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14
目錄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
◀上一卷 | 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 | 下一卷▶ |
卷一百十四 子部二十四
○藝術類存目
舊本題梁孝元皇帝撰。案是書《宋·藝文志》始著錄。其文凡鄙,不類六朝人語。且元帝之畫,《南史》載有宣尼像,《金樓子》載有職貢圖,《歷代名畫記》載有《蕃客入朝圖》、《遊春苑圖》、《鹿圖》、《師利圖》、《鶼鶴陂澤圖》、《芙蓉湖醮鼎圖》,《貞觀畫史》載有文殊像,是其擅長,惟在人物。故姚最《續畫品錄》惟稱湘東王殿下工於像人,特盡神妙。未聞以山水松石傳,安有此書也?
唐釋彥悰撰。前有彥悰自序,稱為帝京寺錄,就所見長安名畫,系以品題,凡三十七人,蓋以續姚最之書者。序題貞觀九年,故稱閻立本猶為司平太常伯,然末一人為廣陵郡倉曹參軍李湊。考張彥遠《名畫記》,李湊,林甫之侄也。初為廣陵倉曹,天寶中貶明州象山尉。尤工綺羅人物,為時驚絕。則湊為明皇時人。彥悰遠在太宗之世,何以能預錄之乎?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僧悰之評,最為謬誤,傳寫又復脫錯,殊不足看也。是真本尚不足重,無論偽本矣。
舊本題唐李嗣真撰。案《舊唐書》,李嗣真,滑州匡城人。永昌中拜御史中丞知大夫事,為來俊臣所陷,配流嶺南。萬歲通天中徵還,行至桂陽卒。此本前題結銜為御史大夫,而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亦稱為李大夫,與《舊唐書》合,彥遠又稱嗣真為尹琳弟子,善畫佛道鬼神。琳,高宗時人,時代亦符。當即其人也。是書名載《唐·藝文志》,朱景元《唐朝名畫錄》序,稱嗣真空錄人名,而不記其善惡,無品格高下,與此本體例合。然《名畫記》引李嗣真雲,曹不興以一蠅輒擅重價,列於上品,恐為未當。況拂蠅之事,一說是楊修,謝赫黜衛進曹,是涉貴耳之論云云。凡數條。又李紳《尚書故實》亦引嗣真雲,顧畫屈居第一,然虎頭又伏衛協畫北風圖,是嗣真之書又本有論斷,同出唐人而所言互異。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嗣真《名畫記》一卷,又《畫人名》一卷,豈彥遠所引為《名畫記》之文,而此為《畫人名》耶。然嗣真唐人,而稱梁元帝為湘東殿下,仍同姚最之文。其序又雲,今之所載,並謝赫之所遺,轉不及最一字,恐嗣真原本已佚,明人剽姚最之書,稍為附益,偽託於嗣真耳。《法書要錄》載嗣真《後書品》一卷,所載八十一人,分為十等,各有敘錄,又有評有贊,條理秩然。計其《畫品》體例,亦必一律,不應草草如此。是尤作偽之明證矣。
舊本題唐王維撰。詞作駢體,而句格皆似南宋人語。王縉編維集,亦不載此篇。明焦竑《國史經籍志》始著於錄,蓋近代依託也。明人收入維集,失考甚矣。
舊本題唐李成撰。案《宋史·李覺傳》,載李成字咸熙,本京兆長安人,唐末徙家青州。工畫山水,周樞密王樸將薦其能。會朴卒,鬱鬱不得志。乾德中,司農卿衛融知陳州,召之,成因挈族而往。劉道醇《宋朝名畫評》又載其開寶中舉進士,集於春官,邵博《聞見後錄》亦稱國初營邱李成畫山水,然則成為宋人,題唐者誤矣。是書《宋志》及晁、陳書目皆不著錄,宋人諸家畫錄亦不言成有是書。殆後人依託其文與《王氏畫苑》所載嘉定中李澄叟《山水訣》大同小異。大抵庸俗畫工有是口訣,輾轉相傳,互有損益,隨意偽題古人耳。
此本為《王氏畫苑》所載,題宋徽宗皇帝御撰。勘驗其文,即《宣和畫譜》中諸論也。明人叢書,往往如是,亦拙於作偽矣。
舊本題宋僧仲仁撰。考鄧椿《畫繼》曰,仲仁,會稽人,住衡州華光山。陶宗儀《書史會要》曰,華光長老酷好梅花,方丈植梅數本。每花放時,移床其下,吟詠終日。偶月夜見窗間疏影橫斜,蕭然可愛,遂以筆規其狀。因此好寫,得其三昧。黃庭堅詩曰:雅聞華光能墨梅,更乞一枝洗煩惱。此華光畫梅所以傳也。然庭堅又嘗題其平沙遠水,則不止能畫梅矣。此書蓋後人因仲仁之名,依託為之。其口訣一則,詞旨凡鄙。其取象一則,附會於太極陰陽奇偶,旁涉講學家門徑,尤乖畫家蕭散之趣。末有補之總論一則,華光指迷一則。補之即楊無咎字,南宋高宗時始以畫梅著。曾敏行《獨醒雜志》,載紹興初有華光寺僧來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揚補之、譚逢原與之往來,乃得仲仁之傳。仲仁在元祐間、不應先引其說。至華光著書,乃又自引華光之書,其謬尤不待辨矣。
