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古城煥青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喜看古城煥青春

——山西省介休縣城鎮居民落實《五·七指示》見聞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1972年2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前不久,我們來到晉中平原,訪問了建城於戰國時代的介休縣的縣城。登高眺望,只見這座古城的城外煙囪聳立,廠房櫛比,頗為壯觀;在城內看到的居民,很多人既是工人又是農民。經過短暫的訪問,所見所聞,使我們欣喜地感到,這座古老的城鎮,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的光輝照耀下,煥發了革命的青春,它正經歷着一場巨大的變革,在「將消費的城市變成生產的城市」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街道工業蓬勃發展[編輯]

我們來到介休縣城之前,晉中地區街道工業、家屬工廠現場會,剛剛在這裡開過。街道工業這一新生事物,立即引起我們的注意,首先訪問了城鎮居民們創辦的各個街道工業單位。

五金車輛廠,設在一個舊院子裡,機聲隆隆,火花閃閃,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支援農業生產的平車、揚場機等產品。這個工廠創辦於一九六六年。最初是由街道上的六個個體手工業者組織起來的,當時只能修理自行車。現在,職工增加到二十九人,已經擁有機、鉗、鉚、鍛、焊等機械設備,能夠修造六十五種產品。

這些生產設備和產品原材料,是從那裡來的?主人風趣地說:「大廠礦的廢料堆是我們的材料庫,廢品公司的收購站是我們的供應站。」我們看到他們正在使用的一部套絲機、一部下料機和一台電焊機,就是從一座大工廠買來的廢品,經過修理改制成的。他們用舊鐵皮和鋼管料,生產了人力三輪貨車、鐵製平車,用鋼筋料頭生產了擔水搭鈎,用廢管道生產了椅子凳子。幾年來,他們從大工廠買來的廢舊材料達十五噸。一九七一年一年內,他們就為農村生產了小手鋤、鐮刀、糞叉等小農具五百多件,平車軸頭、軸管等零件二千多件,還為大廠礦修配了大批機器設備零件,為城鄉人民生產了鐵皮鍋蓋、臉盆架等生活用品。全廠資金由二百元增加到兩萬多元,每月的營業總額由五百元增加到八千多元。隨着生產的發展,廠房不夠用了,工人們就利用業餘時間,自己動手,使用廢舊材料,蓋起十間廠房。這座小型五金車輛廠已經初具規模了。

我們來到補胎鞋業社。這個單位,也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誕生的。一開始只有十六個釘鞋工人,現在發展到四十一人,經營項目由原來的釘鞋一項,增加到補胎、製鞋、縫補、洗染、製作車馬挽具等十二項。一九七一年完成總產值二萬多元。 補胎車間,現在實現了汽補輪胎。一九七○年,他們為了支援農業,決心從手工操作改為搞汽補。但是買一台鍋爐,大的要兩萬元,小的也要幾千元。買不買呢?大家一商量,一致的意見是:不買。社革命領導小組負責人楊根傑和工人一起,東奔西走,在縣運輸公司買回一個報廢了的鍋駝機殼,從廢品收購站買了些絲杆、水管、彎頭等舊零件,從大廠礦買了十多種邊角下料,晝夜奮戰,經過七十多次試驗,搞成了鍋爐,實現了半機械化的汽補輪胎。現在,他們承攬了全縣的平車、馬車、汽車、拖拉機的里外胎的補胎任務。

這兩個單位的成長過程,僅僅是介休城關鎮居民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發展街道工業的一個縮影。一九六九年以來,全鎮街道工業已經發展到十一個單位,從業人員達到六百六十多人,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婦女,共有五金修配、車輛修造、建築工程、彈花紡織、清潔搬運等四十七個行業,生產二百多種產品。

大寨之花遍地盛開[編輯]

