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八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八十一至一百八十二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八十四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八十五至一百八十六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7.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7.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7.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7.djvu/5

濟寕直隸州表

  大清一 統志

   濟寕直隸州在 山 東 省 治 西 南 一 百 八 十 里 東 西 距一 百 四 十 里 南 北 距 一 百 八 十 里 東 至

     兗 州 府 鄒 縣 界 四 十 里西 至 曹 州 府 鉅 野 縣 界 一百 里 南 至 江 蘇 徐 州 府豐 縣 界 一 百 四 十 里 北 至

     兗 州 府 汶 上 縣 界 四 十 五 里東 南 至 兗 州 府 滋  陽縣 界 四 十 里 西 南 至 曹 州 府單 縣 界 一 百 二 十  里

     東 北 至 兗 州 府 滋 陽 縣 界 五 十 里 西 北 至 兗 州 府汶 上 縣 界 四 十 五 里 本 州 境 東 西 距 八 十 里 南 北

     距 一 百五  里東 至 兗 州 府 鄒 縣 界 四 十 里 西 至 嘉祥 縣 界四  十里 南 至 魚 臺 縣 界 六 十 里 北 至 兗 州

     府 汶 上 縣 界 四 十 五 里 東 南 至 兗 州 府 鄒 縣 界 四十 里 西 南 至 金 鄉 縣 界 六 十 里 東 北 至 兗 州 府 滋

     陽 縣 界 五 十 里 西 北 至 兗 州 府 汶 上 縣界四十 五里 自 州 治 至   京 師 一 千 二 百 里

  ︹分 野︺天文房心 分 野大火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徐兗二 州 之域春秋任國戰國屬齊

  秦屬碭郡漢置任城縣屬東平國後漢元和初分

  置任城國晉永嘉後以縣屬高平郡宋初因之後

  廢後魏神龜初置任城郡並置縣爲郡治北齊天

  保七年改郡曰高平隋開皇初郡復廢縣屬魯郡

  唐屬兗州五代周屬濟州宋因之金天德二年

  州治任城元初仍曰濟州至元六年徙治鉅野八

  年升爲濟寕府還治任城尋復徙十二年復置濟

  州屬濟寕府十五年移府來治而徙州治鉅野㝷

  復故十六年升爲濟寕路明洪武元年改路爲府

  十八年降爲州縣省入屬兗州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領嘉祥鉅野鄆城八年仍

  屬兗州府乾隆四十一年仍升為直隸州屬山東

  省領汶上嘉祥魚壹四十五年以汶上還屬兗州府割金鄉來屬領縣三

  金鄉縣在州西南九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魚臺縣界十五里西至曹

  州府城武縣界四十里南至江蘇徐州府豐縣界三十里北至嘉祥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江蘇徐州

  府豐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曹州府單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濟寕州治一百里西北至曹州府鉅野

  縣治九十里秦置昌邑縣漢置山陽郡治昌邑兼領東緡縣後漢分置金郷縣晉改山陽為高平國

  仍治昌邑領金鄉縣劉宋移高平郡治高平省昌邑入金鄉屬之隋屬濟陰郡唐武徳四年於縣置

  金州五年州廢又移戴州治此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兗州五代周廣順二年改屬濟州宋金因之

  元屬濟寕路明初屬濟寕府洪武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本朝因之乾隆四十五年改屬濟寕州

  嘉祥縣在州西五十里東西距三十五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濟寕州界十里西至曹州

  府鉅野縣界二十五里南至金郷縣界五十里北至兗州府汶上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魚臺縣治

  一百十里西南至曹州府城武縣治一百里東北至兗州府汶上縣治九十里西北至曹州府鄆城

  縣治九十里古大野地秦屬碭郡漢為任城鉅野二縣地晉宋屬高平郡唐屬東平郡金皇統中析

  鉅野山口鎮置嘉祥縣屬濟州元屬東平路至元三年還屬濟州明洪武四年屬濟寕府十八年降

  府為州屬兗州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分隸濟寕州八年改屬曹州十三年仍屬兗州府乾隆四

  十一年改屬濟寕州魚臺縣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東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東

  至兗州府滕縣界一百里西至金鄉縣界三十五里南至江蘇徐州府豐縣界二十里北至濟寕州

  界四十里東南至江蘇徐州府沛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曹州府單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兗州府

  鄒縣治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金鄉縣治五十里春秋魯棠邑地戰國為宋方興邑秦置方與縣漢屬

   山陽郡後漢因之晉屬高平國宋及後魏因之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彭城郡唐𥘉屬金州

   㝷屬戴州貞觀十七年改屬兗州寳應元年改縣曰魚臺五代後唐以縣屬兗州宋金因之元太宗

   七年屬濟州至元二年省入金鄉縣三年復置明初屬徐州㝷屬濟南府洪武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四十一年改屬濟寕州

  ︹形勢︺南通江淮北連河濟控邳徐之津要振宋衞之

   咽喉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高塹深隍水陸交會南北衝要

   之區

  ︹風俗︺士俗古遠風流清高賢良間生掩映天下李白任城

   㕔壁氓務耕種愿樸畏法急公賦怯爭訟

  ︹城池︺濟寕州城周九里門四池廣四丈五尺明洪武三年改築 本朝康𤋮年間修乾隆

  三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東巡有  御製過濟寕城詩嘉慶十六年重修金鄉縣

  城周七里有奇門四池廣四丈六尺外為重隄周十一里明萬厯六年因舊址甃甎 本朝康𤋮

  十二年修四十九年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嘉祥縣城周四里門五池廣里許創自金皇統

  間明成化初改築崇禎間甃石 本朝康𤋮年間修乾隆五十六年重修魚臺縣城

  里外環以隄本元泰定中築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城圯於水移建董家店周三里有奇門三池廣

  

 ︹學校︺濟寕州學在州治東北元至元間建明洪武正統間修 本朝順治康熙年間屢修

  入學額數二十名金鄉縣學在縣治東金大定間建 本朝康𤋮五年修入學額數十

  嘉祥縣學在縣治南元至元三年建後圯明洪武三年復建嘉靖九年兵備道嚴時

  道撤城隍廟改建三十四年仍還故址本朝順治八年重建入學額數十二名 魚 臺縣

  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二年建 本朝康熙三十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講德書院

  在州治東北 本朝康𤋮二十年建任城書院在州治東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

  陽書院在金鄉縣治東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重建曾子書院在嘉祥縣南南

  武山下相傳曾子讀書處崇德書院在魚臺縣東二十里穀亭鎭

 ︹戶口︺原顛人丁九萬二千三百一十五今滋生男婦大小共八十八萬九千三百五十名口計民戶

  共十七萬三千三百三戶

 ︹田賦︺田地三萬三千二百七十五頃八十六畒一分六釐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六萬九千三十兩

  六錢四分六釐麥改米三百七十九石五斗二升一合九勺米一萬一千四十五石五斗四升五合

  

 ︹山川︺兩城山在州東南五十里蛇蜒如屏下臨南陽湖其東又有馬陵牛來二山承注

   山在州南四十里元和志在任城縣東南七十六里相傳女媧生處下有女媧廟縉雲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北瞰重湖西聯九十九峯漕河繞其左有登臨之勝一名晉陽山彭子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一作彭山運河帆檣近在幾席頗稱勝境其對峙者為曠山在州西北二十里

   陽山在金鄉縣西北二十五里山石堅可作碑碣蜿蜒而東兩峯相峙中有隘口其北有石屏

   葛山在其後魚山在其右以在羣山之陽因名金鄉山在金鄉縣西北三十七里接曹州府

   鉅野縣界縣以此名木經注金鄉數山皆空中穴口謂之隧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數山有漢

   司隸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兎不以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冢前石廟四壁皆青石

   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府志山陰有

   凊涼洞架十餘丈內鑿石作四小閣相傳秦始皇避暑宮也山上有泉其西有橋曰秦梁相傳亦始

   皇所郗山在嘉祥縣東南五里縣志相傳晉郗鑒居此俗謂之登臺又縣有二青山大青

   山在縣西南十五里迤南相接者曰焦氏山小青山在縣西八里在運河西岸亦謂之嘉祥山

   山在嘉祥縣東南五里頂有澗深丈許其北為臥龍山縣西十里又有西臥龍山華林山

   在嘉祥縣東南十五里山北高嶺上有寨基又名東寨山亦曰龍華山華林泉出山下流㵼成渠農

   田賴以灌漑其東為東磨山頂平可耕山圓如磨又縣南二十餘里有青龍山二十四里有雲頭山

   二十五里有大鼎山山南麓有圓城澹臺山在嘉祥縣南三里縣志相傳澹臺滅明家此

   塔山在嘉祥縣南二十里高出縣境羣山上有石塔其相接者曰范山小金山富山崱山

   在嘉祥縣南四十里其山崱嵂高大橫亙數里因名南武山在嘉祥縣南四十五里其南有

   曾子挾山在嘉祥縣西南二十里與焦氏山相連上有聖水井冬夏不盈涸郎山

   在嘉祥縣西南三十五里山頂平曠約十餘畝周𮞉皆有隄形今亦曰狼山遂山在嘉祥縣

   西南五十三里其西有古洞深二里秉燭可入亦名滿家洞又平山在縣西五十五里山巓四平如

   掌泉土甘肥可以耕稼垞山在嘉祥縣西北十里與小青山相連上有伏羲廟萌山

   在嘉祥縣東北峯巖秀拔石如萌芽左右舒翼縣治實枕之稍東為橫山獨坐山柏山皆在城外而

   山麓相接獨山在魚臺縣東北黃山前巍然獨秀故名又有廟山以伏義廟故名與獨山相峙

   黃山在魚臺縣東北五十里山有黃良等九泉其後有雲寨山左有鳯凰山㫄有平山兗山

   金莎嶺在金鄉縣東一里官道左西自曹縣定陶東抵魚臺綿亘三百餘里因地異名實一

   嶺也上有莎草映日如金故名春城堆在金鄉縣東三里其形崎嶇如城魚垞堆

   在金鄉縣西八里其形如魚菏水故道自曹州府鉅野縣流逕金鄉縣北又東逕魚臺縣南

   七里入於泗水禹貢浮於淮泗達於菏桑欽水經濟水至乘氏縣西分為二南為菏水北為濟瀆又

   其一水東流者過乘氏縣南又東過昌邑縣北又東逕金鄉縣南又東過東緡縣北又東過朱鮪冡

   又東過方與縣北為菏水東逕重鄉城南注又東逕武棠亭北又東逕汎母亭北又東與鉅野黃水

   合又東逕秦梁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 泗又曰菏水即泲水之所芭注以成湖澤者也而 東與泗

   水合於穀亭城下俗謂之黃水 口元和志魚臺縣菏水即濟水也一名五丈溝西 自金鄉縣界流入

   去縣十里又東南 流合泗水 接菏即濟水分流其上流在今曹州 府及定陶鉅野二縣界禹貢所

   謂導菏澤及濟水東至於菏是也而其下流則自金鄉方與至湖陸以合於泗方與湖陸即今魚臺

   縣地禹貢所謂浮於淮泗達於菏蓋自泗至菏自菏至濟也 又按水經濟水東過方與縣北為菏

   水泗水南過方與縣東菏水從西來注之是菏水入泗當在今魚臺縣南境舊志作東逕魚臺縣北

   入泗於水道未協今從縣志運河在州境自兗州府滕縣東南六十里西北逕魚臺縣東北

   三十里折而北逕濟寕州西三里與嘉祥縣分界 本朝康𤋮間濟寕東岸舊隄圯廢河臣靳輔建

   議修築自石佛閘起至魯橋沙州寺止又修嘉祥縣尹家溝石閘以蓄蜀山湖之水乾隆四年增築

   蜀山湖東面馬場湖北面圈隄十四年修建濟寕汛董家口滾水壩三十丈分泗河暴漲之水入蜀

   山湖濟運二十三年因魚臺縣地勢窪下昭陽蜀山兩湖受水過大擇辛莊橋土堅之所建滾水𭐏

   二十丈以洩水勢濟運由是十八水口宣洩得宜而上游汶泗諸水道咸資輓運矣康𤋮二十四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   御製閱河隄詩四十八年有   御製舟過濟寕州詩過八閘

   乾隆三十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俱有   御製過濟寕詩 按今兗境漕渠

   所資之水在汶沂泗洸兗州府志雲金口之堰修而泗水盡入於漕戴村之堰修而汶水盡入於漕

   蓋漕之利尤在汶與泗也餘詳兗州府卷舊運河在魚臺縣東北二十里昭陽湖西即泗水

   故道也顧祖禹川瀆異同考自沛縣北湖陸城閘十二里至孟陽閘又十八里至八里灣閘又十八

   里至榖亭閘又十八里至南陽閘此舊運河所經之道也河防志舊運河在昭陽湖西岸由沛縣城

   東至孟陽泊入境又北二十里至於穀亭鎮又北二十里為廣運閘明初所開牛頭河是也嘉靖四

   十三年河決飛雲橋運道各阻乃開夏鎮新可以達南陽此渠不復行舟旣而曹單決口塞可太亦

   絶維牛頭河下流運渠𭧂漲則溢而入也新開河自曹州府城武縣北東南流逕金郷縣南

   三十里魚臺縣西北二十里又東南至江蘇沛縣界河防志長一百有六里舊以土沙壅塞不能洩

   水以濟運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疏濬深廣自是宣洩無患又汶上縣西南二十里亦有新開河明

