景親相率三千餘騎重競走。武衛令逃後峯給。此間。加藤次景廉。大見平次實政。留於將之御後。防禦景親。而景廉父加藤五景員。實政兄大見平太政光。各依思子憐弟。不進前路。扣駕發矢。此外加藤太光員。佐々木四郎高綱。天野藤內遠景。同平內光家。堀藤次親家。同平四郎助政。同並轡攻戰。景員以下乘馬。多中矢斃死。武衛又廻駕。振百發百中之藝。被相戰及度々。其矢莫必不飮羽。所射殺之者多之。箭既窮之間。景廉取御駕之轡奉引深山之處。景親群兵近來於四五段際。仍高綱。遠景。々廉等。數反還合發矢。北條殿父子三人。亦與景親等。依令攻戰給。筋力漸疲兮。不能登峯嶺之間。不奉從武衛。爰景員。光員。景廉。祐茂。親家。實政等。申可候御共之由。北條殿。敢以不可然。早々可奉尋武衛之旨被命之間。各走攀登數町險阻之處。武衛者令立臥木之上給。實平候其傍。武衛令待悅此輩之參着給。實平雲。各無爲參上。雖可喜之。令率人數給者。御隱居於此山。定難遂歟。於御一身者。縱渉旬月。實平加計畧。可奉隱云々。而此輩皆申可候御共之由。又有御許容之氣。實平重申雲。今別離者。後大幸也。公私全命。廻計於外者。盍雪會稽之恥哉云々。依之皆分散。悲涙遮眼。行歩失道云々。其後。家義奉尋御跡參上。所持參武衛御念珠也。是今曉合戰之時。令落於路頭給。日來持給之間。於狩倉邊。相摸國之輩多以奉見之御念珠也。仍周章給之處。家義求出之。御感及再三。而家義申可候御共之由。實平如先諌申之間。泣退去訖。又北條殿。同四郎主等者。經筥根湯坂。欲赴甲斐國。同三郎者。自土肥山降桑原。經平井郷之處。於早河邊。被圍於祐親法師軍兵。爲小平井名主紀六久重。被射取訖。茂光者。依行歩不進退自殺云々。將之陣與彼等之戰塲。隔山谷之間。無據於吮疵。哀慟千萬云々。景親追武衛之跡。搜求嶺渓。於時有梶原平三景時者。慥雖知御在所。存有情之慮。此山稱無人跡。曳景親之手登傍峯。此間。武衛取御髻中正觀音像。被奉安於或巖窟。實平奉問其御素意。仰雲。傳首於景親等之日。見此本尊。非源氏大將軍所爲之由。人定可貽誹云々。件尊像者。武衛三歳之昔。乳母令參籠淸水寺。祈嬰兒之將來。懇篤歴二七箇日。蒙靈夢之告。忽然而得二寸銀正觀音像。所奉歸敬也云々。及晩。北條殿參着於椙山陣給。爰筥根山別當行實。差弟僧永實。令持御駄餉。尋奉武衛。而先奉遇北條殿。問武衛御事。北條殿曰。將者不遁景親之圍給者。永實雲。客者若爲試羊僧短慮給歟。將令亡給者。客者不可存之人也者。於時北條殿頗咲而相具之。參將之御前給。永實獻件駄餉。公私臨餓之時也。直已千金云々。實平雲。世上屬無爲者。永實宜被撰補筥根山別當軄者。武衛亦諾之給。其後以永實爲仕承。密々到筥根山給。行實之宿坊者。參詣緇素群集之間。隱密事稱無其便。奉入永實之宅。謂此行實者。父良尋之時。於六條廷尉禪室爲義並左典廄義朝等。聊有其好。因茲。行實於京都得父之讓。令補當山別當軄。下向之刻。廷尉禪室賜下文於行實偁。東國輩。行實若相催者可從者。左典廄御下文雲。駿河伊豆家人等。行實令相催者可從者。然間。武衛自御坐於北條之比。致御祈禱。專存忠貞云々。聞石橋合戰敗北之由。獨含愁歎云々。弟等雖有數。守武藝之器。差進永實云々。」三浦輩出城來於丸子河邊。自去夜相待曉天。欲參向之處。合戰已敗北之間。慮外馳歸。於其路次由井浦。與畠山次郎重忠。數尅挑戰。多々良三郎重春並郎從石井五郎等殞命。又重忠郎從五十餘輩梟首之間。重忠退去。義澄以下又歸三浦。此間。上総權介廣常弟金田小大夫頼次率七十餘騎加義澄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五日乙巳。大庭三郎景親爲塞武衛前途。分軍兵。關固方々之衢。」俁野五郎景久相具駿河國目代橘遠茂軍勢。爲襲武田一條等源氏。赴甲斐國。而昨日及昏黒之間。宿富士北麓之處。景久並郎從所帶百餘張弓弦。爲鼠被飡切畢。仍失思慮之刻。安田三郎義定。工藤庄司景光。同子息小次郎行光。市川別當行房。聞於石橋被遂合戰事。自甲州發向之間。於波志太山。相逢景久等。各廻轡飛矢。攻責景久。挑戰移刻。景久等依絶弓弦。雖取太刀。不能禦矢石。多以中之。安田已下之家人等。又不免釼刄。然而景久令雌伏。逐電云々。武衛御坐筥根山之際。行實之弟智藏房良暹。以故前廷尉兼隆之祈禱師。背兄弟行實永實等。忽聚惡徒。欲奉襲武衛。永實聞此事。告申武衛與兄行實之間。行實計申雲。於良暹之武勇者。強雖非可怖。及奉謀之儀者。景親等定傳聞之。競馳合力歟。早可令遁給者。仍召具山案內者。實平並永實等經筥根通。赴土肥郷給。北條殿者。爲逹事由於源氏等。被向甲斐國。行實差同宿南光房奉送之。相伴件僧。經山臥之巡路。赴甲州給。而不見定武衛到着之所者。雖欲催具源氏等。彼以不許容歟。然者猶追御後令參上。自御居所。更爲御使。可顏向之由。心中令思案之。立還又尋土肥方給。南光者赴本山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六日丙午。武藏國畠山次郎重忠。且爲報平氏重恩。且爲雪由比浦會稽。欲襲三浦之輩。仍相具當國黨々。可來會之由。觸遣河越太郎重頼。是重頼於秩父家。雖爲次男流。相繼家督。依從彼黨等。及此儀云々。江戸太郎重長同與之。今日卯尅。此事風聞於三浦之間。一族悉以引籠於當所衣笠城。各張陣。東木戸口大手次郎義澄。十郎義連。西木戸。和田太郎義盛。金田大夫頼次。中陣。長江太郎義景。大多和三郎義久等也。及辰尅。河越太郎重頼。中山次郎重實。江戸太郎重長。金子。村山輩已下數千騎攻來。義澄等雖相戰。昨由比戰今兩日合戰。力疲矢盡。大手次郎義澄。十郎義連。西木戸。和田太郎義盛。金田大夫頼次。中陣。長江太郎義景。大多和三郎義久等也。及辰尅。河越太郎重頼。中山次郎重實。江戸太郎重長。金子。村山輩已下數千騎攻來。義澄等雖相戰。昨由比戰今兩日合戰。力疲矢盡。臨半更捨城逃去。欲相具義明。々々云。吾爲源家累代家人。幸逢於其貴種再興之秋也。盍喜之哉。所保已八旬有餘也。計餘算不幾。今投老命於武衛。欲募子孫之勳功。汝等急退去兮。可奉尋彼存亡。吾獨殘留於城郭。摸多軍之勢。令見重頼云々。義澄以下涕泣雖失度。任命憖以離散訖。又景親行向澁谷庄司重國許雲。佐々木太郎定綱兄弟四人屬武衛奉射平家畢。其科不足宥。然者。尋出彼身之程。於妻子等者。可爲囚人者。重國答雲。件輩者。依有年來芳約。加扶持訖。而今重舊好而參源家事。無據於加制禁歟。重國就貴殿之催。相具外孫佐々木五郎義淸。向石橋之處。不思其功可召禁定綱已下妻子之由蒙命。今更所非本懷也者。景親伏理。歸去之後。入夜。定綱。盛綱。高綱等出筥根深山之處。行逢醍醐禪師全成。相伴之到於重國澁谷之舘。重國乍喜。憚世上之聽。招於庫倉之內。密々羞膳勸酒。此間。二郎經高者被討取歟之由。重國問之。定綱等雲。令誘引之處。稱有存念不伴來者。重國雲。存子息之儀已年久。去比參武衛之間。重國一旦雖加制不敍用之。遂令參畢。合戰敗績之今。恥重國心中不來歟者。則遣郎從等於方々令相尋云々。重國有情。聞者莫不感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七日丁未。朝間小雨。申尅已後。風雨殊甚。辰尅。三浦介義明年八十九爲河越太郎重頼。江戸太郎重長等被討取。齢八旬餘。依無人於扶持也。義澄等者。赴安房國。北條殿。同四郎主。岡崎四郎義實。近藤七國平等。自土肥郷岩浦令乘船。又指房州解纜。而於海上並舟船。相逢於三浦之輩。互述心事伊欝云々。此間。景親率數千騎。雖攻來於三浦。義澄等渡海之後也。仍歸去云々。年八十九爲河越太郎重頼。江戸太郎重長等被討取。齢八旬餘。依無人於扶持也。義澄等者。赴安房國。北條殿。同四郎主。岡崎四郎義實。近藤七國平等。自土肥郷岩浦令乘船。又指房州解纜。而於海上並舟船。相逢於三浦之輩。互述心事伊欝云々。此間。景親率數千騎。雖攻來於三浦。義澄等渡海之後也。仍歸去云々。加藤五景員並子息光員。景廉等。去廿四日以後。三ケ日之間。在筥根深山。各糧絶魂疲。心神惘然。就中景員衰老之間。行歩進退谷也。於時訓兩息雲。吾齢老矣。縱雖開愁眉。不可有延命之計。汝等以壯年之身。徒莫殞命。棄置吾於此山。可奉尋源家者。然間。光員等周章雖斷膓。送老父於走湯山於此山。景員遂出家云々兄弟赴甲斐國。今夜亥刻。到着於伊豆國府。抜出之處。土人等怪之。追奔之間。光員。景廉共以分散。互不知行方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八日戊申。光員。景廉兄弟。於駿河國大岡牧各相逢。悲涙更濕襟。然後引籠富士山麓云々。」武衛自土肥眞名鶴崎乘船。赴安房國方給。實平仰土肥住人貞恆。粧小舟云々。自此所。以土肥彌太郎遠平爲御使。被進御臺所御方。被申別離以後愁緒云々。