出城北行十里,來到汾河岸邊空曠的田野上,我們訪問了介休縣城居民舉辦的「五·七」農場。

主人告訴我們,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塊「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寸草難生長」的荒鹼灘。在國慶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裡,介休縣城居民在這裡打響了開墾荒鹼灘的戰鬥。他們人人靠一把鐵鍬,挖了五千多米長的排鹼渠,翻了五百多畝鹼荒灘地。奮戰一年,就在這裡收穫了五萬多斤糧食。

一九七一年,他們在這塊鹼地上繼續戰鬥,每畝施了三百擔灰渣拌大糞的肥料,進一步改造了鹼地。但是,下種後遇到了乾旱的侵襲,有的地塊沒有出苗,有的地塊苗剛出土就枯死了。大家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學習大寨社員戰天鬥地的英雄事跡,滿懷信心地說:「大寨大隊三戰狼窩掌,我們要十戰鹽鹼灘!」高粱捉不住苗,他們改種玉米;玉米捉不住苗,他們改種糜子。同時,他們還採用泥罐育苗法進行補苗。全鎮男女老少齊上陣,七、八天時間,就捏了三十多萬個泥罐,泥罐里育了青苗,連同泥罐栽在缺苗斷壟的地塊上。一次栽不活,栽兩次;兩次栽不活,繼續栽。就這樣,經過幾個回合的鬥爭,使五百畝莊稼保住了全苗。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農業的豐收。一九七一年收穫了二十一萬斤糧食,畝產達到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

在農場的五百多畝土地中,有三百一十多畝是由十一個工業單位耕種的,其餘則由四個居民委員會和三所小學經管。這樣,就使在工業單位勞動的六百多個城鎮居民,實現了亦工亦農。

一代社會新風在形成[編輯]

介休城內,共有城鎮居民一萬六千多人,百分之八十是職工家屬,還有少數個體手工業者、小商小販等。在這些居民中,除了百分之五十八的少年兒童和一部分老弱病殘以外,有勞動能力的三千多名居民,現在都有了適當的工作,有一半在城鎮街道工業單位和「五·七」農場勞動,其餘的在國營工廠擔負一定勞動或在工廠辦的家屬工廠參加勞動。他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了「三少三多」的社會新風尚:講吃比穿的人少了,艱苦樸素的人多了;街上的閒人少了,拾糞積肥的人多了;扯亂談的人少了,關心國家大事的人多了。一心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的先進人物,一批接一批地湧現出來。

張桂英,現任清潔搬運隊的婦女隊隊長。在大辦街道工業的熱潮中,她一遍又一遍學習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參加了清潔搬運隊,還動員八個婦女,一起組成了平車運輸隊。當她們在介休城裡第一次拉平車的時候,人們議論紛紛,有的捂着嘴笑,有的跟着看熱鬧。幾名隊員怕「丟人」,頂不住歪風邪氣退了隊,而張桂英以共產黨員的模範行動,同這股好逸惡勞的資產階級習氣,進行了堅決鬥爭。她不顧自己動過兩次手術的虛弱身體,堅持帶頭拉平車,而且專揀大街人多的地方走。有人說:「你家三口人就有兩人工作,不缺錢花,幹這活為了啥?」張桂英堅定地說:「為革命!」在她的帶動下,拉平車的婦女很快增加到二十一人。一年多來,她們拉着平車,往農場送肥三千多擔,給十四個廠礦運貨一萬八千多噸,清除灰渣四千六百多車,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象張桂英這樣在鬥爭中迅速成長的先進人物,在介休城裡是數不勝數的。過去怕惹事的「老好人」,現在成為對敵鬥爭的闖將;過去好吃愛打扮的人,現在成為不怕髒不怕累的勞動能手;一些職工家屬,過去「吃糧靠供應,花錢靠丈夫」,現在拿起鐵鍬和鐵錘,跨進工人、農民的戰鬥行列。通過參加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她們的政治覺悟普遍提高,每天看書識字,學文化,學理論,積極參加批判資產階級。一年多來,全鎮居民中有十二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