宋僧適之撰。適之始末未詳,案《拾遺記》載周時浮提國獻書生二人,有金壺,壺中墨汁,灑水石皆成篆籀或科鬥文字。記之取名,蓋出於此。適之原有《金壺字考》一卷,取書之異音者以類相從,標題二字而音其下,其書具有條理。是書雜述書體及能書人名,乃頗為蕪雜。如項籍記姓名,揚雄心畫之類,雜敘於五十六種書體內,殊為不類。又皆不著出處,亦乖傳信之道也。
舊本題宋李澄叟撰。澄叟始末不可考。惟序未自稱湘中人,序題嘉定辛巳六月,而中稱盤礴乎其間者六十餘年,則高宗末年人,至甯宗時猶存矣。其論畫謂南渡以後有李、蕭二君,考南渡後畫手李姓者不下數十人,蕭姓者則無,所考莫詳所指。又澄叟僅及紹興之末,而泛說一條中乃稱紹興中有一晚進,亦殊矛盾。考《畫史會要》載元有李澄叟,湘中人,自幼觀湘中山水,長遊三峽、夔門,或水或陸,盡得其態,寫之水墨,甚有妙悟。作《山水訣》一卷。人名、書名與此皆合,惟時代與書中違異。今勘驗書中所載,皆世傳李成畫《山水訣》之文,而小變其字句,始原本散佚,妄人剿李成之書,偽撰此本,又誤以為宋人,故全然牴牾。《王氏畫苑》乃與成書並收之,亦失於互勘矣。
舊本題元李衎撰。衎《竹譜》十卷,已於《永樂大典》中采輯著錄。此鈔其百分之一,乃改題曰《詳錄》,傎亦甚矣。
元蘇霖撰。霖字子啟,鎮江人。是書取前人論書之語,始漢揚雄,終宋劉辰翁,凡六十五條。略具梗概,未為該備。其去取亦未精審。
元劉惟志撰。惟志,達州人。仕履未詳。是編摘錄古人論書之語,分四目。曰六書,曰六體,曰書法,曰書評,簡略殊甚。詳其書名,似先有《字學新書》而惟志摘鈔之也。
不著撰人名氏。載宋高宗以後元至正以前諸畫家,頗多舛錯。如馬遠之父名公顯,足名逵,乃以逵為遠之弟,以公顯為遠之孫,並雲傳家學不逮厥祖,顛倒甚矣。其他脫漏,更指不勝屈也。
明張紳撰。紳字士行,一曰字仲紳,《書史會要》但稱為山東人,洪武中官浙江布政使。不詳為山東何地之人,亦不詳其出身。考《明史·吳伯宗傳》附載鮑恂事,稱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詮、高郵張長年、登州張紳並以明經老成為禮部主事所薦,召至京。恂長年皆以老病辭歸。惟紳授鄠縣教諭,尋召為右僉都御史,終浙江左布政使。則紳乃登州人,以薦舉起家也。是書分十篇,曰八法,曰結構,曰執使,曰篇段,曰從古,曰立式,曰辨體,曰名稱,曰利器,曰總論。皆彙集晉、唐以來名論,亦間及蘇軾、黃庭堅、薑夔、吾衍之說,所取古人碑帖,只及唐而止,然皆習見之文。立式篇辨古無真書之名,鍾、王楷書皆是隸法一條,足正近代俗劄之陋。其所引法書《瘞鶴銘》前後兩見,一列之小楷,一列之大楷,殆校錄偶疏耶。案《靜志居詩話》曰:張紳工大小篆,精於賞鑒。法書名畫,多所品題。撰《法書通釋》一卷。今檢此本,實為兩卷,蓋朱彝尊偶誤記也。
明黃瑜編。瑜字廷美,華亭人。案明有兩黃瑜,皆字廷美,皆景泰天順間人。其一為黃佐之祖,有《雙槐歲抄》,別著錄。此黃瑜則天順六年官肇慶府知府,此書即其在肇慶所刻也。凡四種,一為劉次莊《法帖釋文》,一為米芾《書史》,一為黃伯思《法帖刊誤》,一為曹士冕《法帖譜系》。無一字之考證,而訛脫至不可讀,蓋書帕本耳。
不著撰人名氏。惟卷首有翠渠病叟自序。考《明史·儒林傳》載周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己丑進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學者稱翠渠先生。其號與自序合。又《明史·藝文志》載周瑛書纂五卷,與此本書名卷數併合,蓋即瑛書也。分原始、辨體、考法、會通、擇佐使五篇。原始篇論六書,辨體篇論古籀、篆、隸、草八分、飛白諸體及歷代沿革,考法篇論手法、筆法、書法、會通篇論諸家書,擇佐使篇、論筆、墨、紙、硯。大抵掇拾舊文,故名曰纂。自序稱其長孫南鳳年十有一,作書以授之,故所錄多淺近易明雲。
明陸深撰。深有《南巡日錄》,已著錄。是書分為六篇,一曰述通,二曰典通,三曰釋通,四曰筆論,五曰體位,六曰古今訓。凡所採用諸書,皆臚列於首,而復以法帖源流一篇附其後,嘗自書勒石。
明劉璋撰。璋字圭甫,嘉定人。是書成於正德乙亥。載洪武以來善書畫者得三百七十餘人,而釋子六人並綴於末。又附元代名家及五季、宋、金之姓氏隱僻者九人,別為一卷。每人寥寥數言,不備本末,粗具梗概而已。
明陸樹聲撰。樹聲字與吉,平泉其別號也。南直隸華亭人。嘉靖辛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事蹟具《明史》本傳。此編皆其題跋書畫之文。萬曆庚寅,其門人黃《禾來》、包林芳等別輯刊行,後附以雜著四則。
