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批轉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批轉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國發〔1989〕5號 1989年1月13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國務院關於批轉沿海地區
對外開放工作
會 議 紀 要 的 通 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工作會議紀要》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一九八八年,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取得了良好進展。沿海地區當前的任務是,要把堅定不移地抓好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和堅定不移地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密切結合起來,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關於治理、整頓的決定,落實各項措施。要利用對外開放的條件和當前有利的國際環境,積極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大力發展「兩頭在外」,增加出口創匯,增加有效供給,緩解國內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暫時困難;並在治理、整頓中認真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扎紮實實地發展外向型經濟。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沿海地區的工作,幫助其完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擔負的繁重任務。
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工作會議紀要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一日到三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沿海各省、自治區、
直轄市、經濟特區、北京市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會議期間,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會見了到會的地區和部門的負責同志,作了重要指示。田紀雲同志主持了會議,並講了話。座談會着重討論了在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中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問題。紀要如下:
會議認為,一九八八年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並為實施這項戰略作出一系列部署,經過各地方、各部門努力,貫徹執行情況是好的。
——投資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外商來華投資顯著增長。到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末,新批准外商投資項目四千八百零五個,比上年同期增長182%;外商實際投入二十一點二七億美元,增長56.4%。外國大公司前來投資的意向增強,來自美國、日本的投資比上年增長一倍,台胞回大陸投資趨於活躍。 外資投向發生了積極變化, 新批准的項目中生產性項目占85%。已經投產、營業的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日益見好,預計全年的出口額可比上年翻一番。許多重要技術引進項目的國產化加快了進度。
——在外貿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推動下,外貿出口穩定增長,沿海地區率先提前完成全年出口計劃。出口產品結構繼續改善,工業製成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1%提高到68%,機電產品出口預計全年可達四十多億美元。「兩頭在外」上了路,今年頭九個月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48%,其中進料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增長67%。
——處於沿海開放第一線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致力於壯大自身經濟實力,打好外向型經濟的基礎,做到投入產出均衡發展。一九八八年生產增長較快,預計全年工業總產值可達一百五十億元左右,出口額可達二十六億美元,自產產品出口比重繼續增加,效益逐步提高。海南經濟特區的建設也已展開,一批基建設施建成投產。
——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沿海與內地開展技術協作、合資辦廠、合作開發資源等方面的經濟聯合。沿海地區與四川省的經濟技術協作項目,就有一千多項。深圳一九八八年新簽內聯合同一百六十六個,比上年同期增長二點七倍。
實踐證明,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使沿海的經濟發展在同世界經濟的聯繫、同內地經濟的結合上進入了更為密切的階段,這對於全國的現代化建設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會議一致認為,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和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相互促進,將保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健康地進行。
