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議/卷第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三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四 戶婚下 凡一十四條 
制定機關:大唐朝廷
卷第十五

182 同姓爲婚[編輯]

諸同姓爲婚者,各徒二年。緦麻以上,以姦論。

【疏】議曰:同宗共姓,皆不得爲婚,違者,各徒二年。然古者受姓命氏,因彰德功,邑居官爵,事非一緒。其有祖宗遷易,年代寖遠,流源析本,罕能推詳。至如魯、衞,文王之昭;凡、蔣,周公之胤。初雖同族,後各分封,並傳國姓,以爲宗本,若與姬姓爲婚者,不在禁例。其有聲同字別,音響不殊,男女辨姓,豈宜仇匹,若陽與楊之類。又如近代以來,特蒙賜姓,譜牒仍在,昭穆可知,今姓之與本枝,並不合共爲婚媾。其有複姓之類,一字或同,受氏既殊,元非禁限。若同姓緦麻以上爲婚者,各依雜律姦條科罪。

問曰:同姓爲婚,各徒二年。未知同姓爲妾,合得何罪?答曰:「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取決蓍龜,本防同姓。同姓之人,即嘗同祖,爲妻爲妾,亂法不殊。戶令云:「娶妾仍立婚契。」即驗妻、妾,俱名爲婚。依準禮、令,得罪無別。

若外姻有服屬而尊卑共爲婚姻,及娶同母異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謂妻所生者。餘條稱前夫之女者,〔一〕準此。亦各以姦論。

【疏】議曰:外姻有服屬者,謂外祖父母、舅、姨、妻之父母。此等若作婚姻者,是名「尊卑共爲婚姻」。「及娶同母異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注云「謂妻所生者」,謂前夫之女,後夫娶之,是妻所生者。如其非妻所生,自從本法。「餘條稱前夫之女者,準此」,據雜律「姦妻前夫之女」,亦據妻所生者,故云「亦準此」。各以姦論。其外姻雖有服,非尊卑者爲婚,不禁。

其父母之姑、舅、兩姨姊妹及姨、若堂姨,母之姑、堂姑,己之堂姨及再從姨、堂外甥女,女婿姊妹,並不得爲婚姻,違者各杖一百。並離之。

【疏】議曰:「父母姑、舅、兩姨姊妹」,於身無服,乃是父母緦麻,據身是尊,故不合娶。「及姨」,又是父母小功尊;「若堂姨」,雖於父母無服,亦是尊屬;「母之姑、堂姑」,並是母之小功以上尊;「己之堂姨及再從姨、堂外甥女」,亦謂堂姊妹所生者,「女婿姊妹」,於身雖並無服,據理不可爲婚:並爲尊卑混亂,人倫失序。違此爲婚者,各杖一百。自「同姓爲婚」以下,雖會赦,各離之。

183 爲袒免妻嫁娶[編輯]

諸嘗爲袒免親之妻,而嫁娶者,各杖一百;緦麻及舅甥妻,徒一年;小功以上,以姦論。妾,各減二等。並離之。

【疏】議曰:高祖親兄弟,曾祖堂兄弟,祖再從兄弟,父三從兄弟,身四從兄弟、三從姪、再從姪孫,並緦麻絶服之外,即是「袒免」。既同五代之祖,服制尚異他人,故嘗爲袒免親之妻,不合復相嫁娶。輒嫁娶者,男女各杖一百。「緦麻及舅甥妻」,謂同姓緦麻之妻及爲舅妻,若外甥妻,而更相嫁娶者,其夫尊卑有服,嫁娶各徒一年。「小功以上,以姦論」,小功之親,多是本族,其外姻小功者,唯有外祖父母。若有嫁娶,一同姦法。若經作袒免親妾者,各杖八十;緦麻親及舅甥妾,各杖九十;小功以上,各減姦罪二等:故云「妾各減二等」。並離之。姦妾,本條減妻一等,此條「以姦論,妾減二等」,即是娶妾者累減三等。稱以姦論者,並依姦法。小功之妻,若寡在夫家而嫁娶者,各依姦小功以上妻法。其被放出,或改適他人,即於前夫服義並絶,姦者,依律止是凡姦;若其嫁娶,亦同凡姦之坐。又,稱妾者,據元是袒免以上親之妾而娶者,得減二等。若是前人之妻,今娶爲妾,止依娶妻之罪,不得以妾減之。如爲前人之妾,今娶爲妻,亦依娶妾之罪。

184 夫喪守志[編輯]