《畫苑》十卷,明王世貞編。《畫苑補益》四卷,詹景鳳編。世貞有《弇山堂別集》,已著錄。景鳳字東圖,休寧人。由舉人官至平樂府通判。世貞所錄,凡謝赫《古畫品錄》一卷,李嗣真《續畫品錄》一卷,沙門彥悰《後畫錄》一卷,姚最《續畫品》一卷,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一卷,沈括《圖畫歌》一篇,荊浩《筆法記》一篇,王維《山水論》一篇,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十卷,劉道醇《宋朝名畫評》三卷,朱景元《唐朝名畫錄》一卷,陳詢直《五代名畫補遺》一卷,(案:此書劉道醇作陳詢直,乃沿《文獻通考》之誤,語詳本條下。)鄧椿《畫繼》十卷,黃休復《益州名畫錄》三卷,米芾《海岳畫史》一卷,計十五篇。景鳳所補,凡梁元帝《山水松石格》一篇,王維《畫山水秘訣》一篇,荊浩《論畫山水賦》一篇,李成《山水訣》一篇,郭熙《林泉高致》一卷,淳思《畫論》一卷,《紀藝》一卷,宣和《論畫雜評》一卷,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一卷,李澄叟《畫山水訣》一卷,無名氏《論畫山水歌》一篇,李廌《畫品》一卷,華光和尚《梅譜》一卷、李衎《竹譜詳錄》一卷,張退公《墨竹記》一篇,董逌《廣川畫跋》六卷。計十六種。
是書亦明王世貞編,詹景鳳續編。初,世貞纂《古書家言》多至八十餘卷。撫鄖陽時,擇取十數種付梓,版藏襄陽郡齋。因水漲漂失,尋復以刻本五種畀王元貞,翻刻於金陵,題曰《王氏書苑》。萬曆辛卯,元貞與詹景鳳續刻八種,題曰《書苑補益》。世貞《書苑》五種,曰張彥遠《法書要錄》十卷,米芾《海岳書史》一卷,蘇霖《書法鉤玄》四卷,黃伯思《東觀餘論》二卷,黃訁乃《東觀餘論附錄》一卷。《景鳳補益》八種,曰孫過庭《書譜》一卷,姜夔《續書譜》一卷,米芾《寶章待訪錄》一卷,歐陽修《試筆》一卷,宋高宗《翰墨志》一卷,曹士冕《法帖譜系雜說》二卷,吾邱衍《學古編》二卷,劉惟志《字學新書摘抄》一卷。諸書皆有別本單行,世貞特裒合刻版,遂自立名目,是則明人錮習,雖賢者不免矣。朱國《木貞》《湧幢小品》曰:王弇州不善書,好談書法。其言曰,吾腕有鬼,吾眼有神。此說一倡,於是不善畫者好談畫,不善詩文者好談詩文,極於禪玄,莫不皆然。古語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吾友董思白,於書畫一時獨步,然對人絕不齒及也。其詆諆世貞至矣。然世貞品題書畫,賞鑒家實不以為謬,殆以好談致謗歟。如此書及《畫苑》,皆其好談之一徵也。
明王世貞撰。考《弇州四部稿》有雜文跋、墨蹟跋、墨刻跋、畫跋、佛經跋諸類,此本惟墨蹟跋三卷,墨刻跋四卷。其文與稿中所載又頗詳略不同,疑當時抄撮以成帙,其後又經刪定入集。如《集古錄》有真跡、集本之殊也。
明李開先撰。開先字伯華,中麓其號也,章邱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太常寺卿。《明史·文苑傳》附載陳束傳中。稱其性好蓄書,藏書之名聞天下。今其書目不傳,乃傳其《畫品》。大致仿謝赫、姚最之例,品明一代之畫,分為五品,每品之中,優劣兼陳。王士禎《香祖筆記》曰:章邱李中麓太常,藏書畫極富,自負賞鑒,嘗作《畫品》,次第明人,以戴文進、吳偉、陶成、杜堇為第一等倪瓚、莊麟為次等,而沈周、唐寅居四等,持論與吳人頗異。王弇州與之善,嘗言過中麓草堂,盡觀所藏畫,無一佳者。而中麓謂文進畫高過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為定論也云云。則是編之持論偏僻,可知矣。
明徐渭撰。渭字文清,後更字文長,山陰人。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是編論書,專以運筆為主,大概昉諸米氏。
明王穉登撰。穉登字百穀,吳縣人。嘉靖中布衣。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是編所載,神品一人,曰沈周;附三人,曰周之父恆,伯貞,恆之師杜瓊。妙品四人,曰宋克、唐寅、文徵明、張靈。附四人,曰徵明之子嘉,侄伯仁,曰朱生、周官。能品四人,曰夏昶、夏昺、周臣、仇英。逸品三人,曰劉玨、陳淳、陳栝。遺耆三人,曰黃公望、趙原、陳惟允。棲旅二人,曰徐賁、張羽。閨秀一人,曰仇氏。各為傳贊,詞皆纖佻。至以仇氏善畫為牝雞之晨,亦可謂不善數典矣。
明汪顯節編。顯節始末未詳。萬曆中,秀水周履靖鉤摹古今名畫勒於石,題曰《繪林》。一時文士多有題識。顯節匯次成帙,凡四十二人。顯節亦在其中。
明張鳳翼撰。鳳翼有《夢占類考》,已著錄。是編采輯前人論畫緒言,然語多淺近,僅可以教俗工。中有戴逵、王維論畫之辭,尤出於依託,鳳翼不能辨也。
舊本題明釋蓮儒撰。蓮儒自稱白石山衲子,其始末未詳。自跋謂古尊宿六十餘家,見於《王氏畫苑》及夏士良《圖繪寶鑒》,則嘉隆以後人矣。所紀自惠覺以下迄智海,凡緇流之能畫者皆列焉。然元僧中如絕照之見於《俟菴集》,天然之見於《林屋漫稿》,枯林之見於《桂隱集》,南嶽雲及蓮公之見於《梧溪集》,鏡塘之見於《玩齋集》者,悉佚不載。則其掛漏尚多矣。