治理、整頓實質上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次必要的調整。這個任務的順利完成,將給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繼續更好地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發展外向型經濟,也將有力地增強治理、整頓的手段和能力,促進這一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沿海地區抓治理、整頓要堅定不移,實施沿海地區發展戰略也要堅定不移。在實際工作中要善於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抓緊、抓好。沿海地區正在辦和想要辦的事情,凡不符合治理、整頓要求的,就不要辦了,要服從全國大局;凡對治理、整頓有利或者無礙的,可以繼續辦,有的可以放手去辦。這次治理、整頓,與過去歷次經濟調整不同,是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進行的。處於對外開放前沿的沿海地區,要充分利用這個條件和當前較好的國際環境,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緩解國內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暫時困難。並通過治理、整頓,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投資結構、信貸結構等),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當前,首先要把經濟過熱的問題解決好,為此:
1、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清理基建項目,壓縮投資規模,調整投資結構的規定,把過高的發展速度降下來。凡屬資金、能源、運輸、原材料等條件不能自行平衡,國家一
時又無力支持的項目,堅決不上;非生產性項目和樓堂館所等要下決心壓縮。凡屬有利於穩定和發展經濟、增加有效供給、擴大出口創匯的項目和國家安排的重點項目,要優先保證。不能再靠鋪攤子、擴大建設規模來發展生產,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基礎的潛力,加強科技開發,改進經營管理,切實搞好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2、考慮到國家和地方的承受能力,當前要着重把現有沿海開放地區的事情辦好,進一步總結經驗,探索和解決好前進中的問題。今後一個時期內國家不再批准建立新的經濟
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不再擴大沿海經濟開放區。
3、要維護國家稅法的嚴肅性。各地區、各部門都無權更改國家稅法,不得亂開減免稅收的口子。地方各級政府作出的減免稅規定,凡違反國家稅法規定和超越權限的,都要
糾正。
4、沿海開放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在提高勞動力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上下功夫,不能單靠大量增加勞動力來擴大生產。對吸收內地勞動力更要加以控制,嚴格管理。這個問題如果一放鬆,將會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後果。
5、在實施沿海經濟發展戰略中,涉及許多政策問題,實行「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必然會在國際市場引起競
爭對手的注意,必須十分講求策略。要多做少說,先做後說,有些事做了也不說,使我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會議指出,必須千方百計爭取一九八九年外貿出口持續穩定增長,努力提高「兩頭在外」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
一九八八年,沿海地區的外貿體制改革已經邁出了不小的步子,出口額有了明顯增長。一九八九年外貿出口要繼續採取積極的方針,力爭持續增長,這是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無論是為了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改善國內市場供應,還是為了應付償還外債高峰期的到來,都要求出口收匯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如果出現「滑坡」,勢必加重治理、整頓的困難,不利於全國經濟的穩定。為此,必須力保一九八九年外貿出口計劃的完成。擔負着發展外向型經濟任務的沿海開放地區,更要為此作出積極貢獻。
在治理環境、整頓秩序的形勢下,實現一九八九年的外貿出口計劃,必須堅持內外銷統籌安排的原則:有些國內緊缺、需要進口的商品,禁止出口;有關國計民生的大宗資源性商品,嚴格按計劃出口;有些國內外市場都需要的商品,要擠一部分出口;有些國內資源豐富,又不是十分必需的商品,要儘量多出口。特別要增加輕工、服裝、加工食品、建築材料、內裝修材料、機電產品和家用電器等加工製成品和創匯農業產品的出口,並且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更新花色款式,保證交貨期。要按照優化出口結構的要求,逐個商品進行研究排隊,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抓上去。要結合實施國家科委制訂的「火炬計劃」,把科技力量組織到拓展外貿出口中來,促進貿易、生產、科技三結合。搞好傳統出口產品的升級換代,搞好國外適銷產品的研製開發,從目前主要是出口資源性初級產品和簡單加工製成品,向出口技術含量較高、加工增值較大的產品發展。
對於沿海開放地區來說,拓展出口的根本出路在於逐步把生產經營的兩頭放到國際市場上去,積極提高「兩頭在外」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實現「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需要有個過程,但從現在起就要大力發展輕紡產品、機電產品、金屬製品等產品進料加工出口。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更要走在前頭。為了積極發展「兩頭在外」,會議提出以下意見:
1、《國務院關於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若干補充規定》(國發〔1988〕22號)第六條關於對外短期借款實行餘額管理的規定,有助於解決進料加工出口周轉用匯,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地的承受能力,適當擴大短期借款餘額控制指標,進一步支持進料加工出口的發展。
2、從國家全局出發,現行的外貿三項承包基數不能變動。地方和企業在完成外貿承包基數的前提下,另行自籌外匯資金安排專項進料加工出口收得的外匯,按扣除進料用匯(包括償還外匯貸款本息)後的淨創匯額,實行「倒二八」分成(繳二留八)。
3、發展「兩頭在外」,要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不能一哄而起。建議對進口棉花、羊毛、石油等大宗原材料加工出口的業務,對經營彩電等「以出帶進、以進養出」的業務,由經貿部和有關部門作出專項安排,擇優定點,加強管理。建議經貿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訂一套扶持進料加工出口的政策和相應的管理措施,報請國務院批准實施。
要結合治理環境、整頓秩序,進一步完善外貿體制改革,克服多頭對外、經營紊亂的現象。對一九八八年新成立的地、市、縣外貿公司,要進行清理整頓。經貿部將下達具體實施辦法,各地務必抓好。今後進出口經營權主要授予那些有條件的大中型生產企業(企業集團),使之經營本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到國際市場上經風雨、創局面。要推行外貿代理制,由省級以上的外貿公司代理進出口業務,發揮它們的主渠道作用。有些地區實行的雙軌承包製,即省級公司發揮外銷經營優勢,承包外貿「三項基數」;地、市、縣和生產企業發揮供貨優勢,承包出口貨源,雙包共保,是一種好辦法,要加以推廣。要糾正那種不顧條件層層下放外貿經營權、層層承包的作法。
在認真清理整頓、加強外貿宏觀管理的同時,要大力支持那些按照國家規定進行進出口貿易活動的外貿和工貿公司放手經營,開拓國際市場。對生產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能源、交通運輸條件,應優先安排;國家的有關扶持政策應予落實兌現;有關的審批辦事環節,應幫助疏通;配額和許可證管理,要引進競爭機制,做到科學化、法制化、公開化。把一切有利於擴大外貿出口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爭取實現出口創匯持續穩定增長。
會議指出,要堅持重實效、上水平,積極有效地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對於提高我國技術開發的起點,改進企業管理,促進產品更新換代,開拓出口渠道,獲取國外經濟信息有積極作用。隨着我國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北美、西歐和日本的一些大產業集團來華投資的意向增強,可望逐步辦成一些把引進資金、技術和開拓國際市場捆在一起的好項目。根據當前壓縮基建、控制信貸的要求,要積極有效地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工作做好。
要合理控制規模,堅持優選項目。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七年,平均每年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十七點七五億美元。根據當前的經濟承受能力,今後兩三年內可大體保持或略小於這個規模。重要的問題是認真優選項目,把我們有限的配套能力用到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項目上。非生產性項目(尤其是樓堂館所)要堅決剎車;那些技術水平一般、效益不高、重複建設、能源材料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的項目,不能再上;對產品出口有被動配額或國家規定統一經營的項目,原則上也不再吸收外商投資。新上的項目應是:「兩頭在外」或使用我國比較豐富的原材料,產品70%以上出口的;能夠帶進來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的;可以對現有輕工、紡織、機械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發展深加工產品和開發新產品的;以及高技術項目和能源、交通、基礎原材料工業項目。要積極爭取同擁有資金、技術實力的跨國公司合辦一些國家鼓勵引進、對發展經濟作用較大的項目。國家計委和地方計委要採取必要措施引導外資投向,並增強其透明度。
為了解決配套資金緊缺的困難,要多辦些利用我方老企業原來的廠房、設備作為投資,嫁接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採取這種方式,既可以減少我方配套資金的投入,又可以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沿海各地要在現行財政體制範圍內,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情況,綜合平衡,統籌安排,確定一批企業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同外商合營。列入國家和地方計劃內的新建和技改項目,也可以吸收外商投資。還可以鼓勵多辦一些外商獨資經營企業。
要落實安排配套條件。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所需配套條件,包括配套資金,要分別納入國家和地方的計劃盤子。在國家和地方年度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信貸計劃中,對於舉辦外商投資企業的配套資金要有適當安排,不要甩在計劃盤子之外。此外,建議國家計委和中國人民銀行仿照一九八七年的作法,一九八九年繼續安排一塊人民幣貸款指標,用以支持技術水平較高、效益顯著的外商投資項目。新上的外商投資項目,在審批前必須做好可行性研究,綜合平衡所需建設和生產條件。不具備條件的,不能簽約報批。外商投資項目的審批權,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辦理,不能不顧條件層層下放。項目一經批准,就要認真履約。