   正統八年鑿以洩山谷之水西流入運河牛頭河自本州流逕魚臺縣東北至塌場口入於

   舊運河縣志明初開此以資逕道故建永通閘於此正統以後防塌場口之潰故建廣運閘於南漕

   渠水盛由此行舟黃河自曹州雙河口來亦由此入運自運渠東徙河水南流此河與故渠同塞

   馬場河在本州西十里運河東岸周四十里洸泗二水所滙也北接蜀山湖西臨運河有安

   居十里斗門閘二座以備蓄洩淶河在金鄉縣北縣志從單縣入金鄉石晉時所開首受汴水

   北抵濟河南通徐沛即宋之漕河也元末湮廢又有壽河在金鄉縣治東四瀦環流源通淶水今僅

   存遺澹臺河在嘉祥縣南三里黃河支流自曹州府鉅野縣入境經澹臺山下東流入

   蓮花池池在城南四里長可三里其水清瑩冬夏不涸雨潦時澹臺河水注焉雨止則塞桓公

   溝在金鄉縣北故道自曾州府鉅野縣流入又東南至魚臺縣入菏水晉書桓溫傳太和四年

   衆北伐次金鄉時亢旱水道不通乃鑿鉅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水經注黃水東逕鉅野縣北又東

   逕咸亭北又東南逕任城郡之亢父縣故城西其中謂之桓公溝南至方與縣入於菏水宣聖

   墨池在本州魯橋閘下俗名硯瓦溝南池在州南其上有少陵祠唐杜甫同任城許主簿

   遊南池詩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即此乾隆三十年巡漕御史沈廷芳奏請   賜額

   御賜藎臣詩史四字三十年三十六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經此俱

   有   御製南池詩又南池少陵祠詩浣筆泉在州東門外州志舊傳李白浣筆處

   溝泉在州東南六十五里入南陽閘又州南六十里有托基泉入棗林閘馬林泉入魯橋閘

   泥河泉在魚臺縣東二十五里東南經沛縣界入漕又縣東北四十里黃山下有黃良等泉

    由 三 岔 河 會 流 東 北 六 十 里 有 聖 母池 等五 泉至張 家 橋 會 流 東 北 九 十 里 有 東 龍 等五 泉至 集泉

     橋會 流 皆入於 運 河

  ︹古 蹟︺亢父故 城在 州 南 五 十 里本 齊 地 戰 國策 蘇 秦曰 秦 之 攻 齊 也倍 韓 魏 之 地過 衞 陽

    晉 之 道 徑 乎 亢 父 之 險 車不 得 方 軌 騎不 得比 行秦 置 亢 父 縣 史 記 二 世 二年 項 梁 引 軍攻 亢父 漢

    屬東 平 國 後 漢 改 屬 任 城國 晉 因 之 宋 改 屬高平郡後 魏 屬 任 城 郡 後 齊 廢水 經 注 黃 水 又 東逕亢

    父故城西 防 東故城 在金 鄉 縣 西 南 後 漢 置縣 屬 山 陽郡晉 省 後 漢 書 張 儉 傳中 常 侍 侯

    覽 家 在 防 東注 縣 名 屬 山陽 郡 故 城 今 在 兗 州 金鄉 縣 南   按古 有 西 防 城在 縣 西 其 南 即 單 縣 境

    本 春 秋 時 宋 防 邑 地後 謂 之 西 防 城後 漢 置 防 東縣 在 西 防 之 東 故 名春 秋 隱 公 十 年公 敗 宋 師 於

     營 取 防 杜預 註 高 平 昌 邑 縣 西南 有 西 防 城後 漢書 劉 永 傳永 遣 使 拜 西 防 賊 帥山 陽 佼 疆 為橫 行

    將 軍蓋 延傳 延 率 平 敵 將 軍 龎 萌 攻 西 防拔 之 注西 防縣 名春 秋 宋 之 西 防 城 故 城 在 今 宋州 單 縣

  地寰宇記西防故城在單父縣北四十九里漢為防置兵戍於此故城在今縣北猶存今考漢志無

  西防縣後漢書注為縣名誤昌邑故城在金鄉縣西北四十里本秦縣漢初屬梁國景

  帝三年周亞夫引兵東北壁昌邑中六年分梁為山陽國治此武帝天漢四年更為昌邑國宣帝時

  復為山陽郡治後漢因之又移兗州刺史治此晉為高平國治宋移高平郡治高平縣以昌邑省入

  金郷隋開皇十六年復分置昌邑縣屬曹州大業初省元和志昌邑故城在金鄉縣西北四十二里

  其中城周十餘里外城周三十餘里中有鐵拄岀地數尺金史地理志金郷縣有昌邑鎮 按府志

  昌邑城在縣西東西六里南北六里縣志在縣西南今從元和志東緡故城在金鄉縣

  東北二十里本夏時緡國春秋屬宋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注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

  南有東緡城水經注濟水又東逕東緡縣故城北故宋地應劭十三州記曰山陽有東緡縣鄒衍曰

  余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後漢世祖建武十一年封馮異長子璋為侯國也晉省入昌邑元和志兗

   州金鄉縣本漢東緡縣地屬山陽郡即古之緡國左傳曰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陳留風俗傳曰

   東緡縣者故陽武戸牖郷也漢丞相陳平卽此鄉人也 按兩漢時陳留郡有東昬縣乃故陽武戸

   牖鄉非山陽郡之東緡也元和志誤爰戚故城在嘉祥縣西南秦縣也漢初曹參攻爰戚

   又周勃攻爰戚畧東緡漢高祖六年封功臣趙戊為侯國屬山陽郡史記正義曰近亢父嘉祥

   故城在嘉祥縣西二十五里卽宋鉅野縣之山口鎮金置縣於此舊傳魯哀公時𫉬麟處因名

   嘉祥正隆𥘉縣圯於水徙治橫山之南大定十五年又徙於萌山之下卽今治也湖陵故

   城在魚臺縣東南六十里與江蘇沛縣接界戰國時宋湖陵邑秦置湖陵縣史記項梁擊敗秦嘉

   進至湖陵漢屬山陽郡後漢元和𥘉封東平王蒼子為侯國改曰湖陸後漢書注湖陵故城在方與

   縣東一名湖陸晉屬高平國符堅嘗置兗州於此南北朝省入高平郡崔鴻十六國春秋符堅建元

   十五年以毛盛為兗州刺史鎮湖陸魏書地形志高平郡高平有湖陸城寰宇記湖陵故城在今魚

  臺縣東南六十里方與故城在魚臺縣北春秋時宋之方與邑戰國策楚人説項襄王

  外擊定陶則大宋方與二郡者舉矣秦置方與縣史記二世二年秦嘉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

  元和志兗州魚臺縣東北至州一百九十里本漢方與縣屬山陽郡高齊文宣帝廢隋開皇十六年

  復置方與縣屬戴州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屬兗寶應元年改為魚臺縣因縣北有魯君觀魚臺

  為名縣理城卽漢方與城也寰宇記魚臺縣唐元和四年八月淄凊李師道請移縣置於黃臺市卽

  今治也縣北有小城卽故縣冶 按隋志方與縣屬彭城郡元和志雲屬戴州誤任城廢

  縣在本州治本任國太昊後風姓戰國時為齊附庸孟子季任為任處守是也邿城

  州東南左傳㐮公十三年取邿注小國也任城亢父縣有邿亭 按漢志作詩亭邾婁城

  在州南十里春秋哀公六年城邾瑕注任城亢父縣北有邾婁城寰宇記在任城縣南二十里

  馬城在金郷縣境寰宇記金郷縣司馬城在邑界郡國志雲城內有鐵碑雲漢浮陽侯司馬耀

   所封茅鄉城在金鄉縣西南古茅國周公子所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凡蔣邢

   茅胙祭周公之裔也注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鄉後為邾邑哀公七年季康子伐邾茅成子請告於呉

   不許成子以茅叛水經注高平縣西三十里有故茅鄉城雞黍城在金郷縣西南三十五里

   縣志漢功曹範式故宅也基址尚存式與汝南張劭有雞𮮐之約故名焦城在嘉祥縣南十

   五里青山之東縣志俗傳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今其地為焦城村雲武城在嘉祥縣

   南四十五里南武山下俗傳為曾子故里今訛為阿城 按魯有二武城東武城即今東昌府之武

   城縣南武城卽今沂州府之費縣而府志又據南武山載入未敢臆斷詳見曾子墓下郗鑒

   城在魚臺縣東南故湖陵城西水經注泗水又東逕郗鑒所築城北又東逕湖陸城南費亭

   城在魚臺縣西南春秋時魯大夫費伯食邑也晉書地道記湖陸西有費亭城又西有極亭隱公

   二年無駭入極即此重鄉城在魚臺縣西北十一里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取濟西田分曹地

    也使臧文仲往宿於重館 注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鄉城漢書王子侯表重 鄉侯少柏東平思王孫