舊本題明釋蓮儒撰。記文同畫竹之派凡二十人。蓮儒在明中葉以後,而書中稱山谷為餘作詩云雲,又稱餘問子瞻云云,而後乃及金、元諸人。時代殊相剌謬。今以所載考之。其李公擇妹、蘇軾二條乃米芾《畫史》之文,黃斌老、黃彝、張昌嗣、文氏、楊吉老、程堂六條乃鄧椿《畫繼》之文,劉仲懷、王士英、蔡珪、李衎、李士行、喬達、李倜、周堯敏、姚雪心、盛昭十條乃夏文彥《圖繪寶鑒》之文,吳璜、虞仲文、柯九思、僧溥光四條乃陶宗儀《畫史會要》之文,皆剽竊原書。不遺一字。惟趙令庇、俞澄、蘇大年三條未知其剽自何書耳。可謂拙於作偽。陳繼儒收之《匯秘笈》中,亦失考甚矣。
明李日華撰。日華有《梅墟先生別錄》,已著錄。是書皆裒錄其題畫之作。謂之媵者,作畫而附以詩文,如送女而媵以娣侄也。所載諸詩有雲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畫成未擬人將去,茶熟香溫且自看。又雲夢壓春寒睡起遲,一林疏雨褪臙脂。詩翁艇子無人見,只有飛來白鷺鷥。又雲江鄉風物正秋初,山影沈沈樹影疏。野老慣遊渾不覺,有人天上憶鱸魚。又雲樹影苔痕濕不分,栗留聲隔幾重雲。沙彌詩夢渾無定,又在滄江野水濱。如此之類,雖風骨未高,而亦瀟灑有韻。惟數首以外,語意略同,七律尤頹唐傷格。且有以偶題五字,亦登梨棗,如晚山無限好句,恐未足當楓落吳江冷矣。
明項聖謨編。聖謨字孔彰,秀水人。是編皆題詠墨竹之文。上卷為李肇亨作,下卷為李日華作。肇亨字會嘉,嘉興人,日華之子也。
明莫是龍撰。是龍字雲卿,以字行,更字廷韓,華亭人,莫如忠之子也。萬曆中以貢入國學。《明史·文苑傳》附見董其昌傳中。其論畫以李成為北宗,王維為南宗,而於維尤無間然。又謂有輪廓而無皴法,謂之無筆;有皴法而無輕重、向背、明晦,謂之無墨。頗合畫家宗旨。特所錄僅十五條,不為詳盡。其末一條謂師趙大年、江貫道、北苑、子昂、大李將軍、郭忠恕、李成,集其大成,自出機軸。再四五年,文、沈二君不能獨步吾吳矣云云。不知其所指何人也。
明朱象衡編。象衡字朗初,秀水人。是編推廣徐渭《筆元要旨》而作,中多述豐坊之語。華亭唐文獻為之序。末有象衡自跋:餘性稍慧,於法書名跡辨之不爽毫髮。其言頗近於誇。米芾、黃伯思精鑒入神,論者尚有同異,此事談何容易乎?
明張泰階撰。泰階字爰平,上海人。萬曆己未進士。其家有寶繪樓,自言多得名畫真跡,操論甚高。然如曹不興畫,據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已僅見其一龍首,不知泰階何緣得其《海戍圖》。又顧愷之、陸探微、展子虔、張僧繇,卷軸累累,皆前古之所未睹,其閻立本、吳道元、王維、李思訓、鄭虔諸人,以朝代相次,僅廁名第六、七卷中,幾以多而見輕矣,揆以事理,似乎不近。且所列歷代諸家跋語,如出一手,亦復可疑也。
明周之士撰。之士字士貴,自號四明居士,齊興人。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列之書家傳中,然亦惟采瞿九思序此書之語,是其始末無可考矣。書中稱董其昌為恩師,則其昌弟子也。其書上卷論字體源流及筆法大旨,排唐而宗晉。下卷評書家優劣,所稱明代能書諸家,儼然以己名列其中。亦可謂躁於自表矣。
明陳繼儒撰。繼儒有《邵康節外紀》,已著錄。此編雜錄書畫家瑣碎之事,間及名跡。所載闕略不備,無裨考證。如載岐陽石鼓、王祥臥冰處、劉蛻文塚之類,亦多傷於氾濫。末附以書畫金湯四則,一善趣,一惡魔,一莊嚴,一落劫,各舉十數事以為品騭,尤不脫小品陋習。蓋一時風尚使然也。
明黃鳳池撰。鳳池,徽州人。是書刊於天啟中。取唐人五六七言絕句詩各五十首,繪為圖譜,而以原詩書於左方。凡三卷。末二卷為花鳥譜,但有圖而無詩。則鳳池自集其畫,附詩譜以行也。
明沈與文撰。與文自稱姑餘山人。是編所載畫家,起唐王維,迄元商琦,僅十九人。後附宋葉夢得《評畫行》一篇。與文為之注。
不著撰人名氏。首唐六如《畫譜》一卷,次《五言唐詩畫譜》一卷,次《六言唐詩畫譜》一卷,次《七言唐詩畫譜》一卷,次《木本花譜》一卷,次《草本花譜》一卷,次扇譜一卷。譜首各有小序,蓋明季坊本也。
不著編輯者名氏。取漢章帝以下至於元人草法,依韻編次。每字之下,各注其人。其編次用洪武正韻。蓋明人作也。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已著錄。是書前有小序,即《庚子銷夏記》之序,其文亦與《庚子銷夏記》同,惟前後編次頗異,蓋即《銷夏記》之稿本也。後附元人破臨安所得宋書畫目一卷,前亦有承澤序。今本《銷夏錄》無之。核其所列,即元王惲《玉堂嘉話》之文。殆以與《秋澗集》重出,故始載之而終刪之歟?