要繼續以軟環境為重點改善投資環境。主要是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公共服務,健全經濟法制,保障企業依法行使自主權。對已經投產營業的外商投資企業,要千方百計提供其生產經營必需的條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要重視保護涉外項目,維護我國對外開放的形象和信譽,保持外商來華投資的好勢頭。在清理基建項目中,對於已經批准和在建的外商投資項目和外資貸款項目,只要條件落實,應當繼續履約;對於已經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並且具備建設和生產條件的項目,可以繼續談判簽約;對於不符合國家規定,或不具備條件,需要停止工作的項目,應與外商投資者妥善洽商,做好工作,取得諒解。屬於按我政府指令停建的項目,應按照法律和合同規定處理有關各方的損益問題。
沿海地區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必須大力加強農業基礎,抓緊糧食生產,發展創匯農業。在沿海經濟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某些地區農業滯後的現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視。決不能認為工業有了很大發展,鄉鎮工業搞起來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就變了;決不能認為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了,農業問題就解決了;沿海開放地區人多地少,市場需求量大,農副產品又是工業發展的重要依託和出口創匯的重要貨源,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對農業的振興時刻不容忽視。要堅決貫徹落實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增強農業後勁。
沿海地區對糧食生產必須抓得很緊,儘可能提高糧食自給水平。目前沿海各地每年約需調入一千萬噸(二百億斤)糧食。完全靠進口,外匯支付能力有限,國際糧食市場風險也大;指望內地增加供應,糧源有困難,運輸力量也不適應。而沿海地區糧食增產還有潛力可挖,當務之急是堅決穩住糧食種植面積,糧田一定不能再減。對於亂占耕地的現象,要採取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堅決剎住。同時要多渠道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積極組織農民進行勞動積累,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增強抗災能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使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長。
農副產品今後仍然是出口的重要貨源,在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的同時,要重視發展創匯農業。沿海地區氣候好,地貌全,物種多,又有精耕細作的傳統農藝,農業的深度開發大有可為。那些不適宜種糧的山地、丘陵、灘涂、水面,正好可以搞創匯農業。要堅持執行「貿工農」方針,發展水產養殖、造林種果、擴大草食畜類生產,並抓好產後加工、保鮮、貯藏,使農業的產業結構向多元化、多層次發展,增加出口創匯貨源,使農民的收入年年穩定增長。
會議認為,樹立全局觀念,嚴格管理,加強監督,是順利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
我國對外開放是同簡政放權、發揮各級積極性相結合推進的。實踐證明,這條路子適合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經濟差異較大的情況,但是與此同時,還必須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所以是全國性的經濟戰略,在於通過加快沿海經濟的發展來帶動內地經濟振興。這個全局性的戰略,要求沿海開放地區牢牢樹立着眼全國,顧全大局,服從整體的觀念,嚴肅認真地執行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服從國家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面又要在當地履行國家宏觀調控的職能。正確的積極性要保護,開拓進取的精神要提倡,但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類的不正之風。要通過治理、整頓,在廣大幹部的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上切實解決好這個問題。管理監督與放開搞活,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不能偏廢的兩個方面。在放開搞活的同時,必須相應採取有效的管理監督措施。尤其權力下放之後,地方各級政府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強化管理監督。要進一步健全法制,嚴肅執行法紀、政紀、黨紀,堅決做到令行禁止。要把管理監督部門和公、檢、法力量組織起來,深入查處重大案件。處於對外開放前沿的沿海地區各級政府,要為政清廉,反對腐敗現象,厲行勤儉節約,為廣大幹部群眾作好表率,創導良好的社會風尚。在群眾中要加強思想教育,這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帶有根本性的建設。沿海地區都要研究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如何加強思想教育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當前治理、整頓任務十分繁重,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國際機遇稍縱即逝,到會同志表示,一定要把這雙重壓力變成工作動力,走出新路子,開創新局面。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