    元始元年封水經注濟水東逕重郷城南左傳所謂臧文仲宿於重館者也郎城在魚臺縣

    東北八十里接滕縣界春秋 時魯邑古名郁即亭今曰郁郎村左傳隱公元年 費伯帥師城郎注郎

    魯邑髙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括地誌郎亭在滕縣西五十三里甲父亭在金鄉縣南左

    傳昭公十六年齊侯伐徐徐人行成賂以甲父之鼎注甲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

    泥母亭在魚臺縣東十二里春秋僖公七年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欵鄭世子華盟於𡩋母

    注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音如𡩋後漢書郡國志山陽郡方與有泥母亭或曰古𡩋母問津

    亭在魚臺縣西北三十里今名桀溺里𭅺子路問津處武唐亭在魚臺縣北十二里唐一

    作棠春秋隱公二年公 及戎盟於唐五年公觀魚於棠注高平方與縣北 有武唐亭魯侯觀魚臺水

    經注菏水又 東逕武唐 亭北公 羊以爲濟上邑也城有臺高二 丈許其下 臨水昔 魯侯觀魚於棠謂

  此也在方與縣故城北十里元和志魚臺縣因縣北有魯君觀魚臺為名觀魚臺即武唐亭也在縣

  北十三里寰宇記觀魚臺高一丈五尺周迴一里射㦸臺在州南門外舊志相傳呂布射

  㦸援昭烈處臺有古碑琴堂在嘉祥縣冶東金太和中蘇思忠建縣志舊傳曽子鼓琴於此

  太白樓在州南城上唐李白遊任城縣今賀知章觴白於此後人因建樓馬咸通間沈光有

  記 本朝乾隆三十年三十六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廻蹕經

  此俱有御製太白樓詩

 ︹關隘︺魯橋鎮在州東南六十里唐咸通十年徐卒龎勛等作亂兗州發兵戍守魯橋鎮九域

  志任城有魯橋山口二鎮明初置巡司今裁黃隊鎮在魚臺縣九域志魚臺縣有黃隊鎮

  穀亭鎮在魚臺縣東二十里𡩋母亭東水經注菏水東與泗水合於湖陵縣西六十里

  榖庭城下即此後譌曰榖亭亦曰谷亭舊置榖亭閘及河橋水驛榖亭遞運所北至濟寕南至沛縣

  俱九十里為漕運往來要地明隆慶中運河東徙省遞運所及閘而移驛於南陽鎮遂廢南陽

  鎮在魚臺縣東北四十里明隆慶初新運河成自穀亭移建於此為往來津要 本朝設守備及

  管河主簿駐此滿家硐在嘉祥縣西南四十五里即遂山洞 本朝設千總戍守南城

  水驛在州南門外舊有驛丞今裁河橋水驛在魚臺縣東北三十里南陽鎮明隆

  慶初自榖亭鎮移此舊有驛丞今裁

 ︹津梁︺姜家橋在州東十三里跨泗水兩川橋在州東南魯橋鎮廣惠橋

  在金鄉縣西門外魯翟橋在嘉祥縣東南五里澹臺橋在嘉祥縣南三里澹臺山

  雙龍橋在魚臺縣東南五十里跨沙河上

 ︹隄堰︺蘇家壩在魚臺縣東南五十里沙河鎮北遏滕縣境內大烏諸泉流以達漕河又有南

  陽壩在縣東北二十里舊運河上今廢天井閘在州城東南沈泗二水交注處也其東南

  為在城閘趙村閘石佛閘新店閘仲家淺閘棗林閘俱有閘官又安居十里斗門閘二座在馬埸湖

  南運湖東岸棗林閘在魚臺縣東北四十里又南陽閘在縣東北三十里俱在新運河上

  有閘官又利建閘在縣東五十里舊名宋家口邢莊閘在縣東南六十里亦在新運河上

 ︹陵墓︺古女媧陵在本州治元和志在任城縣東南三十九里伏羲陵在魚臺縣

  東北七十里鳬山南其前有廟九域志兗單皆有伏羲陵路史又雲陵在山陽今曲阜鄒滕嘉祥境

  內俱有伏羲廟以此故也 按 本朝遣官祭告女媧陵在山西平陽府趙城縣伏羲陵在河南陳

  州府淮寕縣舊志沿明統志載入此未免附會姑存俟考曾子墓在嘉祥縣南武山之陽

  按曾子居武城子游為武城宰㕘考諸書及祠墓所在當在今費縣通志亦繫之費而兗州府志又

  稱嘉祥縣南四十五里有南武山山南有曾子墓山東南三里許有南武城蓋因明成化元年山東

  守臣上言嘉祥南武山西南有漁者誤陷入一穴中得懸棺其前有石碣鐫曾參之墓奉詔封樹邱

   陵於是始有嘉祥縣之南武城傳聞互異姑依舊志存之澹臺滅明墓倣此澹臺滅明

   墓在嘉祥縣南又沂州府費縣東北三十里亦有澹臺墓︹漢︺灌嬰墓在州東三十里

   地名灌塜何休墓在州北二十里昌邑王墓在金鄉縣西北四十里朱鮪

   墓在金鄉縣西五里水經注朱鮪墓北有石廟夢溪筆談今之衣服非古惟朱鮪石堂所刻衣冠

   真漢制也⿱目兆 -- 晁錯墓在嘉鄉縣南十五里 按錯不應葬此蓋宋鉅野⿱目兆 -- 晁補之祖墓俗誤傳耳

   範式墓在嘉祥縣南二十五里大鼎山前水經注秦王陵東南范巨卿墓石柱猶存即今地

   也有廬江太守范府君碑今移置州學內︹三國︺︹魏︺王粲墓在魚臺縣東北十里︹唐︺

   任城王道宗墓在州南二十里︹宋︺李演墓在州西二里有碑

  ︹祠廟︺樊子祠在州東郝家村內漕河神祠在州城南天井閘上即分水口也本

   名禹王廟明正德中更今名 本朝乾隆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迴蹕水程經此

   御書額曰溯源明徳又分水口有關帝廟新建   御書額曰赫濯同欽報功祠

   南天井閘東祀明萊陽伯周長平江伯陳瑄侍郎金純范張祠在金鄉縣東門外明萬厯

   六年建祀漢範式張劭言子祠在嘉祥縣南四十五里崱山西仲子廟在州南四

   十里漢更始初子路後裔避亂自泗水流寓濟寕因建廟橫坊村即今仲家淺也世襲博士有祭田

   六十五頃三十八畝廟戶二十一戸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   御製

   仲子廟詩乾隆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   賜額曰賢詣升堂宗聖曾子

   廟在嘉祥縣南四十五里南武山下不知創於何時明正統中修宏治中增擴其制門人陽膚沈

   猶行以下皆從祀焉正徳間山東僉事錢宏訪得曾子之後一人於嘉祥保山中欲請於朝未果嘉

   靖十二年吏部侍郎顧鼎臣奏求曾氏嫡派得質粹於江西永豐縣遷居嘉祥至十八年授以五經

   博士世襲奉祀

  ︹寺觀︺普照寺在州城西北隅齊梁古剎也有六楞唐碑載寳厯二年修又有金党懷英隸書

   二碑 本朝康𤋮年間修光善寺在金鄉縣東法雲寺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

   之陽後有法雲泉甚佳䕶國報恩寺在嘉祥縣南三十里蜀山唐貞元中建有石羅

   漢數長壽寺在魚臺縣東五十里元皇慶中建白鶴觀在金鄉縣東唐高宗

   東封有白鶴下焉詔郡縣為觀以白鶴名有唐先天金大定碑記

  ︹名宦︺︹漢︺袁安汝陽人明帝時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史人畏而愛之秦彭茂陵人建

   初元年遷山陽太守以禮訓人不仕刑罰為人設四誡以定六親長幼之禮有遵奉敎化者擢為鄉

   三老以勸勉之吏有過咎罷遣而巳不加恥辱百姓懷愛莫有欺犯興起稻田數十頃每於農月親

   度頃畝分別肥瘠差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鄉縣於是姦吏無所容詐詔以所立條式並下州郡在

   職六年遷穎川太守劉祐安國人桓帝時為仕城令兗州舉為尤異︹宋︺劉顏彭城人除

  任城主簿嵗饑發大姓所積粟活數千人李迪知兗州辟顔為從事石延年幽州人家於宋

  城真宗時知金鄉縣有治名徐處仁穀熟人知濟州金鄉縣以薦者言召見徽宗問京東

  嵗事處仁以旱蝗對問邑有盜賊乎曰有之帝謂處仁不欺︹明︺方克勤寕海人太祖徵

  為濟寕知府時始詔民墾荒閲三嵗乃稅吏徵率不侯期民輙棄去田復荒克勤與民約稅如期置

  田為九等吏不得為奸野以日闢又立社學數百區葺孔子廟堂敎化興起視事三年戶増數倍一

  郡饒足克勤為治以德化為本不喜近名嘗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戴䎦

  人成化時知魚臺縣才識敏練興利除弊知無不為人服其明斷

 ︹本朝︺李順昌直隸新安人康熙元年任濟寕知州州為運道咽喉夫役㫄午額設之外向派

  里中每因一夫而擾及一里順昌為均輸之法先定保甲按日而遞役之民困以蘇羅大美

  閬中人康熙十五年任魚臺知縣因嵗荒代民墊解以省追呼欠而免其償十七年奉文協濟彭口

   派夫百名大美力請豁除後遂永免為例陳士凱全州人康熙三十八年授魚臺知縣邑瀕

   河多水患士凱設為拯濟之法委曲詳盡民不知勞

  人物︹漢︺張長安山陽人事王式授詩為博士論石 渠至淮陽中尉兄子游卿為諫議大 夫

   以詩授元帝張就山陽人受詩泰山栗豐至大官徒衆尤盛張無故山陽人從平陵

   張山拊受尚書無故善修章句為廣陵太傅守小夏侯説文丁恭東緡人習 公羊嚴氏春 秋

   學義精明建武初為諫議大夫博士封關內侯遷少府諸生自逺方至者著錄數千人當世稱為大

   儒厯官至騎都尉光武每事諮訪焉範式金鄉大少游太學與汝南張劭為友並告歸鄉里式

   謂劭曰後二年當過拜尊親乃共刻期日後期方至劭白母設饌候之其日式果到升堂拜飲而別

   後劭卒式忽夢見劭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式寤悲泣便馳往赴之未到喪已發柩不

   肯進移時式至執紼引柩於是乃前後到京師受業太學時諸生長沙陳平子與式未相見𬒳病將

   亡謂其妻曰山陽范巨卿烈士也可以託死乃裂素爲書以遺式式乃營䕶平子妻兒身自送䘮於

   臨湘𡘜別而去後舉州茂才四遷荊州刺史後遷廬江太守卒於官鄭均任城人兄爲縣吏頗

   受禮遺均脫身爲傭得錢帛歸以與兄曰物盡可復得爲吏坐贓終身捐棄兄感其言遂爲廉潔均

   好義篤實養寡嫂孤兒恩禮敦至不應州郡辟召肅宗朝公車特徴拜議郎稱病乞歸帝東巡過任

   城幸均舍勅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時人號爲白衣尚書魏應任城人少好學習魯詩建初四

   年拜五官中郎將經明行修弟子自逺方至著錄數十人肅宗其重之時會諸儒於白虎觀講論五

   經同異使應專掌難問帝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再遷騎都尉卒於官張匡山陽人習韓詩

   作章句後舉有道愽士徴不就度尚湖陸人爲郡上計吏拜郎中厯遷文安令延熹五年長沙

   零陵賊合七八千人自稱將軍入桂陽蒼梧南海交阯尚書朱穆舉尚自右校令擢爲荊州刺史桂

   陽賊帥畏尚威名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入南海破其三屯遂平之七年封右鄉侯遷桂陽太守

   明平徵還京師時荊州兵朱蓋等與桂陽賊明蘭等復攻桂陽焚燒郡縣於是以尚為中郎將登兵

   討擊大破之後以尚為荊州刺史後為遼東太守延熹九年卒於官單颺湖陸人以孤特清苦

   自立善明天官算術舉孝廉厯官尚書︹三國︺︹漢︺伊籍山陽人隨先主人益州以為左

   將軍從事中郎遣使於呉孫權聞其才辯欲逆折以辭籍適入撲權曰勞事無道之君籍即對曰一

   拜一起未足為勞機㨗𩔖如此後遷昭文將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

   五人︹魏︺梁茂昌邑人少好學論議常據經典以處是非魏國初建厯官尚書僕射中尉

   奉常文帝在東宮為太子太傅甚見敬禮後卒於官滿寵昌邑人從太祖力戰有功文帝即位

   破吳於江陵拜伏波將軍厯封昌邑侯太和三年以前將軍代曹休都督揚州諸軍事拜征東將軍

   時孫權嵗來合肥寵屢擊退之景初二年以年老徵還遷太尉寵不治產業家無餘財卒諡景侯子

   偉嗣偉以格度知名官至衞尉王弼山陽人好論儒道辭才逸辨注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

   十餘︹晉︺虞溥昌邑人專心墳籍注春秋經傳撰江表傳及文章詩賦數十篇卒於洛

   郗鑒金鄉人少孤貧專覧經籍以儒雅著名於時所在饑荒州中之士有感其恩義者相與資

   贍鑒復分所得以恤宗族及鄉曲孤老賴而全濟者甚多明帝即位王敦專制內外危逼仗鑿為外

   援假節鎮合肥敦忌之徵還遂與帝謀滅敦錢鳯攻逼京都鑒以尚書令領諸屯營鳯等平封高平

   侯帝以其有器望萬幾動靜輙問之累官至太尉卒謚文成郗愔鑒子性至孝居父母憂殆

   將滅性與姊夫王羲之高士許詢並有邁世之風簡文帝輔政累遷都督徐兗青幽揚州晉陵諸軍

   事領齊兗二州刺史雖居藩鎮非其好也及帝踐阼就加鎮軍都督浙江東五郡軍事久之以年老

   乞骸骨卒贈侍中司空謚文穆子超字景興一字嘉賓卓犖不羈善談論年四十二先愔卒︹南

   北朝︺︹宋︺檀道濟金郷人少孤居䘮備禮奉兄姊以和謹稱武帝北伐道濟為前鋒所

   𫉬俘囚皆釋而遣之中原感悅歸者甚衆文帝侵魏以道濟都督征討諸軍事轉戰多㨗威名甚重

   朝廷疑之文帝寢疾彭城王義康矯詔收付廷尉道濟見收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齊︺

   檀超金鄉人好談詠自比晉郗超高帝賞愛之以超與驃騎記室江淹掌史職上表立條例史

   功未就卒︹魏︺徐招金郷人少好法律及朝廷舊事發言措筆辨析秋毫永安初射䇿甲科除

   員外散𮪍常侍領尚書儀曹郎中𠇍朱世隆屯兵河橋莊帝以招為行臺左丞自武牢北渡引馬埸

   河內之衆以抗世隆後𠇍朱兆得招鎻送洛陽仲遠將斬之招曰不虧君命得死為幸仲遠釋之後

   卒於度支尚書︹隋︺游元任城人為治書侍御史宇文述等敗績元按其狀述遣家僮造請元

   不之見按之愈急帝嘉其公正奉使黎陽楊元感作逆屢脅以兵竟不屈見害︹唐︺郗純

   人舉進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張九齡李邕素稱之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處事不回為宰相元載

   所忌時魚朝恩以牙將李琮署兩街功德使恃𫝑辱京兆尹崔昭純詣載請速處其罪載不納遂辭

   疾還東都徳宗立召為太子左庶子集賢殿學士不拜改詹事致仕卒郗士美純子年十

   二通五經史記漢書父友蕭潁士顔真卿栁芳嘗曰吾曹異日當交二郗之間矣厯昭義節度使昭

   義自李抱真以來皆武臣私廚月費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數十斛潞人困甚士美至悉去之又盧從