治承四年八月小廿九日己酉。武衛相具實平。棹扁舟令着於安房國平北郡獵嶋給。北條殿以下人々拝迎之。數日欝念。一時散開云々。

一巻 治承四年九月大

[編輯]

治承四年九月大一日庚戌。武衛可有渡御於上総介廣常許之由被仰合。北條殿以下各申可然之由。爰安房國住人安西三郎景益者。御幼稚之當初。殊奉昵近者也。仍最前被遣御書。其趣。令旨嚴密之上者。相催在廳等。可令參上。又於當國中京下之輩者。悉以可搦進之由也。

治承四年九月大二日辛亥。御臺所自伊豆山遷秋戸郷給。不奉知武衛安否。獨漂悲涙給之處。今日申尅。土肥彌太郎遠平爲御使自眞名鶴崎參着。雖申日來子細。不被知御乘船後事。悲喜計會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三日壬子。景親乍爲源家譜代御家人。今度於所々奉射之次第。一旦匪守平氏命。造意企已似有別儀。但令一味彼兇徒之輩者。武藏相摸住人許也。其內。於三浦中村者。今在御共。然者。景親謀計有何事哉之由。有其沙汰。仍被遣御書於小山四郎朝政。下河邊庄司行平。豊嶋權守淸元。葛西三郎淸重等。是各相語有志之輩。可參向之由也。就中。淸重於源家抽忠節者也。而其居所在江戸河越等中間。進退定難治歟。早經海路。可參會之旨。有慇懃之仰云々。又可調進綿衣之由。被仰豊嶋右馬允朝經之妻女云々。朝經在京留守之間也。」今日。自平北郡赴廣常居所給。漸臨昏黒之間。止宿於路次民屋給之處。當國住人長狹六郎常伴。其志依在平家。今夜擬襲此御旅舘。而三浦次郎義澄爲國郡案內者竊聞彼用意。遮襲之。暫雖相戰。常伴遂敗北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四日癸丑。安西三郎景益依給御書。相具一族並在廳兩三輩參上於御旅亭。景益申雲。無左右有入御於廣常許之條不可然。如長狹六郎之謀者。猶滿衢歟。先遣御使爲御迎可參上之由。可被仰云々。仍自路次。更被廻御駕渡御於景益乃宅。被遣和田小太郎義盛於廣常之許。以藤九郎盛長。遣千葉介常胤之許。各可參上之趣也。