國朝薑紹書撰。紹書字二酉,丹陽人。所著《韻石齋筆談》,自稱前明嘗為南京工部郎,其階則不可考矣。是編蒐輯前明畫家,自洪武以至崇禎,為四卷,附以女史一卷。自卷六以下則或真跡不存,或品格未高,偶然點染,不以畫名者,亦附著焉。後有嘉興李光暎跋,謂鄉人李芳與同時褚勳均未載入,頗以掛漏為憾。然是書採摭博而敍述無法,如倪瓚以明初尚存,故列之明代矣。王鐸已歸命國朝,官至禮部尚書,亦列之明代,是何例乎?劉基之傳,即曰公鼎彝之跡載在國史,茲不復贅矣。岳正一傳,乃全述直諫之事。張靈一傳,亦備述狂誕之行。連篇累牘,於繪事了無關涉,又何例也?至於末附其子彥初一傳,稱其寫山水小景,頗具倪、黃邱壑。蓋不學而能,尤為創見。童烏不秀,是以附載法言,以十七歲之少年方學渲染,即列傳於古人之中,抑又異矣。
國朝萬斯同撰。斯同有《讀禮質疑》,已著錄。是編錄歷代善書之人,上自倉頡,下迄明季,共一千五十四人。其中如皇甫規妻,舊雲不知何氏,此據張懷瓘《書斷》,知其姓馬。後魏江式請定《正文字疏》,稱漢講學大夫秦近,小學元士爰禮,此據《漢書》以為王莽時官。董羽謂劉德昇即劉表,為書家之祖,此據《三國志》雲表字景升,非德昇。宣和《書譜》稱詹思遠史亡其系,此據《晉書》知為應璩之孫,詹字曰思遠。譜又稱王邃行書有羲、獻法,此據《晉書》知邃為元帝時人,在羲、獻之前。又稱陳達為陳人,劉瑉為北齊人,此據史知達為晉人,瑉為南齊人。又稱唐有盧革、楊邠書,此據史言革、邠皆不知學,未必真跡。又稱南唐有李霄遠,此據《十國春秋》知為李蕭遠。《宋史》鮑由,此以為即鮑慎由,避孝宗諱。以及模搨蘭亭之《說斷》從褚遂良,昇元祖帖之《說斷》為南唐元宗,皆頗有考證。然此書作於國初,迨康熙中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出,則此為滄海之一粟矣。
國朝郭礎撰。礎字石公,江都人。順治壬辰進士,官至順德府知府。是編紀歷代善畫人名,自晉以迄於國朝,附載古畫品目。卷帙太狹,未免掛漏。
國朝陶南望編。南望字遜亭,上海人。是書成於康熙中。輯錄秦程邈迄明朱克誠,共三百四十一家。草法分韻編次,其平、上、去三韻乃南望手輯,入聲一韻則其友人侯昌言等續訂。蓋本《辨疑》、《匯辨》諸書,稍加釐正,然傳刻失真,恐未足據為模範也。
國朝孔衍栻撰。衍栻字石村,曲阜人。是書皆自記其作畫之法。
國朝顧仲清撰。仲清字咸三,號松壑,嘉興人。工繪事,尤長於畫蝶,有詠蝶詩三百首。此書首卷為帝王藩封之善畫者。末為釋、道、閨秀、外國,其中則取畫家姓氏依韻編次,取便尋檢,無所考證也。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退翁小序。退翁,孫承澤別號也。然集中多稱先宮保公評云云,疑承澤采掇舊文,為古來畫家作傳,草創未竟,其後人抄錄成帙,因以所作畫跋附綴於後,成此編也。其書於古來畫家,先敘本末,後述所見真跡,附以跋語。上捲起顧愷之訖包鼎,共四十二家,末附不知姓名《洛神圖》一則。下捲起蘇軾訖鄒之麟,亦四十二家,末附總題明四家畫冊一則,及題冬日賞菊卷二則。自序稱八十二老人,則又在《庚子銷夏記》之後,為其晚年所記矣。原本目錄以王宰、衛賢、邊鸞三人連名,而以《石榴猴鼠圖》、《花竹禽石圖》、《高士圖》三畫並列,勘驗書中所載,則宰跡不傳,石榴猴鼠二圖屬鸞,《高士圖》屬賢,與目互異。又目錄終於明四家,而書末冬日賞菊卷乃軼不載,當時草草編輯,此亦明驗。且其文已多具《庚子銷夏記》中,此特其隨筆記錄之初稿,其中同異之處,皆以《庚子銷夏記》為長,故附存其目,不復錄焉。
國朝戈守智撰。守智字達夫,平湖人。是集成於乾隆庚午。採錄古人論書之語,分述古、執筆、運筆、結字、訣法、譜序六門。冠以述古篇,則守智之所自撰。大致欲仿竇臮《述書賦》,而淹貫宏通終不逮古也。
國朝張庚撰。庚有《通鑒綱目釋地糾謬》,已著錄。是編記國朝畫家,每人各為小傳。然時代太近,其人多未經論定,不盡足徵。