   史時日具三百人膳以餉牙兵士美亦罷之討王承宗大將王獻恣橫逗撓士美即斬以徇親鼓之

   大破賊下三營環柏郷時諸鎮兵合十餘萬多玩寇犯法獨士美兵鋭整最先有功威震兩河以疾

   召拜工部尚書後檢校刑部尚書為忠武節度卒贈尚書左僕射諡曰景︹宋︺李邴任城人徽

   宗時遷翰林學士命賦詩高麗使者請𫝊錄以歸高宗即位召為兵部侍郎時苗劉迫上遜位邴諭

   以逆順禍福之理密勸殿帥王元以禁旅擊賊紹興五年邴條上戰陣守備措畫綏懷五事不報閒

   居十七年卒諡文敏有草堂集一百卷︹金︺李演任城人泰和六年士第一除應奉翰林

   文字再丁父母憂居鄉里貞祐初任城𬒳兵演墨衰為濟州刺史畫守禦䇿召集州人為兵搏戰三

   日衆皆市人不能戰逃散演被執大將見其冠服非常且知其名問之曰汝李應奉乎演答曰我是

   也使之跪不肯以好語撫之亦不聽許之官祿演曰我書生也本朝何負於我而利人之官祿哉大

   將怒擊折其脛遂曳出殺之時年三寸餘贈濟州刺史詔有司為立碑雲︹元︺馬紹金郷人至

   元間拜參知政事屢進讜言都城種苜蓿地分給居民權勢因取為己有以一區授紹紹獨不取桑

   哥敗跡其所嘗行賂者索其籍閲之獨無紹名元貞元年遷中書右丞行江浙省事大德三年移河

   南省事卒︹明︺朱清濟寕人天順四年進士為南京兵科給事中時軍政不肅壯者投權門老

   弱備行伍清奉詔覈閲彈劾不避權𫝑或勸隱黙自全清曰某受天子耳目寄顧惟身家自利乎卒

   見忤權貴謫四川布政照磨曹玉嘉祥人宏治中進士授御史巡按廬揚等處東公執法為

   當道所不容遷陜西僉事會雲南有思田之變命玉往撫慰之玉至思田降論功當遷忌者抑之不

   果巳而致仕正徳初特以平雲南功加俸一級召用而玉卒胡汝桂金鄉人嘉靖中進士

   由刑部主事厯吏部文選郎中擢太常少卿好學慕古與同志者講陽明之學月旦為會海內翕然

  靳學顏濟寕人嘉靖進士由南陽推官厯吉安知府治行冠一時隆慶時入為太僕卿

  巡撫山西應詔陳選兵鑄錢積穀深切時務累擢吏部左侍郎學顔內行修潔淡於世味見高拱以

  首輔掌銓政多專恣遂謝病歸卒仙豸濟寕人嘉靖中舉人知聞喜縣清正不避豪強凡有

  益於氏者知無不為在職二年謝病歸周濟族黨人高其義王法湯魚臺人崇禎十四年

  土寇掠榖亭法湯父嘉言肘間縛數十金攜法湯出遇賊搜金以為當翁也縛而撻之法湯跪泣求

  免賊不聽撻嘉言至死法湯泣罵不已賊怒支解之時法湯年十餘𡻕

 ︹本朝︺楊宗震本州人順治丙戌進士授陝西興安知州招徠安集疆域晏如厯遷江南驛鹽

  道時江洋適有寇氛宗震造理戰船毫不優民而軍需猝辦尋以勞勩卒於官楊以元

  人孝友著聞乾隆年間 旌張淑渠本州人乾隆戊辰進士厯官山西州縣升仕潞安府

  知府淑渠天性純篤治尚體要所得廉俸悉以培飬士民周卹親友鄉黨後將舊置地畝設立義田

  一倣范文正公遺規恐久而廢弛呈官刋石以期不朽卒祀鄉賢祠徐萬安本州人由行伍

  洊升陜西建安堡都司嘉慶四年隨勦邪匪多著戰功後力竭遇害事   聞   賜卹廕

  

 ︹流寓︺︹唐︺李白山東人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

  

 ︹列女︺︹南北朝︺︹宋︺檀道濟妻向氏金鄉人道濟進司空鎮壽陽朝廷疑畏之

  元嘉十二年召道濟入朝向氏曰夫高世之勳道家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後果為義康所害

  ︹明︺呉憲妻李氏魚臺人崇禎時流賊起憲𬒳執將死李引頸願以身代遂遇害夫竟

  免於焦繼泉妻張氏濟寕人夫亡守節崇禎甲申聞流賊陷京師大慟縊死同

  縣劉中行妻任氏客寓揚州會城破呼女同縊死

 ︹本朝︺邵純妻高氏本州人順治初土寇掠州境縳純拷掠索金時高避樓上聞夫急遂

  趨而下賊舍純逼高高大罵不絶口賊怒殺之徐國柱妻呉氏本州人國柱病有族

  無賴子乘間誘之氏不從遂自縊馬氏女本州人許字王姓未婚而王卒聞訃自縊

  治皥妻蘇氏金鄉人夫亡自縊死同縣劉玫妻呉氏周榘妻李氏俱夫亡自盡

  榮貴妻陳氏嘉祥人夫亡守正捐軀夏九圍妻王氏魚臺人守正捐

  王揚庭妻張氏本州人年二十八夫亡孝養舅姑撫孤至成立守節四十餘年

  順治年間 旌閔時茂妻魏氏本州人夫亡孝事病翁撫孤成立同州節婦李哲妻

  呂氏宋慧妻趙氏汪傑妻程氏王用霖妻楊氏均康熙年間 旌孟輔德妻李氏

  金鄉人夫亡守節撫孤厯四十年與同縣郭昆梅妻李氏均康𤋮年間 旌周象巽妻

  胡氏金郷人年十九夫亡未殮縊死遂同日窆康𤋮年間 旌張筠妻阮氏

   人於歸月餘為土寇所掠大罵不受辱賊怒殺之同縣蘇州元女亦罵賊遇害均康𤋮年間 旌

   劉浩妻董氏嘉祥人夫亡縊死同縣烈婦徐聖躋妻楊氏烈女鹿氏女名令姑節婦王

   鳯帷妻陳氏監生張𥮏妻高氏石毓喬妻高氏均康熙年間 旌韓一龍妻陳氏

   魚臺人夫亡守節康熙年間 旌高光妻胡氏金郷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間 旌

   樊民瞻妻聶氏魚臺人早孀順治𥘉榆園土寇掠穀亭鎮氏與其女皆自縊雍正年

    程 正善妻孫氏魚臺人正善賈於單惡少詐正善札以病亟招之氏曰夫

   之死生命也婦人無早夜獨行之理遂守共捐軀雍正年間 旌李永錫妻周氏

   本州人夫亡守節同州宗維濂妻張氏徐守業妻郭氏劉汝龍妻潘氏楊洽妻王氏周森紹妻方氏

   劉永智妻張氏喬世榮妻路氏尹可法妻聞氏時超妾王氏陳際元妻仲氏李時菶妻許氏路徳珣

   妻張氏李汝琳妻王氏趙懋聰妻喬氏潘呈悅妻陳氏許嘉賓妻車氏關芳名妻張氏孔大振妻楊

   氏宋相愽妻邱氏秦平格繼妻郭氏劉㘱妻劉氏王惠我妻李氏烈婦張克梓妻李氏仲耀清妻陳

   氏李鍾柏妻劉氏賈天爵妻趙氏宋宏鎮繼妻林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氏女名仙姐金

   鄉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李永妻楊氏王振海妻李氏孫織妻王氏郝宗哲妻王氏賈成都妻秦氏

   李振琦妻周氏張廷楨妻范氏李世燾妻劉氏宗文秀妻張氏王克標妻李氏盧珍妻張氏趙良楫

   妻李氏楊若烱妻杜氏楊錫瑀妻李氏王文炳妻李氏李士聰妻楊氏蘇奇妻李氏李瑗妻江氏周

   嶐妻鄧氏劉歆妻趙氏蘇中保妻江氏馬溥妻周氏殷曰昆妻袁氏李省方妻胡氏王毓琨妻周氏

   均乾隆年間 旌王藴綬妻丁氏嘉祥人與弟婦藴經妻歐氏俱夫亡守節同縣

   梁德秀妻張氏李鵬飛妻趙氏張珽璘妻高氏王常亮妻蘇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大美

   妻劉氏魚臺人夫亡守節同縣李中藴妻劉氏段存貞妻苗氏屈克昌妻韓氏王天申妻甄

   氏朱雲妻劉氏朱檀妻楊氏史通𥙿妻王氏劉節妻蔣氏趙諫妻田氏任銓妻夏氏武侍徵妻徐氏

   張炳妻劉氏烈婦方彬妻劉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克方繼妻聶氏本州人夫

   亡守節同州仲振棕妻駱氏路廷元妻楊氏蘇克正妻顧氏張我唯妻鄭氏張會妻魏氏文緒光妻

   岳氏李洙妻鄭氏張廷鑑妻陶氏劉希敬妻馮氏張書紳妻仲氏妾孫氏史瑩川妻林氏趙思明妻

   李氏蘇克峻妻顧氏朱文濱妻張氏冷宗盛妻韓氏冷克俊妻寇氏杜元炳妻熊氏孟永錫妻夏氐

   史叔燕妻劉氏烈婦石楷繼妻許氏王浩妻于氏均嘉慶年間 旌李勵寅妻戴氏

   金郷人夫歿自縊同縣烈婦劉添才妻陳氏李東妻李氏孟廣妻馬氏節婦周容德妻李氏程景安

   妻宗氏李擴知妻張氏李長江繼妻季氏李省方妻胡氏孫天鏷妻張氏㝷鈞妻張氏郭松林妻趙

   氏郭樹徳妻李氏周鈿妻王氏周桂林妻趙氏周桂森妻李氏李鳯山妻周氏張漢妻李氏李徵濟

   妻張氏李尚朴妻王氏李淳妻邱氏周乾吉妻蘇氏李次知妻周氏周士掖妾廖氏徐大文妻劉氏

   張思納妻王氏芮宗修妻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張氏女嘉祥人名來姐遇𭧂不從羞忿

   自盡同縣烈婦劉李氏張魏氏豆王氏節婦劉淑顔妻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馬星房妻

   孔氏魚臺人夫亡殉節同縣烈女李忠仁女謝映女李玉龍女節婦謝昇泰妻楊氏張維幹妻

   夏氏宋有祝繼妻劉氏王雲官妻劉氏烈婦路楊氏均嘉慶年間 旌

  ︹土產︺絲 繭紬州境梁公硯出魚臺縣其地善為陶硯文理細膩而色碧綠

   謂之梁公硯










                              前提調官鄭紹謙恭纂並覆輯

                              校 對官張 梧恭  校

大清一統志

臨清直隸州在山東省治西一百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二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東

  昌府髙唐州界八十二里西至直隸廣平府曲周縣界七十里南至東昌府堂邑縣界四十里北至

  直隸河間府故城縣界九十里東南至東昌府茌平縣界九十里西南至東昌府館陶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東昌府恩縣界九十里西北至直隸廣平府清河縣界五十里本州境東西距八十二里南

  北距五十五里東至東昌府滑平縣界十二里西至直隸廣平府曲周縣界七十里南至東昌府堂

  邑縣界四十里北至直隸廣平府清河縣界十五里東南至東昌府清平縣界二十里西南至東昌

  府館陶縣界三十里東北至夏津縣界三十里西北至直隸廣平府清河縣界二十里自州治至

  京師七百六十里

︹分野︺天文女虛危分野元枵之次兼營室東壁之分

 ︹建置沿革︺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衞地戰國時爲趙

  之東鄙秦屬東郡漢置清淵縣屬魏郡後漢因之

  三國魏改屬陽平郡晉因之後魏太和二十一年

  析置臨清縣仍屬陽平郡北齊縣廢隋開皇六年

  復置屬貝州大業初屬清河郡唐屬貝州大厯七

  年改屬瀛州貞元末還屬貝州五代後唐改屬興

  唐府宋屬河北東路大名府熙寕五年省爲鎮入

  宗城㝷復置金改屬恩州元至元中改屬濮州明

  洪武二年改屬東昌府宏治二年升爲州仍屬東

  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四十一年升爲直隸州屬山東省領

  縣三

  武城縣在州東北七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恩縣界十五里西至直隸冀

  州南宮縣界三十五里南至夏津縣界二十里北直隸河間府故城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夏津縣

  界二十五里西南至直隸廣平府清河縣界十五里東北至直隸故城縣界五十里西北至直隸冀

  州𬃷強縣界四十里戰國時趙武城邑漢置東武城縣屬清河郡後漢屬清河國晉曰武城縣後魏

  因之北齊天保七年徙廢隋開皇初復置武城縣仍屬清河郡唐屬貝州宋屬恩州金因之元初𨽻

  東平路至元七年改屬高唐州明因之 本朝初屬東昌府乾隆四十一年改屬臨清州夏津

  縣在州東四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四十七里東至東昌府高唐州界三十里西至直隸廣

  平府清河縣界四十里南至東昌府清平縣界十二里北至東昌府恩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東昌

   府高唐州界三十里西南至東昌府清平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東昌府恩縣界三十里西北至武城