治承四年九月大五日甲寅。有御參洲崎明神。寳前凝丹祈給。所遣召之健士悉令歸往者。可奉寄功田賁神威之由。被奉御願書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六日乙卯。及晩。義盛歸參。申雲。談千葉介常胤之後。可參上之由。廣常申之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七日丙辰。源氏木曽冠者義仲主者。帶刀先生義賢二男也。義賢。去久壽二年八月。於武藏國大倉舘。爲鎌倉悪源太義平主被討亡。於時義仲爲三歳嬰兒也。乳母夫中三權守兼遠懷之。遁於信濃國木曾。令養育之。成人之今。武畧稟性。征平氏可興家之由有存念。而前武衛於石橋。已被始合戰之由。達遠聞。忽相加欲顯素意。爰平家方人有笠原平五頼直者。今日相具軍士。擬襲木曾。々々方人村山七郎義直。並栗田寺別當大法師範學等聞此事。相逢於當國市原。決勝負。兩方合戰半。日已暮。然義直箭窮頗雌伏。遣飛腳於木曾之陣。告事由。仍木曾率來大軍。競到之處。頼直怖其威勢逃亡。爲加城四郎長茂赴越後國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八日丁巳。北條殿爲使節。進發甲斐國給。相伴彼國源氏等。到信濃國。於歸伏之輩者。早相具之。至驕奢之族者。可加誅戮之旨。依含嚴命也。

治承四年九月大九日戊午。盛長自千葉歸參申雲。至常胤之門前。案內之處。不經幾程招請於客亭。常胤兼以在彼座。子息胤正胤頼等在座傍。常胤具雖聞盛長之所述。暫不發言。只如眠。而件兩息同音雲。武衛興虎牙跡。鎭狼唳給。縡最初有其召。服應何及猶豫儀哉。早可被獻領狀之奉者。常胤雲。心中領狀更無異儀。令興源家中絶跡給之條。感涙遮眼。非言語之所覃也者。其後有盃酒次。當時御居所非指要害地。又非御曩跡。速可令出相摸國鎌倉給。常胤相率門客等。爲御迎可參向之由申之。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日己未。甲斐國源氏武田太郎信義。一條次郎忠頼已下。聞石橋合戰事。奉尋武衛。欲參向於駿河國。而平氏方人等在信濃國云々。仍先發向彼國。去夜止宿於諏方上宮庵澤之邊。及深更。靑女一人來於一條次郎忠頼之陣。稱有可申事。忠頼乍怪。招於火爐頭謁之。女雲。吾者當宮大祝篤光妻也。爲夫之使參來。篤光申源家御祈禱。爲抽丹誠。參籠社頭。既三ケ日。不出里亭。爰只今夢想。着梶葉文直垂。駕葦毛馬之勇士一騎。稱源氏方人。指西揚鞭畢。是偏大明神之所示給也。何無其恃哉。覺之後。雖可令參啓。侍社頭之間。令差進云々。忠頼殊信仰。自求出野劔一腰。腹巻一領。與彼妻。依此告。則出陣。襲到於平氏方人菅冠者伊那郡大田切郷之城。冠者聞之。未戰放火於舘自殺之間。各陣於根上河原。相議雲。去夜有祝夢想。今思菅冠者滅亡。預明神之罸歟。然者。奉寄附田園於兩社。追可申事由於前武衛歟者。皆不及異儀。召執筆人令書寄進狀。上宮分。當國平出。宮所兩郷也。下宮分。龍市一郷也。而筆者誤書加岡仁谷郷。此名字衆人未覺悟。稱不可然之由。再三雖令書改。毎度載兩郷名字之間。任其旨訖。相尋古老之處。號岡仁谷之所在之者。信義忠頼等拊掌。上下宮不可有勝劣之神慮已掲焉。彌催強盛信。歸敬禮拝。其後。於平家有志之由風聞之輩者。多以令糺斷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一日庚申。武衛巡見安房國丸御廚給。丸五郎信俊爲案內者候御共。當所者。御曩祖豫州禪門頼義平東夷給之昔。最初朝恩也。左典廄義朝令請廷尉禪門爲義御讓給之時。又最初之地也。而爲被祈申武衛御昇進事。以御敷地。去平治元年六月一日。奉寄 伊勢太神宮給。果而同廿八日補藏人給。而今懷舊之餘。令蒞其所給之處。廿餘年往時。更催數行哀涙云々。爲御廚之所。必尊神之及惠光給歟。仍無障礙於宿望者。當國中立新御廚。重以可寄附彼神之由。有御願書。所被染御自筆也。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二日辛酉。令奉寄神田於洲崎宮給。御寄進狀。今日被送進社頭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三日壬戌。出安房國。令赴上総國給。所從之精兵及三百餘騎。而廣常聚軍士等之間。猶遲參云々。今日。千葉介常胤相具子息親類。欲參於源家。爰東六郎大夫胤頼談父雲。當國目代者。平家方人也。吾等一族悉出境參源家。定可挿兇害。先可誅之歟云々。常胤早行向可追討之旨加下知。仍胤頼。並甥小太郎成胤。相具郎從等。競襲彼所。目代元自有勢者也。令數十許輩防戰。於時北風頻扇之間。成胤廻僕從等於舘後令放火。家屋燒亡。目代爲遁火難。已忘防戰。此間胤頼獲其首。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四日癸亥。下總國千田莊領家判官代親政者。刑部卿忠盛朝臣聟也。平相國禪閤淸盛通其志之間。聞目代被誅之由。率軍兵欲襲常胤。依之。常胤孫子小太郎成胤相戰。遂生虜親政訖。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五日甲子。武田太郎信義。一條次郎忠頼已下。討得信濃國中兇徒。去夜歸甲斐國。宿於逸見山。而今日北條殿到着其所給。被示仰趣於客等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七日丙寅。不待廣常參入。令向下総國給。千葉介常胤相具子息太郎胤正。次郎師常號相馬三郎胤成武石四郎胤信大須賀五郎胤道國分六郎大夫胤頼東嫡孫小太郎成胤等參會於下總國府。從軍及三百餘騎也。常胤先召覽囚人千田判官代親政。次獻駄餉。武衛令招常胤於座右給。須以司馬爲父之由被仰云々。常胤相伴一弱冠。進御前雲。以之可被用。今日御贈物云々。是陸奧六郎義隆男。號毛利冠者頼隆也。着紺村濃鎧直垂。加小具足。跪常胤之傍。見其氣色給。尤可謂源氏之胤子。仍感之。忽請常胤之座上給。父義隆者。去平治元年十二月於天台山龍華越。奉爲故左典廄義朝棄命。於時頼隆産生之後。僅五十餘日也。而被處件縁坐。永暦元年二月。仰常胤配下総國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十九日戊辰。上総權介廣常催具當國周東。周西。伊南。伊北。廳南。廳北輩等。率二萬騎。參上隅田河邊。武衛頗瞋彼遲參。敢以無許容之氣。廣常潛以爲。如當時者。率土皆無非平相國禪閤之管領。爰武衛爲流人。輙被擧義兵之間。其形勢無高喚相者。直討取之。可獻平家者。仍內雖挿二圖之存念。外備歸伏之儀參。然者。得此數萬合力。可被感悅歟之由。思儲之處。有被咎遲參之氣色。殆葉人主之躰也。依之忽變害心。奉和順云々。陸奧鎭守府前將軍從五位下平朝臣良將男將門虜領東國。企叛逆之昔。藤原秀郷僞稱可列門客之由而入彼陣之處。將門喜悅之餘。不結(原文?)所梳之髪。即引入烏帽子謁之。秀郷見其輕骨。存可誅罰之趣退出。如本意獲其首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廿日己巳。土屋三郎宗遠爲御使向甲斐國。安房。上総。下総。以上三箇國軍士悉以參向。仍又相具上野。下野。武藏等國々精兵。至駿河國。可相待平氏之發向。早以北條殿爲先達。可被來向黃瀬河邊之旨。可相觸武田太郎信義以下源氏等之由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廿二日辛未。左近少將惟盛朝臣爲襲源家。欲進發東國之間。攝政家基通被遣御馬。御廄案主兵衛志淸方爲御使。羽林出逢御使。請取御馬云々。去嘉承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彼高祖父正盛朝臣於時因幡守奉 宣旨。爲追討對嶋守源義親。發向之日。參殿下申暇。退出之後。被遣御馬於彼家。御使御廄案主兵衛志爲貞也。依件古例。今及此儀歟。