國朝王梁撰。梁,震澤人。是編以所見名畫各為品評。其中宋、元人畫,僅寥寥數軸,餘皆明代及近時人也。其筆墨蹊徑則全仿李日華《六研齋筆記》、《紫桃軒雜綴》諸書雲。
不著撰人名氏。與所作詩評詞曲評合為一帙,猶為未竟之稿。皆抄撮舊文,以備觀覽,無一字之發明。
──右「藝術類」書畫之屬,五十二部,二百一十一卷,皆附《存目》。
題明無錫宋仕校正,楊嘉森編。後又有梧岡道人黃獻跋,稱少學琴於司禮監太監戴某,刻譜以廣其傳。案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有黃獻梧岡《琴譜》十卷,注雲,獻字仲賢,廣西平樂人,憲宗時為中官。嘉靖丙午陳經序。今此本目止六卷,亦無陳經序,而有嘉靖辛酉總督漕運都御史吉陽何遷序。稱培菴楊子持梧岡《琴譜》並無錫宋君七曲示之云云。則此書蓋黃獻原本,楊嘉森等所重刻,而並其卷數。其卷首列三十八勢,及詳明字母等篇,鄙俚尤甚,當亦嘉森等所增入也。又獻序自稱宏治丙辰進入內府,則為孝宗時中官。虞稷稱憲宗時者,或偶誤歟?
明楊表正撰。表正號西峰,延平人。是書匯錄琴譜諸調,考正音文,註明指法。搜采視他本頗廣,初刊於萬曆元年。此本又其後增以新曲,校正重刊者也。
明胡文煥撰。文煥字德甫,號全菴,一號抱琴居士,錢塘人。是書刻於萬曆丙申,凡分十八條,皆論琴。後十一條,多論鼓琴之事。卷首有自序雲,譜多不同,琴師炫新,改換名目,欺弊非一。然琴獨尚浙操者,猶曲之有海鹽也。今餘此譜,皆新傳之浙操,其間首自創制,末附鄙見,以文會堂別之,恐濫廁於叢惡間也。
明張廷玉撰。廷玉字汝光,號石初,延安人。萬曆庚戌進士,官至工部郎中。是編為所作琴譜。琴凡四式,曲凡百篇。有本調、正調、別調、指法、調法、研注諸門。又別譜鼓瑟之法,案律取音,案音協調,合一十有二曲為一卷,以附於後。
明林有麟編。有麟字仁甫,華亭人,太僕寺卿景暘之子。以父蔭,官至龍安府知府。凡古琴之制度、名稱、典故、賦詠,是編悉為採錄,而《琴譜》反黜不錄。蓋隸事之書,非審音之書也。據有麟自序,乃萬曆癸丑游西泖時所作,青蓮舫蓋其舟名。序雲就行笥中書籍採錄,然一舟所貯,卷軸幾何,其言似未可信也。
明楊掄撰。掄號桐菴,又號鶴漵,江寧人。書中客窗新語一曲,稱湯顯祖作。神化引一曲,稱李如真作,則萬曆以後人也。凡宮音三曲,商音六曲,角音三曲,徵音七曲,羽音三曲,商角音三曲,慢宮調一曲,黃鍾調一曲,淒涼調一曲,清商調二曲,有詞者六,無詞者二十三,每詞各有解題,詞旨淺拙。至謂墨子為梁惠王時人,其陋可想矣。
明楊掄撰。卷首系四言贊一篇。其中上古琴樣一篇,自伏羲、神農迄劉伯溫,凡三十四人之琴,皆繪之為圖,不經殊甚。又繪鍾子期像,而以己像廁其後,尤為妄誕。焦竑《經籍志》有《太古遺音》四卷,稱袁均哲著,今未之見。或掄竊其書而改竄之,未可知也。
國朝胡世安撰。世安有《大易則通》,已著錄。是書專辨絲音,雜引古書為證,兼及詩賦,分為四門。曰離音弋載,統論聲律。曰樂統博稽,論琴。曰遺音綴筆,論瑟。曰絲系衍記,論琵琶、箏、箜篌。絲音可謂大備。然主於泛收故實,未必能通懸解也。
國朝徐谼撰。谼,太倉人。是書共二十四則,專論琴聲。
國朝莊臻鳳撰。臻鳳號蜨菴,江寧人。其書專論琴聲。先考律呂之源,次辨指法之誤,又自製新譜十二曲,增入舊調之中。並以同時贈詩附焉。
國朝程允基撰。允基字寓山,徽州人。是編上卷為集論,所述皆為鼓琴諸法及其工拙得失。惟所論奇法餘指要直,內法上徽得聲,頗識指法之妙,與松風閣諸譜不同。其餘七要十要之法,則人所共知也。下卷惟紀琴之故實,取備談資而已,無關琴理。