   縣界二十五里漢置信鄉侯國屬清河郡後漢省為甘陵縣地晉魏為清河縣地隋開皇十六年

   置鄃縣屬清河郡唐初屬貝州天寳元年改曰夏津五代漢改屬大名府宋金皆因之元初屬東平

   至元七年政屬高唐州明因之 本朝初屬東昌府乾隆四十一年改屬臨清州邱縣

   西南四十里東西距十七里南北距二十五里東至東昌府館陶縣界十二里西至直隸廣平府曲

   周縣界五里南至直隸曲周縣界五里北至直曲周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東昌府館陶縣界十六

   里西南至直隸曲周縣界八里東北至東昌府館陶縣界十八里西北至直隸曲周縣界三十里漢

   置平恩侯國屬魏郡後漢為縣晉改屬廣平郡後魏因之隋屬武安郡唐屬洺州宋因之金省入曲

   周縣元至元二十六年改置邱縣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宏治二年改屬臨清州 本朝屬東昌府

   乾隆四十一年改屬臨清州

 ︹形勢︺連城依阜百肆堵安兩水交渠千檣雲集關察

  五方之客牐通七省之漕西鄰廣平北接河間

  東南一水連江引湖南北𬓛喉扼要之地

 ︹風俗︺人情樸厚俗有儒學近古之風文獻通考士習退讓

  民無告訐

 ︹城池︺臨清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廣九尺明正徳間於西南二面築羅城嘉靖間廣之

  跨汶衞二水門六水門三月城四 本朝順治六年修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四年重修武城

  縣城周四里門四池廣三丈明成化三年土築 本朝順治六年夏津縣城

  里門四池廣一丈二尺明天順中土築 本朝順治三年康熙十年乾隆五十六年重修

  縣城周八里門四池廣一丈六尺元至元二十七年土築 本朝順治七年康熙元年乾隆

  五十五年重修

 ︹學校︺臨清州學在州治東明共徳年建 本朝康𤋮年間修入學舊額十五名乾隆四十

  八年增一名嘉慶十二年増二名武城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大觀間建明洪武初重建

  天順間修 本朝康𤋮雍正年間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夏津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

  三年建宏治中修 本朝康熙雍正年間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邱縣學在縣治東南元大徳

  四年建明洪武𥘉修 本朝康𤋮年間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清源書院在州治西南明

  嘉靖十一年建 本乾隆二十年重建絃歌書院在武城縣南金大定中建於縣西以

  邑同子游為宰處故建祠以祀之明隆慶初移建今所更名道學書院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重建

  仍名絃

 ︹戶口︺原額人丁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一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九十六萬七千九百十一名口計民

   戶共十八萬六千九百二十戶又䘙所屯戸共一萬九千一百二戶男婦大小共十一萬五千八百

   三十二名口

  ︹田賦︺田地三萬七百十三頃二十二畝七分七釐有奇額徵正雜銀十一萬六千二百二十四兩九

   分五釐有奇麥改米一千六百九石八斗二升四合米三萬七千十三石六斗三升二合一勺

  ︹山川︺大阜山在州北二里廣百餘畝爲州城之主山平邱山在邱縣治東爾雅小

   陵曰邱縣因以名運河自東昌府清平縣境北流至州城南貫城而北䘙河自西來會爲一

   又東北逕夏津武城恩縣之西入濟南府徳州界自陽榖縣官窯口鋪入東昌境北至州境鹽店自

   兗州府陽穀縣至此長一百七十七里即元明以來會通河舊道皆汶水也是爲上河閘凡九自鹽

   店北至直隸呉橋縣降民口長二百二十七里皆衞水也是爲下河不設閘今皆謂之運河明史河

   渠志正統十三年河決沙灣臨清告涸侍郎趙榮則請置減水石壩以蓄運河之水四年壩壊運道

   仍阻尚書石璞鑿河三里以避決口明年運河髙淺如故漕舟俱蟻聚臨清上下都御史徐有貞請

   置減水閘開分水河挑運河工竣會通復安 本順治九年河決安平隄浸及東昌府城漫堂邑

   博平臨清各隄閘總河楊方興塞之康𤋮六十年黃沁並決修東昌各屬隄岸以衞運河乾隆三年

   修建聊城縣房家口進水閘以洩白家窪𣾀聚之水入運又修博平縣三教堂減水閘洩運河之水

   由運河入馬頰河十八年重修聊城縣十里鋪進水閘以洩曹州府鄆城縣西南諸邑之水入運三

   十二年添建臨清月河單閘以洩運河之水入衛凡皆先事綢繆相機防䕶而嵗修之工不與焉此

   運河所以深通無滯也康𤋮二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經此有   御製詩乾隆三十

   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有   御製臨清舟次雜𧨹詩   迴鑾有   御製臨清舟

   中口號詩三十九年有   御製臨清歏詩四十一年   東巡有   御製臨清歌詩

   衞河舊名御河亦名永濟梁一名白溝又名清河自河南輝縣引淇洹二流至直隸大名府元

   城縣入東昌境東北流逕冠縣西北又東北逕館陶縣西南會漳河又東北逕邱縣東南四十里又

   東北至臨清州西與會通河合為漕河又東北逕直隸廣平府清河縣界又東北逕夏津縣西北四

   十里又東北逕武城縣西一里東北入直隸河間府故城縣界又北逕恩縣西北五十里又東北入

   濟南府徳州界自臨清以北全資此水以濟運是謂衞河漢書地理志註應劭曰清河在西北水經

   注白溝水東北逕趙城西又東北逕空陵城西又北逕喬亭城西東去館陶縣故城十五里又東北

   逕平恩縣故城東又東過清淵縣故城西人厯縣之西北為清淵清河東北逕廣宗縣故城南又東

   北逕界城亭東又東北逕信鄉西又東北逕信城縣故城西又東北逕清陽縣故城西又東北逕陵

   鄉西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西又東北逕復陽縣故城西又東北流逕棗強縣故城西元和志館

   陶縣白溝水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在漳南縣東五十里此渠蓋漢屯氏故瀆隋

   氏修之因名永濟宋史河渠志皇祐元年河合永濟渠注乾寕軍崇寕元年詔開臨清縣𭐏子口增

   修御河西隄開置斗門決北京恩冀滄州永靜軍積水入御河涸源明會典衛河會淇漳諸水過臨

   漳分為二其一北出逕大名至武邑以入滹沱其一東流逕大名東北出臨清至直沽會白河入海

   長二千餘里今為運河自臨清至直沽凡五衞十七州縣淺一百五十七處明史河渠志衞河由內

   黃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運河合河流勢盛運道得之始無淺阻永樂五年臨清

   隄決尚書宋禮言河岸低薄徒事增築無益乃於魏家灣穿二小渠以洩於土河衞河自是無橫溢

   正統十四年河決臨清四閘御史錢清請濬其南撞圈灣河以達衞從之山東通志明萬厯二年

   漳水北溢館陶之流遂絶至 本朝康𤋮四十七年而全漳與衞河合即今南館陶鎮所出之漳河

   也衞合淇洹諸水僅成帶川益以二漳乃見浩瀚雙流交注所益不在汶濟下矣 按運河全賴各

   閘節宣而衞河則環曲而行不復置閘遂有三灣抵一閘之說不知古人用曲之意全為漳設漳水

   之濁減於黃河而易淤則相等但黃河朱源甚髙順其所趨則沙隨水去遇曲則勢逆而易怒故其

   道在逢灣取直漳水濁輕而來源平坦若津道徑直則水浮沙沉隨路澱積惟使之多灣則左衝石

   激水不得定沙亦隨去治漳之法所由與治河不同謹附記漳河在邱縣 本順治九年

   自直𨽻廣平元城等處直注邱縣分為二道一從縣西逕直隸廣宗縣入滹沱河一從縣東逕直隸

   清河縣北至青縣入運河康𤋮四十七年入邱上流盡塞而全漳會於東昌府館陶縣古屯

   氏河在州境自東昌府館陶縣東北流逕夏津縣之南又東北逕高唐州及恩縣界漢書地理

   志魏郡館陶河水別出為屯氏河東北至漳武入海過郡四行千五百里又溝洫志屯氏河東北逕

   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廣深與大河等元帝永光五年河決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成帝初清河

   都尉馮逡請開屯氏河使分流殺水力水經屯氏河逕館淘縣東又東北別河出焉又東逕甘陵之

   信郷縣故城南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故瀆合又東逕清河郡

   北又東北逕陵鄉南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東陽縣故城南元和志屯氏河俗名毛

   河在館陶縣西二里夏津縣北舊志今冠縣館陶邱縣茌平高唐俱有屯氏河故道又有熙河在茌

   平縣北七十里北流至高唐州入濟南府禹城縣界其源無考蓋即屯氏河也 按元和志謂永濟

   渠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臨清此渠蓋漢屯氏故瀆也後人縁此爲說清淇屯氏遂混而爲

   一以水經注考之屯氏河自大河決出逕館陶清淵之東而東出清河縣之南清淇水逕館陶清淵

   之西而出清河之北今考衞河所行自臨清以上則皆古清淇也自臨清以下行清河縣南則古屯

   氏也與元和志之言頗合然今衞河自武城以下又皆清淇所行非屯氏所能至矣馬頰河

   在夏津縣東三十里自曹州府濮州朝城縣流入東北流逕莘縣西五十里又北逕堂邑縣西十二

   里又北逕清平縣十二里又東北逕高唐州西北二十里又東北逕恩縣南二十里津期店亦名津

   期河又逕縣東十二里東北入濟南府平原縣界 按禹貢九河之馬頰孔頴達謂在東光之北通

   典雲在平原郡界與今州境無渉唐時有馬頬河出澶州清豐縣界東北流至平昌合篤馬河即此

   河也宋至和二年李仲昌議開六塔河引歸橫隴故道歐陽修言六塔止是別河下流已爲濱棣徳

   博之患是宋之六塔實行唐之馬頰惟李仲昌所開引商胡決流使之東南入橫隴故道爲異耳至

   嘉祐五年河流派於魏之第五埽二股河自魏恩東至於徳滄入海當時馬煩故道又爲二股河所

   行今此河或斷或續故道具存蓋即唐之馬頰宋之六塔二服也沙河在州南舊城東門外

   東北逕夏津縣西十五里又東北逕武城縣東南十五里又東北入恩縣界舊志相傳爲古趙河無

   水則積沙水盛則成河東流至海或入高唐馬頰河一字河在武城縣西河防志黃河舊經

   縣境金明昌五年河犯武城隄門年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元時河自河南原武縣決

   而東南此河遂絶新河在武城縣西北即運河引渠也本朝乾隆三年因城東北隅逼近

   運河發帑市民地挑濬引河自三官廟前至大三里口計長三百九十丈引水由西北入運以䕶城

   康臺澤在邱縣東魏書地形志廣平郡平恩縣有康臺澤元和志康臺澤在縣東五里

  中洲在州城西汶衞二水相會處元時即名中洲其時未有甎板二閘止有舊會通河入衞今

  則宛在中央始成洲矣東曰鼇頭磯砌以石如鼇頭築觀音閣其上新舊四閘分建左右焉

  濟泉在州西又有通濟普惠二泉俱瀕運河晦顯泉在州南舊城內又有潄玉清惠

  威武鎮定遺澤洙泗淵源等泉各甃石為井以助會通河之流琉璃井在州城西南

 ︹古蹟︺臨清故城在今臨清州南本漢清淵縣地後魏析置臨清縣唐屬貝州元和志縣東

  北至貝州六十里寰宇記縣在大名府東北一百五十里州志宋建炎中患水移治曹仁鎮明洪武

  二年徙縣治於故縣北八里臨清閘即今治也清淵故城在州西南漢置縣屬魏郡三國

  魏改屬陽平郡晉及後魏因之北齊改置於貝邱縣界而故城廢水經注淇水又東過清淵縣故城

  西又厯縣之西北為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州志清淵廢縣在臨清州西南

  四十里 按舊唐志臨清即漢清泉縣後魏改名今考地形志清淵與臨清並列元和志亦謂臨清

   本清泉縣地其非改名可知劉昫誤也東武城故城在武城縣西本戰國時趙邑漢

   置東武城縣晉太康中去東字北齊移縣於故信城縣隋開皇初改爲清河別置武城縣於此唐移

   治永濟渠西宋大觀中移於今治金峙以故城爲鎮元和志貝州武城縣西南至州四十二里府志

   武城縣武城舊治在縣西十里漢時建宋大觀間衞河決徒今治復陽故城在武城縣

   東北漢置縣屬清河郡後漢省水經注清河又東北逕復陽縣故城西地理風俗記東武城西北三

   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世名之曰檻城鄃縣故城今夏津縣治本後魏清河縣地隋開

   皇十六年自今德州平原縣界徙置鄃縣於此唐天寶元年改曰夏津元和志貝州夏津縣西北至

   州九十里寰宇記夏津縣 魏府東北二百五十里府志夏津縣新縣店在縣西北三十里隋開皇

   間改置夏津唐罹水患徙今治 按漢鄃縣在今濟南府平原縣西南水經注河水故瀆東逕鄃縣

   故城東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是也後漢書馬武傳注亦云鄃縣故城在今徳州平原縣西南後魏