治承四年九月大廿四日癸酉。北條殿並甲斐國源氏等。去逸見山。來宿於石禾御廚之處。今日子尅。宗遠馳着。傳仰之旨。仍武田太郎信義。一條二郎忠頼已下群集。可參會於駿河國之由。各凝評議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廿八日丁丑。遣御使。被召江戸太郎重長。依景親之催。遂石橋合戰。雖有其謂。守令旨可奉相從。重能。有重。折節在京。於武藏國。當時汝已爲棟梁。專被恃思食之上者。催具便宜勇士等。可豫參之由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廿九日戊寅。所奉從之軍兵。當參已二萬七千餘騎也。甲斐國源氏。並常陸下野上野等國輩參加者。假令可及五萬騎云々。而江戸太郎重長。依令與景親。於今不參之間。試昨日雖被遣御書。猶追討可宜之趣。有沙汰。被遣中四郎惟重於葛西三郎淸重之許。可見大井要害之由。僞而令誘引重長。可討進之旨。所被仰也。江戸葛西雖爲一族。淸重依不存貳。如此云々。」又被遣專使於佐那田餘一義忠母之許。是義忠石橋合戰時。忽奉命於將殞亡。殊令感給之故也。彼幼息等在遺跡。而景親已下。相摸伊豆兩國兇徒輩。奉成阿黨於源家之餘。定挿害心歟之由。賢慮思食疑之間。爲令安全。早可送進於當時御在所下總國之由。被仰遣云々。」今日。小松少將維盛進發關東。薩摩守忠度。參河守知度等從之云々。是石橋合戰事。景親八月廿八日飛腳。九月二日入洛之間。日來有沙汰。首途云々。

治承四年九月大卅日己卯。新田大炊助源義重入道法名上西。臨東國未一揆之時。以故陸奧守義家嫡孫。挿自立志之間。武衛雖遣御書。不能返報。引籠上野國寺尾城。聚軍兵。」又足利太郎俊綱爲平家方人。燒拂同國府中民居。是屬源家輩令居住之故也。

一巻 治承四年十月小

[編輯]

治承四年十月小一日庚辰。甲斐國源氏等相具精兵。競來之由。風聞於駿河國。仍當國目代橘遠茂催遠江駿河兩國之軍士。儲於興津之邊云々於石橋合戰之時令分散之輩。今日多以參向於武衛鷺沼御旅舘。又醍醐禪師全成同有光儀。被下令旨之由。於京都傳聞之。潛出本寺。以修行之躰下向之由。被申之。武衛泣令感其志給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二日辛巳。武衛相乘於常胤廣常等之舟檝。濟大井隅田兩河。精兵及三萬餘騎。赴武藏國。豊嶋權守淸元。葛西三郎淸重等。最前參上。又足立右馬允遠元。兼日依受命。爲御迎參向云々」今日。武衛御乳母故八田武者宗綱息女小山下野大掾政光妻。號寒河尼相具鍾愛末子。參向隅田宿。則召御前。令談往時給。以彼子息。可令致昵近奉公之由望申。仍召出之。自加首服給。取御烏帽子授之給。號小山七郎宗朝後改朝光今年十四歳也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三日壬午。千葉介常胤含嚴命。遣子息郎從等於上総國。追討伊北庄司常仲伊南新介常景男伴類悉獲之。千葉小太郎胤正專竭勳功。彼常仲依爲長佐六郎外甥。所被誅也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四日癸未。畠山次郎重忠。參會長井渡。河越太郎重頼。江戸太郎重長又參上。此輩討三浦介義明者也。而義澄以下子息門葉多以候御共勵武功。重長等者。雖奉射源家。不被抽賞有勢之輩者。縡難成歟。存忠直者更不可貽憤之旨。兼以被仰含於三浦一黨。彼等申無異心之趣。仍各相互合眼列座者也。