國朝曹庭棟撰。庭棟有《易准》,已著錄。是書分內、外二篇。內篇論琴律正變倍半之理,及定徽轉調之法;外篇則薈萃古今琴說,而以己意斷其是非也。管律與弦度,其生聲取分,本不相通,以律合琴,本原已謬。蔡元定謂琴絣定七弦只可彈黃鍾一均,朱子謂季通不能琴,彈出便不可行,庭棟乃取《律呂新書》所論而一一比附之,誤矣。其制弦篇雲,律有十二,弦僅有七,以為轉軫便可換調,終不盡合當用之律,必須因正變半律之數俱制為弦,隨調更張之。此正朱子之所譏,而庭棟不知也。立調篇雲,黃大太三律以一弦為宮,夾姑二律以二弦為宮,仲蕤林三律以三弦為宮,夷南二律以四弦為宮,無應二律以五弦為宮,說蓋本之趙孟頫《琴原》。然絲數之巨細多寡,無可增減,如一弦既定為黃鍾者,不得又目之為大呂、太簇,是以有隨調製弦之說以遷就之。今考書中五調統十二宮圖,所列每弦正倍變之別有十二通。七弦則八十四,如一弦有黃大太及黃變四律,而大呂正律又因宮正與羽徵角商倍而分為五,太簇正律又因宮正徵倍而分為二,黃變又因羽徵角商倍而分為四,不知庭棟何以能盡別之?是亦臆說而已矣。
──右「藝術類」琴譜之屬,十二部四十九卷,內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明來行學刊。行學字顏叔,杭州人。自序稱耕於石箐山畔,桐棺裂,得朱筩一函,內蜀錦重封《宣和印史》一卷,素絲玉軸,朱印墨書,蓋南渡以來好事家所寶以自殉者。考輯錄古印,始於宋晁克一之《集古印格》。其書一卷,見於《郡齋讀書志》。此書則自宋以來諸家書目所不載。惟吾衍《學古編》末有明隆慶二年羅浮山樵附錄五條,其世存古今圖印譜式條內載有《宣和印譜》四卷,計其年月,適在此書初出之時。然則即據此本以載入?非古有是書矣。況桐棺易朽,何以南宋至明猶存?其為依託,顯然明白。末二行附題所制印色之價,某種若干,尤為猥鄙。屠隆作序極稱之,殊非定論也。
明徐官撰。官字元懋,吳縣人。魏校之門人也。校作《六書精蘊》,以篆改隸,又以古篆改小篆,穿鑿附會,務以詭激取名。官承其師說,謬為高論。於摹印一事,動引六書為詞,而實於摹印無所解,於六書亦無所解。許慎《說文·序》載摹印之書別為一體,名曰繆篆,而漢人之印傳於今者,不啻千百,往往與小篆不符。如小篆文借鎦為劉,通朋為鳳,而顧氏《印藪》載漢劉鳳印乃直作隸書劉鳳字者,不一而足。蓋古之印章,所以示信,欲人辨識,務肖本形,使改諸葛亮為諸葛諒,改韓愈為韓瘉,人已不知為誰矣。況如官之所論,動以鐘鼎古文鐫之哉!他如稱古篆首列倉頡篇,其書《隋志》已佚,官何由睹?又稱隸書宜結體微方,當一一翻篆為之,是漢、魏碑刻全然乖謬。又稱比干盤鉻、季劄墓碑皆為孔子真跡,季劄碑姑無論,比干墓中之盤,夫子何自書之?又稱嘗見宋版說文為徐鉉所書,其弟鍇校正,鍇卒於南唐,安得預刻宋版?甚至謂縣字取系倒之意,假借為州縣字,所以言民之倒懸。其謬妄更不足辨矣。
明顧從德撰。從德字汝修,上海人。是編搜羅古印,摹刻成譜。首尚方諸璽,次官印,次私印,以四聲部分為次,檢閱頗便。凡所收錄,自其家以及好事者所藏曾經寓目者,咸以朱摹其文,而詳載其釋文形制於下。至前人所集如王俅之《嘯堂集古錄》、趙孟頫之《印史》、吾衍之《學古編》、楊遵之《集古印譜》等書,並采掇以備考訂。前有隆慶壬申沈明臣序,稱從德所藏玉印一百六十有奇,銅印一千六百有奇,可謂至富。序又雲,集印者太原王常幼安氏,今卷前亦題曰王常延年編,顧從德汝修氏校,蓋同時編次之人也。是書初名《集古印譜》,王穉登始易之曰《印藪》,說見從德自序雲。
明何通撰。通字不違,松江人。是書成於萬曆中,取歷代名人各為刻一私印,而略附小傳於下。秦十九人,西漢二百二十一人,東漢二百六人,蜀十八人,吳七人,魏二十八人,晉八十一人,宋七人,齊二人,梁九人,北魏六人,周二人,隋十三人,唐一百七十八人,五代十一人,宋一百二十人,元十四人。其去取頗不可解。如秦以李斯為首,公孫鞅次之,二人行事無足取,且鞅在斯前,不知何以顛倒。四皓僅取東園公、綺裏季,不知何所優劣。漢有孔僅、桑宏羊,唐有李義府、許敬宗、高力士,五代有敬新磨,亦不知何以甄錄。其印欲仿漢刻,而多違漢法。如二名分為兩行,復姓乃作回文,不知漢印二名復姓皆不割裂其文也。又參以鐘鼎之文,不知漢印之不合小篆者,多兼用隸法,不用古篆也。班固曰班固孟堅,王粲曰仲宣王粲,漢印無此文法也。劉字、亮字,《說文》所無,參以隸法是矣。庾亮、陳亮乃作諒字,王凝之從小篆矣。李陽冰乃又作凝字,不又自亂其例乎。大抵拘於俗工之配合,而全未考古耳。