   時猶治鄃城自北齊廢後隋復改置於此實非漢縣故地元和志謂夏津即漢鄃縣而諸志從之誤

   也舊志謂漢鄃縣在夏津界別以縣西北之孫生鎮爲隋之夏津唐徙今治考隋志開皇十六年

   夏津縣大業初廢入清河縣改北齊之武城爲清河即今直隸清河縣今夏津西與清河接界疑隋

   所置夏津即在今縣之地唐時改名當即因比舊志似非無據但隋之夏津偶置㝷廢而唐書元和

   志但承鄃縣言之不及夏津其遺址不可考矣至隋之鄃縣即唐之夏津以元和志寰宇記道理考

   之即今縣治爲是舊志雲在東北又謂在西北皆非也信鄉故城在夏津縣西漢置縣

   亦曰新鄉爲侯國後漢省入甘陵水經注屯氏河故瀆東逕甘陵之信鄉縣故城南地理志曰順帝

   更名安平應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 按漢書地理志注孟康曰順帝更名安平水

   經注亦引之今考郡國志無此縣平恩故城在邱縣西漢地節三年封許廣漢爲侯國

   後漢曰平恩縣應劭曰縣蓋館陶之別鄉舊唐書地理志平恩縣隋自斥漳移於平恩故城置寰宇

   記高齊天保七年徙治斥漳城在今廣平府威縣開皇六年還治平恩九域志縣在洺州東九十

   里金省入曲周金史地理志曲周縣有平恩鎮是也元改置今縣 按邱縣之名自元時始立而明

   統志雲本館陶之別鄉漢析置邱縣屬魏郡不知何據府志又雲漢置斥邱縣斥邱即春秋晉乾侯

   邑魯昭公所處在今直隸廣平府成安縣界闞駰曰地多斥鹵故曰斥邱與邱縣無涉也南曲

   故城在邱縣北漢置縣屬廣平郡後漢省人平恩縣水經注衡漳故瀆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

   應劭曰平恩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縣也沙邱廢縣在州西隋開皇十六年析臨清縣置

   大業初省唐武德五年置屬毛州貞觀元年侯城廢縣在武城縣西南本故陵鄉

   應劭曰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故縣也後魏置侯城縣屬清河郡水經注清河東北逕陵鄉西

   後漢封太僕梁松為侯國故世謂之梁侯城遂立侯城縣治此永濟舊縣在州南唐置屬

   貝州元和志縣東北至州一百十里本漢貝邱縣地臨清縣之南偏大厯七年田承嗣奏於張橋行

  市置以西並永濟渠而名寰宇記縣在魏府北九十里𤋮寕五年省為鎮入館陶㝷改屬臨清

  陽城在州境水經注淇水東北逕榆陽城北漢昭帝封江徳為榆陽侯文穎曰邑在魏郡清淵

  潄玉亭在州城內明大學士楊守阯記又有秀林亭在城外絃歌臺在武城縣西十

  里舊縣址高九尺上有子游祠寰宇記臺在御河北岸 按魯武城在今沂州府費縣巳於兗州府

  古蹟武城下詳加辨證此臺因漢東武城之名誤為魯邑從而傅會不足據謹附記德星堂

  在武城縣唐崔鄲建宣宗以其一門孝友題其堂曰德星

 ︹𨵿隘︺臨清關在州運河上明宣徳間設 本朝因之舊用御史及戸部官監收船料商稅今

  改歸巡撫管理王家淺巡司在州北十五里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移裴家圈巡司駐

  甲馬營巡司在武城縣東北二十五里縣志相傳宋太祖誕生之地明置巡司

  本朝康𤋮七年裁㝷復設 按宋史本紀太祖生於洛陽夾馬營與此地無渉縣志傅會不足信也

  曹仁鎮在州南八里金史地理志臨清州有曹仁鎮州志宋時常移臨清縣治曹仁鎮今會

  通渠南宋舊城是揺鞍鎮在州西南六十里州志五代漢高祖屯兵處饒陽鎮

  在武城縣西北三十里九域志武城有饒陽頓宗竇保舊縣四鎮孫生鎮在夏津縣北二

  十五里金史地理志夏津縣有孫生鎮縣志嘗徙縣於此一名新縣臨清衞在州治東明置

  指揮使 本朝設守備及領運千總焦屯堡在邱縣東清遞運所在州西南二里

  又西南五里有會通稅課局裴家圈在夏津縣西四十里運河所經為往來要津舊置巡

  司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移駐甲馬營清源水馬驛在州城西南隅舊有驛丞今裁

  渡河水驛在州北五十里甲馬營水驛在武城縣東北二十五里運河東岸

  舊有驛丞今裁

 ︹津梁︺通濟橋在州新城內臨清閘東當汶水北瀉處嘉靖二十七年建石橋如閘制以蓄

  洩河永濟橋在州外城內會通臨清二閘浮橋也以木四十丈為巨筏絶河橫亙俗名

  廣濟橋在州西衞河上太平橋在武城縣東門外馬頰橋在夏津縣

  東南三十里橋側有龍潭禱雨輒應屯氏河橋在夏津縣東北三十里一名董姑橋又卞

  官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隄堰︺古隄自臨清州南逾會通河而北繞州城東南東北入夏津縣境抱縣城又東北入恩縣

  界繞縣西入濟南府界舊志隄堰亘數百里其委絶海蓋古之隄防也或謂之鯀隄寰宇記鯀隄在

  厯亭縣東三十五里衞河隄在夏津縣西北衞河東岸舊隄北自武城縣界橫河口南至臨

  清州界二十里口計十九處長五千三百丈有奇又有新隄夾衞河兩岸東岸八處長一千三百九

  十八丈有奇西岸四處北至武城劉家道口南至潘家口長一千八百五丈又有月隄在縣西衞河

  之東西兩岸也外不足以防水患故重築內隄𡻕久缺壊明嘉靖中三修 本朝順治中修築完固

  雍正十年復培厚以禦河水虞公隄在邱縣西五里南至張村北至宋八疃延亘七十餘

  里明正統七年知縣虞鎬所築以捍河水 本朝順治中修甎閘在州西南外城內運河上

  舊名新開閘南距戴家灣閘三十里明正統二年建 本朝康𤋮二年修上鎮以石下固以鐵四十

  二年   聖駕南巡過臨清閘有   御製乾隆十八年重修今有閘官其西五里為南板

  閘亦在運河上明永樂中平江伯陳瑄建 本朝乾隆十一年修每年十一月十五日於甎板二閘

  間築壩疏淺間年則一大濬閘之外即為汶衞合流處舊有會通臨清二閘在州治西南運河之北

  皆元時所建明廢又設有沙灣潘官屯𮗚音觜減水閘三亦久廢

 ︹陵墓︺︹漢︺耿貴人墓在州西北衞河西十五里漢安帝母耿氏尊為甘陵大貴人葬此州

  志其地有池俗稱蓮花池許廣漢墓在邱縣城東縣志漢平恩侯許廣漢墓在東郭外

  ︹唐︺崔羣墓在武城縣文廟前孫伏伽墓在武城縣東北三十里︹明︺王

  道墓在武城縣南二里

 ︹祠廟︺陳瑄祠在州西南明永樂間瑄疏運河有功故祠焉成湯廟在邱縣城中東

  北隅明天順三年建春秋上戊致祭子游廟在武城縣西十里邑人歲時致祭汶河

  神廟在本州甎閘東 本朝雍正八年   敕建衞 河神廟在本州廣濟橋南

  本朝康𤋮十四年建漳河神廟有二一在州城板閘外 本朝康𤋮六十年建雍正三年

     勅封福漕漳河神一在館陶縣西南四十里館陶鎮 本朝雍正四年建   勅封恵濟

  漳河

 ︹寺觀︺清涼寺在州南門外明成化間建寺內雙檜連抱高六七㝷枝幹挺拔數百年物也

  大安寺在州治西明永樂中建大雲寺在夏津縣東二十里唐時建資佛

  寺在夏津縣治北舊有塔高十二級明宏治中於塔中掘出石槨金棺內有水晶瓶藏舍利七粒

  又中一石匣上刻太平興國八年定光佛舍利也洪濟寺在邱縣治東宋皇祐中建

  為觀在州城南一里運河上即三官廟 本朝康𤋮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御書是額

  因改觀名乾隆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經此   御賜額曰福祐津途三十六年四十

  一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皆有   御製無為觀詩

 ︹名宦︺︹南北朝︺︹魏︺房恭懿洛陽人仕齊厯平恩令有能名︹唐︺賈耽滄州南皮

  人天寳中舉明經𥙷臨清尉上書論事徙太平︹宋︺周渭昭州恭城人建隆𥘉擢右贊善大夫

  時魏帥符彥卿専恣朝廷選常參官強幹者蒞其屬邑以渭知永濟縣彥卿郊迎渭推於馬上就館

  始與相見畧不降屈縣有盜傷人而逸渭捕𫉬並暴廋匿者按誅之不以送府陳䎦澶州臨河

  人知夏津縣時轉運使盧七倫魯利用壻也怙𫝑聽獄不以直訟者不已付䎦評決䎦直之御史知

  雜韓億聞具事奏為監察御史︹金︺劉源館陶人以館陶尉升臨清丞未半載徳化流行政令

  清肅民皆徳之︹明︺李真卿永嘉人洪武間知臨清縣亷能善撫字卒於官民悲泣如䘮所

  親執紼送葬者至三千餘人虞鎬餘姚人正統四年知邱縣先是漳河東泛漂沒田廬鎬築

  長隄禦之水不為害後遂名虞公隄張翰京山人正德初知夏津縣甫至即令郭外之民徙居

  城中曠地未幾流賊至剽掠諸縣翰率士民固守賊不能近遂引去保障之功山東稱最易時

  中晉江人嘉靖中知夏津縣有恵政後遷順天府推官終養歸道出夏津老稚𭭕迎數舍爭獻果

  脯將別有𡘜失聲者高重光保定人崇禎中由貢生為鄉訓導有佐平盜功擢知邱縣 大

  兵至抱印赴井死

 ︹本朝︺黃道珪廣東海豐人康𤋮二十九年知邱縣邱土瘠人貧道珪下車即除舊弊二十三

  條屢遭旱澇為請發粟賑濟有可恵民之事無不力舉以勞卒於官宋元徴廬江人康熙三

  十三年知夏津縣廉㓗明允值天旱疏濬漕河隨濬隨淤而漕艘已入境元徵朝服禱於龍神水忽

  騰湧沙分舟過不費牽挽人咸異之朱國祥鑲黃旗漢軍康𤋮十三年知夏津縣凡六年興

  利除弊知無不為創設新莊安插流民另編為甲以卓異升去三十七年復知東昌府夏民聞之趨

  迎幾至空市阿錫鼐滿洲鑲白旗人康𤋮三十九年以監察御史督理臨清鈔關性清約

  周知商人之瘼平衡㑹計罷偵邏之擾人者濬河例在季冬因施粥河上民忘其寒州人頌之

  留武鑲白旗漢軍雍正十年知臨清州民間不知胥役之擾又勸民間墾荒田百餘頃盡成沃

  壤設立普濟堂州人感化助田百餘畝後遷知登州府

 ︹人物︺︹漢︺趙苞東武城人從兄忠為中常侍苞深恥門族有宦官名𫝑不與交通初仕州郡舉

  孝亷累遷遼西太守以到官明年遣使迎母及妻子道經柳城值鮮卑入寇遂為所刧質載以擊郡

  苞悲號謂母曰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母遙謂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苞即時

  進戰賊悉摧破其母妻皆為所害苞殯殮畢自載歸葬桓帝遣使弔慰封鄃侯苞葬訖謂鄉人曰食

   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何而目立於天下遂嘔血而死︹三國︺︹魏︺崔季

   珪東武城人少尚武事後就鄭康成受學歸以琴書自娯袁紹辟爲騎都尉數諫紹不聽紹卒二

   子爭欲得季珪遂稱疾固辭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辟爲別駕從事傅文帝於鄴世子出田獵變易

   服乘季珪書諫宜燔翳捐褶以塞衆望魏國初建拜尚書時太子未立臨菑侯有才而愛太祖密訪

   於外季珪答春秋之義立子以長遷中尉季珪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鬚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