治承四年十月小五日甲申。武藏國諸雜事等。仰在廳官人並諸郡司等。可令致沙汰之旨。所被仰付江戸太郎重長也。

治承四年十月小六日乙酉。着御於相摸國。畠山次郎重忠爲先陣。千葉介常胤候御後。凡扈從軍士不知幾千萬。楚忽之間。未及營作沙汰。以民屋被定御宿舘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七日丙戌。先奉遙拝鶴岡 八幡宮給。次監臨故左典廄義朝之龜谷御舊跡給。即點當所。可被建御亭之由。雖有其沙汰。地形非廣。又岡崎平四郎義實爲奉訪彼沒後。建一梵宇。仍被停其儀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八日丁亥。足立右馬允遠元。日者有勞之上。應最前召。參上之間。領掌郡郷事不可有違失之旨。被仰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九日戊子。爲大庭平太景義奉行。被始御亭作事。但依難致合期沙汰。暫點知家事兼道山內宅。被移建之。此屋。正暦年中建立之後。未遇回祿之災。淸明朝臣押鎭宅之符之故也。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一日庚寅。卯尅。御臺所入御鎌倉。景義奉迎之。去夜自伊豆國阿岐戸郷。雖令到着給。依日次不宜。止宿稻瀬河邊民居給云々又走湯山住侶專光房良暹依兼日御契約參着。是武衛年來御師檀也。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二日辛卯。快晴。寅尅。爲崇祖宗。點小林郷之北山。搆宮廟。被奉遷鶴岡宮於此所。以專光房暫爲別當軄。令景義執行宮寺事。武衛此間潔齋給。當宮御在所。本新兩所用捨。賢慮猶危給之間。任神鑒。於寳前自令取探鬮給。治定當砌訖。然而未及花搆之餝。先作茅茨之營。本社者。後冷泉院御宇。伊予守源朝臣頼義奉 勅定。征伐安部貞任之時。有丹祈之旨。康平六年秋八月。潛勸請石淸水。建瑞籬於當國由比郷今號之下若宮永保元年二月。陸奧守同朝臣義家加修復。今又奉遷小林郷。致蘋繁禮奠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三日壬辰。木曾冠者義仲尋亡父義賢主之芳躅。出信濃國。入上野國。仍住人等漸和順之間。爲俊綱足利太郎也雖煩民間。不可成恐怖思之由。加下知云々又甲斐國源氏並北條殿父子赴駿河國。今日暮兮止宿大石驛云々。足利太郎也雖煩民間。不可成恐怖思之由。加下知云々又甲斐國源氏並北條殿父子赴駿河國。今日暮兮止宿大石驛云々。戌尅。駿河目代遠茂以長田入道之計。廻富士野。襲來之由有其告。仍相逢途中。可遂合戰之旨群議。武田太郎信義。次郎忠頼。三郎兼頼。兵衛尉有義。安田三郎義定。逸見冠者光長。河內五郎義長。伊澤五郎信光等。越富士北麓若彥路。爰加藤太光員。同藤次景廉。石橋合戰以後。逃去於甲斐國方。而今相具此人々。到駿州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四日癸巳。午尅。武田安田人々。經神野並春田路。到鉢田邊。駿河目代率多勢。赴甲州之處。不意相逢於此所。境連山峯。道峙磐石之間。不得進於前。不得退於後。然而信光主相具景廉等。進先登。兵法勵力攻戰。遠茂暫時雖廻防禦之搆。遂長田入道子息二人梟首。遠茂爲囚人。從軍舎壽被疵者。不知其員。列後之輩不能發矢。悉以逃亡。酉尅。梟彼頚於富士野傍伊堤之邊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五日甲午。武衛始入御鎌倉御亭。此間爲景義奉行所令修理也。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六日乙未。爲武衛御願。於鶴岡若宮。被始長日勤行。所謂法華。仁王。最勝王等鎭護國家三部妙典。其外大般若經。觀世音經。藥師經。壽命經等也。供僧奉仕之。以相摸國桑原郷爲御供料所又今日令進發駿河國給。平氏大將軍小松少將惟盛朝臣率數萬騎。去十三日到着於駿河國手越驛之由。依有其告也。今夜。到於相摸國府六所宮給。於此處。被奉寄當國早河莊於箱根權現。其御下文。相副御自筆御消息。差雜色鶴太郎。被遣別當行實之許。御書之趣。存忠節之由。前々知食之間。敢無疎簡之儀。殊以可凝丹祈之由也。御下文雲。

  奉寄 筥根權現御神領事

   相摸國早河本庄

     爲筥根別當沙汰。早可被知行也

 右。件於御莊者。爲前兵衛佐源頼ー沙汰。所寄進也。全以不可有其妨。仍爲後日沙汰。注文書。以申。

     治承四年十月十六日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七日丙申。爲誅波多野右馬允義常。被遣軍士之處。義常聞此事。彼討手下河邊庄司行平等未到以前。於松田郷自殺。子息有常者在景義之許。遁此殃。義常姨母者中宮大夫進朝長母儀典膳大夫久經爲子。仍父義通就妹公之好。始候左典廄義朝之處。有不和之儀。去保元三年春之比。俄辭洛陽。居住波多野郷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八日丁酉。大庭三郎景親爲加平家之陣。伴一千騎欲發向之處。前武衛引率二十萬騎精兵。越足柄給之間。景親失前途。逃亡於河村山云々今日。伊豆山專當捧衆徒狀馳參路次。兵革之間。軍兵等以當山結界之地。爲往反路之間。狼藉不可斷絶歟。爲之如何云々。仍可停止諸人濫吹之旨。下御書被宥仰。其狀雲。

