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44號
2009年12月31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

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由於發展起步晚,基礎差,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是海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對全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為紮實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着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二)戰略定位。

  ——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充分發揮海南的經濟特區優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南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準,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發展之路,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託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漁業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準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和遊客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健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生態環保標準。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問責制,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

  (五)加強生態建設。繼續推進海防林恢復和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完善海南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機制,201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點水源地、重要海域的保護和管理,有序開發利用土地、森林、礦產、海灣、岸線、海島、水域等重要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益。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推動生態脆弱地區農村居民向城鎮遷移。將海南作為全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省,加大中央財政對海南的生態補償力度,將9個山區市縣列入國家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範圍,將尖峰嶺等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生態補償試點。

  (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嚴格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大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落後產能的力度。加強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大力推進各類減排工程設施建設,增加「以獎代補」專項轉移支付。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農村沼氣、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蔗渣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實施辦法,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國家分解下達給海南省的節能減排任務。

  (七)強化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流域和擔負飲用水集中供水任務水庫的水污染防治。加強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強化對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推行改水改廁,逐步建立村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設施正常運營保障機制。開展入海河流、直排污染源和南海海域環境監測,建立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公報和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

  三、發揮海南特色優勢,全面提升旅遊業管理服務水平

  (八)建設富有海南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旅遊產品,進一步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熱帶海島冬季陽光旅遊、海上運動、潛水等旅遊項目,豐富熱帶濱海海洋旅遊產品。積極穩妥推進開放開發西沙旅遊,有序發展無居民島嶼旅遊。積極發展郵輪產業,建設郵輪母港,允許境外郵輪公司在海南註冊設立經營性機構,開展經批准的國際航線郵輪服務業務。研究完善遊艇管理辦法,創造條件適當擴大開放水域,做好經批准的境外遊艇停泊海南的服務工作。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合理開發溫泉資源,發展康體保健服務。積極發展自駕車觀光游、特色房車游和體育休閒項目,完善相關配套服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不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有效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並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的前提下,科學規劃,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規範發展高爾夫旅遊。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和民族、民俗風情文化旅遊。

  (九)打造精品旅遊景區。科學規劃和布局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優化時間、空間配置,逐步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山海互補的旅遊格局,塑造「陽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體旅遊形象。進一步完善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萬寧興隆溫泉度假區、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等主要景區景點的旅遊服務功能。高水平開發建設海棠灣、清水灣、棋子灣、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海洋、熱帶雨林等旅遊主題公園。

  (十)進一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推進旅遊服務標準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遊、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旅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範景區門票價格,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旅遊綜合執法,建立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十一)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旅遊立法工作,完善旅遊相關法規。依託信息技術,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在交通樞紐、景區、城市廣場等遊客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具有宣傳促銷、諮詢、預訂、投訴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服務平台,健全旅遊公共服務網絡。完善旅遊標識系統。強化管理規範、清潔衛生、方便遊客的旅遊廁所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旅遊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應急救援、公共醫療、衛生檢疫防疫等安全救助體系。

  四、大力發展與旅遊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

  (十二)加快發展文化體育及會展產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引進創意產業人才,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藝娛樂、文化會展和動漫遊戲等各類文化產業,積極培育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鼓勵舉辦大型旅遊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豐富演藝文化市場,支持海南舉辦國際大帆船拉力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高爾夫球職業巡迴賽等體育賽事。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遊體育娛樂項目,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完善博鰲會展服務設施,積極招徠承辦各種專題會議展覽,舉辦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和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培育國際會展品牌。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對入境參展商品依法給予稅收優惠和通關便利。

  (十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依託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大力發展航運、中轉等業務,促進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加快發展。實施國際航運相關業務支持政策,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東南亞、背靠華南腹地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在完善監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騙取出口退稅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積極發展大型購物商場、專業商品市場、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和經營好免稅店,完善旅遊城鎮和休閒度假區的商業配套設施,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國際購物中心。

  (十四)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發展與旅遊業相適應的房地產業,科學規劃房地產業發展的類型、規模和速度,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發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質的星級賓館、度假村等房地產項目。加強產權式度假酒店的開發、建設、銷售等環節的規範管理。穩步發展滿足避寒、療養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產。鼓勵發展家庭旅館經營和房屋租賃經營。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逐步改善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條件成熟時,在海南開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

  (十五)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鼓勵金融機構調整和優化網點布局,完善服務設施。推動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改善結算環境。完善外匯支付環境,開展居民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推動建設農村商業銀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旅遊保險產品。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試點。

  五、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十六)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瓜菜、畜產品、水產品、花卉等現代特色農業。結合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統籌南繁育制種基地建設與管理,做好轉基因生物安全和植物檢疫性防控工作,提高南繁基地育制種生產能力。加強海南動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全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標準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精細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綜合經濟效益。加強農產品貯藏保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資、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設現代化大型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促進形成熱帶農產品集散中心。加強與台灣的農業合作。積極推動熱帶特色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制定實施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支持計劃,建設示範基地,拓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空間。