諸夫喪服除而欲守志,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強嫁之者,徒一年;期親嫁者,減二等。各離之。女追歸前家,娶者不坐。

【疏】議曰:婦人夫喪服除,誓心守志,唯祖父母、父母得奪而嫁之。「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謂大功以下,而輒強嫁之者,合徒一年。「期親嫁者」,謂伯叔父母、姑、兄弟、姊妹及姪,而強嫁之者,減二等,杖九十。各離之。女追歸前家,娶者不坐。

185 娶逃亡婦女[編輯]

諸娶逃亡婦女爲妻妾,知情者與同罪,至死者減一等。離之。即無夫,會恩免罪者,不離。

【疏】議曰:婦女犯罪逃亡,有人娶爲妻妾,若知其逃亡而娶,流罪以下,並與同科;唯婦人本犯死罪而娶者,流三千里。仍離之。即逃亡婦女無夫,又會恩赦得免罪者,不合從離。其不知情而娶,準律無罪,若無夫,即聽不離。

186 監臨娶所監臨女[編輯]

諸監臨之官,娶所監臨女爲妾者,杖一百;若爲親屬娶者,亦如之。其在官非監臨者,減一等。女家不坐。

【疏】議曰:「監臨之官」,謂職當臨統案驗者,娶所部人女爲妾者,杖一百。爲親屬娶者,亦合杖一百。親屬,謂本服緦麻以上親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既是監臨之官爲娶,親屬不坐。若親屬與監臨官同情強娶,或恐喝娶者,即以本律首從科之,皆以監臨爲首,娶者爲從。「其在官非監臨者」,謂在所部任官而職非統攝案驗,而娶所部之女及與親屬娶之,各減監臨官一等。〔二〕女家,並不合坐。其職非統攝,臨時監主而娶者,亦同。仍各離之。

即枉法娶人妻妾及女者,以姦論加二等;爲親屬娶者,亦同。行求者,各減二等。各離之。

【疏】議曰:有事之人,或妻若妾,而求監臨官司曲法判事,娶其妻妾及女者,以姦論加二等。其娶者有親屬,應加罪者,各依本法,仍加監臨姦罪二等。「爲親屬娶者,亦同」,皆同自娶之坐。「 行求者,各減二等」,其以妻妾及女行求,嫁與監臨官司,得罪減監臨二等。親屬知行求枉法,而娶人妻妾及女者,自依本法爲從坐。仍各離之者,謂夫自嫁妻妾及女,與枉法官人,兩俱離之。妻妾及女理不自由,故並不坐。

187 和娶人妻[編輯]

諸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妾,減二等。各離之。即夫自嫁者,亦同。仍兩離之。

【疏】議曰: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若和嫁娶妾,減二等,徒一年。「各離之」,謂妻妾俱離。「即夫自嫁者亦同」,謂同嫁妻妾之罪。二夫各離,故云「兩離之」。

188 尊長與卑幼定婚[編輯]

諸卑幼在外,尊長後爲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未成者,從尊長。違者,杖一百。

【疏】議曰:「卑幼」,謂子、孫、弟、姪等。「在外」,謂公私行詣之處。因自娶妻,其尊長後爲定婚,若卑幼所娶妻已成者,婚如法;未成者,從尊長所定。違者,杖一百。「尊長」,謂祖父母、父母及伯叔父母、姑、兄姊。

189 妻無七出[編輯]

諸妻無七出及義絶之狀,而出之者,徒一年半;雖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還合。若犯惡疾及姦者,不用此律。

【疏】議曰:伉儷之道,義期同穴,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妻無七出及義絶之狀,不合出之。七出者,依令:「一無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義絶,謂「毆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殺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殺及妻毆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殺傷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與夫之緦麻以上親、若妻母姦及欲害夫者,雖會赦,皆爲義絶。」妻雖未入門,亦從此令。若無此七出及義絶之狀,輒出之者,徒一年半。「雖犯七出,有三不去」,三不去者,謂:一,經持舅姑之喪;〔三〕二,娶時賤後貴;三,有所受無所歸。〔四〕而出之者,杖一百。並追還合。「若犯惡疾及姦者,不用此律」,謂惡疾及姦,雖有三不去,亦在出限,故云「不用此律」。

問曰:妻無子者,聽出。未知幾年無子,即合出之?答曰:律云:「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聽立庶以長。」即是四十九以下無子,未合出之。

190 義絶離之[編輯]