 謹請 走湯山大衆解狀旨

  早可令停止彼山狼藉等令喜悅御祈禱次第事

 右。所到祈念。法力已以令成就畢。是無他念。偏仰權現御利生旨也。不可致狼藉事。彼山。是 新皇並兵衛佐殿御祈禱所也。仍亂悪乃輩不可亂入。故所仰下知如件。

    治承四年十月十八日

及晩着御黃瀬河。以來廿四日。被定箭合之期。爰甲斐信濃源氏並北條殿相率二萬騎。任兼日芳約。被參會於此所。武衛謁給。各先依篤光夢想及菅冠者等事奉附其所於諏方上下社事。面々申之。寄進事。尤葉御素意之由。殊被感仰之。次與駿河目代合戰事。其伴黨生虜十八人召覽之。又同時合戰之間。加藤太光員討取目代遠茂。生虜郎等一人。藤次景廉討同郎等二人。生虜一人之由申之。工藤庄司景光於波志太山。與景久攻戰。竭忠節之旨言上。皆被仰可行賞之趣。於時令與景親奉射源家之輩。後悔銷魂云々。仍荻野五郎俊重。曾我太郎祐信等束手參上云々。入夜。實平。宗遠等獻盃酒。此間。北條殿父子已下伊豆相摸人々。各賜御馬御直垂等。其後以實平爲御使。可修理松田御亭故中宮大夫進舊宅之由。被仰中村庄司宗平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十九日戊戌。伊東次郎祐親法師。爲屬小松羽林。浮船於伊豆國鯉名泊。擬廻海上之間。天野藤內遠景窺得之。令生虜。今日相具參黃瀬河御旅亭。而祐親法師聟三浦次郎義澄參上御前。申預之。罪名落居之程。被仰召預於義澄之由。先年之比。祐親法師欲奉度武衛之時。祐親二男九郎祐泰依告申之。令遁其難給訖。優其功可有勸賞之由。召行之處。祐泰申雲。父已爲御怨敵爲囚人。其子爭蒙賞乎。早可申身暇者。爲加平氏上洛云々。世以美談之。其後。加々美次郎長淸參着。去八月上旬出京。於路次發病之間。一兩月休息美濃國神地邊。去月相扶。先下着甲斐國之處。一族皆參之由承之。則揚鞭。兄秋山太郎者。猶在京之旨申之。此間兄弟共屬知盛卿。在京都。而八月以後。頻有關東下向之志。仍寄事於老母病痾。雖申身暇。不許。爰高橋判官盛綱爲鷹裝束。招請之次。談話世上雜事。得其便。愁不被許下向事。盛綱聞之。向持佛堂之方合手。殆慚愧雲。當家之運因斯時者歟。於源氏人々者。家禮猶可被怖畏。矧亦如抑留下國事。頗似服仕家人。則稱可送短札。獻狀於彼知盛卿雲。加々美下向事。早可被仰左右歟云々。卿翻盛綱狀裏有返報。其詞雲。加々美甲州下向事。被聞食候訖。但兵革連續之時遠向。尤背御本懷。忩可歸洛之由。可令相觸給之趣所候也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日己亥。武衛令到駿河國賀嶋給。又左少將惟盛。薩摩守忠度。參河守知度等。陣於富士河西岸。而及半更。武田太郎信義。廻兵畧。潛襲件陣後面之處。所集於富士沼之水鳥等群立。其羽音偏成軍勢之粧。依之平氏等驚騒。爰次將上總介忠淸等相談雲。東國之士卒悉屬前武衛。吾等憖出洛陽。於途中已難遁圍。速令歸洛。可搆謀於外云々。羽林已下任其詞。不待天曙。俄以歸洛畢。於時飯田五郎家義。同子息太郎等渡河追奔平氏從軍之間。伊勢國住人伊藤武者次郎返合相戰。飯田太郎忽被討取。家義又討伊藤云々。印東次郎常義者。於鮫嶋被誅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一日庚子。爲追攻小松羽林。被命可上洛之由於士卒等。而常胤。義澄。廣常等諌申雲。常陸國佐竹太郎義政。並同冠者秀義等。乍相率數百軍兵。未歸伏。就中。秀義父四郎隆義。當時從平家在京。其外驕者猶多境內。然者。先平東夷之後。可至關西云々。依之令遷宿黃瀬河給。以安田三郎義定爲守護。遠江國被差遣。以武田太郎信義。所被置駿河國也。今日。弱冠一人。彳御旅舘之砌。稱可奉謁鎌倉殿之由。實平。宗遠。義實等恠之。不能執啓。移尅之處。武衛自令聞此事給。思年齢之程。奧州九郎歟。早可有御對面者。仍實平請彼人。果而義經主也。即參進御前。互談往事。催懷舊之涙。就中。白河院御宇永保三年九月。曾祖陸奧守源朝臣義家於奧州。與將軍三郎武衡。同四郎家衡等遂合戰。於時左兵衛尉義光候京都。傳聞此事。辭朝廷警衛之當官。解置弦袋於殿上。潛下向奧州。加於兄軍陣之後。忽被亡敵訖。今來臨尤協彼佳例之由。被感仰云々。此主者。去平治二年正月。於襁褓之內。逢父喪之後。依繼父一條大藏卿長成之扶持。爲出家登山鞍馬。至成人之時。頻催會稽之思。手自加首服。恃秀衡之猛勢。下向於奧州。歴多年也。而今傳聞武衛被遂宿望之由。欲進發之處。秀衡強抑留之間。密々遁出彼舘首途。秀衡失恪惜之術。追而奉付繼信忠信兄弟之勇士云々。義家於奧州。與將軍三郎武衡。同四郎家衡等遂合戰。於時左兵衛尉義光候京都。傳聞此事。辭朝廷警衛之當官。解置弦袋於殿上。潛下向奧州。加於兄軍陣之後。忽被亡敵訖。今來臨尤協彼佳例之由。被感仰云々。此主者。去平治二年正月。於襁褓之內。逢父喪之後。依繼父一條大藏卿長成之扶持。爲出家登山鞍馬。至成人之時。頻催會稽之思。手自加首服。恃秀衡之猛勢。下向於奧州。歴多年也。而今傳聞武衛被遂宿望之由。欲進發之處。秀衡強抑留之間。密々遁出彼舘首途。秀衡失恪惜之術。追而奉付繼信忠信兄弟之勇士云々。秉燭之程御湯殿。令詣三嶋社給。御祈願已成就。偏依明神冥助之由。御信仰之餘。點當國內。奉寄神領給。則於寳前。令書御寄進狀給。其詞雲。

  伊豆國御園 河原谷 長崎

   可早奉免敷地三嶋大明神

 右。件御園者。爲御祈禱安堵公平。所寄進如件。

   治承四年十月廿一日

  源朝臣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二日辛丑。飯田五郎家義持參平氏家人伊藤武者次郎首。申合戰次第並子息太郎討死之由。昨日依御神拝事。故不參之由云々。武衛被感仰家義雲。本朝無雙之勇士也。於石橋乍相伴景親。戰景親奉遁訖。今又竭此勳功。末代不可有如此類者。諸人無異心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三日壬寅。着於相摸國府給。始被行勳功賞。北條殿。及信義。義定。常胤。義澄。廣常。義盛。實平。盛長。宗遠。義實。親光。定綱。經高。盛綱。高綱。景光。遠景。景義。祐茂。行房。景員入道。實政。家秀。家義以下。或安堵本領。或令浴新恩。亦義澄爲三浦介。行平如元可爲下河邊庄司之由被仰云々。大庭三郎景親。遂以爲降人。參此所。即被召預上總權介廣常。長尾新五爲宗召預岡崎四郎義實。同新六定景被召預義澄。河村三郎義秀被収公河村郷。被預景義。又瀧口三郎經俊召放山內莊。被召預實平。此外石橋合戰餘黨雖有數輩。及刑法之者。僅十之一歟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五日甲辰。入御松田御亭。此所。中村庄司奉仰。日來所加修理也。侍廿五ケ間萱葺屋也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六日乙巳。大庭平太景義囚人河村三郎義秀。可行斬罪之由。被仰含云々。今日。於固瀬河邊景親梟首。弟五郎景久者。志猶在平家之間。潛上洛云々。

治承四年十月小廿七日丙午。進發常陸國給。是爲追討佐竹冠者秀義也。今日爲御衰日之由。人々雖傾申。去四月廿七日令旨到着。仍領掌東國給之間。不可及日次沙汰。於如此事者。可被用廿七日云々。