  (十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發展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建制設置,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綜合發展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充分發揮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的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扶持重點小城鎮發展,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遊城鎮。加大對革命老區、中部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市和城鎮落戶條件。加快推進農墾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海南農墾在國際旅遊島建設中的作用。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十八)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進出島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廣州、至南寧高速公路建設。建設好東環鐵路,適時啟動西環鐵路擴能改造以及洋浦支線鐵路項目。統籌研究海南島西部民用機場布局優化和建設問題,適時建設博鰲機場。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建設,儘快形成功能配套齊全的港口格局,積極推進郵輪、遊艇碼頭建設。加快建設海口—五指山—三亞地方高速公路和萬寧—儋州—洋浦地方高速公路,提升現有國道、省道技術等級,加強通往旅遊景區的交通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

  (十九)加強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推進昌江核電項目。積極發展風力、太陽能、潮汐、生物質等新能源。加快推進城鄉電網改造,適時啟動跨海電網聯網二期工程,提高電力保障能力。加快推進洋浦液化天然氣項目,逐步建成連接島內各大城鎮和主要景區的輸氣管網,大幅度提高民用燃氣覆蓋率。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做好環境影響論證的基礎上,開工建設紅嶺水利樞紐及灌區工程,做好天角潭、邁灣等水庫前期工作,基本解決海南島的工程性缺水問題。繼續實施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防洪、防潮、防颱風設施建設,完善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城鎮和主要園區、景區的供水工程建設。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3年全面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二十)加強信息網絡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線和無線寬帶網絡,推進數字海南建設,實現高速寬帶無線網絡覆蓋全島。積極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網絡升級換代。大力整合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積極推進海南「三網融合」建設。着力建設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海南所轄海域的通信網絡,提升南海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

  七、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撐

  (二十一)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實施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提升職業院校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政策體系。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支持海南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旅遊職業院校。加強旅遊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十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考慮當地居民與遊客的需求,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進一步完善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設施設備條件,大力加強城市及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立公共文化體育機構正常運行的經費和人才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步伐,提高廣播電視覆蓋水平。積極開發利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開展國家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中心項目前期論證工作,加強對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扶持海南建設大型文化體育基礎設施,集中建設一批適合於四季訓練的運動場館。

  (二十三)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海口、三亞等地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全省統一、高效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系統。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各省(區、市)與海南異地醫保互認制度。

  (二十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培育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熱情好客的社會風尚。廣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努力擴大就業,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紮實推進平安海南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努力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型的社會治安防控格局,妥善處理利益關係,積極排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好影響穩定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和廣大遊客的安全感。

  八、充分利用本地優勢資源,集約發展新型工業

  (二十五)集約發展新型工業。堅持在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下集約發展新型工業,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工業擴張。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港口條件和重點工業園區以及開發區,大力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海南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發展臨港工業,集約發展油氣化工、林紙一體化、汽車製造、礦產資源加工、農產品加工、製藥等產業,重化工業嚴格限定在洋浦、東方工業園區,其他工業項目集中布局在現有工業園區。培育發展房車、遊艇、輕型水上飛機、潛水設備、高爾夫用具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加強研發設計,發展特色旅遊食品、服飾、工藝品加工業。

  (二十六)鼓勵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快建設海南生態軟件園和三亞創意產業園,鼓勵和吸引國內外知名信息技術企業向園區集聚,根據國家軟件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基地建設總體布局,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逐步形成軟件產業基地。加快海口藥谷建設,增強南藥、黎藥、海洋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技術攻關,努力在優勢特色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

  (二十七)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加大海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服務和加工基地。適時規劃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鼓勵發展商業石油儲備和成品油儲備。高起點、高水平推進洋浦開發開放。支持國內大型企業在海南建設修造船、海洋工程設備項目。加強漁業生產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深海養殖業和遠洋捕撈業。加強海洋科技研究,發展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能源利用等新興產業。

  九、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二十八)加大政策支持。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資金、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特殊扶持。

  ——投融資政策。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其他有關中央專項投資時,賦予海南省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設立旅遊產業投資基金。按照國際旅遊島的總體要求,研究將海南省增列為《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執行省份。

  ——財稅政策。針對海南的特殊情況,中央財政加大對海南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在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特別是革命老區轉移支付、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海南的支持。中央財政在一定時期內對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發展給予專項補助。由財政部牽頭抓緊研究在海南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具體辦法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報國務院。

  ——土地政策。科學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統籌和保障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各類用地需求,推進城鄉土地一體化管理。在不突破國家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前提下,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經濟各行業的布局規模、時序的調控。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自主開發旅遊項目試點。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島嶼的開發利用,依法加強西沙和無居民島嶼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法進行土地確權登記。科學選劃發展海洋經濟集約用海區域,引導海洋產業相對集聚發展。

  ——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逐步培育一批旅遊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實行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在海南已有21國免簽證的基礎上,先期增加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斯坦5國為入境免簽證國家;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遊團組團人數放寬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時間延長至21天。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遊客源地設立旅遊推介分支機構。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要依據本意見抓緊編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後實施,同時進一步編制好相關專項規劃和旅遊區建設規劃,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和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  務  院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