諸犯義絶者離之,違者,徒一年。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

【疏】議曰:夫妻義合,義絶則離。違而不離,合得一年徒罪。離者,既無「各」字,得罪止在一人,皆坐不肯離者;若兩不願離,即以造意爲首,隨從者爲從。皆謂官司判爲義絶者,方得此坐,若未經官司處斷,不合此科。「若夫妻不相安諧」,謂彼此情不相得,兩願離者,不坐。

即妻妾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

【疏】議曰:婦人從夫,無自專之道,雖見兄弟,送迎尚不踰閾。若有心乖唱和,意在分離,背夫擅行,有懷他志,妻妾合徒二年。因擅去而即改嫁者,徒三年,故云「加二等」。室家之敬,亦爲難久,帷薄之內,能無忿爭,相嗔蹔去,不同此罪。

問曰:妻妾擅去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其有父母、期親等主婚,若爲科斷?答曰:下條:「嫁娶違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獨坐主婚。若期親尊長主婚者,主婚爲首,男女爲從。」父母知女擅去,理須訓以義方。不送夫家,違法改嫁,獨坐父母,合徒三年;其妻妾之身,唯得擅去之罪。期親主婚,自依首從之法。

191 奴娶良人女[編輯]

諸與奴娶良人女爲妻者,徒一年半;女家,減一等。離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爲婢者,流三千里。

【疏】議曰:人各有耦,色類須同。良賤既殊,何宜配合。與奴娶良人女爲妻者,徒一年半;女家減一等,合徒一年。仍離之。謂主得徒坐,奴不合科。其奴自娶者,亦得徒一年半。主不知情者,無罪;主若知情,杖一百;因而上籍爲婢者,流三千里。若有爲奴娶客女爲妻者,律雖無文,即須比例科斷,名例律:「稱部曲者,客女同。」鬬訟律:「部曲毆良人,加凡人一等,奴婢又加一等。其良人毆部曲,減凡人一等,奴婢又減一等。即部曲、奴婢相毆傷殺者,各依部曲與良人相毆傷殺法。」注云:「餘條良人、部曲、奴婢私相犯,本條無正文者,並準此。」奴娶良人徒一年半,即娶客女減一等,合徒一年。主知情者,杖九十;因而上籍爲婢者,徒三年。其所生男女,依戶令:「不知情者,從良;知情者,從賤。」

即妄以奴婢爲良人,而與良人爲夫妻者,徒二年。奴婢自妄者,亦同。各還正之。

【疏】議曰:以奴若婢,妄作良人,嫁娶爲良人夫婦者,所妄之罪,合徒二年。奴婢自妄嫁娶,亦徒二年。「各還正之」,稱「正之」者,雖會赦,仍改正之。若娉財多,準罪重於徒二年者,依「詐欺」,計贓科斷。

192 雜戶不得娶良人[編輯]

諸雜戶不得與良人爲婚,違者,杖一百。官戶娶良人女者,亦如之。良人娶官戶女者,加二等。

【疏】議曰:雜戶配隸諸司,不與良人同類,止可當色相娶,不合與良人爲婚。違律爲婚,杖一百。「官戶娶良人女者,亦如之」,謂官戶亦隸諸司,不屬州縣,亦當色婚嫁,不得輒娶良人,違者亦杖一百。良人娶官戶女者,加二等,合徒一年半。官戶私嫁女與良人,律無正文,並須依首從例。

即奴婢私嫁女與良人爲妻妾者,準盜論;知情娶者,與同罪。各還正之。

【疏】議曰:奴婢既同資財,即合由主處分,輒將其女私嫁與人,須計婢贓,準盜論罪,五疋徒一年,五疋加一等。知情娶者,與奴婢罪同;不知情者,不坐。自「雜戶與良人爲婚」以下,得罪仍各離而改正。其工、樂、雜戶、官戶,依令「當色爲婚」,若異色相娶者,律無罪名,並當「違令」。既乖本色,亦合正之。太常音聲人,依令「婚同百姓」,其有雜作婚姻者,並準良人。其部曲、奴婢有犯,本條無正文者,依律「各準良人」。如與雜戶、官戶爲婚,並同良人共官戶等爲婚之法,仍各正之。

193 違律爲婚[編輯]

諸違律爲婚,雖有媒娉,而恐喝娶者,加本罪一等;強娶者,又加一等。被強者,止依未成法。

【疏】議曰:依律不許爲婚,其有故爲之者,是名「違律爲婚」。假如雜戶與良人爲婚,雖有媒娉而恐喝娶者,加本罪一等:本坐合杖一百,加一等,處徒一年。「強娶者,又加一等」,謂以威若力而強娶之,合徒一年半。「被強者,止依未成法」,下條「未成者各減已成五等」,女家止笞五十之類。