一巻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

[編輯]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二日庚戌。今日。小松少將惟盛朝臣以下平將無功而入洛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四日壬子。武衛着常陸國府給。佐竹者。權威及境外。郎從滿國中。然者。莫楚忽之儀。熟有計策。可被加誅罸之由。常胤。廣常。義澄。實平已下宿老之類。凝群議。先爲度彼輩之存案。以縁者。遣上總權介廣常。被案內之處。太郎義政者。申即可參之由。冠者秀義者。其從兵軼於義政。亦父四郎隆義在平家方。旁有思慮。無左右稱不可參上。引込於黨國金砂城。然而義政者。依廣常誘引。參於大矢橋邊之間。武衛退件家人等於外。招其主一人於橋中央。令廣常誅之。太速也。從軍或傾首歸伏。或戰足逃走。其後爲攻撃秀義。被遣軍兵。所謂下河邊庄司行平。同四郎政義。土肥次郎實平。和田太郎義盛。土屋三郎宗遠。佐々木太郎定綱。同三郎盛綱。熊谷次郎直實。平山武者所季重以下輩也。相率數千強兵競至。佐竹冠者於金砂。築城壁。固要害。兼以備防戰之儀。敢不搖心。動干戈。發矢石。彼城郭者。搆高山頂也。御方軍兵者。進於麓溪谷。故兩方在所。已如天地。然間。自城飛來矢石。多以中御方壯士。自御方所射之矢者。太難覃於山嶽之上。又嚴石塞路。人馬共失行歩。因茲。軍士徒費心府。迷兵法。雖然。不能退去。憖以挾箭相窺之間。日既入西。月又出東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五日癸丑。寅尅。實平宗遠等進使者於武衛。申雲。佐竹所搆之塞。非人力之可敗。其內所籠之兵者。又莫不以一當千。能可被廻賢慮者。依之及被召老軍等之意見。廣常申雲。秀義叔父有佐竹藏人。々々者。智謀勝人。欲心越世也。可被行賞之旨有恩約者。定加秀義滅亡之計歟者。依令許容其儀給。則被遣廣常於侍中之許。侍中喜廣常之來臨。倒衣相逢之。廣常雲。近日東國之親疎。莫不奉歸往於武衛。而秀義主獨爲仇敵。太無所據事也。雖骨肉。客何令與彼不義哉。早參武衛。討取秀義可令領掌件遺跡者。侍中忽和順。本自爲案內者之間。相具廣常。廻金砂城之後。作時聲。其音殆響城郭。是所不圖也。仍秀義及郎從等忘防禦之術。周章橫行。廣常彌得力攻戰之間。逃亡云々。秀義暗跡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六日甲寅。丑尅。廣常入秀義逃亡之跡。燒拂城壁。其後分遣軍兵等於方々道路。搜求秀義主之處。入深山。赴奧州花園城之由。風聞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七日乙卯。廣常以下士卒。歸參御旅舘。申合戰次第。及秀義逐電。城郭放火等事。軍兵之中。熊谷次郎直實。平山武者所季重。殊有勳功。於所々進先登。更不顧身命。多獲兇徒首。仍其賞可抽傍輩之旨。直被仰下云々。又佐竹藏人參上。可候門下之由望申。即令許容給。有功之故也。」今日。志田三郎先生義廣。十郎藏人行家等參國府謁申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八日丙辰。被収公秀義領所常陸國奧七郡。並太田。糟田。酒出等所々。被宛行軍士之勳功賞云々。又所逃亡之佐竹家人十許輩出來之由。風聞之間。令廣常義盛生虜。皆被召出庭中。若可挿害心之族。在其中者。覽其顏色。可令度給之處。着紺直垂上下之男。頻垂面落涙之間。令問由緒給。依思故佐竹事。繼頚無所據之由申之。仰曰。有所存者。彼誅伏之刻。何不棄命畢者。答申雲。彼時者。家人等不參其橋之上。只主人一身被召出。梟首之間。存後日事逐電。而今參上。雖非精兵之本意。相搆伺拝謁之次。有可申事故也云々。重尋其旨給。申雲。閣平家追討之計。被亡御一族之條。太不可也。於國敵者。天下勇士可奉合一揆之力。而被誅無誤一門者。御身之上讎敵。仰誰人可被對治哉。將又御子孫守護。可爲何人哉。此事能可被廻御案。如當時者。諸人只成怖畏。不可有眞實歸往之志。定亦可被貽誹於後代者歟云々。無被仰之旨。令入給。廣常申雲。件男存謀反之條無其疑。早可被誅之由云々。被仰不可然之旨被宥之。剩列御家人號岩瀬與一太郎是也云々。」今日。武衛赴鎌倉給。以便路入御小栗十郎重成小栗御廚八田舘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日戊午。以武藏國丸子莊。賜葛西三郎淸重。今夜御止宿彼宅。淸重令妻女備御膳。但不申其實。爲御結搆。自他所招靑女之由言上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二日庚申。到武藏國。荻野五郎俊重被斬罪。日者候御共。雖似有其功。石橋合戰之時。令同意景親。殊現無道之間。今不被糺先非者。依難懲後輩。如此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四日壬戌。土肥次郎實平向武藏國內寺社。是諸人亂入淸淨地。致狼藉之由依有訴。可令停止之旨。加下知之故也。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五日癸亥。武藏國威光寺者。依爲源家數代御祈禱所。院主僧増圓相承之僧坊寺領。如元被奉免之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七日乙丑。令還着鎌倉給。」今日。曾我太郎祐信蒙厚免。又和田小太郎義盛補侍所別當。是去八月石橋合戰之後。令赴安房國給之時。御安否未定之處。義盛望申此軄之間。有御許諾。仍今日閣上首。被仰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十九日丁卯。武藏國長尾寺者。武衛被奉避舎弟禪師全成。仍今日令安堵本坊。任例可抽祈禱忠之由。爲被仰付。召出住侶等。所謂慈教坊増圓。慈音坊觀海。法乘坊弁朗等也。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廿日戊辰。大庭平太景義相具右馬允義常之子息參上。望厚免。是景義之外甥也。仍暫被仰可預置之由。義常遺領之內松田郷。景義拝領云々。