   而太祖亦敬憚焉會有白季珪傲世怨謗者遂賜死爲世所痛惜崔林季珪從弟少時晚成

   季珪異之太祖定冀州召除鄔長累遷御史中丞文帝踐阼拜尚舊出爲幽州刺史遷大鴻臚龜茲

   王遣世子來朝朝廷褒賞甚厚餘國遣子通使連屬林恐所遣或非眞的而道路䕶送所損滋多乃

   移書燉煌喻指並録前世待遇諸國豐約故事使有恆常明帝即位賜爵關內侯轉光祿勲司隸校

   尉林爲政推誠簡存大體是以去後每輒見思景初元年司徒司空並缺孟康薦林忠直不回清儉

   守約後年遂為司空進封安陽亭侯︹南北朝︺︹宋︺崔懷順東武城人父邪利魯郡太

   守元嘉中為魏所𫉬懷順即日遣妻布衣蔬食如居喪禮歲時向北流涕泰始初淮北入魏懐順因

   此歸北至代都而邪利已卒懐順絶而復甦載喪還青州徒跣冰雪天氣寒酷而手足不傷時人以

   為孝感喪畢以弟在南齊建元𥘉逃歸而弟已亡懐順孤貧宗黨哀之日斂給其斗米永明中卒

   按清河郡之武城本漢東武城舊縣宋時已入於魏又南徐州南清河郡有東武城宋元嘉中僑置

   其地在今鎮江考崔懷順以下六人本𫝊或稱東武城人或稱清河郡人其文不一據宋志永嘉之

   亂幽冀流民相率過江則此六人實清河武城人而遷徙南清河郡之東武城者也以例論之南朝

   之人不應附載北朝郡縣但僑置郡縣名表內向不標列姑依舊統志各從其原占籍貫存之附識

   ︹齊︺崔祖思季珪七世孫少有志氣好讀書高帝在淮陰祖思為上輔國主簿甚見親

   待遷齊國內史帝受禪轉給事中黃門侍郎武帝即位祖思啓陳政事以為宜修文序開武校崇儉

   素罷雜伎上優詔報答後為青冀二州刺史卒上深加歎惜祖思叔父景真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子

   元祖有學行好屬文厯位驍騎將軍出為東海郡太守崔慰祖東武城人父慶緒永明中

   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請父喪不食鹽母曰毀不滅性當不進餚羞耳如何絶鹽吾今亦不食

   矣不得已從之父梁州貲財千萬散與宗族料得父時假貰文疏悉焚之好學聚書至萬卷鄰里假

   借未嘗為辭建武中從兄慧景舉慰祖碩學帝欲試以百里辭不就沈約謝朓嘗於吏部省中問慰

   祖地理中所不悉十餘事慰祖酬據精悉朓歎曰假使班馬復生無以過此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

   晉人物為四十卷未成卒︹梁︺崔靈恩清河武城人少篤學徧習五經尤精三禮三傳累遷

   步兵校尉國子監博士聚徒講授聽者常數百人性拙樸無風采及解晣經理甚有精緻先是儒者

   論天互執渾蓋二儀靈恩立義以渾蓋為一出為桂州刺史卒於官集注毛詩二十二卷周禮四十

   卷製三禮義宗四十七卷左氏經𫝊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公羊榖梁文句義十卷︹陳︺張

   譏清河武城人㓜聰俊有 思理年十四通孝經論語㓜喪母有錯綵經帕 即母之遺製每歳時輒

   對帕哽噎不能勝及丁父憂居䘮過禮天嘉中為國子助教累官東宮學士譏性恬靜不求榮利所

   居宅營山池植花果講周易老莊而教授所撰尚書周易毛詩孝經論語老莊諸義後主嘗敕就其

   家寫入秘閣張正見東武城人㓜好學有清才累遷尚書度支郎通直散騎侍郎有集十

   四卷五言詩尤善︹魏︺崔宏魏司空林六世孫少有俊才號冀州神童太祖征慕容寶素聞

   其名遣使追求與語說之以為黃門侍郎與張兗對總機要草創制度遷吏部尚書時命有司制官

   爵撰朝儀協音樂定律令申科禁宏⿰糹⿱丿㤙 -- 總裁之以為永式及置八部大人宏通暑三十六曹勢傾朝廷

   而約儉自居不營産業帝益重之厚加餽賜賜爵白馬侯太宗將即位清河王紹聞人心不安大出

   財帛頒賜朝士宏獨不受及即位命宏居門下虛已訪問拜天部大人進爵為公卒贈司空謚文貞

   崔徽宏弟少有文才與渤海高演俱知名厯位秘書監賜爵貝邱侯樂安王範鎮長安世祖遷

    忠清舊德之士與範俱鎮以徽為鎮西將軍副將行樂安王傅進爵濟南公徽為政務存大體性好

    人倫引接賓客講論道義誨誘後進終日不止以疾還京師卒崔逞魏中尉季珪六世孫少好

    學有文才遭亂孤貧講誦不廢歸魏拜尚書除御史中丞以事賜死太祖深悔之子頣累官散騎尚

    書賜爵清河侯為大鴻臚持節䇿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難當奉使數返光揚朝命世祖善之逞兄適亦有名於時為

    慕容垂尚 書左丞適曾孫延夀輕財好施甚收 鄉曲之譽為冀州主簿崔 浩宏之長子少好

    學博覽經史元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弱冠為通直郎少遷著作郎太祖常置左右太宗初拜

    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恆與經國大謀後浩進講書傳論近世人物帝大悅賜御縹醪酒十瓢水晶

    戎鹽一兩曰朕味卿言若此鹽酒故與卿同其㫖也初浩父病篤乃翦爪截髪夜禱北極求以身代

    家人罕有知者及居喪盡禮襲爵白馬公朝廷禮儀優文策詔軍國書記盡關於浩始光中進東郡

    公拜太常卿時議討赫連昌擊蠕蠕朝臣盡不欲行浩贊成之大軍既還加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

   左光祿大夫以賞謀謨之功敕諸尚書凡軍國大計所不能決者皆先諮浩然後行遷司徒詔浩總

   理史務監秘書事後𬒳崔寛祖形隨晉南陽王保避地隴右遂仕沮渠李暠父剖每慷慨有

   懷東土世祖西巡使寛送款世祖嘉之拜寛岐陽令賜爵沂水男徵剖詣京師未至卒謚元贈武陵

   公寛還京封安國子家於武城居司空林舊墟後襲爵武陵公拜陜城鎮將號曰能政子衡少以孝

   行著稱為內秘書中散襲父爵蠕蠕犯寒上書陳備禦之方便國利民之策凡五十餘條除秦州刺

   史徙爵徐郡公卒崔休逞元孫少孤貧矯然自立孝文時頻遷給事黃門侍郎休勒學公事

   軍旅之隙手不釋卷孝文南伐以休為尚書左丞轉長史宣武初出為渤海大守部內安之入為吏

   部郎中遷散騎常侍權兼選任多所拔擢後為司徒右長史公平清潔厯幽青二州刺史皆以清白

   稱累官殿中尚書久在臺閣明習典故每朝廷疑義咸取正焉卒謚文貞路恃慶陽平清淵

   人有幹用為郷閭所稱太和中除奉朝請以從兄文舉有才望因推讓之孝文遂並拜焉累遷定州

   河間王琛長史琛貪暴肆意恃慶每進苦言卒贈左將軍安州刺史路邕清淵人宣武時為東

   魏郡太守涖政清勤值年儉自出家栗賑賜貧窘靈太后下詔褒美賜廐馬衣被稍遷南青州刺史

   張讜東武城人為東徐州刺史以勲賜爵中陸侯讜性開通篤於撫恤青齊之士雖疎族

   末姻咸相敬視寵要勢家無所顧避高允之徒甚器待之卒贈青州刺史 按東武城本漢縣晉太

   康中去東字魏志因之而列傳仍稱東武城人似乎自相矛盾考隋志有武城舊曰東武城之文而

   北齊列傳亦有稱東武城人者疑魏又嘗加東字但志不具耳附識於此崔亮東武城人家貧

   傭書自業李沖薦之累遷尚書二千石郎高祖在洛馳驛徵亮兼吏部郎遷中書侍郎兼尚書左丞

   雖厯顯任其妻不免親事舂簸世宗親政遷給事黃門侍郎仍兼吏部郎亮自參選事垂將十年亷

   慎明決為尚書郭祚所委遷度支尚書領御史中尉自遷都之後經畧四方又營洛邑費用甚廣亮

   在度支別立條格歳省億計又議修汴蔡二渠以通邊運公私賴焉厯雍州定州刺史以平硤石功

   進號鎮北將軍累轉尚書僕射卒崔光韶亮從父弟事親以孝聞初除奉朝請與弟光伯

   操業相侔特相友愛遂讓官於光伯孝文嘉而許之太和中遷青州平東府長史府解敕知州事孝

   莊初河間邢杲率流民攻逼州郡州人乞光韶為長史以鎮之㝷為東道軍司及元顥入洛自河以

   南莫不風靡刺史廣陵王欣集文武議所從光韶抗言元顥受制梁國稱兵本朝所宜切齒乃斬顥

   使遷廷尉卿時秘書監祖瑩以贓𬒳劾太尉陽城王徽等為瑩求寛光韶執意不回永安未遂還鄉

   里刺史侯淵謀為不軌夜刧光韶責以謀畧光韶曰起兵須有名義使君今日舉動直是作賊耳知

   復何計淵雖恨之而不敢害除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不起卒於家崔隆宗東武城人

   簡率友愛居喪以孝聞為蘭陵燕二郡太守仁信待物檢慎至誠見重於時卒謚曰孝︹北齊︺

   崔冏逞元孫㓜好學汎覧經傳多技藝尤工相術武平中為散𮪍常侍性亷謹恭儉所得俸秩

   必分親故終鴻臚卿張晏之東武城人祖彝仕魏厯官尚書爵平陸侯晏之㓜孤有至性為

   母鄭氏教誨動依禮典從𠇍朱榮平元顥賜爵武城子高岳征潁川以為都督中兵㕘軍兼記室晏

   之文士兼有武幹深為岳所歎賞齊天保𥘉行北徐州事㝷即真為吏人所愛百姓制清德頌數篇

   ︹周︺崔彥穆魏司空林九世孫㓜明悟神采卓然魏吏部尚書李神雋有知人之鑒見而嘆

   曰王佐才也大統三年拜榮陽郡守賜爵千乗縣侯累遷司農卿時軍國草創衆務殷繁太祖引彥

   穆入幕府兼掌文翰世宗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氏請敦鄰好詔彥穆使焉甚為江表

   所稱後加授上大將軍進爵東郡公卒︹隋︺崔儦休之孫少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友

   善博覽羣言解屬文開皇四年徵授給事郎累遷員外散騎侍郎仁夀中卒張乾威

   子性聰敏渉獵羣書其世父暠之謂人曰吾家千里駒也開皇中為晉王屬王美其才及即位授內

   史舍人儀同三司㝷拜謁者大夫從幸江都以本官攝江都贊治稱為幹理時帝數巡幸百姓疲弊

   乾威上封事以諫帝不悅自此見疎未幾卒弟乾雄亦有才器厯壽春陽地二縣令俱有治績︹唐︺

    崔善為武城 人巧於厯數高祖為太守以禮接之及兵 起署大將軍府司戸叅軍封清河縣

    公擢尚書左丞用清察稱傅仁均撰戊寅厯李淳風詆其疏帝令善為考二家得失多所裁正貞𮗚

    𥘉為陜州 刺史厯大理司農二卿出為奉州刺史卒初天下 既定羣臣居䘮者皆奪服善為建言其

    弊始許終䘮孫伏伽武城人武德初上疏言事帝大悅即以為治書侍御史時軍興賦重

    伏伽數請 釐損帝語裴寂曰我虛心 盡下冀聞嘉言若李綱 孫伏伽可謂誼臣矣東都 平大赦天下

    又欲責賊支黨伏伽以為宜一切加原又表置諫官帝皆欽納太宗即位封樂安縣男累遷大理卿

    時司農市木橦倍 值與民韋悰劾吏隱沒事下大理伏伽曰緣官市 貴故民值賤臣見司農識大體

    不 見其罪帝顧悰曰卿不逮㐲伽遠 矣久之出為陜州刺史致仕卒程 名振平恩人高祖詔

    授永寕令使率兵經畧河北劉黑闥陷洺州殺名振母妻賊平請手靳黑闥以其首祭母拜營州長

    史封東平 郡公轉洺州刺史太宗征遼東拜右驍衞將軍平 壌道行軍總管攻沙卑城破獨山陣皆

    以少擊泉號為名將遷營州都督擊高麗於貴端水焚其新城厯晉蒲二州刺史鏤方道總管卒

    張文瓘武 城人㓜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𮗚初第明 經𥙷并州參軍時李勣為長史嘗歎曰