即應爲婚,雖已納娉,期要未至而強娶,及期要至而女家故違者,各杖一百。

【疏】議曰:「即應爲婚」,謂依律合爲婚者。雖已納娉財,元契吉日未至,而男家強娶;及期要已至吉日,而女家故違不許者:各杖一百得罪,依律不合從離。

194 違律爲婚離正[編輯]

諸違律爲婚,當條稱「離之」、「正之」者,雖會赦,猶離之、正之。定而未成,亦是。娉財不追;女家妄冒者,追還。

【疏】議曰:「違律爲婚」,謂依律不合作婚而故違者。「當條稱離之」,謂上條「男家妄冒,或女家妄冒,離之」。又,「正之」者,謂上條「奴婢私嫁女與良人,仍正之」。雖會大赦,稱「離之」者,猶離之,稱「正之」者,猶正之。「定而未成,亦是」,假令雜戶與良人爲婚已定,監臨之官娶所監臨女未成,會赦之後,亦合離、正,故云「定而未成,亦是」。男家送財已訖,雖合離、正,其財不追。若女家妄冒,應離、正者,追財物,還男家。凡稱「離之」、「正之」者,赦後皆合離、正。名例律云:「會赦,應改正,經責簿帳而不改正,各論如本犯律。」應離之輩,即是赦後須離,仍不離者,律無罪條,猶當「不應得爲從重」,合杖八十。若判離不離,自從姦法。

195 嫁娶違律[編輯]

諸嫁娶違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獨坐主婚。本條稱以姦論者,各從本法,至死者減一等。

【疏】議曰:「嫁娶違律」,謂於此篇內不許爲婚,祖父母、父母主婚者,〔五〕爲奉尊者教命,故獨坐主婚,嫁娶者無罪。假令祖父母、父母主婚,爲子孫娶舅甥妻,合徒一年,唯祖父母、父母得罪,子孫不坐。

註:本條稱以姦論者,各從本法,至死者減一等。

【疏】議曰:「本條稱以姦論者」,謂上條、「緦麻以上以姦論」。假令父與其子娶子之從母,依雜律:「姦從母者,流二千里;強者,絞。」即父亦得流二千里,同雜犯。其子若自犯,有官者仍除名。此名「各從本法」。至死減一等者,若強娶從母爲妻,或婚寡伯叔母非被出及改嫁者,本條合死,今減一等,合流三千里。

若期親尊長主婚者,主婚爲首,男女爲從。餘親主婚者,事由主婚,主婚爲首,男女爲從;事由男女,男女爲首,主婚爲從。

【疏】議曰:期親尊長,次於父母,故主婚爲首,男女爲從。「餘親主婚者」,餘親,謂期親卑幼及大功以下主婚,即各以所由爲首:事由主婚,主婚爲首,男女爲從;事由男女,男女爲首,主婚爲從。雖以首從科之,稱「以姦論」者,男女各從姦法,應除名者亦除名。

其男女被逼,若男年十八以下及在室之女,亦主婚獨坐。

【疏】議曰:「男女被逼」,謂主婚以威若力,男女理不自由,雖是長男及寡女,亦不合得罪。若男年十八以下及在室之女,亦主婚獨坐,男女勿論。

未成者,各減已成五等。媒人,各減首罪二等。

【疏】議曰:「未成者」,謂違律爲婚,當條合得罪,定而未成者,減已成五等。假有同姓爲婚,合徒二年,未成,即杖八十,此是名減五等。其媒人猶徒一年,未成者杖六十,是名「各減首罪二等」。各準當條輕重,依律減之。略舉同姓爲例,餘皆倣此。凡違律爲婚,稱「強」者,皆加本罪二等;稱「以姦論」有強者,止加一等。媒人,各減姦罪一等。

校勘記[編輯]

〔一〕 餘條稱前夫之女者 「者」原脫,據文化本補。按:本條疏文引律注即作「餘條稱前夫之女者準此」。

〔二〕 各減監臨官一等 「臨」原脫,據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統》補。

〔三〕 謂一經持舅姑之喪 「謂一」原誤倒,據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統》乙正。

〔四〕 有所受無所歸 至正本、岱本、《宋刑統》作「有所取無所歸」。

〔五〕 祖父母父母主婚者 「者」原訛「嫁」,據至正本、文化本、岱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