治承四年十一月大廿六日甲戌。山內瀧口三郎經俊可被處斬罪之由。內々有其沙汰。彼老母武衛御乳母也聞之。爲救愛息之命。泣〃參上申雲。資通入道仕八幡殿。爲廷尉禪室御乳母以降。代々之間。竭微忠於源家。不可勝計。就中俊通臨平治戰塲。曝骸於六條河原訖。而經俊令與景親之條。其科責而雖有餘。是一旦所憚平家之後聞也。凡張軍陣於石橋邊之者。多預恩赦歟。經俊亦盍被優曩時之功哉者。武衛無殊御旨。可進所預置鎧之由。被仰實平。々々持參之。開唐櫃蓋取出之。置於山內尼前。是石橋合戰之日。經俊箭所立於此御鎧袖也。件箭巻口之上。注瀧口三郎藤原經俊。自此字之際切其箆。乍立御鎧袖。於今被置之。太以掲焉也。仍直令讀聞給。尼不能重申子細。拭雙涙退出。兼依鑒後事給。被殘此箭云々。於經俊罪科者。雖難遁刑法。優老母之悲歎。募先祖之勞効。忽被宥梟罪云々。

一巻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

[編輯]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一日己卯。左兵衛督平知盛卿率數千官兵。下向近江國。與源氏山本前兵衛尉義經。同弟柏木冠者義兼等合戰。義經已下棄身忘命雖挑戰。知盛卿以多勢之計。放火燒廻彼等舘並朗從宅之間。義經義兼失度逃亡。是去八月。於東國。源家擧義兵之由傳聞之以降。雖卜居於近國。偏存關東一味之儀。頻忽諸平相國禪閤威之故。今及此攻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二日庚辰。今日。藏人頭重衡朝臣。淡路守淸房。肥後守貞能等。指東國發向。是爲襲源家也。但自路次歸洛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四日壬午。阿闍梨定兼依召。自上總國參上鎌倉。是去安元々年四月廿六日當國流人也。而有知法之聞。當時鎌倉中無可然碩徳之間。仰廣常所被召出也。今日。則被補鶴岡供僧軄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十日戊子。山本兵衛尉義經參着鎌倉。以土肥二郎啓案內雲。日來運志於關東之由。達平家之聽。觸事成阿黨之刻。去一日。遂被攻落城郭之間。任素意參上。被追討彼兇徒之日。必可奉一方先登者。最前參向尤神妙。於今者。可被聽關東祗候之旨。被仰云々。此義經者。自刑部丞義光以降。相繼五代之跡。弓馬之兩藝。人之所聽也。而依平家之讒。去安元二年十二月卅日。配流佐渡國。去年適預於勅免之處。今又依彼攻窂籠。結宿意之條。更無御疑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十一日己丑。平相國禪閤遣重衡朝臣於園城寺。與寺院衆徒遂合戰。是當寺僧侶。去五月之比。候三條宮似仁王之故也。南都同可被滅亡云々。凢此事。日來無沙汰之處。前武衛依彼令旨。於關東被遂合戰之間。衆徒定奉與歟之由。禪閤廻思慮。及此儀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十四日壬辰。武藏國住人。多以本知行地主軄。如本可執行之由。蒙下知。北條殿並土肥次郎實平爲奉行。邦通書下之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十六日甲午。鶴岡若宮被立鳥居。亦被始行長日最勝王經講讃。武衛令詣給。裝束水干。駕龍蹄給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十九日丁酉。右馬允橘公長參着鎌倉。相具子息橘太公忠。橘次公成。是左兵衛督知盛卿家人也。去二日。藏人頭重衡朝臣爲襲東國進發之間。爲前右大將宗盛之計。被相副之。爲弓馬達者之上。臨戰塲廻知謀。勝人之故。而公長倩見平家之爲躰。佳運已欲傾。又先年於粟田口邊。與長井齋藤別當。片切小八郎大夫於時各六條廷尉御家人等。喧嘩之時。六條廷尉禪室爲義定被及 奉聞歟之由。成怖畏之處。匪啻止其憤被宥之。還被誡齋藤片切等之間。不忘彼恩化。志偏在源家。依之。厭卻大將軍之夕郎。尋縁者。先下向遠江國。次參着鎌倉。以一所傍輩之好。屬加々美次郎長淸。啓子細之處。可爲御家人之旨。有御許容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日戊戌。於新造御亭。三浦介義澄獻垸飯。其後有御弓始。此事兼雖無其沙汰。公長兩息爲殊達者之由。被聞食之間。令試件藝給。以酒宴次。於當座被仰云々。

 射手
  一番
   下河邊庄司行平    愛甲三郎季隆
  二番
   橘太  公忠     橘次  公成
  三番
   和田太郎義盛     工藤小二郎行光

今日御行始之儀。入御藤九郎盛長甘繩之家。盛長奉御馬一疋。佐々木三郎盛綱引之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二日庚子。新田大炊助入道上西依召參上。而無左右。不可入鎌倉中之旨。被仰遣之間。逗留山內邊。是招聚軍士等。引籠上野國寺尾舘之由風聞。仰藤九郎盛長被召之訖。上西陳申雲。心中更雖不存異儀。國土有鬪戰之時。輙難出城之由。家人等依加諌。猶豫之處。今已預此命。大恐畏云々。盛長殊執申之。仍被聞食開云々。又上西孫子裡見太郎義成自京都參上。日來雖屬平家。傳聞源家御繁榮。參之由申之。其志異祖父。早可奉昵近之旨被免之。義成語申雲。石橋合戰後。平家頻廻計議。於源氏一類者。悉以可誅亡之由。內々有用意之間。向關東可襲武衛之趣。義成僞申之處。平家喜之。令免許之間參向。於駿河國千本松原。長井齋藤別當實盛。瀬下四郎廣親等相逢雲。東國勇士者。皆奉從武衛畢。仍武衛相引數萬騎。令到鎌倉給。而吾等二人者。先日依有蒙平家約諾事。上洛之由語申之。義成聞此事。彌揚鞭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四日壬寅。木曾冠者義仲避上野國。赴信濃國。是有自立志之上。彼國多胡莊者。爲亡父遺跡之間。雖令入部。武衛權威已輝東關之間。成歸往之思。如此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五日癸卯。石橋合戰之刻。所被納於巖窟之小像正觀音。專光房弟子僧奉安閼伽桶之中捧持之。今日參着鎌倉。去月所被仰付也。數日搜山中。遇彼巖窟。希有而奉尋出之由申之。武衛合手。直奉請取給。御信心彌強盛云々。」今日。重衡朝臣爲平相國禪閤使。相率數千官軍。爲攻南都衆徒首途云々。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六日甲辰。佐々木五郎義淸爲囚人被召預於兄盛綱。是早河合戰之時。屬澁谷庄司。殊奉射之故也。

治承四年十二月小廿八日丙午。出雲時澤可爲雜色長之旨被仰。朝夕祗候雜色等雖有數。征伐之際。時澤之功異他故被抽補彼軄云々。」今日。重衡朝臣燒拂南都云々。東大興福兩寺郭內。堂塔一宇而不免其災。佛像經論同以回祿云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