國朝胡正言撰。正言字曰從,海陽人。前明嘗官武英殿中書舍人,以摹印名一時。是編其印譜也。初集以朱印之,別名《玄覽》者則以墨印之。大抵名字印十之八,齋閣印十之一,鐫成語者十之一。自明中葉,篆刻分文彭、何震二家,文以秀雅為宗,其末流傷於娬媚,無復古意。何以蒼勁為宗,其末流破碎楂枒,備諸惡狀。正言欲矯兩家之失,獨以端重為主,頗合古人摹印之法;而學之者失於板滯,又為土偶之衣冠矣。
──右「藝術類」篆刻之屬,五部,二十四卷,皆附《存目》。
明林應龍編。應龍字翔之,永嘉人。嘗充禮部儒士。是書成於嘉靖乙酉。前八卷載日本僧虛中所傳《弈譜》三百八十四圖,第九卷以下為外篇。補遺圖說則應龍所蒐錄也。
明王穉登撰。穉登有《吳郡丹青志》,已著錄。是編曆述古來弈品,敘次頗為簡潔。其末附辨論一則,駁諸書附會神奇之說,亦頗中理。
明王思任撰。思任字季重,山陰人。萬曆乙未進士,官至江西按察司僉事。是編定弈棋禁令,各以明代律文列前,而以弈者所犯附會比照之。分笞、杖、徒三等,納贖有差,凡四十二條。夫弈以消閒遣興,而限以苛例,使拘苦萬狀,動輒得咎。斯亦不韻之極矣,無論其所定當否也。
不著撰人名氏,皆弈圖也。前冠以馬融《圍棋賦》、班固《弈旨》、張擬《棋經》、劉仲甫《棋法》及《圍棋》十訣。前集八卷,後集四卷。驗其版式,蓋明刊本也。
明顧煜撰。煜字銘柏,自題曰西神矍圃。案無錫有西神山,則無錫人也。其仕履無考。是編掇拾群書論射之言,匯為一書。卷首載明代武科制詔疏議數條,次射法,次射式,次馬射,次射禮。其射法、射式中所引之書多注秘授二字,而不詳所從來,射禮考則首載明代考試武生儀。又摭拾三禮及《吳越春秋》、《白虎通》、《初學記》數則,而以袁黃《兵制考》、黃道周《馬政考》、勞堪《馬說》及前人詩賦數篇雜綴其後,體例頗為蕪雜。
明程道生撰。道生,海寧人。是編上卷雜引《禮記》、《周禮》及各子史中言射之事,抄撮故實,無所發明。下卷則專言射訣,而所引《祗武編》、《紀效新書》、《武經節要》、《射家心法》四種,亦皆紙上空談,無濟於用。末附雜記數則,載養由基神射法,具列咒詞、符籙,尤怪誕不經矣。
明李孝元撰。孝元字松橋,滑縣人。嘉靖中官都司經歷。其書以投壺之法,圖之為譜。凡十八目,一百三十餘式。雖非禮經古制,亦技藝之一種也。
明郭元鴻撰。元鴻,泰和人。是書成於萬曆丁丑。以投壺為射禮之遺,為之考訂。首引群書,次載司馬光譜,次列所創新名。
唐李翱撰。記樗蒱之戲,元革為之注。其法有圖有例。考陳氏《書錄解題》,載《五木經》一卷並圖例,今圖例已佚,非全書矣。程大昌《演繁露》疑所述與史語不合,然謂樗蒱久廢不傳,賴有此文而五木之形制齒數粗亦可考。顧大韶作《五木經辨》,則謂按以古六柏格五之法,殊相繆戾。知此經是翱所戲作,借古樗蒱盧白雉犢之名以行打馬之法,實非古之五木。所引《後漢書·梁冀傳注》及《列子·楊朱篇注》,考證甚詳。合二人所論觀之,則是書為翱自出新意明矣。
不著撰人名氏。序稱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序末雲,述為《丸經》增注簡(案:簡字句意未完,疑下脫一中字,謹附識於此。)諒好事者從而歌詠之,則經注本一人所作。其書借擊球之事以寓意,文詞頗有可觀。序稱龍集壬午,似為元至正二年作也。
舊本題了角道人撰。前有元林子益序,稱雙陸之戲始於陳思王。道人來閩,隨動而應,無不勝者。一日遺此書而去,竟泯其跡,於是人以了角仙稱之,得是譜者用之如神矣云云。其書有圖,有例,有論,於進退棄取之機,言之頗詳。
──右「藝術類」雜技之屬,十一部,四十八卷,皆附《存目》。
(案:射法,《漢志》入兵家,《文獻通考》則入雜技藝,今從之。象經、弈品,《隋志》亦入兵家,謂智角勝負,古兵法之遺也。然相去遠矣,今亦歸之雜技,不從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