    稚圭今之管 蕭吾所不及勣入 朝因極推引累授東西臺舍人 參知政事乾封二 年遂與勣同為宰

    相俄知左史事時高宗造蓬來上陽合璧等宮復征討四夷京師養廐馬萬匹帑廥寖虛文瓘諫帝

    善其言為減廐馬數千兼大理卿不旬日 斷疑獄四百扺罪者無怨言時以執法平恕方戴 胄性嚴

    正未嘗回 容諸司奏議悉心糾駮帝故委之新羅叛將討之 文瓘力疾請息兵修徳以懷異俗詔可

    卒謚曰㦤四子潛沛洽涉皆至三品時 謂萬石張家兄子錫久視𥘉為鳳閣侍郎同平章 事請還廬

    陵王 不為張易之所右神龍中遷工 部尚書累封平原郡公卒程 務挺名振子少從父征討

    以勇力聞拜右領軍衞中郎將破 突厥六萬騎於雲州阿史那伏念叛詔裴行儉討 之以務挺副時

    伏念屯金牙山務挺引兵赴之伏念懼乃降遷右武衞將軍封平原郡公綏州部落稽胡白鐵余叛

   詔務挺討之生擒白鐵余後以左武衛大將軍為單于道安撫大使突厥憚之不敢盜邊武后以譖

   殺之突厥聞務挺死率相慶為立祠每出師輒禱焉路敬淳臨清人少志學足不履門居親

   喪倚廬不出者三年服除號慟入門形容癯毀妻不之識後擢進士第天授中再遷太子司議郎兼

   修國史崇賢館學士數受詔纂輯慶恤儀興武后稱之尢明姓系著姓畧衣冠系録等百餘篇自魏

   晉以降推本其來皆有條序唐初姓譜學唯敬淳名家其後柳沖韋述蕭穎士孔至名有撰次然皆

   本之路氏弟敬潛少與敬淳齊名厯懐州錄事參軍位中書舍人崔隱甫武城人儦曾孫

   褐兵曹參軍遷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浮屠恵範倚太平公主脅人子女隱甫劾狀反為所擠貶卭

   州司馬明皇立擢汾州長史遷洛陽令累拜御史大夫帝詔校外官嵗考異時參審竟春未定隱甫

   一日會朝集使詢逮檢實其暮皆訖議者服其敏遷刑部尚書累封清河郡公卒諡曰忠始帝欲相

   隱甫謂曰牛仙客可與語卿嘗見否對曰未也帝曰可見之隱甫終不詣他日又問對如𥘉帝乃不

   用隱甫所至潔介自守明吏治在職以強正稱雲崔琳武城人祖義元厯官御史大夫封清

   邱縣公琳明政事開元中與高仲舒同為中書舍人侍中宋璟親禮之每所訪逮嘗曰古事問仲舒

   今事問琳尚何疑累遷太子少保天寳二年卒秘書監潘肅聞之泫然曰遺愛也琳與弟太子詹事

   珪光祿卿瑤俱列棨㦸世號三㦸崔家崔羣武城人未冠舉進士陸贄主貢舉梁肅薦其有

   公輔才擢甲科舉賢良方正累遷右補闕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數陳讜言憲宗嘉納元和十三年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皇甫鎛言利幸於帝陰藉左右求宰相羣數言其佞邪不可用旣

   入對及開元天寳事羣言安危在出令存亡繫所任世謂祿山反為治亂分時臣謂罷張九齡相李

   林甫則治亂固已分矣以是諷帝故鎛銜之帝卒相鎛罷羣為湖南觀察使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

   厯御史大夫武寕荊南節度使拜吏部尚書卒崔邠武城人父倕三世一㸑當時言治家者推

   其法至徳初獻賦行在肅宗異其文位吏部侍郎邠第進士復擢賢良方正授渭南尉遷𥙷𨶕上疏

   論裴延齡姦以鯁亮知名由中書舍人再遷吏部侍郎性溫裕沈密行已簡儉憲宗器之裴垍薦邠

   才可宰相會病不拜久乃為太常卿知吏部尚書銓故事太常始視事大閲四部樂都人縱觀邠自

   第去帽親導母輿公卿見者皆避道都人榮之卒諡文簡崔郾邠弟中進士第累遷吏部員外

   郎下不敢欺每擬吏親挾格褒黜必當寒遠無留才三遷諫議大夫穆宗立荒於游畋郾進諫帝動

   容慰謝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講學士旋進中書舍人謝曰陛下使臣侍講厯半載不一問經義臣無

   功不足副厚恩帝慚謝與高重𩔖六經要言為十篇上之以便觀省遷禮部侍郎出為虢州觀察使

   改鄂岳等州又觀察浙西皆有治繢卒諡曰徳郾不藏貲有輒周急親舊居家怡然子弟自化五子

   瑤瑰瑾珮璆俱達官弟鄲厯官中書侍郎崔氏四世緦麻同㸑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鄲凡為禮部

   五吏部再居光德里搆便齋宣宗聞而歎曰鄲一門孝友可為士族法因題曰徳星堂︹宋︺王

   彥超臨清人性溫和恭謹能禮下士初為中書令代還復為永興軍節度乾德二年鎮鳳翔開

   寳二年為右金吾衞上將軍判街杖事太平興國六年封邠國公彥超語人曰人臣七十致仕古之

   制也我當知止表求得請盡斥去僕妾之冗食者居處服用咸遵儉約卒贈尚書令馬仁瑀

   夏津人善射挽弓二百斤宋𥘉以功厯領諸郡防禦使後為密州防禦使太祖征晉陽命仁瑀率師

   巡邊至上谷漁陽遼人素聞仁瑀名不敢出盜起兗州賊首周弼毛襲甚勇悍仁瑀率十餘卒入泰

   山擒弼盡𫉬其黨魯郊遂安累遷朔州𮗚察使判瀛州事︹金︺宋九嘉夏津人為人剛直豪

   邁少游太學有能賦聲從李純甫讀書為文有奇氣與雷淵李經相伯仲至寕元年進士厯藍田高

   陵扶風三水四縣令咸以能稱入為翰林應奉正大中以疾去︹明︺劉昱武城人洪武中由吏

   科給事中遷右通政出為河南左參政吏民畏憚改交阯右參政永樂六年征交阯從尚書劉儁贊

   沐晟軍務𬒳圍死之王士嘉武城人永樂初知大同山隂縣善決疑獄稱為神明厯工部員

   外郎擢陜西參政正統𥘉召拜禮部右侍郎致仕為人狷介有守與尚書呉中同里士嘉薄其為人

   中每見之不覺自失閻閎臨清人正德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世宗自藩邸入

   繼大統敕車𮪍由正陽門閎叩頭曰殿下未即位尚不得由天子門嘉靖初大學士楊廷和以定䇿

   功進封伯又議大賞迎扈諸臣閎言敘援立則威柄移私隨從則侍御驕恐累初政事遂寢以劾論

   權要忤㫖謫雲南蒙自縣丞累官提學副使乞歸卒王道武城人正徳進士改庶吉士以事祖

   母及繼母力辭改應天教授擢吏部郎選法公平門無私謁以薦授左春坊諭徳引疾歸嘉靖間起

   南祭酒厯吏部侍郎卒於官孫維城邱縣人隆慶進士厯知濬縣太康任邱三縣皆有治

   績萬厯初為南京監察御史劾僉都御史胡檟媚權奸殺正士檟坐落職戍邊大學士許國欲庇一

   大僚屬京察勿劾維城不可㝷出為永平知府累遷赤城兵備進右布政使移守宣府覈減賞費浮

   冒者嵗積羨銀十四萬市租五千秩滿拜僉都御史巡撫延綏與諸酋吉囊卜莊等甲約束條上善

   後六事皆如請㝷卒於官謝榛臨清人刻意為歌詩有聞於時西遊彰徳趙康王賓禮之嘉靖

  間游京師脫昌𥠖盧柟於獄朝士多其誼時李攀龍王世貞等結社燕市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七子

  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周朝瑞臨清人萬厯進士光宗卽位擢紿事

  中陳慎初三要天啟初與魏大中等極論閣臣沈㴶之罪朝瑞遇亊直陳無所顧忌中人銜之刺骨

  魏忠賢盜柄遂與楊漣左光斗等同下獄死崇禎初追贈大理卿謚忠毅

 ︹本朝︺汪元度本州人篤於孝友秉性介潔家貧甚有友懷金欲贈之坐談終曰察其詞色卒

  不敢出諸手在鄉里遇人搆怨善持平多爲排解卒祀卿賢祠蘇俊武城人康𤋮丙辰進士初

  授中書舍人考選兵科給事中正色立朝不避貴勢致仕回籍閉門自守爲鄉里表率卒祀卿賢祠

  汪灝元度子康熙乙丑進士授翰林提督山西學政絶苞苴謝請託士氣不變厯官內閣學士

  禮部侍郎巡撫河南蒞事明決所部肅然㝷以督修河工積勞成疾乞歸卒王政本州生員

  乾隆三十九年壽張逆匪王倫倡亂犯臨清政與周州生員李日孜監生胡師抃民人黑耿光馬體

  恭馬體乾趙金階壽張生員王鳴岡武生王廷桂擊賊死之均議卹如例

 ︹列女︺︹明︺宋德成妻姜氏臨清人德成知贊黃縣姜隨之任巨寇入官𦊙姜投井賊

  出之逼令食姜罵曰俟官軍勦爾醢為脯吾當食之拔簪剔出一月示賊曰吾已成廢人矣請速殺

  賊怒害之 按舊志載武城主簿姚廷尉二女一名王果一名王香正德六年流賊䧟城執二女驅

  之出郭登舟及中流並投河賊去王果已死玉香浮出仍甦謹附記王氏女武城人流賊至

  縣賊首𫝊令無入上人家母因呼女往避舍西王秀才家女曰兒生不識王秀才何可往後遇賊投

  路傍眢井賊誘之不出遂死井中

 ︹本朝︺喻援妻胡氏本州人許配未婚而援夭氏堅欲往弔父母不得已許之旣至𡘜拜

  柩前謂父曰女於歸矣請終服而後返父憐其志令其母與之偕三年喪畢無疾而終雲福

  履妻黑氏本州人福履陣亡氏求遺骸不得一慟而絶胡源渤妻董氏

   本州人年十五夫亡守節卒年九十五歳閻山妻李氏本州人山雙目失明氏以女紅

   易粟餬口山病貧無醫藥氏翦髪令其子鬻於市山故氏守貞不渝順治初州經兵燹子罹於難氏

   負孤孫逺遁夜行二百餘里得免撫之成立卒年七十餘孟守道妻李氏武城人年

   十七夫亡守節壽登一百七歳霍慎行妻時氏夏津人慎行為讐家誣訐死氏痛𡘜

   謂夫弟立行曰我女流不能為夫鳴𡨚當相從地下兄之讐惟君圖之言訖自刎立行因連控得白

   兄𡨚同縣李珖妻張氏王本祥妻李氏俱遇𭧂不辱死朱健妻班氏本州人夫亡守

   節同州劉希舜妻李氏尹㟍妻周氏朱克纘妻廉氏黑臺妻陳氏林通溡妻周氏烈婦劉天哲妻祝

   氏趙某妻來氏胡思抃妻劉氏均乾隆年間 旌談氏女名二妞武城人年十六守正捐

   軀同縣節婦米清男妻周氏張芝妻霍氏王士彥妻朱氏米鑑妻柴氏劉汝𣏌妻夏氏王敬修妻呉

   氏尤可良妻王氏劉奇桂妻李氏烈婦徐林妻安氏苑成妻王氏均乾隆年問 旌張瓚妻

  姚氏夏津人夫亡守節敎子成立同縣節婦許銓妻賀氏冉擇光妻王氏冉秘妻時氏郭永錫

  妻潘氏張希聖妻郭氏烈婦張彬妻張氏均乾隆年間 旌李氏女名愛姐邱人守正捐

  軀同縣烈婦劉張氏李張氏節婦劉求信妻霍氏石唐氏均乾隆年閒 旌程永煒妻

  王氏本川人人亡守節同州徐培妻路氏孫漢妻閻氏王錫光妻李氏主大傳妻張氏王叔齡

  妻劉氏王岫妻劉氏均嘉慶年閒 旌宋存誠妻王氏武城人夫亡守節同縣蘇

  綖妻李氏均嘉慶年間 旌劉棟妻張氏夏津人夫亡守節嘉慶年閒 旌

  起志妻吳氏邱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劉李氏石宗文妻唐氏徐劉氏均嘉慶年閒

  

 ︹土產︺絲 綿州境俱出羊皮州出舊市張家口皮及東鹿小羔皮硝熟之後

  改市西皮較他處特柔而𰚾不羶此水土之異也州出精緻甲於他處棉花州境皆出

     舊 志 夏津宜 木 棉 桃    州產 白露節始熟樹不 高大三年後即不 實故種桃之地三 歲而一易俗

     謂 之臨 桃棃 各縣皆 有 其種 有紅 消 秋白 香水鵞棃瓶 棃 以州 及武 城 者爲 佳甎      州 出廠 有

     四窯 有 十二舊設工 部 司員 督理今 改歸臨清州 承 辦以體堅質 細 色白 聲清者 爲上






                          前提調官鄭紹謙恭纂並覆輯

                          校 對官宗稷辰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